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为成长守候

一、何谓名师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大学曾经作过这样一个解释:“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必须有名师,这应是人们的共识。如果名校而无名师,则为名存实亡矣。

“名师”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初见秦》中“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此处“名师”一词是指雄师、著名的军队。后来“名师”一词被引申为著名的老师,例如,在《元曲选·百花亭》中就有“从小拜个名师”的记载。

名: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有名气的教师

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以自身特殊才干和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著称,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引领着教改新潮流。

概括说名师就是出名的教师,即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老师。

心中本是一个高大帅气、威武严厉、知识渊博的名师,然而通过一步步的细节渲染,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言辞活泼、讲课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名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红色的曲柄旗。)

“最强壮的庄稼都是那些自然发展的庄稼!”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尚达曼昨天在南京浦口行知小学考查时,把学生的发展比作庄稼的成长。

萧翰道:“人才不可能是奴才,奴才也不可能是人才,二者不可兼得,如果兼得了,那就成名师了。”按这个定义,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名师”。

《菜根谭》中有句名言:“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高尚品德是其事业的基础,如同建楼,不打牢地基就不能坚固耐久。如果在做人问题上有失水准,结果会栽跟头。

二、名师的基本内涵应该包含如下几点:

(一)名师首先是老师。成为老师,活跃在教学一线,植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然后才可能成为名师。

(二)为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名师一定是培养了众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名学生”。

(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所谓知名度,是指某人或某事物被社会、公众知道熟悉的程度。名师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因其突出的成就肯定会为众人所熟悉、称道。

(四)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名师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学风格,为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毫无疑问,会得到包括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五)具有很高的美誉度。名师通过自己辛勤的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培养了众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而也就收获了社会对自己的赞誉。

(六)具有很高的影响度。与普通教师相比,名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积极向上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更能够成为同行学习效仿的榜样,也更能影响一定时空范围内教育的价值取向。

(七)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名师和普通教师的分水岭,普通教师除了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再无建树,名师则不同,他们能够触类旁通、独树一帜,能够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特有的教学观点,并将其付诸实践,从而取得成功。

三、名师与明师

名师,就是有名的老师。不论是实至名归,还是徒有虚名,有名就可以算是名师。

明师,就是明白的老师。这个明白,是对人生、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对学科中的众多内容了如指掌,明明白白。这样的老师可称是教师中的龙鳞凤爪,举个例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对于普通水平的教师来说,做这样的明师几乎不可能。那么退而求其次,如果终其一生,能对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领域做到了如指掌、明明白白,也已经殊为难得,可称为明师了。

现在,许多老师正在争着做名师,也有一些老师已经成名,可真正成名的老师不一定是明师。记得听一位朋友说,一位著名特级教师退休后感慨地说,我搞了一辈子阅读教学,可阅读究竟是怎么回事,却没能弄明白。我从心里敬佩这位老师为师的态度:虽已功成名就,却一心向往探求阅读教学的真谛,一心想做个明师。对这样的老师,我套用孔子的一句话说,虽曰未明,吾必谓之明矣。因为最终明还是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心要明,并为之付出了一辈子的努力。对这样的老师来说,名还是未名,也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心里更看重这个“明”字。

做名师和做明师,都不容易。要成为名师,渠道有三:一是靠才学和贡献,二是靠机遇的叠加慢慢扩大影响,三是靠一举成名,当然这三者之间有互相渗透的情况。但不论怎样,这种成名的决定因素是社会的认可度,而不是个人意志。换句话说,你可以决定你有才学和贡献,但不一定能决定你有名。有时很无奈的,有时很不公平的,但这就是世界,你没办法改变。此做名师之不易。

而要做明师,这可是把决定因素攥在自己手里。殊不知,要倾尽心力去探求的是真知、真理、真学问。人类最崇高的三个境界“真善美”中,最难达到的就是个“真”字。无数学人为之奋斗,个中艰辛,惟有奋斗者自知。想做明师,本身就需要勇气,真的去付出又需要多少智慧、才学、汗水,都具备了,还不一定能成功。此做明师之不易。但可贵的是,多数有志者,只知耕耘,不问收获,他们的目标是明,却从“明”的过程中找到了不尽的乐趣,享受这乐趣成为他们为师的幸福之源。

名师与明师,可能互不相干,也可能肩于一身。肩于一身者并不多。

做名师还是做明师,是一名教师为自己选定的事业目标。一般情况下,在一名教师心灵深处,对这二者一定是有个选择的。

《学习的革命》的作者之一、美国珍尼·沃斯有个观点:“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因此,我们不能瞧不起“问题学生”。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朴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差在知识上,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终生实验,研究青少年将来的成就与他们在校成绩的关系。他对300多名中学生每隔5年作一次面试,实验进行了60年。教授去世后,他的学生继续从事这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北大的演讲中就曾经说过:“考第一名并不代表一切,我所记得的这个世纪比较有名的科学家,考第一名的很少。”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因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名师就是有名字的老师,听者哗然。这确实是在开玩笑,但也合于孔孟之道,孟子不是讲过一句话,“人皆可以为舜尧”吗?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成为名师就不在话下了。人们表示自己有铮铮铁骨,无所畏惧时不是经常说一句“坐不更名,立不改姓”吗?如此说来,它还符合中华民族的美德。追求卓越就是最基本的精神。我认为我虽然不是名人,但这句话确实是名言,因为这句话对你有益处,唤醒了你对自己的重新认识,是对你的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激发你向高标迈进。当然你听完后一定要想,我亦有名字之人,当名师舍我其谁?作为人就要有人的气概,要有一种精神。王安石的诗中说“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卓越精神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

孔子一次出行,听到一首歌《孺子歌》。词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就说,小子们,记住这句话,水清了,人家就用来洗帽缨,水浊了,脏了,人家就用来洗臭足。想想,你是要做清水,还是做脏水。帮助秦皇统一六国的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所中的老鼠吃的是脏东西,还经常受到人犬的干扰,担惊受怕过日子。而见到粮仓中的老鼠肉滚滚的,吃着官仓中堆放的粮食,没有人犬的干扰,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感叹说,,人有才能便是粮仓中的老鼠,人没有才能便是厕所中的老鼠。我肖老鼠,但我不想做厕所中的老鼠。诸位不肖老鼠,就不要做厕所中的老鼠了吧。不知诸位意下如何?人生的问题,人生在逼着我们回答。你不能逃避,你只能直面。特别是对关系到个人切身的穿衣吃饭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回答。

四、名师成长的条件(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

1.教育家不是培养的,而是一个自主发展过程

教育家成长,当然需要外部家庭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机遇等的支持,但是归根到底它是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三位教育家成长的外部环

境并不优越,他们却能善于转化外部不利成长的因素,在逆境中奋起,在逆境中发展。任何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是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其他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外部的力量,需要接受教育、接受培训,但是,教育家绝不是外部力量可以造就的,也绝不是培养、培训出来的。如果企图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培养工程来造就一批教育家的话,那就违背了教育家成长的必然规律。古今中外,没有一位教育家是培养、培训出来的。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外部教育因素的作用。教育家的成长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活动,它是个人的社会互动、个人与组织、团队的互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全社会、整个教育系统都应为教育家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发挥社会力量、教育力量,促使他们脱颖而出,激励他们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促进他们将可能性因素转化为现实性因素。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外部因素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条件性因素,若要使这种因素转化,还需要教育家主体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2教育实验是教育家成长的“转角石”

三位著名教育家共同之处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教育实验和教育研究。正是在教育实验中,他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验证并丰富发展自己的教育理论,从而推动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与此同时教育家自身也得到升华和发展。他们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挑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出并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在长达8年的教育实验中,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点。陶行知在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育才学校,新安小学,社会大学过程中,对杜威的教育观点进行了一番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等教育主张,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等思想,形成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正是在帕夫雷什中学长达23年的教育实验中,边工作,边研究,形成了他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爱因斯坦对伽利略发明的自然科学实验方法给予很高评价。他说,“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方法转变到伽利略的思想方法,这种转变成为科学基础的最重要的一块转角石。” 同样,教育实验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转角石”,也是教育家成长的“转角石”。

3抗拒诱惑,宁静致远,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教育家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长期的过程。他们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耐得寂寞,孜孜以求,绝不轻言放弃;他们拒绝浮躁和诱惑,把名利视为身外之物,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他们绝不轻信盲从,不跪倒在经典和权威面前,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挑战已有的结论和观点;他们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坚持平和积极的心态,超越时代,超越社会,超越自我,走自己正确的道路。杜威是这样,陶行知是这样,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如此。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早在1913年,他就自勉并勉励同学,要“及早努力,百折不回,在心中建立真主宰,以防闲伪魔。” 在1946年4月,即他逝世前不久他还强调说:“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

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尤为可贵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精辟地论述了追求真理和参加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他说,“学问不论新旧,只要是追求真理,勇于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学问做买卖,则无论新旧,都有做汉奸之可能。” “一个人在学问上追求真理,则在革命上能杀身成仁。” 他教育学生做“人中人”,不做“人上人”,把“人

中人” 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陶行知先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目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现在很多人为了车子、房子等物质的东西奔命,但还是有不少人不去追求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静。” 教育家不正是这样的吗?(

五、练就名师

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过,“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什么?它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精神积淀、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其实将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的,也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文化。至于一位名师也应是如此。他与其他教师也应该有着一种区别,这种区别不在外在,而在与内在气质、精神面貌、文化积淀、处世方式等。

厦门一中原校长,后任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的任勇先生给出了答案。“名校之名,名在历史传承,名在文化底蕴;名校之名,名在吸纳古今,名在不断创新;名校之名,名在名师荟萃,名在学术前卫;名校之命,名在特色显著,明在英才辈出;名校之名,名在科学与人文并重,名在规范与个性共存;名校之名,名在其实验性强,名在其示范性好。”

成为名师是一种选择——信念、坚韧、责任、博学、奉献

(一)要有一种责任和自觉,敢于担当

从道德高标到坚守师德底线

成功是一种责任。忠诚、自律

一个成功的教师肯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

教师的成功,教师的价值,甚至教师的职业生命,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体现的。所以,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是做教师的底线,也是教师的最高标准。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教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即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这种希望能否变为现实,则取决于教师本身是否对自己富有责任感。成功是一种责任,是说成功离不开责任。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更包括教师对自身的责任。对学生负责任,就会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就会主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就会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自己负责任,就会思考自我存在的意义,就不会甘于平庸,就会关心自己的前途、未来,就会主动寻求自我提高的方法,寻找自我发展的途径。而这些,也恰是成功的基础,成功的保障和成功的必由之路。缺少了责任,也就会迷失生活的意义,就会视工作为负担,为痛苦。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教师肯定不会对学生负责。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缺乏责任感或丧失责任感的教师,而走向成功的例子。

蜘蛛侠的伯父告诉蜘蛛侠:能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同理,你是名师,你就有更多的教育责任。课讲的要比别人精彩,讲话要比别人谦虚、行为要比别人检点、付出要比别人多,否则大家就说,他还是名师呢!学校艰巨的任务校长会交给你做、这样他们会放心;别人不喜欢的工作、有时也会落到你的头上,因为你是名师要对得起头上的光环;当你认真踏实做事的时候,也会惹来个别同事的冷潮热讽的。责任与名师是共同体。

成功是一种自觉。(内驱力——学生学习也如此,教师应注重养成这种习惯)

对于个人来说,内心首先要有一种成功的愿望,成功的冲动。这种成功的愿望和冲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它能使人不断超越自我,一步步迈向成功。这种愿望和冲动,应该是自发的,自觉的。不是外界施加的,不是他人赋予的。换句话说,一个教师的成功首先是他要始终想着成功,想着自己的教育之梦。如此,他就会将其当作努力实现的目标,化作不断前进的动力。虽然,内心想着成功,最终不一定能够成功(还受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个根本没考虑过成功的教师,那是肯定成功不了的。即使外界施以巨大的压力,也很难成功。只有将成功作为一种自觉意识,作为一种自发行为的教师,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勇挑重担,才能开拓进取,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最前线。大量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魏书生150余次的教学申请报告,完全出于自愿;购买大量的书籍,订阅大量的报刊,也完全是出于自觉。就是这种自觉自愿成就了这位了不起的改革家。李镇西数量惊人的生活日记和教育随笔又何尝有人逼迫?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能看成是谋生手段;教育理想、信仰(信仰是信念中的信念, 是教师对自己所崇尚的教育主张、思想的一种信服和尊崇。)

仰望星空的三层含义:

需要汇聚大智慧,善于勤奋学习,要善于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智慧,没有大智慧就不可能有大智慧;

要明大志,看大理,要能把握社会变革的方向,要跳出教育办教育,认识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要做大事,做大业,不能停留在升学应试上,要着眼每个孩子的发展,为民族的复兴去谋划自己的教育事业。

脚踏实地:

要立足我们的校情,必须把个人成长计划和学校办学规划结合起来,要把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追求知行统一;要把当前教育上的共性问题和学校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通过学习研修改变思想和理念与实际管理结合起来。根据你的教育理想大胆的选择你的教育行为。

(二)要耐得住寂寞(心态——幸福)崇高的精神力量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思绪可以不受束缚,这种精神世界可以自由翱翔,可以纵情穿梭音乐森林,漫游知识海洋!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一群人在一起,彼此牵制着,当然思绪也随之停滞,这种精神世界其实就是孤单的意思啦!!

孤独孤单其实也是一个人很惬意的享受!!

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浮想联翩,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没有束缚,没有阻拦。然而当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这里指的是普通的应酬,没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

宁静为学,宁静为人

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汤尧先生给“高访班”学员上课时说,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通过教育活动达到三个层次的递进:首先是做一个人,然后是做一个有意义的人,最后是做一个有意义而快乐的人。

朱永新教授说过“坚持就是美丽”。解读这句话,我除了读出了毅力,还读懂教育坚持需要我们有鲜活的教育资源、多变的教育方式、勃勃生机的教育过程,于是我们才会不由自主地实践着、发现着、坚持着、创造着,“言由心生”,记录下来的便会是真实和有效的信息。成长亦需要投入,除了投入思考,更需要投入时间,时间勿用“挤”的,

根据《中国教育报》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教师阅读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书,远远超过了小说、教育理论和文史类、时事类、科技类书籍。中小学老师“不读书,读书少”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在繁重工作的同时,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是优秀教师的另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学习的顽强、自觉有时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有的“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特级教师、清华附小副校长窦桂梅,);有的工资不高,但是“那几年买了近40000元的书”(蒋军晶);“在最初的几年,我阅读了50多部理论书籍和2000多本教育期刊,撰写了100多万字的笔记。”(特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徐斌)

博学,不仅指学问的广博,也指学问的精深。

心中装着这样的一句话来心慰自己:“如果想成为美丽的珍珠,就要放弃沙子的平庸乐趣! ”

刘经华先生在《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中,对读书境界进行的描述对人很有启发。仿照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刘先生也归纳了阅读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心,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境界。

第二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读进去。读进去才会沉醉其中,才会人书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

第三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高屋建瓴,看事物更加通透。

(三)充分利用学校及教育部门搭建的成长平台——名师工作室

1.创设工作室的目的、意义

名师工作室不能仅仅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浅层面上.而要与时俱进.建立起名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要突破传统.建立起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形成”在培养中超越.在领悟中创新”的、令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名师工作室应该成为名师品牌辐射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后备创新人才的孵化地。

常言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让教师有名更有为

(2)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努力使本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

(二)加强核心课题研究

我们曾经在教师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新课程实施中您最需要什么样的支持?高居榜首的是“可借鉴的教学案例”,而专家讲座则退居第5位,这说明一线教师在进入新课改后更需要“如何做”的引领。

(三)发挥教学的示范辐射作用

工作室所有成员要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领衔名教师每年要进行公开教学活动或举办教师培训讲座

(四)建设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建设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以课题研究为方向,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强化个性化教案、专题研究成果、校本教研成果、教学反思记录、教学个案分析、教学课件建设、教学辅助材料建设等方面内容。

用教育教学论文的形式体现工作室研究的价值;用青年教师成长的实绩体现工作室培养的力度;用真实有效的教学指导体现工作室辐射的功能,努力使本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

工作方法(五结合,五为主)

1、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

2、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3、导师指导与自我实践相结合,以自我实践为主;

4、本地观摩与外地学习相结合,以本地观摩为主;

5、专家传授与互相研讨相结合,以互相研讨为主的方法。

①学哲学;②学师德;③学理论(广而博为基,少而精为特);④学经验(叶圣陶的理论、

于漪的教学思想、魏书生的民主、钱梦龙、陈钟樑、余映潮……);⑤学实践(以课堂教学

为主阵地);⑥学写作(多动脑、多动笔、善实践、善总结);⑦增学养(必读改革三十年

30本书)

①发表论文、出版论著;②专题研讨会、沙龙专题论坛、专题讲座、公开教学等形式展示,

以扩大科研成果的效益,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③召开成果推广现场会,专

题报告等,推广研究成果;④制作“品悟写”合和式语文教学思想“课堂实录”光盘。

(四)努力追求自己的鲜明的教学风格

有人说,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界是“浮躁与尴尬共舞,口号与模式齐飞”。

面对教育时尚,要追求教学个性化

不是风,是我

不是我,是风

是风,也是我;不是我,也不是风

吕型伟先生积其60 年从教经验,智慧地概括出了三句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江苏名师李庚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坚持认为是因为自己实现了从教生涯中的三种境界一一“将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从名师身上我们感悟到:教师成长之路,平凡而又充满奋斗。名师“成名”是其毕生追求成功教师人生的必然。事实上,处于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不仅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而且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他们的讲学、示范课或教学经验、教育论文等,会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会使教育科研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学者型名师已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独特的个性

青年优秀教师蒋军晶提出了“学习(听课)是为了寻找自己还是寻找偶像?”的质疑,表明自己反对盲目模仿,推崇弘扬个性;特级教师窦桂梅更加鲜明地指出:“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我对自己说,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不断地创新

优秀教师都善于把日常繁琐的工作和科研、创新融为一体。广州市名教师、黄浦区教育局教研室、科研办副主任曲天立首先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创见;特级教师李镇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特级

教师、厦门第一中学校长任勇的座右铭是:“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

《读者》杂志今年第5期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个教师的2005年》,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敬业、爱生、宽容、有终身学习理念、淡泊名利、心理健康的教师形象,文章是这样写的:2005年照样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有时候也失眠,看到天上的星星目光炯炯。2005年照样不迟到,不旷课,风雨无阻,尽管有时内心也下点毛毛雨。照样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语重心长向学生说人生最关键的就是那几步路,忘记了2004年的时候我也曾经说过,还忘记了这句话的来源是一个差不多被遗忘了的作家———柳青。

2005年课堂上学生睡觉29次,我喊了28次,没喊的一次发现时已经下课了。因此大家都说我是个负责任的教师。2005年我经常想到那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因此尽量把课讲得生动,把某些学生的哈欠扼杀在牙齿后。有一些学生高考成绩不甚理想,我聊以自慰的是:那是他们没学好。

2005年骂了学生三次(私下批评的不算),弄得他们看见我都绕路走,后来收到他们毕业后的来信;被学生在背后骂了一次,我听见了,也绕路走过去,装作没事一样,第二天,那个学生脸色稍微有些改变。再后来,学生都说我心胸宽广像山谷一样,殊不知山谷也会山洪暴发。不过,我只找自己生气。

2005年上课的时候讲错了15次,学生发现了4次,我纠正了9次,其他几次留待以后授课的时候再迂回包围。2005年发现知识比自己老得更快,狠心买了很多书,像上超市一样,书籍各种营养都有。

2005年我也顺着学生的兴趣,关注足球、姚明和“超女”,知道PK和超女的酸碱度。2005年我仍然坚持“雪化了是水”的观点,要学生做一个风雪夜归人,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我也激情洋溢地给学生读过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下雪不冷,从冬天到春天还有一段很长的历程。

2005年没有受任何表彰,也没有被上级批评。金杯银杯还不如学生的口碑,我经常向同事重复这句2004年说过的话。2005年我为学生真诚鼓过掌,也让他们明白,在孤独的人生旅程中,要为自己加油。“为自己喝彩的人生,注定很精彩。”这是我2005年文章中写过的一句话,我跟学生说过很多遍。

2005年缺的除了睡眠还有永远都缺的金钱,叔本华说钱是海水越饮越渴,我还是认为是矿泉水,可止渴但缺乏营养。比尔·盖茨说钱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符号,我照样羡慕,但更佩服自己现在就把金钱当作了符号。

2005年太忙没有空锻炼,体重增加了很多,但照样可以敲响嶙峋的风骨。不打肿脸皮充胖子,说明生活质量不错,心情比2004年好些。

2005年“COPY”2004年的生活,但许多的感受都是新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精品】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寒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 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当看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关于怎样听课的内容是,我如获珍宝。原来要使听课更加有效,首先听课教师在课前要有所准备,比如最基本的要知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梳理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更好的是要形成自己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有备而去听,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优劣高低失败得失就一目了然了。而自己在课后多总结精彩部分,好的教学方法,而后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作为教师,能够读上一本经典的有关当好老师的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作为一名期待成长的教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满怀期待,幸福且兴奋,我努力在书中搜寻着对自己工作有价值的东西,并认真从中学到可用的本领。 目前为止才读了整书的一小部分,但感想颇深。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相信各位老师也是如此,每个老师都怀揣着一个名师梦,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名师呢?名师的成长又有哪些规律?我们又该怎样通向名师之路呢? 从草根到名师,关键看你的“四商”指数。从不少名师身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一点。 第一商,是智商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终身学习,终身受益。我一直相信,只要你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你永远都会‘繁花点点’。” ——窦桂梅“不愿读书的,不想读书的,不肯读书的,都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这是教师个人志趣选择,无法干预。我甚至认为无须干预,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社会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公平有效的淘汰机制。” ——吴非虽然做老师已经很辛苦了,但咱们还得再勤奋点。上班8小时以外,多学点专业知识,给自己充充电。这样你的学科功底扎实了,教学生命里也会更加长久。到了一定阶段,还能进行专题性教学研究,丰厚个人的理论造诣。 第二商,是灵商 “当时虽然对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是我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在当时只单纯追求高分的背景下,学生们虽然得到了高分,但缺乏学习的热情,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目光呆滞,语言贫乏,一点也感觉不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爱。我经常想,学生们为什么不爱学呢?其中的症结是什么?思考过后我发现,我们的教学太缺乏儿童视角了,不管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都很少考虑怎样让儿童喜欢数学,于是我从关注儿童开始,这就是我提出的儿童数学教育的萌芽。” ——吴正宪教师不是操作工,咱们从事的是灵性的、艺术的职业,所以悟性是少不了的。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感悟教育的真谛,反思课堂的点滴,总有一天灵感就会光顾你。 第三商,是情商 “教师一定要换位思考,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看待儿童,要把孩子当作孩子来看,要让儿童学儿童的数学。” ——吴正宪“教师这个行当中,有幽默感的老师几乎都是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幽默对学生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幽默不仅吸引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人格,一种开放、包容、不走极端的人格。幽默是一切极端主义的死敌。” ——魏勇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总能受到同学和同行的喜欢。所以教师要关注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教育艺术。

2018《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表

红河州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 考 核 表 学员姓名 工作单位 参训科目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红河州教师发展中心印制

使用说明 《红河州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表》是红河州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表。有关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本表由红河州教师发展中心统一编制,红河州教师发展中心盖章有效。各参训教师自行打印,并按照各环节要求实施管理并完成考核工作。 2、本表的考核要求 (1)学习过程考核。参训教师在培训机构安排的辅导教师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和表内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撰写“学习报告”。在此基础上,辅导教师按有关规定和表内要求实施第一阶段的学习评价,根据参训教师的学习成效,客观、公正地分别给出学习过程6个小项的得分。 (2)实践考核。参训教师在辅导教师、本校校领导及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校本研修的方式,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第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取得问题解决成效,即参训教师本人教学行为改善和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在此基础上,写出一份学习总结,总结学习实践过程,重点总结问题解决的得失,努力形成理性层面的认识。这一阶段的考核由辅导教师、参训教师所在学校校领导及同行共同完成,根据参训教师实践与总结情况分别给出后4个小项的得分。 3、“学习报告”及“学习总结”要求真实反映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突出本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重在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无需过多的过程叙述,语言简明扼要,篇幅不宜太长。若表中空间不够填写,请自行加页或以附页形式补充。 4、考核结束后,县市教师培训机构将该表及相关资料装订成册,存档保存。参训教师最终考核成绩经县市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后,报红河州教师发展中心认定。 5、考核一般基于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实施。春季开始的培训,应于9月底以前完成考核及成绩报送;秋季开始的培训,应于第二年3月底以前完成考核及成绩报送。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_心得体会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感谢您的阅读!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暑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

学习《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2013-2014寒假读书心得体会 学习《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执笔人:罗丽菲 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老师。这样的一个称号应该是作为教师的我的追求,但却让人感到遥不可及。虽然这样,名师还是值得我去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寒假里,一有空就拿起《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进行细细阅读,通过学习《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我认为要成长为“名师”应有五个要素。 一、职业理想是名师成长的动力要素 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当他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一切烦恼、困难、痛苦等等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他的心中只有学生。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粉笔生涯有五大乐趣:首先教师的劳动是双倍收获的劳动,既收获学生的成绩和发展,还能收获感情和心意。其次,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可以出科研成果。第三,教师可以保持一颗童心。第四,教师关乎国家未来。第五,长期工作已经被职业训练出了适应性——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等。确实,“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它的终极目的令人激动不已,它的过程也使人快乐无比。 二、先进理念是名师成长的关键要素 可以说,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我们学校坚定不渝的进行新课改,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课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正好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变学生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变单向关注为多向关注、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等十大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如果安于现状,不与时俱进,就有可能成为新课改的绊脚石。在上学期的教学能手比赛中,涌现了一批各学科的教学能手,他们就是改革中的先行者。 三、知识结构是名师成长的基本要素 作为名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若干层次组成的网络系统:第一层次是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钱梦龙先生认为这是知识结构的核心。第二层次是本体性知识,即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据统计,一个人在校学到的知识只占全部工作所需的20%,其余的都得靠自己学习。第三层次是扩展性知识。即学科以外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都要懂一点。第四层次是实践性知识。如方法论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等,第三、四层次是外围层次的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多懂些,知识面要

2021年名师是怎样炼成学习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工作的实践中的教育思想、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而且途径多样。简言之,整体的学习过程无外乎学习-实践-研究-思考的交替过程,整个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 其次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另外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着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学习总结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学习总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工作的实践中的教育思想、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而且途径多样。简言之,整体的学习过程无外乎学习-实践-研究-思考的交替过程,整个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 其次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另外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着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教学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名师教学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学家理査德?端纳(1999)对“令人难忘”的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25位杰出人物对令他们最尊敬教师的描述出奇地一致:对学科知识了如指掌;深切关爱学生;与众不同教学风格。 一、什么是教学风格 风格:“风"是风釆、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是人格、德行;合起来是对人之品貌的全面评价。 根据韦氏词典的定义,风格是“与众不同的、优秀的、在任何形式的艺术创造中都富有其独特性的???表现”。 现在,风格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一切艺术领域,用以说明艺术作品达到高度成功时方具备的重要标志。 哥德在《自然的单纯模仿、作风、风格》一文中说,“照我看来,唯一重要的是给风格这个词以最高地位;以便有一个用语可以随手用来表明艺术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国内: (1)邵瑞珍认为,教育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育LI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是教师的能力和性格的多样性的反映。 (2)李如密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教学风格的本质特点在于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独特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风度和教学机智等。 (3)董远骞认为,教学艺术风格主要是优秀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艺术个性和特色。 (4)张翔认为,教学风格是合规律性和合个性的教学艺术活动的凝聚物或结晶品,是教师教学个性的核心。 (5)程少堂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地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 (6)李林生、于德令认为,教学风格是指对本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并在丰富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出色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艺术技巧,它是教师的学识水平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的统一标志。 (7)王北生认为,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 (8)魏正书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规律和教学个性在教学实践中的高度统一。一般说来,构成教学风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儿点:独特的教学思路、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情景富有启迪性和感染力、鲜明的教学特色。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精选】【精品】

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暑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当看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关于怎样听课的内容是,我如获珍宝。原来要使听课更加有效,首先听课教师在课前要有所准备,比如最基本的要知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梳理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更好的是要形成自己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有备而去听,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优劣高低失败得失就一目了然了。而自己在课后多总结精彩部分,好的教学方法,而后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而后《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与评课环节。每次听课后看到别的老师在听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记着评语,发言时侃侃而谈,而自己却找不到本节课的特色或需要注意什么。也没有老师能系统的跟我讲讲如何评课。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却给我系统的上了一节课。要想评好一节课,首先要提前对这堂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教师怀揣足够的准备走进课堂时,由于心中有数,而此对信息的敏感度就会明显增加。同时《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还告诉我评课可以从“教路”、“雪路”、“文路”、“媒体”即“三路一体”入手,这样听课者才会从盲目中清醒。而且还告诉我六种评课方法。如依序逐环评(适合经验少,希望得到评组指导的青年教师);概括要点评(适合质量较高的课);重点评(适合不成功的课);综合归纳讲(适合同类型的几堂课)等等。 通过阅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让我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 作为一名名优教师,要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境界,简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向上的精神诉求。而这个诉求,有高有低,依据不同的教师个体,他们的目标确立不同,最后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水平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有精神诉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明确目标,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增强实践。 其次是善于思考。 一名教师,只有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始终坚持思考的习惯,他才会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让我们的教学理解更加透彻,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创造力。思考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成为有效地思考。第一,我们要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想法,也就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当我们发现问题后,我们要进行思考,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三是我们针对某个问题作出的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中去,简单来说,就是实施自己的想法。第四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第三是名优教师要有充足的经验积累。 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

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第四是成长机遇。 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第五是回应环境。 早期读起来我不太明白,现在略懂一些。我们生存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名师,首先能够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达到自己的发展,无论自己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拥有一颗平常心。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最终挑战环境超越自我。环境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学而思的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学而思的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首次公开:学而思的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12 很多人一直疑虑,学而思为什么发展这么快还能保持高质量的师资水平? 这是一支教育界的威武之师! 这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 他们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他们昂首阔步、斗志昂扬,他们心怀一个共同的目标------圆每一个学子的求学梦想。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漫漫为师路,品味一下学而思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我们踏遍高校每一个角落,只为寻找讲坛上的强者--211重点高校全国巡讲 ——来自清华、北大、南开、北航、北师理学院的理科教师 ——出自北大、清华、武大、北师、人大中文系的语文教师 ——源自北外、北语、北师外语系的英语教师 ——特聘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等知名顶级教练员

强人语录:"梦想如一颗明亮的星,即使在漫漫黑夜,也能把我们聚在一起。对三尺讲台的向往,成为我们共同的梦想,所以,我们携手并肩,走在漫漫为师路上。我们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在了一起,我们走在一起,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这里是一样的讲台,我们是一样的豪情满怀。" 师魂如此多娇,引无数强人竟折腰——低于10%的初试选人 每当看到应试者失望的眼神,我们会在心里说:很抱歉我们淘汰了太多,因为客户对我们期待了太多。或许这里是很多人讲台梦想的终点,却是很多孩子美好未来的起点。因此我们只选择最优秀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最优渥的教育环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月基地封闭式教师培训 前期的艰苦军训让很多老师懂得:课堂如战场,教师如战士,只有,坚持不懈、奋斗不止,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才能在这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品味收获的快乐。中期的“1000题功底培训”更是强调: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学而思教师的基础——若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需要有一桶。后期的批课让老师们深深体会到“说”和“做”的差距,言辞犀利却一针见血的课后点评是每位老师成长进步的阶梯。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低于4%教师签约率 要想最终签约为学而思老师必须经过“两大关卡”:学而思校长亲自面试、教研员现场评课。原谅我们的百里挑一,因为我们需要以一敌百的学而思人;原谅我们只选择最好的老师,因为家长要求我们的老师是最好的。 思家长之所需,解学员之所惑——14天教师岗前培训 作为一个有特色的学而思老师,就得把课上的有学而思特色,因此老师们必须做到熟知教学流程、了解家长学员常见需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能解惑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不能想学生之所想的老师是没有责任心的老师,唯有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反复推敲,将备课进行到底的老师才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的“良心教师”。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为成长守候 一、何谓名师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大学曾经作过这样一个解释:“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名校必须有名师,这应是人们的共识。如果名校而无名师,则为名存实亡矣。 “名师”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初见秦》中“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此处“名师”一词是指雄师、著名的军队。后来“名师”一词被引申为著名的老师,例如,在《元曲选·百花亭》中就有“从小拜个名师”的记载。 名: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有名气的教师 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名师”,顾名思义是“著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育教学的专家,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以自身特殊才干和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著称,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他们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在学校里有较大凝聚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支配作用,引领着教改新潮流。 概括说名师就是出名的教师,即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老师。 心中本是一个高大帅气、威武严厉、知识渊博的名师,然而通过一步步的细节渲染,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言辞活泼、讲课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名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红色的曲柄旗。) “最强壮的庄稼都是那些自然发展的庄稼!”新加坡教育部部长尚达曼昨天在南京浦口行知小学考查时,把学生的发展比作庄稼的成长。 萧翰道:“人才不可能是奴才,奴才也不可能是人才,二者不可兼得,如果兼得了,那就成名师了。”按这个定义,我永远不可能成为“名师”。 《菜根谭》中有句名言:“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高尚品德是其事业的基础,如同建楼,不打牢地基就不能坚固耐久。如果在做人问题上有失水准,结果会栽跟头。 二、名师的基本内涵应该包含如下几点: (一)名师首先是老师。成为老师,活跃在教学一线,植根于教学实践的沃土,然后才可能成为名师。 (二)为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名师一定是培养了众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名学生”。

杨晓燕 名师是如何炼成的资料讲解

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任县三中杨晓燕 教师关乎国家未来,一个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正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求”。老师的职业崇高而伟大,因此,做老师,就要做好老师,做名教师,做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老师。 名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名师要有完善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艺和超群的业绩。若要成长为名师,那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只要勇于面对真实的教学生活,只要经常保持一颗积极、昂扬向上的心,只要坚持认真地“计划每一天,思考每一天,就会新鲜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一、抬头“仰望星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应是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催生思想,用新的理念设计课堂;名师应是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能把握住教育的热点,不断地去反思和打磨,产生个人的教育智慧;名师还应该是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心灵,形成并展示出个人的风采和优势。 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教师节在北京35中学听课后指出:“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总理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 2、爱心比理念更重要 做为名师,应该是挚爱的化身,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学习体会精彩稿

教出成功学生的老师方为名师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学习感触 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方面把原本觉得遥远的名师拉回了身边,因为“名师就在你、我、他之间”。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教师都有成为名师的资格和潜力,因为在每位教师的身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闪光点,都有引领学生进步的能力。这样感觉每一位教师其实是有奔头的。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名师在学生心中”。名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不是他的学历资历魅力被大家认可,而是他教育出的学生非常优秀,整体优秀能促进一方经济以外,个别人还有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名人。这点充分证明了他的教育是有效的,也可以说是优秀的学生成就了名师。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所教授的英语课程以及我们所处的城郊地区来看,我觉得成为名师又是非常难的,是极有挑战的事情。要教出成功的学生,除了老师的努力、学生的努力、家长的投入,还有赖于社区环境,有赖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机遇。只有伟大的时代才会是名师辈出的时代。因此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对社会的发展积极进言献计献策,参与民主的建设。为打造学生更广阔的成才环境鼓与呼。 我从事英语教学20余年了,应该说教得很认真,课堂创新办法也不少,学生也很有兴趣,也很爱来上课,不仅喜欢上英语课,而且对我所兼任的班主任也带来了管理的便利,遗憾的是我们教出了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孩子们他们参加了无数的英语考级,为此博得了更高的学历职称,然而他们有多少人说是靠英语去谋生,并进而因为英语而成为名人了呢? 我们虽然在青岛,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然而学生们一出校门,英语的使用机会仍然很少,以前很少有机会听到和看到英语节目,现在终于进步了,我们能收到中央九台了,可以不但有说英语的中国人、还有长相像外国人的白人、黑人在说新闻了。我觉得国家还可以更开放一些,例如过去提倡建英语角,说些英语,但多半由于是非实战的场合很多地方还坚持不下去,现在上海有了自由贸易区了,整个区内都可以说外语了。浙江各地或至少是青岛也建议至少建个外语超市,让外国来卖他们的土特产嘛,向欧美开放难度大,是否也可以向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或印度开放,到那边去建些小集市,买卖中外产品,让百姓的出入境更便利,让民间资本到海外投资,政府给予扶植,到国外去办青岛超市青岛市场等,要以全球市场作为我们学生们的市场,以全球的发展机会作为我们学生们的发展成名的机会,从而给我们的学生创造更多的英语实践机会,让成千上万的学英语族在实践中涌现出名人,从而真正地成就名师。

名师是怎样炼成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在读一本书,是校长推荐的。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得到校长的读书推荐是很幸福一件事。当时既幸福又兴奋,还带有一丝期待。当然压力也是有的,毕竟是校长推荐的。最近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实也就是几十页,以读书笔记方式记录我自己的读书历程,在这里也和群友共享一下个人感受。 开篇的前言,开宗明义的介绍了名师在哪里。从“由保尔所想到的”,“名师在课堂上”,到“名师在学生心中”及“名师就在你我他中间”四个部分介绍了名师从哪里来,名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形象。 名师在课堂上,介绍了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中需要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名师在课堂上,告诉我们,名师的成就源自于学生的成长。而学生的成长,知识的获知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名师的课堂应该是成熟的、高效的课堂。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想成为名师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追求高效、快乐的课堂。也就是说名师产生于课堂,课堂造就了名师。书中还提及另外一句话我比较认可,离开课堂无教育。用另一句话说离开课堂无名师。 名师在学生心中,名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师,不是他的素质高被大家认可,而是他教育出的学生非常优秀,证明了他的教育是有效的。换句话说是学生成就了名师。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的丰富,作为名师,应该了解学情,顺应是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名师就在你、我、他之间。孔子说过,三人新必有我师焉。每位教师都有成为名师的水平,因为在每位教师的身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闪光点,都有引领学生进步的水平。书中介绍的鲁西南姜村的老教授教育孩子的故事,只因为老教授的一句话,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实质上改变命运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老教授仅仅将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这样的话语在我们当今的教师团体中很多人都在应用,所以说,名师在你、我、他之间。这也提示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使教学适时、适当,准确,明了。

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名师面对面 “教改的的关键是教师。”曾有名人如是说。 所谓“名师”,就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一般说来,名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名师成长的标志有四个关键词:一是人格完善;二是学识渊博;三是技艺精湛;四是业绩超群。总之,名师就是那些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那么,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呢?这次讲座,王鼎宏老师用更为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广大师范生阐明了名师炼成的方法。 王老师一开始就对我们断言教师的春天到了,因为从地位、工资上看,教师职业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了。随后王老师举出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例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特别是名师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他同时提到现代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上课期间要利用空白、停顿、沉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我忽然想起陶行知老先生,他的教育理念不正是“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吗? 通过这次讲座,我获益匪浅。曾经,当我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时,我并未意识到敬少先队礼的意义,但现在我懂了,敬礼是表示我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时刻准备着的意思。王老师强调,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要做教育理念的实践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全面育人的合作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学校组织的维护者,教育科研的研究者。要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要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当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时,一切烦恼、困难与痛苦都会抛到九霄云外。正如有人问著名作家贾平凹“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他说“是责任心”;周国平先生讲“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遍览名师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老师所言句句属实:名师的成功之源就在于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的终身挚爱、矢志不移,在于对课堂教学、学科教学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在于对教师、教育责任的担当。无论贫困,无论寂寞,无论艰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脚踏实地,充满梦想,努力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当然,对于教师而言,师德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师德修养包括四个方面:爱国是灵魂,敬业是本分,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王老师还用简练的八个“人”道出了教师的本质。所谓的八个“人”,即:热爱人、了解人、信任人、引导人、启迪人、关怀人、要求人、熏陶人。从孔子,到陶老先生,再到当下教坛群星闪烁,每一个名师不都是因为力行了这八个“人”才成为名师的吗? 名师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的。但凡名师的课堂,我们都可见那亲切自然的教态,和颜悦色的微笑;都可以听见那慈祥温和的声音;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可以发现他的眼中只有他课堂上的孩子。正是这样的爱,促使着一位又一位的大师为了教育的事业而鞠躬尽瘁,而名扬四海。因此名师的课堂总是很真实,真扎实,很实在也很朴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因为这些大家都要为他们所爱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出名,只想着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因此名师的课堂没有花架子,凡是在课堂上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坚决不用。一切都沉下心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听说读写尽在其中。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质量好坏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所以,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后,把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或者说名师作为发展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生不是教师在课堂里面教出来的。而是一流大师所创造的学术氛围熏陶出来的。”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和作用所在。新课程的推广需要更多的名师来成就,因此新课程改革把名师的重要性推到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也给那些想成为名师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得上名师。 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名字:魏书生、李吉林、于漪、钱梦龙……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名师,但是,如果要给名师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恐怕至今还无人能够做到。虽然如此,教育专家还是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名师所共有的特点,也是我们培养名师的方向。 即使没有听过名师的课,大多数教师也都听过名师的报告或是读过他们的著作,为什么他们的报告或者著作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他们在谈到教育时,眼神中透出的光芒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谈到他们的学生时的那种兴奋不已;他们走上讲台时,所有的劳累都离他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焕发。感染着我们的东西就是名师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激情,这种激情来自于他的教育理想和对教育、对学生深深的热爱。 名师一定要有独立的见解,具有批判精神。北京五中前校长吴昌顺说:“人云亦云,一文不值;一家之言,无价之宝。”事实也证明,很多名师都是“特立独行”的,但是在成功之前,他们的“独特”常常是不为人接受的,也正是他们的独立的见解让他们顶住巨大的压力而坚持下来,直到成功。 做名师首先要做“明师”,吴昌顺解释说,“明师”乃“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之意。 明白之师——对于所教的知识,老师首先自己要明白。“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小学时各门成绩都很好,除了数学。据他后来讲,他小学的时候学“负负得正”不明白,问老师,老师给他一句话“你记着就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有一个定理不明白,问老师,得到的是同一句话:“你记着就是”。袁隆平院士说:“我因此而得出了一个结论,数学是不讲道理的学问,不学!”而北京22中的孙维刚老师生前在给学生讲“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时,还要给他们解释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日本人在翻译的时候翻译成这样,中国再从日本“拿来”,就这么叫了。 明辨之师——现在各种“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作为老师,首先要有判断的能力,哪个是真正的“新理念、新方法”,千万不能盲从。 明天之师——让学生看到明天,因为他们是明日世界的主人;自己也要着眼于学生的明天。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小柴昌俊是以倒数第一的成绩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但东京大学却接受他当了讲师、教授。东京大学不以分数高低去评判学生的创造精神,其眼光的确是高瞻远瞩,令人佩服。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认为,当学生走出校门,经过遗忘和沉淀之后的东西,才是老师教学的真正成果。教师要对学生的明天甚至终身负责,而不仅仅是考上大学的这一个瞬间。 其次,个人成就感。认为学生及其活动是重要和有意义的,期望学生进步,而且往往能促进学生达成其期望。 再次,对学生学习的个人责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检讨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帮助。

名师是如何炼成的

——名师面对面 “教改的的关键是教师。”曾有名人如是说。 所谓“名师”,就是指在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得到同行广泛认可的教师,一般说来,名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科研的能手。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名师成长的标志有四个关键词:一是人格完善;二是学识渊博;三是技艺精湛;四是业绩超群。总之,名师就是那些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最强的教师。那么,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呢这次讲座,王鼎宏老师用更为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广大师范生阐明了名师炼成的方法。 王老师一开始就对我们断言教师的春天到了,因为从地位、工资上看,教师职业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了。随后王老师举出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例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特别是名师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他同时提到现代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上课期间要利用空白、停顿、沉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我忽然想起陶行知老先生,他的教育理念不正是“教师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吗 通过这次讲座,我获益匪浅。曾经,当我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时,我并未意识到敬少先队礼的意义,但现在我懂了,敬礼是表示我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时刻准备着的意思。王老师强调,要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要做教育理念的实践者,课程资源的整合者,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全面育人的合作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学校组织的维护者,教育科研的研究者。要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要把教书当成自己的事业。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当走上讲台或接触学生时,一切烦恼、困难与痛苦都会抛到九霄云外。正如有人问著名作家贾平凹“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他说“是责任心”;周国平先生讲“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遍览名师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王老师所言句句属实:名师的成功之源就在于对教师职业、教育事业的终身挚爱、矢志不移,在于对课堂教学、学科教学的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在于对教师、教育责任的担当。无论贫困,无论寂寞,无论艰辛,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脚踏实地,充满梦想,努力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当然,对于教师而言,师德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师德修养包括四个方面:爱国是灵魂,敬业是本分,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王老师还用简练的八个“人”道出了教师的本质。所谓的八个“人”,即:热爱人、了解人、信任人、引导人、启迪人、关怀人、要求人、熏陶人。从孔子,到陶老先生,再到当下教坛群星闪烁,每一个名师不都是因为力行了这八个“人”才成为名师的吗 名师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的。但凡名师的课堂,我们都可见那亲切自然的教态,和颜悦色的微笑;都可以听见那慈祥温和的声音;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可以发现他的眼中只有他课堂上的孩子。正是这样的爱,促使着一位又一位的大师为了教育的事业而鞠躬尽瘁,而名扬四海。因此名师的课堂总是很真实,真扎实,很实在也很朴实,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因为这些大家都要为他们所爱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出名,只想着要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因此名师的课堂没有花架子,凡是在课堂上可用可不用的东西坚决不用。一切都沉下心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听说读写尽在其中。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正是沿着“奉献、求真、创新”的正确轨道,名师们才奏出了一曲曲华美的乐章。总结四十年教育教学心得,王鼎宏老师认为:“教无德则垮,教有德则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