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市场1班陈光宇1145128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70年代以来,各种新的贸易理论纷纷被提出来对国际贸易新现象加以解释。本文拟将这些对最新解释加以介绍。

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传统理论在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时形成了一个完备有力的逻辑体系。对传统贸易理论最强有力的挑战就是对其两个关键假设“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质疑,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而不是相反。正是在这两个全新的假设上产生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这一理论做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和默瑞·坎姆

不完全竞争在国际贸易上的意义是:(1)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商品价格大于它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因此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同时,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国际贸易量不会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2)由于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的存在,垄断和寡头厂商就有条件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节约,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价格,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根源。

所以不完全竞争一方面掩盖了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国际贸易基因,另一方面又以规模经济的形式开辟了国际贸易利益的另一源泉,即所谓“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一些限制,如因规模太小所引起的劳动分工、生产管理的限制会减少,每单位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降。

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假设下工业产品之间互相竞争又不能完全替代,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企业的市场需求随着价格的下跌而扩大。垄断贸易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利润主要来源于:

(1)国际贸易使产业内企业数目增多,竞争加剧,需求曲线向左回移,直至垄断利润消失;(2)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特色产品种类增多,即消费者可选择的替代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这就使每一种差异产品的需求更富价格弹性。可供选择的异质产品越多,任一替代品价格变化时就越容易转移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需求曲线在向左回移时变得愈加平坦。从而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产品成本,从而产品价格的下降;(3)多余厂商的退出。如两国分别有10个厂商开展国际贸易后,各退出3家,此时还剩14家。这也比封闭状态下各国厂商数目要多,且能使规模更趋合理化,企业行为更富有竞争性,而且多余厂商的退出还释放了那些投在固定成本中的资源,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二、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

80年代后期,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模型,这一模型不仅导入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因素,符合垄断竞争假设的标准条件,而且兼容了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论,成为一个更通用的,解释力更强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这一模型是2×2×2模型,即假定世界经济仅由两国组成,即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力,本国属资本富裕国家,外国属于劳动力富裕国家;只有制造业和农业两类产业,分属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本国出口制造业产品,进口农业产品。两者在价值上相等。但假设农业部门仍为完全竞争部门,生产同质产品,而国内外制造业部门为垄断竞争部门,生产异质产品。同时,在规模经济因素制约下,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无法生产所有种类的产品。开展贸易后,本国仍是制成品的净出品国和农产品的进口国。但是,由于外国企业生产的制成品与本国生产的制成品存在差异,一些国内消费者更喜欢外国制成品,从而本国在生产制成品的同时,也必须进口一部分制成品。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说明了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从而这一模型既区分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各自赖以发生的客观依据,也表明了以比较优势为

基础的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贸易是可以并存的。

三、竞争优势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以下四个因素或特征形成了一国公司的竞争环境,从而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即:(1)要素禀赋。他把俄林的要素禀赋进一步分解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人口等;高级或先进要素,如通讯设施、技术劳工、研究设备、技术知识等。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而高级要素具有可变性,往往是国家和公司投资的结果;(2)需求情况。国内需求是提高竞争优势的原动力,公司对国内顾客需求更为敏感,因此国内要求的特征在形成国内产品的属性与促进发明以及提高质量方面的压力特别重要;(3)相关工业的支持。投资于高级要素的供应工业,所取得的利益往往渗透到优势工业本身助其发展,也加强了其国际竞争力。同时,一国的优势工业与其相关工业往往形成一个工业集群;(4)一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经理才能,都涉及竞争情况,不同的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经理哲学”,从而有助于或有损于其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同时又指出国内竞争状况与某些工业竞争优势的创立和持久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与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投资于先进设备,提高效率,促进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欲望成正比,从而也影响了该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波特认为,如果要提高某一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将上述四个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钻石圈表。即有名的“钻石理论”。这一钻石联合因素会积极影响国际竞争能力,而政府可能影响钻石圈中的任何因素,如政府补贴可以影响工业竞争力,投资于教育则可以影响高级要素禀赋,通过产业政策可以影响与优势工业相关的前向产业等。这一理论主要强调企业的最高利益在于投资于高级要素,如加强研究开发、员工的继续教育等,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钻石圈中的四因素,特别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支持科研活动,促进国内竞争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

所有贸易理论中最易于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的就是“新生产业”保护论,但至今为止,许多发展中国家应用这一理论的结果不是造就了一批“永远长不大”的产业,就是导致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为回答这些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将公共选择理论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贸易政策的新“政治经济学”。在这一贸易政策理论中,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论点如下:

1.利益集团与贸易保护。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及其相关行业,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的纺织品的竞争,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从而,这些行业的资本家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转而求助于“民主”型的政府,他们结成一个团体,游说议会,使议会通过提高关税或实行进口配额的议案。所以,削减其贸易壁垒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发展中国家花费一些资金和人力,参与该国的“政治市场”决策过程,组织所有反贸易保护的力量,达到削减贸易壁垒的目的。

2.“寻租”活动。经济机制,尤其是价格体系的扭曲,市场运行不正常会形成所谓的“经济租”,从而诱发“寻租”活动。“寻租”理论在贸易保护中的应用分析也许是其最精彩的一幕了,贸易保护不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在保护之下诱发大量的“直接非生产性谋利活动,占用生产资源,减少了对正常生产部门的投入。

3.无限期的贸易保护。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是长期保护、长期落后的现象。托内尔认为,若企业将关税保护视为政府对企业的“价格补贴”,那么企业维持这种转移收入的动机就不可避免了,这一动机不仅导致了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而且会诱发企业直接加入DUP活动中去。

五、战略性贸易政策

一方面,新贸易理论赋予了贸易产生利益这一定理以新的证明,强化了自由贸易优于闭关自守的传统规范结论,另一方面,对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常数规模经济的背离,使市场本身的运行结果处于一个“次优”境地,适当的政策干预有可能改进市场运行的结果,从而使自

由贸易政策失去其最优地位,最新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战略性贸易政策。

叙述这一理论时常用美国波音公司与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例子,并含有以下假定条件:(1)两家公司生产技术和能力相近,都有能力生产一种可乘坐500人的大客机;(2)客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3)在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下,若两家公司都生产,那么各亏5万元,只有在一家生产而另一家不生产时,生产者才有可能获得100万元的利润,现在假设欧洲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措施,补贴空中客车公司25万元以支持其生产这种客机,则空中客车公司的盈亏状况马上发生了变化。当两家均生产时,其利润为20万元;当只有空中客车公司生产时,其利润为125万元。而波音公司则不然,生产则亏损5万元;不生产利润为零,所以其出路只有一条,为避免亏损而停业生产。而空中客车公司则不然,只要生产就有利润,所以最终空中客车公司将独占市场。这一简单例子的惊人结果是欧洲政府以25万元的补贴给空中客车公司带来了125万元的利润,包括25万元的政府补贴和由波音公司转移过来的超额利润。

六、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来,技术开始被作为主要因素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过程,同时将经济增长引入这一框架,这一理论的最新进展是沿着两条道路前进的,其一是将技术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沿着李嘉图的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技术对各国福利水平和贸易模式的影响;其二把技术作为一个内生变量,研究技术变动、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显然,前者没有摆脱传统的阴影,而后者则赋予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以崭新的内容。

1.将技术视为外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1985年,马库森和斯文森提出了差异条件下的贸易模式。假设两国的资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若两国之间需要两种以上要素投入的产品在生产技术上有差别,那么各国将出口其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产出,或同一产业中若生产两种不可完全替代的产品,则在技术差异条件下,两国分别生产自己在生产技术上领先的产品。这一模式也说明了发达工业国之间或产业间的贸易。

2.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的贸易与增长理论。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两个,即:(1)通过经济行为,从看和干中学会,这被称为“干中学”;(2)技术革新,即自己创造发明出来的,一般是研究和发展的结果。“技术外溢”是指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不自觉地输出了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获得的。技术外溢又可以分为国际技术外溢和国内技术外溢,一般而言,前者外溢的速度慢于后者,且前者作用的结果有可能改变一国的原有比较优势,而后者在成本增长速度高于或等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有可能强化原有的贸易模式。

技术创新是投资、开发与研究的结果,主要表现在:提高要素生产率,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一定的产量使用更少的资源;新产品的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创新可以在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或对新产品的研制中获得,但不管怎样,这一过程需要大量投资,所以技术创新的出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知识产权的保护;(2)需鼓励对科研的投资。

国际贸易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是可以改善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如开展贸易后竞争压力的增强可以迫使各国研制新产品,在贸易中互相启发,以贸易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为技术创新提供经济上的可能性,同时使别国少走弯路,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另外,由于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一国的资源配置情况,所以技术创新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贸易模式。

七、简评

纵观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发展有两条明晰的主线,即回归和动态化。这里的理论回归并不是一种朴素的、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高级化的回归。规模经济——垄断竞争的出现导致了价格信号的失真,进而导致了各国比较优势的模糊。国际贸易的引入则弱化了垄断因素,引入了竞争因素,从而使价格无限趋近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虽然这

一价格不可能真正等于完全竞争条件上的价格,但无限趋近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何况规模经济又开辟了新的贸易利益源泉。所以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出现除了给经济学家带来无尽的烦恼之外,它们从未让消费者和生产者感到厌倦。动态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生产要素的变数特征说明了比较优势是可以改变,可能转移的,尤其是技术的提高和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一国生产格局和贸易的改变作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们说明贫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开放和学习可以改变一切。

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张伟征(109987) 摘要: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也越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国来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大致分为四类: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在出口贸易中的 应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博弈论;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一、博弈论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董琴(2007)通过论述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博弈现象、以及贸易各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其中重点分析了在贸易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先行者优势现象,首次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先行者优势观点来分析在贸易标准制定中谁先制定谁获益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技术标准,认清在现行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它的特点,即先行者优势,并掌握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立足国情,面向国际市场,创新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标准体系,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力量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标准领域中我们被动挨打的境地,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博弈论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 毅冰(2012)通过论述3个供应商在外贸中的报价博弈的案例,结果出现了另一个“囚徒困境”,即很多时候明明大家面前都有一个好的方案,但由于处于博弈中,往往就只能做出相对坏的结果。他建议供应商在懂得和理解博弈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跳出这个囚笼,以求在谈判和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可以运用“附加值”的方式,努力体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差异化,弥补短板,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贸易经济2班苗淑恺国际经济学是在人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跨国经济活动不断总结的成果,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存在,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包括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市场的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格局的确定,以及贸易模式安排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理论的机轴应该说是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以及它的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的存在,尤其是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条件,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则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考虑到科技进步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从新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从需求的特点以及规模收益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进行了讨论,同时也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产阶级的最早的经济思想,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变日渐衰落。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对外贸易学说也相应地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学说和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早期的重商主义从16世纪到17世纪,晚期则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是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在他们的主要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积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着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于经典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下展开,主要关注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一国贸易均衡与福利水平的影响、要素流动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收益。这些研究在不断接近生产要素流动的现实,但是却依然没有研究要素流动本身,对于要素流动的规律与收益特别是要素流动收益的国际差异缺乏系统分析。 关键词:国际贸易;要素流动;收益;述评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在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研究中有两条路径:第一,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框架下,第二是探讨跨国公司投资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中的动机和规律。对于后者,已经阐述了关于跨国投资理论的文献。全球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已经从以往的商品流动向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转变。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等理论)并不能对多要素跨国流动并再组合的情况给出满意的解释。本文重点介绍相关研究的第一条路径,主要是在生产要素国际扩张理论框架下,综合生产要素流动中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相应的评论。 一、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一)经济学中的要素流动观点 经济学一般认为生产要素完全流动,流动范围仅限于一个经济体,且没有流动障碍的一般假设。正如新的制度经济与信息经济学指出的,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导致的因素不能在资源分配中不能有效地在有效分配基础上实现基础,但有些理论还指出,流动性障碍的因素: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劳动经济学在搜索和匹配理论中的全流程也认为,劳动力市场不像传统的劳动力供需经济学假设在信息完整,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通过调整工资可以清除劳动力市场,他们指出,就业和工人面临着一定的“搜索成本”,这种成本来自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和交通费用。显然,这些理论认为,甚至在国内一级,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有障碍。 (二)古典贸易理论与新古典贸易理论:基于要素国内流动但跨国不流动的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基于对跨境非流动性的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单一因素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献综述 1、《WTO与中国对外贸易》 作者:王平、钱雪峰 内容:是从WTO 与中国外贸这一角度出发,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WTO 与中国外贸发展的关系, 首先系统阐述了WTO 的产生极其规则;然后深刻分析了在中国加入WTO 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外贸存在的问题、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指出中国外贸只有摆脱传统条件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 及时进行政策和战略调整, 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贸易对话,才能在新的约束条件下获得健康发展。 2、《当代世界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作者:顾卫平 内容:在第一篇中首先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变数与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挑战;然后具体分析了美日欧三大经济体与中国经济的战略性关系;并全面分析了石油经济、跨国公司、国际恐怖主义与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关系。在第二篇中,首先讨论中国成为贸易大国之后, 如何成为贸易强国,并真正成为WTO 中负责任、有影响力的贸易强国;然后着重讨论分析和展望了发展中的中美贸易,指出中美未来经贸关系的基本共同点是互利与合作, 以务实态度逐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也是一种重要的保证 3、《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风险分析》 作者:傅钧文 内容: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及印度、韩国、墨西哥等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名义外贸依存度和对各自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依存度,分析指出中国外贸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贸易伙伴集中;第二,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集中;第三,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集中;第四,某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依存度大;第五,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的进口更趋集中。并指出这种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风险,最后,提出应对这种风险的对策:第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能源和资源战略;第二,放宽对外投资的渠道,通过产业的海外转移来减轻贸易摩擦的压力;第三,对旨在加工贸易的直接投资应趋利避害;第四,重视降低对特定贸易伙伴和特定进出口商品的依存度,推进市场多元化;第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外贸发展;第六,增强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第七,鼓励企业在出口中培育自身品牌第八,增加 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第九,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等等。 4、《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作者:陈柳钦、张谊浩 内容:在回顾古典经济学的传统贸易理论、现代经济学的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 学等理论中关于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汇总了国内关于中国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假设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了granger,sims,geweke和hsiao等非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多变量因果性检验模型的扩展和检验。最后结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引入外资、政府开支、劳动力投入和能源消耗多种变量后,外贸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联系反而有所加强。 5、《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实证》 作者:盛斌、廖明忠 内容:就是试图运用引力模型来解释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并尝试着从总量和产业两个层次上测算中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潜力,尤其是制造品的出口潜力;进而分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专业:会计学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任课教师:刘静 开课时间:2014年9月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财务战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维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以及提高资金运转效率的主要动力,在企业各个发展周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选择以及其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如何发挥企业财务战略在其整个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以及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是企业财务战略在多年研究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借以对企业财务战略相关研究的梳理,进一步不断的深入财务战略在企业各个层面的作用,不断突破财务战略对现有企业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企业发展财务战略环境 一.财务战略研究的发展历程 关于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渊源是随着企业战略发展而来,基于对企业战略的不断重视以及企业战略中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财务战略才得以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被不断的细化和研究。 美国学者Ansoff 教授(1976)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之后,企业战略在企业大局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的被研究界关注,在之后的14年,Tom Copeland (1990)学者再次指出,公司财务和战略伴随公司管理的不断发展已经在思维和行为上不断的得以融合和发展。[1]在此之后,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对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的研究,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的作用不断的被提到了新的研究层面,关于财务战略的定义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E.F.Harrison 与C.H.John (1985)等在《组织战略管理》一书中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2],。J.A.Pearce和R.B.Robinson(1988)在其《战略管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财务策略”的概念,并指出企业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投资)与分红、营运资金管理三大方面[3]。我国学者杨学义, 武笑坷(2009)指出,广义的财务战略包括资金的筹集战略和所筹资金的管理战略, 狭义的财务战略仅指筹资战略, 包括资本结构、筹资来源和股利分配等政策。[4]之后随着对财务战略定义的越来越广泛

国际贸易精品课程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精品课程参考文献 第一章导论 [1] 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宪、韦金鸾、应诚敏、陈晨.国际贸易.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向先.国际贸易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陈同仇.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98. [6]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孙丽云.国际贸易(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刘诚.国际贸易.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李国华.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 [9]许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数据(1978~2003).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41-50. [10]姚利民.发展中国家双顺差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8-21. [11]刘力.客观认识目前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国际贸易.2005年第7期.23-27. [12]沈利生.如何正确评估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一文的看法.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106-117. [13]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9期.63-69. [14]汪占熬.新古典模型视角下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27期.29-62. [15]李明武.正确恩师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132-133. [16]黄华峰.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第28卷总第115期.100-102. [17]邹宏元、王晓东.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的比较分析.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0期.28-31.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产阶级的兴起、封建社会历史译文集.三联书店.1955. [5]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现代文库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0]罗塞.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2]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3]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5]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 [16]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两个主要阶段。新国际贸易理论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兴起, 它不断将新的经济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从纵深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经济学时期,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居于主导地位的理论是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外生技术比较优势学。亚当斯密认为,各国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形成国际分工,使两个国家生产相同产品时存在生产成本差距,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在容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由于产品在两国市场上的相对价格是不同的,只要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不一样,那么这两个国家之间就存在着贸易的可能性。 1933年俄林在他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家贸易》书中吸收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观点,建立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同引起供给能力不同,进而引起生产率的差异,也就是说,影响商品成本高低的是生产资源的相对丰裕度,如果一国某种资源的供给相对比较充足,其价格就会相对比较低,因而生产时要大量使用这种资源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对国际贸易格局的预测是:各国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它们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这样,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贸易应该在资源差异最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发生,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生。而且这一理论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的。至此,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最终形成了。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般来说有两个核心:即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优势来自于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则认为相互依赖的多种生产要素的差异即资源相 对丰裕度是比较优势的源泉,因此要素禀赋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相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此后的半世纪一直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 二、传统贸易理论遭到的挑战与新贸易理论的萌芽 传统贸易理论遭遇来自实践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一是里昂惕夫之谜。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赫一俄贸易理论,用他所创立的投人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验证,结果却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反的证的结果却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结论,从而引起了轰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际验证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美国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之后,西方方经济学界掀起了狂热的解释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二是比较优势陷阱。随着国际贸易深化,人们发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现象,以此诞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国际贸易专业文献综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桥头堡建设视域下滇泰经贸 合作的发展研究 姓名黄杰 学号094140410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专业国际经济贸易 指导教师(职称/学历)杨旺舟(博士) 2013 年03 月14 日

桥头堡建设视域下滇泰经贸合作的发展研究综述 一、前言 云南省与泰国之间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期间开展经济贸易以来,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直接投资、旅游以及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广泛的合作,目前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后,云南省和泰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了,这有效的加快了云南省和泰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滇泰贸易和相互投资在整个中泰贸易和相互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云南的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尽管泰国的经济困难影响了滇泰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机遇,有利于滇泰经贸关系在今后几年取得的新突破。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一是对云南省和泰国贸易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二是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说明中国云南省与泰国的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的原因分析。三是在桥头堡建设背景下,就滇泰贸易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措施。 二、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的增长。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格局日益完善,中国经济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增强。1991年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背景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往来变得更加的频繁,双边贸易额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泰国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和东盟其他国家和合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可以说是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中最关键的部分。下面就查阅的文献资料作出综述。 在泰国中泰两国经贸关系研究是从1975年中泰建交才开始的,尽管起步较晚,但是30多年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的院长颂朴?玛纳朗赏博士、泰国法政大学经济学院吴慧文博士、披隆?甲蒙腊军教授等就曾对中泰“经济关系”、“中泰投资合作关系”、“政治外交关系”、“文化、政治视角”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中泰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两国经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再找出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泰中经贸关系的对策和途径。这类研究主要是仅仅是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研究,提出的对策往往比较空洞,放之四海之内皆准。 在中国,中泰经贸合作关系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是在1975年两国正式建交以后。近几年,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越来越得到国内的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及深入研究。有关我国专家学者对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研究重要是从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研究中泰自1975年建交以来的经贸合作关系,两国在建交后经贸合作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对于中泰经贸合作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少数学者的对中泰两国经济环境变化对中泰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方面,并没用对中泰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分类、总结。如翁琳(1980)在一九七九年的泰国经济和一九七九年泰国财政危机中提到的中泰两国的经贸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国际金融理论前沿概述及研究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显著特征,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主要流派 的国际金融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作为大学生的看法。 关键词:国际金融理论/货币危机/金融市场国际化 根据国际金融第二版教材总结,传统的国际金融理论前沿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重构制度和货币危机理论。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开放以及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加从全球的视角认识国际金融问题另外,随着将信息经济学引入国际金融理论研究,国际金融理论出现了一些新发展,以下将对重要几部分进行概要地介绍和评述。 一、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的简介 (一)、货币危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债务危机出现后,已经发生了十几次货币危机,从那以后货币危机理论成为研究金融问题的焦点之一,按照年代的顺序分类,有三代成熟的货币危机模型和一代雏形的危机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指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外债危机四大类。可见金融危机范围比货币危机广的多,出现货币危机就意味着出现金融危机,出现金融危机不一定出现货币危机。” (1) 投机性攻击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70年代末,有代表性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所写的《国际危机模型》一文提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货币危机是否爆发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经济基本面,尤其是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假定政府为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而大量发行纸币,引起资本流出,央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而无限制地抛出外汇储备,当外汇储备达到临界点时,会引致投机攻击,如果政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支持,就不得不放弃稳定的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Robert P.Flood教授和布朗大学的Peter M.Garber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当一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用来维持内部均衡的政策(主要是当国内出现财政赤字时,在国内过度供给信贷)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从而使固定汇率无法维持。”此理论合称为克鲁格曼-弗拉德-哥德模型。总之,第一代危机模型强调经济的基本面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稳定与否。 (2) “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加洲大学伯克利大学的Maurice.Obstfeld、哈佛大学的Gerardo.Esquivel和https://www.sodocs.net/doc/ab16108663.html,rrain.。“欧洲经济仍注重经济基本面,但提出一定条件下公众的主观预期能成为主导因素,投机者的行为导致公众信心丧失从而使政府对固定汇率制的保卫失败,危机将提前到来。”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危机中,很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很好,但也受到了危机冲击,从而产生了第二代危机模型。“第二代危机模型认为一个国家在一定情况下,即使经济的基本面尚好,但在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和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的作用下,仍会出现货币危机。”(注:孟春景. 关于金融改革的几个问题[J]. 吉林金融研究, 2009, (10)) (3) “道德风险”危机模型(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上述两代货币危机模型无法解释1997-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存在两个显著特征“双危机”和“传染性”。保罗克鲁格曼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认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实际贬值或经常帐户的逆差和国际资本流动的逆转将引发货币危机。在分析和推导时,引入了金融过度

新新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

新新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新新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的最新理论前沿,其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贸易和投资等国际化路径选择,以及外包和一体化等全球化组织生产选择。国际化路径选择部分以Melitz(2003)为基础,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全球组织生产选择部分以Antras(2003)为基础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本文按照这两个分支系统介绍和梳理了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文献,对各个模型及其扩展做了介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字: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企业内生边界 正文 1 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新贸易理论”自1985年被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提出后,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研究长期未能有大的突破,而在2003年,哈佛大学的梅里兹(Melitz, 2003)在著名的Econometrica 杂志发表了“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总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一文,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也被称为“梅里兹模型”),终于打破了国际贸易研究的长期成绩,“新新贸易理论”也应运而生。 新新贸易理论,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为代表,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中企业同质假定,将异质性纳入对企业的微观分析分析框架中,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对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热点。 2 梅里兹异质性企业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或工厂)生产率、专用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工人技能方面的差异,尤其是企业生产率的差异,而当前对这种差异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自由化对产业内壁结构变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上。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就是探讨异质企业是如何从事国际贸易,贸易对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和福利究竟会产生在那些影响等问题。 2.1 梅里兹模型 Melitz(2003)建立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以Krugman (1980) 的贸易模型和Hpenhayn (1992) 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同时引入企业生产率差异,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的禅意和出口决策行为。Melitz认为,存在异质性企业的垄断竞争贸易格局中,贸易自由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再分配,进而可以提高真个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具体而言,Melitz(2003)模型假定存在两个对等的国家:两国均有一个生产部门,一种生产要素L,同时存在贸易成本和沉没成本,根据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企业将分化为三种不同类型,即X型企业(Export Firms)、D型企业(Domestic Firms)和N型企业(Non-products)。其中,X型企业的生产率最高,其将同时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出口国际市场;D型企业的生产率居中,其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而N 型企业因其生产率低,成本过高而被淘汰出市场。 Melitz(2003)模型考虑了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发展下的动态效应,即效率最高的X型企业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进行技术、产品和企业组织的创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带来的是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利润的增长以及工人工资的增长,同时也导致生产要素和

国贸专业文献综述

大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文献综述 姓名周心怡学号31005021 上课时间周三晚上 引言 本文献综述的目的主要是对大学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情况与成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发现有创新空间的领域。文中所用到的文献资料主要来自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本科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定位、市场需求分析、培养要求、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培养建设方面,其中在目标定位、市场需求分析方面,学术界分歧较小,而在培养要求、现状问题分析、培养对策方面,学术界有大体上一个方向,但在具体观点与措施上仍有不少不同之处。 一、培养目标 孙瑞华(2007)从社会需求现实角度指出[1],目标在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国贸专业人才,必须突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塑造同时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的高素质人才。 答百洋(2008)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指出[2],作为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其培养目标定位是实用性、应用性人才,即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外贸领域内将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运用到进出口贸易的实践中去,培养特点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裕晨(2011)从国贸专业人才就业角度指出[3],培养目标定位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但具有具备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而且能向更高层次学历发展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国贸专业人才。 二、需求现状 何龙斌(2008)从当前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特点角度指出[4],国贸专业中复合型人才更受欢,企业对学生外语能力要求更高,且目益看重专业技能与经验,要求业基础能力范畴扩大,分别是沟通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跨国公司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概要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正发挥日渐突出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跨国公司的管理者碰到一个共同的难题——跨国公司的跨文化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近年来资料显示:跨国公司控制着全世界60%的贸易、70%的投资和80%的技术专利。现代企业在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或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时,普遍采用的经营战略之一就是跨文化战略。 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界40年代的美国,是由美国学者首先发展起来。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便开始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管理问题。在此之后,跨文化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众多成果。对跨文化管理这一概念,许多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将跨文化管理概括为:在跨国经营中,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理解的管理方法,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而跨文化战略管理,即是在企业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关于如何制定、实施、评价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对不同文化的统筹管理策略以保证企业组织有效实现自身目标的艺术与科学。 本文所做的文献综述主要从跨国公司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成果入手,针对这些年国内外的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对企业现状管理有实际价值的跨文化战略管理,而不仅仅局限于跨文化企业管理的理论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规模分析: 如表1所示,2001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进口额为113.8亿美元。 2002年:农产品出口额为180.4亿美元。 2003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为40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214.3亿美元,农产进口额189.3亿美元。 2004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 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62.9亿美元,农产品出口总额275.8亿美元,进口总额287.1亿美元。 2006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1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319.9亿美元。 200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8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0.1亿美元,进口额为410.9亿美元。 入世以来削减关税、扩大市场准入等进口促进措施的实施,极大改变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格局。由于进口快速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2004年我国农产品首次出现46.4亿美元逆差,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9.03%。2005—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表现为逆差,但逆差规模相对较小。 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主体贸易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剧增,远远超过此前各年的逆差水平。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其中,出口额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幅由上年的17.9%下滑到9.4%;进口额为5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贸易逆差为1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倍,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18.31%。2009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回落明显,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921.3亿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下降2.3%;进口525.5亿美元,同比下降10.4%;贸易逆差为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外国文献综述 Hoekrnan与G. Karsenty 在《经济发展和国际服务交易》中指出全球服务贸易在过去重要增长阶段很大程度上被分析家与政策制定者所忽略,这种情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0年,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大约20%,全球出口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而后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快速增长,该产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寻求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二、国内文献综述 吴汉嵩在其著作《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指出: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越来越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出现。新兴服务贸易代表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紧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步伐,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发展,提高新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根据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由我国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青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思考》中,以我国贸易结构作为出发点,提出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效率促进和质量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基于2002- 2007 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大幅增长,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1222 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五位;服务贸易进口1301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的3.9%,居世界第七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竞争力弱等问题也比较明显,这与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有一定联系。在文章中从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竞争力两个

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章】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析绪论 【第二章】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文献综述 【3.1 3.2】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特点 【3.3 3.4】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4.1】佛山A公司的电商之旅案例分析 【4.2 4.3】阿里巴巴的B2B平台案例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章文献综述 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电子商务是近年来新兴的科学技术,而且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时间很短,因此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不是特别充分。我希望可以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们之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2.1 国外文献综述 (1)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兴起,国外的政府、大学、研究

中心以及经济学家开始把目光放在如何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上,开始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并开始深入的研究。 美国的多所着名大学已设立开展电子商务研究的机构,如德州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伯克利大学的信息系、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商务中心和纽约州立大学的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他们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对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 Soon 一Yongchoi, Daleo.stahl(2001)对电子商务和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电子商务好比是一个市场,其核心是买卖双方利用数字进行产品交易。 作者在注意了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政策及法律方面复杂问题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经济学问题上。主要讨论了电子商务中中介的质量和作用等等。作为利用数字化网络技术为工具进行交易的新型商务形式,电子商务由于降低信息搜索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减少了交易中间环节,这一特点也是电子商务与传统工业化社会以迂回生产中间环节增多为专业化分工深化特点的主要区别。传统中介,如零售商、代理商、分销商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时代被大大弱化了。 早期关于电子商务中介的文献主要探讨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如何弱化了中介结构的市场参与,如Malone(1987 年)、Bakos (1991 年)等;Benjamin 和Wigand(1995 年)通过对电子商务中厂商的价值链分析认为最终所有传统零售商都将不复存在。68%的消费品制造商已经计划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在线销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