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制品学复习重点2013年秋季

生物制品学复习重点2013年秋季

生物制品学复习要点2013年秋季

一、《生物制品学》有关的概念

1、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指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体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或手段人为地创造条件,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制成用以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通称生物制品。

2、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

类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性,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物质称为类毒素。

制剂的特点:吸收慢,刺激时间长,抗体滴度高,免疫效果好。

3、高免疫血清:指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如,马),分离血浆或血清,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品。

4、中试:中间性试验(pilotscale experiment)的简称,是产品在大规模生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即产品

正式投产前的试验。

5、上游技术是指目的基因获得、载体建立、连接、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筛选、克隆表达和优良生物物

种的选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过程。

下游技术主要是指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6、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指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

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7、GMP: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的缩写,即“良好作业规范”,或“优良制造

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8、疫苗: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

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

9、预防性疫苗:指用于尚未被感染的人体,使机体免疫系统做好准备,一旦将来病原体侵入能做出及时

的免疫反应疫苗。

10、治疗性疫苗:是指用于被病原体感染的病人,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反应,以达

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11、联合疫苗(mixed vaccine):由不同种病原体的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

12、基因工程疫苗: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

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使其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多肽或亚单位疫苗

颗粒载体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类型病毒活载体疫苗

细菌活载体疫苗

基因重配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13、佐剂:是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够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或改变机体免

疫应答类型的物质。它应该无毒、安全,并且稳定。

种类:● 生物性:如卡介苗

● 无机化合物性:如氢氧化铝

● 人工合成类:如胞苷酸,脂质体

● 免疫刺激复合物

● CpG等是新型的佐剂

14、冷链: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基层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储存、

运输冷藏设施、设备。

冷链系统:则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

是确保生物制品质量和效力的重要手段。

15、细胞因子: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

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是不同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16、血液代用品(Blood Substitute):指具有携O2功能、维持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及扩充血容量的人

工制剂。

二、重大事件

18世纪,E.Jenner的牛痘苗问世;

20世纪,A.Fleming,H.Florey,E B.Chain的青霉素问世;

1919年,成立第一家生物制品研究机构中央防疫处,后来发展演变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1972年,Berg创立了DNA体外重组技术;它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开始和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现代生物技术形成。

1975年,G.Kohler和https://www.sodocs.net/doc/c419078843.html,stein单克隆抗体技术诞生;

1982年,FDA批准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人胰岛素上市

1987年,FDA批准重组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

三、基础知识

1、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技术

2、生物制品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理论基础: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技术基础:现代生物技术。

3、生物制品行业的特点:投资大、回报高、风险大、周期长、低污染

4、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的发展分为经典生物技术阶段、近代生物技术阶段和现代生物技术阶段。

经典生物技术阶段的代表是酿造技术;

近代生物技术阶段的代表是微生物发酵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阶段的代表是基因工程技术。

5、生物制品的种类

有初级代谢产物(蛋白质、有机酸、酶制剂、多糖)

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等)

生物转化产品(甾体化合物等的转化物)

酶反应物(如6-氨基青霉烷酸的酰化反应)

6、简述一般生物制品制备的基本过程。

①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②组织及细胞的破碎

③提取

④分离纯化

⑤干燥与保存

⑥制剂

7、制备生物制品的原材料来源于:天然的生物材料、工程菌或细胞

8、原料的保存方法

冷冻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生物原料。常用-40℃速冻。

有机溶剂脱水法:该法适用于原料少而价值高、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的原料,如脑垂体等。防腐剂保鲜法:该法适用于液体原料,如发酵液、提取液等。

9、破碎细胞常用的方法:

研磨法

(1)机械法组织捣碎器法

匀浆器法

反复冻融法

(2)物理学法冷热交替法

超声波破碎法

压榨法

自溶法

(3)化学方法溶胀法

酶解法

有机溶剂处理法

10、提取生物制品过程中可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①采用缓冲系统

②添加保护剂

③抑制水解酶的作用

11、膜过滤技术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微滤:用于分离细胞、细胞碎片、包含体和蛋白质沉淀物等固体颗粒;

超滤:用于浓缩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

反渗透:用于脱去抗生素、氨基酸等小分子中的水分。

12、生物制品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离心法、沉淀法、层析法、等电聚焦制备电泳。

13、沉淀蛋白质的方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点电沉淀法、靶物质结合沉淀法。

14、按分子大小不同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主要包括:超滤法、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离心法。

15、按分子所带电荷不同分离纯化蛋白质的方法

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电泳法、等电聚焦法。

16、分离纯化的实质与最终目标

①除去各种杂质

②将目标产品成分进行富集与浓缩

17、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是保证生物制品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目的是评定制品的实际使用价值

● 体内生物活性测定

● 体外生物活性测定

18、生物制品质量控制重点

有效成分的同一性、结构确证

有效成分的均一性、纯度检查

有害物质及残余杂质等的控制

高效、灵敏的生物活性及比活性等检测方法

19、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基本方法:

①鉴别试验

②杂质检查

③安全性检查

④含量测定(生物活性或效价)

20、生物制品的保存

低温下保存(液态蛋白质样品在-10~-20℃以下冰冻保存比较理想。)

超低温保存

液态保存高浓度保存

在稳定pH条件下保存

在保护剂下保存

真空保存

21、血液制品的作用

血液制品是一种特殊的药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与不可比拟性。

来源特殊:人源制品,以健康人血或血浆作为原料;

效果特殊:补充血液中的缺失成分,效果切实可靠;

安全性好:极少甚至没有毒副反应,家庭用药;

性状稳定:液体状态的血清白蛋白可以室温保存,冷藏保存的有效期可达5年以上;

22、全血(whole blood)

由使用不同抗凝剂采集人体内血液到采血袋内,并保存于2~8℃制得。

23、洗涤红细胞的特点:是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膜层,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洗涤三遍以上制备而

成的红细胞。

仅含<1%的血浆蛋白和<20%的白细胞。

24、白细胞制剂的制备技术:单采粒细胞技术。

25、新鲜冰冻血浆(FFP):制备过程中自采血到血浆冰冻的时间不超过6或8小时。能有效保存血浆中

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26、新鲜液体血浆(FLP):含有血浆中各种生物活性成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存温度4±2℃,24小时内输注。

27、冷沉淀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是凝血因子Ⅷ和纤维蛋白原,其它成分还有纤维粘连蛋白和XIII因子。

28、血浆蛋白制品的原料血浆,由单采血浆站采集供应

29、制备血浆蛋白常用的方法:低温乙醇法、Nitschmann-Kistler法、全层析法、低温乙醇+层析法法。

30、血液制品安全性综合保证系统

①加强血源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从供血队伍中排除高危人群。

②加强供血者及原料血浆的筛选,包括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和提高要求。

③改进工艺,生产厂家严格执行GMP,在制造过程中引入清除或灭活病毒的步骤。

31、血液制品中病毒检测的必检项目:

国外:HIV-Ⅰ、HIV-Ⅱ、HBV、HCV、HTLV-1

我国:将HIV-Ⅰ、HIV-Ⅱ、HBV、HCV、梅毒

32、目前,国际上人血免疫球蛋白制品的主导产品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

33、血液制品病毒的灭活/ 除去的方法:

①巴氏消毒法

②有机溶剂结合表面活性剂(S/D)

③β-丙内酯/UV法

④低pH法

⑤干热法

⑥美蓝/荧光照射法

⑦膜过滤法

⑧层析法

⑨纳米膜过滤法

34、动物源性生物制品

①动物源性酶类生物制品的种类有:消炎酶类、抗肿瘤酶类、促消化酶类、解毒酶类、溶栓酶类

②明胶是胶原的水解产物,是一种无脂肪的高蛋白,且不含胆固醇;是一种天然营养型的食品增稠剂;

还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胶体;

③消炎酶类有:溶菌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

溶栓酶类有:纤溶酶、尿激酶、凝血酶;

消化酶类有:胃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胰酶。

④血红素来源于红细胞,可用作补铁剂;

优点:血红素铁能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吸收率高:

无明显的金属异味和消化道副作用

35、疫苗发展过程中的三次革命性飞跃

● 第一次疫苗革命:以疫苗之父Pasteur于19世纪末研制的鸡霍乱疫苗、炭疽疫苗和狂犬疫苗为标志;

● 第二次疫苗革命:重组DNA技术制备的疫苗;

● 第三次疫苗革命:DNA(核酸)疫苗以及T细胞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等。

36、疫苗的基本成分: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和缓冲液

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成分,决定疫苗的免疫性能。

构成疫苗的抗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①异物性:即是机体以外的物质,进入机体后能够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②一定的理化特性:包括分子量、化学结构

③特异性: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体液或细胞免疫。

37、疫苗的基本特性:①免疫原性;②安全性;③稳定性;④广泛应用性

38、疫苗的安全性包括:疫苗本身的安全和接种的安全

39、病毒疫苗的制备方法有:①动物培养疫苗②鸡胚培养疫苗

③细胞培养疫苗④基因工程疫苗

40、乙肝疫苗的类型:

①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将编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或酵母菌中高效表达制得疫苗。

接种者中约有10%不产生应答反应;

另有5%~15%接种者属低应答者,低应答者不能获得完全保护作用。

②基因工程前S重组疫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包含S抗原和前S1、前S2抗原,

制备疫苗。

41、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类型:

①鼠脑提取的灭活疫苗

② vero细胞生产的灭活疫苗

③原代地鼠肾细胞产生的SA14-14-2减毒活疫苗

42、目前,我国使用的狂犬病疫苗种类是

①精制vero细胞培养疫苗

②精制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

43、多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Ⅰ、Ⅱ、Ⅲ型病毒减毒株混合物

44、麻腮风联合疫苗:包括麻疹减毒株、腮腺炎减毒株、风疹减毒株。三种病毒首先混合,然后冻干。

45、目前,流感裂解型疫苗的抗原成分: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46、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①百日咳疫苗原液

②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

③破伤风类毒素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

①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

②精制白喉类毒素用氢氧化铝吸附制成

③破伤风类毒素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抗原成分主要是百日咳毒素(PT)和丝状血凝素(FHA)

4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的主要类型:荚膜多糖疫苗

48、霍乱毒素B亚单位是:霍乱类毒素的结合单位

49、霍乱CVD103-HgR减毒活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霍乱弧菌缺失主要毒力基因,而保留有效抗原

基因构建成高效的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

50、伤寒亚单位疫苗的靶抗原是:荚膜多糖(Vi多糖)

51、鼠疫亚单位疫苗的靶抗原是:荚膜F1抗原和毒力V抗原

5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①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糖蛋白,以单体,双体或三聚体存在;

②由多种细胞产生;

③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发挥效应;

④通过与特异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⑤其作用具有高效性、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网络性的特点。

53、细胞因子是由哪些细胞合成分泌的?

活化的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的来源:基质细胞类

某些肿瘤细胞

54、细胞因子分为哪几类?

● 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种类不同分为:

①淋巴因子: 如IL-2、3、4、5、6、9、10、11、12、13、TNF-β、IFN;

②单核因子: IL-1、8、TNF-α、IFN-γ;

③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EPO、IL-7、11、SCF、内皮细胞源性IL-8和IFN-β等。

● 根据细胞因子的功能不同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红细胞生成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等。

55、血液代用品的特点:

(1)无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可排除适配血型的麻烦

(2)无病原体污染和进一步的交叉污染;

(3)保质期长,易贮存,运输方便;

(4)原料来源广泛,不用来源稳定的供血人群,取材方便,可保障充足供应;

(5)传递氧的功能良好,可调整产品的p50值,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适应症的需要。

56、疫苗效果评价包括:

● 安全性评价;

● 免疫学效果;

●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一般采用严格的现场实验。

四、思考题

1、生物制品具有哪些的特点?

①分子量不是定值

大部分生物制品的活性组分均为大分子的生命物质(如蛋白质等)。组分相同,但相对分子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活性,因此常需进行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②生化法结构确证

由于有效结构或分子量不确定,其结构的确证很难沿用化学药物或结构已知的生化药物所常用的方法,还需要生物化学分析如:氨基酸组成、N末端氨基酸序列、肽图等。

③需检查生物活性

生物制品对热、酸、碱、重金属及pH等变化敏感,各种理化因素的变化易对生物活性产生影响。特别是多肽和蛋白质。除理化分析,还需生物检定,防止蛋白质失活。

④要求安全性检查

生物制品组分复杂,生物大分子杂质含量比较高,有效成分浓度低,化学性质与生物学性质不稳定;生产工艺复杂,易引入特殊杂质和污染物。因此必须做全面的安全性检查。

⑤需做效价测定。

对于生物制品有效成分的检测,除通过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外,更应根据产品特异的生理效应或专一化反应拟定其专属性的生物效价测定方法,以表征其所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2、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分离纯化工艺的基本流程

● 首先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法、膜分离法);

若产物是在培养基中,将含目标产物和大量杂质的稀溶液浓缩后,进行分离纯化;

若产物处于细胞内,先破碎细胞,使产物释放到溶液中,将得到的含目标产物和大量杂质的稀

溶液浓缩后,再进行分离纯化;

若产物在细胞内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先破碎细胞,通过离心将包涵体与细胞碎片分离。经过变

性、复性后进行分离纯化。

●先分离最容易分离的物质,然后再分离难以分离的物质;

①第一步:一般先选择非特异性的低分辨率的分离技术,如沉淀、粗的吸附;

②第二步:采用高分辨、较高选择性的分离技术;

③最后选择兼有高选择性分离纯化、又有澄清、脱盐等作用的凝胶层析等。

3、生物制品有哪些作用?

(1)生物制品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①疫苗的作用: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疫苗接种是人体主动获得免疫机能的主要手段。

疫苗接种使一些感染和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②γ-球蛋白的作用:使人体被动获得免疫机能。

③类毒素的作用:使接种者产生相应抗体,中和病原菌产生的毒素。

④高免疫血清的作用

迅速起作用

使人体被动获得免疫机能效果持续时间短

(用于紧急情况)致发生过敏性反应或血清病

(2)生物制品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特异性地治疗某种疾病

(γ-球蛋白→γ-球蛋白缺乏症)

(其它血液制品→相应的疾病)

特异性抗病毒、抗肿瘤生长、抗毒血症等

(单克隆抗体→肿瘤)

(特异性免疫血清→相应的感染或传染病)

(治疗性疫苗→肿瘤或感染及传染病)

广谱抗病毒、抗肿瘤生长(干扰素)

增强或激活免疫细胞功能,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转移因子)

(3)生物制品在疾病诊断方面的作用

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基因或机体免疫状态,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4、制备生物制品过程中原材料选择所遵循的原则

①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新鲜。

②来源丰富、易得、产地较近。

这关系到材料的成本、生产的后续性、组织的新鲜度和有效成分的活性。

③原料中杂质含量少。

关系到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成本。

④成本低。

⑤对具有手性物的原料,要了解它的同分异构体。

5、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性疫苗比较

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

接种对象健康人感染后病人

接种目的预防感染治疗

受用者状态不同基本状态正常多有免疫缺陷或免疫耐受

免疫应答类型以体液免疫为主以细胞免疫为主

病理损伤很少多有

监测手段不同实验室查抗体临床、实验室指标综合监测

6、作为疫苗的毒株须具备哪些条件?如何繁殖病毒?

● 毒株须具备的条件:

①持有特定的抗原性;②有典型的形态和感染特定组织的特性,并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

③易在特定组织中大量繁殖;④不产生神经毒素或能引起机体损害的其它毒素;

⑤如制备活疫苗,繁殖过程中无恢复原致病性的现象;⑥未被其它病毒污染。

● 病毒的繁殖

①活体动物培养②鸡胚培养

③组织培养④细胞培养;

7、灭活疫苗有哪些的特性?如何灭活病原体?

优点:①制造工艺简单;

②免疫原性的稳定性高;

③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缺点:①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答;

②免疫力短暂、需多次接种;

③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高。

④通常需要用佐剂等来增强其免疫效果。

灭活病原体的方法:①物理学灭活法(如加热、超声波、射线照射)

②化学药剂灭活法(甲醛、β-丙酰内脂、结晶紫)

8、减毒活疫苗有哪些特性?如何获得减毒株?

优点:①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及粘膜免疫;

②用量少;③一般只需接种一次;

④免疫力持久。⑤成本低

缺点:①保存条件苛刻;

②存在安全隐患。

获得减毒株的方法

①自然选育培养法:

②人工选育培养法,常用方法如下:

物理学方法(温度、射线)

化学方法(改变培养时的气体环境、改变培养基的组成)

生物学方法(通过非易感动物机体、通过反复传代培养)

③基因工程选育培养法

8、多糖疫苗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改进?

特点:①多糖为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但无免疫记忆。

② 2岁以下幼儿无稳定免疫应答,与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

③重复注射不引起抗体滴度提高。

④产生抗体主要是IgM,较少IgG。

⑤联合应用可改善免疫应答。

改进:制成蛋白结合苗

常用载体蛋白有以下几种:

● 白喉类毒素(DTx)

● 破伤风类毒素(TT)

● 基因突变后减毒的白喉类毒素CRM197及霍乱毒素

● 霍乱毒素的B亚单位

● 大肠杆菌的不耐热肠毒素

●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EPA)。

作为载体的蛋白质必须安全、有效,对人体没有毒性,也不引起变态反应,同时又能增强多糖的免疫原性。

11

9、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制备 基本步骤

生物制品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1、联合免疫:采用多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联合制成多联或多价疫苗,注射这种疫苗克预防多种传染病或相同疾病的不同亚型,也可将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接种,已达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目的。 2、免疫佐剂:凡非特异地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 3、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生具有的免疫保护系统,包括四道主要防线,即物理防线、生理防线、吞噬细胞防线和感染反应防线。 4、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又称生物合成亚单位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主要是指将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基因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离,然后与载体DNA相连接,再经载体将抗原基因带进受体进行复制与表达,最后将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质抗原分离纯化后制成的疫苗。 5、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能引起肿瘤出血性坏死。对各种正常细胞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活性。 6、单克隆抗体:是将抗体产生细胞与具有无限增值能力的骨髓瘤细胞相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花使杂交瘤细胞成为纯的单克隆细胞系而产生。 7、抗原: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的物质。 8、转基因植物疫苗:通过介导特定的外源基因来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改良植物、研究植物功能,生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蛋白质。 9、细胞因子:是人类或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多样性生物活性的因子,是一组可溶性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0、类毒素:是一种主动免疫制剂,用于细菌毒素性疾病的预防,包括白喉、破伤风等类毒素。 11、灭火疫苗:是将自然强毒株或标准菌株人工大量培养后,经加热处理或福尔马林、戊二醛、B-丙内酯等化学处理制成的。灭火疫苗需加工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果。 12、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类能参与造血调节过程的酸性糖蛋白分子,在体外培养中能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分化增值为细胞集落,又称造血刺激因子或造血调节因子。 13、疫苗:是一种特殊的药物,一类由免疫学的经验、理论和生物技术共同发展而产生的生物制品,它与一般药物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用于健康人群,通过免疫机制预防疾病发生。 14、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与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方法。 15、蛋白质等电点沉淀:当蛋白质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的净电荷为0,因而失去了水化和分子间相斥的作用,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暴露,蛋白质分子相互靠拢、聚集,最后形成沉淀析出,即等电点沉淀。 16、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包括:1,抗原的强弱、大小和隐定性2,抗原的理化性质

2013_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1、(V )原核生物细胞中的DNA发现在染色体和质粒中。 2、(X )病毒被认为是原核生物因为它们具备全部原核生物的特征。 3、(X )所有细菌都有细胞壁。 4、(X )微生物中的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被认为是真核生物。 5、(X )在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细胞快速分裂。 6、(X )微生物单菌落的成员全都来自一个单个细胞的祖先。 7、(X )为了抵御干旱环境,某些原生动物产生芽孢。 8、(X )在实验室中细菌很难形成菌落。 9、(V )用来固化细菌培养基的多糖是琼脂。 10、(V )为了进行新陈代谢微生物体内必须有一定量的水。 11、(X )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又名半合成培养基。 13、(X )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中主要的繁殖方法是二分裂。 14、(X )出芽生殖过程在病毒中是可以普遍见到的。 15、(X )称为嗜碱菌的那些细菌是能够在pH7.0以上生长的。 16、(X )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有点碱性的。 17、(V )特殊抗微生物剂的选择取决于待处理物品中种类控制的微生物种类、抗微生物使用时的环境条件。 18、(X )有机物可促进抗微生物剂成功的使用。 19、(X )消毒剂指的是消除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 20、(X )抗生素的抗微生物效果一般低于消毒剂和防腐剂。 21、(X )放在煮沸的水中灭菌需要30分钟。 22、(X )干热较湿热灭菌效果好,因为干热适用于灭菌的物质如粉料物质、玻璃制品、设备和油料物质。 23、(V )巴斯德消毒法是一种防腐的方法,如牛奶、啤酒和果汁,但没有灭菌效果。 24、(X )微波对微生物有很严重的副作用,因它们与生物的核酸反应,改变它们的结构。 25、(X )酸类中用于食品防腐和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是乙酸、丙醇和苯甲酸。 26、(X )只发现有一种抗生素可用于治疗一种严重的肺病——结核病。 27、(V )对已知细菌种分类列表的权威手册是《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28、(V )所有藻类都是真核生物。 29、(X )病毒蛋白外壳称为衣壳,只由糖类和核酸组成。 30、(V )大多数病毒两种基本的对称类型是螺旋对称结构和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或二者的结合。 31、(V )噬菌体是在细菌中复制的那些病毒。 32、(V )病毒复制过程中由宿主细胞提供的结构之一是核糖体。 33、(X )病毒有抗青霉素的效应,因它们不具有基因组。 34、(V )灭活病毒是疫苗中使用的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破坏病毒基因组的病毒。 35、(X )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36、(X )生产腌黄瓜时,天然细菌将黄瓜中的蛋白质发酵几周。 37、(V )食品的平罐酸败通常是由不产气的微生物造成的。 38、(X )将食品在沸水中浸30—60分钟,芽孢通常被破坏。 39、(X )在制备要出售的果汁时,通常的做法是将产品巴斯德消毒以便除去所有可能存在的细菌。 40、(V )作为食品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两类真菌:酵母和蘑菇。 41、(X )字母SCP代表单细胞多糖,即一种作为食品的微生物。 42、(X )细菌的许多用途中包括在发酵工业上的应用,主要由它们产生多种酒精饮料。 43、(X )用于葡萄酒发酵的糖得自淀粉类原料,比如葡萄。 44、(X )冷杀菌即利用低温对微生物的破坏作用,部分杀灭微生物。 45、(X )基因工程一般是通过用新基因来改变载体生物的细胞膜来操作的。 46、(V )为了维持低微生物数,许多国家向自来水加入氯气。 47、(V )作为污染指示物的大肠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肠杆菌,包括大肠埃希氏菌。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复习大纲

1生物制品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生物制品的分类: 按来源分:人源生物制品、动物源生物制品、植物源生物制品、微生物源生物制品 按用途分:预防类、治疗类、诊断类 3.英国科学家Edward Jenner在1796年5月14日做了一次具历史意义的新尝试,并于1798年发表了论文,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弱毒活病毒疫苗,即牛痘苗的应用,从而诞生了最早的生物制品。 4.生物制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安全性和有效性 5.生物制品产品免疫学鉴定方法: 放射免疫、酶联免疫 6.生物制品的生产特点:a、起步晚、发展快 b、巨大的科 研价值、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产品面广,具有高速成长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7.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1).效价高、疗效可靠(2).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作用(3).稳定性好(4).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大 8.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种类: a.按化学本质可分为多肽和蛋白类制品、糖类制品、脂类制品、核酸及核苷酸类制品等。

b.按其生理功能可分为酶与辅酶类制品、激素类制品、酶抑制剂类制品、细胞因子类制品等。 c.按原料来源可分为血液制品、尿液制品、胎盘制品及体液细胞来源的各种活性物质。 9.血液制品定义: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10.血液成分制品定义:用物理的或机械的方法分离出来的血液的一部分,如各种血细胞、血浆等,属于“单供者制品”,即从单个或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血液中采集的。 11血浆制剂包括: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和冷沉淀. 12血浆蛋白主要成分: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13 IgG 是再次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主要I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从正常人血清中提取的IgG可有多种抗体活性,如抗甲肝、乙肝、麻疹、腮腺炎病毒、破伤风和白喉抗毒素等。 14.纤维蛋白原制剂(Fg)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血浆黏滞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15.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一种糖蛋白,可激活血液内的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临床上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生物制品复习资料

生物制品复习资料https://www.sodocs.net/doc/c41907884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生物制品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biologics)--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和动物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疫苗:(Vaccines)指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体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答为疫苗。) 3.弱毒(减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度株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失去致病力,或产品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样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 4.灭活疫苗:凡将特定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及寄生虫毒力致弱或采用异源毒制成的疫苗,称“活疫苗”;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称“灭活疫苗”。 5.微生态制品:是用非病原性微生物,如乳酸杆菌、醋样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或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剂,口服治疗动物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的一类具有调整微生物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健康作用的生物制品。 6.原代细胞: 7.传代细胞:是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例如宫颈癌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8.血液制品:由健康血液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各种制剂。如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及纤维蛋白等,称为血液制品。 9.人血液代用品:(human blood substitute)是指能够携带氧、维持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及扩充血容量的人工制剂。获准上市牛血红蛋白进行适当的化学修饰制成人血液代用品 10.保护剂: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作用机制:防止失去结合水阻止结合水形成结晶、降低膜内外渗透压差、提供复苏和修复所需的营养) 11. 高免血清:多克隆抗体,是利用某种疫(菌)苗按一定程序反复免疫某种动物,并经抗体检测其滴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屠宰被免疫动物并收集全血后,经特殊处理而制成的一种生物制品。 12.佐剂:(Adjuvant)或“免疫佐剂”凡能非特异地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 (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免疫制备中。) 13.无菌动物:就是指不能检测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生物制品学—复习提纲

生物制品学 第一章——生物制品学绪论 一、生物制品与生物制品学的概念 1、什么是生物制品;(Biopreparate,biological products) 1)生物制品的定义: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采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调节剂、诊断制品等。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某些生物作为原材料,通过生物学技术,制成可以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的制剂) 2)生物制品的特性 安全性、有效性、可接受性 2、什么是生物制品学;(biologics) 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等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简单来说:研究生物制品的相关知识的学科。eg:如何生产、结构特点、原理、来源、优缺点) (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是其理论基础;现代生物技术是其技术基础) 二、生物制品学的起源与发展 1、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分类与地位; 1)生物技术的定义:指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作为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应用生物学、工程学的知识,靠各种生物作为反应器创造可服务社会的产品的技术) 2)生物技术的特点:①多学科性和综合性;②微生物、动植物作为生物催化剂;③最终目的将生物反应开发成为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即生物反应过程(Bioprocess)。 3)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把生物体系与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地在不同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生物技术的定义上,基础变了,更深层了,涉及不同水平) 4)现代生物技术的分类

生物制品重点

1、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 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2、副免疫制品:由免疫增强剂刺激动物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后提高的免疫力称为副免 疫,而把这类增强剂统称为副免疫制品。 3、免疫:机体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过程。排除异己,维护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 4、反应原性:抗原与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反应的性能。 5、抗原决定簇:抗原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但抗原分子的活性和特异性只决定于其一小部 分抗原区域。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其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 6、体液免疫:抗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血清)、淋巴液、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因 此将抗体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7、灭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活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激素、酶、血清因子 和补体等)丧失活力过程。 8、ADCC:细胞表面具有IgG的Fc受体。当靶细胞与相应的IgG结合,K细胞可与结合 在靶细胞上的IgG的Fc结合,释放细胞毒,裂解靶细胞,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9、弱毒疫苗:它是由微生物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并经连续传代和筛 选,培养而成的丧失或减弱对原宿主动物致病力,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或从自然界筛选的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自然弱毒株,经培养增殖后制备的疫苗。 10、自家灭活苗:是指从患病动物自身病灶中分离出来的病原体经培养、灭活后制成 的疫苗,再用于该动物本身,故称为自家疫苗。 二、 1、按疫苗抗原种类和数量,疫苗又可分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按疫苗病原菌(毒)株的来源,疫苗又可分为同源疫苗和异源疫苗 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3、免疫应答的表现形式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由B、T细胞介导。 4、在兽医生物制品生产中,常用的禽胚接种途径有四种,即绒毛尿囊膜接种、尿囊腔接种、卵黄囊接种和羊膜腔接种 5、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二分裂法繁殖。 6、保护剂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渗透剂,另一类为非渗透剂 7、根据病毒的特性确定接种途径,接种方法包括皮下接种、皮内接种、肌肉接种、静脉接种、腹腔接种和脑内接种等 8、又称次级(二级)免疫器官,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它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淋巴小结等 9、病毒是专性细胞的内寄生物,自身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物质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提供能量、原料和场所才能进行增殖,其增殖方式为核酸复制 10、免疫应答具有一是特异性;二是具有一定的免疫期;三是具有免疫记忆三大特点。三、 1、免疫应答的过程 免疫应答程可人为地划分为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1. 致敏阶段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 2. 反应阶段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兽医生物制品学(Veterinary biopreparatics):以预防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得免疫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生物性制品的制造理论和技术、生产工艺、制品质量检验与控制及保藏和使用方法,以增强动物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时准确诊断动物疫病,并给予特异性治疗,防止疫病传播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菌(毒)种:菌毒种就是有毒的菌种,像用于制造和检定生物制品的细菌、立克次体或病毒等,还有病原微生物等,用来制药或其它用途的。 灭活疫苗:该类疫苗由完整病毒(或细菌)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其关键是病原体灭活。 混合疫苗:又称多联疫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具有减少接种次数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针防多病的生物制剂。 多价疫苗:指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异源疫苗:包含:①用不同种微生物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并未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②同一种中一种型(生物型或动物源型)微生物的菌(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株制备,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机体免疫机理相结合,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 重组活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源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弱毒株。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校表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微生态制剂(probiotics):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免疫,第二阶段为高度免疫。 保护剂:又称稳定剂,是指一类能防止生物活性物质在冷冻真空干燥时受到破坏的物质。 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兼具有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 无菌动物:用现有技术手段从动物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诊断制品(diagnostic preparation):指利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培养物、代谢物、

动药生物制品考试重点

1生物制品学:是在微生物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制备生物制品,用于解决人、畜疫病防治的一门新兴应用学科。 生物制品: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血清)等为原料,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的方法加工制成的、用于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 2传染病:即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3基因缺失疫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DNA水平上造成毒力有关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即切去基因组中编码致病性物质的某一片段核苷酸序列或使其突变,使该微生物致病性丧失,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及复制能力。 4.冻干:又称冷冻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生物活性物质,经预先冻结成固体,再在真空和低温条件下使固体水分子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最后使生物活性物质形成疏松多孔状、体积不变的干燥制品,这一过程称冷冻干燥,简称冻干。 5.酶标二抗:酶标抗体是指与底物结合后能显色的酶与抗体连接后所制备的结合物。酶标二抗即酶标记的抗抗体(抗异种动物的抗体)。如兔抗猪酶标二抗、兔抗鸡酶标二抗。 6.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7.类毒素: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经化学药品(如0.3-0.4%甲醛)处理后,成为无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8.免疫佐剂: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也称免疫佐剂。 9.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质的外源基因与载体重组后直接导入动物体内,利用免疫原基因在宿主体内表达出的抗原蛋白质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10灭活:指破坏或杀灭微生物使其成为无生命物质的过程,即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繁殖能力及致病性,但尽可能保留其免疫原性。 1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在高效表达系统中表达出来的强毒病原体的某种免疫原性成分而制成的疫苗。 12类毒素:又称脱毒毒素,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外毒素,经化学药品(如0.3-0.4%甲醛)处理后,成为无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13多联疫苗:指利用不同种微生物的增殖培养物或其代谢产物,按免疫学原理、 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 14冻干:冻干又称冷冻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生物活性物质,经预先冻结成固体,再在真空和低温条件下使固体水分子直接

生物制品学

1.生物制品的概念:是由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或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 毒素、人或动植物主要组织经纯化或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产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 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一些保健品,如微生态制剂。 2.生物制品学:是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 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3、研究内容: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结构、功能、制备工艺、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内容。 4、研究对象:是针对多种恶性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多种疾病的治疗剂,以及为达到某种特殊医学 目的或保健用的生物制品。 5、生物制品的作用:其主要应用在疾病的免疫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 ①.在免疫预防上,许多国家借助生物制品控制或消灭了很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疫苗可 用于有效防制动物和人的疫病。如牛瘟、人的天花病。 ②.在诊断上,很多国家研制成功相应疫病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如猪瘟等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我国研制的鸡副伤寒玻片凝集抗原等也已得到广泛使用。 ③.在治疗上,如有些动物传染病的高免血清、痊愈血清和卵黄抗体等生物制品具有帮助动物 机体杀死、抑制或消除病原体致病作用,因而成为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 6、疫苗:凡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 7、疫苗的种类(按疫苗抗原种类、数量、来源可分为):a.弱毒疫苗 b.重组活疫苗 c.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d.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 e.灭活疫苗 f.亚单位疫苗g.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h.抗独特型疫苗i.基因疫苗又称DNA疫苗'或核酸疫苗j.单(价)疫苗k.多价疫苗l.混合疫苗m.同源疫苗n.异源疫苗 8、重组活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基因进行修饰,突变或缺失,从而获得 弱毒株制成的疫苗。 9、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将病原体免疫保护基因克隆于原核或真核表达系统,实现体外高效表 达,获得重组免疫保护蛋白所制造的一类疫苗。

生物制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学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3.联合疫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抗原的原液配制而成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灭活疫苗或活疫苗。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控制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管理制度。 5.诊断制品是指用于检测疾病或机体功能状态的各种诊断试剂,可用于指导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6细菌类诊断制品是根据抗原与抗体能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已知的抗原以检测未知的抗体或用细菌及其相关抗原免疫动物制成已知的抗体以检测未知的抗原的诊断制品。 7病毒类诊断制品是根据病毒抗原与其相应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的原理制备的病毒抗原或其抗体,用于检测样本中的病毒抗体或抗原,以诊断是否病毒感染或鉴定病毒的诊断制品。 8.抗原在集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诱导机体产生可与其发生特异反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的物质,称为抗原。 9.疫苗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10.核酸疫苗(nucleic acid vaccine) 又称基因疫苗或DNA疫苗,就是把外源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能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 11.遗传重组疫苗(genetic recombinant vaccine) 是指利用经遗传重组方法获得的重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12.基因工程疫苗(gene enginered vaccine) 也称遗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13.冷链系统(cold chain) 对于疫苗来说,从制造疫苗的部门直至使用疫苗的现场之间的各个环节,疫苗均应保存在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这一保冷系统,在EPI活动中称为冷链系统。 14.免疫佐剂(adjuvant) 凡能特异地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称为免疫佐剂。 15.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对其有促进作用的其他微生物等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它具有调整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健康的作用。 16.免疫调节剂又称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是能够调节、增强、兴奋和恢复机体生命功能的一大类生物药物,是维持人体四大网络(NICE网络:神经、免疫、细胞基因和内分泌)平衡的有效调节剂,其来源于生物体自身的一些分子和细胞。 17.减毒活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连

生物制药复习重点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专业符号】 rhIFN 重组人干扰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rhGH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tPA 重组人组织纤溶蛋白酶源激活剂INS 胰岛素 HBV 乙肝病毒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IL 白细胞介素 CSF 集落刺激因子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PEG 聚乙二醇 Ag 抗原Ab 抗体 SCF 超临界流体 RCF 相对离心力 HPLC 高效液相色谱 SDS-PAG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HIC 疏水作用层析 IEF 等点聚焦电泳 PCR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ELISA 酶联免疫反应 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LacZ β-半乳糖苷酶 IPTG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DTT 二硫苏糖醇 CM 羧甲基 DEAE 二乙氨基乙基 MVL 脂质体多囊颗粒 McAb 单克隆抗体 IFN 干扰素 CSF 集落刺激因子 HAMA人抗鼠抗体反应 GF 生长因子 【名词解释】 1生物药物:来源于生物体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集体康复、保健物质。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和胚胎中,使导入基因与受精卵染色体整合,并将外源基因稳定的传给自带,使子代表现外源基因的性状。 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手段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引入新基因等。反义药物(信息药物):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内合成的载有特殊生物信息的药物分子和特殊核酸酶。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和其部分组成成分,形成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融合入,核质转移,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获得人们所需的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和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酶工程:指通过化学方法,酶学方法和DNA重组技术改善自然酶的形成,结果和性质,提高酶的催化效率,降低成本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化中应用。 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一类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产品的技术体主要是DNA重组技术研制的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利用重组DNA技术,将该基因导入可以大量产生的受体细胞中不断繁殖或表达,并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基因或蛋白质。 生物制品:引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疫苗: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 3 亲和层析: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 纸层析法:纸纤维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样品中各组分电荷,亲和力等差异,各组分分配不同,以不同速度前进而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scf 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其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 4基因工程: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设计方案将DNA片段插入载体DNA分子,从而实现DNA分子体外重组,产生新的自然界从未有过的重组DNA,然后再将之引入特定的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重组DNA技术:在体外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DNA片段全部或部分构建成一个DNA分子的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能识别并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的DNA水解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指在四种脱氧核苷三 磷酸存在下,以寡聚糖核苷酸为引物,以 单链DNA为模板,经DNA聚合酶催化, 合成DNA互补链达到基因扩增目的的过 程。 原位杂交:直接用探针与菌落或组织细胞 中核酸杂交,未改变核酸位置。 插入失活:抗四环素基因上插入一个外源 基因后,导致抗四环素基因失活,变成只 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 5初生氨基酸: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硝 酸还原自然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 应的氨基酸,或微生物通过转氨酶作用, 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 上,生成的新氨基酸。 固定化酶:借助物化方法,将酶限制或定 位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性。 次生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以初生氨 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他氨基酸。 吸附法:通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的次 级键相互作用。 物理吸附:通过氢键,疏水键和π-电子力 等将酶固定于不溶性载体。 共价结合法:借助共价键将酶的活性非必 需侧脸集团和载体的功能基因进行偶联。 交联法: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CHO —戊二醛CHO在酶分子间,或酶分子与 载体间。交联以共价键。 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定位于凝胶网络或微 胶囊内技术。 脂质体:是具有脂双层结构和一定包裹空 间的微球体。 抗体药物:抗体是有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 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与细 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而发挥 预防,治疗疾病作用。 细胞因子: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 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 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 多肽类药物:机体特定腺体合成并释放的 一种物质,通过与远程敏感细胞表面的手 提相互作用而使靶细胞发生变化。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 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用需要 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 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第二代单克 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株 (或克隆系)产生的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 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体外能无线增殖的骨髓 瘤细胞和能分泌抗体的小鼠肝脏B淋巴 细胞融合,制备杂种细胞,再通过筛选和 克隆化培养生产某种预定性质的单克隆 抗体,又可在体外无限增值。 质粒: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我复制 的双链DNA分子。 【填空题】 疫苗分类 1传统性疫苗:a灭火疫苗b减毒疫苗 2新型疫苗:a重组疫苗b核酸疫苗 3治疗(预防)性疫苗:a重组幽门螺杆菌 疫苗Hp;b乙肝(HBV)治疗性疫苗;c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性疫苗;d心血 管病疫苗;e肿瘤疫苗;f糖尿病疫苗 抗体药物结构分类 1诊断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多抗2鼠源 和兔源3治疗性抗体:人源性或人源化抗 体 抗体药物按结构分5类 1鼠或兔源抗体:用于各种诊断试剂, OKT-3,美国FDA批准的第一单抗,抗 CD3,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性肾移植排斥反 应。 2嵌合抗体:人源序列2/3,鼠源1/3 3人源化抗体:人源序列90%,鼠源序列 10% 4全人源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Humira, 转基因小鼠技术Vectibix 5抗体片段:Fab 、scFv.、dsFv、Diabody、 Minibody 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 微生 物工程:发酵工程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酶:a可溶——间歇;b固定化——间歇 (吸附、包埋);连续(交联、共价键结 合) 基因药物种类 1基因治疗2反义核酸药物3小干扰RNA 生物制品分类 1 疫苗 2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3血液制品 4 细胞因子及重组DNA产品 5 诊断制 品 生物药物分类 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 1 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a单一氨基 酸制剂 b 复方氨基酸制剂 2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a多肽b 蛋白质 类药物 c 细胞生长因子 3 酶类药物:a助消化的酶类b消炎酶c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酶d 抗肿瘤类 e 其 他酶类f辅酶类药物 4 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a核酸类b 多聚核苷酸c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5 多糖类药物 6 维生素与辅酶 7 脂类药物:a磷脂类b多价不饱和脂肪 酸和前列腺素c胆酸类d固醇类f卟啉类 按原料来源分类:人体组织来源、动物组 织来源、微生物来源、植物来源、海洋生 物来源 按功能用途分类:治疗药物、预防药物、 诊断药物、其他生物医药用品、 常用提取方法:1.酸、碱、盐水溶液提取 方法2有机溶剂提取3表面活性剂提取 方法与反胶束萃取法4双水相萃取法 5 超临界萃取法 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方法:凯氏定氮法、紫 外吸收法、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兰法 蛋白质纯度的方法:色谱纯、电泳纯、结 晶纯 层析分离方法: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 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疏水 作用层析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二级结构的比例:圆二色谱法 三维结构:a X射线晶体衍射法-蛋白质晶 体b 核磁共振c电子显微镜 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有超滤法、透析法 (膜分离法)、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机 法 按所带电荷差异分离方法:电泳、离子交 换层析、等点聚焦 亲和层析方法:免疫亲和层析、生物亲和 层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染料亲和层析、 凝集素亲和层析 重组DNA技术必备的四个工具:工具酶、 载体、目的基因(靶基因)、宿主细胞 主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 接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反转录酶 质粒三种构型:cccDNA、LDNA、OCDNA PCR技术反应周期三个步骤:高温变性、 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PCR技术的应用: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 断、传染病的诊断(肝炎病毒)、癌基因 监测、法医学(亲子鉴定)上的应用、DNA 测序、基因克隆、引入基因点突变,基因 融合等 DNA重组体筛选和鉴定方法:抗生素抗 性基因分析法、X-gal显色反应筛选重组 体、质粒小量快速提取加酶切鉴定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分类 根据R基侧链的极性:a非极性AA b 极性AA 最大吸收波长:Trp最大吸收波长为 279nm, phe259nm, tyr278 α-氨基参加的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脯氨 酸除外)、与酰化试剂反应、烃基化反应、 Edman反应、脱氨基反应、 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和作 用:茚三酮反应、成肽反应、 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菌种 —菌种—灭菌接种发酵—产品提取及分 离纯化 氨基酸分析主要方法:纸层析法、薄层层 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质谱 (MS) 氨基酸分离方法:溶解度法、特殊试剂沉 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电点沉淀 法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和特点:蛋白质水解 法、化学合成法、发酵法、酶法 固定化方法:a载体结合法:共价结合法、 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b交联法c包埋 法:格子型、散胶囊型 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抗菌活性,免疫活性, 抗氧化作用,结合矿物质,杀虫、抗病毒 作用 多肽药物的种类:1、多肽激素:促皮质 激素、胃泌素、胸腺素2、多肽类细胞生 长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移因子等 3、其他生化药物:蜂毒、蛇毒、各种水 解物 与蛋白质分离纯化相关的理化特性:分子 大小,分子形状,带点特性,溶解特性, 与配体特异性结合不同,吸附性质,变性 和复性 蛋白质的粗分级方法:硫酸铵分级沉淀, 有机溶剂分级沉淀,超速离心,等电点沉 淀,透析、超过滤,蛋白质结晶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盐析浓缩,有机 溶剂沉淀浓缩,葡聚糖凝胶浓缩,聚乙二 醇透析浓缩,超滤浓缩,真空减压浓缩与 薄膜浓缩 【简答题】 生物制药分类方法?能举二例。(填空题) 生物制品的概念(名解)、特点、分类(填 空)。 1 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 分析方法,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 异性 2 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 贮存、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3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 是健康人群 4 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 监控。 离子交换色谱的操作步骤 1 离子交换剂预处理 2 离子交换剂转型(阳离子交换剂用 NaOH处理,可转为Na+型,用HCl处理, 则转为H+型;阴离子交换剂用NaOH处 理转为OH-型,用HCl处理转为Cl-型等) 3 装柱 4 溶剂或缓冲液平衡 5 上柱(加样) 6 洗脱和收集(洗脱液中应含有离子,样 品离子交换,交换剂亲和力) 7再生(再次转型) 分离纯化原理 1 根据分子形状与分子大小 2 根据电荷差异 3 根据分子极性与溶解度大小 4 根据吸附特性 5 根据生物配基特性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 1 目的基因(靶基因)的制备 2 能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几号的载体的 选择与制备 3 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链接 4 将重组DNA分子转入适当的宿主细 胞,并在其中进行复制、扩增 5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6 表达产物的鉴定 7 工程菌(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8 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Ⅱ型限制酶的基本特性 1 识别位点为4~8核苷酸序列 2 识别位点即为切割位点 3 位点上核苷酸顺序通常呈双重旋转对 称结构,即呈回文结构。 理想质粒载体具备的条件 1 其分子结构中带有多克隆位点(MCS), 多个单一限制酶切位点 2 构建后的重组质粒必须易于转化 3 带有一个以上强选择性标记 4 分子量较小,属松弛型复制控制(拷贝 数多,可大10~200个拷贝受宿主细胞的 控制不严),便于操作 5 宿主范围小,无感染性 6 具有复制起始点(origin,ori) 表达载体具备的条件 1 一个强启动子Lac(乳糖启动子)或Trp (色氨酸启动子)、及其两侧的调控序列 2 有SD序列且该序列与起始密码A TG之 间要有合适的距离 3 在克隆基因与启动之间有正确的阅读 框架 4 外源基因下游有转录终止子等 目的基因获得的常用方法 1 基因分离的物理方法 2 基因的化学合成 3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4 cDNA文库的建立(逆转录法) 5 基因组文库法 6 鸟枪法,又成散弹法 AA在医药中的应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 组成单位;蛋白质营养价值是氨基酸作用 的反映(八必须);氨基酸制剂:改善营 养状况促进康复(精氨酸组氨酸外界补 充);治疗消化道疾病:谷氨酸甘氨酸及 其衍生物;治疗肝病:精氨酸盐酸盐、谷 氨酸钠、蛋氨酸、瓜氨酸;治疗脑及神经 系统疾病;肿瘤治疗;高氨血症、肝机能 障碍:精氨酸;低钾症心脏病、肝病、糖 尿病:天冬氨酸;秃发症:半胱氨酸;降 压,心绞痛:组氨酸 固定化酶概念与特性:借助理化方法,将 酶限制或定位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 性,此即为固定化酶,又叫固着酶;优点: 稳定性提高,半衰期延长;酶与底物易于 分开,可长期反复使用;产品易纯化,质 量高;可连续生产,自动控制;酶利用率 高;“三废”少;缺点:要进行固定化载 体和固定化条件的选择;活力有损失;酶 需经纯化制备;投资大,成本高;对操作 管理人员要求高。 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接种 及发酵罐培养控制;取样及分离纯化。技 术关键是选择合适工业化的高产氨基酸 新菌种及其优化发酵条件。 固定化生产L-Asp:菌种培养(天冬氨酸 酶);E-coli的固定(菌体明胶戊二醛凝固 洗涤);转化反应(延胡索酸铵转化液); 产品纯化与精致(过滤PH2.8结晶稀氨水 溶解活性炭脱色真空干燥)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制备过程:原材料 的获取---预处理---细胞破碎(研磨、超声、 渗透压、酶)---蛋白溶解(酸碱、醇、去 垢剂、尿素)---粗提(沉淀、相分离、分 子筛、透析)----精制(各种色谱、电泳分 离、差速离心)---保存(浓缩、干燥制 剂、) 胸腺素(α1)制备工艺:1、大肠杆菌惯 用密码子将Tα1 、28个氨基酸转化为核 苷酸序列,pET-rhTα1基因的串联,得到 Tα1的n(2-8)串体;2、对基因工程菌 进行诱导表达;(3)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和 高密度发酵;(4)融合蛋白的粗提、纯化 和裂解:(5)胸腺素α1的纯化。 简述胰岛素的结构特点:51个氨基酸,有 A(21)、B(30)两条链,两个链之间由 两个二硫键连接,在A链本身还有一个二 硫键 胰岛素提取制备方法的基本过程:1.提取 2.碱化、酸化3减压浓缩4去脂、盐析5 精制(1)除酸性蛋白(2)锌沉淀(3) 结晶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的基本步骤:在 实验室中将人胰岛素基因A、B链的人工 合成基因分别组合到E.coli的不同质粒 上,然后再移至菌体内,着种重组质粒在 E.coli细胞内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 而使带有A、B链基因的工程菌株分别产 生人胰岛素A、B链,然后再用人工的方 法,在体外通过二硫键使这2条链连接成 有活性的人胰岛素。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基本过程:1选择 制备亲本细胞2细胞融合3筛选及克隆 化培养4大量生产5分离纯化。

生物制品学复习重点2013年秋季

生物制品学复习要点2013年秋季 一、《生物制品学》有关的概念 1、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指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体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或手段人为地创造条件,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制成用以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通称生物制品。 2、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 类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性,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物质称为类毒素。 制剂的特点:吸收慢,刺激时间长,抗体滴度高,免疫效果好。 3、高免疫血清:指由特定抗原免疫动物(如,马),分离血浆或血清,精制而成的生物制品。 4、中试:中间性试验(pilotscale experiment)的简称,是产品在大规模生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即产品 正式投产前的试验。 5、上游技术是指目的基因获得、载体建立、连接、转入合适的宿主细胞、筛选、克隆表达和优良生物物 种的选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过程。 下游技术主要是指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6、血液制品(blood products):指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 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有形成分统称为血液制品。用于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7、GMP: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的缩写,即“良好作业规范”,或“优良制造 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8、疫苗: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 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 9、预防性疫苗:指用于尚未被感染的人体,使机体免疫系统做好准备,一旦将来病原体侵入能做出及时 的免疫反应疫苗。 10、治疗性疫苗:是指用于被病原体感染的病人,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反应,以达 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 11、联合疫苗(mixed vaccine):由不同种病原体的增殖培养物,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合而成的疫苗。 12、基因工程疫苗:指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 核或真核表达系统,使其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多肽或亚单位疫苗 颗粒载体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类型病毒活载体疫苗 细菌活载体疫苗 基因重配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