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前三章:马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前三章:马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大纲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简答):38+39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39:

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以上三部分,不可分割。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学说。

广义:马,恩,列(继承和发展)+毛,邓,江,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①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简答):40+42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自然科学的进步: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论述):43+44+45

-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

-列宁提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率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简答):46+47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简答):47-4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单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单选)

3.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单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论述):56-58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①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一元论vs二元论。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单选)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64.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物质和运动及其存在形式。

a.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实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4、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和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简答):70-71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①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辩证的联系: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区别。

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发性。

2、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普遍的,是一个过程。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共性和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矛盾分析法:根本的认识方法

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1、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

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过程也有新的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的质在量上的扩张。

2、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

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

4、现象和本质

5、内容和形式

⑤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

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

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1、一是能动作用的表现: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务的现象,而且还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左右

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关系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单选: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简答: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1.认识主体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只能是人,不能是人以外的其他事物。一切认识现象都是属于人的,离开了人和人的实践根本就谈不上认识。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

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人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人类整体是最高层次的认识主体,它包括地球上的人类总体,既包括现在的人,也包括历史的人,还包括未来的人。

2.认识客体

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的关系表现如下:第一,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第二,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体的制约,表现为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活动才能获得成功。

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真正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这一概括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根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是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

第二,这一概括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可知论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

第三,这一概括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旧唯物主义论离开主体的社会性、实践性和能动性去考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为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照镜子式的反映。辩证唯物论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个过程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实践中,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过程。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这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一次反复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客观世界及其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简言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简答)

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2.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的内涵(简答)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

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循环往复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属性

1.真理和谬误

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简答)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与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这在一定范围具有绝对意义。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否定的,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谬误才可能到达真理。

真理与谬误的统一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是说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和谬误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都是具体的、客观的;抽象的、主观的真理根本不存在。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用“绝对真理”这个概念表明真理具有绝对性。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用“相对真理”这个概念表明真理具有相对性。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是因为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第一,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第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第一,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第二,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真理和价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指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人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就在于它具有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真理与其价值是不可分的。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要求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应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2.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第一,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第二,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第三,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和内容(简答)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社会主义根本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规范,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这一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共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一、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118-119)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的,对世界的认识越是深刻、正确,改造世界就越能取得成功;而改造世界的成果越大,就越能加深和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三,“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

盾。

2.两种不同的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VS唯心史观即历史唯心主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物质生产,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而人口是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劳动创造人本身。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各种思想体系由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类;

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指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1)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2)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

(3)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4)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教育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一技术一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二)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三项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3)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项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生产关系体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着决定作用,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内部矛盾,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虽然是被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但它对生产力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一)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二)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以“有形”实体的形式存在,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是非物质实体形态的“无形”存在,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变化得最早最快,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变化得较晚较慢,而哲学则变化得最慢。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上的解放只有通过政治上的革命才能实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

(一)社会形态的划分

1.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经济社会形态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又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另一种是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1)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2)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种社会形态。

(3)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法

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人类历史的技术社会形态序列:渔猎社会一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信息社会。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首先,在历史决定论看来,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其次,在历史决定论看来,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是一个多种现实可能组成的可能性空间,何种可能性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的自觉活动和主体选择。

再次,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人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性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1.劳动是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第二,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第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第四,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根本分歧。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关于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三、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

第二,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

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四,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