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任务更为紧迫,需要进行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力本位

1 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课程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职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正向新的深度展开,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也逐渐成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探索领域。然而,各高职院校在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高职项目课程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深刻把握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从课程项目的选择、项目体系的构建等多方面分析出发,进而深层次推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当前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学科本位的思想在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

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主要表现在教育领导部门、办学机构的各类文件中仍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学科本位课程中经常使用,而能力本位课程中不存在的概念;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

1.2 国外经验与我国国情的结合关系尚未处理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引进国外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最初的考虑是“原装引进、原装试点、原装推广”,但实践证明“原装引进”容易,“原装试点”难于持续,“原装推广”几乎无法实施。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发展、国情状态紧密相关,决定高职的经验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尤其在课程领域只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办出特色。

1.3 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面向工作岗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重“高”而轻“职”,但这个“高”又看不到“高”在哪里,因为目前“高职”有许多专业与“中职”相似,没有体现出与“中职”的具体区别。高职的定位问题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制定,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出发

2.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方案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现在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改革发展新的起点上,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未有。2010年国家组织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末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10年末我省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制定了《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规划纲要,我省将启动建设二十二个重点建设项目。2010年国家又提出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的政策,现在已经逐步得到落实,这些都为像我校这样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根据21世纪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加强继续学习的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使之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二、开展了建筑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城乡面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建筑业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骆 斌 张大良 邵 栋1 210093)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1、引言
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软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 软件工程学科曾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 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 2001 年 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 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 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 界范围内的公认。 我国在 2001 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 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 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 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软件基础,受到良好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 具,参与过实际项目,拥有较好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 IEEE CC2001 的成熟做法, 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 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 再后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2、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 BAS,计算 机软件基础 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 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 MEP,软件系统与应 用 SSA,软件工具与产品 STP 等 6 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 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 5 个子类的知识领域 简单列举如下: 1)CSE 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 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 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 CSE.CH,系统软件基础 CSE.SS, 数据库应用基础 CSE.DB,网络通信基础 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 CSE.CT 等知识领域。 2)SEM 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 SEM.MA,软件设计 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 SEM.VV,软件演化 SEM.EV,软件过程 SEM.PR,软件 质量 SEM.QA 和软件管理 SEM.MG 等知识领域。 3)MEP 定义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 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 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 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 MEP.FL 等知识领域。 4)SSA 定义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 络应用 https://www.sodocs.net/doc/791488084.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 AN,分布式计算 DC,多媒体技术 MM) ,嵌入式与实时
1
骆斌,教授,副院长,博士;张大良,教授,副校长,软件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邵栋,讲师。联系邮件, luobin@https://www.sodocs.net/doc/791488084.html,。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起专) 一、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1.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四、实习主要工作任务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 成人教育 专科实习报告题目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学生明批次1503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8 函授站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39】 2017 年 4 月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前言 (3) 二、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4) 1.干缩裂缝及预防 (4) 2.塑性收缩裂缝及预防 (4) 3.沉陷裂缝及预防 (5) 4.温度裂缝及预防 (5) 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及预防 (6) 三、裂缝处理 (7) 1、表面修补法 (7) 2、灌浆、嵌逢封堵法 (7) 3、结构加固法 (7) 4、混凝土置换法 (7) 5、电化学防护法 (7) 6、仿生自愈合法 (8) 四、结论 (8) 参考文献 (8)

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一、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多工程的失事都是由于裂缝的不稳定发展所致。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混凝土工程实践证明,在混凝土工程中裂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的围也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围之。钢筋混凝土规也明确规定[1]:有些结构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摘要:在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及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 的基础上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 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并提出了项目课程体系的研究 关键字:工程造价;课程体系;研究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 规划、建设、管理及服务理念急需更新,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 代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市场的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建筑工程新职业人才的需求。由于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历 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 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因此,导致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从事施工 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及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等相关岗位工作等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 适应。 二、项目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考查、学习与交流建立符合我院实际条件,以服务地方工程预算,以工程应用型为主,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项目研究的意义 高职专业目录中《工程造价》是在2004年以后出现的,省内开设该专业的 学校也不多,都处于模索阶段,各院校的课程体系所开设的方向均不一样,不能 很好的满足工程预算人才的实际需求。 我院《工程造价》正计划建设,课程体系还不建全,通过项目的研究,建立 适合我院实际条件,满足从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及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等相 关岗位,以工程应用型为主的课程体系。 四、项目研究的理论价值 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培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 通过3-5专业的发展。 五、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研究目标 通过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与归纳,形成符合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年的专业建设,力争把该专业建设成院级重点专业,从而带动其它相似 的课程体系。 2、研究内容: (1)、专业岗位(群)的确定。 (2)、专业岗位(群)工作分析表。 (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4)、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5)、专业课程体系的确定。 (6)、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7)、建立2-3家校企合作单位。 3、研究方法 (1)通过考察调研,分析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状况,包括岗位分工、人员

职高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职高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建筑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学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但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毕业生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为此,我校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同时,成立了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为使研究结合实际,符合社会的需求,我们聘请当地建筑业界专业人士(8人),成立了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对研究小组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就我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突出与市场的结合,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由此,我们的工作思路确定为: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编写专业教育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编写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专家论证→定案。 首先,我们从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本省和当地部分大中型建筑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使我们对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专业能力等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一些基础资料,了解到企业的急需和我们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调研也使我们了解到企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吃苦耐劳、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调研的有关见表1、表2: 根据老质检员经验非常丰富,但没有学历,需要说明许多企业的老技术员、扩展的岗建筑工程专业最直接的就业岗位应是现场技术员和质检员,调研情况,工作内容等,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位群是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和监理员等。(岗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介绍了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的调整。一方面调整了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融入了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等内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该套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同类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0引言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颠覆性的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技术正从概念转向实际的应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成功案例,大数据的价值也在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人民币,增速达38%,预计2016~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软件行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阳师范学院作为咸阳市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咸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肩负着培养满足咸阳地方社会需求软件人才的使命,需要把培养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传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找出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我院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中课程体系的建设。 1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自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3+1’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直以来,该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为培养目标,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尚观科技、中软国际、华清远见、蓝鸥科技等西安多家企业联合,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育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进行无缝结合。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2],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规划发展问题。我院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阶段共3个半学年,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体育、人文历史、外语应用能力等;相关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等数学类课程;本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涉及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强调对学生工程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Web软件开发、Linux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移动终端开发等。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4],本着“轻理论,重实践”的原则,我院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 设 规

划 土木建筑工程系 目录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三、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定位四、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图表 五、专业职业岗位技能库分析 六、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 七、职业关键能力、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八、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坚持产、学、研结合,开创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发展校办产业的新路子,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1)建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产、学、研”和“教、学、做”相结合的办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建成一支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建设一套赋有高职特色的专业系列课程教材,以及一套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课件。 (4)建成5~7个校外产学研结合稳定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5)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专业特色、质量优良、打造“湖北建工”品牌、省内一流的专业。 三、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原理1.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高专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要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原则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综合研究专业的设置。” 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在进行充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基础上,为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置的专业,专业设置遵循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原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融入专业资格证书制度确立课程体系。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走工学、产学结合的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优化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加强核心课程的实训内容,使课程内容体现最新技术,使学生能力符合社会职业岗位的最新要求,构建项目课程体系,使课程方向体现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课程内容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建立以“滚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共存的技能训练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结合专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和指导下,本专业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结合培养建筑施工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施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结合专业岗位和相关专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素质教育体系。课程内容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理论教学体系为:公共课模块、职业技术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公共课教学模块提供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素质等基本技能;职业技术课教学模块主要通过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制图、测量等专业基本

技能,以及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操作技能;选修课教学模块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训练,人文素质与专业拓展为辅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为:基本技能培养、专项能力培养和专业工作能力培养。基本技能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及课程实践的单项技能,并设置专项技能课的边讲边练内容,为培养专业能力奠定基础;专项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应用技能,在此阶段提倡学生拿到1?2个职业岗位资格证书,同时加强学生在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等核心课程和实训中逐步培养系统优化的思想;专业工作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工种与生产实训、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其特点是“分层培养,层层递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就业导向,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施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结构也必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动态的完善

5-附件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附件2 增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证报告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后,我院认为增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条件已趋成熟。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增大,也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我院特申请增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并提交论证报告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重庆地处中国的最中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13年底,总人口达到3000万人,近年来重庆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农转城工作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城市不断扩大,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产业的发展也越发蓬勃。 然而,据统计,重庆地区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数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

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前,重庆市内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本科毕业生很少,即使有一些也不太安心生产一线的工作,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相当严重,建筑企业生产一线基本留不住本科生;同时,由于本科是一种更加注重理论教学的普通高等教育,其过多的理论在施工现场派不上用场,而动手实践能力的薄弱又让施工企业觉得本科生眼高手低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高职层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比中专生强;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又较本科生优秀,上岗即能顶岗,加之心态正常能安心在一线工作,完全适应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内容要求,对企业而言,也不影响企业资质评定,是层次和类别最理想的学生。 对用人市场的调查统计(多项选择)分析显示,对各种学历层次的需求状况是: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专生34%、高职生39%、中专技校生3%,除本科生以外,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排在了第二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报告 建筑工程技术系拥有一支理论基础坚实,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筑施工等五个专业(方向)。本系主要课程: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在2008年新生中设立重点专业的试点班,将按深度融合的新课程体系,新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招投标与合同、成本与预算、质量与安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并具备建筑工程技术与经营的基本素质,能够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预算合同等专业岗位工作的技术及管理人才。 建筑分支很多,要是学建筑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形体空间设计,这个主要培养目标就是面向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的,如果你想在未来从事民用建筑方面的结构设计则要把三大力学学透,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还有钢混,砌体结构设计课程!!虽说现在都用软件做结构验算了,但手算功底必须要有!!这会对你日后有莫大帮助的!如果要从事工业建筑设计则除了上面的课程外,钢结构也要学好!!当然现在土木工程的本科生大部分的就业方向都是施工单位了,去设计单位的只有一部分。而且不会是太好的设计单位!因为好的设计单位现在的敲门砖就是你要有硕士学历!在施工单位工作工资开始时会高于设计单位。随着城市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升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然而建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国家政策及经济发展方向密切相关,其行业薪酬水平近年来更是呈现出管理高于技术的倾向,而从技术转向管理,也成为诸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如何在大学阶段就为“钱”途做好准备,找到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 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南省及沿海开放地区的各类中小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诚信守法、勤奋敬业、坚持原则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掌握必备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会计实务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本专业的培养分了会计实务方向和审计实务方向。 通过多年来的打造,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竞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专业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高级职称比例67%。本专业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企业纳税实务》(2008年)和《会计循环综合实训》(2010年),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省级规划教材20本。建有11个专业实训室,一个实践平台(长沙明正会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为长沙市2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代理记账,代办工商登记,代办纳税申报服务,为湖南省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应有的职业支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自2008年来,本专业先后主持了5个省级的大型项目:承办了2008年和2009年湖南省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2010年负责完成了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培训标准的制定,2010年负责完成了湖南省会计专业技能抽查考试标准的制定和抽查考试题库建立工作,并将在2010年11月承担全省会计专业1000多名学生的技能抽查考试工作。2010年,本专业还承担了教育部会计专业资源库建设项目下的一个子项目――《行业会计比较》课程建设任务。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共获得了18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1个,省级奖励7个):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赛上,2008年-2010年连续3年蝉联湖南省高职组第一名,2008年全国总决赛高职组第三名,2009年全国总决赛高职组第一名;2008-2009连续两年派学生参加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职业院校冬季技能竞赛—高职会计实务与电算化项目,我院的学生全部获得一等奖。此外,在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专业水平评估中,本专业以雄厚的办学实力,突出的办学特色和显著的工作业绩获得优秀等级并名列全省高职会计专业第一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已经成为了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品牌专业,且在国内具有了一定影响力。 一、专业标准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类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诚信守法、勤奋敬业、坚持原则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掌握必备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会计实务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群)为: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核算、审计和财务管理等岗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代理、会计咨询和审计助理等岗位;财务软件的推广、培训和维护等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期 32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 ●南京大学骆斌张大良邵栋 件工程是指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系统、规 范、可度量的方法。从历史上看,软件工程学科曾 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随着软件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传统的计算机学科逐步上升到计算学科,2001年IEEE 发布的计算学科教学规划把计算学科划分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其他有待发展的学科等子学科,标志了软件工程这个名词作为与计算机理论相对应的各种软件实践技术的总称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 我国在2001年底推出了示范性软件学院计划,把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在面向软件产业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型软件实用人才。围绕这一定位,软件工程教育应该围绕大型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工程方法、关键技术和相关工具展开,在专业教学过程力图使得学生具备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具有扎实的软件基础,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参与实际项目,拥有较好的职业素质。 本文研究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引入了科学的方法,参照IEEE CC2001的成熟做法,首先明确专业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然后建立相关的知识体系,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 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领域简介 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本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面研究之上。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我校编写的《复合型软件实用人才的知识体系》定义了基本素质BAS,计算机软件基础CSE,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SEM,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MEP,软件系统与应用SSA,软件工具与产品STP6个知识体系子类,并在各子类之下细分为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级。为方便讨论课程体系设计,现将与专业相关的5个子类的知识领域简单列举如下: (1)CSE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离散数学基础CSE.DS,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CSE.PF,计算机硬件基础CSE.CH,系统软件基础CSE.SS,数据库应用基础CSE.DB,网络通信基础CSE.NC 和软件构造技术CSE.CT等知识领域。 (2)SEM定义了软件工程与软件管理知识,包括软件模型与分析SEM.MA,软件设计SEM.DE,软件检验和有效性验证SEM.VV,软件演化SEM.EV,软件过程SEM.PR,软件质量SEM.QA和软件管理SEM.MG等知识领域。 (3)ME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具备的数学、工程和职业知识,包括软件的数学基础MEP.MF,软件的工程基础MEP.EF,软件行业的职业素质MEP.PP,软件业的外国语能力MEP.FL等知识领域。 (4)SSA定义了从事某一方面软件工作应具备的专业或领域应用知识,包括网络工程与网络应用https://www.sodocs.net/doc/791488084.html,(计算机网络进阶AN,分布式计算DC,多媒体技术MM),嵌入式与实时系统SSA.EM,图形软件系统SSA.GH,信息系统SSA.IS(组织和管理GM,系统开发理论SD,智能信息处理IP,ERP系统EP,电子商务系统EC)等领域。毕业生应该深入理解其中至少一个软件应用领域。 (5)STP定义了从事软件工作所应掌握的当前主流软件工具与软件产品,包括硬件,网络设备,PL,OS,DBMS,CASE工具等。 2.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在确定软件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之后,紧接着应研究课程体系的设计策略。课程体系设计策略包括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和特色课程设置策略。 课程启动策略主要有:(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的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包括:(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区分前两种方法。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确定。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规划一方面应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强化基础在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解决复杂软件的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对于课程启动策略,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也不适合于那些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对于课程组织策略,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强化基础知识;对于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也应避免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从而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 我院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认真考虑了上述因素,采用了 软

职业能力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012.No1 摘 要 本文从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出发,分析高职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的数据,结合造价员及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在核心课程群的基础上进行实训环节的设计,充实课程体系。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 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陕西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依托“人人技能工程”,启动“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切实加强人才规划和队伍建设。 上述政府文件为建筑工程学院的高职专业建设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为依托、以职业技能为目标。 1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的分析 建筑行业职业准入制度日渐完善,注册类职业资格考试涉及建筑行业的咨询、设计、招标、监理、施工、造价等各个环节。对于工程造价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非常清晰:在校期间考取的初级职业资格是造价员,毕业后主要在建设、施工、监理、咨询企业、造价管理部门等,从事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能够熟练运用工程造价管理软件进行工程计量、计价和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具备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的专业理论知识,经过一定年限的工作实践,可以成长为注册造价工程师,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通过继续再教育,可以适应的岗位群还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师、招标师等。 根据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及注册造价工程师的考试大纲及要求,分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获取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 职业能力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焦 娜 (西安欧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 培养目标确定 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相关的初、高级职业资格对学生从业年限的限制,结合建筑行业对应聘者动手能力的要求,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结合建筑工程学院发展的定位,将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如下定位: 工程造价(高职)专业,侧重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为建设、施工、造价、咨询、房地产等企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造价实做能力,获得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职业资格,具备造价工程师的职业素质,适应工程造价岗位群需要,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潜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3 核心能力分析 将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职业能力整合为36项能力指标,并设计调查问卷,调研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问卷调查面向105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如表2所示。将重要性、可培养性得分进行统计,重要且易培养的指标共有9项,如表3所示。 4 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造价员职业资格的考试内容,结合造价工程师的执业潜质,参考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能力指标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构建课程体系,见表4。 基金项目:西安欧亚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 号JGB1-10-15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特色分析 摘要:针对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办学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问题,提出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专业建设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推行CDIO工程实践教学理念,借助Moodle平台引入群体―探究类教学模式以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实践性高级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特色;本科教育 0 引言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根据工信部2013年1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超过600万人。然而,目前我国每年最多能培养20万软件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因此,加大力度培养软件人才储备仍然是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Ⅲ。 1 目前软件工程办学现状 截至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792所,普通高职院校1 239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6

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共68个;目前,接近80%的院校都开设有软件及软件相关专业,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多个专业,学历、学位层次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精神,实现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关键行业的战略性和紧缺性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从2001年起至今,国家先后批准成立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25个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40个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紧跟发展形式,也先后批准成立超过50多所地方性示范软件学院。2008年,教育部还在高校中批准设立20个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重庆市为例,全市共有57所高等院校,目前开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15所。纵观这些高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和趋同性。事实上,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791488084.html,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 作者:张小礼 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06期 摘要:在专业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为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调整找到依据。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ap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job training programs to adjust the demand for higher vocational build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djustment to find a basis. 关键词:人才需求;专业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Key words: talent demand;professional reform;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52-02 1 专业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1],要使专业 设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2]近年来,大家对于传统的基于传播知识的教学体系一直在试图改变,也做了大量的调研。目前高职教育体系正处于从传统的大专教育向现代高职教育转变的关键几年,更细致的调研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3] 2 建筑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研发现,根据初次就业岗位的不同,建筑行业企业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建筑企业的初级管理岗位包括施工员、材料员、测量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预算员等,所需具备的能力有所侧重,分别简述如下: 2.1 对施工员的能力要求 施工员首先要要能看懂图纸,看懂施工图是施工员必备的能力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具备建筑识图的基本能力。其次应具备建筑施工组织的能力,在施工管理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