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智慧城市应急业务框架

智慧城市应急业务框架

智慧城市应急业务框架
智慧城市应急业务框架

城市应急业务与技术实现分析

2016年12月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

?业务分析-政府应急管理需求总体模型

需求总括

?在构建法律法规、业务流程、建设模式等业务体系基础上

?在物理场所安全、容灾备份、应用安全机制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下

?建设固定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场所等基础设施、并通过网络联通相关各方

?逐步进行基础信息、空间信息、预案等数据信息资源建设,形成数据统一视图

?实现日常管理、事前处置、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和事后处置等政府应急业务应用。用户核心诉求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有效应对公共突发

事件、减少灾害损失;

?通过“连得通、看得见、叫得应”的应急平台支撑体系,

保障应急工作的开展高效及时;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建设模式,在信息、流程、

决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效整合;

电子会议

远程会商

?在集中的指挥大厅设置专门的电子会议设施,满足领导和专家在指挥大厅举行高效会议的需求。实现集中的会话控制,并能够实现接入远程会商相关系统。

?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接入手段,及时对现场状况、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方案进行交流和探讨,便于现场外的统一协调及调度指挥等

?无论是值班室的值班人员在平时值班时出于巡视重要地点的需要,还是指挥大厅里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了解事发现场的需要,这些地点的视频图像能够在指挥场所呈现,对于政府应急工作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前对事件进行监控预警,在事件发生时进行前期临时处置,并在事态扩大时,通过各类通信手段将事件发生态势通知相关主管领导进行决策后转入指挥调度席处理。远程监控

应急值守

?业务分析-政府应急管理平台主要需求(1)

指挥调度

?在具备音视频信息接入和综合通信设施的集中场所,根据收集到的事发现场信息、相关资源信息和趋势预判信息,形成指挥方案。根据指挥方案对各个相关机构和救援力量进行协调调度,处置突发事件。

?实现应急工作所需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功能,实现指挥调度所需的通信调度

功能。充分利用各种已有通信资源,满足通信的可达性。保证政府管辖地

域内无论合适、无论何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政府相关部门都能够在事发

后立即提供网络通信能力;或者在合理的时间内迅速完成通信网络的搭建,

提供通信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已有通信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保证通信能力的前提下,

以最高的性价比提供上述通信能力。

应急通信

移动应急?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尤其是发生地点环境复杂或是偏远地区的情况下,需要保障现场指挥部同样需要和固定指挥场所中的指挥大厅类似的功能,但规模和数量可能有所减少。

?具备强大的通信能力,实现“静中通”和“动中通”。解决事发现场和后端指挥中心的通信传输问题。若需要,需解决事发现场当地的通信问题。?保证一定的机动能力。根据当地“N小时移动应急圈”或类似的规划要求,来确定机动能力的具体指标。

领导远程巡视?相关领导在外出过程中通过手持终端第一时间了解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尤其是视频信息,利于领导及时掌控现场态势。

信息安全

?必须严格区分内外网,充分保障敏感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安全。

综合预测预警

与研判

风险隐患监测防控智能辅助方案?基于应急管理平台的各类决策支持子系统和各类应急数据库,对应急事件在发生前进行监测预警,统计研判,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对事件进行临机决策,智能预案辅助方案制定,各类资源调度等方面,在应急事件处理完成后,将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作为案例以供后续同类事件参考。

?通过对重点区域的危险源、应急单元(地铁、机场、火车站)和各类基层组织进行实时或定期重点监测防控,以将各类可能性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降低,提高应急事件的事前预防,渐少事发损失。

?完成应急主管机构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

?提供各类应急资源(如应急相关部门、应急物资等信息)的详细信息查询,包含各种综合信息的查询功能,如应急工作动态、应急管理动态、应急管理文件、应急值班表等

?对应急事件采取计算机智能辅助,可通过预案数字化体系、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给出类似案例分析和结果预测,作为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参考。

?基于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记录,对突发事件处理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估,对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处理过程的经济性等指标进行评估,是考核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综合业务处理应急评估

业务分析-流程框架

事前处理

事中处理

事后处理

-8-

业务分析-应急资源数据库

?在省应急平台建设中,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主要考虑以整合为主,并在整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根据数据的实时性、关键程度、使用频率等方面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

?对不同级别,不同分类的资源,采用有针对性的存储方式。

数据共享与交换

计算机网络应急通信图像监控视频会议

移动应急平台

应急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

门户网站手机

PDA 电话传真显示终端大屏幕综合预测预警

风险隐患监测防控综合业务管理应急保障

指挥调度智能辅助方案模拟演练

应急评估基础设施层

支撑系统层数据资源层

综合应用层

信息接收和发布层

安全保障体系

应急业务体系

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

信息安全

容灾备份

场所安全

基础信息

空间信息

事件信息

模型

预案

知识

案例

指挥场所

应急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应用系统移动应急平台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安全保障系统

?应急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及机房、设备间

?显示系统、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照明系统、音响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消防系统?办公设施和软装潢系统等建设。?防雷接地系统、安全防护系统?规划全省范围内的应急通信能力和系统建设?构建全省范围内的”N”小时通信圈重点完成省政府应急平台的通信系统

?建设上联国务院视频会议系统的,横向连接到省一级专业部门应急机构,下联各个地市政府应急机构的视频会议系统。?整合部门图像监控资源和社会图像监控资源?充分利用各部门、各市州、区县图像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内外网按国家要求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和省有关部门、地市政府应急平台图像接入系统的互连互通。?依托政府已有电子政务网络完善应急广域网

新建政府应急工作相关的局域网和专业部门横向接入网络

?构建上联国务院应急平台、横联专业部门应急系统、下联下级政府应急平台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计算机通信基础网络。?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的统一要求,在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省政府应急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大、中、小型移动应急平?小型平台需配置便携通信终端和安全设备。?中、大型平台需要建设相应的机动运送设施、主要包括机动通信设施和冲锋舟等信息资源库无线终端应急应用

?建设应用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

?

使用国务院应急办统一开发的通用软件基础上,结合自身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开发综合业务管理、预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保障等应用系统。?建设应急信息资源库

?构建基于无线移动终端、面向领导使用的无线终端应急应用系统,解决领导对应急信息和事发现场图像信息的获取需求。

?

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的统一要求,构建政府应急信息资源库。

?从指挥场所物理安全、网络和主机安全入手?进一步扩展到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设施?

后期考虑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

技术分析-分层技术架构

-12-

应急平台标准规范体系

应急平台安全防护体系

信息交换平台与ESB

内容管理平台

流媒体平台

移动多媒体平台

GIS 支撑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

有线、无线通信

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存储备份系统

基础支撑环境

信息安全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会议、屏显系

用户体系

省级应急机构

专业应急机构

社会公众

市、县级应急机构

信息资源

空间信息库

基础信息库

模型库

预案库

知识库

案例文档库

……

应急门户(互联网+电子政务专网)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预测预警系统风险隐患监测防

控系统应用系统

智能方案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应急保障系统应急评估系统模拟演练系统

技术分析-平台典型部署示意图

技术分析-应急业务平台的功能组成

-14-

监测信息风险汇总特征识别风险评估

应急管理业务平台

综合业务管理监测防控智能辅助预测预警应急保障指挥调度应急评估模拟演练

制定模拟计划形成模拟报告构建模拟场景监控演练过程调整演练流程记录演练过程评估演练效果形成演练报告

应急过程再现事件评估应急能力评估评估指标管理评估模拟管理

应急资源跟踪反馈应急资源分布应急资源的状态

资源储备资源配置资源调度资源编码管理

情况接收情况处理综合显示信息发布调度资源任务分析计划跟踪方案推演命令生成执行反馈过程监督效果评估

预案数字化方案生成方案调整方案查询方案要素配置

信息汇总和获取

模拟预测综合研判预警分级核定预警结果输出模型管理预警信息管理预警分析指标管理

值班管理通讯录管理公文管理电话录音管理传真管理信息接报GIS 信息管理预案管理报表管理信息发布系统监控系统维护

?技术分析-综合应用系统界面示意

应急门户系统

应急保

障系统

应急评

估系统

综合业务

管理系统

风险隐患

监测系统

模拟演

练系统

预测预

警系统

数字预

案系统

指挥调

度系统

?日常值班业务管理,主要包括突发事件信息统计、信息上报、每日简报等。

?应急业务管理,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接报、审核、办理、

跟踪、反馈、情况综合和信息发布;

?应急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询和调用

应急事件统计

个人工作平台

?对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防护目标等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分析,预防潜在危害和突发破坏等。

汇总分析地震、气象等有关部门的监测预测结果,运用预测预警模型,对事态发展和后果进行分析模拟,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供领导同志指挥决策时参考。

危险源影响范围模型预测数据展现

预案征集

?利用预测分析和研判结果,结合应急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现场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救援物资等情况,通过应急平台对有关法规、政策、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处理类似的案例等进行智能检索和分析,并咨询专家意见,提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和辅助决策方案

数字预案

?通过视频会议、异地会商和调度指挥等功能,实现调度指挥所需功能的快

捷调用以及设备的集成管理与控制,为领导同志指挥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

,指挥应急处置,调度有关应急资源和力量。

待办应急事件指令下达和反馈

?动态掌握主要救援队伍、应急储备物资和救援装备、应急通信系统、应

急医疗机构、应急资金储备等情况,实现对公共安全领域内多个部门的

专业技术装备信息的统一管理。

自动记录事件的应对过程,按照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的评价指标、对应急过程中各种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应急能力进行评价,辅助生成报告。

应急评估模板应急过程再现

?模拟演练与评价系统通过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在虚

拟场景中分析事态、提出应对策略,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步骤、各方

配合联动、具体措施等进行网络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案例库模拟演练

正是因为移动终端的便携型,才能使得各级领导及时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各类突发事件,相应的,所提供的应用系统也将根据应急指挥工作的业务需要,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来满足各级领导随时随地的操作和调度。

技术分析-政府应急管理无线终端应用

视频监控预警信息通知公告

通讯录

应急事件

应急预案

综合信息

要情查询要闻查询要情上报要闻上报

应急工作动态应急管理动态

应急管理文件应急值班表应急值守

应急资源

无线终端应急应用

?技术分析-政府应急管理无线终端应用

视频监控

预警信息

应急事件要情信息应急通信录

应急预案

综合信息?利用CDMA无线网络实现无线视频传输和视频监控,可使不在现场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手持移动终端及时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实时频数据、视频监控图像,及时对现场状况、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过程有全面了解,便于现场外的统一协调及调度指挥等。

?将预警信息及时反映到移动终端上,增加预警信息到达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性。

?应急事件要情查询提供针对应急要情要闻的信息查询,查询方式包括针对内容列表中具体项目的选择,以及自主关键字查询。

?用户通过终端登陆软件打开通讯录模块按照单位、部门、姓氏、职务、手机号码等进行模糊查询,终端软件访问后台管理系统通讯录模块。查询后直接在软件中进行拨打,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进行相关协调和联系工作

?主要提供各类应急资源(如应急相关部门、应急物资等信息)的详细信息查询。

?工作人员和领导利用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关键字、分类、专项部门等不同方式进行查询,为应急工作提供行动准则。

?包含各种综合信息的查询功能,如应急工作动态、应急管理动态、应急管理文件、应急值班表等

?提供应急行业相关的通知公告信息的列表查询以及自主查询

应急资源通知公告

?技术分析-政府应急平台建设的实施规划

-18-

第三阶段全面完成建设

建设基础应急管理业务平台

?应急值守?应急指挥?应急保障?应急评估

第二阶段完善和扩展第一阶段基础和中心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业务平台?风险隐患监控?预测预警

?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

全面完成应急管理业务平台的建设?智能辅助?数字化预案?模拟演练?移动应急

谢谢!

-19-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

蓝草咨询,快乐培训!https://www.sodocs.net/doc/791050722.html,上海蓝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方案 目录 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 (1) 1.1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 (2) 1.2各类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层 (2) 1.3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定制共性应用层 (3) 1.4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层 (4) 1.4.1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4) 1.4.2 智慧产业与经济 (8) 1.4.3 智慧建设与宜居 (5) 1.4.4 智慧城市支撑现代化农业 (8) 1.4.5 城市智能管理与服务 (6) 1.5标准与规范体系 (9) 1.5.1 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 (9) 1.5.2 建立电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10) 1.5.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 (10) 2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0) 2.1总体架构设计背景 (11) 2.2总体架构的基本原则 (12) 2.2.1 先做设计后实施 (12) 2.2.2 一体化整合原则 (12) 2.2.3 有所为有所不为 (12) 2.2.4 先共性后个性用 (12) 2.2.5 主客体分开建设 (12) 2.3总体架构设计技术要求 (13) 2.3.1 创新性 (13) 2.3.2 实用性 (13) 2.3.3 智能化 (14) 2.3.4 扩展性 (14) 2.3.5 兼容性 (15) 2.3.6 安全性 (15) 2.3.7 规范性 (16)

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 从信息化现状来看,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或多或少已分散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需要按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整合、升级,逐步迈向智慧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如下: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1、整体框架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a)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 b) 网络通信层: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包括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为主体的核心传输网,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蜂窝无线网络,以及,以及集群专网等一些专用的网络等; c) 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 d)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

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e) 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f) 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 g) 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 h) 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主线是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融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主要手段包括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高效、智能的信息服务等;其宗旨是实现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智慧城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 复杂巨系统。智慧城市是一个要素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复杂系统。通过将功能完全不同的系统互连在一起形成的“系统的系统”,其复杂度将随着构成系统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2018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山东某智慧社区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项目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三节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和建设期 第四节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第五节效益及风险 第六节本项目建设亮点特色 第七节主要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智慧社区概述及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节智慧社区概述 第二节智慧社区发展背景分析 一、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组成单位,是多数城市人口聚居的生活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微缩。

当今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人口膨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及绩效,成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二、社会管理需要创新 一直以来,政府各个部门在努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水平。但以职能划分为特征的城市信息化还处于自发零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而其实施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具智慧的新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跨越。 三、新型社区建设的呼唤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单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开展社区建设,满足基础群众的社会需要,成为近些年来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已经滞后于群众的需求,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群众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社区市民参与社区的发展和社区自治等问题,以及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足,不容忽视。

智慧城市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框架

智慧城市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框架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心已由传统IT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转变为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和数据资产的运营流通。大数据中心是数据资产管理和利用的实体基础,其核心驱动引擎是大数据平台及各类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讨论了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功能架构,围绕城市多源异构数据处理的实际需要,对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进行了拆分讲解,并以视频大数据处理为例,阐述了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的运转流程。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多源异构;视频分析 1 引言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逐步由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迈入数据资产集约利用与运营管理阶段,城市大数据中心已成为智慧城市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重要工具。一方面政府借助大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将有限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集中高效管理和利用,大幅降低各自为政、运维机关庞杂、财政压力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国务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力支持的政策东风下,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推动政府各部门职能由管理转为服务,提高数据共享利用率和透明度。以大数据中心为核心构建城市驾驶舱,实现城市运转过程的实时全面监控,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针对不同部门的数据源,由数据收集系统完成数据的汇聚,并根据数据业务类型和容的差异进行粗分类。为避免过多“脏数据”对大数据平台的污染,对于批量数据,不推荐直接将数据汇入大数据平台,而是单设一个前端原始数据资源池,在这里暂时存储前端流入的多源异构数据,供大数据平台处理调用。 图1 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功能框架

大数据平台是城市大数据中心运转的核心驱动引擎,主要完成多源数据导入、冗余存储、冷热迁移、批量计算、实时计算、图计算、安全管理、资源管理、运维监控等功能[1],大数据平台的主体数据是通过专线连接或硬件复制各政府部门数据库的方式获得,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登记信息等。部分数据通过直连业务部门传感监测设备的方式获得,例如监控视频、河道流量等。大数据平台的输出主要是结构化关联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数据,以方便各类业务系统的直接使用。 不同部门间共享与交换的数据不推荐直接使用原始数据,一方面是因为原始数据容密级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始数据容可能存在错误或纰漏。推荐使用经过大数据平台分类、过滤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不同使用部门经过政务信息门户统一需求申请和查看所需数据,所有数据的交换和审批以及数据的监控运维统一由数据信息中心负责,避免了跨部门协调以及数据管理不规等人为时间的损耗,极提高了数据的流通和使用效率。另外,针对特定的业务需求,可以基于大数据平台拥有的数据进行定制开发,各业务系统属于应用层,建设时不宜与大数据平台部署在同一服务器集群,并且要保证数据由大数据平台至业务系统的单向性,尽量设置业务数据过渡区,避免应用系统直接对大数据平台核心区数据的访问。 目前主流大数据平台都采用以Hadoop为核心的数据处理框架,例如Cloudera公司的 (Transwarp)的TDH(Transwarp CDH(Cloud er a Distribution for Hadoop)和星环信息科技() Data Hub)、Apache Hadoop等。以Hadoop为核心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占大数据市场95%以上的份额,目前国80%的市场被 Cloudera占有,剩余20%的市场由星环信息科技()、红象云腾系统技术、华为技术等大数据公司分享。随着数据安全意识的增强、价格竞争优势的扩大,国企业在国大数据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大数据的应用历程可归纳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面向互联网数据收集、处理的搜索推荐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面向金融、安全、广播电视数据的用户画像和关系发现时代;第三个阶段是面向多数据源与多业务领域数据的融合分析与数据运营时代,并且对数据处理规模和实时性的要求大幅提高。 本文在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的基础上,阐述了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的框架和流程,并以最典型的非结构化视频大数据处理为例,介绍了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框架运转的流程。 2 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框架 2.1 系统整体架构 多源异构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2],为适应此类数据导入、存储、处理和交互分析的需求,本文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系统框架,主要包括3个层面的容:基础平台层、数据处理层、应用展示层。其中,基础平台层由Hadoop生态系统组件以及其他数据处理工具构成,除了提供基本的存储、计算和网络资源外,还提供分布式流计算、离线批处理以及图计算等计算引擎;数据处理层由多个数据处理单元组成,除了提供基础的数据抽取与统计分析算法外,还提供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转结构化数据处理算法、数据容深度理解算法等,涉及自然语言处理、视频图像容理解、文本挖掘与分析等,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的层,该层数据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业务应用层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客户体验;应用展示层由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及多类前端可视化工具组成,对应用层的约束是比较宽松的,主要是对数据处理层结果的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以满足具体业务的需要。系统框架的使用优先推荐开源生态系统及其组件,系统存储主要依托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HBase,同时支持Oracle、MySQL等结构化数据存储系统,计算框架涵盖MapReduce、Storm、Spark以及定制分布式视频流处理引擎,可视化系统基于SSH框架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

2018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3) 二、项目背景 (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1、公司扩大智慧应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5) 2、公司应急产品技术升级的需要 (5) 3、完善智慧应急产品功能的需要 (6) 4、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 (6)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 1、市场可行性 (7) 2、技术可行性 (8) 3、组织可行性 (8) 4、投资回报 (9) 5、销售对象 (9) 五、项目建设内容 (9) 1、应急数据云平台 (9) 2、应急一张图 (10) 3、智能研判平台 (10) 4、舆情管理平台 (10) 5、大数据专题应用平台 (11) 6、应急管理业务平台 (11) 7、智慧应急APP (11) 六、项目所需资金的分析与测算 (12)

1、项目总投资估算 (12) 2、项目具体资金需求分析及测算依据 (13) (1)场地投入 (13) (2)设备购置 (14) (3)研发及实施投入 (16) (4)铺底及流动资金 (18) 七、项目进度安排 (18) 八、项目产品的销售对象 (18) 1、现有目标客户 (19) 2、现有目标客户的延伸 (19) 九、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0) 1、产品销售收入 (21) 2、原材料采购成本 (21) 3、人工成本 (21) 4、营业税金及附加 (21) 5、管理费用 (21) 6、销售费用 (22) 7、新增折旧和摊销 (22) 8、项目实施费用 (22) 9、所得税 (22)

一、项目概况 智慧应急领域目前是公司的三大主要业务领域之一,也是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公司智慧应急领域解决方案从流程上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为政府及公共部门提供日常监控、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及方案改进等全方位的应急服务。 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提供监测监控云服务、预测预警云服务、预警信息发布云服务、融合通信调度云服务、智能预案匹配云服务和应急资源云服务六大云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研判平台、应急大数据专项应用平台、舆情管理平台和应急一张图四大应用平台及应急管理业务系统、智慧应急APP,为整个应急领域提供全方位的应急信息资源服务,提高政府和行业应急管理的灵活性、高效性和共享性。该项目旨在横向衔接各职能部门、行业领域专项应急平台,纵向建立省、市、县以及各部门上下级组织间专业应急沟通网络,建立数据共享、智能研判、舆情管理、大数据专题应用、应急信息一张图的智慧型应急管理模式。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在智慧应急领域的竞争力,向客户提供更专业化、智能化的智慧应急解决方案。 二、项目背景 当今社会,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这对于社会影响之大、涉及时间之长、空间之广,已经不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克拉玛依智慧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篇一: 智慧城市应用: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应用: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王东亚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多种应急突发情景: 自然灾害(如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瓦斯爆炸、有害物泄漏、煤矿坍塌等)、公共卫生(如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自来水污染、流行性出血热等)、社会安全(如非法集会、出租车停运、暴力事件、公交车爆炸、重大火灾等)。这些应急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就尤为重要。 “十二五”期间,城市应急管理依托物联网包括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和视屏监控等传感核心技术手段,以及应急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等网络,将应急体系建成一个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和通信能力的网络和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体系中设备设施和业务环境的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警以及统一指挥调度和应对的需求,提升应急管理领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 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城市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智能感共享、交流

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为整个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推出的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随时跟踪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灾害事故、流行病、恶性案件等)动态,掌握应急资源和应急队伍现状,以便于发生预警事件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通信指挥调度。本系统设计基于城市应急联动的理念,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系统架构 1 图1 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图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独立地完成城市应急管理的各项功能,而且能够与赛迪时代智慧城市系列的各项产品与解决方案互相兼容,共同形成一个可组装可拆卸的、松耦合高内聚的大规模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构成一套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赛迪时代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的建设: 1. 危险源监测子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对城市危险源、重要目标进行监测和可视化管理,利用QR2A和2R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和分级管理。实现了危险源信息管理、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危险源分级和危险源统计分析。 2. 应急保障子系统实施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交通运输、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 2 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系统,可直观展现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并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用于综合、集中、数字化的管理应急指挥所涉及的各类资源的所在位置、状态与分布情况等信息,并为预案制作、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 3. 预测预警子系统实现突发事件的综合预警和衍生、次生灾害后果分析。实现突发事件的早期预警、趋势预测。结合事件进展情况,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

智慧城市应急业务框架

城市应急业务与技术实现分析 2016年12月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

?业务分析-政府应急管理需求总体模型 需求总括 ?在构建法律法规、业务流程、建设模式等业务体系基础上 ?在物理场所安全、容灾备份、应用安全机制安全保障体系的支撑下 ?建设固定指挥场所、移动指挥场所等基础设施、并通过网络联通相关各方 ?逐步进行基础信息、空间信息、预案等数据信息资源建设,形成数据统一视图 ?实现日常管理、事前处置、指挥调度、辅助决策和事后处置等政府应急业务应用。用户核心诉求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有效应对公共突发 事件、减少灾害损失; ?通过“连得通、看得见、叫得应”的应急平台支撑体系, 保障应急工作的开展高效及时;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建设模式,在信息、流程、 决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效整合;

电子会议 远程会商 ?在集中的指挥大厅设置专门的电子会议设施,满足领导和专家在指挥大厅举行高效会议的需求。实现集中的会话控制,并能够实现接入远程会商相关系统。 ?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接入手段,及时对现场状况、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方案进行交流和探讨,便于现场外的统一协调及调度指挥等 ?无论是值班室的值班人员在平时值班时出于巡视重要地点的需要,还是指挥大厅里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了解事发现场的需要,这些地点的视频图像能够在指挥场所呈现,对于政府应急工作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前对事件进行监控预警,在事件发生时进行前期临时处置,并在事态扩大时,通过各类通信手段将事件发生态势通知相关主管领导进行决策后转入指挥调度席处理。远程监控 应急值守 ?业务分析-政府应急管理平台主要需求(1) 指挥调度 ?在具备音视频信息接入和综合通信设施的集中场所,根据收集到的事发现场信息、相关资源信息和趋势预判信息,形成指挥方案。根据指挥方案对各个相关机构和救援力量进行协调调度,处置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

应急管理系统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 导读:根据IDC 《全球智慧城市市场2013年10大预测》,在2013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70%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的项目将至少由国家或国际政府提供一部分资助。 根据IDC 《全球智慧城市市场2013年10大预测》,在2013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70%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的项目将至少由国家或国际政府提供一部分资助。在我国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同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全国各城市和区县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一、智慧城市亟需应对灾害预警的需求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持续肆虐,全国过半城市受到污染,引发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激增。虽然作为应对的雨雪天气和紧急环保治理措施已开始执行,间歇性雾霾天气仍频繁出现。2013年2月12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国家环保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综合研判,此次核试验尚未对中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国内气象灾害的影响以及应对国际政治军事形势的潜在威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必将覆盖应急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在建设应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要把握事前监测预警、事中快速部署和事后妥善安置的管理思路,并考虑在无灾害时期发挥管理系统的社区建设功能(例如定期发布气象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病虫灾害、地质灾害、科技兴农、物价跟踪、医改政策和各类民生时政信息)。一些城市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如下图所示: ● 公共安全应急指挥平台需要涉及多种通信资源和应急服务资源,需要对各类业务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构建统一的信息接收和处理

2020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9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3)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1、完善政府管理的需要 (3) 2、增强公众服务的需要 (4) 3、完善安全防控的需要 (4) 4、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4) 5、公司扩大智慧应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需要 (5) 6、公司应急技术升级的需要 (5) 7、完善智慧应急产品功能的需要 (6) 8、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 (6) 三、项目建设内容 (7) 四、项目投资概算 (8) 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9) 六、项目效益分析 (9)

一、项目概况 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围绕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应急管理流程,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移动通讯等技术,为城市日常运行监测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提供技术保障,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 通过对新一代智慧应急管理平台的研发,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促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不断提高风险监测、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和舆情引导应对等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政府管理的需要 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及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搭建功能强大的信息共建共享传送平台,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数据统一入库。一方面,基于自然环境数据来源多、种类杂、信息量大、时空变化大等特点,以应急数据云平台为支撑,对地方和有关部门监测信息和风险分析信息进行汇聚、搜索查询或者筛选,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另一方面,对应急专题数据进行管理与维护,包括应急资源、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规划方案 1.11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结合1的实际情况,1智慧城市的建设采用如下总体框架: 投融资规划实施规划建设实施运行维护运行评估升级改造 运行体系 (1)智慧城市空间发展路线: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从智慧

示范园区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再到智慧城市群建设这样一个从点到面、由小到大的全过程。 (2)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愿景: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三大部分。通过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使城市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产业绿色、信息通衢等美好蓝图,使城市具备生态系统一般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3)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组成:智慧城市生态系统由产业体系和应用体系两部分组成。产业体系是供给方,应用体系是需求方,产业体系支撑应用体系运行,应用体系带动产业体系发展,两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推陈出新、生生不息的智慧城市生态系统。 产业体系是供给方,主要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两大部分。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带动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带动

产业的发展支撑着智慧城市建设支柱产业的发展。 应用体系是需求方,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等几大层次。 (4)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融资、实施、运营等全生命周期过程。 (5)综合保障措施: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准则,这些措施便于企业的建立和运营,促进上层体系的规范化发展。综合保障措施是整个1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整个1智慧城市建设的正常运行。

1.21智慧城市技术架构 感知系统:包括资源层和感知层,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互联互通系统:包括网络层,实现人与人的互操作,人与物体的互操作,及物体与物体的互操作,达到城市要素中“人—机—物”之间全面的信息联通与共享;

智慧农业云平台之农业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云平台之农业应急指挥解决方案 一、农业应急指挥系统概述: 农业应急指挥解决方案是托普云农为加强全省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农业部《农业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2014-2017年)》建设要求,按照《全省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方案》文件精神,托普云农紧密依托“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和“浙江省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农业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实现各地区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和农业灾病的远程管控、动态监测、专家会商、灾变预警和紧急指挥调度,满足省市县三级联动应急管理要求,提高农业应急指挥和灾变预警水平。 二、农业应急指挥系统解决目标: 1、实现对农业灾害、重大动植物疫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有效、精准处置; 2、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产业管理、应急管理水平,科学决策; 3、全面构建智慧农业体系,实现信息化协同、高效化管理和多样化服务。 三、农业应急指挥系统适用对象: 省市县各级涉农主管部门和政府单位 四、农业应急指挥系统系统组成: 1、托普云农应急指挥信息管理平台

2、应急指挥中心 3、基于GIS的受灾影响分析 五、农业应急指挥系统业务应用: 事件采集、动态监测、灾变预警、远程会商、联动指挥、移动应急 六、农业应急指挥系统业务特色; 1、顶层设计 遵循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 省市县统一数据交换和共享; 集成各地视频传感等设施设备; 与本级指挥中心无缝对接。 2、三级联动 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内网和无线网络,省、市、县、乡多级联动;

应急基地、移动应急终端和应急指挥中心实时对接; 省市县三级既可独立指挥亦可协同工作; 市县应急管理几点接入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3、移动应急 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现场的临时指挥需要; 采用移动应急终端采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与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实时音视频双向交互; 依托无线网络GPS定位全程实时移动应急监控。 4、覆盖广泛 覆盖农业“两区”、“一区一镇”、特色基地、病虫害测报点; 涉及应急现场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 整合台风路径、防汛抗旱、气象灾害等相关涉农数据; 涉及智能化生产、生态监控、疫病防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七、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典型案例: 浙江省农业厅丽水市农业局兰溪市农林局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台州市黄岩区农林局金东区农林局三门县农业局临安市农林局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12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以农业信息化为核心,智能硬件为基础,系统平台可集成,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创新地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在了农业领域,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在政府职能端和产业应用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省、市、县作为基点,建立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大田、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监控系统,为三农问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拥有顶层设计-方案制定-实施应用-技术支撑全套服务的丰富经验。目前已在全国上千家农业示范基地落地应用,上万套监测设备稳定运行中。 迄今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项、产品软件著作权70余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全国传感器标准成员单位,拥有大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始终立足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应用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的产业化应用。

基于智慧城市视角的智慧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收稿日期:2013-07-20 作者简介:刘晓云(1965-),女,山东青州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 基于智慧城市视角的智慧应急 管理系统研究 刘晓云 (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要:智慧应急管理系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下一代创新2.0有机发展的一种复杂大系统,具有应急 性、智能性、新技术性、复杂系统性等特征。现阶段科学可行的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应该选择主辅统筹模式。智慧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主要受认识偏差、人才缺乏、技术瓶颈、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要破解这些制约因素,就必须采取宣传教育、规划示范、存增并举、规程法规、财金支持与统一体系等系列对策。 关键词:智慧应急管理;建设模式;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X92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es on The Smar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Smart City Liu Xiaoyun (College of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 ) Abstract :Smar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a complex large-scale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 2.0,which characterized by emergency ,intellectuality ,new technicality and complex system etc.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s restricted by the following factors :deviation on cognition ,techni-cal bottlenecks ,shortage of talents and found shortage ,the present scientific and feasibl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ught to select the over-all consideration pattern ,which includ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lans.Thus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like publicity education ,planning demonstration ,regulations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asset and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and uniform system ,must be adopted to overcome all these constraints. Key words :Smart emergenc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pattern ;Policy suggestion. 1 智慧应急管理系统的涵义与特征 1.1 基本涵义 智慧应急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不可分割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其彰显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领域。所谓智慧城市,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下一代创新2.0共同支撑驱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或模

工业4G路由器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方案

工业4G路由器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方 工业4G路由器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方案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平台是在物联网监测预警的基础之上,综合多个部门的应急管理信息,形成了功能更为广大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灵活的统一指挥与资源分配,实现最大化的减灾救灾效果。比如,某地发生洪灾,急需救灾物资,以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配合才能调配的应急物资,今后可以由应急管理部门通过此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平台统一调度安排,节省时间,高效救灾。 智慧应急综合管理系统是自主创新和专业能力进行软硬件产品研发和系统集成,主要产品包括公安三台合一指挥调度系统.消防灭火救援指挥系统.大数据挖掘分析与研判系统.政府应急管理平台.GIS地理信息系统.情指联动指挥系统.合成指挥系统.移动应急指挥平台等。 一.智慧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应急管理系统主要包含现有不同系统的整合及数据的共享,应急指挥大厅的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 1.系统整合及数据共享:应急管理信息化要去利用政务外网,打通厅局网络,通过数据同步屮间件,实现异构数据汇集;建立涉灾数据管理办法与标准规范,搭建数据项管理功能,实现涉灾数据

资源管理;面向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各个细化专题形成数据屮台,为数据应用提供便利;优化数据服务,实现数据有序交换.深度融合.按需服务.良性循环的集约化应急数据生态圈。 2.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大厅是城市安全框架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协调.指挥.调度的重要机构和场所是反映一个城市应急和危机管理水平的标志也是城市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设施。 3.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 多灾种风险监测.综合风险评估.灾害态势分析.灾害预警发布。 多灾种风险监测,一方面汇集共享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的气彖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的基础.预测预警.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灾害风险动态感知;另一方面可利用遥感技术,对灾害异常信息进行识别监测,也可实时监测森林草原火灾点.溃坝点.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地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环境。 综合风险评估,基于本区域自然灾害的基础数据.实时监测数据.遥感数据?历史灾害数据等,利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区域不同强度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和评估,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图,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灾害态势分析,基于综合风险评估成果数据?预测预报数据. 感知数据及其他自然灾害相关数据,运用多种灾害态势分析模型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灾害发展趋势推演成果,辅助决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1、整体框架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如图1所示 a) 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及传输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 b) 网络通信层: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接入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包括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等为主体的核心传输网,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蜂窝无线网络,以及,以及集群专网等一些专用的网络等; c) 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 d)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e) 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f) 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 g) 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 h) 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是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智慧环境应急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智慧环境应急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一些地区污染排放严重超过环境容量,突发环境事件高发,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国家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将环境应急管理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加强环境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中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要求。 目前,省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应急相关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了一定基础,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通信能力、应急预测监控能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能力方面,与复杂严峻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通信需要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环境应急信息化发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等政策条例,因此基于大数据技术建设智慧环保应急平台,实现环境应急实时预测监控,有效应对现阶段多样化的突发环境事件。

需求分析 面向对象 面向政府部门:环保政府部门可以对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化学品污染,核辐射污染等污染源实时监测应急处理。 面向企业:智慧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准确掌握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 面向公众:智慧环境可以很好地满足公众对于环境状况的知情权,公众可通过环境信息门户网站了解当前环境的各种监测指标,公众可以通过环境污染举报与投诉处理平台,向环保部门提出投诉与举报,从而帮助环保部门更加有效地管理违规排污企业,保持环境良好。 建设内容 为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逐步实现建设目标: 使业务系统完成从以技术为中心向数据为中心的转变; 基于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分类及存储,建立数据与业务的关联关系,促进业务协同以及数据的统一共享与调用,形成全局数据视图文字; 构建一个“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平台,形成智慧环境应急大数据平台; 搭建一个数据采集自动化、环境预警智能化、智能网联可视化、管理数据化的智慧环境应急大数据平台。 解决方案 探码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在大数据领域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SaaS化大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方案 目录 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 (1) 1.1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 (2) 1.2各类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层 (2) 1.3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定制共性应用层 (3) 1.4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层 (4) 1.4.1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4) 1.4.2 智慧产业与经济 (8) 1.4.3 智慧建设与宜居 (5) 1.4.4 智慧城市支撑现代化农业 (8) 1.4.5 城市智能管理与服务 (6) 1.5标准与规范体系 (9) 1.5.1 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 (9) 1.5.2 建立电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10) 1.5.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 (10) 2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 (10) 2.1总体架构设计背景 (11) 2.2总体架构的基本原则 (12) 2.2.1 先做设计后实施 (12) 2.2.2 一体化整合原则 (12) 2.2.3 有所为有所不为 (12) 2.2.4 先共性后个性用 (13) 2.2.5 主客体分开建设 (13) 2.3总体架构设计技术要求 (13) 2.3.1 创新性 (13) 2.3.2 实用性 (14) 2.3.3 智能化 (14) 2.3.4 扩展性 (15) 2.3.5 兼容性 (15) 2.3.6 安全性 (16) 2.3.7 规范性 (16)

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 从信息化现状来看,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或多或少已分散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需要按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整合、升级,逐步迈向智慧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如下: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一、智慧城市的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由一个数据支撑平台基础之上的“11个智慧应用主题”构成。一个智慧城市支撑平台包括资料标准体系、数据交换系统、目录管理系统、三维GIS管理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和一个数据中心组成。11个智慧主题包括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城管、智慧园区、智慧边防、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食药监、智慧市民卡等。 项目建设一期主要建设智慧水务、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边防(包含安全、指挥应急、边境防控)其余的为二期建设

网络层互联网 移动通讯网:GSM 、GPRS 物联网:ZigBee 、GPS 、北斗、WIFI 感知层天:卫星空:无人机地:各类传感器 公共基础设施 网络资源 计算资源 存储资源 数据支撑平台 云计算资源管理系统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政府部门 企业 公众 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政策标准保障体系 电力 交通 水利 智慧水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能源 旅游 智慧旅游 数据资源管理目录管理系统三维数据管理系 统GIS 公共服务数据数据交换管理系统 公共基础数据 公共业务数据接口与服务系 统 智慧城管智慧食药监智慧边防 智慧环保智慧市民卡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电网第一批建设第二批建设其他图3.1 智慧城市框架图 感知层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智慧城市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技术、RFID 射频识别技术、WSN 无线传感器技术和Zigbee 传感技术等。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