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只有3条高。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6、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7、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8、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直角;每个三角形都至多有1个钝角。

9、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0、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3、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14、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5、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

16、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汇总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汇总 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初学阶段,一切都还很朦胧,家长应该多做一些巩固孩子数学基础知识的工作。那么至于奥数方面,家长应多培养孩子对此的兴趣。我们整理了一年级奥数的八个难点,家长们可以据此来引导孩子学习: 一、比一比 当比较的2个对象整齐的排列时,很容易采用连线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如果比较的2个对象是杂乱排列的,可以通过数数目的方法进行比较。也可以采用分段比的方法。 二、认识数 (一)有趣的"0" "一年级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参加计算,"0"在数中起到占位作用,"0"可以表示起点,表示0度。 (二)基数与序数 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用的是基数;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时,用的是序数。 基数与序数不同,基数表示物体的多少,序数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三、动手做 (一)摆一摆 要善于寻找不同的方法。 (二)移一移 四、数一数 (一)数简单图形 数零乱放置的物体或数某一类图形的个数时,应先将所有物体依次标上序号,可以按照序号,顺序观察,数准指定的图形。注意对于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结果也会不同。因此在数简单图形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二)数复杂图形 数复杂图形时可以按大小分类来数。 (三)数数 按条件的要求去数。 五、应用题 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成的。一般先说题意,再列算式。六、填一填 (一)填数字 给出的算式是一组,不同算式中相同图形中所填的数字是相同的。在做这些题时,不要为只填出一个答案而满足,应找出所有的答案。如果不必要一一列出时,应给以说明,这才是完整、正确的解答。 (二)填符号 比较2个数的大小,首先要比较2个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其次,当2个数的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当2个数各个相同数位上的数都分别相同时,这2个数相等。 比较2个算式的大小的方法是: (1)同一个数分别加上(或减去)1个相等的数,所得的结果相等; (2)同一个数分别加上2个不同的数,所加的哪个数大,那个算式的结果就大; (3)同一个数分别减去2个不同的数,所减的哪个数小,那个算式的结果就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经典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三角形习题 1 、一个三角形有( )个顶点,( )个角和( )条边. 2、这个架子太危险,怎样加固呢?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 )特性. 3、宁宁要去书店,有几种走法?哪种最近,为什么? 4、给下面的三角形画高,一个三角形有( )条高. 5、三角板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 ( )或( )、( )、( ).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o,它的底角是( )度,是( )三角形. 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厘米,底边长8厘米,腰长( )厘米. 8、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一个底角的3倍,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 ). 9、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单位:厘米.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3)13,12,20( ) (4)5,5,11( ) 10、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在△ABC 中,∠C=70°,∠A=50°,则∠B= 度. 11、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1)30°和60° ( ) (2)40°和70° ( ) (3)50°和30° ( ) 12、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相加等于( )度. 如上图,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2∠B ,则∠A= 度,∠B= 度. 13、在△ABC 中,AB =5,BC =9,那么 <AC < 1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而第三边长为奇数,那么第三边长是 1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3cm ,一边是7cm 16、如右图,∠1=60°,∠D=20°,则∠A= 度 17、如右图,AD 垂直于BC ,∠1=40°,∠2=30°,则∠B= 度,∠C= 度18、在空白处填入“锐角”、“直角”或“钝角”: (1) 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都小于4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19、最少用( )个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20、最少用( )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A B C A D

【知识学习】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

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2.已有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结论的来历,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测量及其它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方式:

【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版)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7.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9.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10.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1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以后称为“标准量”)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是”、“占”、“比”、“相当于”的后面 (3)画出线段图,标准量与比较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即可,标准量与比较量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即可。 (4)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标准量×对应分率=比较量。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 。 几 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5)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1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 (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是、比、相当于、占、等于”后的规则。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乙比甲少几分之几表示乙比甲少的数占甲的几分之几。 (甲-乙)÷乙 = 甲÷乙-1(甲-乙)÷甲 = 1-乙÷甲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加与减》知识点 (一)十几减9、8、7、6等的减法 1、一个一个地减:这个方法一般借助图形,减一个划一个。 2、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结果再加上另一个数。例如:15-9,把15分成10和9,先用10-9=1,再用1+5=6就可以了。 3、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十几的个位相同。例如:15-9,把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再减去4得出6就可以了。 4、想加算减法:例如:15-9,想9加几得15,那么15减9就等于几。(二)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 1、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2、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3、根据图,能恰当地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三)20以内减法的规律 1、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减少几。 3、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 (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整十数。 (五)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最后再加上一位数。(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1、口算: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相减的结果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七)解决应用题 1、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问题时,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2、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 3、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 (八)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 (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十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借去的1后,在进行相减。 (十一)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在计算十位的时候,先去掉借走的一,不够减时,再从百位借一,这样逐步相减。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2. 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既是()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3、在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内角的和是79°,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4. 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 是一个()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厘米长的绳子。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5°顶角是()。 6. 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45厘米,那么它的每条边长是()厘米,每个角是()度。 8.我们的红领巾按边分是()三角形,其中顶角是120°,它的一个 底角是()。 9.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钝角。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8厘米,另一条边长10厘米,它的另一条边长()厘米。 11.周角=()平角=()直角。 二、判断题。 1.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2、所画的一个角的两边越长,它的度数就越大。() 3、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这个角的度数是300°() 4、大于90°的角一定是钝角。() 5、用8厘米、6厘米、10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6、直角形三角和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8、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9. 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10、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可能是钝角。()11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一定大于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 三、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厘米。 A、12厘米 B、13厘米 C、14厘米 2、把一个等边三角形沿其中一条高剪开,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A、45°和45° B、30°和60° C、30°和30°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应用这一知识解 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的小组活动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是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既是知识的延续,又是进一步学习各种特

殊三角形和其他图形的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材呈现这个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动手实践、讨论交流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的素养与能力,为教师灵活的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猜测——验证”这种数学思维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年级学生已具 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以及三角形的特性等这些基础的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 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从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 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活中的数学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 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2、经历分类的过程,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 3、在共同学习中,训练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 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三角形的角、边特征从而正确分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复习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①同学们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6个小朋友,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 (1)是的。(点击课件)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这些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吗?那我们来看看这些形态各异的三角形有什么烦恼?(点击课件) (3)同学们能帮上它们的忙吗? 二、合作探索 1、按角分类 (1)那好吧,我们先按角来分类。你能知道这个角是什么角吗,你用什么方法判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快? (2)这个角有点像直角,又有点像钝角,分不清,怎么办?(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测量)

______号、_____号是同一类三角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号、_____号是同一类三角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号、_____号是同一类三角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交流,整理提升 ①谁来汇报你们组的研究情况 ②师(投影教师用研究表):三角形的共同点是(都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1号、3号三角形有… ③根据不同点给三角形命名(课件出示概念),齐读概念。 ④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给它们分类(指名投影演示分类过程) ⑤重点点拨,形成知识结论(课件出示集合图) 师:按角分,三角形可以分成 [ 设计意图:三角形按角分类,概念间的关系简单,学生理解容易。因此,对于三角形按角分类,教师要全面挖掘这块内容的内涵,要把它做强放大。这样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从不同点处着手,让学生经历猜想→观察→操作→比较→分类→下定义的概念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清晰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的认识。另一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 2、按边分类 (1)师:三角形除了按角的特点分类,有些三角形的边也很有特点呢。听一听这个三 角形会说什么?(动画展示)“从边的特点看我们是一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2)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把这几个三角形找出来 。(每一组任选一个三角形去量一量或者折一折) (3)学生汇报。(这几个三角形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4)课件出示: ①像这样的(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②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条边叫底,底上面的两个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顶角。 (5)在这些等腰三角形中,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你能找出来吗?

五年级数学上--三角形

三角形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小学数学_年级五年级 教师姓名_ 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类比,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25分钟) 回顾旧知识 探索新知识

预设1: 预设2: 预设3: 预设4: 总结概括: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拓展提升:只用一个三角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老师写出新知识)

1、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就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充分论证了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15分钟) 例1: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例2: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提示: 通过公示计算。 1.2分4.8分

1.2 厘 米 2厘米 例3: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例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底和高都是0.2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积是0.2平方米。()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4.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直角边的乘积的一半。() 例5:根据三角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填表。 例6:应用题。 底(厘米) 6 4 高(厘米) 5 3 面积(平方厘米) 6 12.6 (1)一块三角形地,底长38米,高是27米,如果每平方米收小麦0.7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太全啦! | 小学1-6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归纳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 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 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 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分与合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分与合知识点 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精心准备了分与合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与合知识点】 分与合:(两种记忆方法,可以选择一种) 如:2的分与合 2 2 0 1 2 2 2 1 0 ---------- 方法1:每种方法第一数依次增加1,第二数依次减少1 2 0 2 2 0 1 1 ---------- 方法2:一组一组记忆(记住0与2,第二种前后两数交换位置??) 如:10的分与合 10 2 0 10 1 9 2 8 ---------- 方法1:每种方法第一数依次增加1,第二数依次减少1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10 0 10 2 0 10 10 0 1 9 ---------- 方法2:一组一组记忆(记住0与2,第二种前后两数交换位置??) 9 1 2 8 8 2 3 7 7 3 4 6 6 4 5 5 【训练要点】

第一阶段:数的分与合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一定要滚瓜烂熟,不能出一点差错。因为孩子的基础各不相同,如果您的孩子10以内的口算不熟,容易出错的话,建议先将每个数的分与合按规律背熟再进行抽背。(可以在纸上把2-10所有数的分与合整理一下记录下来,选择孩子喜欢的方法去整理) 第二阶段:对口令(2-10的分与合随机或逐一突破) 形式一:家长:8可以分成2和几 孩子:8可以分成2和6 形式二:家长:4和几合成9 孩子:4和5合成9 形式三:家长:5和2合成几 孩子:5和2合成7 形式四:家长:几可以分成3和4 孩子:7可以分成3和4 (将这四种形式操练熟练) 第三阶段:10以内计算题的算理: 虽然孩子已有学前基础,但可能不太规范,所以建议还是要让孩子听过记忆10以内数的分与合,明白各类计算题的算理,对孩子的后续计算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想:因为2和5合成7,所以2加上5等于7 10-3= 想:因为10可以分成3和7,所以10减去3等于7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 面积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三角形的面积91—92例2 【课程标准描述】 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小游戏,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2.在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求三角形面积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借助适当的工具,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地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一组实际问题,能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是用相对应的底和高相乘再除以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学习重点】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小游戏,结合学生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以评价目标1。 2.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关注学生是否会用转化的方法,找出新旧图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展示交流时学生是否能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评价目标2。 3.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汇报交流,关注学生表达的正确性,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新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PPT课件演示) 2.创设情境。(PPT课件演示) 同学们,请大家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红布吗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 3.回顾引新。 (1)回顾: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六年级数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1时,c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2)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5)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6)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8)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0) 第七单元找规律 (14)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1、认识和会画 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 8 )块 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 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计算方法 11-9=□ 方法一:破十法 11-9=2 先算:10-9=1,再算:1+1=2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11-9=2 因为:9+2=11,所以:11-9=2 方法三:连减法 11-9=2 11-1-1-1-1-1-1-1-1-1=2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例: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 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例1: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华比小芳多几个? 12-7=5(个) 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例2:小华有12个苹果,小芳有7个苹果,小芳比小华少几个? 12-7=5(个)

人教课标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概念整理: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