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什么是公共权力

什么是公共权力

什么是公共权力
什么是公共权力

什么是公共权力

所谓权力,是为了维护和获取某种利益,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人或机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之服从的能力。权力具有四个主要特征:权力的强制性, 即运用权力可以影响他人的行为,迫使人和机构做或不做某事;权力的不对等性,即权力行使者和权力服从者之间关系的不对等;权力的利益性,权力的行使是为了获取或维护某种利益;权力的社会性,权力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单独的个人无所谓权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到了近代,特别是二战以后,除了国家政府服务于公共利益,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为公共利益服务。因此,公共权力不再是只授予政府,而是由社会公众赋予众多公共组织组成的管理主体,并由这个管理主体以社会整体的名义行使着管理社会的职能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公共权力,是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它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它是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它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维持、调整和管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编辑]

公共权力的特征

1.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不是某个人和某部分人。尽管在国家的形式下,公共权力为统治者占有行使,具有强制性,但是,从根本上说,公共权力产生于全体成员的共同自愿服从的意愿。

2.公共权力的主体以国家政府机构为主,同时还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

3.公共权力的客体是有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

4.公共权力运用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和追求全社会的公众利益。

5.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和行使者是分离的——少数人和机构代表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全体社会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

6.公共权力是社会的基本权力,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作用于社会,维持一定社会基本秩序,它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的综合,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关键的影响。

7.公共权力具有政治性。阶级产生以后,公共权力就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阶级社会里,公共权力被统治者运用不仅为维护社会秩序,也为部分群体——统治者的特殊利益服务。

[编辑]

公共权力的运行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权力按一定的程序运行,对公共事业产生作用,实现增进公共利益的目标。公共权力的运行主要包括公共权力产生、公共权力分配、公共权力作用和公共权力的监控四个环节。

1.公共权力的产生

法理学知识结构图

法理学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法的本体 第一节法的概念 一、法的概念的争议 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按法的概念是否包含道德因素区分出两种基本主张: 一是实证主义的法的概念(法与道德是相分离的);实证主义者以权威性制定和社会实效两个要素定义法的概念的,不包含内容的正确性要素; 二是自然法的法的概念(法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的)。自然法者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定义法的概念的一个必要要素,不排除社会实效性和权威性制定两个要素。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按本质与现象之间的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来分析法的本质即法是什么。) 首先,法的本质表现为法的正式性。是指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其次,法的本质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中立性。 最后,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律又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它是一种以公共权力为 后盾、具有特殊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法的普遍性就是所讲的普遍有效性,在国家权力所及的 范围内具有普遍效力; 4、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行为模式的方 式,指引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纳入统一的秩序之中,以调节社会关系。 5、法是以国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6、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 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自身权利的可能性。 四、法的作用 明确:法的作用体现在法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中,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产生、存在与发展变化都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法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法的作用本质上是社会自身力量的体现,因为法能否对社会发生作用,法对社会作用的程度,法对社会所发生作用的效果,不是法律自身能够决定的。 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

如何全面理解公共权力与国家权力

如何全面理解公共权力与国家权力 所谓公共权力,就是关于公共事务的权力,亦即关于政治社会的权力,即政治权力。 他的所有者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单一的个人或特定社会成员。公共权力的主体以国家机构为主,同时还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客体是有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它的所有者和行使者是分离的。公共权力来源于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关系中,作用于社会,维持一定的社会基本秩序,它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的综合,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会产生关键的影响。 在专制政治中,公共权力实际上是统治者的私有权力,是专制统治用以谋取利益和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当时社会公民的政治冷漠和缺乏公民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公共权力的私有化。而在民主政治中,公民共同体才是公共权力的归属主体,国家机关只是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此时的公共权力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民共同体的利益而存在的。民主政治中的公共权力具有人民性——公共权力是人民权力或者人民权利的产物,来自于人民的让渡和人民的授权,即“主权在民” 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无论是公共权力的主体还是客体,对于公共权力

的理性认识程度都有待逐步提高。例如,当前公共权力部门仍普遍存在“官本位”的意识,公共权力行使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等滥用和异化现象是这种意识的直接表现,一些机构和官员受利益驱使超越权力范围行使管辖权,特别是在一些有利可图的经济领域,越界管理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在一些公共事务领域,又常常见不到权力机构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能,近年来各地频繁爆发的矿井爆炸、食物中毒,都明显是权力机构理性权力意识缺乏的结果;而一些社会公众又时而把一切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都归因于公共权力的使用不当,时而则忽视政府的能力和权限、要求政府继续承担应该属于市场或社会自治范畴内的事务。这些对公共权力认识不到位或思考不理性的表现,都会阻碍公共权力的运行。 要想不断增进公共权力的理性化程度,就必须准确界定公共权力的合理边界,只有明确了权力边界,权力机构才可能审慎而负责任地行使公共权力,社会和公众也才能对公共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而关于公共权力的界定,就需要民主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国家法律的严谨规范、公民意识的发展和公民政治参与的不断加强也对此有重要影响。 所谓国家权力则是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是通过国家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 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 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可以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公共部门约束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公共部门约束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激励和约束是管理的手段,而手段发挥作用的载体是机制。自然界有约束,天道才运行有序;社会有约束,才能和谐发展。公共部门中,合理运用约束机制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本文主要梳理了近年来公共部门关于约束机制理论的研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约束;机制;考核标准 一、约束及约束机制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约束的定义是:“限制使不越出范围”。《说文解字》中说:“监,临下也。”“督,察也”两者结合起来,确有自上而下的察看之义。《辞海》中有两个含义:控制;管束对物体位置及其运动条件所加的限制。“约束”的含义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控制”有相近之处。约束理论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lm-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 约束就是管制,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对行为进行管制,既包括行为人的自我管制,也包括外部的管制行为,也可以将其概括为自我约束

与外部约束。 约束机制是按照约束形成的机制,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两种。外生性约束机制是在经济、金融运行外部形成的,体现的是“人的意志”;内生性约束机制是经济 金融运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体现的是“市场的逻辑”。 中国的公务员约束机制又称监督机制,这其中包括公务员的法律、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刚性约束,也包括职业道德层面的柔性约束。 二、约束的类型 1.规范性约束。一般而言,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手段 均具有一定的国家强制力,对行为规范具有更加显著地效果,因此,对组织成员行为的有效约束,需要强制力作为后盾,特别是对拥有国家权力的公务员的约束,更加需要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这些具有规范性的硬约束。 (1)制度约束。即通过建立健全公务员管理中的各项 制度来规范公职人员的行为,贯穿于所有行政程序与整个行政过程的始终。 ①惩戒制度。也称为纪律处分,是对违反公职人员义务按有关规定所进行的处罚规定。处分是一种纠错行为,是为因其违纪违法而造成损失所做出的补偿,同时对未违法违纪的公务员又能起到警示作用。 ②回避制度。回避制度的建立是公共部门依法执行公务

第一章 权力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一章权力 思考题参考答案 1.比较各种权力定义,给出你对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本章第一节中“权力的定义”在说明“权力”一词的中英文字面含义的基础上,介绍了马克斯·韦伯、拉斯维尔、帕森斯、达尔等人对于权力概念的解释,给出了“权力”定义:“权力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即社会行为主体(一个人或一些人、一个或一些组织和团体、一个或一些国家)对行为对象(其他人、其他组织或团体、其他国家)所施加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从行为主体的角度看,表现为一种支配能力,从行为客体的角度看,体现为一种被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予以说明。结合这些知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说明权力在不同层面、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2.说明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 通过收集和梳理不同时期政治思想家和政治学家对于权力的论述,可以阐释权力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 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权力构成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对于政治生活而言,权力是一切政治活动的核心,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 3.权力有什么特性?它与权威有何区别? 根据一般教科书的解释,权力作为一种支配能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由此可见,权力既可以用来“求善”,也可以用来“作恶”。约束权力,限制权力,监督权力,不过是为了确立权力使用的合理范围和方式,以保证权力的实施“弃恶从善”。 4. 权力划分有哪些标准和角度? 本章第二节“权力的类型”专门讨论了权力分类的标准和角度。在政治学研究中,以下分类是较为常见的: (1)依据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将不同生活领域的权力现象区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文化权力、宗教权力等;(2)从权力主体的视角出发,可以区分出个人权力、团体权力、政府权力、政党权力等;(3)从权力合理行使的范围视角考虑,可以区分为国家性的公共权力和社会性的公共权力等;(4)从权力结构的视角分析,可以区分出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和下级权力等;(5)从权力功能的视角出发,可以划分通常所谓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等;(6)从权力作用方式的视角看,可以区分为公开的权力和隐蔽的权力、制度化的权力和非制度化的权力;(7)从权力实施手段的视角考察,可以区分为强制性权力、奖惩性

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摘要】近年来,关于构建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从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本文从对公共权力概念的分析入手,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公共权力;制约;监督;综述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360-01 公共权力是为实现公共利益,根据公众意志对社会公共生活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支配力量,其行使主体是执政党、政府以及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社会组织。公共权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其运行的实质是对社会利益关系进行调整以实现公共利益。思想家孟德斯鸠则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列宁也曾明确指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导致无节制的堕落。在我国,尽管公共权力的基本属性已获得根本改造,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人的自私性以及封建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着公权私用、滥用和腐败等权力异化现象的出现。因而,加强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十分必要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历来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进入到21世纪后,关于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公共权力的概念 关于公共权力的概念,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解说。一个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迫使他人放弃自己的意志而实现某一目的的能力。公共权力也可以理解为公权利,是为管理公共事务而设定的。人类作为群居动物,需要组织起来适应自然环境,因而需要处理许多公共事务,也就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个体之上的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使命是维护和促进私权。但公共权力自产生起,就与私权利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尽管对抗的范围、方式各不相同。而且这种对抗性是天然的,不可化解的。试图以公共权力基本目的公共性来否认或者掩盖其与私权利的对抗性是徒劳的。因为公共权力本源自私权利,是私权利的让渡;同时公共权力行使的方式主要体现为对私权利的限制。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受种种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产生腐败,寻租等行为,对私权利构成侵犯,从而需要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二、公共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权力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其理论上的系统化始于孟德斯鸠,实际应用始于美国建国宪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使其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制约。 在这一方面,涉及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科学配置权力,并使不同权力之间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杨长青认为,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要适度分解权力.构建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具体而言,他认为可以通过“分解‘一把手’过分集中的权力”、“限制领导干部兼职”、“理顺党委和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地方党委和人大的关系”、“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来使各种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同时他认为还应“建立垂直的监督领导体制”、“理顺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关系”来“要强化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以权力制约权力。“只有从权力内部对权力进行分解,并在此建立一个稳定的、相互制约的权力体系,以权力之间的关系来制约权力”才能有效地控制权力。“强化权力制约的关键是实现权力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制约”。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需要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机构设置和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各级权力机关相互间的制约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制约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司法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吴振钧提

公共管理学(2014版)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市场失灵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在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理论上的假设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现实中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和在公共物品领域,仅仅依靠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效率—帕累托最优,即市场失灵就是巿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3.非政府公共组织 国外有称之为“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是指承担公共物品的生产与提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除政府组织以外的其他所有公共组织,主要类型有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企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自治组织。 4.电子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政府的精髓在于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体。 二、简述题 1.公共管理部门存在的原因。 公共管理部门是在社会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意义有:(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客观需求。公共管理职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维持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也是当代各国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离开公共部门的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3)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体系的存在,尤其是其存在状况还与特定社会的自治能力密切相关。在现代国家,社会自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公共权力组织的职能社会化进程以及非正式的公共组织的发达程度。 2.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者或公共组织影响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能力。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的管理者所承担的责任。公共责任是伴随公共权力产生和存在的,在赋予公共权力时,实际上对公共权力的作用目标、作用范围、作用方式、作用内容都有较具体的规定,这就是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公共责任。公共责任与公共权力相对应,即拥有多大的权力必须相应课以多大的责任。公共管理者应该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公共责任,否则将失去公共权力或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八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知识整合

选择 1、公共权力的特性(社会性、政治性、工具性、多元性、独立性) 2、公共权力的监控包括了公共管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监控主体,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公共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控制。它强调:(监控主体、监控对象、监控的内容) 3、对公共权力监控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经常性原则、广泛性原则) 4、公共权力的监控方法:(指导、绩效考核、工作汇报、预算与审计、审核与批准、视察与调查、质询、受理申诉和控告) 填空 1、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公共权力被划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2、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主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强制力。 3、公共组织的宗旨在于服务社会公众。 4、主观责任是指忠诚、良知以及认同。 5、客观责任具体形式有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两方面。 6、对公共权力监控的方式主观控制(内在控制)和客观控制(外在控制) 7、公共权力监控的机制:既要有监控,又要是有效监控,而且要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监控方式名词解释 1、公共权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政府和其 他公共组织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 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2、结构监控:最主要的一种内部监控形式,是 指与公共组织结构相关的监控机制,包括纵向监 控(垂直监控)和横向监控(职能监控)。 3、纪律监控:指在公共组织内部设置专门机构, 负责对该组织内其他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进行 监控。采用奖惩制度是公共组织进行管理的常用 手段。 4、法律监控:法律监控主要指对国家行政机关 的监控,在国家行政组织内设立行政检察、监督 或政法机关,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 监控。 简答 1、公共权力具体表现: 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行使 者是公共管理者。 公共管理者获得的权力是由全体社会成员 授权赋予的合法权。 公共权力的最终作用对象是公共事务。 公共权力的目标是谋取公共利益。 2、公共责任的性质: 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 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 公共责任是监控与约束的条件 3、公共责任的落实原则 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对等 公共权力与责任的分配应明确 公共权力行使过程必须受到监控 公共权力机构具有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 能力 4、公共权力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者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的局限,对公 共权力的行使过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外 界的监督和纠正。 公共管理者也具有“经济人”的特点,在失 去权力监督时,他们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 私利,损害公共利益。 对公共权利的监控机制的建立,不仅要考虑 监控效率(即降低监控成本,增进监控效果), 而且要考虑监控方法的科学化。 对监控者必须赋予相应的权力,同时,对监 控者也要实施监控。 监控者应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 使监控活动更加准确、有效。 5、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 从公共组织行使公共权力分:立法监控、执法监 控、司法监控 从隶属关系上划分:上级对下级的监控(下行监 控)、下级对上级的监控(上行监控)、同级之间

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专业课一) 名词:(6*5分) 公共管理者、公共政策、反制法则、治理工具、非营利组织 简答:(6*12分) 1、简述战略管理的特征 2、试述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因素 3、简述公共管理着应具备的技能 4、传统预算制度虽然能够控制预算的完成,但却不能完成“评价”预算完成情况的任务,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5、简述零基预算的优点 6、简述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 论述:(2*24分 1、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总结了8种研究公共管理者技能与角色的途径,请分别论述。 2、立足国情,借鉴国外,试析评我国公共管理的得与失。 综合知识(专业课二) 名词(6*5分)公务员制度、合理性合法性组织、理性、异质性、程序的仪式化 材料(2*15分) 1、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谈谈你对该法条的理解。 2、材料略。问题大意:谈谈思想政治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对于抑制决策过程中消极行为的作用。 简答:(5*10分) 1简述政治与行政的关系 2麦格雷戈对于管理思想的创新

3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4决策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5简述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与职务升降制度的技术和方法(顺序有颠倒题目没有错) 论述:(2*20分) 1论述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退出机制 2结合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谈谈为什么政府要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简要分析:总体来看,今年的武大行管专业的考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 题量相对增加,表现为综合知识的材料分析由一题增加为两题。最后一题论述开放性明显,相对而言,其他题目理解记忆要求较高。 2 出题点分布相对往年更加均衡,改变了以往重视黎民教授的公共管理学,忽视陈振明教授公共管理学,重视西方行政学说史、国家公务员制度忽视公共部门决策理论与方法的考试倾向。研友们从试卷中很容易看出来。 3 重点知识没有改变,比如综合知识吗,常考的重点依旧是考试的重点,只是分量相对减轻。 2011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题目公共管理 一、名词解释(6*5=30) 1.公共事务 2.准公共物品 3.目标管理 4.公共权力

论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

公共经济 论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 李辉生 [摘 要]公共企业公共责任既是一种对公众的义务,也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公共企业公共责任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确保公共企业履行其自身的公共责任,必须正确处理好受托公权与公共责任、公共企业盈利最大化与公共责任、政府监管与公共企业自律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企业;公共责任;公共权力 [中图分类号]F0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06)07-0064-03 公共企业是指持续存在的,以为社会提供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其主要经营活动的,且具有一定盈利目标,受到政府特殊管制措施所制约、组织化的经济实体,而不论这些经济实体是否存在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资本联系。[1]公共企业代理公权、公共性及公共投入特征决定了公共企业承担区别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共责任。 一、公共企业公共责任的含义 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是指公共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公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在向公众就自身管理行为做出解释和说明的同时,承担管理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在公用事业市场化、国有企业市场化以及政府管理事务向第三部门转移的国际浪潮下,公共权力的行使方式随之改变。一方面,获得公共管理职能的企业、公司组织实体的目标变得多元化,引起公司法中社会责任和法人制度的变化,商业和社会伦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效率成为公共管理的硬伤,私人领域的管理经验逐渐被引入公共领域之中,公共责任和私人责任在对效率的追求方面逐渐融合。公共企业成为公私融合的重要媒介,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对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公共责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它包括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具体内容。公共企业行使着特定的公共权力,占有和支配一定的公共资源,这决定着公共企业承担着一定的公共责任:追求公共利益,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完成公共管理任务的责任;遵守公共管理法规和职业道德,承担职权范围内管理后果的责任;实现和保持公共管理系统的不同岗位之间有序合作的责任;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维持行业秩序等等。 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公共企业的公共责任可以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公共责任要求以“结果为本”、注重创新意识,体现为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具有主动性的特征;微观层面公共责任要求服从和遵守规则,表现为努力做好份内之事,具有被动性的特点。由于公共企业是一个既追求公共利益又追求盈利和效率的经济实体,因而特别需要强调宏观层面的公共责任,并努力将宏观层面的公共责任的外部要求内化为公共企业的行为规范。 最近,公共责任的范畴在原有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扩展和细化,它包括适当运用资金的财务责任,

行政程序新范畴与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

行政程序新范畴与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

行政程序新范畴与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

行政程序新范畴与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 作者:傅小随署名:第一合作者:无 发表刊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期号:2002年第2期转载情况:无 是否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专兼职研究员”名义发表:-2-(说明:"1"为是,"2"为否) [摘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们的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念中,科学管理和规范运行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80年代以后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的恢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但反映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学术新发展的程序法独立价值学说和公正规则-程序思维,至今还没有真正在学科体系的意义上充实进我们的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念中。其表现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学科体系中并没有关于这一内容的有力体现。现在,法学对立法权、尤其是司法权运作程序理论的深入发掘以及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公正规则-程序思维,至少应该以行政学增加新范畴的形式充实进来,以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行政程序独立价值国家权力理论体系 在国家权力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中,司法权运用的长期实践导致在法学理论中出现了对程序法独立价值的越来越普遍的认同。同时,法学对立法程序也有了高度评价和深入研究。行政权力在性质和运作方式上虽然与司法权和立法权有很大不同,但这种公共权力的直接、主动和普遍性行使,在很大意义上说,按比较精细的程序操作以接受有效约束的必要性毫不逊色于前者。在我国,行政法的体系中虽然已经包含关于行政程序的部分规定,但目前并不存在一部专门的约束政府执法行为的行政程序法。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政府许多基本行政行为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缺乏法定程序约束的严重制度缺陷。引起这个制度缺陷的是我们长期的国家权力观念偏颇和政治-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缺陷。例如,行政学理论体系就对行政程序的普遍性理论和实际价值关注太少。近2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政治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已经将国家管理的规则-程序的独立价值观发掘并树立起来。我们的国家权力观和公共管理观也应该由此开始得到新的充实。 一、法学的程序独立价值理念开创了国家权力-公共管理观念的新视野 程序是人们为保证一种行为所追求的目标宗旨的正确实现而对特定的行为过程所预先进行的明确规范,这些规范包括了对行为主体和客体资质的要求,行为过程的步骤、时限、范围、方式、禁忌等的规定。立法、司法审判都必须以严格程序约束为保障取得公正结果的基本条件。同为国家管理活动的行政管理也应该有规范程序的约束。行政程序就是关于政府管理过程各方面的这种法律规定和政府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关于工作过程的规定的制度体系。它规范着政府机关和政府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保障其运行在追求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轨道上。合理的程序除了能够保障行为目标宗旨的正确实现之外,还有保障行为主、客体各方权益互不受损害及提高行为效率的功能。因此,程序除了其对于目标的工具价值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独立价值。 法学理论之所以在摈弃边沁的程序法附属论或程序工具主义之后,接受了罗尔斯的程序正义观念,提并出了程序法独立价值的理论,其原因是长期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了重实体法而轻程序法导致的大量审判不公和大量案件难以准确判决现象。为了使法律能够真正担负起公正地解决各种社会

公共行政价值_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_政府公共权力科学运作的三维构架

作者简介:齐明山,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李彦娅,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行政管理系教师。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121期,2006.6 ACADE M I CS I N CH I N A No .6Nov .2006 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 ———政府公共权力科学运作的三维构架 ○齐明山,李彦娅 (中国人民大学 行政管理系,北京 100872) 〔摘 要〕当前,科学运用政府公共权力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增强政府的合法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把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置于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三个维度所建构的三维框架中加以考虑,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使政府公共权力的运作真正走向科学化与制度化。 〔关键词〕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公共责任;政府公共权力 政府公共权力作为权力的一种类型,不仅继承了权力的强制特征,与私人权力相比,政府公共权力又具有公共性。正是政府公共权力这两方面的特征,决定了政府公共权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当前,科学运用政府公共权力对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政府的合法性、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进步等方面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管理正面临全球化与国内社会双重转型的现实背景,政府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已经成为政府治理的一大难题。因而,治理政府公共权力的异化也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公共权力的运用置于公共行政价值、公共利益、公共责任三个维度所建构的三维框架中加以考虑,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关系,才能使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真正走向科学化与制度化。 一、政府公共权力的内涵及特征 权力是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权力”是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约束公共权力

约束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从本源上讲,来源于人民,它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代表人民,掌握行使,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的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 但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一些官员把公共权力当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挪用挤占国家的专项资金,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在商品房买卖置换中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或以劣换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利用手中职权安排提拔亲信,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少数公职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当作为生活作风腐化的桥梁,部分权力在运行的过程中,紧紧与吃喝联系在一起,好象不吃不喝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致使动用公款吃喝玩乐之风越演越烈。 公共权力滥用产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利己主义不断蔓延由于现行的行政大权落在一小部分管理人员手中,他们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二是在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和行政权力运行不规范,以及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许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订出来。不健全、不完善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而不健全、不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更使得腐败有机可乘,有空可钻,腐败必然蔓延。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为少数人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三是部分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放松对道德修养、价值观严重的学习,腐朽思想恶性膨胀。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一旦公共权力部门化、政府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一切有权力的群体都会滥用权力,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因此,约束公共权力,有效行使公共权力,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社会各方面对公共权力监督的需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滥用行政权力问题,必须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约束公共权力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根本上消除滥用权力的问题。 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对现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进行清理,下决心再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方式,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标准、条件、时限和相应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做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黎民)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 2、企业管理; 3、私人部门管理; 4、工商管理; 5、公共物品; 6、公共事务; 7、公共服务; 8、行政管理; 9、公共部门;10、私人部门;11、公共管理学;12、行政管理学;13、P途径;14、B途径 二、基本理论 1、简要阐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活动历史沿革。 2、简要阐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 3、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要说明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概念 1、公共选择; 2、政府失败; 3、新公共行政; 4、新公共管理; 5、管理主义; 6、宪政主义; 7、寻租; 8、政府的内部性; 9、外部性(外部效应);10、治理;11、善治;12、善政;13、新公共服务 二、基本理论 1、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3、简要介绍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及其特征,并对新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作简要评析。 4、简要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这五个国家新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标志及特点。 5、对管理主义的基本思想作简要评析。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组织; 2、直线制; 3、职能制; 4、直线职能制; 5、矩阵制; 6、政府; 7、非营利性组织;8、官僚制(科层制) 二、基本理论 1、简要说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 2、简要说明公共组织结构的重要作用。 3、简要说明公共组织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分类。 4、简要说明政府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类型。 5、举例说明非营利性组织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类型。 6、简要说明非营利性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7、简要评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8、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因及基本方向。 第四章公共管理职能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职能; 2、市场机制; 3、市场失灵; 4、政府失灵; 5、行政国家; 6、有限政府; 7、服务型政府 二、基本理论 1、简要说明公共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必要性。 2、举例说明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分类。 3、简要叙述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变迁历程。 4、简要叙述中国的公共管理职能变迁历程。 5、论述目前我国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6、简要说明市场机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及其补救办法。 7、简要说明政府机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及其补救办法。

浅谈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区别-论文.doc

摘 要: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与出发点,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许多书刊文献中把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权力就是政治权力;公共权力不同于政治权力, 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不同。本文通过探讨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区别,以期做出一些解释和引起公众的思考。 关键词: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 区别 一、关于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定义 1、关于权力的定义

“ 权力”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很早就对“权力”这个概念进行过探讨。在中国“ 权”的概念有三种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衡量审度之义, 如孔子说:“谨权量, 审法度, 修废官, 四方之政行焉。”二是制约或控制别人的能力。如早期法家人物慎到认为,“ 贤而屈于不肖者, 权轻也。”又如《庄子·天运》说:“亲权者不能与人柄。”三是指平均或平衡,如清代学者刘大櫆在《井田》一书中说:“取天下之田,与天下之民,合计其数而权之,而民各分其可得之田。”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学者彼德·布劳认为:“权力是个人或群体将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德国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就是一个行动者所拥有的不顾反对而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不管这种可能性所依据的基础是什么。”迈克乐·罗斯金认为:“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在人的活动涉及他人的时候才存在权力,权力总是具有人指向性的,意味着权力主体对他人实施控制以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 2、公共权力的定义 恩格斯认为: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就是人们所共同掌控的、协调和管理社会共同生活的权力;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产生于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其基本功能是调解和处理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争端和纠纷;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以确认和保障自然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平等地位、民主权利为前提和基础。近代社会中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权力的公共性做出了充分的理论证明,形成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共识,比较典型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观点有“君权神授论”“天赋人权论”“人民主权论”等。 3、政治权力的定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