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解读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解读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解读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解读

编号2015010329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 I206.2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XXX 教授

所在院系中文系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2015年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指导教师,XXX 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中国黄石435002)

摘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的人、有的事如昙花一现,很快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有的事却不可磨灭,经得起历史的洗礼。

杜甫就是后面的一类人,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作品被称

为“诗史”,对他和他的作品进行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本文主要是

从杜甫的人生轨迹和他的作品反映出的内容出发,研究杜甫的入仕

情怀。

关键词:杜甫;奉儒守官;儒家思想;入仕途径;济世救民

中图分类号:I206.2

The Reasons Why Du Fu Officer

(Tutor:XXX)

(CollegeofArts& Science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The wheel of history rolls on, some people, some things, such as a flash in the pan, and soon disappeared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Some people, some things, but indelible, can withstand the baptism

of history. Du fu is behind the kind of person, he is a great poet, he

left work called "poetic history", the study of him and his works have

been never to stop.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du fu's life trajectory

and his works reflects the content of research on du fu earners. Keywords:Du Fu;Shou Feng Ru Officer;The Confucian thought;In his way;

Salvation

目录

前言 (1)

一、家庭传统——“奉儒守官” (1)

二、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3)

(一)、“学而优则仕” (3)

(二)、“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3)

三、入仕途径——科举、举荐、征辟、入幕 (5)

(一)、科举制度——最便捷的途径 (5)

(二)、干谒以求得到举荐和征辟 (6)

(三)、入幕 (7)

四、济世救民的情怀 (8)

五、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文献综述:

研究杜甫的论著数不胜数,特别是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更是不计其数。郭沫若晚年写过一本书——《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有人说这是郭沫若一生创作中最失败的书,据说此书的创作,他有“巴结”情结。因为毛泽东说过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于是郭沫若就写了这本书,并在书中表扬了李白而贬斥了杜甫。在这部作品中,有很多历史资料证明,杜甫有强烈的功名欲望。因此我产生了想证明杜甫其实是一个动机单纯,不是为追求功名而渴望做官的人。

随后我接触到的一本书是莫砺锋先生写的《杜甫评传》,作者所著的这本书有三个特点:首先,它把杜甫当作伟大的诗人,详细论述其诗歌创作成就及其创作发展过程;其次,它把杜甫当作伟大的思想家,对其人生哲学、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再次,作为评传,它试图把杜甫置身于时

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中予以审视,从而对杜甫的地位、影响及意义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在此书的第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①里面提到“奉儒守官”四字,随后他在一次题写祭文中写到:“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

②由此可以理解到杜甫执着于做官,是由于家庭原因,家族的衰败,使他肩上担负起重任,重振家门就成为他终身的奋斗目标。而在陈贻焮先生所写的《杜甫评传》中也提到了“奉儒守官”,这与莫砺锋先生所提的观点相同,因此我把“奉儒守官”作为杜甫执着求官的第一原因。

在我所借阅的另一本书,葛晓音女士所写的《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中,本书是以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作为主题,主要是想从文化的某些角度切入,为盛唐诗的繁荣找出若干被忽略的原因。其中山水田园、时代思潮、学术背景、社会人事关系、文人生活方式、诗歌表现艺术等,是作者一向关注较多的方面。著作中的第十四章《论初盛唐文人的干谒方式》则成为我创作论文的一个观点,文人作干谒诗求官,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不做科举之事,便行干谒之风。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在《行路难》其二中则写到:“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非常切实际的表现了当时干谒成风的社会风气。现在回看历史,会发现唐朝在封建时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朝代,因此唐朝入仕途径也是相对宽广的,干谒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方式。根据史料记载,杜甫曾经两次参加科举,因为某些原因都落榜了,杜甫于是尝试过其他途径,希望能够进入仕途。杜甫则通过干谒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收效。我因此得到第二个论点,唐代入仕途径的多样性是杜甫执着求官的第二原因。

除了借阅专著以外,我还参考了一些学术论文。徐建芳所写的《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则是分析杜甫为何做官的一篇论文,但此篇论文有它的局限

①《进雕附表》,《全唐文》中华书局.

②莫砺锋著.《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1页.

性,就是认为杜甫入仕的原因是:光宗耀祖、重振家声。通过不断了翻阅资料,我认为这只是杜甫执着求官的一个内因。原因不仅仅是这些,杜甫的思想是具有复杂性的。

另外的一篇重要论文是姚伟钧的《儒家“入世”精神的形成及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是从修身开始,中经齐家,终于治国、平天下。这种“入世”精神在封建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杜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自然不能没有,这也成为他一生求官的动力,这就成为杜甫求官的第三个原因。

另外,通过杜甫的作品,我得出第四个论点,即杜甫本身的性格。杜甫的“三吏三别”成为他的内心的真实写照。杜甫因为心忧天下苍生,企图通过做官,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杜甫的一生都在为求官奔走,有着非常执着的入仕情怀。可他的动机是非常伟大的,他留下的作品就是对他的人格的有力见证。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指导老师,XXX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中国黄石435002)

前言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他看到了“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也经历了“安史之乱”时期的苦难。他生活在唐朝气运转折的一个中间时期,因此可以说杜甫的人生命运与唐朝的国家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关联性,当时的政局左右着他的命运。杜甫的大半生都在为求官奔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支持着他呢?通过了解,我认为杜甫积极求官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杜甫的家族从其父亲开始衰败,作为一个传统的仕宦大族,他理应担负起重整家门的重任,即他自己所言的“奉儒守官”;二是,儒家思想中处处体现的积极入仕思想的影响,文人积极入仕的原因大都是如此;三是,唐朝入仕途径的多样性,给文人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出了科举考试,还有征辟、举荐、入幕等等,这些途径给那些科举屡次不中的文人提供了希望;四是,杜甫本身是一个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动乱的政治时局下,百姓的悲惨遭遇深深刺激了他善良的心灵,他认为做官可以辅佐君王,平定乱世。下面将具体的分析这些原因。

一、家庭传统——“奉儒守官”

在封建社会中,尊敬祖先是当时必须遵守的一条伦理道德准则,特别是士大夫这一类人更是格外的遵守。杜甫是出生于一个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官僚家庭,祖上十四辈世代为官,因此他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他对他自己的家世是十分引以为自豪的。在他的祖先中,有很多人都做了官,而且官职还不小,他最喜欢夸耀的是杜预和杜审言①俩人。但到他的父亲杜闲时,虽说他的父亲官至奉天县令,但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杜预,晋镇安大将军,都督荆州诸

家境已经衰落了。因此杜甫的心里是非常不平衡的,在他长大成人后,他心里是时时不忘光耀门楣的。特别是旅居长安十数年,不惜向任何一个权贵求得引荐重用,以求营谋官职,证明了这一点。他曾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①可见,祖先的丰功伟绩是刺激了杜甫了的,更何况他本身是一个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才子,考取一个功名对他而言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仅仅认为杜甫因为看到他的先祖们都取得赫赫功绩,自己为了跟先祖们保持一致、为了自己的自尊心而产生强烈的入仕心态,似乎太过牵强。他时时刻刻地强调“奉儒守官”,其实是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在里面的。我们要知道封建社会其实是一个宗法制社会,这种社会意思形态已经深深埋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杜甫作为士人中的一员,读孔孟的圣贤书长大的,更是需要格外的遵守。杜甫的家族刚好就是从他父亲这里开始衰落的,因此他就承担起了光宗耀祖的家族责任。古代文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心事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融入到诗歌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托物言志。杜甫留下的很多文章中就透露出他对家族日益衰败的悲愤之情,悲愤之中更多的情绪则是悲痛,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他为何如此执着于仕途。杜甫在一次给祖先扫墓中写的祭文中就可以看出他悲愤的心情和他积极入世的心志。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从山东回到洛阳,去了趟首阳山,在埋葬他的元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坟墓的地方,写了一篇《祭元祖当阳君文》,赞颂杜预说:“圣人之后,世食旧德。降及武库,应乎虬精。恭闻深渊,罕得窥测,勇功是立,智名克彰。缮甲江陵,祲清东吴。邦于南土,建侯于荆。河水活活,选舟为梁。洪涛奔汜,未始腾毒。《春秋》主解,稿隶躬亲。”②由此可见他复杂的心态,是既有对祖先功业的自豪与羡慕,又有对家门到自己这里衰落的哀叹与悲伤的。我们可以试想,换做是谁都会因为有这样一个深厚背景的家族历史而更加努力的。于是杜甫就在写这篇祭文时,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写到:“小子筑室首阳之下,

军事,封当阳县侯。杜审言,武后圣历中任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间任修文馆直学士。

①《进雕附表》,《全唐文》中华书局.

②莫砺锋著.《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1页.

不敢忘本,不敢违仁。”①可见杜甫心中对“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是念念不忘,决定用一生去践行这句誓言。

家族的衰败是他心中忘不了的痛楚,对他的打击非常大。重振家声、光耀门楣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而这个愿望也是他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他在《进鸽赋表》中就感叹道:“臣之近代凌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照耀于时。”②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像杜甫这样的家族已经没落,跟普通士子没有区别的人来说,要想光耀名门、重振家声,首选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了。因此杜甫自然而然的继承了“奉儒守官“这一家庭传统,而且花费了他的一生大部分时光,积极为践行这一条家庭传统四处奔走。

二、儒家思想——“学而优则仕”、“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代时,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主导思想、为统治阶层服务以后,它便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不管是他的出身地位,还是他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全部都会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染,并且至今还影响着我们当代的人。然而在中国古代,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的群体是士人阶层。当时的儒家思想时时刻刻体现着积极的“入世”精神,从而使士人产生了深深的“入仕”情结。“不仕无义”被他们当做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下面将分析儒家思想对杜甫积极“入仕”的影响。

(一)、“学而优则仕”

《论语》中所讲的“学而优则仕”,我想是最鼓励士人的话语了,它也是入仕最典型的形态。那么“学而优则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在学习上如果觉得自己游刃有余、有充足的时间后,就去做官。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鼓励士人学好文化知识,然后去考取功名。作为亚圣的孟子,对“入仕”的态度则是更加的直白,显得非常重视。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

①莫砺锋著.《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1页.

②莫砺锋著.《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2页.

家也‘、‘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①把士人不求功名与诸侯失去国家、士人入仕求官与农民犁田耕地作对比,充分显示出对于士人入仕,孟子是抱着鼓励的态度。孔孟思想对士人入仕求官都抱着一致的态度,互相呼应。这对杜甫而言,犹如一剂强心剂,让他充满力量,时时刻刻鼓励着他积极地投入到仕途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二)、“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对士人的影响也很大,每一个士人几乎都会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在这里显示出了一个层次性,先是从修身开始,中期是整顿好家庭,最终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这种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每一个士人的成长,它对士人寻找着自己的理想有着引导的作用。北宋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延伸与补充。我们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处理好家庭的事,不就是在为治理国家、解决百姓之忧做准备吗?杜甫出生于一个尊崇儒学的没落仕宦家族,从小饱读孔孟之书,“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自然而然也是他的座右铭,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基本上一生都在为仕途奔波,途中写了很多忧国忧民的诗词,这正是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明显体现。

回望古代的儒家文化,不论是从政治思想,还是从伦理思想,从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士人这一类人正是接收儒家思想的主要群体,杜甫是一个文人,读的书自然离不开孔孟之书。书中体现的积极“入世”思想必然也会影响着他,其中的精髓,杜甫一定会努力的汲取,以待实现自己的梦想。杜甫在求仕的过程中,虽然颠沛流离,终不如意,但他始终是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的。

①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三、入仕途径——科举、举荐、征辟、入幕

在唐代,文人的入仕途径有很多,体现着多样性。众所周知,“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先后出现“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这是唐朝最繁荣的时期。要知道往往在英明的君主统治的时期,人才的选拔是非常受重视的。这些有远见的统治者任用贤才、唯德是用的观点,促使了人才选拨的多样性出现。唐代最主要的选拔方式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创立,在唐朝时则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完善,改变了士人阶层参与政治的方式,也改变了士人阶层自身的命运,因为科举制度是士人阶层入仕最便捷的途径。唐代文人入仕的其他途径还有很多,如举荐、征辟、入幕等。杜甫一生很多时光都在为入仕奔波,但他都没有放弃过,原因我想就是在于他所处时代的入仕途径的多样性决定的。下面将分析杜甫选择了哪些途径以实现自己进入仕途的目的。

(一)、科举制度——最便捷的途径

前面已经提到过杜甫出生在一个尊崇儒学的没落仕宦家族,那么可见杜甫对儒家文学的掌握是相当透彻的,而且他对自己的才识也是相当自信的,“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①这是当时他对自己年轻时的评价。于是杜甫首选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了。杜甫一生之中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开元二十三年,这一年杜甫二十三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纪,杜甫满怀信心的参加在东都洛阳举办的进士试,结果不中,这是他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他在《壮游》一诗中提到了这件事,写到:“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根据历史留下的资料显示,当时的进士科考试是考杂文,杜甫擅长的是写诗歌,而不是写杂文,何况他才二十三岁,年纪轻轻怎么可能在杂文上有很深的造诣呢?这是他落第的重要的原因。正如陈贻焮先生所说:“(孙狄)衡文亦有眼力,所选拔者后来多有成就;但着眼点在掌纶诰之才,从现存杜文看,颇嫌艰涩,造诣不及其诗,未能中试,不为无因。”②天宝六年,这一年杜甫三十五岁,距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已经十二年,唐玄宗昭告天下,

①杜甫.《全唐诗?壮游》.北京:中华书局.

②陈贻焮.《杜甫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第3页

要求有才能的人皆赴京师就选,杜甫就又去参加了这次考试,可是,奸臣李林甫害怕这些知识分子借助这次机会向唐玄宗揭发他的奸恶,于是向唐玄宗进言,结果是无一人及第。《资治通鉴》卷二一五中对这件事有详细的记载:“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建言:‘举人多卑贱愚聩,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取名实相副者闻奏。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①就这样,一场政治阴谋断送了杜甫科举入仕的梦想。两次科举考试都不中,杜甫的科举入仕的梦想就这样打碎了。

两次落第的打击对杜甫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他后来一次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虽然他放弃了参加科举考试求官的途径,但他并没有意志消沉下去。他反而是抱着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心态去寻求着各种入仕途径。只要有门路,甚至是不惜以失去士人的气节和尊严,以及个人的安危为代价。他为了能够进入仕途求得官职,在京师长安待了十数年。可以说从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四年是杜甫求仕之路最艰辛的年月。天宝六年科举不中之后,他就开始马不停蹄的奔走,加入了干谒者之列。

(二)、干谒以求得到举荐和征辟

举荐和征辟催生了干谒求仕这种社会行为。当时唐朝的政治环境相对其他封建王朝又比较开放,这也成为滋生其他入仕途径的温床。要知道在唐朝初期取士的限制是比较多的,必须有一定的地位才有机会,寒衣庶子是没有机会的。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开始了大规模举荐的局面,当时的基本政策是从寒庶中选拨人才。到唐玄宗时期呢,则完善了举荐这种制度,确立了举贤不避亲仇的原则,“从而形成朝野上下以推贤进士为之道的共识和浓厚的礼贤下士的政治空气”②。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在《行路难》中则写到:“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非常切实际的表现了当时干谒成风的社会风气。杜甫正是感受到了这种举荐取士的风气,旅居长安十数载,希望能够有机会有朝一日进入仕途。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元〕.北京:中华书局.

②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19页

杜甫在长安求官期间,干谒的文章写了很多,他干谒的对象也有很多。他向朝廷献赋很多次,“天宝九载(750),杜甫以《雕赋》投于‘延恩柜’结果如石沉大海。次年正月,唐玄宗举行了朝献太清宫,朝享太庙和合祭天地于南郊等大典,杜甫抓住机会写成《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和《有事于南郊赋》即所谓《三大礼赋》献于朝廷。”①杜甫这次是幸运的,因为他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皇帝让宰相考试他的文章,很明显皇帝的目的就是要征辟杜甫的。根据资料记载表明,杜甫一直把这件事引以为豪,在他的晚年作品《莫相疑行》中还写到:“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事情到这里应该说杜甫离做官的愿望已经不远了,可非常悲愤的事情是,他又碰上了李林甫,这个万人指骂的大奸臣。杜甫的愿望又落空了。结果是他得到了一个“送录有司,参列选序”②的虚假资格,到这种地步了,仍没有落下一个官职。杜甫干谒活动是非常积极的,他没有放弃丝毫的希望。向朝廷干谒失败以后,他开始积极的向官员干谒。“这期间他不仅干谒比较正直的官员,如尚书左垂韦济,曾先后三次向他投诗祈求汲引:如《奉寄河南尹大人》、《赠韦左压丈济》、《奉赠韦左压丈二十二韵》。而且也奉承于品行不怎么样的贵戚显宦,如他向唐玄宗最宠幸的女婿太常卿张泊投诗《赠翰林张四学士泊》、《奉赠太常张卿泊二十韵》,望其念旧汲引‘倘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甚至为了能够踏入仕途他竟然不分是非、不顾儒家思想的教诲把目光投向了依靠女人起身、正炙手可热的权相杨国忠,欲通过那个攀附他而做到京兆尹之位的鲜于仲通来传达自己的愿望。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他不无违心的先对鲜于仲通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称他:‘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③。文人最重视的就是文人气节,杜甫能做到如此程度,可见他对做官的欲望是有多强烈。这些干谒活动都失败以后,杜甫仍然没有放弃干谒求官的这条途径,作为一个只会写文章的书生,他竟然产生了投笔从戎的想法,开始对边庭的武将做起了活动。“如他投诗给田梁丘《赠田九判官梁丘》,望其引荐。又投诗给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中,他先竭力对哥舒翰的平定吐蕃之战功和封王食邑之宠遇

①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②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年5月.第32页

③徐建芳.《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大加溢美之词,最后哀叹自己穷途无依,望其引拔。”①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在进行一系列干谒活动时,是不分对象好坏的,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可以卑躬屈膝、不顾人格尊严、书生气节,去乞得一官半职。

我觉得杜甫是那个时代众多文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把进入仕途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甚至可以去牺牲一切。杜甫为了求官,在长安呆了十数年,没有一官半职,衣食住行这些花销从哪里来?他在《进三大礼赋表》中写到:“卖药都市,寄食朋友”。可见这是他旅居长安的生存方式。一介书生去市场卖药,他又可以赚取多少利润呢?友人的资助又怎么会是长久之计呢?通过他的诗歌,我们是可以了解到他当时窘迫的困境和悲惨的遭遇的,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写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见杜甫求官不仅受精神之苦,还受身心之苦。但他宁愿承受这些,只求干谒成功。(三)、入幕

杜甫入仕的愿望,强过当时跟他处境差不多的文人。一些文人在众多挫折失败下,开始消沉起来,甚至选择隐蔽山林,杜甫则不然,把入仕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在干谒不怎么奏效的时候,他想到了入幕。在唐朝,入幕是进入仕途比较快的一条捷径。幕主往往都是边庭武将或者是地方长官,因为权责重大,事情繁杂,手中又有一定的任职权利,为了解决事务,幕主就必须要任用一些有才能的文人担任幕职。由于幕主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往往非常的高,所以幕僚身份也是相当高的,所以如果士人能够选择对一个有前途的幕主,那么他自身也非常有可能获得官职。唐代的很多文人都有过入幕的经历,比如骆宾王、岑参、高适这些人,所以说他们的经历都刺激了杜甫去投靠一个幕主的想法。就我所知道的杜甫投靠过的幕主就有两位,一位是哥舒翰②,杜甫在长安走投无路时,写下了《投赠哥舒开封二十韵》,希望可以得到重用,可惜这条路没有走通。另一位是严武③,他与杜甫的关系就非常好了,可以说他是最有可能帮助杜甫实现做官梦想的人。他和杜甫关系最好,镇守剑南时,杜甫为避开战乱,带着全家去投靠他。

①徐建芳.《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②哥舒翰(?-757年),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将.

③严武,唐(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人,初为拾遗,后任成都尹,以军功封郑国公,与杜甫友善.

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俩人相处的很融洽,严武几次邀请他做官。杜甫这几次没有欣然受之,而是都婉言谢绝了。估计是以前求官的痛苦遭遇,让他身心疲惫了。后来,他还是进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后来被人称为“杜工部”就是由此而来。可惜的是,严武死的太早,杜甫刚过几年舒服的日子,仕途上似乎也有起色,就又陷入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实在是令人痛心。

唐朝的入仕途径的多样化,给文人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杜甫是可以说尝试过每一种方式。但可悲的是,杜甫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身不逢时可以说他一身的真实写照。本来一身博学的他应该顺利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可他两次碰到奸臣李林甫的阻扰,最终断送了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想法。随后花费了十数年的时间在长安干谒求官;在四处旅居的时候,则相机入幕。总算是略有小的收获。天宝十四年,第一次授官,被任为河西尉,他不愿意,就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至德二年,第二次授官,被任为左拾遗。至德三年,因为向皇帝进言,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广德二年,第三次授官,因为严武的引荐,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从这些经历上看,杜甫求官之路是略有小成。无奈的是一身才华却生不逢时,始终得不到重用。杜甫求官之路充满坎坷,可他却是孜孜不倦,四处奔走。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唐朝进入仕途的多样性。科举不成,就走干谒求官之路,再不行,就行入幕之举。我想杜甫的另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来源于此。

四、济世救民的情怀

杜甫的人生轨迹与唐朝政局变化的轨迹紧密相连。他经历的一生磨难可以说刚好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社会变迁,这期间人民的生活遭遇深深刺激了这位满怀壮志的诗人。在历史上,唐玄宗是一个功不抵过的君王。唐玄宗在位期间,有两件大事,一件事是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另一件事是在位期间出现了让唐朝气运开始衰竭的“安史之乱”。唐朝两个有名的大奸臣李林甫和杨国忠又出现在此期间,可以说这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局。杜甫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对国家和民众的担忧就成为他求官的内在精神动力。

杜甫的人生轨迹正好是对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的最好记录。唐玄宗开元时期

(713-736),处处是一片繁荣景象,人民生活相对稳定,杜甫也是在四处漫游,结识友人、闲然自得,期间也参加了第一科举考试,因为当时考杂文,杜甫因为并不擅长而落第。736年以后,可以说是唐朝气运的一个转折。奸臣李林甫接替张九龄担任宰相以后,朝政日趋黑暗,奸臣当道;边境战争不断,生灵涂炭;蕃将骄纵,阴谋叛乱。这期间可谓是朝野动荡、民不聊生。杜甫的科举之路因为李林甫而断送,随后旅居京师十几载,行干谒之路。安史之乱之后,杜甫也是在四处的逃难,正是在他四处奔走中,看到了百姓悲惨的遭遇及自身的悲惨处境。乾元二年,杜甫在洛阳返回华州的路上,寄宿在农户家中时,亲耳听到了石壕村里官吏凶狠的咆哮,目睹了新安道上百姓悲惨的生活。从而写出了“三吏三别”这不朽的诗篇,深刻的写出了民间疾苦,也反映出了自己在乱世之中身世飘零的孤独。他的众多作品因为反映当时的真实社会面貌而被称为“诗史”,也恰恰是这些遗留下来的作品让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求官的原因想必也正是因为心怀百姓而去做的。

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他在携带家人逃难途中,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以后,立即抛下家人独自一个人奔赴灵武,不幸的是在途中被叛军抓住,带到长安。即使身陷囹圄,他仍然担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写下了《哀王孙》、《春望》、《哀江头》等忧国忧民的诗歌,深切的表现出他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至德二年,被囚禁长安近一年(实则八个月)的的杜甫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从叛军手中逃脱,来到皇帝的所在地——凤翔,见到了唐肃宗。“黄生曰:‘公若潜身晦迹,可徐待王师之至,必履危蹈险,归命朝廷,以素负匡时报主之志,不欲碌碌浮沉也。’”①这正说出了杜甫不畏生死奔赴凤翔的动机。即希望自己能够辅佐君王,受到重用。

杜甫是一位单纯的爱国诗人。入仕以后,他并不嫌弃官职的大小,只要能够辅佐君王,能够救国救民,他可以不计荣辱得失、功名利禄,甚至自身的安危。也正是心怀这种理想,杜甫把自己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用在求取一官半职。

①《旧唐书》.后晋.刘晌等撰.中华书局.北京.第349页.

五、结束语

杜甫的一生都在为求官奔走,有着非常执着的入仕情怀。可他的动机是非常伟大的,他留下的作品就是对他的人格的有力见证。他的诗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对人民百姓的关注和同情,和对国家命运深深的担忧。“三吏三别”在如今已经成为杜甫的代名词,“三吏三别”中反应的内容则成为当今的人们了解杜甫如此之深的入仕情怀的最好解释。我们距离杜甫所生活的年代有一千四百多年,我们不可能与这位“巨人”面对面交谈,询问他为何对求官这么执着。但这位伟大的诗人留下了众多的诗篇,每一首诗歌都是他的心血,有他发自内心的呐喊。收复河山,诗人会激动的流下眼泪;百姓被官府蹂躏,诗人会痛心的留下眼泪,这就是真性情的杜甫。通过他的作品,他已经告诉我们,他为何如此执着于求官,不光是为重振家门,更重要的是为天下苍生。可惜的是,当时的朝廷并没有重用这位伟大的诗人,一生颠沛流离;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位诗人竟病逝一条破舟之中。在文中的最后,引用王勃《滕王阁序》的一句话——“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仅仅只能用这句话表达对杜甫命运的同情,让我们永远对这位诗人心怀敬仰!

参考文献:

[1]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进雕附表》,《全唐文》中华书局.

[3]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4]杜甫.《全唐诗·壮游》.北京.中华书局.

[5]陈贻焮.《杜甫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8月.

[6]司马光·《资治通鉴》〔元〕.北京:中华书局.

[7]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8]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5年5月.

[9]徐建芳.《杜甫仕宦心态之研究》[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旧唐书》.后晋.刘晌等撰.中华书局.北京.

浅析杜甫思想的变化

2016届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杜甫思想的变化 ——以《望岳》和《石壕吏》为例 姓名:王灿灿 系别:音乐学院 双学位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号: 121012069 指导教师:韩洪波 2016年5月7日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I 引言 (1) 一、杜甫的生平 (1) (一)少年时期 (1) 2.游历时期(732——747) (1) (二)长安落魄时期(747——756) (1) (三)安史之乱与为官时期(757——759) (2) (四)老年漂流时期(759——770) (2) 二、杜甫思想感情的变化以《望岳》与《石壕吏》为例 (2) (一)以《望岳》为例 (2) 1.时代背景 (2) 2.分析《望岳》的思想感情 (2) (二)以《石壕吏》为例 (3) 1.时代背景 (3) 2.分析《石壕吏》的思想感情 (3) (三)杜甫先后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3) 三、杜甫的诗歌对后人带来的影响 (4) 结语 (4) 参考文献 (4) 致谢 (4)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编号2015010329 研究类型理论研究分类号I206.2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XXX 教授 所在院系中文系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2015年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浅析杜甫的入仕情怀 (指导教师,XXX 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中国黄石435002) 摘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有的人、有的事如昙花一现,很快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有的事却不可磨灭,经得起历史的洗礼。杜 甫就是后面的一类人,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作品被称为 “诗史”,对他和他的作品进行的研究一直未曾停止。本文主要是从 杜甫的人生轨迹和他的作品反映出的内容出发,研究杜甫的入仕情 怀。 关键词:杜甫;奉儒守官;儒家思想;入仕途径;济世救民 中图分类号:I206.2 The Reasons Why Du Fu Officer (Tutor:XXX) (CollegeofArts& Science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2) Abstract:The wheel of history rolls on, some people, some things, such as a flash inthe pan, and soon disappeared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Some people, some things, but indelible, can withstand the baptism of history. Du fu is behind the kind of person, he is a great poet, he left work called "poetic history", the study of him and his works have been never to stop.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du fu's life trajectory and his works reflects the content of research on du fu earners. Keywords:Du Fu;Shou Feng Ru Officer;The Confucian thought;In his way;Salvation

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

**学院 论文题目: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论杜甫诗歌的风格变化

摘要:杜甫的诗歌风格随着时代和杜甫自身的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了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和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三次大的风格的变化。杜甫诗歌创作的前期正是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所以杜甫诗歌的创作充满了歌颂盛唐的真情豪迈。杜甫诗歌创作的中期是安史之乱前期,杜甫的一段困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仕途失意的杜甫产生了失落心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的情绪。这一时期,杜甫投身社会,去接触、观察社会现实,揭露唐王朝的腐朽,“忧国忧民”思想开始酝酿发展,但不够成熟,其对社会真实的抒怀也是感性不成熟的。杜甫创作的后期是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的黑暗,这一段时期的杜甫漂泊流离,对社会真实的抒发由原来的“感性真实”转变为“理性真实”,“忧国忧民”思想也走向成熟。同时,杜甫诗歌后期创作达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杜甫诗歌成因风格变化安史之乱 杜甫的诗歌风格随着时代和杜甫自身的经历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了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十年困顿的情感抒怀和忧国忧民的理性抒怀三次大的风格的变化。

一、盛唐之音的真情豪迈(712—747) (一)经历与风格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既是官宦人家又是书香门第。远祖是晋代名将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出身的年代,正值唐王朝的兴盛时期,有“盛唐气象”之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24岁,赴洛阳应进士考试,落第而归。尽管杜甫落第而归,但年轻气盛的他仍饱含胸中之志,立志忠君报国,继承家族兴旺。 这一时期可以定为创作的前期,即盛唐时期,时间段为712年—747年,其风格为:真情豪迈地抒怀,抒发的情感以“爱”为主,真情豪迈为主流风格。 (二)真情豪迈的诗歌风格 在盛唐这样一个繁荣、兴盛的时代以及杜甫这样年轻气盛的年纪,杜诗的整体气势得到体现,抒发真性情与远大抱负,诗歌主题具体也可以分为四类: 1. 抒发心胸与抱负 以《望岳》、《房兵曹胡马》、《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为代表诗作。《望岳》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借泰山直抒胸中之意,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站在泰山顶上,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体现了其傲视群雄,满腔热情的抱负。杜甫的心高气傲、自命不凡之气,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得到深刻地抒发。“此其自命不凡,揽辔而欲澄清天下之谓也。”[1] 2.记叙交游,抒发生活惬意 以《题张氏隐居二首》和《夜宴左氏庄》为其代表诗作。以《题张氏隐居二首》为例,写出了杜甫与友人在乡间田野饮酒取乐的喜悦惬意的情怀,诗中也不乏幽默之词。“归醉每无愁”,一醉方休,醉归忘险,充满了无限的兴致,笔调之间满是欢畅。 3. 盛唐的颂歌 以《饮中八仙歌》为其代表诗作。诗歌描绘了饮中八仙的饮酒情态,描绘生动豪爽,洒脱不拘,在淋漓尽致中彰显盛唐气象。

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

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 诗人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人杜甫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杜甫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接下来为你带来诗人杜甫杜甫经典古诗词六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杜甫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杜甫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杜甫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忧民的五言律诗《春望》。 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杜甫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 * ,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

蜀道话情思,赤子家国情——赏读《蜀道难》和《蜀相》 教学设计

蜀道话情思赤子家国情—赏读《蜀道难》和《蜀相》 一、学习资源 (一)学习资源 1、《蜀道难》《蜀相》课文 2、关于李白和杜甫的人生经历诗歌内容和代表作品(学生搜集)必读篇目:诸葛亮《出师表》 选读选看篇目:冯至《杜甫传》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王瑶《李白》 二、回顾上节课已布置的学习任务 1、阅读文本,借助默读、朗读、对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搜集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填写“赏读表”,了解诗人的经历和诗歌主要内容。 3、通过比较赏读,理解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 三、导入及目标导语:公元744年(天宝三年)秋,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洛阳相遇,早已经互相欣赏的两人便结伴同行,畅游梁园和济南等地。从此李杜两人便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今天我们就来继续赏读他们的代表作《蜀道难》《蜀相》,上节课我们已经布置了学习任务,并且完成了其中一部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享成果并做进一步赏读。 下面的课堂交给大家,有请1.2组的组长。 (提醒:注意使用“学习评价单”和补充学案) 四、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赏读文本。 活动一:梳理脉络情感,诵读文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小组代表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理解文本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找学生诵读文本。诵读指导(根据学生实际诵读情况):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要读得很有声势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当用叙述调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当用咏叹调诵读。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问君”可以读得亲切一些。“何时还”至“不可攀”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要放低声调。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前四句读时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末句当用降调读。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首句当突然振起。“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前四句读时当两字一顿。稍顿后,后两句用诚恳劝说语气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主旨句要读得缓慢深沉慨叹。“长咨嗟”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 师引导:我们来看,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非常擅长的古体诗,一首诗杜甫最擅长的律诗,描写的对象分别是“蜀道”和“蜀相”,我们不妨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下,专家们把这两首诗安排成一课,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明确:蜀道难,蜀相也难。下面我们就来继续赏读文本,他们是如何表现疏导和蜀相的难的呢? 活动二:赏读探究文本(说明:再读文本,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研读文本)1.再读文本,赏析文章如何刻画“蜀道之难”,同学举手回答。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开辟难)侧面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

浅谈杜甫沉郁顿挫风格

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无论杜甫自己,还是诗评家,论杜诗之主要风格,无不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之。 《登高》《蜀相》两诗,代表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 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 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 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 “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杜诗思想内容的““沉郁”通过“顿挫”这一艺术体现出来,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离。 这里姑且分而述之。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 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 《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

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 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又如“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武侯祠》)。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 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篇不少,比较起来,《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联,最能全面表现武侯心境,反映武侯功业。 赤壁鏖兵、白帝托孤、六出岐山、五丈塬头,诸葛亮一生志业,尽在这耐人寻味的“老臣心”三字之中,内蕴丰赡而耐人寻味。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 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 《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 “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 “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 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蜀相》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论杜甫诗歌中的儒家精神

论杜甫诗歌中的儒家精神 【中文摘要】: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同时也作为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一员,他的一生始终抱着?兼善天下?的济世情怀和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入世态度,来努力的追求着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虽然杜甫始终没有居于庙堂之高,现实也始终没给他一个?济世扬名?的机会,但是做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通过诗歌这一有力武器,不论?穷??达?,始终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孜孜以求的在阐述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以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为标准,来揭露社会的弊端,批判时代的黑暗。因而本文认为杜甫的诗歌中充满着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忧国忧民,忠君爱国,通过他的诗歌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以江山社稷为重的高尚人格,从而洋溢着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 【中文关键词】:杜甫;诗人;诗歌;儒家精神 作为几千年来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家学说,自从先秦开始,它就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并且一直贯穿在它的发展历程之中,始终作为它的核心思想。其实说到底,儒家学说就是一种在不漠视个体生命的条件下更加注重集体意识,更加侧重集体利益的思想流派,也是一种重视实践,侧重现世功利的思想流派。因而儒家一直以来都强调?治国,平天下?。既希望生命个体投身于激烈的社会实践,在仕途大业和庙堂参政中,通过?学而优则仕?①的济世道路,在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现世功利中来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从而展现个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几千年来,儒家始终注重现世功利,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儒家知识分子也始终以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著称。而杜甫作为一个从传统知识分子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并且本身也以?腐儒?,?儒生?这种身份出现的古代文人,他的一生也都是以整个社会(天下)为己任,以自己心中的?道?---既儒家的?仁政?为终极追求目标,孜孜以求,从未放弃。做为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又做为?布衣?,?野老?的杜甫,他的诗歌更是通过从社会方方面面的细致观察,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展现了唐帝国由强盛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过程,因此他的诗歌历来被称为?诗史?,从而也奠定了杜甫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诗圣?的崇高地位。巨星陨落了,赏析杜甫的诗歌,犹如在品尝一杯充满枯涩的老酒,里面总是渗透着诗人的忧愁和凄苦,但是最为一个杰出的诗人,同时也作为一代儒者,在他以及他的诗歌当中更多的表现出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闪耀着灿烂的?仁政??民本?光芒。 一,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入世态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②。可见古代儒家思想的主流是积极的,是进取的,儒家知识分子也是刚健入世的。他们注重现实功利,寄希望于社会实践,并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也从某种程度上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刚强柔韧的民族精神。自公元618年李唐政权建立以来,经过太宗,武后等的励精图治,到了开元年间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中外交流频繁,强大而具有恢弘气度的盛世景象,也使一些青年才俊们在时代的面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青年时代的杜甫也是这样一位胸怀天下,积极有为,企图在社会实践中建功立业的青年知识者,因此在他的身上以及诗歌当中也表现出了那种意气风发,充满阳刚的进取精神。比如他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历来都被誉为五岳之首,而杜甫面对着雄伟葱郁的泰山,他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诗歌一开头,就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伟大,表达了对它的仰慕,再描述了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因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更是杜甫积极入世,刚健有为,胸怀大志的集中体现,所以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再如《房兵曹胡马》中写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诗歌通过先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形象吗?最后用?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来包含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进

浅析《诗经》对杜甫诗作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414373283.html, 浅析《诗经》对杜甫诗作的影响 作者:李文韬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6期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对历代诗歌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诗》至汉代,开始作为一部儒家经典渐渐成为统治者的文化工具;至唐代,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巨擎,同时,杜甫又恪守儒家规范,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型诗人。因此,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歌总集《诗经》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从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诗经》对杜甫诗歌的影响,以期探寻杜诗对诗经的接受。 关键词:诗经;杜诗;影响 一、《诗经》对杜甫诗学思想的影响 杜甫在诗歌理论中的建树,并没有以一本理论书籍面世,而是以诗歌的形式探讨诗歌的写作。杜甫《戏为六绝句》,开论诗绝句之端,在他的论诗诗当中,分别用六首七绝来阐述其文学特别是诗歌理念。在这些诗作当中,杜甫的主要文学观点即为“取清新”和“亲风雅”。这里讲到的“清新”,更多的是从其诗歌的字句出发,要求清新,主要与齐梁时期的繁冗相区别,而体裁上则更加注重向《诗三百》中的风雅靠齐。这种文学上的复古,与之前讲到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有很大的不同。从字词到体裁上都要求有一个变革。这种变革有偏向先秦复古也有自己的创新,复古是向以《诗三百》为代表的典籍学习其内容,创新则又有其自己的特色。 杜甫用诗歌的形式探讨诗歌的创作,这本来就是一个创新。从他的那六首论诗诗中,可以看到杜甫对前辈诗人的看法,对于诗歌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属于杜甫自己的见解。从内容上看,杜甫赞美庾信的晚年文章以及对初唐四杰的欣赏,倾向于清词丽句的赞同,向《诗经》中的风雅内容亲近,而《诗经》中的国风有很多是来自民间,反映下层劳动者劳作的辛苦以及对统治上层讽刺规劝的。大小《雅》有来自民间也有来自贵族的创作,有对统治者的讽谏也有对上层的赞扬,这两部分是杜甫认同的,在他的诗歌中不仅仅用理论提出来而且在实践创作中也有很多体现。三吏三别的写作,反应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痛楚,表现了对战争的痛诉以及对统治者的疏于管理国家造成这种场面的规刺。 二、《诗经》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艺术手法上的继承 《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是指赋比兴。纵观杜甫诗歌的赋比兴艺术手法的应用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从赋比兴三种手法相较而言,比兴应用的要比赋多。在杜甫的诗歌当中,有大量运用比兴手法的,很多是比兴在一起运用。如作于天宝十三载的《秋雨叹》就用了比兴的手法,

杜甫所有诗词

杜甫所有诗词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家国天下》教案

悠悠千古诗殷殷爱国情 ——品味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本课受教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学情分析可分以下五方面: (一)班上有10个西藏生,班级成分多元,但相处和睦,对多民族国家有更深的认识。(二)他们的好奇心强,还保留小学时的表现欲,然而自我意识的成长也使一部分学生不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生怕引起同班同学的嘲笑。 (三)他们对古代诗歌及诗人有一定了解,但未对爱国诗歌进行归纳也未更全面和更深刻了解过爱国诗人的经历。 (四)班上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积极做笔记,但朗读能力较弱。 (五)班上分6个学习小组,课代表及小组长有很好的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综合性学习课,主题是“天下国家”,核心是“爱国”。一、确定教学内容。爱国的形式多样,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确定从爱国诗歌入手,带领学生朗读、赏析爱国诗歌,了解爱国诗人,培养家国情怀。二、学生分小组搜集爱国诗人的生平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家国情怀的诗词典故 2、感受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 3、培养爱国爱家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家国情怀的诗词典故。 2、理解家国情怀的古今演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忠”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我国涌现许许多多忠君报国之士,屈原、岳父、文天祥、陆游、林觉民……英雄已逝,但他们的诗歌中流露的殷殷爱国情义,仍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二、为国捐躯 (一)屈原:滚滚东逝的汨罗江旁,那个形容枯槁孑孑而行的屈原。 (二)岳飞: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面对奸佞小人的种种陷害,面对南宋朝廷的种种猜忌,不由得冲冠一怒。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以一己之力独立支撑南宋半壁江山的赤胆忠臣,耿耿丹心,唯有苍天可鉴。 (三)文天祥:国之既亡,为国捐躯,虽死犹荣。明知不可为而痴心不改,耿耿丹心怎不令人为之动容呢? 三、忧国忘家 每一个国民,在自己的国家危难之际,都应当挺身而出。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能。但是,爱

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就《登高》《蜀相》浅谈杜甫的“沉郁顿挫” 风格 无论杜甫自己,还是诗评家,论杜诗之主要风格,无不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之。《登高》《蜀相》两诗,代表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何谓“沉郁顿挫”?“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杜诗思想内容的““沉郁”通过“顿挫”这一艺术体现出来,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离。这里姑且分而述之。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沦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

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又如“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武侯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篇不少,比较起来,《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联,最能全面表现武侯心境,反映武侯功业。赤壁鏖兵、白帝托孤、六出岐山、五丈塬头,诸葛亮一生志业,尽在这耐人寻味的“老臣心”三字之中,内蕴丰赡而耐人寻味。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

浅析杜甫的爱国思想

浅析杜甫的爱国思想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杜甫的爱国思想表现在他生命的各个时期,也表现在多个方面。不论是早期的远大抱负,还是后来的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人民、关心时局、关注国运,杜甫都用自己勤奋不辍的笔尖,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真实生活画面,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 关键词:杜甫爱国思想 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对杜甫的各个方面都有过研究,其中,也有对杜甫的爱国思想进行比较准确的研究的。杜甫的诗中,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战乱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其他诗人“爱君”、“爱河山”的爱国之情,而是根植于“忧民”即是“忧国”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对其爱国思想研究的比较到位的有程广让和张敏两位。 一、程广让对杜甫爱国思想的研究 程广让提到,杜甫拳拳的报国之心。他说,杜甫的政治理想是传统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模式的核心便是德政,即以德治国。杜甫生活的年代中,虽然开元年间维持了国家的旺盛局面,但是天宝以来他心中理想的社会形态却荡然无存。可是,杜甫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使之能够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是杜甫一生执着追求的政治理想。青年时期的杜甫,满怀着信心,憧憬着未来,并不懈地为之而努力着。24岁时的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第一次游历齐赵期间,写下《望岳》,诗起首“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气势宏大;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于展望,令人感觉到诗人雄心勃勃的精神状态。 也就是这时,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在他漫游期到洛阳应举不第。36岁时入长安再次应举,仍是名落孙山。可他还是不死心,如同“语不惊人死不休”,又在长安待了一年,并屡屡给时任尚书左丞的正四品大员韦济赠诗,请求举荐。再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潜逃到凤翔行在,任左拾遗。从漫游时的应举,到困顿长安十年的应举;从献赋做官,到做左拾遗,他生命的二十多年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可始终没有感受到大唐的土地上留给自己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一腔拳拳报国之心无有施展的天地,真让人遗憾。 杜甫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人民,贯穿了他生命的全部。杜甫是写山水田园的老手,他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写山水田园的优良传统,而代之以浓浓个人情感的山水田园诗,彰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史之乱,这次战乱,使强大的唐王朝至此由盛而转衰,社会经历了一场空前的灾难。杜甫目睹和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有感而发。至德二年二月,困居长安的杜甫,面对明媚的春光,花香鸟语,触景伤怀,感伤国破家亡,欣然命笔,绝世的佳作《春望》应运而生,“感时花溅泪,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浅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永丰二中松根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诗歌史上现实主义的最高水平。他是中国诗歌史上集大成的诗人。 杜甫出身于儒学世家,少时便接受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思想,一心向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但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天宝六载的考试在奸相林甫的操纵下,以“野无遗贤”为名拉上了可耻的帷幕,致使满怀远大抱负的诗人蒙羞受辱,落拓长安,过着极其困顿的生活。几年后的“安史之乱”,使诗人又经乱离之苦,险贼长安,亲见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景象,体味了沧海桑田的巨变给人民心灵带来的创伤。从此,诗人转徙流宕,漂泊西南,终至穷愁而死。 杜甫虽一介布衣,却始终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关注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以满含血泪的动地歌吟,传达着一个时代的苦难,传达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他的诗,以“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雄立于中国文学史,令百世而下叹为观止。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他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是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民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述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表面是深沉郁结,表现为有节奏的抑扬起伏和盘曲转折。它涉及诗歌的结构和外结构,涉及结构的沉重的充实感,以及外结构上有控制的骚动感和弹性。其中,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转,抑扬顿挫和格律严谨。 一情感涵的沉郁深刻 杜甫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沦落潦倒的一生,“苦难”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于个人的不幸,而是以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沉重和悲哀,反映了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 (1)对多难社会的深重描绘 杜甫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儒学世家,培养了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优良品质,他怀着悲愤沉重的心情,描绘那个“万方多难”的社会。 “安史之乱”爆发,给社会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诗人为他的国家和人民痛心!他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化,并沉重记录了这一社会灾难。 “三吏”,“三别”是一组有代表性的反映唐代乱真实情况的乐府诗。史载,乾元二年,唐军九节度使在邺城围攻安史叛军,由于肃宗对郭子仪统兵心怀疑虑,未设统一指挥,致使邺城之战以唐兵大败结束,“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圆,震等军南奔襄邓,诸节度使各溃归本镇,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但真实情况不止与此。事实上。由于邺城兵败,唐军兵力锐减,必须迫速补充兵员,于是,肃宗朝便开始了毫无节制和章法地征兵。士卒和官吏到处抓丁提人,无论男女老幼,但有可用之处,便成征调对象,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扰民害民现象十分严重。此时的诗人,正由回华州住所,耳闻目睹了邺城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因而以高度地提炼和概括反映了残酷的现实。这组诗或写官吏喧呼点征中男(《新安吏》)、或写妇人深夜被抓(《石壕吏》)、或写新婚男子被抓(《新婚别》)、或写老者投林从军又无奈又激昂的情怀(《垂老别》)、或写二次被征入伍的士卒可别的悲凉身世(《无家别》),全方位地反映了战争的灾难,朴实而悲痛的语言中传达着那个时

语文作业 杜甫诗

我上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杜甫,只不过那时候我只是单纯的靠记忆力背诵下他的很多诗歌,因为老师总以学生背诗背的好快准为荣,一次显示自己教育孩子=卓有成效。从而呢,小学时学语文,不单单是认识了汉字更是记住了很多诗,李白啊,王维啊,苏轼啊杜甫啊等等。不过现在想来看看,也很感激他让我们从小接触古诗,认识了很多历史名人。在以后的学习中,渐渐的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而我更倾向于喜欢杜甫的诗词。 杜甫生平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歌风格 沉郁顿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11],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12]。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14],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15]。 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16]秦观也有类似的看法:“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17]例如杜甫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就可以看出杜甫的豪气。主流观点认为,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18]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把杜甫与李白并论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9]。王安石表彰杜诗“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的成就[20]。陈善《扪虱新语》卷七:“老杜诗当

杜甫的诗全集_杜甫简介_古诗大全

杜甫的诗全集_杜甫简介_古诗大全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全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女,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天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

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赠花卿》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翻译】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浅谈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

浅谈杜甫诗中的民本思想 摘要:杜甫,字子美,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其诗大都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记录了天宝至大历年间的时事政治,具有历史意义,后代都称他的诗为“诗史”。而他本人则被称为“诗圣”。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学习着正统的儒学知识,所以杜甫的政治理念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他有着深厚的影响。本文试从杜甫的诗歌里来探讨杜甫的政治抱负以及治世理念。 关键词:杜甫民本思想儒家思想 杜甫出身于一个信奉儒家思想的家庭,而儒家学派一直以来都提倡“仁政”和“民本”的思想。儒家的“仁”本质上来讲就是“民本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孟子明确地提出了“仁政”的主张“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天子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民心决定着帝位的得失。故唐太宗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仁政要求君主能够养民,富民。君主的每一个决定都能够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轻徭薄役。仁政同时还反对兼并战争。而这些思想对杜甫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玄宗天宝时期,社会利益分配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朝廷奢靡腐化,而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对于此,杜甫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反映社会的贫富差距以及老百姓的艰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亦,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岁晏行》)。由于封建社会的极不稳定性,农村户口逃亡是常见的现象。原因很多,如逃避苛重赋税,逃避兵役,逃避战乱;或由于豪强兼并……唐玄宗开元末年起,以及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战祸重赋,农民逃亡更加严重。①杜甫在诗里曾描述了农民挨饿交租但又无处可走的境况“子实不得吃,货市送王畿。尽添军旅用,迫此公家威。”(《甘林》)以及农民不堪重赋,被迫卖儿卖女“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