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和解析)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3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等高线图,表示盆地的是() A.B.C.D. 2.在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 A.B.C.D. 3.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约为8844米,死海是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海拔约为-400米。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8444米B.9244米C.4844米D.8844米 4.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A.密西西比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亚马孙平原D.东欧平原5.等高线密集岩层就(),等高线疏松岩层就() A.陡峭平缓B.平缓陡峭C.不平缓也不陡峭D.一般 6.下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B.C. D. 7.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8.(题文)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修建大坝,对乙村不利影响大于甲村 B.丙丁等地种植果树比种植水稻合适 C.村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 D.两条引水路线中④比③更合理 9.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非高原 10.读下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 000米 B.2 000米 C.3 000米

D.4 000米 二、解答题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内容。 (1)图中A点的高度是________ 米,B点的高度是________ 米,A点大致在B点的________ 方向 (2)图中D点比C点高出________ 米,A点比B点高出________ 米。 1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示地区中最高处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坡度更缓的是________. (3)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4)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____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湘教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学目的]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 形的世界之最 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学会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 形态。 4、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 理事物的能力。 5、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 [教学方法] 启发法、讨论法、谈话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 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 一、陆地地形 1、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 2、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 吗?

(过渡)从地表景观来看,五种地形的地表形态的起伏各有差异,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 3、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1、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 2、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3、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4、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过渡)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 二、海底地形 1、学生阅读图2-37,回答海底地形的种类,教师重点讲述大陆架、大洋中脊的特点, 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架。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重点,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用橡皮泥自制五种基本地形模型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陆地地形有哪些种类?海底地形有哪些种类? (过渡)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地表起伏状况,在地图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 一、学看地形图 1、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地形鸟瞰图”,提问:你能从这幅地图中看到哪些地理事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4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4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 图2:“盖天说”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 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 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学生回答) 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说”,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地形》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主要介绍世界的地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并能够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世界的地形特征,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地形的兴趣,增强保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的定义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七年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

的基本概念和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形的概念和分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1.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理要素,你们还记得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吗?请举例说明。 4. 学生举手回答。 第二环节:呈现与讲解 1.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 2. 教师: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地形。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3. 学生观察并思考。 第三环节:讨论与合作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形进行讨论。 2. 教师:现在,请你们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你们选择的地形。你们可以讨论这个地形的特点、地理位置、对人类活动的影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1—6页)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 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20000两个比例尺, 较大比例尺是1:1000,较小比例尺是1:20000。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例尺化成统一表示形式再比较。另注意单位换算, 1km=100000cm。 7.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 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环球航行 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旁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地形的特征及相应的“世界之最”。 3、熟悉海底地形。 4、理解等高线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 物的能力。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3、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4、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2、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3、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2、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力。 三、教学策略: 读图法、联系比较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法观察法对比法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几幅图片: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低 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等世界著名的地形区,同时教师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的高度 与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的高度相渲染,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到世界陆地高低不平,相差 太大了!教师及时导出:不仅世界陆地相差很大,就是海底也是高低不平的。这节我们就 共同学习世界的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陆地地形 1:自主学习读教材第27、28页回答以下问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学看地形图》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中第二课时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世界的地形联系起来,既符合地理规律,又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对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提升做了很好的热身,本节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等值线,为以后学习其它等值线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渴望学习新知识,参与意识较强,但地理综合能力还比较缺乏,对地图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还比较差,缺乏空间和立体的概念,因此,在课堂中要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培养学生建立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理解等高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总结知识的能力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通过合作探究,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区别山脊和山谷,培养学生认识、比较、判断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4.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为生活、生产建设服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坡度陡缓 2.山体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难点:山谷和山脊的判读方法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启发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比较法六、教学过程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坡度陡缓的判读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39页活动2中的第(3)小题过渡:我们去爬山,会看到不同的山体形态 展示山体地形部位的图片,直观认识下列山体地形部位名称 【合作探究:】山体地形部位的判读 环节一:读图2-4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讨论总结山顶、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山顶——拓展盆地地形类型的判别。 陡崖——拓展适合发展的运动项目及可能出现的景观。 此处插入本土地理景观——陵水枫果山瀑布号称“海南第一瀑” 环节二:观察模型,找出哪些是山脊,哪些是山谷,结合图2-4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讨论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如何区别呢? (注意观察等高线弯曲部位数值的变化规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

第二章地球的相貌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学内容 本课时在教材第27—32页。详细教学内容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 教学目的 知识与才能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根本概念。 2.理解五种根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并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类型。 3.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在的大洲。 4、初步学会从地形图上区分方向、量算间隔、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高度及地势的上下起伏 和坡度陡缓。 过程与方法 分成四人一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开动脑筋用乖巧的双手制作各种地形模型。在制作模型时,自觉地反复去看书,认真领会地形模型不同地区的特征,根据其特征发挥无限想象,激活思维,再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出等高线示意图。欣喜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时,用心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事先预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对家乡的地形的调查过程中注意关注家乡,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自制地形模型的过程中,理解到动手理论的重要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要学会发现、认识、比较、判断。 2.通过调查家乡的地形特征培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打破 重点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区分地势上下;根据等高线疏密区分坡度陡缓。 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的各种根本形态。 教学打破 本节教学内容以认知地形图为中心,容量大,而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即地形图与实际的地表形态之间的联络仅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和几幅图片不易形成空间思维,不能很快地认识和运用地图。所以,通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制地形模型的活动,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非常形象、直观,对地表形态的图示比课本上的插图更明确,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严密联络在一起分析,便于低年龄的七年级学生理解承受,不仅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同时还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进步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安排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按学生情况详细分工,便于上课讨论。 2.自己事先用聚丙乙烯制作一个较大的地形模型,做出山谷、山脊、并画出等高线。上课时作为教具使用。 3、关注学生的准备工作情况,及时反响、协调。 学生准备 1.预习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梯级评价(第1课时)(教师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一陆地地形 1.地形的含义: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 2.海拔和相对高度: (1)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3.五种陆地地形的比较: 类型共性地表特征海拔代表地形区 平原 地表起伏小地表起伏小 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 高原地表起伏小,较高,一般在500米以青藏高原(世界最高),

边缘比较陡峭上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山地 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崎岖不 平,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较高,多在500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 最高);安第斯山脉(世 界最长) 丘陵地表崎岖不平较低,大致在500米以 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 过200米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 或高原环绕,中 部相对低平 无固定标准 刚果盆地 (世界最大) 4.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二海底地形 1.A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2.B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3.D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

强烈。 4.C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知识回顾】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质疑判断】 1.只有海拔能表示地面高度。(×) 2.在地图上表示的高度指海拔。(√) 3.海底地形和陆地地形一样类型齐全。其中与人类活动联系最紧密的是大陆架。 (√) 【拓展延伸】 中国水准零点 我国采用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高程基准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标志位于青岛市。 图解知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案与反思2022

世界的地形教学教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能陈述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 2、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 理解: 1、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 2、能概括各大洲的地形特征; 3、了解全球海底地形图; 运用: 1、制作地形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思考不同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的精神,进一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起点能力:学生已了解到陆地及海洋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地形; 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陆地地形类型及特征;海底地形类型及特征;七大洲地形分布。程序性知识:识别地形图;大陆架和人类的关系;七大洲地形特征。 使能目标: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几种类型及特征;能在陆地地形图和海底地形图上识别几种地形;了解七大洲地形分布及其地形特征。 支持性条件:讲授演示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地形的类型、特征,并制作模型使各大洲的地形特性立体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事例引导法、讨论分析法、归纳讲授法等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板书、世界地形挂图、各大洲轮廓图、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引课)下面请看一组图片,这五幅景观图,它们的形态如何?(课件展示形态差异很大的五幅景观图),我们把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上面的五种基本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你能把他们区分开吗?你能描述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吗? (学生活动)观察这几幅图?找出它们的主要差异? 如果比较两个人的身材,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高矮、胖瘦和身段)。 所以,地形的差异:一方面是高低不同,另一方面是地面的起伏状况不同。 那么判断地面高低依据什么?(海拔) 地面的起伏大小呢?(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我们可以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的状况,来判别各种各样的地形。 (影像资料)我们知道它是世界的最高峰。首先,先看一段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影像资料,然后,再归纳山地的形态特征。 (学生活动)山地的特征:1.海拔高 2.险峻,也就是坡度较大。山体往往是成组分布的,常用峰起伏,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的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世界有哪些著名的山脉呢? (课件演示)世界上有很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有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有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练基础(第1课时)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练基础·提升技能 陆地地形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 A.地形 B.地势 C.山地 D.丘陵 2.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的名称分别是() A.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 B.山地、高坡、丘陵、平地、盆地 C.山丘、高原、丘陵、平原、洼地 D.山区、高原、岗地、平原、耕地 3.下列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某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这个点的相对高度 B.一个点的海拔值有无数个 C.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值就是每个点的海拔 D.相对高度和海拔都以千米作为单位 4.据下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拔50米 B.丙地的绝对高度200米 C.丙地海拔150米 D.甲、乙的相对高度100米 5.下面地形素描图中,表示高原的是() 6.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7.平原和高原的不同点是() A.地面崎岖不平 B.地面平坦 C.相对高度大 D.海拔不同 1

8.(2019·广元学业考)“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表示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9.(2019·贵港学业考)世界最高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乌拉尔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 海底地形 10.下列海底地形中最靠近陆地部分的是 () A.海沟 B.海岭 C.大陆架 D.大陆坡 11.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 “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七上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里的下列标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和“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教材上表述的文字很少,主要内容通过图像和活动展示出来,教材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通过四幅不同类型地图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再通过活动落实标准要求。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方面尚有不足,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通过直观演示、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强化直观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小组合作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能够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5.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1.教学方法:直观演示、讲解、讨论以及练习法。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观察法、

《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联系当地地形特征与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利用电影《红河谷》片段引入:19世纪末,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搜出来一些画有许多密集线条的图纸,他们说是捉蝴蝶的,图纸上画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们,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侵略的英国军队。 (过渡)这些“蝴蝶”图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会看的等高线地形图。 (板书)一、等高线地形图 【新课学习】 展示地形鸟瞰图,让学生观察“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据此引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 生1:优点是可以直观看出地形的起伏。 生2:不足点是①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②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③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等。

师:有一种地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等高线地形图,它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过渡)学习等高线地图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什么是等高线。 (板书)1.等高线 演示等高线绘制过程的flash,讲解其绘制过程以及等高线的定义。 把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地形图。 定义: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播放等高线绘制视频视频辅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归纳等高线的特征: (1)为闭合曲线(2)同线等高 (3)同图等距(4)密陡疏缓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世界的地形》课后培优练(解析版)

2.3 世界的海陆分布 (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已知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5000米B.10000米C.15千米D.1千米 2.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地点,及该河流的流向为() A.①处,自西北流向东南B.②处,自西流向东 C.③处,自东南流向西北D.④处,自北流向南 【答案】1.B2.A 【解析】1.从图中得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已知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则实地距离为10千米,即10000米,B正确,故选B。 2.分析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中①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②处、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③处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因此图中可能出现河流的是①处;图中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整,我国珠峰(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成功登顶,并对珠峰海拔进行重新测量。12月8日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图为“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看到新闻,在地图上查找喜马拉雅山的位置,最有利于他查找的是() A.世界人口分布图B.中国行政区划图C.中国地形图D.中国铁路交通线路图 4.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进营地和二号营地的相对高度为1400米B.三号营地到珠峰,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C.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度最大D.图中甲处山顶海拔高于8000米 【答案】3.C 4.B 【解析】3.世界人口分布图主要体现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中国行政区划图主要体现我国各行政区的分布,中国地形图主要体现我国主要地形区和山脉的分布,中国铁路交通线路图主要体现我国主要交通线路的分布。结合题意,喜马拉雅山为山脉,在地形图中方便查找。C正确。故选C。 4.读图可知,二号营地海拔范围在7600米—8000米之间,前进营地的海拔范围在6400米-6800米之间,因此两地相对高度在大于800米、小于1600米之间,不一定是1400米,A错误。三号营地到珠峰,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为山脊,B正确。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等高线较为稀疏,平均坡度较小,C错误。该图等高距为400米,甲处山顶外围临近的等高线海拔为7200米,所以,图中甲处山顶海拔高度在7200米—7600米之间,D错误。故选B。 下图中虚线是东南亚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火山喷发时,盛行风向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湘教版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答案:(1)七分(2)三分(3)亚欧大陆(4)乌拉尔山、乌拉尔河(5)土耳其海峡(6)苏伊士运河(7)巴拿马运河(8)北冰洋 1.海洋与陆地 (1)海陆比例 全球海洋面积约占70.8%,陆地面积约占29.2%,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如下图所示: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 (2)海陆分布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如下图所示: 世界海陆分布 ①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即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辨误区海陆分布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即陆地面积东半球比西半球大。 析规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例1】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西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解析: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海陆分布看,无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C 2.七大洲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名称概念举例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台湾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朝鲜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 析规律 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洲——亚洲; 世界上最小的洲——大洋洲。 辨误区大陆不同于大洲,地球上有六大陆,七大洲。 释疑点六大陆的名称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2)七大洲的名称、形状和面积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单位:万千米2)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析规律歌诀记忆七大洲的大小顺序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练习题(含答案)+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 2.3 世界的地形(练习) 一、单选题。 读南、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数字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有关两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A.b为北美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B.a为北美洲,地势中间高、东西低C.b为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D.a为南美洲,地势东侧较西侧高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3-5各题。 3.根据图示信息,a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 4.甲村与虎山山顶的温差约为() A.2℃B.4℃C.6℃D.8℃ 5.桥梁附近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A.自东向西B.自南向北 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6-8小题。 6.下列关于山体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易形成河流B.乙处适合攀岩 C.丙处为山谷D.站在丁处瞭望范围最大 7.对图示区域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B.生产的柑橘远近闻名 C.居民区分布在公路沿线D.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实地直线距离为20千米8.沿图中a-b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B. C.D. 9.下面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A.B.C.D. 10.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山峰的相对高度是45米B.丁处的坡度比甲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二、综合题。 11.益阳市安化县某茶村借助安化黑茶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经济。读“安化县某茶村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点的海拔约为______米。A、B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______米。 (2)图中E是________(地形部位),它位于图中A村庄的_______方。 (3)该村的C茶园比D茶园长势好,是因为C茶园位于_______(阳坡/阴坡)。 (4)影响图中公路布局的自然因素是______。 (5)该村的中学生小强和小红在讨论家乡未来发展时提出了一些新设想,其中不可行的是______。

初中地理_七上地理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 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七上地理2.3(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准确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判读等高线地图,分析不同地形的等高线形态特征,增强绘图、用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所学等高线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思考地形与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读图指导来探求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2、举例研讨合作探究等高线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播放电影《红河谷》片段,由当地人们不了解等高线知识引发后来灭顶之灾,凸显学习等高线的重要意义。 (二)自主学习 1、等高线定义:地图上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电脑演示]“等高线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学生观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 [过渡]:有了等高线我们就可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了。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 [电脑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通过电脑视频演示和教师解说,使学生明白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熟悉等高线地形图。 (2)、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解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说出图中等高距。(3)、闭合等值线极值判断规律:。 [教师精讲]等高线闭合弯曲出现的两种情况,分别讲解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层层递进]深入讲解山顶的判断方法是大于大的并且小于附近图上最大值加上本图的等高距。 (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有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等高线稀疏坡。 [电脑动画展示]陡坡缓坡不同的等高线形态,动画演示登山线路的选择,并解释原因。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地形部位 [电脑演示]对比各地形部位,进而分析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