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中国书籍的历史演进

人类探索理想信息载体的脚步从未停止,文字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 ,承载文字的物质材料可称之为?文字载体?。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文字载体的探索 ,新文字载体的发明往往是适应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反过来促进社会控制和文化传播 ,并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

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

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

(二)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三)竹简木牍

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臵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以收藏,不属大众普及读物。即使如此,作为书籍装帧

设计的一种形式,了解一二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法。

(四)缣帛

缣帛,是丝织品的统称,与今天的书画用绢大致相同。在先秦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记载,《墨子》中提到?书于竹帛?,《字诂》中说?古之素帛,以书长短随事裁绢?。可见缣帛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缣帛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自简牍和缣帛作为书写材料起,这种形式被书史学家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书籍。

(五)纸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纸。

《后汉书?蔡伦传》中载:?自古书契多编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以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古人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所造,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经发明了造纸技术,他只是改进并提高了造纸工艺。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用材、工艺等进一步发展,几乎接近了近代的机制纸了。

到东晋末年,已经正式规定以纸取代简缣作为书写用品。最早的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米诺亚文化,它又受古埃及人的影响。

给欧洲的书籍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如果只强调书籍是文字的载体这一概念,来为书籍下定义的话是不够的。

石碑刻有精美的文字,布局可谓考究,大多还装饰以纹饰,标题、正文、落款等内容形式颇有书感,但是,石碑过于庞大,不易移动和传播交流,与真正意义的书籍难以相提并论。为何纸的出现便迅速替代其它载体材质呢,因纸张轻便、灵活和便于装订成册的诸多优点,使得书籍才真正谓之为书。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当今又出现了电子媒介与纸的持续并用。新载体之所以不能马上取代旧载体 ,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来源于新载体本身 ,新载体虽然有旧载体所不具备的优越性 ,但在使用中也有无法克服的缺陷 ;二是来源于人们的观念 ,人类似乎有一种共性 ,抛弃熟悉的东西会感到痛苦 ,越是文化根基深厚的人越是如此。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量”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来说,增长是最基本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来会阻碍发展。 (二)强调社会变革的发展

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书籍装帧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书籍装帧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了书籍装帧设计这一课程。这一举措的实施,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书籍装帧设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说到书籍就得说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书籍是文字的载体,有了文字才会有书籍,才会有书籍装帧。 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是通过“结绳记事”的方式来记载历史的,即在一条绳子上打节,用来记事。结绳的方法,事大,就打大节,事小,就打小节,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系出不同的绳结。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结绳记事”只能说是一种记事方式,不能说是一种书籍,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出现于什么时代呢? 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 一、书籍装帧的萌芽 (一)、甲骨 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甲骨文虽然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确实书籍出现的萌芽,所以可以算作中国书籍装帧的第一种形式。 (二)、玉版 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甲骨和玉版都不能算是正规的书籍,当时没能找到更好的书籍材质和形式,受当时文字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二、正规书籍的出现 (一)、竹简木牍 中国最早的正规书籍是竹简、木牍,产生于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广泛使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置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就像我们今日所使用的材料纸。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比方说,“一册书”这一词现在还在使用。竹简木牍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其一是竹木材质难以长期保存,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其二是重量和体积大,史书记载,有大臣向秦始皇上表,也就是5000字左右的文章,结果用去竹简500多斤,几名壮汉吃力的抬到殿上,如果是现在,5000字也就是几张纸而已。古人也为此苦恼,所以一直在寻找更好的书籍装帧材料。 (二)、帛书 即采用丝织品为材质的书籍,帛书产生并流行于西汉。帛书质轻,易折叠,书写方便,尺寸长短可根据文字的多少,裁成一段,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帛书常作为书写材料,与简牍同期使用,帛贵,而且使用便利,多是上层社会用品,简牍笨重但是便宜,所以多为中下层百姓使用。 三、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后的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的儿童观。随着历史的演进,儿童的内容也相应地演进着。因此,作为观念而存在的儿童观又辩证地是一种历史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和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儿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而仅仅当作氏族部落的未来成员,当作缩小的成人。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淹没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古希腊,世人对于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所以他们的儿童观就是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儿童生而有罪 到了中世纪(5—15)世纪,即欧洲封建社会的年代。在这段时期教会变成了维护封建制度的强大精神支柱,僧侣阶级也获得了最高贵的地位。这种政治经济状况必然决定着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会认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认为儿童也是具有原罪的。但即使在中世纪这种认为儿童天生有罪、要用鞭笞来教训等观念盛行的背景中,仍然有些学者倡导爱儿童,给儿童自由。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使得新的人生观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基督教会所谓的“原罪说”儿童观,并为近代儿童观的诞生铺平了道路。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的余光照进了儿童观领域,才使得通体散发着人文精神的全新儿童观来临。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谟认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象他们的兴趣与成人的一样,不要指望他们有像小大人一样的举止。他明确指出,对待儿童,“首先是爱。然后渐渐随之以某种自然和温柔的尊严,而不是畏惧,前者比后者更有价值,用恐怖的手段来使儿童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作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极其荒谬的。 同时,在这一时期夸美纽斯提出了着名的“种子论”,他认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通过教育便可以把他们发展出来。他还相信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 从中我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儿童观是从新人类观中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来的。尽管这一时期承认了儿童的兴趣与自由,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儿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儿童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关系。因此把儿童作为父母的所有物的儿童观依然占统治地位。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 到17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儿童生来就是没有原罪的纯真无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摘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恩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007-02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

中国戏曲期末论文

《中国戏曲》课程期末论文 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将何去何从 摘要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在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

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以呈现文化命脉的延续,以保证新文化的涵育。因此,中国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便显得更加的复杂,这应该也是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而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戏曲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生态,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关键词:戏曲发展时代艺术 引言 中国古代戏剧被称做”戏曲”,是因为它是以“戏” 和“曲” 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戏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鲜明的民族风格,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强烈吸引着历代各界的人士。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同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常说戏曲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当时更多的讨论是戏曲要不要进入市场,而20年后新世纪初期的今天,戏曲已经无法躲避地、也顺其自然地站在了市场当中,时间证明了那时所谓的“高雅”的判断是进入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当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得不走向市场时,本身就已经落后于市场的要求了。事实证明,戏曲确实存在着危机,戏曲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且令人担忧的话题。这次在西安召开的“21世纪戏曲发展论坛”也主要围

中国历史朝代图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汤 周 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昌东周 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陕西西安 成汉306-347 成都四川成都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314-363 姑臧甘肃武威高祖明王张寔后赵319-351 襄国河北邢台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 龙城辽宁朝阳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前秦351-394 长安陕西西安世宗明皇帝符健后秦384-417 长安陕西西安太祖武昭皇帝姚苌后燕384-407 中山河北定州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西秦385-431 苑川甘肃榆中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后凉386-403 略阳甘肃平凉太祖懿武皇帝吕光南凉397-414 西平青海西宁烈祖武王拓跋乌孤南燕398-410 广固山东益都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西凉407-421 酒泉甘肃酒泉太祖昭武王李暠胡夏407-431 统万城陕西靖边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北燕407-436 和龙辽宁朝阳高句丽人高云北凉397-439 张掖甘肃张掖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冉魏350-352 邺城河北临漳汉人冉闵*西燕384-394 长子山西长子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405-413 益州四川成都汉人谯纵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

正确处理四大关系: 如何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在原始发展时期,人类崇拜依附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利用、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控制、支配自然,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尤其就是到了近代,人类开始直观地认识到人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不就是依赖自然的给予,而就是依赖自己对自然的改造。为了有效地“改造自然”,人们不惜把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瞧得轻而易举,并加以夸大与绝对化。随着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 化了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与自然的对立,人类也不得不面对人口剧增、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的种种现实。 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与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与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 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筹人与自然与谐发展”的新理念,对我们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启迪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要达到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与谐“双赢”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与生态环境双重保障,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而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特别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确立一大战略。即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树立一个观念。即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反思人类干预自然的限度及其合理性基础,扎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愿望; 运用法律、经济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环境问题,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与监督环保工作;对环境资源成本与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进行核算,用绿色GDP真正体现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形成三种思想。一就是天人一体的思想。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的有限性与地球的唯一性,

中国书籍装帧形态的历史演进.doc

中国书籍装帧形态的历史演进 书籍装帧,以前很少有人论及这个概念。现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书装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关于书籍装帧的研究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书籍装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一举措,经事实证明,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书籍装帧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书籍装帧形态,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不论是对出版界还是设计界及书籍收藏界来讲 ,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们谈到书籍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书籍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书籍的萌芽。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书籍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一)甲骨 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 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

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 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 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书籍形式相去甚远,故 不做详谈。公元前 2500 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 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 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二)玉版 《韩非子 • 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 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 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三)竹简木牍 中国正规书籍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 的竹片,再放置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 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 革绳相连成“册” ,称为“简策” 。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 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 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 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 • 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

中国戏剧史

第一节原始的戏剧形态 探求戏剧的最初渊源,实际上,就是寻觅古代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 戏剧美的最初因素,出现在原始歌舞之中(与当时人们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对实际生活的粗陋概括,因而具备了象征性和拟态性) 装神弄鬼的巫觋表演 巫------舞 每当祭祀时,巫觋装扮成神,且歌且舞,娱神,也娱人。 原始的歌舞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是不可分割的 《九歌》中戏剧美的因素 九歌是《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九歌》一共分十一章,可分三类: 1.祭歌:《东皇太一》、《礼魂》。 2.恋歌:《东君》与《云中君》,《大司命》与《少司命》,《湘君》与《湘夫人》,《河伯》与《山鬼》。3.挽歌《国殇》。 屈原被放逐后,在乡间见人们行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感觉其中的歌词在粗陋,便作了《九歌》。《九歌》中有的歌是以祭祀者的口气写的,描述了祭神礼仪载歌载舞的盛况。有的则是以各种神的口气写的,在祭祀时需要巫觋分别扮演,以被扮演的神的身分唱出来。 《九歌》第一章《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即伏羲,伏羲是苗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最尊贵的天神。 第二章《云中君》 从本篇开始,八章恋歌,表演的是四对自然神悲欢离合的故事。 《云中君》与《东君》是一对,《东君》写的是太阳神,《云中君》写的就是月神。 第三章《湘君》 本篇和《湘夫人》写的是湘水配偶神。这篇是巫扮女神湘夫人的独唱。唱辞中表达湘夫人盼望湘君到来的复杂感情。 第四章《湘夫人》 这是写湘水女神的诗。本篇由巫扮男神湘君独唱。辞中表达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遇而无因的心情。第五章《大司命》 大司命是主宰整个人类生命的神。本篇由男巫扮演,女巫扮唱。 第六章《少司命》 少司命是主持人间生儿育女的女神,与大司命是一对。本篇是巫的独唱。 第七章《东君》 本篇是歌颂太阳神的诗。东君就是太阳神。篇中由男巫扮太阳神领唱,众巫扮观者伴唱 第八章《河伯》 河伯是黄河之神。本篇是歌唱黄河之神的诗,男巫扮河伯与女巫对唱。 第九章《山鬼》 山鬼,即山中的女神。可能不是正神,所以称鬼。山鬼与河伯是一对。本篇歌辞全由女巫扮山鬼独唱。诗歌把女神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碍非常细致、真实和动人。 第十章《国殇》 本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挽诗。殇,古代指未满二十岁而死的人。《小尔雅》说:“无主之鬼谓之殇”。这里指出征阵亡的青壮年。因为为国牺牲,所以称为国殇。这篇诗中描写的战争场面,不是一两次战役的写照,而是楚国多年争霸的历史的典型概括。 第十一章《礼魂》 这是《九歌》的送神曲,送的神还是东皇太一。这首诗节奏轻快,洋溢着欢乐之情。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升和扩充,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观。 一、发展理论的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振兴经济的要求,发达国家战后恢复的努力,把全世界带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展潮流之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吸引了大批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事发展问题的研究。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发展战略学、发展伦理学等相继问世。这些不同的学科,虽然其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焦点却是一致的,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问题上。由此,发展理论应运而生。 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中是影响力最大的学科之一,对于早期发展观的形成和一些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源和障碍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何种制度、战略和政策,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快发展。 二、发展观的演进 (一)经济增长论

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发展理论形成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早期发展观形成的时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人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增长。当时的发展经济学家也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概念就是指经济增长,发展的实践就是追求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在这种发展观的主导下,经济增长就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便由此形成。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可见,增长并不等于发展。现代的理论认为,发展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是:发展是经济、政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它以产出量的增加作为衡量尺度。发展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也包括分配结构的改善、社会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自由选择范围的扩大和公平机会的增加。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发展强调经济、政治、社会的“质”的提高。增长注重“有多少”,发展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质”的提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量”的增加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来说,增长是最基本的,没有经济的增长,就谈不上发展,但是过分强调增长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反过来会阻碍发展。

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兰台世界2012·3月下旬 图书分类是通过对图书的管理、归类进行图书管理,这是图书管理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收集和保管、利用图书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分类方法,迅速实现查阅,对学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图书分类过程,要根据图书的内容、形式和题材,坚持便于利用的目的进行归类。了解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分类定义和意义 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内容、形式、题材,按照一定的分类法,进行图书整理,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分类号,以便按号进行图书排架和组织分类目录。其结果是把学科相同的书聚积在一起,以便图书馆科学管理和供读者按类查书。 图书分类意义在于揭示每种文献的内容性质和其他特征;把相同的文献集中在一起,把不同的文献区别开来;根据各类文献之间的关系组织成一个系统;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状况,了解学术盛衰。了解学术源流和学术演变,为读书治学指示门径。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非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十七史商榷》卷一)又云:“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卷七) 二、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1.我国最早的文献分类法,有史可查的是《七略》。汉惠帝元年(前194)除挟书律。汉武帝时,下令征集集全国图书。公元前26年,汉成帝再次下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前往各地搜求遗书。又聘请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这便是我国历史上对古籍的第一次大整理,为我国古籍的流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向去世后,哀帝又令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刘歆综合群书《叙录》,写成一部总的图书目录,叫做《七略》。他将国家图书分为七略,主要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兵书略、诗赋略、术数略、方技略。其中,辑略为总论,六略又细分为三十八小类。实际上只有六分法。辑略,即概说;六艺略包含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共九种129家2926篇;诸子略包含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共十种187家4546篇;诗赋略包含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共五种102家1232篇;兵书略包含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共四种66家1375篇;术数略包含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共六种110家2157卷;方技略包含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共四种36家857卷。 从数量上看,西汉以前天文、数学、历法等科技比较发达,五行、占卜、相术也颇兴盛。“辑略”概述学术源流,不是类别。刘向等人实际上将当时所能见到的书籍划分为六大类,596家,38种,凡13269卷。这是按典籍的学术性质或派别、体裁等来分类的,是我国最早最 为系统的图书分类,创立了撰写叙录、总序、大序、小序等条理文献、揭示文献的方法和体例,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七分法、四部分类 法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分合归并而成的。 2.南朝梁阮孝绪《七录》分类。《七录》即为经典录,纪六艺;记传录,纪史传;子兵录,纪子书、兵书;文集录,纪诗赋;术技录,纪数术;佛法录;仙道录。前五部分为方内书,称内篇;佛道为方外书,称外篇。《七录》把史传从六艺经典中别出而为“记传录”,将兵书归入诸子类合为子兵录。合《七略》“术数”、“方技”二略为“技术 录”,又复分为十个小类:天文部,纬谶部,历算部,五行部,卜筮部,杂占部,刑法部,医经部,经方部,杂艺部。在本类中,《七录》保留了《七略·方技略》中“医经”、“经方”二目,而将“房中”、“神仙”二种移至“仙道录”中。 《七录》作为《隋书·经籍志》的范本,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其将“房中”、“神仙”类书籍从医书中分离出来,更为后世中医书编目的准则。自此以后,医书类不录房中、神仙类书籍,这为中医学术沿着科学的道路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七录》从当时学术发展、书籍数量的实际出发分类,这种求实精神在中国文献学史上是积极的、有益的。王、阮二书均已失传,但其七分法,上承《七略》,下启《隋志》,在古代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反映了当时佛、道书籍兴起的实际情况。《七略》、《七志》虽以“七”名,实非七类,《七录》才是。 3.后东汉班固根据《七略》整理成《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我们认识西汉及西汉以前中国学术史的重要门户。群书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图书的书名和叙录 (也有只有书名没有叙录的),它产生于我国图书、目录事业正式兴起的西汉时期。 4.《中经新簿》把书分成甲(六艺、小学)、乙(诸子、兵书、术数)、丙(史)、丁(诗赋)四部分,这是我国文献“四分法”之始。四分法起源于魏晋之际。三国魏秘书郎郑默编定《魏中经簿》,晋秘书监西晋秘书监荀勖,依照《七略》的方法整理藏书,编成《中经新簿》。分典籍为甲、乙、丙、丁四部。《隋书·经籍志》:“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此书已佚),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荀勖的甲、乙、丙、丁四部还未能用经子史集四字来概括各部书籍的内容,并且子部尚在史类之前。但它将史籍从经部中离析出来, 独立成类,又将兵书、兵家、术数并为子部,这就为后世四部分类法开辟了道路,是图书分类法由六分法进入四分法的重要发展阶段。晋代改为四部,《隋书经籍志》将四部定名为经、史、子、集。东晋李充 我国是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图书分类的国家, 图书分类方法对图书性质和特征归纳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治学过程中了解我国学术渊源和演变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图书分类历史演变四分法 论图书分类的历史演变 □ 西安工业大学程新峰 摘要关键词文博考古 WENBOKAOGU 53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一一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 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 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 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的灵魂。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写入党章,这是党的十七大的突出贡献,十七大也以此为标志而载入史册。中国在今后五年以至相当长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度和落实程度。为此,笔者写作本文,就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的这一论断,从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关系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从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科学成果的关系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属性与实践功能上,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象和指导作用,其中,“指导方针”讲的是现实作用,而“战略思想”则讲的是长远影响。一句话,这一论断,是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的科学界定。这一科学定位,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革命性的变革。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关系中国发展的制度革命。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至20世纪末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关系中国发展的体制革命。正是这两次革命性的变革,推动中国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至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了方式革命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确立,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它对中国的发展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不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指导,而且为中国生产方式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正是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的现实意义和战略影响之所在。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的科学定位,“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又适应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演变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生产方式的演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说到底,就是一部生产方式的演变史。从生产力的层面上讲,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生产方式长期处于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的状态,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生产方式进入工业社会至今也才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的发展却是以往生产方式所不可比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充分说明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劲推进器。 但是,工业社会中的传统增长方式,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副作用也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工业社会是以原材料、能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生产方式,因此,在工业社会里,按照传统增长方式生产,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自然资源消耗的也就越多;物质财富增长的越快,自然资源消耗的也就越快。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势必带来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于是,人类在享受工业社会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便面临着大自然日趋严重的报

中国图书设计的历史演进

中国图书设计的历史演进 子木 图书设计,以前很少有人论及这个概念。现在,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从事专业图书设计的团体及个人的不断涌现,图书设计已为世人所认知,并且对出版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图书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来学习和研究,也于今天提了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一举措,经事实证明,的确为社会文明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观来讲,若想系统地了解图书设计,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发展史。 我们谈到图书不能不谈到文字,文字是图书的第一要素。中国自商代就已出现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从甲骨文的规模和分类上看,那时已出现了图书的萌芽。到周代,中国文化进入第一次勃兴时期,各种流派和学说层出不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作为文字载体的书籍,已经出现很多。周代时,甲骨文已经向金文、石鼓文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发展,后又完成了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文字体的演变,图书的材质和形式也逐渐完善。 (一)甲骨 通过考古发现,在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作为文字载体的材质。所刻文字纵向成列,每列字数不一,皆随甲骨形状而定。由于甲骨文字型尚未规范化,字的笔画繁简悬殊很大,刻字大小不一,所以横向难以成行。后来虽然在陶器、岩石、青铜器和石碑上也有文字刻画,但与图书形式相去甚远,故不做详谈。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把文字刻在石碑上,称为石碑文。古巴比伦人则把文字刻在黏土制作的版上,再把黏土版烧制成书。 (二)玉版 《韩非子·喻老》中有“周有玉版”的话,又据考古发现,周代已经使用玉版这种高档的材质书写或刻文字了,由于其材质名贵,用量并不是很多,多是上层社会的用品。 (三)竹简木牍 中国正规图书的最早载体是竹和木。把竹子加工成统一规格的竹片,再放置火上烘烤,蒸发竹片中的水分,防止日久虫蛀和变形,然后在竹片上书写文字,这就是竹简。竹简再以革绳相连成“册”,称为“简策”。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图书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图书的基本形式。另外还有木简的使用,方式方法同竹简。牍,则是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与竹简不同的是木牍以片为单位,一般着字不多,多用于书信。《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从其所用材质和使用形式上看,在纸出现和大量使用之前,它们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书的称谓大概就是从西周的简牍开始的,今天有关书籍的名词术语,以及书写格式和制作方式,也都是承袭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当时欧洲盛行古抄本,所用材质多是树叶、树皮等。由于年代久远,竹木材质难以保存很长,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那些古籍,就是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完整的简策。现在有的出版社模仿古代简策制作的像《孙子兵法》、《史记》等传统经典著作,多作为礼品或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