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 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平。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随着h-FABP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h-FABP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广泛认可,而其与肌钙蛋白的联合检测则是未来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应用的重点。-通讯员陆卫良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参与心肌细胞内脂肪酸的吸收、代谢和运输。正常人外周血中H-FABP的含量极少,当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时,H-FABP可早期、快速、大量的释放入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含量快速上升。H-F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早期,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心电图也没有特异性的改变,传统的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发病后2小时内升高,但缺乏特异性,肌钙蛋白特异性较高,但在发病后3-4小时才开始升高。H-FABP的释放曲线和肌红蛋白相似:在发病后1-3小时开始在血中出现,约4小时达峰,24小时内回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其具有心肌特异性,在早期诊断ACS方面优于传统的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缺血的时候也会引起血浆中H-FABP 浓度的升高。Figiel等的研究提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H-FABP 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4.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4.7%。

2 H-FABP可用于预测ACS预后

研究发现,H-FABP有独立判断预后的价值,与临床危险因素、肌钙蛋白变化及其他的生物标志物无关。随着H-FABP的逐渐升高,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呈梯度增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H-FABP在症状出现后12-24小时的浓度大于5.8μg/l的患者,全因死亡率为22.9%,而小于此浓度者全因死亡率为2.1%。

3 心肌梗死面积的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的多少对于预后评估非常重要。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在24小时内可以足够频次的连续取血样,找出H-FABP的峰值,那么H-FABP用于早期评估心梗面积成为一种可能。Glatz发现,H-FABP、CK-MB、α-HBDH浓度与梗死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进行预测需要的时间分别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由此可见H-FABP较其他传统心肌酶可更早的预测心肌梗死面积。

4 心肌再灌注的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再灌注情况与患者的死亡率显著相关。目前有研究报道,H-FABP可用于溶栓后快速判断再灌注情况。Ishii等对45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发现,H-FABP溶栓后15分钟,H-FABP的血浆浓度较治疗前升高比>1.8,预测再灌注成功的准确性为93%,在30分钟时,精确性为98%,60分钟时可达100%。这可能是因为在支架置入时,血液再通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再灌注损伤,造成了H-FABP的释放,其次, 在支架置入后, 梗死相关血管血供的恢复,促进了局部浓聚的H-FABP快速的释放到外周血液循环中而造成血液中H-FABP浓度的升高。

5 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分层

临床工作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根据危险分层不同,治疗选择及预后不同。研究发现,H-FABP的浓度在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FABP 的水平越高,心肌缺血损伤程度越严重,危险程度越高。H-FABP的测定,有助于帮助临床医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及时发现高危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然而H-FABP还存在于心脏以外的组织中。在合并肾衰或骨骼肌疾病时,它限制了ACS 的诊断价值,过高评估心肌梗死的面积。目前关于H-FABP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尚没有统一确定H-FABP的正常人群的参考值,没有统一规定试剂的选择和测定方法等,这些都限制了H-FABP在临床上大规模的使用。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地的综述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一,FABP的生物学特性 脂肪酸结合蛋白( FABP) 是一组多源性的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分子量 14 ~ 15 kDa,。目前已发现的FABP有9种类型,其中心脏型FABP (H —FABP)较特异地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红骨骼肌、主动脉壁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胃腺体的壁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中亦有,少量存在于肾脏、白骨骼肌、肾上腺、脑,但肝脏、脂肪组织内无H—FABP分布【1】。FABP 在骨骼肌中的含量是其在心肌中含量的1 /10。心脏中的FABP 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具有稳定的细胞内半衰期,约2 ~ 3天。人心脏每克湿重中含0. 5 mg FABP,占胞质蛋白的15%。 生理情况下,血浆或细胞间液不存在H-FABP,细胞质的浓度比血中浓度高2 × 105 倍。健康人群的血浆含有少量H-FABP,是由骨髂肌损伤连续释放引起,年龄、性别、昼夜节律可显著影响H-FABP浓度。因为男性肌肉较多,所以男性浓度高于女性,H-FABP 大部分经肾清除,故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功能下降,血H-FABP 浓度逐渐升高,此外,和肌红蛋白一样,年老、锻炼会增加H-FABP 浓度。 二,临床应用 1.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H-FABP 血浆释放特点与肌红蛋白( myoglobin,Mb) 相同,但HFABP在心肌细胞内的含量高于Mb,而在血浆内的含量远低于Mb。因此,当心肌损伤后,血浆H-FABP迅速升高超正常上限,比Mb 和肌钙蛋白来得快,因而更有诊断价值。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血清H-FABP 能识别超急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胸痛发病6 h 内的患者,对决定是否住院、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陶日新等【2】就研究了cTnI和h-FABP诊断心梗的比较,结果证实:对于胸痛发作6h内的AMI患者,H—FABP的诊断敏感性最高,达到78.26%。而在胸痛发作超过6h的AMI患者中,cTnI检测的诊断敏感性有显著的上升,均达到了93.33%,所以可以对AMI进行确诊。 Orak 等【3】入选83 例可疑ACS 胸痛患者( 65 例最终确诊为ACS) ,于发病6 小时内测定H-FABP、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H-FABP、CK-MB、cTnI 的灵敏度分别为98%、86% 和77%,特异性分别为71%、52% 和20%。提示H-FABP 在发病6 h 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ACS。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ELISA试剂盒说明书

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酶联免疫分析(ELISA)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用纯化的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再与HRP标记的H-FABP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 试剂盒组成: 样本处理及要求: 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 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 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

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 分)。仔细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液氮迅速冷冻保存备 用。标本融化后仍然保持2-8℃的温度。加入一定量的PBS(PH7.4),用手工或匀浆器将标本匀浆充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仔细收集上清。分装后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6. 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马上 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7. 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与加样:在酶标包被板上设标准品孔10孔,在第一、第二孔中分别加标 准品100μl,然后在第一、第二孔中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然后从第一孔、第二孔中各取100μl分别加到第三孔和第四孔,再在第三、第四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然后在第三孔和第四孔中先各取50μl弃掉,再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五、第六孔中,再在第五、第六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ul,混匀;混匀后从第五、第六孔中各取50μl分别加到第七、第八孔中,再在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七、第八孔中分别取50μl加到第九、第十孔中,再在第九第十孔分别加标准品稀释液50μl,混匀后从第九第十孔中各取50μl弃掉。(稀释后各孔加样量都为50μl,浓度分别为900ng/L,600ng/L ,300ng/L,150ng/L,75ng/L)。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待测样 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48T的20倍)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48T的20倍)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中链脂肪酸1

科研设计书 名称:探讨含中链脂肪酸的低乳糖奶粉对婴儿肝炎综合症患儿的辅助治疗 一.立项依据 婴儿肝炎综合症是指1岁以内婴儿(包括新生儿)由不同病因引起,主要以黄疸、肝功能损害、肝或脾大的一组症状。其一般治疗包括补充VitA、D、E、K,某些遗传性代谢缺陷病如半乳糖血症应停用一切奶类和奶类制品,改用豆浆及蔗糖喂养;酪氨酸血症给予低苯丙氨酸、低酪氨酸饮食。重要的是要护肝利胆,有报道使用熊去氧胆酸(商品名优思弗UDCA)治疗,安全性好,对婴儿肝炎综合症尤其是肝内胆汁淤积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1];另有报道使用“退黄汤”(成分:茵陈10g,田基黄8g,金钱草6g,灯草3g,黄柏6g,通草4g,生麦芽8g,茯苓10g)治疗,疗效较满意[2];中西医结合以茵陈蒿汤加味加氨苄青霉素治疗,避免了因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而致常见并发症的危险[3]。此处探讨含中链脂肪酸(MCFAs)的低乳糖奶粉对婴儿肝炎综合症的辅助治疗。 19世纪50年代MCFAs的酯类中链甘油三酸酯(MCTs)被引进作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包括胰腺机能不全、脂肪吸收不良、损伤的淋巴乳糜微粒输送、严重的高乳糜微粒血症以及完全胃肠外营养。也被用于早产儿的营养配方,因此1994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公认了食品中MCTs的安全性[4]。 中链脂肪酸(MCFAs)是从椰子油水解所获得的含C6~ C12的饱

和脂肪酸混合物。主要成分为己酸(C6:0),辛烷酸(C8∶0) , 葵烷酸(C10∶0)[5]。目前MCFAs主要的成分是15%椰子油,7.9%棕榈仁油,黄油6.8%,牛奶6.9%,酸乳酪6.6%,乳酪7.3%[6]。临床使用的MCT 乳剂主要有二种制剂。一种以物理混合形式的脂肪乳剂, 所含MCT 和LCT浓度比例可以为50∶50, 60∶40 和75∶25。另一种为化学合成形式的脂肪乳剂(结构脂或化学限定脂肪乳剂)。结构脂是将甘油三酯(TG) 水解后, 再将长链脂肪酸(LCFA ) 和MCFA 随机混合后再酯化而成。再酯化前改变MCFA 和LCFA 浓度, 可制得不同的结构甘油三酯[5]。 中链脂肪酸的代谢特点[5]: (1)MCFA 有很大的水溶性, 在单位时间内有更多供酶作用的接触界面。在胃和结肠中也可部分水解。故其消化时对胆盐和胰酶的依赖性小, 比LCT 吸收快而充分。 (2)MCFA 分子小及较低pk 值, 与再酯化酶和激活酶亲和性小, 极少再酯化, 并不参与组成乳糜微粒, 经门静脉直接转运到肝脏。(3)MCFA 不依赖肉毒碱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进行B2氧化。有报道发现在其氧化前有一个增加两个碳原子的特殊过程,若此过程缺陷,则影响中链脂肪酸治疗方案的成功[7]。 (4)MCFA 氧化迅速完全, 不易在脂肪组织和肝组织中蓄积。 1.MCT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MCT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与MCT的浓度和脂肪酸链长度有关。给予高浓度MCT时,血糖下降8%不等,可能是葡萄糖异生减少或摄取增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资料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平。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随着h-FABP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h-FABP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广泛认可,而其与肌钙蛋白的联合检测则是未来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应用的重点。 -通讯员陆卫良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仅供专业人员体外诊断使用) 用途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应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建立的快速、特异、操作简便的一步法定性检测方法,用于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辅助诊断。 简介 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指标主要有肌酸激酶异构酶(CK-MB)、肌钙蛋白I(Troponin I)、肌钙蛋白T(Troponin T)和肌红蛋白(Myoglobin)等,但它们对于早期诊断AMI却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K-MB、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缺乏敏感性,它们在胸痛后6-8小时才浓度上升;而肌红蛋白则缺乏特异性,它虽然在胸痛后2-3小时浓度上升,但不能区分骨骼肌和心肌损伤。 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则克服了以上两缺点,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它是15KD的小分子,动力学特征类似于肌红蛋白,即在胸痛后2-3小时后浓度开始上升,在12-24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在4-8小时内达到最高值;而且h-FABP的免疫性不同于其它类型的FABP(如小肠型FABP 和肝脏型FABP),具有特异性,不会发生交叉反应。基于h-FABP以上特点使得其成为理想的AMI早期诊断生化指标。

检测原理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试剂盒是采用固相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利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FABP。 人血清或血浆扩散通过附着红色颗粒包被的抗体的滤膜,与滤膜中的包被抗体结合,在检测线(T)区域内,h-FABP-抗体复合物开始与包被在检测线区内的抗体接触,如果血清h-FABP浓度大于10ng/ml,在检测线区h-FABP-抗体复合物被抗-h-FABP的抗体捕获,并出现一条可见的红色条带。h-FABP浓度越高,检测线区出现色带的速度越快,色带越深。彩色颗粒包被的抗体扩散到质控线(C)区域被第二抗体捕获形成质控区红色带。 保存条件和有效期 铝箔袋包装, 4-25℃储存,切勿冷冻, 有效期1年。 试剂盒组成 每盒包装中含:单人份检测卡25包,使用说明书1份。 注意事项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meigaoyi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a) 试剂1:1×19ml,试剂2:1×7ml; b) 试剂1:2×19ml,试剂2:2×7ml; c) 试剂1:2×38ml,试剂2:2×14ml; d) 试剂1:1×170ml,试剂2:1×65ml; e)试剂1:2×20ml ,试剂2:2×20ml; f)试剂1:1×20ml ,试剂2:1×20ml。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2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和性状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1.2 试剂1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试剂2应为淡黄色或乳白色溶液。2.2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

试剂空白吸光度≤1.8。 2.4 分析灵敏度 测试100ng/m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ΔA)应不低于0.012。 2.5 准确性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的纯品,计算回收率,应在80%~120% 范围内。 2.6 重复性 重复测定两个高值浓度的样品,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8%。 2.7 线性 2.7.1 在[1,120]ng/m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 2.7.2[50,120] ng/ml范围内,相对偏差≤10%。 2.7.3[1,50] ng/ml范围内,绝对偏差≤5ng/ml。 2.8 批间差 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同一浓度的样品进行重复检测,相对偏差<10%。 2.9 稳定性 该产品在2℃~8℃条件下贮存有效期为18个月,取效期末的产品进行检测,应符合2.1、2.2、2.3、2.4、2.5、2.6、2.7之规定。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 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手术。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平。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随着h-FABP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h-FABP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广泛认可,而其与肌钙蛋白的联合检测则是未来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应用的重点。-通讯员陆卫良

TESMI背景介绍

透景超级高通量免疫检测系统 透景超级高通量免疫检测系统由透景开发的 全自动加样仪TESMI F3999和美国进口 Luminex?200TM检测仪组成。该系统结合了 TESMI F3999强大的自动化样本处理能力及 Luminex?200TM流式荧光技术的高通量联合检 测功能,具备超高检测速度、优异的灵敏度和全 自动处理的特点。 流式荧光技术介绍 流式荧光技术,又称悬浮阵列、液态芯片。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科研、医药和临床机构广泛采用的的一种高通量、高速度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流式荧光有机整合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核酸多重扩增、基于微球的多指标联检、毛细管液流分析、多色激发荧光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具有很高的门槛。 流式荧光联检特色的核心是把一定大小(4.5~7μm)、不同荧光染料染色的烯聚物小球(统称编码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应用时,直接混合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在一个反应孔内即可以同时完成数十上几百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而不相互干扰。最后用流式细胞检测类仪器进行分析,仪器通过多束激光及其被照物(生物化学标记物)的发射吸收谱、信号强度,来识别编码微球、以及定量样品中各单项指标数值(通过对各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读数)。

TESMI 3999技术介绍 TESMI 3999作为全自动前处理仪,其具有强大的自动化样本处理功能。配合Luminex 200,从而实现了超高的检测速度、优异的灵敏度和全自动处理的能力。

透景超级高通量免疫检测系统配套试剂 肿瘤标志物定量检测试剂 →检测项目更加齐全 透景科技提供了全面的肿瘤标志物检测菜单,涵盖五大类,十八种肿瘤标志物。?AFP ?CEA ?CA125 ?CA242 ?NSE ?Cyfra21-1 ?CA199 ?CA50 ?CA724 ?T-PSA ?F-PSA ?free-β-hCG ?CA153 ?SCCA ?PG I ?PG II ?HE4*?proGRP* *正在注册中 →联检常用组合推荐 利用流式荧光多重检测优势,结合临床及体检中常用肿瘤标志物,通过严格筛选、科学组合,一次检测可同时呈现多个指标。 →产品特点

生化名词解释

1.清道夫受体: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介导修饰LDL(包括氧化LDL和BVLDL)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其表达不受细胞内胆固醇浓度的调节。 2.残粒受体:能识别ApoE,是清除血液循环中CM残粒和β-VLDL残粒的主要受体,它也能结合含ApoE的HDL,又称为ApoE受体。 3.血浆脂蛋白: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难溶于水,不能直接溶解在血液里被装运,在血浆中它们是与特殊的载体蛋白和极性类脂(PL)结合成微溶于水的一类球形大分子复合物微粒而被运输,这种复合物称为血浆脂蛋白。 4.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出现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5.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增多时,称为水肿或水中毒。 6.P50:是指使Hb氧饱和度达50%时的PO2 7.酸碱平衡:机体会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排出体内多余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调节体液酸碱物质含量及其比例,维持体液PH在正常范围内,这个过程称为酸碱平衡。 8.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的能力,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9.心肌损伤:伴有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的疾病,主要包括AMI、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炎以及心肌病、心力衰竭等疾病。 10.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指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可大量释放至循环血液中,其血液浓度变化可反映心肌损伤及其程度的特异物质,其正确的检测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诊断,疗效观察提供具有价值的信息。 1.血脂:是血浆中脂质(类)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及胆固醇酯(CE)、游离脂肪酸(FFA)等 2.氧解离曲线:以血氧饱和度为纵坐标、PO2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氧和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简称氧解离曲线。 3.生物转化:机体对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极性增加,水溶性增强,易于排出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4.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的TC和(或)TG水平升高。 1.简述血脂的超速离心法和电泳法的分类。 用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利用琼脂糖电泳法,血浆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前-β、β和α四条脂蛋白区带。 4.简述血清甘油三酯的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原理。 用脂蛋白酯酶(LPL)使血清中TG水解成甘油与脂肪酸,甘油激酶(GK)及腺苷三磷酸(ATP)将甘油磷酸化,以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3-磷酸甘油(G-3-P)产生H2O2,最后以Trinder反应显色,A500nm的值与TG浓度成正比。 5.什么叫做脱水,根据失水和失钠的比例,脱水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脱水就是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根据失水与失钠的比例不同,可分为: 高渗性脱水:失水高于失钠; 等渗性失水:失水等于失钠; 低渗性失水:失钠高于失水。 6.重氮盐改良JG法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原理。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 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至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至30小时内恢复正常。心脏脂肪酸结合胞质蛋白由13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5 kDa。h-FABP基因位于染色体 I上。它是心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h-FABP结合两个脂肪酸分子并参与脂肪酰基辅酶A 的运输,活跃于氧化过程,从而在线粒体中产生能量。 h-FABP在生物学方面的几个特点,表明其是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价值标志物:1?在心肌中高浓度;2?在细胞质中限制;3?低分子量和面积小;4?相对组织特异性;5?与心脏以外组织中CK-MB的分布相似;6?在心肌损伤后早释进入血浆和尿液。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h-FABP与急性心肌梗死。由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至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故h-FABP能够提供最强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急性缺血事件的前6小时内,有助于快速危险分层和更早预测患者预后。另外,h-FABP的早期使用可以克服急性胸痛早期心 肌肌钙蛋白检测的陷阱。心肌肌钙蛋白在循环中越持久,可能越有助于急性心肌损伤的后期 诊断。 二是h-FABP和手术后急性心肌损伤。h-FABP用于早期检测心肌损伤还被延伸到心脏 手术。在心脏手术中松开主动脉钳夹后h-FABP血清浓度比CK-MB和TnT更早达到最高水 平。普遍认为h-FABP释放量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三是h-FAB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h-FABP 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鉴别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 件的高危患者;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ACS更具诊断价值。 随着h-FABP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应用,h-FABP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 用被广泛认可,而其与肌钙蛋白的联合检测则是未来临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应用的重点。 通讯员陆卫良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是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的心脏生化标志物。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参与心肌细胞内脂肪酸的吸收、代谢和运输。正常人外周血中H-FABP 的含量极少,当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时,H-FABP 可早期、快速、大量的释放入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含量快速上升。H-FABP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早期,有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心电图也没有特异性的改变,传统

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对动物脂肪代谢的作用

脂肪酸结合蛋白及对动物脂肪代谢的作用 邓莹莹 摘要: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 是一族小分子细胞内蛋白质, 对长链脂肪酸有很高的亲和力, 能把脂肪酸从细胞膜转运到细胞内利用位点, 在长链脂肪酸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脂肪酸代谢调节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生物学功能脂肪代谢 1 导言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是一种小分子量(14~15 kDa)的细胞溶质蛋白。1972年,Ockner和Mishkin首次报道了在大鼠细胞内存在FABP,并证实其对长链脂肪酸有高度的亲和性,对动物体内脂肪酸和它们的CoA衍生物的摄取、细胞内转运、氧化、脂化或合成均有重要作用。随后的研究表明,FABP还能协助将动物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酸运至其进行β-氧化的场所或甘油三酯和磷酯合成部位,促进心肌和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沉积,提高肌间脂肪、降低体脂沉积等调控作用。研究数据均有力支持将FABPs定义为脂肪酸转运蛋白。已经清楚知道FABPs周围包绕了大量的相关蛋白,一些除结合脂肪酸外,还结合了疏水的配体。最近几年,对FABPs 的组织分布,配体亲和力和特异性,以及其结构特性进行了集中研究,结果均表明FABPs参与细胞内脂质代谢。 2FABP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FABP的分类与分布 FABP作为细胞溶质蛋白,不仅广泛分布在哺乳动物的所有组织中,而且在鸟类、鱼类以及昆虫的脂肪代谢组织中均有发现。由于FABP在其纯化的过程都是将细胞溶质组分作为起始原料,因此通常以最初被分离的组织来命名。迄今为止发现结构不同、功能相似的FABP有:心肌型(H)、肝型(L)、肠型(I)、脂肪细胞型(A)、表皮型(E)、脑细胞型(B)、骨骼肌型(S)、肾脏型(K)、髓磷脂型(My)、牛皮癣相关性(PA)、回肠型(Ileum)、睾丸型、细胞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细胞视黄醇酸结合蛋白。在同一细胞中可分布多种FABPs,例如在小肠内皮细胞上存在两种不同FABPs,即L-FABP和I-FABP,二者具有29%的同源性。在植物中也发现有FABPs。FABPs 大约有130个标准氨基酸,在小鼠L-FABP结构中有127个残基,包括启始N-甲酰蛋氨酸。不同类型FABPs 的氨基酸序列有38~70%的同源性,在空间结构上也有相似之处,都存在两个α螺旋和一个β折叠结构。各型FABPs的两个短α螺旋结构由肽链N末端的7个氨基酸组成,β折叠结构则是由92个氨基酸构成,分为βA~J八个片层。L-FABP是第一个克隆并纯化的FABP家族的成员,具有晶状体结构和氨基酸序列。 FABP的结构 胞浆脂肪酰COA结合蛋白,胞浆视黄醇分析各种FABP的一级结构,发现有如下规律:(1)大多数FABP的氨基酸组成缺乏或极少含有半胱氨酸和脯氨酸,疏水性侧链的氨基酸较多;(2)各型之间氨基末端(1~25)和中段(90~90)的均一性较强,羧基末端变异较大;(3)哺乳动物不同种系之间的相同器官,如心脏、肝脏和髓鞘的FABP具有高度均一性(80~90%),而不同器官类型之间的均一性仅为20~35%;令人惊奇的是牛心型FABP与泌乳乳腺中的生长抑制因子之间,只有6个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不同,均一性达95%。Bansal从小鼠肝脏中分离出的硒结合蛋白与大鼠肝型FABP氨基末端的连续93个氨基酸的均一性达92%。Offneer(1988)等报道,人的H-FABP一级结构由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含有多个苏氨酸和赖氨酸,缺少半胱氨酸。在N末端有一个乙酰化的缬氨酸残基。在48~54和114~119之间有两个相同的重复片段。在这两个片段之间形成β-结构并降低蛋白亲水性。上述两个片段位于较长的重复片断内(48~60、114~125),其中62%的序列是相似的。 下面是人肠型FABP的一级结构: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产品技术要求中生北控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 适用范围:本产品与本公司生产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配套使用,用于临床检验实验室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项目定量检测的系统校准。 1.1规格 冻干粉型: 1mL×6(6个浓度) 1.2主要组成成分 本产品由以19 mmol/L,pH7.2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为基质,并添加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重组人源)及2%牛血清白蛋白的冻干粉组成。校准品定值范围:浓度①: 0.00~0.50 ng/mL;浓度②:0.51~8.00ng/mL;浓度③:8.01~20.00ng/mL;浓度④:20.01~40.00ng/mL;浓度⑤: 40.01~80.00 ng/mL;浓度⑥: 80.01 ~120.00ng/mL(每批定值,详见值单)。 2.1 外观 本校准品应为浅黄色冻干粉,复溶后应为浅黄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2 准确度 中生试剂和已上市同类试剂分别测定40个在测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的样本,计算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r)及测值的偏差,要求r≥0.975; 在[2.5,20]ng/mL范围内,绝对偏差应不超过±2.0ng/mL; 在(20,120]ng/mL范围内,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3瓶间差 瓶间差的变异系数(CV)应≤5%。 2.4含水量 含水量应≤5%。 2.5稳定性 2.5.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校准品在2℃~8℃条件下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在有效期满后3个月内,校准品性能应符合2.1、2.2、2.3的要求。 2.5.2复溶稳定性

复溶后校准品在2℃~8℃条件下密闭避光保存,稳定期为7天。在稳定期满后1天内,校准品性能应符合2.1、2.2、2.3要求。 2.6 溯源性 校准品溯源性应符合GB/T 21415-2008的要求,并提供相关溯源过程, 本校准品溯源至工作校准品并经与已上市产品比对赋值。 附录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溯源说明 1 校准品溯源情况 本公司生产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采用同类产品比对赋值。 2 溯源过程 2.1工作校准品赋值 2.1.1赋值系统选择 为了保证赋值系统与研究试剂盒的一致性,在系统的选择上要满足:(1)检测原理及方法相似;(2)测值具有可比性或权威性。具体要求如下: 2.1.1.1 检测原理及方法:本公司试剂盒采用的胶乳免疫比浊法,主要成份为羊抗人H-FABP抗体包被胶乳颗粒,人血清样本中的H-FABP与试剂中适量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吸光度改变,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吸光度的改变与人血清样本中的H-FABP浓度成正相关,进行市场产品调研后,Randox公司的H-FABP试剂盒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与本公司产品接近。2.1.1.2 Randox公司的H-FABP试剂盒是国际上第一个上市销售的检测H-FABP 的产品,并且通过CE认证,测值具有权威性,所以选定该产品为本公司校准品赋值系统。 2.1.2初赋值 采用Randox公司的 H-FABP试剂盒及其校准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赋值系统,测定中生H-FABP工作校准品,取其测定均值作为初赋值。 2.1.3调值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参考《EP9-A2: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对比及偏差评估》的实验方法,采用中生 H-FABP试剂盒和中生 H-FABP工作校准品(初赋值),与Randox公司的 H-FABP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同时测定一组临床血清样品,进行对比相关性试验,根据得到的相关方程,调整中生 H-FABP工作校准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产品技术要求万泰德瑞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校准品 适用范围:与该公司生产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配套使用。用于临床检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项目的系统校准。 1.1 包装规格 0.5mL/瓶×5(5个水平) 1.2 组成成分 抗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20mmol/L Tris-HCl缓冲液(pH7.5)、人血清(含量5%)标示值范围:水平1:(5.0±0.7)μg/L,水平2:(10.0±1.5)μg/L,水平3:(20.0±3.0)μg/L,水平4:(80.0±12.0)μg/L,水平5:(160.0±24.0)μg/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 2.1 外观 无色澄清液体。 2.2 装量 试剂盒内液体装量应不低于瓶签标示装量。 2.3 重复性 重复测定各水平校准品,其结果变异系数(CV)应≤10%。 2.4 准确度 采用万泰德瑞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已上市试剂盒同时测定至少40例血清样本,[2.5,160.0]μg/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0;[2.5,15.0]μg/L浓度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2.25μg/L,(15.0,160.0]μg/L浓度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5 稳定性 2.5.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校准品在2℃~8℃密闭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有效期满后两个月内,性能指标应符合2.3、2.4之规定。 2.5.2 开瓶稳定性 校准品开瓶后在2℃~8℃密闭避光保存可稳定14天。到后期检测结果应符合2.4之规定。 2.6溯源性

按照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质控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该校准品溯源至本公司内部工作校准品,通过与已上市的两家公司生产的胶乳免疫比浊法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比对赋值。

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P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

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P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体液 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P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试验原理: BFGF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已知BFGF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先将BFGF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ELISA检测试剂盒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 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产生颜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BFGF的浓度呈比例关 系。 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P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自备材料 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 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翻译调节肿瘤蛋白1(TPT1)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注意事项 1 ?试剂应按标签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避免用手接触,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

*河北省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ZC086)综述·讲座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临床应用进展*何磊,魏庆民,史永堂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内科(054000)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在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能够迅速释放入血。近期研究发现,H-FABP用于诊断早期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其他心肌损伤标记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以下作一综述。 1H-FABP的临床应用 1.1H-FAB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1.1.1早期诊断MCCANN等[1]研究了664例因胸痛而住院的患者,发现在发病4h内,H-FABP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远远高于肌钙蛋白T(73%vs55%,P=0.043),H-FABP特异性为71%,优于其他任何心肌标记物。FIGIEL等[2]对100例怀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检测,提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H-FABP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4.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为94.7%,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诊断敏感性分别是66.7%、64.9%;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的诊断特异性分别是96%、100%。LIAO等[3]为了对急性心肌梗死与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出鉴别,进行了血清心肌标记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的对比性研究,发现症状发生3h以内H-FABP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超过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上研究说明,定量检测H-FAB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相比较,具有更好的敏感性、特异性,所以可应用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早期诊断。 1.1.2评估心肌梗死范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梗死范围直接关系到心室功能减弱的程度以及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HAYASHIDA等[4]的研究结果提示:血H-FABP与尿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有着良好的相关性,r 值分别为0.61、0.51。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患者,进行血、尿H-FABP水平的检测,可以准确、快速地估测急性心肌梗死面积,从而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1.1.3监测急性心肌再梗死目前,临床上判断急性心肌再梗死是根据新发的胸痛、心电图ST-T异常改变、心肌酶动态变化等指标,但都缺乏特异性,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在一次心肌损伤后需要数天,才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且再次高峰峰值不明显。而H-FABP在心肌出现损伤后迅速释放入血并迅速代谢清除,血H-FABP在短时间内即恢复至梗死前的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再梗死的理想检测指标。GLATZ等[5]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10d 后发生急性心肌再梗死,可以观察到血H-FABP浓度迅速出现变化,而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血浆浓度变化并不明显。 1.1.4评价心肌再灌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梗死相关血管(infact related artery)突然闭塞,及时的再灌注可迅速地开通罪犯血管,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上,再灌注的方法有3种,一种是静脉溶栓,一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一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现在的研究提示:H-FABP可以用来评判再灌注是否成功。QZDEMIR 等[6]观察了行直接PCI术后15、60min的H-FABP水平及肌红蛋白的水平,发现在PCI术后15min,可检测到再灌注成功。ISHII等[7]观察了45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以比值>1.8作为血管再通的指标,证实了H-FABP用以预测再灌注的准确度是:15min为93%,30min 为98%,60min为100%。再灌注治疗成功后,血H-FABP 水平较治疗前迅速升高,如果治疗后15min,H-FABP水平与治疗前水平相比≤1.8,提示血管未再通风险增加。所以,在再灌注治疗后检测血H-FABP可以早期判断是否开通梗死相关血管,以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CHOWDHURY等[8]将50例行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发现体外循环组H-FABP、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ROC曲线分析提示,H-FABP与肌钙蛋白I能够较好地诊断心肌损伤。H-FABP浓度超过6.8μg/L的患者,心肌受损风险增加53倍。1.1.5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在临床上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危险程度不同,预后以及选择的治疗方案亦不同。高危患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发生猝死的风险大,如果能够及时识别高危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李洁琪等[9]的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血H-FABP浓度分别为(6.05?1.57)、(4.46?1.3)、(4.24?1.4)μg/L,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H-FABP浓度明显超过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中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血H-FABP浓度分别为(7.51?1.11)、(5.96?1.01)、(4.82?1.18)μg/L,提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FABP浓度越高,危险级别也越高。朱红秋等[10]的研究亦有相同的发现,且提示: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FABP可以更好地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出现心血管意外的风险。1.2H-FABP在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中的应用在PULS 等[11]进行的107例确诊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有29例(27%)患者H-FABP水平高于正常(>6μg/L),其中12例(41%)出现并发症,而H-FABP水平 · 869 ·广东医学2013年3月第34卷第6期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r.2013,Vol.34,No.6 DOI:10.13820/https://www.sodocs.net/doc/7f5490197.html,ki.gdyx.2013.06.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