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分数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分数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分数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分数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

1.把从家到学校的路,分成相同的5段,走了51后,还剩

几分之几?

2.看图,算一算。

3.算一算。

4.填一填,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5.应用题。

(1)两只小兔子吃完了一些青菜叶子,其中一只吃了5

2,另一只吃了几分之几?

(2)一盒月饼共有4个,军军吃了2个,妈妈吃了1个。还剩了几分这几?

(3)果篮里,梨的数量占92,苹果占94,桃子占93,问还可能有别的水果吗?

6.会变色的陀螺。

自己动手做一个会变颜色的小陀螺。先剪一个圆纸板,将圆面分成相等的三份,分别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然后在纸板的中心穿一根火柴,小陀螺就做成了,转一转,看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含课件) 新疆石河子市第五中学陶希宁 8320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主要的基础知识有: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 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通过学生对诗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采取措施的历史短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通过影像、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文来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表现汉初经济的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理解,通过学生表演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短剧帮助他们记忆“文景之治”这一重点内容。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 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经过汉武帝大一统有关知识的学习说明了大一统是西汉全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通过学生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

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解决方法是通过学生短剧表演再现文景之治时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解决难题“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分封建侯国知识点是通过画图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是通过学生表演和影像资料共同解决。 难点 如何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方法是通过论由史出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分析再由学生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 诗词图片影像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1、阅读能力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本课通过诗词影像,旨在使学生学会和了解使用史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2、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从汉武帝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理 清学生思路,让初一的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依据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题。 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2.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3.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东北部 B.东部 C.南部 D.西北部 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下图为“4月初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读图回答以下题。 5.虚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 B.暴雪 C.冻雨 D.台风 6.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读图,完成下题。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升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作用,使昼夜温差变小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8.若下列各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题。 9.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2)

《威尼斯的小艇》习题 一、课文通过介绍什么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二、“操纵自如”课文中指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是从哪两个方面看出来的? 三、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白天, 夜晚, 这一静一动的描写形成对比,衬托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小艇是小城重要的 四、说说本课的写作特点。 五、理解句子。 1、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六、作者围绕小艇写了哪些方面的事? 七、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八、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物。请试着运用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技术、小艇的重要作用。 二、小艇速度极快;在非常狭窄非常拥挤的地方,小艇也能平稳穿过,还能急转弯。 三、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生机活力。 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静寂、入睡了。 交通工具。 四、把人的活动与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五、1、“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 2、本段用了三个比喻,把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独木舟;把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新月;把小艇轻快灵活的特点比作水蛇。 六、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 七、小艇是威尼斯城市的重要标志,它的停歇代表着城市一天的落幕,倘若它在夜间仍然是忙碌不停的,相信夜晚的威尼斯还是一幅繁忙的景象。只有小艇停息了,人们入睡了,威尼斯才能入睡。说明了小艇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八、略。

三年级年级上册部编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题

三年级年级上册部编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 题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基础再现 1.每组加点字的读音中有一个错误的,请找出来画上“”,并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1)孵蛋(fú)喵喵(miāo )往前凑(còu)() (2)叽叽(jī)偶尔(ěr )饥饿(wò) () 2.看拼音,写词语。 (1)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很久很久”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种ABAB式的词语我还知道. 。从这两句话中,我能感受到老屋的。(2)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亲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对句子中“吱呀吱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屋说话时声音沙哑,像演员在唱戏一样 B.老屋已经摇摇欲坠,它在全力支撑 C.老屋原本没打算帮老母鸡,所以极不情愿 阅读提高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小蛛蛛,你吃饭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蛛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连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在站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蛛蛛讲故事。(1)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2)文中加点的“有意思”可以理解为,具体提的是()(填序号)。 A.小蛛蛛织的网又大又漂亮 B.小蛛蛛以虫子为食 C.小蜘蛛会讲故事 (3)从老屋帮助各种小动物的举动中可以看出老屋的可贵品质。 (4)你认为老屋一直没倒的原因是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我认为可能是 妙笔生花

6.阅读故事选段,预测后面的故事情节。(选做题) 小木偶的故事(节选) 老木匠做了个小木偶。小木偶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 老木板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点儿什么。少了点儿什么呢?老木匠怎么也想不起来。 “你知道吗?”老木匠问小木偶。 “不知道。”小木匠板着脸回答。 老木匠一下子想起来了,小木偶脸上少的东西是笑! “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老木匠拿起他的神奇雕刻刀,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现在好了。”老木匠为小木偶收拾了一个红背包,把他送出了家门。 “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 热闹的大街上,小木偶兴冲冲地大步向前走。 (1)预测后面可以发生的情节,写一写。 (2)本文的作者是吕丽娜,原题为《木偶的眼泪·外二篇》,后来入选《2002中国年度最佳童话》,改名为《小木偶的故事》。同学们预测完情节后,可以找原 著看看哟! (3)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观察法等 一、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原因: 文景之治 采取的措施: 表现: 原因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措施 思想文化: 意义: 时间: 东汉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盛世局面: 析疑:大一统就是中央政府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自学指导: 1.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结合“史料链接”思考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 (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思考: (1)汉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达到怎样的效果?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这一建议?你如何理解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可在组内讨论) 3、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

二、小组讨论:汉武帝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即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三、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 1、从人类诞生到今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都非常注重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 ) A 孔子 B 李斯 C 韩非 D 董仲舒 2、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使一个民族成为有素质、有礼仪、有教养的民族。儒家思想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开始于( ) A 春秋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 A 大学 B 太学 C 书院 D 翰林院 4、公元纪年法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我国也采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汉书》 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其家是指谁的家? ②汉武帝接受此人的建议,在思想文化方面是怎样加强控制的? ③在政治上,汉武帝是怎样削弱诸侯国的势力的? 史料链接 【课后反思】

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 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5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 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6.右图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7.下列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7月份,北半球的高压系统仅保留在陆地上C.1月份,北半球的低压系统出现在海洋上D.南半球的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和②较小 B.②和③较小 C.③和④较小 D.③和⑤较小 9.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 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 C.③小⑦大 D.④大⑥小 10.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面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 12.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 为 ( ) A.下沉干燥 B.上升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 14.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 日 15.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 右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16-17题。 16.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 17.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18. 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大气逆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②⑤③ D.①④②③⑤ 19.下面四幅海陆风示意图,正确的是()

语文五年级下册《26 威尼斯的小艇》的练习题

26 威尼斯的小艇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ǎo tǐnɡ(
) chuan shāo(
) gù yōng (
)
bǎo mǔ(
)
dǎo ɡào(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
2.高声喧哗谈笑。 ( )
3.驾驶小艇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
4.手忙乱,脚也忙乱。形容做事慌忙。(
三、选词填空。
)
)
) )
A.静寂 B.沉寂 C.矗立 D.耸立 1.()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2.水面上渐渐(),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3.高大的石头建筑()在河边。 4.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四、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
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
2.(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
)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3.(
)河道怎么拥挤,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能平稳地过去,(
)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五、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任选一种造句。
1.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课文填空。
1.“操纵自如”在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点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 方 面 表 现 出 来的。
2.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白天,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起来,充满生机活力; 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了,入睡了。这________的描写形成________,衬托出 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古城的____________ 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________是小城重要的交通工具。
七、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 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大一统的汉朝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总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 2、掌握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及影响 3、了解光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及东汉的衰亡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一、.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西汉初年,______________,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2、出现原因:汉高祖和_______、_______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负担,注重发展____________;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_______,提倡_________,并以身作则;重视“____________”。 3、表现: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__________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存有大量的铜钱。 4、文景时期,重视“____________”,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 二、.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汉武帝重视人才,破格提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政治上:为增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_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3、思想上:汉武帝还接受董仲舒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把儒家的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4、文化上: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创办________,以儒家的 _________为主要教材,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三、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东汉的统治”一目,完成下题 1、建立:公元______,西汉皇族______称帝,定都__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______。 2、光武中兴: (1)措施: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____________;惩处____________;任用 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点一: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有何关系?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原创参赛】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本帖最后由 werous6 于 2010-6-30 18:30 编辑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原创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汉武帝推行大一统的条件,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果。 (2)通过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对比秦皇汉武的主要政策,谈谈为什么秦很快亡了国,西汉却出现了鼎盛局面?”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教材重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为主 学习方法:以表演法、讨论法为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秦朝的暴政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结果如何? 导言上节课秦朝的暴政令我们触目惊心,为了使今天这节课你和我轻松的走过,我先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音乐电视好吗? 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最后的倾诉》,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恢宏场面? 生答:略 师:这部电视剧展现了汉武帝刘彻长达54年的铁腕统治,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是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大一统的汉朝。 新课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师:我记得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那么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又是站在哪三位巨人的肩上取得的呢?下面同学们找出这三位巨人。 (一) 学生讨论:

屏幕展示:三位巨人即三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面临着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呢?这种局面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师:这三位皇帝面对这种局面是怎样做的呢? 生:略 师:历史上把这种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社会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叫做休养生息政策。 (二)学生讨论: 我国现在是否依然执行这一政策?举例说明。 生:略 师:汉初统治者实行的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同学们齐读。 屏幕展示:《秦始皇河汉文帝的陵墓》 结论:成由俭,败由奢。 师:汉初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屏幕展示:《汉武帝》像有学生简介 师:汉武帝刚一上台就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诸侯国问题,那么汉初的诸侯国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 西汉初年,刘邦为了确保六十天下,分封一些同性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随着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封的诸侯王实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文帝时为了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些软弱措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汉景帝时开始着手削躲诸侯国的封地,但引发了“七国之乱”。视频“七国之乱”片段。虽然被平定了,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困扰。汉武帝时王国问题更加严峻了。请同学们看书举例说明。 生:略 师: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呢? 生:略 师:我们用一幅图来表示刚才同学们的叙述 展示: 作图示意: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这么大: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如下图: (阴影部分)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生:诸侯国的势力削弱了,没有力量与中央抗衡了。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汇总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描述下列哪个地方的天气特点() A.海南岛 B.台湾岛 C.滇南谷地 D.昆明一带 3.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 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 4.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慢行冷锋 D.快行冷锋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e、d、c、6. a A.a、e B.a、c C.e、c D.d、e 读非洲大陆年降水量点位分布图,完成7~8题。 7.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两地() A.七、八月均为降水较多时期 B.均濒临海洋,且地形相同 C.为同一气候类型区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响 8.依上图,若以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区,年降水量<500 mm为地表水资源缺乏区为依据绘制非洲地表水资源分布示意图,下面四幅图中绘制较为准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读图,回答9~10题。 )9.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 ④高压脊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槽.①④ D.③④ C.②③B.①②A. 10.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11. 在“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18.《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8.《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汉字。 zòng héng chuán shāo diàn zǐchuāng li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huò wùbǎo mǔdǎo gào mǎtóu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课文,选择合适的字。 (顾雇)______工(华哗)________笑船________(梢艄) 保_______(母姆)(簇族)________拥(码马)________头 3.填空,组成词语。 七手______脚运用自______ 世界________名手忙________乱操纵_____如小巧______珑______快灵活左_______右___ 4.查字典填空。 (1)“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________ 灵活——________ 新鲜——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残破——________ 簇拥——________ 倒退——________

二、单选题。 1.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 这句话主要是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B. 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河道多。 C. 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三、按要求写句子。 ①威尼斯人睡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槐乡的八月,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阅读理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一________ 倒退一________ (2)“挤过去”中“挤”的正确解释是()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抚仙湖太阳观测站(24o N, 103o E)位于云贵高原的抚仙湖畔,海拔1720米。下图为抚仙湖 太阳观测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抚仙湖站观测太阳的有利条件有() ①口天湖泊有效吸收热量,大气较稳定②夜间湖边空气清洁,大气能见度较高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④位于湖畔,海拔较高,观测视野开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 2.某同学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11: 40-14: 42在抚仙湖站观测到日偏食,并对其进 行了完整且准确的记录,该记录是() A? A B. B C. C D? D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瑰宝。很多成语的产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成语"吴牛喘月”原指江淮地区多炎署,水牛见到月亮误以为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与“吴牛喘月”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 成语"巴山夜雨”源于唐朝李商隐的诗作《夜雨寄北》。如图中可以反映"巴山夜雨”成 因的是( ) 跨年寒潮拉开了 2019年的帷幕,这次“霸王级”寒潮驱动大量冷空气南下,寒潮带来 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读中央电视台发布的2018年12月26日的''局部近地面等压线示意 图” O 5?图示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大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京一一地转偏向力最大 B.呼和浩特一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最大 C.济南一一摩擦力最小 D.郑州一一等压线最密集 6. 该日,郑州市某校操场上国旗的飘扬方向为(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7.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B.副热带高气圧带控制地区 C-西风带控制地区 D?季风控制地区 8. 读下图,上海与洛杉矶夏季降水差异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 回答下面两题。

【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同步练习精选阅读理解试题 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 1.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②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3)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4)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①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答案】(1)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2)B (3)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4)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5)B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题及答案

单元闯关检测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1.(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 A.降水变化 B.太阳高度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 2.(2017广东江门12月调研)由图可知( )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抬升指数是一种表示大气对流性不稳定的指数,指一个气块从地面出发,上升到500百帕(海拔5 500米左右)处所具有的温度被该处实际大气温度所减得到的差值。读某区域某时刻抬升指数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大气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2017河北保定一模)图中四地近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7山东潍坊一模)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6.(2017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年 B.1920年 C.1940年 D.1960年 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面三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威尼斯的小艇练习题含答案

类文阅读-18 威尼斯的小艇 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

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1)“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2)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人教 新课标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 3、情感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三、学习方法: 比较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合作。 四、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还提倡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2、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的建议,削弱势力,诸侯国越分越小。接受的建议,“”。把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均受到排斥。武帝还大力推行在长安举办。以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 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思考:“动脑筋”: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铃木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景之治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汉武帝的大一统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措施:奖励________、提倡_______、重视___________ 文景之治 作用:奠定了汉代________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原因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一统政治:削弱________________ 措施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太学

新人教版必修1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题

地 理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 2.不改变风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 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 .增大 B .先小后大 C .减小 D .先大后小 3.关于图中A 点和B 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处风力大于A 处 B .B 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 处 C .A 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 .AB 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4.下图所示曲线反映了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 A .改变大气成分、净化空气 B .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 .调节气温、改善城市小气候 D .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 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 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 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5~7题。 5.关于大气垂直分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对流层 B .②—电离层 C .③—平流层 D .④—臭氧层 6.鲍姆加特纳起跳时位于(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层 7.鲍姆加特纳在降落过程中,气温(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降低再升高 D .先升高再降低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据此回答8~9题。 8.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9.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读北半球1月份和7月份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C .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 D .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 11.在平流层底部,冬季最高气温出现的 区域为( ) A .0°~10°N B .40°N ~60°N C .70°N ~90°N D .60°N ~80°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