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王安石、赵崇祯。

陆九渊(1139-1193):陆九渊是宋宗朱千秋之子,他在宋元理学及道家

哲学上都有独到的成就。他是宋明理学思想的奠基者,主张“以理定宋

明元化”。他尊崇道家“老子”,重视道学中“德”和“修身”,主张尊孔尊孟,认为社会应以正义为主,以学习为准则,以慈悲谅解为原则,以

自然为参考,以公义为保障。

王安石(1045-1095):宋朝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作为宋明理

学的奠基者,他深刻阐述了“气”与“知”的关系,认为“气”是行为之总本,而“知”则是制作行为之工具,气阴阳平衡,知可道行令。他认为“道”是合乎自然规律与实践生活的真理,主张以实际行动使“道”得以实现。

赵崇祯(1056-1101):赵崇祯被认为是宋朝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认为,“惩治割据,尊崇孟子老训,考核官吏,议论决改法”是最能

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推行内治外国的政策,促进宋明理学的发展。

宋代七大哲学家

宋代七大哲学家 中国宋代期间的程颢、程颐、张载、王安石、朱熹、陆九渊、王守仁七人,在哲学上有杰出的成就。 1.程颢(1032~1085年): 河南伊川人,字伯淳,号明道。宋明“理学”奠基者,其著作收入《二程全书》。程颢与弟程颐提出了以“理”为中心观念的唯心主义体系,把世界的根源归结为“理”,也叫“天理”。认为封建纲常伦理是永恒的绝对的真理,是世界唯一根源,是先天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反对心外还有最根本的自然之天,表现出了他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2.程颐(1033~1107年): 字正叔,号叔川。?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著作收入《二程全书》。认为人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心中之知,要通过一件一件事去“悟”得自己心中之知。其哲学思想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二程肯定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认为事物是有变化的,但是他们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没有发展的循环运动,是由神灵推动的,这是宣扬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心中本来有知,于心上反省内求,便可以认识一切真理,属于唯心主义的唯物论。 3.张载(1020~1077年): 字子厚,陕西郿县人。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关学”的创立人,《正蒙》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他提出了“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气,气是宇宙的本体,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聚散状态。肯定事物都是矛盾的,认为没有对立的两面,就没有统一的物体。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认识首先要靠感觉器官,而感觉的来源是物质世界,强调认识必须穷究万物之理,理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王安石(1021~1086年):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字介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王安石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使用的基本范畴是“五行”和道。认为天地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五行是五种运动着的元素,各有自己的属性。道是高于五行的物质范畴,是物质运动的规律,他还认为万物变化的原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和对立斗争。提出了新陈代谢的观点。在认识上,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固有的客观规律,并且这些规律都是可以认识的。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5.朱熹(1130~1200年):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理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继孔子和孟子之后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思想家。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使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进一步哲理化,成为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工具。在认识论上,他认为知识是人固有的、先天的,主观是自生的。提出了物与物之间,一物自身都各自对立,没有统一就没有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一、广修学院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二、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于“朱子读书法”。 1.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专题一第3节宋明理学(必修)

专题一第3节宋明理学(必修) 【测试要求】 1.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2.了解宋明理学家的基本主张。 【知识梳理】 理学:宋明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将儒家的忠、孝、节、义等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的新儒学体系。宋明理学的核心是“理”、“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它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一、程朱理学 1.北宋二程:理学创立者 (1)主张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 (2)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3)发挥孔子“仁”学说,提出“仁”与万物俱生,天理的核心是仁。 2.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1)“理气论”:理气一体,不可分割,理先于气,把天理视为万物的本源。 (2)“心性论”: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提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实际上是为封建统治秩序辩护。 (3)“修养论”:强调“”,即通过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对先天存在的“理”的感悟。 朱熹编注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南宋以后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二、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心学创立者 (1)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要进行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2.明朝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 (1)世界观:宣扬“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 (2)方法论:提倡,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 (3)实践论:强调。 ◆拓展延伸: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本源,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世界的本源,但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只是“理”的表现有外在的“理”和内在的“心”的区别。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宋朝儒家理学思想 宋朝是我国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理学。 宋明理学: 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1、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 ①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②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2、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①代表人物: 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 南宋:朱熹、陆九渊; 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②主要派别: 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 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六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③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

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明理学的特点: 1、首先是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其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3、再次是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理学的产生: 1、历史条件: 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 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 民族矛盾的尖锐; 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由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

宋明理学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宋明理学 主备人:陆亚芹审核人:潘金元【目标要点】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 【预习指引】 1.概述宋明以前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2.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3.概述朱熹及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探究通道】 一、背景——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受到严峻挑战。但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兼收并蓄,开创了新局面。 2.隋唐时期: 儒学发展更辉煌。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儒学在融合的趋势中向理学发展。 3.宋代: 出现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和思想主张 1.理学概念:理学是儒、道、佛三家学说思想融合的产物,以“理”和“天理”为核心,更具理论化、思辨化。 2.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2)二程的主张: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世界的本源,先有理后有物。(理学的核心思想)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③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3)朱熹的主张: ①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4)程朱理学获得理的途径:格物致知 (5)影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思考探究: (1)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2)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3.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陆九渊——南宋理学家。 ①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②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2)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思考探究: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有何不同?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2.积极:

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

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宋代理学的发展 1.陆九渊的兴起 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心学”思想,主张“童心论”,强调人的本心是不变的,是万物的本源。 2.王守仁的兴起 王守仁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阳明学”思想,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成为南宋时期理学的中心人物。 3.朱熹的崛起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理学”思想,将儒学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四书五经”、“八字命理”等。 二、明代理学的发展 1.王阳明的兴起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阳明学”思想,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成为明代理学的中心人物。 2.张载的兴起 张载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体运行论”和“吾心即宇宙”等思想,将哲学与宇宙观结合在一起。 3.朱熹的批判 明朝中期,朱熹的理论受到了王安石、苏轼等人的理论的批判,

他们对朱熹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提出了“格物致知”思想,将哲学发展为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 了中国哲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宋明理学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发展也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 国现当代的哲学,宋明理学中的思想资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哲学 研究之中。 拓展: 除了以上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进一步拓展宋明理学的相关内容: 1.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 宋明理学中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中,这些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也为现代 哲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宋明理学的方法论 宋明理学中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等思想中,这些思想通过实践和反思,探究了真理;在方法论上也提供了 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总结宋明理学思想主张

总结宋明理学思想主张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主要由宋代哲学家朱熹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和发展。其主张包括“格 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对后世思想产生了广泛 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宋明理学思想主张的总结。 一、“格物致知”:宋明理学强调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源和本质来认识世界。朱熹认为人们通过对事物深入研究,可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智慧。他强调“格者,物之理也”,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种理解事物的方式是一种融合了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的认识方式。 二、“知行合一”:宋明理学强调知识和行为的一致性。朱熹认为,只有理解了道理的人才能正确地去实践,而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道理。他指出,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道理。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主张,他认为人们的内心已经具备了道德准则,只要调动内心的良知,就可以正确地行动。知与行是一体的,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三、“致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认为,人们内心都有一种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只要调动和发挥良知,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他主张一切道德规范都源于心灵深处的良知,人们只需“致良知”去觉察和追求善恶,就能够实现自己的道德境界。这一主张突出了人们内心具备道德能力和潜力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人们应该依靠内心的力量去实践和追求道德。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理学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道德伦理体系,并强调人们应该从个人修身做起,同时也注重家庭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朱熹认为,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个人做起,注重个人的德行修养,通过个人的实践和道德的践行,才能够建立和谐的家庭,进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国家。王阳明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内心的道德追求,他认为,只有个人内心达到完善的境界,才能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做出正确的贡献。 总的来说,宋明理学强调通过对现实事物的观察、实践和追求内心良知,来认识世界、实现个人道德境界和全面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 【阶段特征】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基本线索】 文化方面(理学):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儒学的困境和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⑴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原因:一:战乱。 二:儒学自身的局限,缺乏关于命运的解释。 三:佛教道教的冲击。 四:统治者把持全部大权,腐朽,人们对儒学的说教失望。 ⑵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直接冲击着儒家地位:道教的兴起尤其是佛教的传播,更是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⑶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都予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儒学的官方地位进一步削弱。同时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附:佛教的发展: 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亚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排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还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要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并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历代皇帝也有不少大兴佛教的。如南朝梁武帝三次出家,杨坚、武则天都曾兴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怀的理念。如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时寻求幸福。 道教的发展: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魏晋南北朝时,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 唐朝皇帝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地位很高。 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 2、儒学复兴运动: 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吸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 ⑴唐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①韩愈:激烈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道统: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 ②李翱: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⑵北宋时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 ①主张:推崇“尊王攘夷”,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端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 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 ②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理学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

宋明理学简介

宋明理学简介 (2007-10-17 20:39:00) 1、宋明理学释名 宋明理学,是指宋元明时期形成并发展的一种别具特色和风格的哲学思维体系,是传统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也是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它以儒学的伦理道德本位为基本的原则,又吸收了佛道的思维方式和思辩方法,(如朱熹“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脱胎于禅宗的顿悟,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是禅宗“自心即佛”“本心生万种法”影响的结果;王守仁“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的命题,则是天台宗湛然“无情有性”说的直接继承。)来弥补儒家思想的理论缺陷,重新建构了儒家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使传统儒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成为一种哲学化了的儒学。 关于宋明时期的儒学,向来有几种不同的称呼,有“理学”、“道学”之称,又有“心学”之流派名。后世又笼统称之为“宋学”或直称“性理学”(明成祖编《性理大全》)。近世又称之为“新儒学”,大概与“原始儒学“对称。 2、宋明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北宋是理学的初建时期。 宋初三先生,是理学的先驱者: 北宋仁宗时期社会的矛盾激化,政治改革出现了高潮,理学应运而起。北宋理学的先驱者是被欧阳修称为“宋初三先生”的胡瑗(yuan4,安定先生)、孙复、石介。他们提出了或涉及到一些理学的基本范畴。 北宋理学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几个重要的流派,促使理学走向成熟。 北宋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有五位,即后人所称的“北宋五子”。

一是周敦颐,他创立的学派称之为“濂学”。二是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三是邵雍,他的性命之学对心学一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他的两位代表人物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的学派称为“洛学”。 其中,周敦颐和张载可谓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 周敦颐: 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易说》和《易通》。 张载: 张载的哲学博大精深,几乎包含了对所有哲学问题的独到见解。在他的道德论和认识论部分中,张载对理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区分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并提出了“立天理”,“灭人欲”的命题,这对后来的理学思想发展影响很大。 而程颢、程颐的“洛学”,则标志着理学体系的形成。 从一个历史时代的主要思潮的特征来看,“洛学”已经具备了理学的典型形态(侯著127页)。二程也是理学两大流派——道说一派的奠基者。 南宋时期是理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著名的理学家人才辈出,而且出现了象朱熹、张栻(shi1)、吕祖谦、陆九渊那样十分重要的理学家。理学的许多重要派别,也形成于此时,并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辩难,得到了发展。理学的范畴、命题逐步确定下来,其涵义走向深刻和精密。(侯著221页) 其中朱熹是集道学之大成者,其学说被称为“闽学”或“朱子学”。 而陆九渊则是心学一派的创立者。 心本体论是心学的主要特征。陆象山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二)》,《陆九渊集》卷十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万物皆备于我。” 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南宋灭亡,理学北传,元代出现一大批理学大儒。理学又成为元人的统治思想。 明代理学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心学一派之集大成者王阳明。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五:宋明理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五:宋明理学 万献初撰(宋时磊纂集资料) 在国学学术发展史中,儒学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特点和表现形式。先 秦诸子学百家争鸣时期,儒学是诸子中创立早而影响大的一个学派。两汉时期,儒学以经学的形 式占据学术思想的主流地位,一度形成“独尊儒术”的局面。到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以老庄思想 为骨架的玄学的浸润与改造。隋唐时期,儒学则受到佛教的全面冲击,儒家经典虽然也得到重视 与研究,但再也难看到汉代经学大一统的繁盛局面了。 中国学术发展到唐宋之交,诸多因素导致了一场深刻的学术思想大变革,形成了全新的学术形态,这就是“理学”。就学术思想而言,理学的主旨就是要在更高更深的意义上回归先秦儒学。 正如薛明扬所说,理学的学术思想变更旨在解决两大问题:其一在儒学内部,要扬弃和超越汉唐 时期的经学形态;其二在对抗外来思想文化方面,要否定和超越佛教所宣扬的思想价值。[1]要实 现这样重大的思想转型,理学是以掀起讨论“道、理、气、心性”等哲学命题的学术思潮来进行的。理学也称“道学”,萌芽于唐末,形成于北宋,极盛于南宋,绵延于元明两代,清中叶之后 逐渐衰落,其影响经久而深远,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一、道学思潮的初兴 儒学自东汉末年衰落后,在佛、道昌盛的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日见消沉,除了社会历史方面 的原因外,儒学在学理上缺乏像佛道两家那样缜密的思辨性,尤其是在认识论、宇宙论等方面缺 乏理论的体系性,因此要战胜佛道而重树儒学权威,就必须在理论建构上多下功夫,这就是理学(道学)产生的重要前提。 唐代前期的儒家学者治经学,还是沿用汉代学者的治学方法,重在对典籍的训诂和校正,章句 之学仍旧盛行。唐中叶,啖助、赵匡、陆淳等的“春秋学派”打破“疏不破注”的成规,开始舍 传而求经的本义。中晚唐时期,韩愈、李翱、柳宗元等人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佛道两家发起挑战,力图用新的解读方式来振兴儒学的权威地位。韩愈(768-824)首倡儒家道统论,推尊孔子,排 斥佛道,他在《原道》中提出儒家“道统说”,认为道德虚而仁义实,道德出自仁义,实行仁义 才是道德的实际内容,由此列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这样一个实存 的儒家道统。李翱(772—841)在《复性书》中论“性情”与圣人之关系,认为性善而情恶,需 要通过消除情欲来恢复善性,强调修身,极重视小戴《礼记》的《中庸》篇。这些思想,为理学 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唐末农民起义、五代十国的战乱,分裂割据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思想混乱。北宋王朝重建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迫切需要稳定的社会结构和秩序,需要重申儒家的等级、名分制度,需 要重建儒家的礼制、纲常和伦理规范,儒学的复兴可谓势在必然。于是,宋初掀起一场声势浩大 的儒学运动,进而形成理学(道学)完备的理论体系,使之成为与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并立的经

(复习指导)模块3专题12第25讲 课题1宋明理学含解析

一、理学的创立 1.背景 (1)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学地位。 (2)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 (3)北宋时期:士大夫们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鼓励下,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概念: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又称新儒学。 3.代表 (1)周敦颐: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2)周敦颐和邵雍:率先运用系统的思辨,自觉地将宇宙的自然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融合起来,寻找其统一的本原,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 (4)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 三教合一≠三教合并 儒、道、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而又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合并”。“三教合一”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

流,以及儒家思想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二、理学的成熟 1.朱熹的理学体系 (1)理气论:理先于气,理比气更根本。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格物致知”;“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强调要有社会责任感。 (3)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2.朱熹地位及影响 (1)注解《四书》,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2)作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理学的世俗化 朱熹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在朱熹等人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这些读物都是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三、理学的发展 1.概况 代表主张影响 陆九渊(南宋)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 是本心即天理;(2)主张“发明本 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是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 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宋朝的哲学家名录

宋朝的哲学家名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时期涌现了众多杰出的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在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介绍宋朝的一些知名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1. 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是宋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经典的精华,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并完善自我修养。朱熹的著作包括《易名义篇》、《学诂篇》等。 2. 程颢 程颢(1032年-1085年),字伯颢,号伯颢,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与弟弟程颐一同创办了岳麓书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对于传承儒家经典和推动宋代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程颢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具有良知的力量,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3. 程颐 程颐(1033年-1107年),字正礼,号礼安,是程颢的弟弟,也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他的思想与程颢类似,注重修身养性,提倡以道德观念来规范人的行为。程颐的代表作包括《大学章句真原》、《中庸章句真原》等。

4. 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号岳阳先生,是北宋时期的哲 学家、教育家和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万物 皆由气所构成,并通过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现象。张载强调人应当追 求“天理”,即符合自然规律和道义准则的行为。 5.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在朱熹和其后代程颢、程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起 来的一种哲学体系。它以经典注疏为基础,将儒家经典与佛教、道教 等其他思想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程朱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 综上所述,宋朝是一个哲学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传承他们的思想,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与智慧。

1.3宋明理学

1.3宋明理学 1.3 宋明理学 导入: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所谓“理”,在自然界中就是万物运行的最高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如“三纲五常”。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2)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3)主要的思想主张: “二程”: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仁者能获得“孔颜之乐”。 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界,圣贤境界,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与“理”合一的境界,与事功合一的境界,“性”“情”合一的境界。 天理:自然的法则。 程朱理学的“理”指什么? 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很抽象的一个概念; 二程:指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朱熹: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气关系(哲学思想、宇宙观) A、宇宙万物由“理”和“气”构成,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理是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修养论(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学问; B、“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理学的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核心——“正君心” 【如何评价程朱理学】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 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介绍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及代表人物介绍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程朱理学主要内容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程朱理学历史背景 1、魏晋以来佛道盛行,冲击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出现儒学危机。 2、魏晋以来的三教合一的潮流,促进儒学的发展。 3、唐代后期至宋代前期,割据政权以及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要调整官方儒学以巩固统治。 4、宋代重文的政治风气以及科举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的条件。 5、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儒家学者研究现实(物欲横流追求享乐的社会思潮,以及经世致用思潮的形成),同时也提供了经济基础。

6、儒学自身过于神学化,宣扬天命,流于形式,思辨性、理论性不强,不适应时代需要。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1.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2.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3.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与心学一、北宋的儒学复兴与理学奠基二、张载“关学”及其“气本论”形成的理学体系三、程颢、程颐与理学体系的完成四、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与《四书集注》五、王阳明心学体系一、北宋的儒学复兴与理学奠基(一)宋初三先生的复兴儒学胡瑗,字翼之,通称安定先生、一生苦读经书,聚徒讲学,与孙复、石介同学于泰山,立志平生为复兴孔孟儒学而献身。孙复,字明复,今山东人,在泰山聚众讲学,被称为泰山先生。石介,字守道,号徂徕,人称“徂徕先生” 。“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苏轼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一一“乌台诗案”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二)周敦颐的“濂学” 为理学奠基周敦颐,字茅叔,今湖南人,因家乡有濂溪,曾在庐山下建濂溪书堂,被称为濂溪先生,其所创学说称为“濂学” 。他是北宋理学的先驱和开创人,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甚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

宋明理学笔记

『宋明理学』 弁言 ☆一.儒家、儒学、儒教 大体上, “儒家”的用法可强调其与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分别; “儒学”的用法强调其作为学术体系的意义; “儒教”的用法往往注重其作为教化体系的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所习惯使用的“儒家”、“儒学”,一般都指“儒家思想”而言,换言之,“儒学”、“儒家”是指称孔子所开创的思想传统。 ☆二. 儒学与理学 1.儒学 儒学首先是哲学思想, 是对宇宙、道德、知识的知性探究(intellectual inquiry), 也是对人心、人生、人性的内在体验, 又是对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寻与实践, 也是对社会、政治和历史的主张和探索。 2.理学 儒学的这种特点,不仅体现于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王阳明、王船山这些著名思想家,也体现于中国各个历史时代的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众多思想家。只要翻阅《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从其中充满着宋明理学有关道体、性体、心体、有无、动静的详尽讨论中,就可了解,中国新儒学思想体系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思辨性,宋明理学的思想家对宇宙、人心、体验、实践有一套相当系统的理论化思考和细致入微的辨析分疏。因此,不可否认, 理学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知性探究, 又是精神生命的思考体验, 当然也是通向终极意义的道德实践 ☆三.宋明理学的文化背景 在文化上,中唐出现了三大动向: 宗教的,新禅宗的盛行宗教改革; 文学的,新文学运动的开展古文复兴; 思想的,新儒家的兴起儒学重构。 其基本精神是突出世俗性、平民性、合理性。 引言 ☆一.宋明理学的正名 1.“存天理,去人欲” 整个康德伦理学的基调就是用理性克抑感性。 从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取义”到来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之辨,与康德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宋明儒者所说的“存天理、去人欲”,在直接的意义上,“天理”指社会的普遍道德法则,而“人欲”并不是泛指一切感性欲望,是指与道德法则相冲突的感性欲望,用康德的话来说,天理即理性法则,人欲即感性法则。理学所要去除的“人欲”并非像现代文学家过敏地理解的那样特指性欲,更不是指人的一切自然生理欲望。因此把理学叫做禁欲主义是完全不恰当的。站在理学的立场上,夫妇之间的性关系不仅是人伦的正当表现,甚至具有天地合德的本体涵义;而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引诱已婚的异性并破坏他人的家庭便是人欲,这个界限是不言而喻的。把克除私欲歪曲为禁遏一切欲望,不是望文生义便是虚荣逞强。 道德的的本质是对感性冲动加以限制,其限制的具体程度与范围随社会变迁而变化,而伦理学中理性与感性的张力是永恒的,这也正是人之高于鸟兽而为万物之灵的地方。 2.“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只能表示既有规范与当前社会的发展不适合,并不表示这些规范在一开始就不应出现。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平实地说,程颐论失节这句话是依照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而对当时既有的某一规范所作的强势的肯定。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又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於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孔孟的这些说法体现了儒家伦理的基本原则,这个思想认为,人生中有比生命、生存更为宝贵的价值,这就是道德理想。人不应为生存而牺牲道德理想与道德原则,在生命与理想原则冲突时应勇于为理想原则献身,也就是说道德理想原则才是行为的终极原理。这个“舍生取义”的原则是中华民族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志士先烈的精神凭藉,激励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业迹,因而一般人至少在理论上都会认为“舍生取义”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进一步看,“节”本来亦指气节、节义,即指道德操守,因而如果把节理解为道德操守的意义,而不仅仅把节限定为贞节,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正是孟子“舍生取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说法。 特殊地看,在贞节的意义下,程顾的这句话是从儒家舍生取义的一般原理中引申出来的。贺麟曾指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有普遍性的原则,并不只限于贞操一事,若单就其为伦理原则论,恐怕是四海皆准、百世不惑的原则,我们似乎仍不能根本否认,因为人人都有其立身处世而不可夺的大节,大节一亏,人格扫地。” 当然,“义”或“节”是可以有层次的,在义或节代表的准则体系中有高下主次之别,因而—般地并不绝对要求人在生命欲望与每一道德准则相冲突时都选择后者。然而,从儒家伦理的立场上看,道德哲学只能强调法则(如舍生取义)形式上的纯粹性,如果强调准则本身的高下之分,确认对某些义应当舍生而对某些义可以不舍生,就会鼓励人们寻找借口不履行道德义务。从“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可知,社会需要表彰那些虽然不是为了国家大义而只是为了坚守自己某种信念而不借舍弃生命的行为。为了保持人格不受侮辱,宁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或蹴与之羹。因而,从儒家的立场看来,一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都适用于“舍生取义”的选择模式。 另一方面,从道德观念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积颐或理学其他思想家并没有发明守节这一规范,程颐本人也只是在其门人将“守” 与“饿”的选择提出来的时候,从舍生取义的普遍原理出发对既有的守节规范作了一种伦理学上的强势的肯定。事实上,许多理学家(如朱子)就并不绝对反对孀妇再嫁。 3.“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儒家或理学面临的矛盾在于,它自身最多只能保持伦理学原理的一般纯粹性,而无法判定“义”所代表的准则体系中哪些规范应当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因而可能会把规范僵化。 另一方面.儒家伦理必须褒扬那些不食嗟来之食的义士或自愿守节的烈女,但这种崇褒中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有可能导致在不断的褒扬中把道德的最高标准当成了道德的最低标准,给一般人造成较大的道德心理负担。这种崇褒中不仅会有丧失理性的平衡的危险,还有可能在相对承担义务的准则体系中使统治的一方利用这种现象把原本正常的道德规范变成一种片面强调对方义务的压迫手段,而这才可以被上纲为“以理杀人”,决不能把讲“理”的思想家当成以理杀人的凶手。 戴震那句在近代以来反复为人引用的名言“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也是一个需要加以分析的论断。“人死于理,其谁怜之”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适用一切社会的现象描述,是指人的过失与道德舆论相背离的程度而言。如某人为复杀母之仇而杀人抵命,不一定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卖国求荣的小人即使未受法律的制裁也会遭到万众的唾骂。因此,问题并不在于不容于道德舆论的人是否应得到怜悯,而在于:一方面,道德舆论借以评价的原则“理”应随社会发展而改变。 另一方面,即使道德评价的原则本身是合理的,如果在实践上把“理” 与合理的欲望对立起来,特别是统治者冒充为“理”的化身,片面强调被统治者的义务而抹杀其权利,其后果就会表现为普遍的道德压抑。事实上,戴震的控诉正是指向统治者的,在他看来,“今之治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