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师爱需要艺术表达

师爱需要艺术表达

师爱需要艺术表达
师爱需要艺术表达

师爱需要艺术表达

常谈师爱,那么师爱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有渊博的学识,教给学生许多知识就是师爱;有人认为有高尚的情操,做学生的榜样就是师爱;有人认为善于开启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是师爱。在办公室里,一个教龄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着一个学生无奈地直叹道:“唉,我这样做还不是为他好,可是他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呀?居然在教室里谩骂,说什么不要我管这样的话。唉,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这出自肺腑的话,闻者可能会理解这位教师的良苦用心,可是再看那个学生,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中,竟然还带着怨气。原来是今天这学生的作业没完成,老教师恨铁不成钢,在班上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想以此换来这个学生的觉悟,没想到是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个学生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口出伤人。明明是爱生却换来了恨师,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位老教师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爱会表达。今天,你微笑了吗?你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了吗?我认为爱在心中,善于表达。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全部奥秘”。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都怀着赤诚的爱,这就是师爱。有道是:“教不严,师之惰。”许多教师往往通过严格的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许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对他们的这份爱,只是单纯地认为是对他们行为的约束,是对他们个性发展的制约,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不满、抵触、消极的情绪,易产生抗拒的

浅谈对师德师风的理解

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发展之本在教育,教育之本在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师魂的核心是师德,强烈的责任感在鞭策着我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因此,我决心把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四有”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对照目标,努力寻找自己的不足,为培育“四有”新人作出更大贡献。以下几点是我对师德工作的总结。一、师德师风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关心、关爱、关注学生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 为此,我思学生之所惑,急家长之所急。在课堂上开辟了“我思故我在”专栏,开展“目标成就未来”、“拥抱自信走向成功”等课前5分钟励志教育,还把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学教育学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找准奋斗方向,学习人际交往,调节不良情绪,克服重重困难。教学之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生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让家长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主成长,给学生一盏明灯,照亮人生旅途。 近几年,我每接手一个新的年级时,都会有学生问我同样的问题:“老师,您怎样看我们?”言外之意,问我如何评价她们。我深知她们敏感的内心需要百般呵护,我每次都会以悦纳的方式回报她们。具体地说,是无条件地接纳并赞美她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坚信,教好一个学生能成就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热爱教育事业,更爱我的学生。爱学生,是因为学生那一声声“老师”温暖了我的心窝;爱学生,是因为学生那一条条祝福,满足了我的成就感;爱学生,是因为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升华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信息时代,作为教师,履行的义务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随着无线电、互联网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遍了大江南北,教育行为影响着成百上千个家庭。教师无形中成了家长最忠实、最知心的朋友,成了孩子们最信任的伙伴。因为我坚信,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事,只要做一名有心人,就能悄无声息地引领着学生前行。 三、注重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培根也说过:

爱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门功课散文

爱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门功课散文 有本书叫做《爱的艺术》是教诲人如何去爱人,是本相当经典的书籍,书中强调爱不是对象问习题,而是能力问习题。正如同书中所言:“只有当我经过了长久的的实践,直至我理论性的知识及我实践的成果掺合为一,变成了我的直觉,对于任何艺术之精通掌握,其本质即是直觉,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我才算精于医术”。 除了理论及实践外,还有另一个须要因素,对于这项艺术的精通掌握必须是他无上关心的目的。 爱是需要学习,正如其同他技能方面,也是必需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成长与进步。找寻有关爱的理论书籍,详加研读,并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的实践。将他当作自己生命中最主要关心的目的,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够学会如何爱人,也才能够找到真爱。有些人常把爱挂在嘴边,但却不懂得爱,认为只要陪伴在配偶身边、衣食无虑,就是爱。假如两人婚后因为意见不合、思想、个性、生活习惯差异,不断的争吵,就会主观认定是因为找错对象的缘故,假如找到正确的对象,婚姻就会一辈子幸福美满。 什么是正确的对象呢?就是必须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懂得倾听、关心、照顾、尊重、有责任感、了解、包容,如此一来婚姻生活就能够美满幸福。思考一下盲点是什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爱人,所以期望找到一个完美无缺,有能力爱人来爱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思维盲点。正如同要找到完美的对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变成别人

理想的对象,如此一来寻找的对象,无形中变大许多,因为培养爱的能力,懂得怎么爱人,而不是一眛的要求别人付出。你会觉察遇到的对象都是理想的对象。因为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 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将它当作人生一门重要的功课,学习如何爱人,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的实践,就如同学习其他技能一般,中间虽然也会发生一些挫折及不顺,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的学习爱的理论并实际运用在现实生活之中。 就如同开车、打球一般,把爱的技能变成直觉,让爱的理论与实践交融为一体,懂得付出、持续不断的学习爱,也才能享受到爱的甜美与幸福。

《顺服神的命定,走完自己的人生》

《顺服神的命定,走完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一起探索人生的奥秘-- 一个牧者的心声 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学会忍耐;因为事已成现实自己无法改变。 学会宽容;因为人生在世谁能无过呢,人无完人。 学会沉默;因为沉默是金。 学会说不;因为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求,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 学会观察;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眼观其变,才能明辩是非。 学会忘记;因为只有忘记已经失去的才能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学会放弃;因为有的东西只能远远的欣赏。不是你的,就不要去追求,有些东西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学会适应;因为任何条件下都要生存。 学会珍惜;因为现在得到的都是最美好的。 学会付出;因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回报,虽然付出与回报不总成比例。 学会克制;因为冲动往往会事得其返。 学会思过;这样才能找到自己不足之处。 学会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懂得人生的苦与乐。 学会改变;因为你不能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 学会装傻;因为人生难得糊涂。 学会快乐;因为只有开心度过每一天,活得才精彩。 学会知足;因为只有这样才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真所谓知足常乐。学会承受;因为在人生当中总是发生一些突如其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别无选择,只要默默地承受,并勇敢地面对!不要在乎别人的论断。 学会倾听;因为听取倾诉,是对她人的尊敬,也是对她人的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安慰。 学会知而不言;因为言多必失。 学会自我解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自我超越。 学会知难而进;因为这样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会一分为二看事情,因为凡事不是以自己的目的为转移。 学会坚强地爬出来;因为人是从坎坷中才茁壮成长。 学会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因为这样才能让自己清醒、明白。 学会从痛苦中珍爱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等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才感到人生短暂呢?! 学会用心去看世界;因为这样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 学会拿得起来放得下!因为只有这样才会重新开始新的起点! 学会转移心情;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从悲伤挣扎出来,才会让自己快乐起来。 学会向前看;因为生活节奏太快来不及回首。 学会坚韧不拨;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战胜生活中好多困难。 学会渴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动力的源泉。 学会享乐;因为这是我的努力付出所收获的成果。 学会奋斗!因为它是我美好人生的伴侣。 学会爱!因为爱可以给我力量,只有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谈师爱的一点体会

谈师爱的一点体会 发表时间:2009-10-22T14:54:44.15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08年第7期供稿作者:马成兴[导读] 谈师爱的一点体会 马成兴 (乐都县共和乡中心学校青海乐都810700)师爱是教师应具备一种道德情操,它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还应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联系师生感情的纽带。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师爱则好象是其过程中的润滑机,缺少了师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产生一种阻力,产生学习上的逆反心理,成为教育教学上的一大障碍。师爱的力量在“学困生”上表现最为强烈。当教师对学生怀有一颗关爱的心,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学生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对自己的真诚爱护,产生师生之间的亲近感,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达到其教育的目的。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师爱的灵活运用优为重要。教师从尊重、期待等诸多方面激励学生,加倍的关爱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多激励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营造“乐学”的学习氛围。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各种需求,了解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透过学生的细微变化来观察他们的内心愿望,进而理解、尊重他们,唤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听从教师的教诲。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学生从教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生活中的人情冷暖,从而把这种师爱转化为学生对他人的亲近、友好,使学生养成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愿望,形成良好情感和性格。四川大地震中,师爱又一次得到了升华,许多教师冒着生命危险,将学生从即将倒塌楼房中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有的用自己的身躯撑起倾倒的墙壁、倒塌的水泥板,他的学生得救了,而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师爱不仅包含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而且具有更深的含义——奉献、牺牲。收稿日期:2008-7-08

浅谈“师爱”

浅谈“师爱”的力量 泸水县上江乡丙奉完小戴天光摘要: 《爱之教育》指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就是爱的使者。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给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一、爱学生,就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普通、持久而高尚的,越是满怀深情的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怀,才是连接心灵的线索。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二、爱学生,要深入的理解学生,就要发挥师爱的力量。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三、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放在心坎上。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用爱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关键词:师爱、心灵、鼓励、呵护、雨露 《爱之教育》指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师就是爱的使者。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给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 一、爱学生,就要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普通、持久而 高尚的,越是满怀深情的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教师和学

生的相互关怀,才是连接心灵的线索。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去年我接到古登乡麻栗山完小全校英语和四年级科学的教学任务,英语的教学已成为定律,但是科学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为麻栗山完小处于偏远的少数民族山区,科学一直在潜意识里被当副科,学生没心思去探究理解,认为反正会背就可以了。上课学生拿不出什么兴趣,只要测试题目较灵活就无法应对,为此我费了很多精力,效果却是微乎其微。有一天,天气太热,上完体育课后他们就悄悄跑去洗了冷水脸,结果很多同学都得了风寒感冒。由于大部分都是食宿生,家人都不在身边,而他们的班主任也不在学校,我就帮忙找来了村里的医生。打针的时候,看到有的同学眼里流露出害怕的神情,就过去抱着他、安慰、鼓励。需要喝药的同学就给他们打热水。当得知有些同学因为生病而吃不下食堂的饭,我就回到自己的宿舍熬了一大锅粥,然后一碗碗送到生病的同学的手里。看见的同学都很感动,有几个顽皮的同学就说:“老师你好像他们的妈妈。”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他们喜欢接近我了,于是我继续积极发现学生某些小事上体现出良好的品质,同时都给予充分的表扬,使学生受到鼓舞,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生博的老师的喜爱,获得老师的赞扬和关注,意识到这是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转化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就是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教导,收到“亲其道、信其道”我表扬他们,他们认为是鼓励,我批评他们,他们会认为是我在严格要求他们。因此,我上的课他们愿学,提出的问题,他们愿答,努力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也就有所提高。 师爱无痕,师爱是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师爱像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师爱似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师

师爱之艺术

师爱之艺术 内江市东兴区胜利镇中心校:邱小洪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热爱学生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任何一个教学策略的重要支撑点。 爱的重要性无需多讲,因为要让我们的老师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爱,怎样去爱,怎样使学生体会、理解并接受我们的爱。假如我们做个细心人就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绝大多数老师都愿意为学生奉献一片爱心,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这样的关系让老师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有的却相处紧张,老师上这一班觉得头疼,学生上这一科也觉得没劲,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阳奉阴违,致使教学工作很难顺利进行,究其根源,有些就是因为不会爱造成的后果。学生毕竟是孩子,所以如果他们喜欢你,即使你偶尔有些失误,他们也会谅解;反之,既便是正确的话,他们听起来也觉得刺耳。由此看来,仅仅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还不够,关键是学会怎样去爱,讲究爱的艺术。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在爱生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批评之艺术(善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不可避免,教师的批评教育也少不了。俗语说“打是心痛,骂是爱”,批评是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的一种方式,但同样的目的,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人人都难免犯错,何况学生,特别是有个别学生,有时会犯较严重的错误,老师生气,可以理解,但千万要冷静。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尽可能多剖析、少责难;多慰勉,少埋怨。在剖析中让他们看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在批评中寄予殷切希望;在慰勉中引导他们鼓起勇气。这样,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感到老师并没有因犯错而疏远他们,而是热情地给他们以关怀和体贴,他们会因此而更觉内疚,唤起改正错误的决心。千万不能言辞激烈,使矛盾激化,尤其注意气头上不要急于处理问题,否则适得其反。由此可见,要想获得好的效果,让学生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就应注意批评之艺术。 二、平等、民主之爱 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现出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还表现在推行班级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我的做法是,在很多班级活动中发挥民主参与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中重要事情的决策,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总之,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的,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师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热爱、尊重及严格要求等行为的总称,也有人称之为教育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是教学成功的必要基础,师爱是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更要把无私无限的爱奉献给学生。教师多一分爱,学生就多一点进步。 标签:班主任工作;师爱 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而师爱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师魂,是师德的核心。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部长周济同志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爱与责任———师德之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中职班主任,应当把对学生的爱看作是自己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累并快乐着,这是一种归属感,觉得这个班级是“我的”,这个班级的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我可以下课时大方地走到学生面前看他们在玩什么,我可以在上课时随意的路过教室,看他们其他课上的学习状态如何,因为这个班级是“我的”。 班主任工作如春雨绵绵,润物无声,似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只有牢牢把握“爱是主流,情是主线,方法是关键”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工作有声有色,更有实效。为此,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爱,奠定师生情感交流 (一)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要教育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大凡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热爱学生,而且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搞好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诚相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去感化自己的学生,以至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二)师爱,是学生发展的动因 琢玉首先要爱玉,育人首先要爱人。“教师没爱,就像池塘里没水”,没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感化学生的源泉,更是转化学生的动力。 二、师爱,促进师生情感升华 (一)师爱,像爱孩子一样爱学生

心理学经典文献选读书目

心理学经典文献选读书目 “心理学史”: 1、《现代心理学史》[美] 杜.舒尔茨人民教育出版社 2、《心理学史导论》[美]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史》[美]黎黑浙江教育出版社 4、《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M艾森克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册BR赫根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张春兴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7、《美国的心理学界》李绍昆著商务印书馆 “普通心理学”: 1、《心理学纲要》[美] 克雷奇等文化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苏] 彼得罗夫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 4、《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 1、《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美] 埃德温.P.霍兰德广东教育出版社 2、《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 1、《心理研究中的实验设计(第五版)》[美] A.L.Edwards 四川教育出版社 2、《社会研究方法(第八版)》[美] 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 3、《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人民教育出版社 精神分析类: 弗洛伊德的著作: 1、《释梦》商务出版社 2、《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 3、《少女杜拉的故事》 4、《曰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介绍弗洛伊德思想的著作: 1、《精神分析入门》查尔斯?布伦纳杨华渝等译北京出版社 2、《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罗伯特?尼萨诺著杨华渝译北京出版社 3、《心灵的激情》上下欧文?斯通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4、《后现代精神分析》诺曼?N?霍兰德著潘国庆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5、《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贾晓明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介绍荣格与荣格派理论的: 1、《荣格心理学入门》霍尔等著冯川译三联书店 2、《神秘的原型》施春华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荣格:灵魂的现实性》河合俊雄著赵金贵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4、《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5、《破译心灵》詹姆斯?希尔曼著蒋书丽等译海南出版社 弗洛姆的著作: 1、《逃避自由》 2、《爱的艺术》 3、《健全的社会》

师爱的心得体会

师爱的心得体会 篇一:师爱的心得体会 有人讲,师爱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教育的力量源泉,不懂爱,就不懂得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教师的爱对学生而言是无私的,他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暖流,是师生之间心理相融的黏合剂,这是一种含有友情又超越友情,含有真爱的教育爱。 因为目前农村学生,大多数父母在外地工作,家中在有爷爷奶奶。无发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和母爱,每当有学生生病或住院,我都到医院看望,并安排学生干部去看望或照顾,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爱,情感的互动。一个学生如果能经常感受到学管干部对他的爱,这不仅会激起他的热情、自信及对师长的爱戴和尊重,而且还能使他通过自己所感受到的爱,去鼓动、带动其他学生奉献爱心、尊老爱幼,好好学习。 毛泽东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正确的发言权”,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育的适当契机。契机,就是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时机。教育中把握了契机,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学生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学生管理要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去,作到“四知四熟悉”,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习态

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当前思想状况,对管理的态度等等。我们学生管理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学生的管理要处处做有心人,时时作观察家,勤于观察,把敏锐的目光延伸到学生活动的每一点,每一处,注意一日生活秩序的每一个环节。善于从学生细微的行为表现中窥探其心灵的奥秘和隐情,特别是对“困难学生”心灵的奥秘的及时把握,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经过梳理、剖析,才能“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炼之以意”,以此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和创造力。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寻找最适宜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挖掘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潜在的“宝藏”,并加以赏识、发扬,以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充满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即使面对暂时学得比较糟糕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理智地对他说:“只要一直坚定,方法得当就会成功。”因为这些学生只是由于自身及外界的种种原因而暂时没能展现出潜能。而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努力为他们开垦出一片得以展现潜能和创造力的适宜的土壤。师爱的心得体会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也有因不了解情况而误解或错误

浅谈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浅谈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摘要 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是教师们必修的课题。不论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真的是一门艺术。与学生相处得好,就能快乐地教学。作为教师的我,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十多年,自然与学生相处了十多年。在这些相处中,我从中悟出了一些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教师自身首先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与学生很好的相处。乌申斯基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所以,教师必须是学识渊博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性格开朗活泼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大公无私的。这样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学生才更愿意亲近。关键词:教师高尚人格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一个有才华,而又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的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那是不能预估的。学生更愿意接近这样的教师。反之,那种思想猥琐的,学生则敬而远之。 首先,教师与学生相处,要时时处处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教师自己都懒怠学习,如何让学生勤奋学习?教师要学生讲究卫生,教师自己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不屑于弯腰去捡,如何要求学生去做?与学生的相处,需要教师付出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什么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喜爱?仅仅是因为他们年轻吗?不,是因为他们热情地与学生相处。在课堂上,他们热情的传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给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授对象(学生),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往往不一样,其中的原因就跟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能力有关。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展示出极强的人格魅力,就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吸引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那些原先不喜欢这个科目的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改变想法,喜欢上该科目,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学好该科目。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人格魅力,就没办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难于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甚至会使一些本来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的学生因不喜欢这个老师而疏远该科目。 其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爱上老师。我们平时只强调老师怎么去爱学生,认为只要对学生付出所有的爱,就是好老师。其实不尽然,让学生爱老师也很重要,如果学生爱这位老师,他(她)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否则他(她)会觉得对不住这位老师。所以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不能只限于课堂上,课余时间也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我任教的班上有个女生,她非常的喜欢我,她不知道怎样表达她对我的爱,就利用周末时间,到山上为我打了一捆的蕨菜(也称龙爪菜),星期一拿给我,第二天还迫不及待的问我好不好吃。能不好吃吗?吃的可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呀。我也不能落后,我给了她两颗糖,她高兴得什么似的。再说,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教师可以利用通讯工具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短信,电话,QQ等等。我就经常与学生在QQ上聊天。和他们海阔天空的神聊,在空间里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都喜欢粘着我,和我说他们的快乐,他们的不开心。在这个青少年都善于封闭心灵的年代,我觉得这点真的好难得。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一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不管是现在的学

浅谈对教师情感的理解

浅谈对教师情感的理解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情感的亲切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功能,影响学生情感个性成长;理解功能,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振;转移功能,增强学生智力活动兴趣;内化功能,树立学生效法模仿样榜。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第一、教师情感的亲切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对于学生的热爱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依恋性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并在教师那里寻找温暖和寻求知识。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证明:一般动物都有温存抚慰的需求,都有趋爱性。难道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何偿不是如此呢?教师的爱,能使学生把对父母的爱转移到教师身上,从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依恋性。教师还往往把这种亲切感引上正面教育孩子,使之健康地成长。 第二、教师情感的激发功能,影响学生情感个性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希望学生成才的期待上,他们通过笑貌、眼神、语调、接触的方式和态度来表现关心学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的成长,这种功能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只要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在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希望他们进步,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希望的那样进步了;反之,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他们另眼相看,不抱希望,致使这些学生破罐子破摔,成绩每况愈下,品行变劣。因为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日益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感情是一种社会的评价。当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时,会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激发出他们奋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这与皮格马利翁将自己的感情灌注在象牙少女身上有异曲同工之效。相反,学生在遭到教师冷漠厌弃时,往往产生一种被遗弃感和自卑感,甚至产生妒嫉怒恨的心情,这使得他们更加抑郁孤僻或凶狠暴燥,对社会和老师往往产生报复心态和情感。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如何,直接激发或刺伤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第三、教师情感的理解功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振 教师如能善于体察学生的特点、志向和需求,一旦发现学生有松懈情绪就及时勉励,一旦发现学生有难言之隐就及时加以引导、排除。尤其是对于那些受人歧视,或因偶然失足而遭人非议的学生更要和风细雨,语重心长地给予启发、呵护,寓教育于关怀和体贴之中,绝不要冷若冰霜,动则讽刺挖苦,恶语辱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进而把自己的教师作为良师益友,相信教师是为了自己好,相信教师说的是真理,从而按教师说的去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笔者担任班主任教育后进生的“秘诀”就是: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导之以行,以身作则;持之以恒,诲人不倦。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正是发挥了教师感情的理解功能。 第四、教师情感的转移功能,增强学生智力活动兴趣 教师对学生挚爱的情感“投身”到学生的心灵上,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进而把对教师的爱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具体表观为:学生喜欢听自己所敬慕的教师的课,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努力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这用现代认知派心理学的观点来说,是一种交往性学习动机,学生愿意为自己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反之,教师对学生没有真挚的爱,学生也很难喜欢这种教师,进而不喜欢这种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曾经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学识水平高,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华超群。每堂课均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结构严谨,板书设计科学得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极强,问题分析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假如平时能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他的教学效果将是许多教师难以比及,然而他所教的学生,成绩却并不理想。究其失败原因,就是该教师平时只注重教书,却不注重同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有不良习惯,教育学生脾气暴燥,恨铁不成钢,经常岐视、挖苦和辱骂学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心有怨恨,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对其所教的学科有厌恶感,并难以接受,学习成

浅谈对“师爱”的理解

浅谈对“师爱”的理解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师爱的不同的方式以及实施师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的良好效果。我也从报刊杂志拜读过很多教育丁作者所发表师爱的文章和论文,从中受益非浅。并促使本人对师爱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师爱的来源和表现都有着进一步的认识。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认真了解师爱的含义、特征、来源与表现有着更深刻而必要的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也能帮助我们达到常规管理的目标和教育的目的。 所谓师爱,是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本职工作的浓厚的情感。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或缺缺少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师爱是教育工作者对其本职工作的爱。师爱是每一位教育者从事工作时都应该必备和遵循的最基本的要求,“以爱为核心,干好本职工作”是对所有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师爱是理念与行为一体化的爱。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内隐形式,教育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会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可见,师爱的理念是师爱行为的源头活水,然而师爱的理念并不能替代师爱的行为。只有达到理念与行为一体化的师爱,才是真正的师爱。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师爱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有人说,有一个好老师就又一个好班级。的确,在当今教育改革浪潮的今天,教师是抓好一个班级的关键。这是因为教师是一个班级的领导的核心力量;对内管理班级,是班级的领导者、指导者、服务者、协调者、评价者和探索者。从班级管理心理学的视角看,教师在班集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影响力,即一名教师具有支配和改变他人观念与行为的心理力量。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其管理手段不应仅仅局限于制度管理,更重要的应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取决于教师的爱。在班级的教育工作中,任何规章、任何制度、任何方法,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心,多么周全,都不能替代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尤其是师爱的作用。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宝贵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它源于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与表达。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高尚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学生是教师互动的对象,也是教师生命的延续和镜子,有学生才有教师价值的实现。教师爱学生,也是在爱自己,爱自己用心以及的一切产生的一切。爱学生,是一种珍惜,珍惜生命的成长,珍惜理想的实现。教育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是教师生活的主要内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也是教师热爱自己生活的体现。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师爱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师爱 有位名人曾说:“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 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更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热爱学生愈深,教育学生的效果也愈好。因此班主任要 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对学生真挚、博大的爱 去教育管理学生,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师爱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法宝”。 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体现师爱呢? 一、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应当是真诚的 师爱是最纯洁、高尚的情感。只有班主任从内心真正热爱、关心学生,师生才会有感情 沟通和共同语言,班主任才能深刻地了解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教师,这样才能心悦诚服 地接受教育、学会做人,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人格 著名教育家爱默森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 告诫教师:“对学生多一些尊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得 到升华,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情感中得到熏陶。 如:教师节收到学生送来的贺卡后,应对学生说声“谢谢”、“啊,多精美的卡片!”让学 生帮忙或回答问题时多说“请”字;在处理一些违纪行为时应“先私下后公开”,不能有讽刺挖苦,训斥辱骂等“心灵施暴”现象。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不能用“棍棒政策”,否则会因学生逆反心理而造成师生间“短兵相接”。处理问题时,最好选 择午后,办公室里人比较少,让学生慢慢坐下来倾诉,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这样顾及了学 生的面子,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给学生以 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采 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接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般的友谊,使学生 信任你,愿意亲近你,在融洽的气氛中沟通,班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 2.对学生要有信心 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是热爱、关心学生的重要表现。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作为班主任在平时应注意多开展以树立信心为主题的活动,同时 多与信心不足的学生谈心,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帮助、鼓励。本班有一些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成绩特别差,班上无人亲近,自信心不足。 为此本人在课余与其交谈、沟通,同时在班会上有意识地让他们发言,之后给予表扬, 使其增强自信心,在同学面前提高威信,逐渐学习上也取得了进步。 实践证明,班主任对学生有信心,是学生找回自信,步入成功的重要途径。 3.教育过程要有恒心 要带好一个班级,就要有长远的目标,作为班主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设 法营造一个“团结、稳定、拼搏”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信心和力量。班主任热爱、关心学生并 非一朝一夕之事,“凡事贵在坚持”,班主任工作也一样,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有恒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这样才能体现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体现班主任的良好职业道德。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应该是理智的 凡事都有度、有原则,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也同样。

师爱是什么

浅谈师爱 裴家营中心小学王珍福 教师的爱是一种教育风格,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情怀。一个有良好德行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仁爱之情的人。教育之爱是付出,“爱”和“责任”是分不开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没有好的教育。所以,教师除了履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外,还必须付出自己无私的爱心和责任心。教师要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身需求,把教育的责任升华为博大的爱心,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快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那么,师爱究竟是什么? 1、师爱是威严 严是教师治学的优良态度,是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精神和爱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严格是教师育人的责任,是爱的升华。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所以,对学生严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的义务,是教师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坚守的职业道德。当然,教育教学必须严要得法,严中有度、严中有爱。 2、师爱是尊重 爱学生,就一定要尊重他。只有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师爱,才能成为真正的爱,成为有价值的爱。每一位教师只有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尊重”,才能真正地去爱学生。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挖苦、讽刺学生,不辱骂学生。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不尊重学生会比父母和其他人不尊重学生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更大。因此,如果教师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多一份热心,多一点赏识,他们便能增加一份自尊与自信。 3、师爱是宽容 宽容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关爱,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修养,一种教育智慧。教师面对学生既要公正公平,也要灵活运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他们的自信,理解宽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教师的心里要容得下每一位学生,学生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不能与学生斤斤计较。这既是教师的素养,胸襟,也是教师的爱心体现。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有力量。宽容也不是有意的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认识缺点,从而改正错误。因此,教师既是规矩的执行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 4、师爱是责任 比尔?盖茨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师爱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社 会责任。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 不姑息、不放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严谨且游刃有余,严格而不放任自流。教师的责任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因此,师爱更是一种责任。 5、师爱是博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名言体现了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情怀,也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师爱抵御着“偏袒”的侵蚀,它是一种“博爱”,即爱每一个学生。所有学生都是民族的未来,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独特的存在。偏袒的爱很容易导致未能享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自卑、对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妒忌、对教师乃至成人社会产生怨恨。因此,

《爱的艺术》的读后感

简介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爱是与生俱来的吗?我们是否天生就会爱别人?是否天生就能获得别人的爱?是否就不会在爱里受到伤害?生活中,总是不是的听到人们在抱怨,自己在爱里受了多少多少的伤,有些甚至发狠的说,不再涉足爱。爱,本就是想让人获得温暖、信心、关怀、呵护··世间一切美好,能温暖人心的东西,都应该在爱中获得。但是,我们可会爱?我们可懂得爱?佛洛姆的《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没那么简单,反而是一门需要修行的艺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佛洛姆说:爱

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大可以问问自己,自己是否真正是有能力爱的人呢? 先来看几个常见观点吧: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没有区别。以上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书中佛洛姆解释得很清楚:人需要爱,首要的是克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让自己鲜活和温暖起来。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真爱才可能实现。接下来,佛洛姆有讲述真爱的基本要素,他强调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自我的力量是在“给”中体现的,人能在这其中体验自我的美好,就像长大成人的孩子,拿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或者自己开始独立生活,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惊喜感和兴奋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诸如: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的基本要素,它们是所有爱共有的的形式, 我觉得极为经典和喜欢的话语是接下来的一段: 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我们大可以想一下,自己心中或者生活

大卫之约:永约与永爱

大卫之约——永约与永爱 神与亚伯拉罕立约,随后又与以撒及雅各坚定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经过四百多年之后,神再藉着摩西与以色列民族所立的“西乃之约”,巩固了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使以色列百姓,因遵行“西乃之约”所颁布的诫命,律例和典章而蒙神赐福。 当以色列民族居住在迦南地,数百年之后,神就与以色列的君王大卫立约。神应许大卫说,“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7章16节)。 “亚伯拉罕之约”和“大卫之约”是一脉相承的,两个都是“永远的约”,神应许大卫不会永远撇弃以色列百姓。因此,虽然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百姓,以及大卫王朝中的君王,都因违背“西乃之约”所颁布的诫命,律例及典章,离弃真神,敬拜偶像,而丧失神立约所应许要赐给他们的福分。然而,正如使徒保罗所言:“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神必定遵守他与亚伯拉罕及大卫所立的约,兴起一位亚伯拉罕的后裔,就是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建立一个更完美、更荣耀,永恒的国度,使万国和万族的人民都因他而蒙福。这个伟大的应许在基督降生的时候实现了。 神与大卫立约的事,主要显明在《撒母耳记下》第七章,这一章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约”这个字,但在其他经文中则使用“约”来描述这件事: 大卫说:“我家在神面前并非如此;神却与我立永远的约。这约凡事坚稳,关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岂不为我成就吗?”(撒下23:5) 在诗篇中,神以第一人称宣告:“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诗89:3-4)又说:“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我也要使他的后裔存到永远,使他的宝座如天之久。……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