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8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8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2018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学习要点

打开科学之门

1、生物的拟态、保护色、拟死现象,可以伪装自己,更好的捕食或躲避敌害。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只凭感觉器官的观察是不够的,在科学研究中,还必须借助一些科学仪器。如:显微镜。放大镜、镊子都是一种常见的科学实验工具。

3、冰棒周围的“白雾”不是从冰棒里冒出来的,而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珠。根据经验作出的判断和产生的想法只是猜想,通过科学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

4、用纸锅烧水时发现:水烧开了但纸锅并没有烧着。这个实验说明纸锅能够烧水。很多现象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但有它的科学道理。通过不断的学习,你应能知晓其中的奥秘。

5、科学家都是一些爱思考、爱提问题的人。伟大的科学发现往往从疑问开始。好奇心是科学的起点。科学就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问问“为什么”。科学就是研究问题,回答疑问,探究“为什么”。

1 寻找生命

1、有生命的东西和没有生命的东西有哪些不一样?有生命的东西能够呼吸,能从小长大,能繁殖后代。没有生命的东西不能呼吸,不能从小长大,不能繁殖后代。

2、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属于生物。动物和植物是生物常见的两大类。

3、兔子、瓢虫、花草树木等都是有生命的生物,而沙土、石头金属等是非生命的。

2 红番茄

1、植物(番茄)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组成。番茄果实里有果肉和种子。

2、各种植物的叶形状不同,有扇形叶(如银杏叶)、圆形叶(如荷叶)、卵形叶(如桑叶)、掌形叶(如枫叶)带形叶(如玉米叶)心形叶等。叶子一般由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组成,它分为单叶和复叶。番茄的叶子是复叶,玉米的叶子是单叶。

3、番茄花较小、它的颜色是黄色,形状是星形,气味刺鼻。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在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种花叫两性花。如:桃花,稻花。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这种花叫单性花,如:黄瓜,玉米、柳树的花。

4、植物的叶片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有传宗接代的作用,

根有固定和吸收,输送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 小白兔

1、小白兔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巴五部分组成。

2、我们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发现: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耳朵很长,运动方式是蹦、跳,它的胆子很小,听到响声会竖起耳朵或逃跑。它喜欢吃的食物有青草、白菜、胡萝卜等。

3、跟小白兔差不多的动物还有:猪、牛、羊等动物,它们都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是胎生(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小时侯吃妈妈的奶长大。

4、兔眼睛的颜色与它们的皮毛颜色有关系,黑兔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

为什么我们看到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白兔眼睛里的血丝(毛细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线,透明的眼睛就显出红色。

4 清清的水

1、纯水、白酒、白醋都是无色透明的,找出纯水的方法有:(1)用鼻子闻,气味是纯水。(2)用舌头尝,有酸味的是醋,有辣味的是酒,无味的是纯水。(如果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不能尝,闻也最好是扇闻法。)

2、水是无色、无味(味道、气味)透明的液体。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叫做液体,常见的液体有油、饮料、酒、醋等。

3、一种物质像糖、盐一样,均匀分散在水中,就说它在水中溶解了。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有:糖、盐、洗衣粉、酒精、可乐等。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有:石子、食油、泥土等。有些物质既有溶解的成份,也有不能溶解的成分,如茶叶、生姜、中草药等。

4、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用热水)、弄碎。

(在研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搅拌,一个杯中不搅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温度要相同,加入同样多的粗细相同的糖;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杯中糖的溶解情况。

在研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用热水,一个杯中用冷水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要相同,加入同样多的粗细相同的糖,都不搅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

杯中糖的溶解情况。

在研究弄碎能否加快溶解时,除了一个杯中用整块的糖,一个杯中用同样多的弄碎糖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两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温度要相同,都不搅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两杯中糖的溶解情况。)

5、使浊水变清的方法:(1)先沉淀,除去水中较大的杂质;(2)过滤,除去水中细小的杂质。(3)消毒,除去水中的细菌。

6、自然界中的水体有:海洋、湖泊、大河、小溪、瀑布、涌泉等。其中海洋中的是咸水,不能直接饮用,其他水体都是淡水资源。

7、自来水应经过:初次过滤、加絮凝剂、沉淀、再次过滤、消毒、通气等。

5 生命之水

1、水的多少可以用毫升表示,可以用量筒、量杯测量。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一天要喝水2000-3000毫升的水。人离不开水。

2、动物也离不开水,有些动物虽然不直接喝水,但它会从食物中获取大量的水,如蚕。

3、水是生命之源,不但人和动物需要它,植物同样也离不开水。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植物会生长缓慢,甚至会干枯死亡。

4、几种生物的含水量:西红柿含水量为85%,柳条含水量为55%;水母的含水量为98%;人体的含水量为70%;鲜鱼的含水量为75%。

5、我国是一个不资源匮乏的国家,要保护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应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森林;不乱扔乱倒垃圾,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的方法: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地冲洗;做到一水多用,如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等。

6 看不见的空气

1.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

挥动手中的风车,风车会转动;把小砖块放到水里,水中会冒气泡。把空塑料瓶子放进水里,水中会冒气泡;用打气筒向身上打气,会感到身上有风吹。

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但没有一定的体积,能被压缩;很容易流动。

步骤1:把空气抽进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橡皮堵住管口。

步骤2:用力压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活塞被压下去一些,同时手感觉到很费力。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步骤3:放开压住活塞的手指,看到活塞又弹回原来的位置。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或弹力)。

4.压缩空气应用的实例:(1)充气拱门;(2)橡皮艇;(3)篮球、排球、足球;(4)修路工人使用的风镐等。

7 离不开的空气

1.憋气10秒,人会觉得闷得难受;这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2.房间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因为房间长时间不通风,室内的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空气质量下降,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3.空气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在底部垫了几层吸水纸的盆里,放入刚发芽的豆子,加入适量的水,其中一健用塑料薄膜密封起来。2-3天后观察两盆豆芽的生长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长缓慢,没有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长旺盛。

实验结论:植物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4.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也需要呼吸空气,它们有的呼吸水里溶解的空气,如鱼、珊瑚等;有的每隔一段时间就浮到水面上呼吸空气,如海豚、鲸等。

5.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环境,清新的空气环境让人感觉舒服。

6.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护空气不受污染?

保护空气不受污染要做到:(1)不乱倒乱扔垃圾;(2)不随地吐痰;(3)多植树造林。

7.下雨天,土壤中的蚯蚓为什么会爬出来?

因为下雨后,土壤里的缝隙被雨水占据着,空气很少,蚯蚓很闷,所以蚯蚓会爬出来。

猜想:纸会湿。

实验过程:把一团纸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玻璃杯倒立压进水里,起到水漫过杯底,再将玻璃杯竖直提出水面。观察杯底的纸是否湿了。

实验结果:杯底的纸没有湿。

我的解释:杯子竖直下压,杯中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水进不了杯子,所以杯底的纸没有湿。

8 坚硬的岩石

1.岩石是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矿物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多种多样的岩石。

2.有些矿物或者晶莹透明、或者色彩鲜艳,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名贵的宝石。

3.研究石头的方法有:(1)用眼睛看它的颜色、形状、大小。(2)用铁钉划一划,看它的硬度。

4.可以根据石头的大小、颜色、形状、硬度、形成原因(生成方式)来给岩石分类。

5.岩石按生成方式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常见的五种岩石是砂岩、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页岩。

7.岩石的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如建房屋、桥梁、道路等。用作装饰材料,如石雕、石刻、玉石等。

用作工业原料,如:制作水泥、肥料等。

9 松软的土壤

1.观察土壤的方法有:

(1)看颜色;(2)捻一捻土壤的粗细;(3)闻一闻土壤的气味。

2.古代按照土壤的颜色将土壤分为:红土、黄土、黑土、青土、白土等。我们在大自然中会找到红壤、黄壤、棕壤、黑土、草原土、沼泽土等。

3(.研究土壤成份的实验

实验一

过程:在杯子里放半杯干燥的土壤。把半杯清水缓缓注入杯中,轻轻晃动一下,观察杯中的现象。现象:水中有气泡冒出。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实验二

过程:将挖出来的新鲜土壤放入一个饮料瓶中,拧紧瓶盖,放到室外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饮料瓶的内壁有许多水珠。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中有水份。

实验三

过程:放小半杯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在半杯,然后搅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现象:杯中的土壤分层,最上面是动植物的腐烂后的残留物,中间是一层很细的土,下面是砂。结论: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黏土、和砂。)通过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土壤里有砂、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4.根据土壤物质粗细的比例不同,土壤质地可以分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5.土壤是覆盖在地面上的一层疏松物质,里面有孔隙,有水,有空气,也含有丰富的养分,植物的根容易生长。因此土壤是根很好的“家”,像树林,花草一类的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

6.不同的植物适宜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例如松树、花生喜欢砂质土壤;小麦、玉米在壤质土中生长最好;水稻则最适合生长在黏质土壤中。

7.不同土壤特点对比

8.人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即使每天只吃肉、蛋、奶,也离不开土壤。

因为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存,没有了植物所有动物都将灭绝,人类也就没有肉、蛋、奶可吃了。

9.坚硬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变成了风化的岩石,风化的又经过长期的变化形成碎裂的砂砾,最后又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新的土壤。

10.为什么要珍惜土壤资源?

因为土壤是由岩石逐渐变化而来的。由坚硬的岩石风化演变为松软细碎的土壤,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通常都要经过几千或数万年的漫长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打开科学之门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列举常见的植物的名称,并简单分类。认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作用。 观察哺乳动物实物与标本,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能力目标: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培养学生实事求就是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科认同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图片:木叶虫、花螳螂(若虫)、竹节虫、枯叶螳螂。 视频:动物的伪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图片:四位主题人物乘坐着宇宙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飞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 提问:图片中您瞧到什么?想到什么? 介绍:四位与我们一起学习的主题人物。精灵可爱的小贝贝、喜欢做实验的彬彬、勤思考的妍妍、活泼好动的波波、最爱问“为什么”的琪琪。 讲述:从现在开始,主题人物将与同学们一起打开科学之门,去探索、去感受这神奇美妙的自然王国:去发现、去研究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世界! 目的: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学科认同感。 二、图中藏着什么? 导入:出示课本“动物的伪装”图片 第1幅——木叶虫第2幅——花螳螂(若虫) 第3幅——竹节虫第4幅——枯叶螳螂 提问:这四幅图片中藏着四种昆虫,您能把它们找出来不?

讲述:自然界有这种隐藏本领的动物很多,我们一起跟着科学家的摄像机,瞧瞧动物伪装的本领。 视频:动物的伪装。 目的:通过从背景中寻找动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 三、这就是什么? 导入:出示石英砂粒表面图像图片。 提问:猜一猜这就是什么? 活动:拿一颗实物砂粒让学生观察、比较,说实物与图片有什么不同。 欣赏图片:显微镜下的世界 目的:让学生了解观察就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光凭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内容就是有限的,常常需要借助一些科学仪器与设备来延伸观察的尺度与范围。 四、“白雾”从哪里来? 导入:出示冰棍。 提问:仔细观察冰棍周围,您有什么发现? 观察:仔细观察冰棍周围的“白雾”,您认为这些“白雾”就是从哪里来? 讨论: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白雾”就是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 “白雾”从哪里来?就是以学生们经常能够见得到的冰棍周围的白雾现象作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测。从而引出要想知道自己猜测就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的结论。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您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您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活动:学生进行验证实验。 归纳:您的猜想正确不?讲讲您的理由。 目的: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就是否正确,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五、纸锅也能烧水不? 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质疑:您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您的猜想? 交流:学生汇报方法,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一起确定解决的方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复习知识 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丹顶鹤身体特征有三长:颈长、嘴长、腿长。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一些动物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或者进入冬眠、夏眠。伯劳和家燕是我国常见的鸟类。“东飞伯劳西飞燕”的诗句就是成语“劳燕分飞”的来历。 蝗虫具有保护色:绿草地上的蝗虫是绿色的;山地上的蝗虫是黄褐色。猎豹、青蛙也具有保护色。有些动物还会随着周围环境色彩的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例如:俗称“变色龙”的避役、章鱼。动物这种身体的颜色、外形都环境类似不易被天敌发现的现象,叫拟态。具有拟态的动物:枯叶虫、尺蠖、竹节螳螂。 生物通过相互之间的食物关系,形成一条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动物结束。例如:青草→羚羊→狮子。食物链之间又可以交错相连,构成复杂的网状关系——食物网。 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和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使土地和水域受到污染。由于一些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如:冰雪灾害、乱砍乱伐、张网捕鸟等,使一些动物大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然观察活动、自然环境保育活动的开展,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军人饮水瓶采用铝质瓶身,轻便,耐碰撞;有背带,便携、瓶身大,盛水多。 材料的选用对物品功能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尼龙搭扣就是模仿苍耳这类果实的倒钩结构。猪笼草的笼盖(口)分泌蜜腺,内壁分泌蜡质,底部分泌消化液。 移动电话俗称手机,发明至今40多年。第一代:1973年,仅能无线语音通话;第二代:1992年,能无线语音通话,还可以收发文本信息。第三代:2019年,能无线语音通话,可以收发文本信息,还具有游戏、摄影、音乐的娱乐功能。第四代:2019年,触屏操作;集通讯、娱乐、理财、购物、导航等一体。 火车的发展史:第一代:采用蒸汽机技术,每小时60千米;第二代:采用内燃机技术,每小时150千米;第三代:应用“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每小时200千米;第四代:采用磁悬浮技术或多动力车辆组合技术,每小时350千米以上。 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起来。运动着的物体(如转动的风车),都具有能量,这种形式的能量属于机械能。能量无处不在,与机械能一样,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凸透镜或凹面镜可以会聚太阳光。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太阳灶是一种凹面镜。在沙漠中,人们常将太阳光会聚起来进行发电。 声能不仅能使物体振动,还能使空气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越大,具有的能量就越强,引起空气振动的幅度就越大。人们利用超声波进行测距、测速、清洗污垢、临床诊断、杀菌消毒等工作。 风车就是利用凤的能量来工作的一种装置。风的能量有强度大小区别。风速越大,风能越大。 电磁铁就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来搬运钢铁的机器。电磁铁与磁铁一样具有磁性。电动机里面含有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和磁极都可以被控制。电磁铁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如:电铃、磁悬浮列车。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2019年在上海诞生。 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如:电池个数(电流大小)、线圈匝数。 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柠檬中,用导线连接起来,并连接小灯泡,小灯泡会发光。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尘埃的来源:工地扬尘、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焚烧秸秆等。空气的污染物除了尘埃,还有其他污染物(如:有害气体)。 大多数水体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砂石、活性炭等物质能够过滤、吸附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城市污水处理,先采用沉淀的方式,%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全册知识点 第一课身边的土壤 1、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 地方. 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 土壤,土壤土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 4、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 土壤中。 5、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 尸体等. 6、土壤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物质。 拓展知识: 1、我们身边普遍存在土壤,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土壤。 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3、土壤中生活着狐狸、蜘蛛、蜈蚣、野兔、田鼠等动物,也生活着月季、玫瑰、大豆、番茄等植物。

第二课土壤的组成 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土壤里有大有小的颗位,把 一些水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可以把大大小小的颗粒 分开。 2、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别是沙砾、黏土、沙、 空气、水、腐殖质等。(土壤是由土壤颗粒(矿物质〉、 动植物残体(腐殖物)、水、空气等组成〉 3、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 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沙砾等。4、在烧杯中加半杯水,放入一些土壤进行观察,然后充分 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上面的是黏土层,秘滑、细腻;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石于沉积,上沙砾层, 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5、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 阳光下晒一晒,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6、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 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7、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 多的是壤土;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8、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 了黏土;在种玉米的地里找到了壤土。 第三课土壤与植物 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花落后长出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 .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滑 轮组 .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 .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当轮带动轴时省力 .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 .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

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改版2019年新粤科版最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改版2019年新粤教版) 第一课鲫鱼与青蛙 1.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2.观察的基本方法:明确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观察、形成成果。 3.蝌蚪和小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表面光滑,它们都是靠尾巴在水中游来游去的。蝌蚪的脑袋比小鱼的脑袋大,小鱼的尾巴比蝌蚪的尾巴长。 4.青蛙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四肢三部分;表面皮肤裸露。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长大后生活在陆地或水 里,用肺呼吸,像青蛙这样的动物就称为两栖动物。 5.鲫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表面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终身生活在水里,像鱼这样的动 物称为鱼类。 6.与小鱼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 鲑鱼鳜鱼金鱼。 7.与青蛙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第二课蜻蜓与麻雀 1.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蜻蜓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腹部细长。蜻蜓有两对翅膀,翅膀很薄、光滑、透明、有脉纹、没有骨骼,没有羽毛,像这样的动物就成为昆虫。 2. 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麻雀有一对足。有一对翅膀,表面覆盖羽毛,内有肌肉和骨骼,像这样的动物就成为鸟类。 3. 与蜻蜓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苍蝇瓢虫蜜蜂蝴蝶蝗虫 4. 与麻雀的外形相似的动物有:翠鸟啄木鸟家鸡太阳鸟戴胜 第三课壁虎与小猫 1. 小猫的运动方式是走、跑、跳、躯干离地。外形特征: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体表覆盖细毛,足有肉垫而且具有抓住猎物的利爪;繁殖方式:直接生出小猫会哺育后代,其他:不冬眠。 2. 壁虎的运动方式是爬行、四肢朝外、腹部贴地、匍匐前进。外形特征: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体表覆盖鳞片,足上有抓物的利爪和粘附在墙壁的褶皱;繁殖方式:生出卵,不会哺育后代;其他:会冬眠。 3. 有的动物与猫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这类动物大多属于哺乳动物。 4. 有的动物与壁虎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这类动物大多属于爬行类。 5. 哺乳动物有:蝙蝠老鼠长颈鹿金丝猴海豚 6. 爬行动物有:乌龟蟒蛇鳄鱼。 第四课草地里的小动物 1. 生活在草丛里的小动物,他们的身体有共同特征,这些小动物大多都有翅膀,他们都会爬,跳或飞,运动快速。如:瓢虫蜘蛛螳螂蝗虫。 2. 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 3. 这些动物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①身体颜色接近土壤,有利于隐藏自己 ②蜗牛和蚯蚓身表有粘液、光滑有利于在土壤里运动;③马陆和鼠妇体表有硬壳、光滑,方便在土壤里运动; ④马陆和蚯蚓的身体呈线性,方便在土壤里运动。 第五课海洋里的动物 1.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种类的动物,如鱼类:小丑鱼 哺乳类:海豚,爬行类:海龟,软甲类:龙虾,软体动物:砗磲。 2.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海洋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旗鱼用鳍在水中游动;章鱼可以靠喷水或用碗足移动;海狮游泳和潜水主要依靠较长的前肢后肢与发达的尾部互相配合;海蟹常用前三对不足的指尖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第四对步足适于游泳;海星管足末端的吸盘能产生真空以附着地面既能攀附岩礁,又能帮助它捕获猎物;水母运动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海龟四肢呈船桨的形状前肢主要用来推动海龟向前后肢用来掌握方向;企鹅是典型海鸟。游泳靠的是船桨般的翅膀。 第六课森林里的动物 1. 在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例如松鼠猕猴啄木鸟蛇。 2. 在森林的不同区域里生活着一些动物。树冠中有:啄木鸟猫头鹰猴子黄鹂;树洞中有:松鼠熊;地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第 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 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 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 2 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 3 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 滑轮组。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 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当轮带动轴时省力,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 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轴。 5 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地球 1.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用( 3 )年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从而直接证明了( 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地球的直径约为( 12800 )千米。半径约为( 6400 )千米。 3.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 )%。 4.根据地震波的数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内部由( 地壳)、( 地幔)和( 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5.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 )米。 6.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从理论上推测地球不是一个很圆的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 7.地球的赤道周长约( 40000 )千米,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绕赤道一周大约需要(两)天的时间。 第2课太阳 1.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 光)和( 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能量相当于燃烧( 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2.太阳的核心部分直径不到50万千米,温度高达( 1500万)

摄氏度,而且压力极大。 第3课月球 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月球围绕地球在公转)。 2.(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经过4天多的飞行,终于降落月球,宇航员( 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3.月球体积不足太阳体积的六千万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约( 30 )天绕地球公转一周。也就是我们平时我们说的一天。 4.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 第4课白天与黑夜 1.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转的同时也在( 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约( 24 )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 2.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地球在自转)。 3.公元15世纪前后,人们逐渐开始怀疑“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4.中国北京正午12:00,德国柏林凌晨(6:00 ),-6,美国纽约半夜(11:00 )-13 5.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睡莲)一般在清晨开放,(昙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粤教版《科学》三上期中测试卷 _________ 年_________班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青蛙身体分为()、()、()三部分;表面皮肤();幼体生活在(),长大后生活在()。 2.壁虎与猫都生活在(),都能用()行走。 3.我国是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等多项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4.溶解的特点是()、()、()。 5. 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和()分离。 $ 6.海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食盐大多数来自于()。 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 1.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2.翠鸟身体表面覆盖着羽毛,但是它不属于鸟类。() 3.壁虎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4.松鼠、猕猴都生活在森林里。() 5.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6.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紫色的。() ( 7.如果把冰糖研磨得像白砂糖一样,溶解在水中的速度就慢了。() 8.太阳下暴晒能分离浓盐水中溶解的盐。() 9. 分离沙和盐的方法就是晒。() 10.加热不一定能使溶解的盐分离出来。( ) 三、选择(每题3分,共24分) 1.青蛙生活在()动物。 A.水中和陆地 B.树干 C.树枝 2.老鼠属于()动物。 ^ A.哺乳类 B.爬行类 3.蛇生活在()中。 A.草丛 B.泥土 C.树干 4.海豚是()动物。 A. 爬行 B. 哺乳 C.软甲 5.李辉口渴了要喝糖水,爸爸讲蔗糖放入开水中用筷子搅拌,这样做是()。 A.使开水凉的更快 B.使糖水更甜 C.使蔗糖溶解得更快 6.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2017-2018年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 实验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实验小学:张海标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实验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身边的动物”、“水与溶解”、“土壤”、“天气和我们”等话题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着科普宣传知识,让学生知道风和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在18级风力下预防和逃避的措施。宣传防风防雨的科普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利用科学解决生活问题。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打印版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 2.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3.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杆杠,它的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它的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4.当支点在杠杆的中央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等。 5.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手推车等。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理发剪刀、垒球棒等。 6.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已用杠杆做捣谷的舂和在井里汲水的桔槔。2.通过实验,我知道杆杠尺平衡的规律(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的结果。 5.杠杆的平衡的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6.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 7.给你2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根据滑轮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可以省力;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省力,但不可以 改变用力的方向。 3.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一些门锁的把手,把手可带动转轴旋转,起到了大轮子带动小轮子转动的作用,这些轮子就称为轮轴。 5.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6.在生活中,像自来水龙头、门锁的把手、汽车方向盘等都应用了轮轴。轮轴有省力作用。 7.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种边缘带齿的奇特轮子,这种轮子人们称它为齿轮。8.齿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机器都离不开它,使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还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第4课斜面 1.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个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叫做斜面。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 2.利用斜面搬运重物可以省力,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会越省力。(坡度越缓越省力) 3.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越长越省力。4.斜面的应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常见的斜面有盘山公路、螺丝钉、立交桥、公路引桥、商场的自动扶梯等。 第5课研究自行车 1.像杠杆、滑轮、轮轴、齿轮、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2.人们根据需要,对杠杆、轮轴、齿轮、斜面等简单机械进行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节约水资源

节约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十分缺乏。知道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水资源问题对大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 3.能提高自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体验缺水的后果和节约用水的好处,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节水意识,自主保护水资源。 【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数据,知道淡水资源的匮乏,用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减少水污染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水景图、水污染图、多媒体、动画、视频、实验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水的利用 同学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哪里用到了水? (学生思考回答) 二、观察河水 观察河水和自来水,(用放大镜观察,用烧干观察,用闻气味观察)并将观察结果填写到实验记录表中。 三、淡水匮乏 1.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课件出示“水资源比例图”,看着图里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 讲述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中也含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地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使用。 (2)播放视频和干旱的图片,深入了解水资源的匮乏。

(3)课件出示课本里把地球上的水当作一杯水的比喻。讲解水与淡水之间的差距。 四、水污染 1.学生观看水污染使鱼、树林死亡的图片,讲述: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小组讨论:你们听说过或见过哪些关于水污染的现象呢?水污染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3.学生汇报。 4.课件播放水污染图片。讲解:水污染大多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有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严重时将导致动植物死亡,人体中毒得病,后果十分严重。 五、节约用水,保护资源 1.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和咸水变淡水 2.说一说:说说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 3.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哪些事情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4.写一写:把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写下来,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作业布置】 请你回家跟家长共同设计两条保护水资源的标语。 同学们,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要从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做起,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广东粤教版)

无论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尽情奔跑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寻觅食物的昆虫,都被水、空气和土壤包围着。在广袤无垠的环境中,所有动物都选择一定的区域生活。 生物王国充满着缤纷、神秘的色彩。本单元从具体物种入手,安排了3个课题:《寻找生命》、《红番茄》、《小白兔》。根据从整体到局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及比较,初步认识生物,学会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本单元从发挥学生主体性角度出发,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且典型的内容,创设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的驱动页,选择和设计了易于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本单元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在草丛里寻找物体开始,通过观察、分类与比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初步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的目的,并由此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番茄是六大器官可共存的一种常见植物,因此以番茄为例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形态及器官,并扩展到一般的植物,能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小白兔也是学生较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以小白兔为例认识动物,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及借助科学仪器进行观察,从整体外形认识兔子身体的各个部分,了解兔子的书活习性,进而扩展到一般的动物,通过“给喜爱的小动物建立小档案”,达到了解更多动物的目的。与此同时,将爱护动植物的情感与体验贯穿于始终。让学生保持对动植物的好奇心,爱护动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本单元建议安排8学时:第1课《寻找生命》2学时;第2课《红番茄》3学时:第3课《小白兔》3学时。 在活动的选择上,第l课活动的重点是分类,让学生在分类的活动中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第2课的活动突出体现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重在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第3课的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查找有关的资料,强调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如何整合小组内的资源,与大家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打开科学之门 第一时:图中藏着什么? 探访生物王国 .寻找生命 第一时:草地里有什么? 第二时:我知道的生物 2.红番茄 第一时: 活动1:观察番茄 活动2:观察番茄叶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活动3:研究番茄花 第二时: 活动4:番茄的果实里有什么? 活动:比较番茄和其他的植物 3.小白兔 第一时: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活动2:认识兔子 第二时:活动3:小白兔爱吃什么? 走进水世界 4.清清的水 第一时: 活动1:哪杯是纯水? 第二时: 活动2:给水变个样 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 拓展:茶叶会溶解吗? 第三时: 活动4:怎样加快溶解?11 拓展:浊水变清12 第四时:12 活动:欣赏美丽的水体12 .生命之水12 第一时: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11/1013 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13 第二时:活动2:植物也“喝水”?13 网上学:珍惜水资源14 认识空气14

6.看不见的空气14 设计思路1 第一时:活动1:空气在哪里?1 活动2:“捕捉”空气16 第二时: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11/2016 活动4:压缩空气16 7.离不开的空气17 第三时:活动1:人与空气17 活动2:豆芽的生长18 第四时: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18 7.从岩石到土壤19 8.坚硬的岩石20 第一时:活动1:观察石头20 :活动2:给石头分类20 第二时:拓展:岩石里有什么?21 第三时:网上学:岩石展览会22 9。松软的土壤22 第一时:活动1:哪里有土壤23 活动2:观察土壤24 第二时:活动3:研究土壤的组成2 第三时:拓展:砂土、壤土和黏土26 第四时:拓展:从岩石到土壤26

2020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2020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光的传播 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二镜子 1、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答: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都利用了镜子。) 三彩虹 1、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转晴时出现。因为那时有阳光,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另外在瀑布附近也容易看到彩虹,因为在瀑布周围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答: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4、怎样人造彩虹?(答:①、背对太阳。②、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③、向空中喷撒充足的水雾。) 5、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媒质后变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6、太阳光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与生活 1、电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答: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晚上不能学习,工厂不能生产,医院不能救治病人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谈一谈光的利与弊。(答:光的使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光来提供能量;光导纤维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交通灯利用光来指挥交通等。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五健康饮食 1、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百变的土壤

百变的土壤 教学目标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教学重点 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教学难点 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幅土壤的图片和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2.学生欣赏,汇报 3.教师:如果让你们来分类你打算给土壤怎样分类? 4.讲解:含沙多的土壤叫沙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叫壤土。 二、比较沙土、黏土的渗水性 (1)老师这有一套装置,假如用它来研究沙土、黏土的性质的话,你觉得可以研究出什么性质呢? (2)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出自己的假设和方案。 (3)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二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4)学生实验:在渗水装置中放入同样多的这两种物质,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等它们停止渗水时观察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 (5)交流:它们为什么渗出的水不一样多?谁渗出的水多?谁保留的水多?说明什么问题? 三、学生分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四、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活动意图: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

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五、课后拓展指导 我们这里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活动意图:学生掌握了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学会了辨别土壤种类的基本能力,就可以来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这既是学生辨别研究能力的运用,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让学生从小关心家乡的土地环境,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为家乡服务的种子。】 作业布置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土壤是什么类型 板书设计 百变的土壤 土壤的分类:沙土、壤土、黏土 渗水性好保水性差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小结

粤教版(粤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观察动物 1. 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有的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 蜜蜂、蝴蝶等与蜻蜓一样,具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它们都属于昆虫。 3. 啄木鸟、翠鸟等与麻雀一样,身体表面覆盖羽毛,具有一对翅膀等特征,它们都属于鸟类。 4. 在自然界里,有的动物与壁虎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覆盖鳞或甲,一般有四肢,能在地上爬行,这些动物大多属于爬行类。 5. 有的动物与猫的特征相似,身体表面长毛,能用四肢支撑身体在陆地上行走或奔跑、跳跃,这类动物大多属于哺乳类。 6. 海豚生活在海中,和鲸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 7. 草丛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例如瓢虫、蜘蛛、螳螂、蝗虫等。在观察时注意不要随意触碰。 8. 阴暗潮湿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例如蜗牛、蚯蚓、鼠妇、马陆等。 9. 草丛里蚯蚓的粪便、蜘蛛网、蜗牛壳,这些都是小动物生活的痕迹。 10.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种类的动物,如鱼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等。 11. 不同种类的动物在海洋里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旗鱼用鳍在水中游动,章鱼可以靠喷水或用腕足移动。 12. 森林里的植物十分丰富,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有茂密的灌木,还有高大的乔木。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环境。13. 在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会有一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动物灭绝的速度也加快了。 14. 我国十分重视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对濒临灭绝的动物进行保护。 15. 观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技能,是搜集科学事实、了解科学现象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16. 在制订计划时,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对象、方法、手段、步骤,以及使用的工具和记录方式等。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按课题)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1 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也就是说,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就要知道它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方位,距离有多远。 2 辨方向 1、人们用“东”、“南”、“西”、“北”来表示方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 2、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背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面是西,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3、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8时,太阳在东;10时,太阳在东南;12时,太阳在南;14时,太阳在西南;16时,太阳在西。 4、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方向正好相反。如:太阳在东,影子就在西;太阳在东南,影子就会在西北。 5、太阳越高,影子就越短,太阳越低,影子就越长。12时,物体的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时物体的影子长些。 6、辨别方向的方法有哪些?(看太阳辨方向;利用指南针辨方向;利用北极星辨方向等。) 3 看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地图名称、方位、图例和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人们用符号表示建筑、道路、河流等,这叫做图例,图例一般放在地图的边角上。 2、为什么一幅小小的地图能表示很大的一个地方?(答:因为地图是根据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图形,所以能表示) 3、地图有什么用途?(答:地图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旅游、探险、交通等方面。利用地图可以找到最合理的行动路线。) 4、古代地图较简易,不够准确;现代地图更加准确!掌上电脑的电子地图,是最先进的电子地图,地球仪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图。 4 物体的特征 1、物体都是由材料组成的。橡胶、塑料、陶瓷、玻璃、化学纤维、动物毛皮等等,都是制造各种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的常用材料。 2、杯子可以按用途起名字,如茶杯、酒杯等;也可以按材料起名字,如纸杯、塑料杯、玻璃杯、金属杯等。 3、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有: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借助橡皮筋来比较等。 4、天平的使用方法:首先要调节天平平衡,再把被测的物品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里,用镊子把砝码放在右边的托盘里,待天平平横时,就能测出物体的质量。 5、测量长度的工具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等。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来估量物体的长度。如,用手测,用脚测等。 6、怎样才能准确地测量长度,减少误差呢?(答:1、测量的方法要正确;2、换一种更精确一点的测量工具;3、多测几次,然后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5、物体的分类 1、给物品分类的方法很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一样。例如: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来分类;也可以根据用途的不同来分类;还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来分类。 2、给物品分类,便于人们管理和查找所需的物品。 3、废品回收站是按材料来分类的,废品回收站回收的材料有金属、塑料、纸、玻璃等。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