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

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对中庸思想的阐释和总结极为深刻。他通过注解、辨析和论述,使得中庸这一儒家经典思想更加明晰和系统。

在朱熹的理解中,“中庸”并非简单的折中或者平庸无为,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和处世智慧。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时,能够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做到既不过分也不及,恰到好处。

朱熹强调中庸之道的实践性和普遍性。他认为,中庸之道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通过日常修行和不断学习来达到的。同时,中庸之道也适用于各个领域和层面,无论是个人修养、家庭关系、社会治理还是国家外交,都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在阐释中庸之道时,朱熹特别注重“诚”的概念。他认为,“诚”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内心真诚无伪,才能做到行为上的中庸。同时,“诚”也是沟通天人、实现天人合一的重要途径。

此外,朱熹还强调中庸之道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他认为,在遵循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而不是僵化地遵守规定。这种灵活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庸之道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总的来说,朱熹对中庸思想的总结极为系统和深入,他将中庸之道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使得这一思想成为儒家学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朱熹的阐释和总结,中庸之道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6篇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6篇 国学经典《中庸》读后感篇1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注释一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第一章) 【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 【注释】(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6)致,达到。【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 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

中庸”的基本含义

“中庸”的基本含义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民鲜久矣!”。朱熹章句:“子程子 (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子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自唐代韩愈至南宋程朱理学,着力建构儒家的学术传承系统,系连出“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这样一个儒家的道统,其核心理论即是所谓“三圣传心”之法,即《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但《大禹谟》属伪古文《尚书》,其语实见《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而躬,允执厥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申述:“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中”是适中,“庸”是平常之用。对任何事情,都处理适当,且合乎通常的要求,就是中庸。“中庸”首先是无过无不及,做到合适,做到恰到好处,而且要恒常不变地保持,坚定不移。即程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宋卫湜引蓝天江氏曰:“圣人之德,中庸而已。中,则过与不及皆非道;庸,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之常道。” 从哲理角度看,“中”其实就是“道”。《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辵是脚板(止)在路上(彳)行进,“首”是毛发在上眼睛(目)在下的动物之头形。故“道”字构形是头朝向规定的路,是唯一走得通(一达)的必由之路。故“道”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自然规律。清颜元《四书正误》“道者,人所由之路也”。“天”就是自然,自然的东西总是合适的、适中的、呈现为常态的,也就是“中”,是至诚而无伪的,即“诚者,天之道”,故“中”就是“天道”,就是自然法则。因此,各家学说都有各家的“道”,也就有各家的“中”。清代道人刘一明说:“儒曰‘执中’,道曰‘守中’,释曰‘虚中’。‘中’之一字,乃三教圣人之心法,所以修性命而成大道,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只说的这一字。” “庸”就是用,就是常用不变。人是有欲望的,贪求甚多,很难做到时时事事适度,也就很难做到“中”。因而需要修身,需要教化,使人心趋善趋诚,才有可能坚持“用中”,这就是“中庸”。“中庸”就是处事总要达到合适的程度,说它是“最优化”也好,是“黄金分割”也好,都是要达到经常性的适度。换言之,“中庸”就是修道,就是儒家教化要达到的最佳目标。人心本向善,但总有不诚不善之处,需要教化,需要修正,故“诚之者,人之道”,“诚之”就是“使人心趋向诚”。故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最高的道德准则),人们很久都没有达到了。“德”字左边是路(彳),右边下为“心”而上为“直”,心之直路为“德”,故“中庸”是“德”是“人之道”,是人为事的道德法则。天道(自然法则)本为“中”,人道(道德法则)需用“中”,人用中则合

中庸 学记朱熹

《中庸》 教育的作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知行统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人,知耻近乎人,知耻近乎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学》出自《礼记》,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记》出自《礼记》----乐正克,他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教学 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师生关系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他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 学记中的原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学不躐等也,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体现的是循序渐进思想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叶之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体现的是长善救失的思想。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体现的是可接受性原则,退息必有局学 朱熹 朱熹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教学原则,他总结出因材施教,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朱熹认为教育阶段包括大学和小学,小学是8~15岁主要是教事;原则是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兴趣,以须知学则形式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大学是15岁以后,主要是教理,原则是自动和事实的启发努力勤奋和温故实习教人有序,不可躐等,知行统一,博学与专精相结合, 朱熹提出的课程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功夫,这里的课程与现代课程的概念相一致的,朱熹提出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教学,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忌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虚心涵泳:虚心是指不存先见尽心思虑,虽众说纷纭,不忙定取舍,涵泳是指反复详玩细心咀嚼,切己体察是读书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着紧用力使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奋进,不进则退,居敬持志,居敬是指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持志是指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朱熹把居敬持志视为读书的关键所在。

读《中庸》儒家思想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中庸》儒家思想心得体会(精选10篇) 读《中庸》儒家思想心得体会篇1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读《中庸》儒家思想心得体会篇2

《中庸》读后感(5篇)

《中庸》读后感(精选5篇) 《中庸》读后感(精选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防止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的《中庸》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满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兴旺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那么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到达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拟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拟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那么你知道《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具体内容 ⑴五达道。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⑵三达德。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所以《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⑶九经。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

中庸之道蕴含的教育思想-最新文档

中庸之道蕴含的教育思想 “中庸”在前几十年曾被世人口诛笔伐,蔡尚思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总批判》中说:“中庸思想是骡子,非驴非马;是蝙蝠,以异禽异兽;是两栖,可水可陆。”但其实不然,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提出的一种道 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也是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哲理,在儒家思想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大致说来,中庸之道的发展有四个阶段。一是由孔子提出中庸之道阶段,二是由子思系统归纳《中庸》阶段,三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继承和发展阶段,四是韩愈、李翱将中庸与佛家思想融合阶段。这里主要和大家探讨第二阶段,依据子思的《中庸》,谈谈其作为古代经学教材,蕴含的教育意义。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乃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经学教材之 一。宋朝的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著作合称为《四书》,此后它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取士考试用书。尽管封建的科举考试制度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作为考试用书的《中庸》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方面却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当今仍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 一、教育目的:“用中” 最早见于《尚书》,指一种无所偏倚的中正状态,而且被当

成一种美德来要求于统治者,如《酒诰》:“作稽中德”,《大禹谟》:“允执厥中”,《盘庚中》:“各设中于乃心”。在《中庸》里,记录了孔子的观点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程子认为“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又说“中字最难识,须是默识心通。且试言一厅,则中央为中;一家,择厅非中而堂为中;一国,则堂非中而国之中为中”。 对中庸的解释历来有三种:一是汉代的郑玄,他认为:“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也。”;二是三国的何晏,他认为“庸者,常也”,“中和为常行之 德”;三是宋代的朱熹,他认为“庸,平常也”,“中者,不偏不 倚、无过不及之名”。 综上可知,《中庸》的理想境界是教育人们在道德修养、为人处事 等方面都要把握住一个尺度一一“执其两端,用其中”,只有掌握好这 个度,“无过无不及”,才能做到恰到好处,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给 自己定位的时候要“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处理困难的时 候要“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对待上下级的关系要“居上不骄,为下 不倍”;在说话、办事、行动之前要“言前定则不?0,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等。 “用中”是智慧,正如冯学成先生所说:“中庸是一种根据 日常生活而顿悟的人生艺术,是一种对人、对事、对社会能和谐相处的理 想追求。” 二、教育内容:“诚” “尊德性,道学问”先要注重德性,然后才是学问。而所谓的五

中庸

中庸 一、什么是“中”?什么是“庸”? 1、中:折中,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中,首先是正。中则正,正则中,叫“中正”。这个正,包括正直、正派、正义、正当、正道,当然关乎道德。中庸也是一种修养。不卑不亢,不离不弃,不偏不倚,不疾不徐,这些都是修养。修养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境界,叫“和平”。或者说,中,就是“中正和平”。中,就是不偏不倚;就是不左不右;平,就是不高不低;和就是不异不同。中、正、平、和,在儒家哪里,被认为只有修养很高的人才能做到。 2、庸:平常,普通,循常规常理而不变。 庸这个字,有“常”的意思,平常的常。所以,庸就是庸常,也叫平庸。平庸是什么呢?普普通通,另外,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用”。一个庸常,一个使用,这两个意思加起来,就是“常用”。也就是说,经常用得到的这个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二、什么是中庸? 1、《现代汉语词典》: ①儒家的一种主张。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如,中庸之道。 ②指德才平凡。如,中庸之才。

2、中庸基本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解释:孔子说:“中庸是天下最高的道德标准呀!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做到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三、儒家对中庸的解释 1. 孔子: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程颐、程颢: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3.朱熹: “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四、中庸之道 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恒公庙观礼,看到了一个歪倾的一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就正过来了,

中庸的和谐思想

中庸的和谐思想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中庸》传统的和谐思想在安邦治国、维持社会关系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中庸;和谐思想 一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意蕴深远,而《中庸》中就包含着这种和谐思想。重新审视《中庸》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积极发掘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古时的“和谐”,“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如:《说文解字》曰:“和,即相应也”。《国语·郑语》记载:西周太史史伯与郑桓公谈论“兴衰之道”,云,周幽王必将衰败,西周将要灭亡。而其“必弊”的原因是“去和取同”。在史伯看来,“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强调了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依赖、协调而组成新的事物,达到和谐的效果。所以,“和谐”内在地包含着多样性、差异性、矛盾和冲突,但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协调。同时,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无法揍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一种味道如何做出令人回味的佳肴,惟有和谐共处,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同则不继”。 二 《中庸》从“中庸”这两字就已体现了古代的和谐思想。“中庸”包括“中”和“庸”两方面的含义。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之不及之名。”(《中庸章句》)用现代哲学来解释,“中”是事物矛盾双方处于相对的平衡与和谐状态。郑玄注《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句说:“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论语集注.雍也》)可见,“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 “中庸”为“中常”之道,不是折衷主义,“中庸”指的是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一种和谐状态,折衷主义只是把不同质的现象或理论无原则的、机械的结合在一起。儒家讲“允执厥中”,指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事物正常和谐的发展。《中庸》又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精选5篇)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精选5篇) 中庸智慧学习与探讨篇1 南宋大儒朱熹曾如此高度赞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只要按照《中庸》的精义治国、修身,必定能达到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的太平和合境界。可见,在古人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中庸》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可是,这部治国经典,对于早已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现在的人们一谈起《中庸》,总觉得它要么高深莫测,要么不合时宜。 其实,《中庸》所谈的道理,既是朴素的,也是永恒的,就是人们日常吃穿住行用之中最基本的规矩和道理。 翻开这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一句句的妙语连珠映入眼帘。它实际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学生活点点滴滴的记录。 因此,《中庸》并非什么有着“严格逻辑体系”的论著。它就像一位年老的贤人,断断续续地向学生唠叨那么一些人生的道理,教他们如何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 所以,今天我们再去重温这部经典,便要像听长者唠家常一样,去体会其中朴素、温暖而不乏睿智的生活态度。 那么,蕴涵在《中庸》里的这种生活态度究竟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就是“中”。所谓中庸之道,持中而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什么才是“中”?又如何才能做到“持中而立”呢? 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也就能明白《中庸》这部经典,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了。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们的喜悦、愤怒、哀愁和快乐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就是“中”;而表现出来但都合乎时宜和礼节,就是“和”。

“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遵从的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也就各在其位了,万物也就生长发育了。 由此可见,《中庸》所谓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平衡最好的体现,便是孔子对《诗经·关雎》的评价。 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淫秽,哀愁而不伤怀。这可以说是对“中”的境界绝佳的阐释。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难免喜怒哀乐的。然而,倘若想要活得平静、幸福,最重要的便是人的情感控制能力。不然,一旦乐而忘我、悲而忘形,就不仅容易伤身,更容易损情。 因而,要做到《中庸》所谓的“中”,简单地说,就是“喜怒不行于色”,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由此,我们便可以见到《中庸》的“中”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意义非凡的了。 现代社会的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氛围里,急功近利使得期望满足后狂喜、自满、虚骄,目的落空后沮丧、恐惧、空虚,都在损害着我们的身心。在这种心态下,成功者难以守成,位低者欲速不达。此时,我们缺乏的正是《中庸》持中而立的智慧。 现代社会的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愈发遥远,猜疑、不信任、没安全感,让人际关系更加难以处理。面对不公平待遇,面对亲近的人,我们需要的也是《中庸》的持中而立,把握过与不及的度,让自己内心平和、安宁。 曾有一则寓言说,有一群浑身长满锐刺的豪猪,在天寒地冻时想要挤在一起取暖。可是,它们那一身尖利的刺,让这个美好愿景无法实现。它们要不就是凑得太近,彼此相互伤害;要不就是离得太远,感觉异常冰冷。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中庸》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大学中庸》读后感2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7篇 读《中庸》高中心得体会篇1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

读书心得——从《中庸章句》引注看朱熹经典诠释的原则

读书心得——从《中庸章句》引注看朱熹 经典诠释的原则 一、引郑玄和王肃注考论 在朱熹《章句》所引注的第一阵营中,所标“郑氏”为东汉经学家郑玄;与之有别,引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肃,则以其原名标注。朱熹征引郑玄注4处、王肃注1处,其所选古注整体上代表了汉魏时期注经特征和朱熹征选古注的原则倾向。主要彰显了其对汉学工于文本之义治学思路的褒贬、扬弃。 (一)引郑玄注考 朱熹共引郑注4处[,见今本《四书章句集注》(以下简称《集注》)[1],见《礼记正义》。郑玄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博采众家、遍注群经,其经学成就为后人称道。分析所引郑注可知,郑氏之注聚焦于章句训诂和简明的解语,朱熹引郑注略作删改。 以注3为例。据记载,朱熹曾对郑氏该注有所评述:“郑康成解‘非天子不议礼’云:‘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然后可。’若解经得如此简而明,方好。”于此也表明了朱熹的解经观:注经力求“简明”,这概是其选郑氏注的重要原因之一。朱熹对郑玄赞赏有加:“直卿举郑司农五表日景之说。曰:‘其说不是,不如郑康成之说。’”当被问及:“《礼记》古注外,无以加否?”朱熹径直答曰:“郑《注》自好。看《注》看《疏》,自可了。”不仅如此,朱熹对郑玄本人及其注经作品还不吝誉美之辞,曾直言道:“郑康成是个好人,考礼名数大有功,事事都理会得。如汉《律令》亦皆有注,尽有许多精力。东汉诸儒煞好。”于此可见,在朱熹对郑玄称赞的同时,也明确表达了他对汉儒注经路数的某种肯定。虽然朱

熹肯定郑玄注经风格且赞许不绝,但他并未一味盲从郑注:“大司徒以土圭求地中,今人都不识土圭,郑康成解亦误。”甚至直言郑玄解经“益谬”。此即朱熹对郑玄注经思路的立体述评。 进一步,就经学解释观来看,朱熹一方面明确肯定汉学对文本之意的重视及贡献:“汉儒可谓善说经者,不过只说训诂,使人以此训诂玩索经文,训诂、经文不相离异,只做一道看了,直是意味深长也。”[4]卷31但另一方面,朱熹对汉儒忽略作者之意(即圣人作经之意)的做法唏嘘不已:“汉儒一向寻求训诂,更不看圣人意思,所以二程先生不得不发明道理开示学者,使激昂向上,求圣人用心处,故放得稍高。”[3]卷113在以上论断中,无疑流露出朱熹对汉儒拘泥于章句训诂(泥于文本之义),放逐阐发圣人之意(作者之意)的治经方式不满,同时也彰显了朱熹力求兼顾二者的诠释原则和诉求。 (二)引王肃注考 朱熹所引另一条古注为:“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1]19该注出自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肃。与郑玄一样,王肃治学广博、遍注群经,曾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作解,但其作今已佚。该注见诸《经典释文·礼记音义》,且与朱熹所引王肃注完全一样[5]208。令人疑惑的是,朱熹为何在该注后缀以“程子亦以为然”?关于王肃注,由此产生下面的问题。 问题一:鉴于王肃注经作品佚失严重,朱熹所引王肃注是直接源自《经典释文》,还是取自他途?它与程子说法存在什么关系? 首先是本注的出处问题。朱熹和弟子曾讨论过该注:“乾卦有两个‘其惟圣人乎’,王肃本却以一个做‘愚人’,此必其自改得恁地乱道。如中庸,王肃作

《大学中庸》读后感(通用12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 《大学中庸》读后感(通用12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在写读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中庸》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大学中庸》读后感篇2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

读《中庸》心得10篇

读《中庸》心得10篇 读《中庸》心得10篇1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义,意思很难理解。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分数,有时会牺牲掉学生的休息时间,或者让他们被动地接受一些所谓的知识,打击了学生学习兴趣。中庸就可以帮我们克服急功近利的做法,从而使我们做到知足常乐,慢慢学习,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中庸》的核心之一是“则”,则即是标准。这个标准,其实是对己对人统一的标准。“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是说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得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的境界,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就会避免很多矛盾,处世也会更加简单。 读《中庸》心得10篇2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

《中庸》读后感(5篇)

《中庸》读后感(5篇) 《中庸》读后感1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洁。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尝古文经典,感觉自己从前的熟悉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高校》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熟悉,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熟悉,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由于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由于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由于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目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2 读《高校》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

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妙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由于生气、恐惊、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高校》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高校》的过程中让我清晰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如今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学问,增长才智。“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妙,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学问就必需讨论事物,就必需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学问和才智,以到达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高校》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殊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其次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集注朱熹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闲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闲,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 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沈潜反复,盖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既为定着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书,删其繁乱,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 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中庸章句集注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