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测试卷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测试卷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测试卷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下列属于正义行为的有()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②以大欺小,恃强凌弱③“哥们儿义气”,两肋插刀④乘车购物不排队⑤见义勇为,扶助弱小⑥诚信考试不作弊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2.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进而危害整个社会。下列属于非正义行为的

是()

A.主动帮助盲人过马路

B.为受灾地区捐款

C.热情为外地游客指路

D.少数人乘车逃票

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们的心声。下列与正义行为相违背的

是()

A.小玉发现社区附近的蒸包店使用劣质猪肉,马上向工商部门举报

B.小琴发现表哥将要醉酒驾车,立即制止

C.某国道发生长时间堵车,附近的小商贩随即提高矿泉水价格

D.小军在晨练时,遇到一位老人摔倒,急忙上前扶起

4.从19位农民工兄弟合力抬车救人,到12岁小女孩夏娟面对火灾敲门叫醒邻居,再到朱贤度和5名学生的见义勇为行为,这一件件真实感人的事迹,让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的力量在英雄城传递。()

A.善良与正义

B.自尊与自信

C.团结与合作

D.爱国与守法

5.针对网友反映的安徽某县“90后”常某毕业半年升任团县委副书记,涉嫌任职资格弄虚作假问题,该县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13年5月17日公布了处理决定,免去常某的任职决定,免去参与违规操作的其父的县编办主任职务,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其他相关部门的8名责任人也给予了相应处分。这说明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是为制定的。()

A.少数人的利益

B.官员的利益

C.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D.多数人的利益

6.阿姆斯特朗是环法自行车赛历史上的传奇车手,他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连续七年蝉联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创造了目前个人环法赛总冠军数的最高纪录。但令人震惊的是,他的七次夺冠都涉嫌使用兴奋剂,最终被永久剥夺了七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头衔。对阿姆斯特朗的查处()

A.维护了比赛的公平,是正义行为

B.会遏制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竞争

C.太严厉,是非正义行为

D.不利于阿姆斯特朗的生存与发展

7.近年来,我国在免除农业税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使农民收入连续多年实现较快增长。这说明,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

A.培养公民的正义感

B.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C.遵守社会规则和制度

D.正义的制度来作保障

8.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利于()

①维护社会公正②保障人民的利益

③保护少数人的利益④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简答题

9.2013年5月24日,武汉一市民发微博称,526路一公交车司机竟在驾车途中吸毒。随后,武汉警方经查验,将涉嫌“开车吸毒”的公交司机张某行政拘留。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来说,“毒驾”的危害要大于“醉驾”。

请你从正义的角度对张某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并告诉他正义的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

10.2013年1月27日,由检察日报社正义网发起,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和中央新闻网站参与评选出的“2012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揭晓,用正义照亮无助者心灵的公益律师佟丽华当选为“2012年度中国正义人物”。他入选的理由是:作为一名律师,他是忙碌的,他忙于给未成年人维权,忙于给农民工讨薪。他的忙不为名,不为利,而是将法律作为维权的利器,将救贫扶弱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像冬日里的阳光,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阵阵温暖。

评委会说佟丽华“用正义照亮无助者心灵”,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辨别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能力,

要以其内涵作为判断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

非正义行为。据此,②③④侵犯了他人的正当权益,显然是非正义行为。应排除。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区分和辨别能力。A、B、C中的行为都是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乘车逃票侵害了集体的利益,是非正义行为,所以正确答案是D。

3.【解析】选C。A中小玉的行为、B中小琴的行为、D中小军的行为都属于正义行为;C中小商贩哄抬物价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利益,属于非正义行为。

4.【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材料中农民工合力抬车救人、夏娟面对火灾叫醒邻居、学生的见义勇为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所以A项符合题意。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制度的正义性的理解。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非正义行为、正义与公平关系的理解。阿姆斯特朗因服用兴奋剂被查处,维护了其他运动员的正当权益,保证了自行车赛的公平,因此是正义行为。

7.【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义的制度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理解。本题结合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来说明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依据所学知识,社会公平的实现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保障。故答案为D。

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义制度作用的理解。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使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最终造福每个社会成员。由此可见,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A。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义行为和正义要求的理解。对公交司机张某“开车吸毒”行为的评价要根据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含义进行判断分析;正义的要求可根据所学知识直接作答。

答案:(1)公交司机张某“开车吸毒”是无视乘客生命安全的行为,是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非正义行为。(2)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

做人的基本要求。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义作用的理解。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这句话中的“正义”主要是指法律制度等正义制度,“无助者”主要是指未成年人、农民工等群体,所以解答时主要结合正义和正义制度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来分析。

答案:(1)佟丽华的事迹说明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的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2)正义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完整版)声现象单元测试习题(答案)

. 《声现象》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 1.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 高。 2.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声音在介质中以___ 的形成向远处传播。声音传播过程中能引起别的物体发生_____,超声波还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__。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 该处的深度为 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 m/s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5.在百米赛跑中,甲、乙两个记时员,分别从看到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成绩,则 记录的成绩较准确;若甲记录的成绩为11.3s ,则乙记录的成绩约为 s 。 6.某汽车以10m /s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下嗽叭,经4s 钟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 m 。 7.频率为 Hz 以下的声音为次声波;频率为 Hz 以上的声音为超声波。 8.噪声强度如果在 dB 以上,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如果在 dB 以上,长时间会造成对人的听力的伤害。 9.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1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管子里的空气 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1.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 12.2011年 7月14日12时10分,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福胜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 13.人在野外说话,为了使声音传得更远一些,通常将手或者一本书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其目的是1 图8

声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三章声》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班级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弹奏古筝,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其他同学耳中的。 3、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4、北京时间4月16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发生了两起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巨大的声响甚至将远处建筑物的玻璃都震碎了。其中,巨大的声响是指声音的;玻璃震碎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5、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6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了 在和 控制了噪声。 6、如图11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_______(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7、“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 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8、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10、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 11、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奏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12、有些老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使声音更加宏亮,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A.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13、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取决于: A.琴弦的长短; B.琴弦的粗细; C.琴弦的松紧; D.琴弦的好坏. 14、针对图中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四、计算题 1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就全册书来讲,第十课是结束课,在综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方面有突出作用。单就第十课来说,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正义这一话题知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为第二课时进一步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告竣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违法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初二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押避规则对自发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发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自由散漫等原因,会【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谈论法、归纳法、比较法

三、教学目标(说目标) 依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三个维度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涵义,正义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当做到的具体要求。 2.过程和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能自发维护社会规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 能积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说重点难点) 【重点】明辨正义与非正义、社会需要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难点】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 五、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说学法) 确立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校的主人,学习即生活,德育即生活,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 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 A.电磁波 B.真空 C.空气 D.耳朵的鼓膜 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 B.0.1秒 C.0.01秒 D.0.001秒 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 A.0.3 B.3.0 C.30 D.300 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 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 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0dB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 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 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 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 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 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 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 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 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 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 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 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 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 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

新沪粤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新沪粤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或错选得0分) 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 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2. 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 3.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在图3中属于减弱噪声的是()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 C.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8.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9.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初中物理声音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1—6题单选每题3分,7—8不定项选择每题4分,共26分) 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 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 C.紧闭室内的门窗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如图2 所示,安装透明板墙是为了()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的污染图2 5、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 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色好坏B.音调高低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 7、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试验,将多名宇航员带上太空遨游,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中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8、如图3所示,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下列关于回音的说法正确的是那些()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回音传播速度大小没有变化 C.回音的音色发生变化 A B 图1 C D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测试 D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测试 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10题;共10分) 1. (1分)看拼音写词语。 yǎn zòu fēnɡ qín qīng róuɡǎn shò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īdòng yuèqìqiāo dǎmínɡ j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音乐会________的山中小曲________的乐曲________的呢喃细语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鸟叫________的大合唱________的虫鸣 3. (1分)照样子,将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形象。 例:春天来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1)水中的鱼儿来回游动。 (2)落叶飘落下来了。 (3)春雨沙沙,小草儿长出了嫩芽。 4. (1分)按要求写句子。 (1)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缩句) (2)父亲带着我从树林边走过。(改为”被”字向)

(3)树林里的鸟真多啊!(改为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4)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用划线词写话) 5. (1分)根据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内容填空。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啊,1 !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2 ,如3 如4 。(2)父亲突然1 ,朝2的3 的树林,4 地望了又望,用鼻子5 。 6. (1分)照样子,写词语。 (1)雾蒙蒙(ABB式) 1 2 3 (2)叮叮咚咚(AABB式) 1 2 3 (3)爬来爬去(×来×去) 1 2 3 (4)蹑手蹑脚(ABAC式) 1 2 3 7. (1分)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1)写近义词。 美妙--1 雄伟--2 热闹--3 突然--4 温柔--5 快活--6 (2)写反义词。 喜欢--1 容易--2 快乐-3 潮湿--4 激动--5 汇聚--6 8. (1分)照样子写拟声词。(每小题写四个) ①淙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唧哩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叽叽喳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说课稿 乌鲁木齐市第57中学梁思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在第十课中,第一课时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对正义的认识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第二课时着重帮助学生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习懂得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违反社会规则,不仅是非正义的行为,而且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正义感,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义。 二、教学目标(说目标) 依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按照三个维度,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涵义,正义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当做到的具体要求。 2.过程和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能积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说重难点)

【重点】明辨正义与非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难点】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 四、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说学法) 确立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发挥主体作用,课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法】 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景中得到最真实的感悟。 (2)案例分析法―――以真实的案例,逐步引导,逐步深入研究生活中的问题。 (3)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启发式教学法―――带着问题,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学法】 正义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对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认识比较肤浅,对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缺乏比较深入的思考。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 可采取的主要学习方法有:自主合作探究法、谈论法、归纳法、比较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 (一)激趣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我选择凤凰视频来引入正义的话题。下面,请老师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视频。 (看视频后)

2016秋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三单元《声音》单元测试

小学四年级科学 第三单元评估试题 一、填空(17分,每小题1分). 1、声音就是由( )产生的。 2、音高的单位就是( ),它表示( ). 3、声音就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 )。 4、耳朵由()、( )、()三部分组成。 5、音量就是由()决定的,( )越大,声音就越强,( )越小,声音就越小;音高就是由( )决定的,( )越快,声音就越高,( )越慢,声音就( )。 6、耳廓的作用就是( ),鼓膜有( )作用。 二、判断(6分,每小题1分)。 1、轻轻打击大音叉与重一点打击大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3、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 4、音量的单位就是分贝。( ) 5、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6、人发出的声音不就是振动产生的。( )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每小题2分)。 1、下面物体传声效果最好的就是( )。 A 铝箔 B 木尺 C 棉线 D 尼龙线 2、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A 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B 水面产生水波 C 无法判断 3、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就是( )。 A 眼 B 鼻 C 耳 D 口 4、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 ) A可以大声讲话 B 控制自己讲话声音 C无所谓

四、填图(7分). ( ) ( ) ( ) 五、实验(6分).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您判断:玻璃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六、简答(6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2、我们就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 ) ( ) ( ) ( )

-教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教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一、教学内容分析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一框内容。本框内容包括“走进正义”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两部分,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3、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 求。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五、教学方法 基本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分组活动等形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1、教师 ①通过交谈、观察或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如:对于正义的认识,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判断题 ★实验探究题 ▲1.用不同的力击打同一支音叉,轻轻敲击时声音 ,重重敲击时声音 。 A .高 B .低 C .强 D .弱 ▲2.用相同的力敲击右面(图一)大小不同的音叉, 大音叉声音 ,小音叉声音 。 A .高 B .低 C .强 D .弱 ★3.如右图(图二),击打音叉,音叉发出了声音。 将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你看到水面 (A .迅速上升 B .溅起水花 C .没有变化),这一现 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 当用手用力捏住发声的音叉两端,音叉 发出 声音(填“会”或“不会”),因为音叉不再 。 ★4.如右图(图三),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 上面放少量的碎纸屑。 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 跳动起来,这说明音叉的 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说明 能传播声音。 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音叉 响(填“会”或“不会”), 碎纸屑 跳动起来(填“会”或“不会”)。 这个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人耳中的 。 ◆5.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废墟里,他通过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传播声音。( ) ◆ 6.“咪”、“发”、“索”三个音阶中,咪的音最高。( ) ◆7.经常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 ) 图一 图二 图三

◆8.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参考答案: 1. D,C 2. B,A 3. B,振动;不会,振动 4.振动,空气,空气;不会,不会;鼓膜 5.√ 6. × 7. √ 8. √ 出卷说明: 第1、2题是改编,将作业本判断题改为选择题,并配以图。 第3、4题是原创。第5题改编。 第6题引用,第7题原创,第8题引用。 比分设置:前4题每空1.5分,计21分;后4题每题1分,计4分;共25分。

人教版思品八下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知识目标 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正义要求处于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⑵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 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教学时数:2课时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一、设计理念 1.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2.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二、对应课标内容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图1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8.图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 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3)主要是 依据声音的()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频率 1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 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 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11.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响声 D.改变声音的频率12.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大礼堂的墙壁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13.在敲响大古钟时,会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1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15.在一个可以抽气的玻璃瓶内放一响铃,现逐渐抽掉瓶内空气,则声音会( ) A. 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都有可能

教学设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姓名雷瑞工作单位平遥县实验中学学科政治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 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2、知识目标 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 3、能力目标 ⑴理解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⑵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教学重点: 走进正义 教学难点: 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多媒体演示、研点法、读点法。 教学模式: 读、研、点、练、悟五环节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任长霞──一原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局长。她是中原大地上又一位女英雄,扫恶打黑,除霸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他她柔肠百转。 教师:你是如何看待任长霞的行为? 学生:略。 教师: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任长霞是一位保障社会正义的执行者。我们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那什么是正义?如何维护正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 (出示读研目标,互研释疑) 1.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2.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3.公平与正义有什么关系? 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 一、走进正义(板书) 活动一: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108页中的活动内容,然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什么是正义?

1.什么是正义?(板书) 学生1:正义就是受委屈了,有鸣冤申诉的地方。 学生2:正义就是被欺负了有人出面主持正义。 学生3:…… (点拨):只有这样,善良才不会被践踏,邪恶才不会肆虐,整个社会才不至于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所以,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自研)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自研)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坏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活动二: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它一定是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的。 活动准备: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活动过程: 第一步:1.面对张老板和小江的困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使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 第二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第三步: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略。 (点拨):国家向高收入者征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增加国家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因而张老板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小江通过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必须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所以他受到的对待也是正义的。总之,无论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还是法律都是正义的制度。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 单元测试卷1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这个选项前面的字母代 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2分,计30分.) 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A .一次声音 B .两次声音 C .三次声音 D .四次声音 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改变响度 B .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 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 .丙、乙、甲、丁 B .乙、丙、甲、丁 C .甲、乙、丙、丁 D .丁、丙、乙、甲 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 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 ) A .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 B .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C .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 D .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 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新沪粤版《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沪粤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不选或错选得0分) 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2. 关于声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一般说来声音在固体中比液体中传播得快 D.声音的传播要介质 3. 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4.在图3中属于减弱噪声的是()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6.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C.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 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8.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9.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A.声波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C、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D、锣面停止了振动 10.要提高鼓声的响度,应采取的办法是()A.用较大的力击鼓 B、用较小的力击鼓 C、提高击鼓的速度 D、放慢击鼓的速度 11.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则铁匠与小平的距离约是()

(2020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 (3套)(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题20% 1、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的声音。 2、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而产生的。 3、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筒”传到“听筒”的。 4、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5、我们通常把声音的轻重称为声音的()。 6、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所发出声音()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 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不同。 7、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 8、橡皮筋绷紧在纸盒上,绷得紧,振动发出的声音();绷得松,振动发出的声音()。 二、判断题30% 1、风声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2、敲击空心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敲击实心的物体都不能发出声音。() 3、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4、让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马上就停止了。() 5、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6、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7.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 8、音高和音量没有什么区别。() 9、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强弱其实是一回事。() 10、大鼓与小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只是因为敲击鼓面的力度不一样,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选择题30% 1、下列小动物不能发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是( )。 A.蝴蝶 B.蜜蜂 C.蟋蟀 2、下列声音中,( )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风声 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声响,这响 声是由于()。 A、破裂时气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B、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气球被吹大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4、下列有关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人教版《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声现象》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声音靠传播,若气温为15℃,则声音在此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m/s。 2、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了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可能听到次声音,第一次是由传来的。 3、声音的三个特征为、和音色,反映声音品质的特征是。 4、“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大,帕瓦罗蒂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其中的“高”说明声音的高。 5、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过强的声音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得超过分贝,为了保证我们的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分贝。 6、有四个不同的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分别为:甲(520Hz)、乙(17Hz)、丙(12100Hz)、丁(21100Hz),这四个物体由于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人耳听不到的是和两物体。 7、人们挑选西瓜时常用手拍打西瓜,凭经验就能听出西瓜是否成熟,这是因为成熟程度不同的西瓜在被拍打时发出声音的和都不同。 8、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有。 a、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b、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晨读时的朗读声; e、汽车高音喇叭的尖叫声; f、夜深人静时的引吭高歌声; g、装修房间时的电钻声;h、清晨公园树林中的小鸟的欢叫声。 9、高于的声音叫超声,低于的声音叫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听见。 10、人发出声音的频率约在到。 11、蝴蝶从身旁飞过,但我们却没有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其原因是。 12、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有人在山崖前呼喊之后,会听到回声。假

设从呼喊到听到回声时间间隔为3秒,则反射声音的峭壁离你m。 13、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 14、声能传递信息,如、、。 15、锣在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停止,锣停止发声。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不能传声。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歌唱家唱出的歌声是由的他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B、因为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所以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离听众的距离不同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两人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为了减弱我们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关闭门窗 B、由交警部门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 D、在耳朵里塞一小团棉花 5、关于声音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声源的频率有关 B、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C、与传播声音的物质有关 D、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6、“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