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可称之为“文字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 ,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

 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

(二)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三)竹简木牍

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置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

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以收藏,不属大众普及读物。即使如此,作为书籍装帧设计的一种形式,了解一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法。

(四)缣帛

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墨子》中提到“书于竹帛”,《字诂》中说“古之素帛,以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

(五)纸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纸。

《后汉书?蔡伦传》中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古人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所造,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技术,他只是改进并提高了造纸工艺。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工艺等进一步发展,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了。

到东晋末年,已经正式规定以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用品。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化,它又受古埃及人的影响。

欧洲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如果只强调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这一概念,来为书籍下定义的话是不够的。

石碑刻有精美的文字,布局可谓考究,大多还装饰以纹饰,标题、

正文、落款等内容形式颇有书感,但是,石碑过于庞大,不易移动和传播交流,与真正意义的书籍难以相提并论。为何纸的出现便迅速替代其它载体材质呢,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当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 ,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 ,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 ,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 ,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 ,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中国服装详细演变历史

中国服装演变历史 原始社会服饰起源 原始人的衣服 材料:兽皮 装饰:兽齿、鱼骨、石珠、海贝 旧石器时代 采用兽皮、植物等天然材料, 发明了原始的缝纫工具——骨针 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的工具,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成衣料,为制作成型的服装创造了条件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建立时期,也对后代有深远影响。 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下身穿的裳实际是裙,而 不是裤。 右衽窄袖 周代始创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在腰部缝合的长袍,称深衣制袍服。 根据衣襟的曲直,有曲裾袍喝直裾袍之分。通常作为礼服 穿着。 春秋 战国 春秋 战国 时期 中国 印花 技术 发明

于战国。 战国楚简上出现 了“绮”字。尔 后各朝都有织 造,规格和花样 愈益丰富。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 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 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 战国曲裾深衣 直裾单衣 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的袍(深衣:1后 领下凹,前为三角交领。2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 筒。3长垂袖,袖摆宽大。)纹样以:菱形,方棋 纹,几何,草龙草凤纹为主,礼服用色以:青, 赤,黄,白,黑为正色(象征高贵)。平民服装 以浅色系为间色。秦以玄(黑)色为主正色,并 制做了冕(政物礼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 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 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 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 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 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 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 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裤褶 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下身着裤。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隋唐时期 出现了衮冕(短于深衣式的冕)。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多穿着宴服的演变团(圆)领袍 衫,领袖襟处略有装饰,左右开叉,文官衣长,武官略短,平常戴软帽或扎头巾脑后两飘带。女子主要披帛(纱),多穿低胸裙套半臂衫饰飘带,并配

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书籍装帧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这一课程。这一举措的实施,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书籍装帧设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说到书籍就得说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书籍是文字的载体,有了文字才会有书籍,才会有书籍装帧。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是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载历史的,即在一条绳子上打节,用来记事。结绳的方法,事大,就打大节,事小,就打小节,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系出不同的绳结。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结绳记事”只能说是一种记事方式,不能说是一种书籍,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出现于什么时代呢? 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一、书籍装帧的萌芽 (一)、甲骨 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甲骨文虽然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确实书籍出现的萌芽,所以可以算作中国书籍装帧的第一种形式。 (二)、玉版 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甲骨和玉版都不能算是正规的书籍,当时没能找到更好的书籍材质和形式,受当时文字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二、正规书籍的出现 (一)、竹简木牍 中国最早的正规书籍是竹简、木牍,产生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广泛使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置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就像我们今日所使用的材料纸。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比方说,“一册书”这一词现在还在使用。竹简木牍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其一是竹木材质难以长期保存,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其二是重量和体积大,史书记载,有大臣向秦始皇上表,也就是5000字左右的文章,结果用去竹简500多斤,几名壮汉吃力的抬到殿上,如果是现在,5000字也就是几张纸而已。古人也为此苦恼,所以一直在寻找更好的书籍装帧材料。 (二)、帛书 即采用丝织品为材质的书籍,帛书产生并流行于西汉。帛书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帛书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帛贵,而且使用便利,多是上层社会用品,简牍笨重但是便宜,所以多为中下层百姓使用。 三、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后的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

中国戏曲期末论文

《中国戏曲》课程期末论文 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将何去何从 摘要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在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

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以呈现文化命脉的延续,以保证新文化的涵育。因此,中国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便显得更加的复杂,这应该也是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而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戏曲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生态,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关键词:戏曲发展时代艺术 引言 中国古代戏剧被称做”戏曲”,是因为它是以“戏” 和“曲” 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戏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鲜明的民族风格,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强烈吸引着历代各界的人士。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同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常说戏曲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当时更多的讨论是戏曲要不要进入市场,而20年后新世纪初期的今天,戏曲已经无法躲避地、也顺其自然地站在了市场当中,时间证明了那时所谓的“高雅”的判断是进入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当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得不走向市场时,本身就已经落后于市场的要求了。事实证明,戏曲确实存在着危机,戏曲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且令人担忧的话题。这次在西安召开的“21世纪戏曲发展论坛”也主要围

中国历史朝代图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汤 周 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昌东周 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陕西西安 成汉306-347 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314-363 姑臧甘肃武威高祖明王张寔后赵319-351 襄国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 龙城辽宁朝阳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351-394 长安陕西西安世宗明皇帝符健后秦384-417 长安陕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苌后燕384-407 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西秦385-431 苑川甘肃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后凉386-403 略阳甘肃平凉太祖懿武皇帝吕光南凉397-414 西平青海西宁烈祖武王拓跋乌孤南燕398-410 广固山东益都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西凉407-421 酒泉甘肃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胡夏407-431 统万城陕西靖边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北燕407-436 和龙辽宁朝阳高句丽人高云北凉397-439 张掖甘肃张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冉魏350-352 邺城河北临漳汉人冉闵*西燕384-394 长子山西长子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405-413 益州四川成都汉人谯纵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中国近现代服装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服饰发展史(1912年以来) 近代 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 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中山装。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 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装之所长。它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在直领上加一翻领,如同将西装内衬衣的硬领“移植”过来。这样使上衣就兼具了西装上衣、衬农和硬领的功用,穿起来显得很硬挺。同时,又将便服或一般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如此“双双”、“对对”,颇具均衡对称之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又在上下左右四个衣袋上加上软盖,并各订扭扣一枚,既美观又安全,可防袋内物品遗失。下面的两个明袋采用能缩涨自如,颇具弹性的“琴袋”式样,旨在便于放置书本、笔记本等必需品之用。如此一小事,也足以证明一代伟人好学心切,随时不忘读书的美德。孙中山开始设计上衣的钮扣有七个扣子后来为了方便起见,改成了五个。这就是小翻领、四袋、五扣的中山装上衣。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亲自设计了中山装裤子: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两侧各置一大暗袋;右前部分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也可藏用。这种裤子穿起来很方便,裤袋也可放置随身携带的必需品。此外,裤袋的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成为中山装的特色之一。孙中山亲自设制了新服装,又亲自带头在各种场合穿着。因为,这种服装优点很多,主要是外形美观大方。可以使用高级衣料制作,也可以使用一般布料制作。既可以作为礼服,又可以作为日常使服。因此,很受群众的欢迎,将它称为“中山装”。后来,经孙中山大力提倡,普遍推广,一时穿“中山装”,举国崇尚,蔚为凤尚。 在这个时期旗袍同样也深受欢迎。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据资料记载,最早穿袍旗的汉族妇女是上海的女学生。她们穿着宽敞的旗袍,引起了各界妇女的羡慕,并纷纷仿效。同时,社会舆论对此也大加赞扬。于是,旗袍竟成了当时女子最时髦的服装。 20年代初,旗袍开始普及,其式样与清末的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渐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中国近代服装发展的变化历程 20世纪5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裝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当时典型的服饰及形象 男子服饰 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裝,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还有衬衫和大衣。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 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服饰品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服装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

(发展战略)中国服饰发展历史

中国服饰发展历史 汉朝 汉服制度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服饰,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化。 商周时代,汉服实行的衣冠制度,为上衣下裳。无论男女,下身都穿裙而不是裤子,头上束发,发髻要用笄别住。古籍中记载,周天子常给臣下赐“赤芾”(一块红色的布),系于腰间并垂于腹前,为贵族身份的标志,后世称之为“蔽膝”。 先秦的华夏族,出现了上衣下裳朝宽衣博带的变化,右衽窄袖、长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无纽扣,以带束腰。深衣出现在春秋战国,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这种衣服。《礼记》记载,“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贵族以深衣为常服,冕服为礼服;老百姓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人们腰中常束一条皮带,悬挂着一些饰物。 《礼记》曰:“衣不帛襦”。儒家崇尚俭朴,倡导不用丝绸裁制内衣襦和裤。六朝时一些世家子弟,常用白丝绸做内裤,故被称为“纨绔子弟”。 古代的裤子,被称作“胫衣”,穿时套在胫上,用于保暖。胫衣初变成裤子时,没有裤裆,只两只裤管,上端相连,再用带子系在腰间。 隋唐时代,服饰丰富、华丽。开元前,女装以窄袖为时尚,盛行胡服。初唐的妇女,多戴胡帽,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着软靴、系蹀躞带,到中唐后,衣衫趋于宽大。唐代妇女还穿男装,流行袒胸低领,在襦衫外面罩一对襟短袖饰衣,即为一种短袖外套,叫做半袖或半臂,再于肩上搭一披帛。唐女裙式样繁多、色彩艳丽,流行石榴裙。妇女喜欢画眉毛,擦胭脂,涂口红。唐代的男装,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鞋多为靴子。 宋崇倡理学,倡“存天理,去人欲”,服饰以尚自然简朴。百姓日常的服装是襦袄,女装外衣,多襦衫和裙。上衣短窄贴身,下裳流行褶裤裙。内衣有抹胸和裹肚,裤子不外露,只有下等人才单穿裤子。当时流行衣衫的外面,再加罩一件宽大外衣,不加横襕,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长袖、短袖,两边的开衩一直到腋下。 明代官员系玉带,所着袍服,为团领衫,服色和花纹,均依品级而异。前胸后背均织一方形纹饰,叫补子。文官补子绣飞禽,武官补子绣走兽,其纹样,亦按品级各异。一般儒生,穿镶黑边之蓝色直身,戴软巾,有黑色垂带,亦称儒巾。皂隶,穿青布衣;市井之富民商人,所穿绫罗绸缎,只许为青色、黑色,直到万历年后,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 汉服人文 汉服是交领右衽,袖宽且长,以绳带系结(取代扣子),穿着身上,神态举止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有一种蕴藉的气质与美感。此外,还包含着社会政治、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时尚审美等诸种因素。 古人认为,服饰礼仪应与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合,主要是为维护社会的秩序。汉服尊卑有别,大致分五类。唐宋是以服色和带饰区别官位之高低,明清以补服形式界定职务之上下。绯(红)色袍衫,为一至四品官阶;青色袍衫,为五至七品官阶;绿色袍衫,为八至九品官阶。服制规定,上及皇宫官吏,下涉市民百姓。在明代,有“百工百衣”的“职业装”。 汉服中,包括崇敬天地神明祖先的思想内涵。中国服饰早期的形与色,便是出于对天地的崇拜。《周易.系辞下》载:“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乾为天,天玄色;坤为地,地黄色,以此形成了上衣下裳、玄衣纁裳之服饰。殷人尚白,是因古人视蚕为天虫,蚕丝之白色,乃系上天所赐之。《周礼》曰:“享先王,则衮冕。”即冕服有崇敬祖先之意。

中国戏剧史

第一节原始的戏剧形态 探求戏剧的最初渊源,实际上,就是寻觅古代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 戏剧美的最初因素,出现在原始歌舞之中(与当时人们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对实际生活的粗陋概括,因而具备了象征性和拟态性) 装神弄鬼的巫觋表演 巫------舞 每当祭祀时,巫觋装扮成神,且歌且舞,娱神,也娱人。 原始的歌舞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是不可分割的 《九歌》中戏剧美的因素 九歌是《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九歌》一共分十一章,可分三类: 1.祭歌:《东皇太一》、《礼魂》。 2.恋歌:《东君》与《云中君》,《大司命》与《少司命》,《湘君》与《湘夫人》,《河伯》与《山鬼》。3.挽歌《国殇》。 屈原被放逐后,在乡间见人们行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感觉其中的歌词在粗陋,便作了《九歌》。《九歌》中有的歌是以祭祀者的口气写的,描述了祭神礼仪载歌载舞的盛况。有的则是以各种神的口气写的,在祭祀时需要巫觋分别扮演,以被扮演的神的身分唱出来。 《九歌》第一章《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即伏羲,伏羲是苗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最尊贵的天神。 第二章《云中君》 从本篇开始,八章恋歌,表演的是四对自然神悲欢离合的故事。 《云中君》与《东君》是一对,《东君》写的是太阳神,《云中君》写的就是月神。 第三章《湘君》 本篇和《湘夫人》写的是湘水配偶神。这篇是巫扮女神湘夫人的独唱。唱辞中表达湘夫人盼望湘君到来的复杂感情。 第四章《湘夫人》 这是写湘水女神的诗。本篇由巫扮男神湘君独唱。辞中表达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遇而无因的心情。第五章《大司命》 大司命是主宰整个人类生命的神。本篇由男巫扮演,女巫扮唱。 第六章《少司命》 少司命是主持人间生儿育女的女神,与大司命是一对。本篇是巫的独唱。 第七章《东君》 本篇是歌颂太阳神的诗。东君就是太阳神。篇中由男巫扮太阳神领唱,众巫扮观者伴唱 第八章《河伯》 河伯是黄河之神。本篇是歌唱黄河之神的诗,男巫扮河伯与女巫对唱。 第九章《山鬼》 山鬼,即山中的女神。可能不是正神,所以称鬼。山鬼与河伯是一对。本篇歌辞全由女巫扮山鬼独唱。诗歌把女神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碍非常细致、真实和动人。 第十章《国殇》 本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挽诗。殇,古代指未满二十岁而死的人。《小尔雅》说:“无主之鬼谓之殇”。这里指出征阵亡的青壮年。因为为国牺牲,所以称为国殇。这篇诗中描写的战争场面,不是一两次战役的写照,而是楚国多年争霸的历史的典型概括。 第十一章《礼魂》 这是《九歌》的送神曲,送的神还是东皇太一。这首诗节奏轻快,洋溢着欢乐之情。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一一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 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 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 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中国戏曲发展史历史发展

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革新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星宿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馀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中国历史朝代及地图 夏公元前2070-1600年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历17帝姒姓奴隶制社会 (地图下载文档后可自行编辑放大) 实际可能势力范围:

商公元前1600-1046年建都亳(商丘)、殷(安阳盘庚时代迁都)历30帝子姓 封建分封制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建都镐京(陕西西安)历12帝姬姓 封建君主制(人口1300万)

东周公元前771-256年建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历25帝姬姓封建分封制、君主制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地图(人口2000万): 战国时期(公寓安全475-221年)地图(人口3000万):

秦公元前221-207年建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历3帝嬴姓 封建君主制(中央集权制)(人口2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1K/年) 西汉公元前206 –公元8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14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300-末63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东汉公元25 –公元220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许昌(曹操迁都

今河南许昌)历19帝刘姓 封建君主制(郡国并存制)(人口初1800-末1500万王莽篡汉后至刘协退位峰值约65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事归台阁)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16K/年) 三国魏220-265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历5帝曹姓 蜀汉221-263年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历2帝刘姓 吴222-280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历4帝吴姓 封建君主制(门阀制)(人口初2600-末3000万) 官制:三公九卿制底层官员收入(以米价为基准换算300K/年)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国历代朝代顺口溜: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公元25——220 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中国戏剧戏曲-笔记

中国戏剧戏曲学笔记 综合艺术知识 u 戏剧和戏曲的区别 狭义的戏剧专职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载欧洲各国发展起来既而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在中国称为“话剧”; 广义的戏剧即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传统的以及现当代的各种戏剧形式。 u 戏剧的划分 西方:戏剧学类单指话剧,歌剧(音乐)、舞剧(舞蹈)都被排除在外; u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 虚,指的是动作中所要操作或附着的东西并不存在,如开门的门,上马的马;拟,是仿照、模拟生活动作,开门、上马的动作完全模仿生活中的动作,用真实的生活动作来引起观众的幻觉。 1. 戏剧表演的动作具有变形、强化、美化的性质,以及程式化的特点,有统一的规范。 2. 戏曲时空随剧中人的叙述,根据人物的身份、动作而随意确立。 3. 戏曲表演脱形求神,用经过提炼的、美化的抽象的表演来揭示生活现象的底蕴。 u 宋元南戏 ——以南方方言、南方曲调所组成的一种民间戏曲。 1. 南戏之祖:《琵琶记》。 2. 《琵琶记》与《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史称“荆、刘、拜、杀”四大传奇)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已经成型; 3. 最早的南戏——《张协状元》,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宋代南戏剧本; 4. 最成功的南戏——《琵琶记》(元末,高明),昆曲常演的《吃糠》、《描容》、《上路》、《扫松》、《坠马》均出自《琵琶记》。 u 元杂剧 1. 元代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2. 关汉卿——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悲剧《窦娥冤》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结合。 △喜剧《望江亭》,川剧《谭记儿》、京剧《望江亭》均改编于此,京剧《望江亭》是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 △喜剧《救风尘》; △历史剧《单刀会》取自三国题材。 3. 元杂剧常识: 1) 结构一般以一本四折为单位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四折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矛盾 的起、承、转、合四个过程。所谓“折”,即现在戏剧中的“幕”,每一折都是戏剧情节发展的一个段落。 2) “楔子”,相当于现在戏剧的“过场戏”。作用是补充说明情节,又不影响剧情 的紧凑简练,是戏剧冲突更迅速有力地推向高潮,但决不允许将楔子加在最后。 3) 采用的曲调是北曲,吸收了宋金词、曲和诸宫调的成分,比较高亢激昂; 4) 演唱形式,每折只有一个主要角色独唱(旦本/末本),其他人都只能说。 4. 王实甫《西厢记》 1) 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但将其改编为反封建的自主爱情主题。 2) 五本二十一折,体制宏伟。 5. 纪君祥历史悲剧《赵氏孤儿》 1)元杂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风格,喻为“雪里梅花”; 2)法国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3)第一个传到欧洲,也是18世纪唯一在欧洲流传的中国戏剧,对18世纪欧洲的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演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代传奇《八义记》、清代京剧和地方戏《八义图》、近代京剧《搜孤救孤》均改编于此。 6. 郑光祖痴情传奇《倩女离魂》 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代表了后期元杂剧创作的辉煌。

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脉络

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脉络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概述中国现代戏剧创作发展脉络 萌芽发展阶段(1917-1927)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涌下,20世纪初年的新剧——文明戏产生了。文明戏以写实的对话、动作代替传统戏曲的唱念做工,采用幕表制演出,并衍生出定型化的角色分配制,和为宣传鼓动而派生的“言论老生”演说,令时人耳目一新,但与成熟的话剧还有很大差距。到五四运动前夕,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剧运动呈全面衰落之势。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者们以五四时代特有的反叛性思维方式和战斗精神,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他们翻译介绍各种外国戏剧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文学。其中,易卜生的写实主义备受推崇,一批问题剧和写实主义剧作应运而生。1920年演出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爱美剧”运动的产生,“爱美剧”指“非营业”的戏剧,剧作家不受资本家操纵。1921年成立的民众戏剧社提倡写实的社会剧,形成了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观点。但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上海戏剧协社。1923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废除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由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大获成功,这是中国首次严格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戏剧。 从爱美剧的倡导到建立正规的导表演制度,中国现代话剧在戏剧的外部关系和艺术本体建设上双管齐下,基本摆脱了文明戏遗风困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

中国历年服装演变

服饰,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语言,它记录和表达了人们对美の追求。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の服饰历经了诸多演变,每一次变化背后都是一次历史の变迁,它是一个民族文化の体现,更是一个民族精神の象征。在漫漫历史の长卷里,属于中华の文明有着太多精彩の章落,我们今天只选取服装这简短の一篇,叙述属于它の那一段历史。 1.原始社会就出土文物考察,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出现了简单の服饰。 2.旧石器时代服饰史の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1933年, 在北京周口店遗址中,发现1 枚骨针, 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の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3.新石器时代 创造了纺纱织布の工具,为制作成型の服装创造了条件,对服饰制度の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4.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制度の建立时期,服饰特点是上衣下裳, (接下一张)下身穿の裳实际是裙,而不是裤。 5.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等诸侯国各自为政,注重商品流通,促进了各种手工业の交流提高,中国の印花技术就发明于此时。 (下一张)图中为战国时期の曲裾深衣和直裾单衣(下一张)

此时还出现上衣下裳缝制在一起の袍 6.魏晋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饰在改易中得到发展。 (下一张)本图为长裙穿戴展示图以及北朝陶俑(下一张)本图为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の妇女(下一张)北方民族短衣打扮の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 7.隋唐时期 随着国家の统一,隋唐朝廷改革舆服制度, 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下一张)左边の图片是男子冠服,领袍衫,文官衣长至足裸或及地,武官衣略短至膝下。袖有宽窄之分。 右边の图片是隋唐时期最时兴の女子衣着——襦裙。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の“半臂” ,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 8.宋代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の日常便服,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の便鞋。劳动人民の衣着变得更短, 原因是生活益 加贫困。农民和渔夫因而开始被称作"短衣汉子" 。 (下一张)左边の图片是男子の服饰——襕(l á n)衫,多为士人所服。 右边の图片是褙子,宋代男女都会穿。 9.元代元代の服饰也比较特别,衣服主要是“质孙服” ,是

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世界戏剧发展史及中国话剧的兴起 什么是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戏剧是:特殊艺术类型、时空综合性艺术、表情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表情→音乐,造型→绘画、舞蹈)、也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人类产生文明就有了古老的戏剧。 戏剧(迄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希腊人创造和在西方形成悠久传统,20世纪初传入中国。 戏剧功能:审美、娱乐、交流、教育功能 希区柯克说:戏剧是去掉了枯燥无味的时刻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戏剧的审美特征:剧场性、假定性、戏剧性、综合性。 20世纪60年代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创立了“贫困戏剧”学派,只要有演员和观众,戏剧就能够存在。 戏剧的体裁分类年表 体裁分类: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 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波及全球象征主义戏剧 19世纪,挪威易卜生创立的:社会问题剧 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 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戏剧 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戏剧 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存在主义戏剧 60年代荒诞派戏剧 按风格划分:悲剧、喜剧、正剧 按不同时期分:古典主义戏剧到荒诞剧的近十种 按体裁和表现内容分:儿童剧、农村剧、历史剧、传记剧、军事剧 按演出方式分:广场剧、教堂戏剧、咖啡馆戏剧、环境戏剧 奇迹剧作家及代表作 奇迹剧:法国作家博德尔《圣尼古拉剧》写尼古拉替异教国王夺回了被人窃取的钱财,异教国王心悦诚服感恩戴德并成为基督徒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