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试卷分析

36(1)

试题分析

本小题要求“从矿业生产的特点说明2016年前北部铁矿区环境恶化的原因。(4分)”,从试题设问来看,关键词是“矿业生产特点”、“说明”、“环境恶化”、“原因”,解答此题时必须都要顾及到。试题给的文字材料信息为“塞拉利昂工业基础薄弱,以矿业开采为主,私营企业众多,开采方式粗放(2016年前)”,其中关键信息是“私营企业众多,开采方式粗放”,提炼得出“矿业生产特点”。本小题问题的落脚点是“说明环境恶化的原因”,其中“环境恶化”需体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要求体现行为动词“说明”。难度中等。标准答案

(1)私营小企业众多,生产技术和设备落后,污染严重(2分)

(2)开采方式粗放,对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分)

评分标准

(1)必须有因有果,且表述逻辑无误,每点得2分;表述不全者各扣1分。

(2)两特点全,两问题表现全,但因果互换,总共得2分。

失分原因

(1)对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理解有误从而答题偏离而失分。许多学生不理解“矿业生产特点”,而是从“生产过程”角度入手答题,如“铁矿开采过程”、“运输过程”、“钢

铁冶炼过程”等等。

(2)主干知识掌握不扎实而失分。许多学生对“环境恶化”理解不全,只答“环境污染”

或“生态破坏”一方面,而且以偏概全甚至违背区域特征。如“植被破坏”“水土

流失”“沙漠化”“大气污染”“破坏土地”“矿区塌陷”等等。

(3)不能依据图文信息组织逻辑严密的答案而失分。如许多学生只是抄上材料,但因果关系分析不清,将因果关系人为割裂,不符合答案要求;答案要点很多,但只是罗

列要点。如“私营小企业多,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开采粗放,劳动者

素质低,对环境破坏大”;照抄材料“工业基础薄弱”“以矿业开采为主”“私营企

业众多”“开采方式粗放”没有必要的说明,等等。

备考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审所给材料、审设问中的“行为动词”“限制性词语”等。

(2)注重学生地理思维培养,对于经典综合题答案的由来,应在课堂上重视分析,强调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得出结论,并注意表述准确和因果逻辑。

(3)继续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抓主干知识,打好基础,强化双基。

(4)对学生的卷面进一步强调,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36(2)

题目分析

该题目设计承接第一问,体现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大热点。目的是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别强调是山东钢铁集团入驻后采取了若干措施这个小背景。2016年以前是私营小企业为主,且开采较粗放,这都与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加工运输等方面的低水平有关,所以山东钢铁集团必须从矿产开采到运输及钢厂生产三个连续环节都采取措施才能从最大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作为一个境外投资的成功案例,山东钢铁集团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都得到了认可。

阅卷标准

修建港口、公路、铁路专线等基础设施,减少运输污染;(2分)更新生产设备,用更科学的方式开采;(2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2分)其他可以得分的情况有:修建或完善基础(交通、运输)设施,减少污染(2分)增加技术和设备投入,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等(2分)

作答情况

第一个要点关于基础设施方面基本能得到2分,大部分学生在第二和第三要点过于强调生产技术方面,没有具体的措施说明,表述较模糊太笼统,只能合计得2分。能从三个连续环节考虑问题并表述清楚的学生太少。还有一些表述命题意图不符或与材料信息相去太远,均没有得分,如:获取矿山的全部所有权、增加对外投资、加强环境治理、增强当地的环保意识、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等。

尽管有些答案没有得分,但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希望在后段的备考中要强调答案表述的精准性。

1.完成题目做答应该主要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这是命题者所需要的;

2.用发展的眼光和角度审视问题,这是核心素养所需要的;

3.思维的主线首先要明确,不能轻易离开这条主线,这是适应全国1卷特点所需要的。

36(3)

评分标准

降低矿石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分)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有效抵御国际风险;(2分)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2分)(共6分)

评分细则

第一个要点:降低矿石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分)要求必须回答出降低矿石交易成本或者交易成本下降,没有这一点不能得分(因为材料中有一句话是山东钢铁集团获得了最大铁矿100%的所有权),回答降低生产成本不得分(生产成本的包括内容太多)。

第二个要点: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有效抵御国际风险;(2分)要求必须回答出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或者为山东钢铁集团提供大量的铁矿资源,没有这一点不能得分(因为材料中有一句话该地区铁矿资源储量大),有效抵御国际风险(或回答矿石的供应更加稳定,减轻了国际市场对矿石的影响)。

第三个要点: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2分)这个要点只要回答出开拓了国际市场的就可以得2分,或者回答出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均可得分(因为材料中说山东钢铁集团在塞拉利昂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这一要点没有学生答出,判卷时直接忽略。

教学建议

综合题教学关键在于教会学生会从材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然后会用学科语言组织答案。注意材料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隐含着提示信息,所以要字句斟酌。

36(4)

标准答案

赞成:靠近海港,便于出口产品;当地市场需求量大;用铁路运输铁矿石非常便利;佩佩尔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6分)

反对:距原料地远,增加运输成本;加剧城市和海洋污染;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6分)

评分标准制定

本小题共6分。

考生如果选择答赞成,分四个要点赋分,每个要点二分,答对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第一个要点:靠近海港,便于出口产品;考生答案中需要突出海港这一关键词;

第二个要点:当地市场需求量大;考生答案中需要突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大;

第三个要点:用铁路运输铁矿石非常便利;考生答案中需要突出铁路运输;

第四个要点:佩佩尔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考生答案中需要表述劳动力丰富。

如果考生选择回答反对,分三个要点赋分,每个要点也是二分,答对下面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第一个要点:距原料地远,增加运输成本;考生答案需要突出距原料地远或者原料运输距离长或者原料运输成本高;

第二个要点:加剧城市和海洋污染;阅卷中需要出现污染这个关键词;

第三个要点: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考生答案中要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出现的主要问题

1.开放性试题首先要表明观点赞成或者是反对,再去阐述理由。小部分同学只有理由阐

述,没有明确的观点,导致本小题全部失分。

2.从答题情况来看,本小题平均得分三分左右,但是选择赞成并阐述理由的同学得分普遍高于选择不赞成并阐述理由的同学。主要原因来自于不赞成类的第二三个要点难度较大,特别是第三个要点极少有同学答出来。

3.部分同学答案中出现的不从正面作答的情况,导致不得分。比如选择不赞成观点的同学在阐述理由时回答原来的原来的钢厂距原料地近,运输成本低;

4.考生对于材料中图文信息的读取不全面,分析不到位。比如图文中出现的港口、铁路专线、铁矿石产地等信息没有运用到答案的要点组织上。

复习建议

注重对图文材料的信息提取和归纳,加强对已做过高考题的研究,通过高考题的要点来规范同类型模拟题的答题语言;区分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

37(1)

试题分析

该题以常见知识“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知识点引入,分析局部地区黄土堆积的原因,契合小切口分析的高考思路,也切实能考查学生二轮复习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改编,让学生结合地图进一步思考。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对董志塬的形成进行两方面的分析。该题从常见点入手,设问巧妙,并规定了具体作答思路,将难度掌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与15年新课标二卷,“分析我国工人在尼日利亚建铁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气候方面的问题?”这个设问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向高考,引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该题做的非常好。

阅卷标准

①冬季风将西部和北部戈壁沙漠地区的沙尘搬运至此。此要点想到的同学较多,但也有部分同学只答到冬季风势力强,并未继续讲这是沙尘能到这里的原因,说明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思路,所以这类答法不能给分。另外还有不少同学答“冬季风势力强,侵蚀作用强”,该要点强调的搬运而不是侵蚀,所以也未将原因答出来。

②秦岭等山脉阻挡使风速减小,沙尘沉降,形成身后黄土沉积。该要点关键词为地形阻挡,风速降低而沉积,但学生答题时出现问题很多,到底是谁阻挡,相当多的同学回答六盘山或者董志塬台地,若是这两者阻挡,那么沙尘应当沉积在六盘山和董志塬以西,而不是在董志

塬台地形成,此思路是错误的;还有的同学认为,六盘山阻一下,风速变慢,翻过山去再沉积,这个思路本身就存在知识性错误,沉积应当发生在山前,而不应当发生在山后。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思路,如冬季风和夏季风在此交汇,风速变慢沉积,而冬夏季风本身是不能同时出现的,可能想到寒暖流交汇的知识,想迁移过来,但是明显是错误的(这个思路答法的学生还不少)。③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减弱了夏季风势力,降水较少,地表径流对黄土侵蚀较少。该要点的关键为夏季风实力弱,降水少,侵蚀少,也是结合地形和大气环流两个方面分析的一个要点,当然,就算地形不影响,该地的夏季风势力也是比较弱的,所以在看卷时着重分析的是大气环流,即夏季风势力弱。但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即使有同学答出夏季风影响的,很多也是答到夏季降水多一些,然后不知如何作答了,所以这个要点能够有清晰的思路并答出来的是很少的。

教学建议

通过该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仍然贯彻从小切口入手,进而分析思路,而且要把一些地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弄清楚,并要培养学生开拓思路的能力,特别是因果关系理顺,让学生多思考,并通过思考将知识变为自己的,另外,还要杜绝知识性错误,让学生切实弄明白为什么。

37(2)

设问:分析与兰州一带相比,董志塬黄土厚度的特点及成因。

试题分析

该题为比较类题目,是高考题中最常考的设问方式,比较的是两个小尺度的区域,体现的是地理学科的尺度思想,特殊性与普遍性思想。该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极高。

评分细则

特点:厚度较薄(或小)(2分),学生只要答出厚度较薄或较小均可得2分,但答厚度低的不得分。

原因:董志塬位于六盘山背风地带(2分),距离黄土来源地较远(2分),又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2分),因此黄土堆积相对较少,厚度较薄。学生只要答出其中的两个要点即可得4分,特点答错了的原因不得分。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该题平均得分0.7分左右。

比较董志塬与兰州黄层的厚度大小,大部分学生回答了董志塬的厚度大,后边的原因就不得分了。原因分析位于六盘山背风地带,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学生基本能答出来,距离黄土源地较远答出来的很少。

备考建议

要通过历年高考真题引领学生构建比较类问题答题的思维模板。

1.审题是关键。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

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学生实在想不起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7(3)

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推测类题目,属于高考题综合题中行为动词的一种。推测,根据已知的信息来想象、判断推理未知的特征和成因。极好的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要求极高。地下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多次交替出现,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跨度大,而不是短时间或者一年内发生的现象。所以在作答时,要体现出长时间的跨度。该题的信息从材料第一段中总结。第一段材料表达了两层含义,黄土的形成条件及肥力状况和古土壤的形成原因,干旱、半干旱时期----黄土;湿润期----古土壤层,信息很明确。

评分细则

该题总分6分,分为三个要点,总体难度大,得分很低。

第一个要点:体现干湿期交替出现。

第二个要点:干旱期,风力堆积形成黄土

第三个要点:湿润期,形成古土壤层

在阅卷过程中以下说法也可得分,其他情况均不得分:

1.气候湿润,低等植物代谢,黄土中有机质积累为古土壤;气候变干,有机质不在积累,

土壤上覆盖黄土,可得4分

2.气候年际差异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年形成黄土,湿润年形成古土壤层,可得4

3.气候年际变化大,夏季风势利强,降水多,气候湿润,形成古土壤层,夏季风势力弱,

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黄土层,可得4分。

大部分同学在时间尺度上误认为是一年之内造成的,导致失分,典型的答案如下:

1.夏季降水多,形成古土壤层,冬季干燥,形成黄土层。凡是答案中出现冬季、夏季的不得分。

2.降水丰富时,土壤分布,干旱时,黄土分布,不得分。体现不出时多年的时间跨度来。

2.气候干旱时,风力较大,岩石风化作用强,形成风积物,也不得分。岩石风化是出现在西北内陆地区,对于董志塬而言,是风力堆积形成。

3.不少学生答内力作用导致,如断层、地壳的上升、下沉等均不得分。

备考建议

三轮拉练过程中应当对高考非选择题中常出现的行为动词类题目都练到,如:指出、分析、说明、概括、推测等。三轮拉练持续不间断的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不能主观揣测,要依据材料进行加工整合。尤其是推测类题目,一般情况下材料会有指向性的信息作为支持。另外三轮拉练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回扣,不能进入题海出不来,通过题目滚动复习基础知识。

37(4)

试题分析

37(4)立足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土壤”对人类活动“农耕文明”的影响开展设问,角度新颖,地理探究意味浓,在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刻的考查学生准确的审题能力、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以及准确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力立意,考查能力比较全面。阅卷标准

土质疏松(黄土疏松,“疏松”用词唯一,)1分,土层深厚(黄土深厚,“深厚“用词唯一,)1分,利于长期(持续、连续)耕种(耕作)(关键词“长期、连续、持续”1分,关键词“耕作、耕种”1分,或有利于发展种植业1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1分、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1分)2分;富含矿物元素(矿物养分多,每年都有黄土沉积)1分,利于恢复(保持、提高)肥力1分;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1分,利于灌溉(降水)后养分带到地表(或利于养分在地表积累)1分

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

1、设问——分析黄土在董志塬形成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

很多学生对设问分析不到位,甚至理解错误,答题不是从黄土的角度,而是从“地形”的角度,答成“地形平坦,便于农耕”。

另外,对于黄土在“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学生答题偏离此角度,分析成“董志塬地面平坦,利于人类的居住,生产和生活”或者“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利于人们修建民居、窑洞”。

2、语言描述不准确

土质疏松(黄土疏松,“疏松”),土层深厚(黄土深厚),很多同学答成,土层松软,土层沉厚,土壤透气性好等。

利于长期(持续、连续)耕种(耕作),对于“长期”这个得分点,没有同学答出。利于耕种,很多同学,写成“便于农业的发展”,农业可包括农林牧副渔,而设问只体现在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

3、理解力较差,从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弱

材料明确提出“黄土并非土壤,而只是富含矿物元素的成土母质,而当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才形成土壤”。所以,必须写“富含矿物元素/矿物养分多/矿物质,或每年都有黄土沉积,利于恢复(保持、提高)肥力”才得分。很多同学答成“黄土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不得分。

4、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利于灌溉(降水)后养分带到地表(或利于养分在地表积累),此要点基本无人答出。

5、字迹潦草,有些字太小,看不清楚。请老师们再强调卷面。

43题《旅游地理》

试题分析

本题以城市周边短线游为切入点,考查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试题情境选取贴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但试题考查的本质却是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从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调用教材原理,可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四个方面作答。试题难度不大,学生普遍能得6分以上。

评分细则

1.带动农村旅游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2分)

说明:答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等都可得2分;只答促进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不

得分,必须得体现促进就业。

2.促进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2分)

说明:答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都可得2分。

3.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2分)

说明:答出保护传统文化(当地民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当地民俗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当地民俗文化)等都可得2分。如果答有利于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交流不得分。

4.有利于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2分)

说明:只要是和改善生态环境相关的描述都可得2分。

5.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2分)

说明:促进农村科学规划基本无人能写出,只要答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或改善基础设施等都可得2分。如果只答改善交通或促进交通发展不得分(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等)

存在问题

1.43、44题答错位置,没有涂题号。

2.部分同学不分条列述,通篇答案像是一篇小作文,书写潦草。

3.写的太多,有的同学写了10条,有好几条都是围绕一个要点在表述,浪费宝贵的文综答题时间。

4.部分同学语言表述太罗嗦,关键词不突出,让老师找不到得分点。

备考建议

今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

(1)注意答题规范,考前指导时要特别强调答题卡选做题的涂卡问题。像书写认真、分条列述、突出重点等须时刻强调,向规范要五分。

(2)平时练习时注意加强对学生描述阐释能力的训练,让每一句话都经得起推敲,节约做题时间。

44题《环境保护》

主要问题

(1)学生答题模式化严重,答案没有体现问题考查的本质“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治理污染;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

(2)审题存在问题,问题与材料结合分析不到位,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如“浙江……耕地稀少”说明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山地丘陵地区,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导致地形资源与立体农业发展的角度没有答出;……从“卖石头”中脱出来……,说明不再对石灰岩进行开采和加工,很多学生仍然据此进行了延长产业链角度的描述;绝大部分学生对于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没有涉及。

(3)学生答题方式存在问题,对同一角度重复描述回答出现频率高,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与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家乐等。

(4)答题方向不清,措施答成影响。

复习思路

(1)加强学生材料解读训练与审题训练与指导,提高学生把握答题方向与答题主干的能力。

(2)加强选题,提高针对性,多角度训练学生的答题过程,规范答题语言。

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书写与卷面 1.书写 2.卷面 二、积累与运用 3.在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注音填写字形。 狡黠.()伎.俩()祈.盼()癖.好()吹毛求疵.() zāng()物颠pai()霹lì()地jiào( ) 穷愁liáo()倒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 ....的演出。 B. 举世瞩目 ....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C.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 ....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D.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大加赞赏。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该怎么处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都描写了自然景观,但是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前者的情感微妙复杂,后者则表达了沉醉山水的喜悦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B.关于军事战争的成语很多,如马革裹尸、四面楚歌、草木皆兵、声色俱厉等都是与战争有关的成语。 C.《蜡烛》一文中,作者主要通过老妇人的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塑造了一个对红军战士充满爱、对侵略者充满仇恨的南斯拉夫母亲形象。 D.《背影》一文,作者抓住人物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来叙事抒情,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歌颂父爱,感人至深。

地理试卷分析

地理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本次考试试卷共分为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各占50分,试卷紧扣大纲和教材命题,并注意了地理知识、认知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教育三者的统一。做到了不出偏题怪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体现了地理新课标接轨的方向。试卷设计体现了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拘泥于中学地理教材。试题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 2、突出了知识系统性,在本次考试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知识系统性的要求,考查了学生应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另注重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21题,考查邯郸市的气候类型,让学生更多地把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来掌握。 3、试题的综合性较强,综合题50分都有较强的综合特性,取消了填空题的这种较为死板、机械的题型。 4、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重增加,注重学生对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如33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画出降水量分配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32题中要求学生举出所了解的目前闻名全球的美洲黑人,这些试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5、突出对考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考查,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如26,27,28,29,30题,读图题占了36分,一个图涉及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28,29题。 当然,在试卷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从整套试题来看,难度偏大,有的题目很灵活,对知识整合要求比较高,对刚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难度更大,如综合题26题,第28题。(2)地图题是考查地理知识的重要题型,但这次考试中有5个读图题,再加上一个绘图题,对于刚刚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一时难以很好地掌握这项地理基本技能 二、答卷评析 本次考试是由教育局统一试卷,统一时间举行,由任课教自行阅卷,由于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较严重,在选择题中,由于答题所涉及的知识相对固定,相对失分少些,有相当多的同学能拿完50分,而综合题失分很多,如26题,学生对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好,题目稍灵活些,没有标出重要的180°经线跟0°纬线,很多学生就根本分不出图中的经度跟纬度,在地图、地球仪上辨认方向比较混淆,失分比较严重。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中考地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地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上升 2.下列有关如图甲、乙两点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位于东半球的热带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C.甲位于30°E,20°N和温带 D.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 3.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里海沿岸地区 C.墨西哥湾及其沿岸地区 D.地中海沿岸地区

4.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①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②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③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④南极洲主要是陆地,北冰洋主要是海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亚洲“多瑙河”是指() A.湄公河B.湄南河C.长江D.京杭运河 6.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主要原因是() ①耕地广阔,土壤肥沃②农业科技发达③气候条件优越④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图中的() A.①城市B.②城市C.③城市D.④城市 8.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A.高度机械化B.区域专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工业化 9.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2018年佛山二模地理试题

2017~2018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约约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效应,海水侵蚀使基瓦利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1-3题。 1.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堆积 C.珊瑚堆积 D.火山喷发 2.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 A.出现极夜现象 B.暴风雪频发 C.河流从东面冲刷岛岸 D.受温暖西风影响 3.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减少最主要原因是 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 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 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 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 总部位于“硅谷”的美国苹果公司是世界著名电子企业,于2010年10月在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设立生产基地。2016年苹果公司公布的全球766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中国大陆346家、台湾41家、日本126家、美国69家。数据显示,该生产基地生产的智能电子产品约占革采公司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产品主要销往美国、英国、中国等地。据此完成4-6题。 4.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成为苹果公司全球最大生产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铁路交通方便 B.市场潜力大 C.研发力量强 D.生产成本低 5.与美国本土零部件供应企业相比,中国大陆零部件供应企业的优势条件是 A.接近原料地 B.接近市场 C.接近研发中心 D.接近国际航空港 6.苹果公司的产品想要回归“美国制造”,其难度主要在于美国 A.产业链不完备 B.原材米料成本高 C.市场空间狭小 D.研发能力下降 江苏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间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均衡现象。“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制定了全面提升交通路网的战略规划。下图是江苏省主要铁路规划图,完成7-8题。

(完整)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初二地理组林化友为期两天的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成绩也已经揭晓,获得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对这次考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下册全部内容,内容容量虽大,但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难易恰当。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共25题,其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0题、第12题、第23题。第10题考察的是我国地势、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要求熟练掌握其变化趋势,学生之所以错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该类型题;第12题是考察地形地势和分界线的结合,学生错的原因是思维定势,不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内容;第23 题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并且没有记住地热资源产生的原因,地热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综合题中出错较多的是26(3)、27(2)、28(5)、30(2)。26(3)主要考察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并且强调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不能出现错别字;27(2)主要考察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学生错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意,题目问的是土地利用类型,学生都回答成土地的类型了;28(5)主要考察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30(2)学生的基础掌握不牢,尤其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书写,错别字严重。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较差,不会图文结合,不会从图中找出想要的、有用的信息。 3、学生的粗心马虎、眼高手低、错别字也是非常严重的失分原因。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详细,不能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地理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油纸伞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 携带方便 B. 适用地广 C. 文化蕴涵 D. 经久耐用 2. 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 欧洲西部 B. 中亚 C. 中东 D. 撒哈拉以南非洲 【答案】1. C 2. A 【解析】 1. 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色彩,油纸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效能大于实用效能,是一种文化符号,所以与现代钢骨布面扇相比,其具有的文华蕴涵促使走俏国际市场。由于油纸扇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且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因此油纸伞不如现代钢骨布面伞携带方便、适用地广、经久耐用。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组需要掌握油纸伞的双重属性——既是伞(有实用功能),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化功能)。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其文化蕴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油纸伞重点推销的市场时,需要把油纸伞的实用功能(防雨)和文化蕴涵(与中国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4.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5.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D 4. C 5. B 【解析】 3.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高考考点细目表及试卷分析(2016年整理版)

近四年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及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1.下面是近四年五套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在考纲中的分布比较表

2.近几年全国卷的试题分析 从知识点考查对比看,四年的常考点主要侧重于对大气、水、地壳地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几年来,难度较小、易得分的知识点集中在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方面,难度很大的地球运动部分五套题中只出现两组选择题,值得注意。四年的考试对自然地理的大气、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的农业、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点的考查占的分值很大,年年高考都有涉及,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的考试要求。 试题的情境素材均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和生活。如2016年全国三卷考查上海市及周边的人口问题,给学生一种十分接近、现实的感觉。不仅为问题设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快递业也出现在高考试卷,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终身有益、终身有用。 试题命题素材科学严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注重反映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如体现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2013年4-6题“地膜覆盖”材料;通过文字表述形式呈现,让考生极大丰富了想象,走出教材,增强了试卷的可读性、趣味性,充分、准确凸显了地理学科特色。 3.2015年四川卷地理和2016年全国卷地理的区别 试卷结构差异:2015年四川文综卷地理部分试题,选择题共12个,每个4分,总分达到48分。主观题2道,52分的分值。一个中

国区域,一个世界区域。评分细则每点两分,学生可以看分答点,比较好把握。选修内容没有单独命题,融合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2016年全国卷,选择题11个,每个4分,总分是44分。主观题必做题2道,考查必修1、2、3的知识。选做题3选1,考查选修的知识,每题10分。评分细则中,每点分值不一样,1分2分3分不等,学生做题时比较难把握。 知识侧重点考查差异: 2016年地理高考选择题侧重考查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居于教材,命题灵活,材料多来源于生活,试题难度较大。2015年四川卷考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但侧重于地理原理的考查,试题难度较小。

2018广州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文科综合(地理) 一、选择题: 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4486米和3810米。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l~3题。 1.5~8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A.3810~3950米 B.3950~4020米 C.4020~4120米 D.4120~4210米2.5~8月该冰川降雪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3810~4486米递增 B.从3950米向上、下递增C.从3950~4486米递减 D.从4210米向上、下递减3.该冰川补给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17年12月我国成功进行了开发干热岩资源试验。干热岩是指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温度在150℃以上的高温岩体。它是一种新兴地热资源,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等。据此完成4~6题。

4.干热岩主要属于() A.岩浆 B.喷出岩 C.沉积岩 D.侵入岩5.我国干热岩最主要分布在() A.东南沿海 B.华北地区 C.西北内陆 D.青藏高原6.与传统地热资源相比,干热岩() A.开发难度小、成本低 B.埋藏较浅、分布广 C.无季节变化、污染少 D.产业链短、效率低 1946~1964年美国出生婴儿高达7600万人,这个群体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婴儿潮一代”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图是1970年和2000年美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 7.引起“婴儿潮一代”人口高增长率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B.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C.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D.新时期科学技术革命8.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国人口增长特点转变为()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稳定增长 D.零增长 铁盖乡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土地沙漠化率高达98.5%。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光伏电站,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为避免草长高影响光伏发电,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场牧羊。光伏牧羊互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农业模式经验得到推广。据此完成9~ll题。 9.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干,白昼时间增长 B.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电互补 C.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 D.利用草场资源,光伏牧羊互补10.光伏产业园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够()A.降低风速,减少蒸发 B.增加反射率,气温升高 C.提升地温,增加降水 D.调节气温,增大日较差11.草场恢复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发增强,湿度增加 B.气温升高,风力减小 C.沙尘减少,晴天增多 D.降水增加,气温降低 二、非选择题:

初一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综合题内容丰富,突出地理教学的特色,所有的题目都结合地图展开。本试卷考察的知识以课本为主,试题的考察面很广,包括经纬度、地球公转、五带、七大洲四大洋、六大板块等,难易适中有梯度,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突出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命题时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重点考查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试题在突出“双基”考查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总体来看,试卷有如下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难易度适中,重点突出,整卷能紧扣新课标和泰州市地理会考说明的考试要求,重视基本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怪题、偏题。基础题比较到位,学生容易得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地理学科的教学。 2、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数知识取材于课本或稍有改编。试卷的整体结构和形式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图文并茂,文字准确凝练,语言简明而易懂,题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 3、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接触的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题重视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又能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信息。 二、答题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5、6题考查工业区位。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如36题第2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3、有个别同学也会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掌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能力,并分析探究原因的能力。如第1、2小题,但不能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准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能力。如37题第

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科 试卷分析 一、考点分布 作为一份文科班的期中考试试卷,该考卷命题立足2019高考大纲、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考查内容覆盖度广,图表形式多样,以基础训练立意为主,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内容,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就考点分布来看,命题者对考点研究深入,选题细致、布局规范、详略得当,对城市、农业、工业内容考察较大。对于人口与城市部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这三个考点未设置考题。而对于生产活动部分考点均有涉及。对照2019高考大纲考点,题目与之对应如下表: 1.人口与城市 二、难易度分析 试卷总体难度不大,立足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设问简洁明了,读图能力要求

不高,加上综合题的材料紧扣书本,图和书本母图极为相似,所以综合题得分率总体较高。就我校学生基础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卷难易度为8:1:1,相对而言,较难题为:3、4、7、8、20、22、27、33(5)。全校均分79.73,两个普通班均分68.86,三个重点班均分为83.87,创新实验班均分为90.47。 三、学生答题易错分析 1、错误表现 (1)概念模糊 忽视对材料中新名词的理解,主观想象胡乱猜测。 (2)答案的逻辑、因果关系混乱 现象解释现象,过程当成结论,不该答的答了,该答的没答全。 (3)答案不能切中要害 答非所问,以偏概全,分析不到位,无结论,答案空泛没有针对性。 (4)审题不细致 无视材料信息或不能有效和全面地提取信息,信息提取不全,教条主义,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导致表达意思不到位。 (5)语言表达不规范 语言不通顺,用词不规范,条理性查,书写潦草难以辨识。 2、深层原因 (1)知识碎片化,体系构建不完整 (2)基础知识不过关 (3)迁移能力不强 (4)读图能力欠缺 (5)答题规范掌握不够 四、教学对策与建议 1、作为文科班地理学科教师要有积极的心理调整和思想转变。教学安排上备课 组要有预案,步法要灵活。 2、考试大纲要分析到位,考点有什么变化,掌握到什么程度,具体内容是什么, 都要在集体备课时认真研讨,仔细分析。教师只有熟悉考试大纲,课堂、选题、补弱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精简教学案,教学案一定要体现核心知识点,练习围绕核心知识点开展,学 生拿到教学案能很快看懂重点掌握的地方在哪里。通过字体、行距、符号等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中山外国语学校 2013年重庆地理高考试卷分析 杨玉龙 一、考点(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评价 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打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 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 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 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本套试题关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GIS)的考查,有利于促进考生对地理信息获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学期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备课组张莉一、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较为常规,但材料新意不足,总体难度适中。学生答卷中,选择题得分较低,最高40分,最低4分,大部分在16-24分居多。选择题中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自然地理题难度稍大,从试题的命题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考查。综合题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难度适中。第(3)小题概括出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37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的目的, 第(4)小题引水工程实施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选修中43题旅游地理,考查圣诞期间普吉岛吸引大量北欧游客的原因,难度不大。44题环境保护,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公路客运交通排放量变化的特征,提出控制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的措施,难度也较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平均分为较低,低于文综的政治和历史,,从成绩来看较不理想。 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高的主要是选择题: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随着旧国有部门的衰退,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的释放,而兴起的,故选B。

失误率较低。 第2题由材料可知,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在第二阶段,集群核心区成形,形成了合作分工的网络,为了避免企业间生产经营模式趋同发展,减少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开辟缝隙市场,故选C。学生误选为A,材料分析不到位。 第3-5题,主要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只要把握拉日铁路经过的区域,较容易选择选项,但学生不去结合区域导致误选。 第6-8题,对难点——地质构造的考察,失误率较高,要结合图中的信息做题,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心里胆怯,不去分析,导致出错较多,这部分内容联系课本,我们的学生图文转化能力较弱。 第9-11题,没能仔细阅读题干,导致部分同学误选错误选项,同时对于原理的知识,学生较为模糊,对“高原季风”的理解不到位,灵活运用区域特征与课本基础知识的相结合能力不足。失分率较高。 从综合题的答题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学生对于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答题不全面,结合材料找突破。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得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第(3)小题概括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学生得分率较高。37题主要考察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但做题中分析不到位,审题不清是失误的最大原因。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答题较好。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

高二地理考试卷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反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 这次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世界地理》每节内容都有涉及。 2、重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次考试共31题,选择题28道。地理高考尤其关注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区域地理试题突显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 3、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图表的应用。 综合题考试共3题,每道题都有图,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地图和统计图表才能找到答案,同时问题也涉及课本上的简单概念和语句考查。 二、阅卷报告 (一)成绩分析 (二)主要失分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

知识的理解不够,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失分。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区域图有效信息的提取较差,说明运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3.答题不规范。地理术语运用上不够精确,书写不认真。 5.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表现在选择题其他题目和综合题的简单问答上。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部分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 6.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地图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 (二)改进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对学生应以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为主,狠抓课堂内容的落实,新课、习题课同等对待,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定期把学生的学道和练习册收起来检查,看看落实情况。并定期抽查学生的背书情况,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后天练习得来的,因此要今后剩下时间的复习中加强对练习的训练,特别是图表题的练习,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注重规范。老师上课用语规范,对学生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作业的规范书写。

2017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文综试卷分析 思想政治试题评析(一) 合肥七中程静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政治试题注重基础、导向明确,很好地发挥了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和作用。整份试卷命题取材丰富,考查有新意,时代特征鲜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试题考点分布均衡,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能够客观、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试卷有如下特点: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I卷的政治选择题仍然是12题至23题,共12道。非选择题结构有所变动,题号由以往38题2小题和39题3小题调整为:38题考查经济生活(14分);39题考查政治生活(12分);40题第1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2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2分),第3小题开放性试题“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试题结构编排有所更新,但考查范围和分值依然保持原有模式。 试卷回避“偏”“繁”“旧”知识点,坚持考试内容的基础性与考试范围的规范性相结合。突出主干知识考查,但又不失考查深度。试卷集中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体现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高度关注。例如,没有出现令大多考生焦虑的计算题,考查了曲线题,但要求学生对互补品和需求曲线的相关知识综合掌握。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出解释为背景,请学生分析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的原因及其意义。本题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试卷还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把传统文化具体化,引导考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如:19题以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设置情境考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40题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背景,让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些题目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试题中还隐含众多的公平意识、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等主流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有利于学生感受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精选题材构建问题情境,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

2017年5月青岛市二模地理试题及试题分析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库车大峡谷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库车县,大峡谷谷口开阔,深谷之中峰回路转,时而宽阔, 时而狭窄。图1示意库车大峡谷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库车大峡谷神秘色彩的表现之一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阴声怪气”。关于“阴声怪气”原 因可能性最大的是 A .谷内奇特地形导致风向风力、温湿差异而造成的 B .谷底处行人走路与地面的摩擦声音 C .峡谷处地壳运动而产生的震动声音 D .谷中游客说话声音的回声 2.库车大峡谷附近的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A .湖泊水 B .地下水 C .冰雪融水 D .大气降水 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所指“渭 城”(现咸阳渭城区)、“阳关”(现敦煌市西南)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关卡要塞。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至明清时期被完全废弃。据此完成3~ 4题。 3.诗中所描写季节与渭城所发生的地理现象相吻合的是 A .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大 B .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 .正午日影逐渐变长 D .夜长逐渐变短 4.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后被废弃,对其原因分析正 确的是 A .战争 B .与西方陆上交通逐渐衰弱 C .生态环境恶化 D .丝绸之路导致人口西移 猕猴桃原产中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喜温暖、忌阳光暴晒,怕旱、怕涝、怕风,宜栽培于 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意大利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主要分布 在阿尔卑斯山南部。图2是意大利区域图,图3是猕猴桃种植方式景观图。据此完成5~6 题。 5.意大利猕猴桃采用深沟高畦方式种植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大昼夜温差 B .防涝抗旱 C .使土质更加疏松 D .减少蒸发量 6. 与中国猕猴桃原产地相比,意大利猕猴桃产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热量充足 B .降水丰沛 C .土壤肥沃 D .光照强烈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图1 深 沟 高畦 图3 图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