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中风的辨证施护

【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

中风是在世界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引起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中风也叫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有:面部麻木,活动力减弱,面部、手臂、腿麻痹,通常发生于一侧肢体。将对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探讨如下:

1辨证分型

1.1中经络

1.1.1肝阳暴亢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燥,脉弦有力。

1.1.2风痰阻络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1.1.3气虚血瘀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软弱,偏身麻木,

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1.1.4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1.2中脏腑

1.2.1痰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1.2.2痰湿蒙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厥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1.2.3元气衰败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2一般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避免搬动头部。若呕吐。流涎较多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糖类、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

动物内脏及糖果甜食;多吃瘦肉、蔬菜和水果;戒烟酒。对意识障碍和躁动病人加护栏,以防坠床,必要时加束缚带;昏迷病人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吞咽困难的病人,药物食物宜压碎,教会病人用吸管饮水,进食、饮水时取坐位或半坐位,糊状食物从健侧缓慢喂入;必要时鼻饲流食,并做好相关护理。

对步行困难,肢体活动不利者,应注意安全,保持地面干燥、注意清除环境中的障碍物,防止跌倒;嘱家属陪护。

对卧床病人应协助完成生活自理,保持清洁,预防褥疮。大小便失禁患者,应用温水清洗肛周和臀部,及时更换床单,防止湿疹和破损;留置尿管病人,每4小时开放一次尿管,以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并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针对不同期的心理反应应予以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关心病人的生活,尊重病人的人格,耐心告知病情、治疗方法和预后,鼓励病人克服忧郁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争取达到最佳康复水平。

3辨证施护

3.1中经络

3.1.1肝阳暴亢证

室内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消除病人不良因素。眩晕严重者,闭目静卧,慎下床活动,以免摔倒使病向中脏腑发展。饮食以米、面、为主,避免助火之食品,如煎炸类、炒货等食品。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饮料。 3.1.2风痰阻络证

保证休息与睡眠,注意保暖,以防风邪侵袭。头晕者,减少活动,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仅就文献的论述与临床实践,试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如下。 (一)病因病机 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肝脏的特性,前人的描述:“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见《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足见肝脏之阴阳能相对的平衡则无病,而肝脏的阴阳得以平衡,又与其他各脏有密切的关系。 情志失节,心情失畅,恼怒与精神紧张,都足以伤肝,可出现肝阳过亢的高血压,肝阳过亢的继续发展,可以化风、化火而出现中风证候(脑血管意外)。肝阳过亢不已,可以伤阴伤肾,又进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肝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前人用母(肾)与子(肝)形容两者的关系。先天不足或生活失节而致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涵木引致肝阳偏亢,出现阴虚阳亢之高血压。其发展亦可引起阴阳俱虚的高血压或中风等证。 忧思劳倦伤脾或劳心过度伤心,心脾受损,一方面可因痰浊上扰,土壅木郁,肝失条达而成高血压;一方面脾阴不足,血失濡养,肺失

肃降,肝气横逆而成高血压。这一类高血压,往往兼见心脾之证。 (二)辨证分型 1. 肝阳上亢 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或如常),苔白或黄,脉弦有力。 2. 肝肾阴虚 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耳鸣,失眠,心悸,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质红嫩,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3. 阴阳两虚 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腰痛,阳痿,遗精,夜尿,或自汗盗汗,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脉虚弦或紧,或沉细尺弱。 4. 气虚痰浊 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食少,怠倦乏力,或恶心,吐痰,舌胖嫩,舌边齿印,苔白厚油浊,脉弦滑,或虚大而滑。 (三)辨证论治 本病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调肝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一环,但治肝不一定限于肝经之药。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对于肝气、肝火、肝风的疗法共30 法,用药颇广,值得参考。王氏治肝,以肝气、肝火、肝风辨证。王氏说:“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证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所以王氏治肝之法虽多,而偏重于清滋。肝气、肝风、肝火之证,不等于只属于高血压,但其中一些治法,已为后世所采用。如:“肝风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治疗原则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分证论治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病的辨证要点

中风病的辨证要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中风病的辨证要点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卫人网整理如下: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下一篇:中风病的鉴别诊断

中风的辨证施护

中风的辨证施护 【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通过辨证施护对中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交流。 【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 中风是在世界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引起残疾的最主要原因。中风也叫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有:面部麻木,活动力减弱,面部、手臂、腿麻痹,通常发生于一侧肢体。将对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探讨如下: 1辨证分型 1.1中经络 1.1.1肝阳暴亢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燥,脉弦有力。 1.1.2风痰阻络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1.1.3气虚血瘀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软弱,偏身麻木,

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1.1.4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1.2中脏腑 1.2.1痰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昏聩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1.2.2痰湿蒙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晦垢,痰涎壅盛,四肢厥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1.2.3元气衰败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瘫痪,面色苍白,瞳孔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2一般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去枕平卧,中脏腑者头部略高,避免搬动头部。若呕吐。流涎较多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糖类、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少食肥肉、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

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 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 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 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 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 ),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精)

中风后遗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 08-10-07 10:12:00 ] 作者:杨文学高天 舒编辑:studa20 【摘要】精神状态不协调,生活方式不科学,肥胖、年龄及遗传等为代谢综合征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激动使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为首要。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肝脾论治饮食疗法情志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简称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其包括: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IFG及/或IGT)、高血压、血脂紊乱(高TG血症及/或低HDL C血症),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其包含的成分也在不断扩大[1-3],西医对MS有广泛的研究。故MS已成为近年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中医对此研究稍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卫生常识重视不足等,使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在中医界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目前的论治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有必要探讨代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问题。 1 病因病机 1.1 精神状态不协调(紧张、抑郁、焦虑等)、生活方式不科学(缺少合理的运动、生活起居缺少规律等),肥胖、年龄及遗传等均为其始动与促进因素。其中尤以过食与活动减少为主要病因。《灵枢·决气篇》:“肝气行于左升至肺,肺气行于右及肾,脾胃居中州运转升清降浊……化气上蒸如雾,熏肤充身。”中医气化主要为肝脾的气化功能,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后,水谷之精微吸收,靠肝的疏泄气化作用,将水谷精微转化为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行……精化为气。”这种气化主要靠肝的疏泄来完成。所以当机体气化功能失常时,特别是肝脾功能不调,多导致气机紊乱,就会发生代谢异常。若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膏粱厚味等,损伤脾胃;或情志激动使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水谷精微无以正化,津液输布及代谢减弱,液从浊化,凝聚成痰,酿成脂膏。肝郁脾虚,痰浊内盛,浸淫脉道,血行不畅而成瘀,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气化功能紊乱,又进一步加重肝脾功能异常及各脏腑间的功能失常,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所以代谢异常应充分考虑与肝脾的气机有密切关系。《吕氏春秋·尽数篇》:“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仝小林等[2-3]认为MS以郁为主:以过食和情志为因,用“郁、热、虚、损”四个阶段来概括其从未病到已病,从潜证到显证的整个过程,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形成MS发生、发展的主线,以脾郁、肝郁是其本,表现可有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久而变证百出。《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年龄结构代谢综合征发病相对以中老年为多《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由于肝为刚脏,易动难静,体阴用

脑梗塞辩证施护

中风(脑梗塞) 1.中风(脑梗塞)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塞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2.临床表现:一般病人意识清楚,可有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昏迷等。在中医上属于中经络的范畴,多由肝阳上亢、痰火阻络或气虚血瘀、淤血阻络所致。 3.临症护理: 3.1高热者给予头部冰袋冷敷。 3.2突然出现昏迷、不省人事、目合口开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治疗。3.3尿储留者,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3.4便秘者,遵医嘱予中药内服通便。 4.饮食护理: 4.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予高热量、易消化普通食物。 4.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流质,以保证营养齐全。 5.给药护理: 5.1遵医嘱用药,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 5.2服用降压药、脱水药时,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6.并发症护理: 6.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并发肺部感染,应加强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喂食时要小心,尽可能防止肺炎发生。

6.2加强皮肤护理,可帮助病人每2小时更换1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保持皮肤干燥;还可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6.3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大部分发生于发病后1周以内,半数以上出血来自胃部,其次为食管,表现为呕血或黑便。注意观察病人大便情况。. 7.健康指导: 7.1保持病房环境舒适安全,物品放置以方便患者行动为宜。家属可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关心督促和帮助其进行日常生活。加强陪护照看,以免发生意外,避免行走训练跌倒造成骨折,特别是训练早期,要保持地面平坦、干燥、防滑。 7.2生活护理指导: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按摩,进行肢体功能活动,减少挛缩等残疾。 7.3心理护理指导:重视心理疏导,告知家属应倾注于耐心和爱心,满足其心理需求,消除病人的悲观。与病人交流应面带微笑,柔声细语,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尊重患者,耐心倾听病人诉说,与患者谈话速度要慢,措词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以便更好的沟通。给予患者精神及物质方面的支持,解除患者的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7.4康复训练指导: 7.4.1指导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为好,以保证脑血流供给、减轻脑组织缺血状况。 7.4.2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帮助患者做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 7.4.3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尽早下床活动,从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等进行训练指导,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和次数,最后帮助进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 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强言謇(jian),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面瘫病辨证施护

中风病辨证施护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证型】风痰瘀阻证 【证候要点】 口眼歪斜,舌强语塞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头暗紫,苔滑腻。【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 2.观察患者眼睑闭合不全的程度。 3.观察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关机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4. 观察患者舌强语塞或失语的程度及吞咽障碍程度。 【临症护理】 1.【护理问题】肺炎:与患者吞咽困难,肢体活动困难,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示齿训练等。(2)适当的下床活动,多做肢体康复训练。 (3)在一定时期内,必要时可上胃管,避免呛咳或误吸。 (4)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滴注,以保护患者预防肺炎的发生。 【疗效评价】患者肌力有所恢复,能做简单的肢体运动。 2.【护理问题】压疮: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有关。 【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做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促进肌力的恢复。 (2)遵医嘱,给予合理的膳食,保证营养供应。 (3)定时翻身,避免受压部位长期受压。

(4)对受压部位用活血通络的药酒擦拭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疗效评价】压疮情况好转。 【健康宣教】 1.生活起居:调摄情志建立信心,注意安全,防呛咳、压疮、跌倒坠床的发生。2.饮食护理:宜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物,如:山楂、黄瓜等。忌食羊肉,狗肉、牛肉等。 3.康复护理:(1)抬眉训练: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10-20次,每日2-3次。 (2)闭眼训练:嘱患者开始轻轻的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1次,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防止关节僵硬:平卧床上,两手相握,肘部保持伸直,举过头顶,患侧骨关节屈曲、拉伸活动交替运动,保持关节活动度。 4.用药护理: (1)内服中药护理,颗粒药,如服养血清脑颗粒,。 (2)静脉输注神经节苷脂钠,如出现皮疹、寒战、心悸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药。5.情志护理: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指导患者听一些舒心的音乐,以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作用。 6.中医特色护理: (1)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患侧太阳、承浆、阳白、地仓、颊车、迎香等穴位。 (2)中药熏洗:熏蒸患肢,熏蒸药液以50-70度为宜,当药液温度降至37-40度方可冲洗患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