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本质)是什么?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的文化?

与自然相对,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又称“大文化”。

3、文化结构四层说包括哪四个文化体系?试举例说明

(1)物态文化层约相当于物质文化,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2)制度文化层:指各种社会规,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层: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4)心态文化层: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这是文化的核心。4、什么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5、什么是中国文化?它包括那些基本容?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文体。基本容有:一、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二、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三、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四、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五、充满智慧的哲学;六、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化?指6千年前的文化至鸦片战争(1840年)时期的中国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商周至汉及晋南北朝的是怎样划分政区的?

(1)商周:商朝开始在王室以外地区分封诸侯,世袭统治权。西周实行了“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的典型分封制。(2)朝郡县制基本上推行到全国。(2)西汉初年,采用“郡国并行制”。(3)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基本保持州、郡、县三级。总的来看,汉及晋南北朝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多样化有何影响?首先,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其次,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3、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因为在本文近代文明兴起之前,中国是东亚乃至当时全世界最强大、最富足的国家,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无求于人。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概况如何?

(1)早在四五千年前,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中游地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表明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而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2)从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京山)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余)遗址上,人们发现我们的先人的农业生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说明了中国的农耕区曾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的转移。(3)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东南财税”与“西

北甲兵”共同构成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2、简述中国古代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1)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人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从事家畜养殖和制,雕刻玉石、玛瑙、象牙等手工艺制作活动,夏朝,商朝,青铜制造有了相当的规模。西周已开始使用铁制农具。(2)西汉时,已重视兴修水利。采矿和冶铁业有了大的发展,铁制品成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当时还能制作出带花纹的丝织品,漆器制作相当精美。(3)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和南北经济交流。另外,隋朝已经能够建造高五层的大船。著名的州桥是当时的工匠春所建造的。(4)唐朝的经济空前发达,在不少地方设立商馆,进行对外贸易活动。(5)北宋,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北宋时期发明和完善的科学技术。(6)明朝是微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7)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多元化经济成分更加繁茂。在丝织业,棉布业,造纸业,冶铁业等行业中,手工工场有增加的趋势。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农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手工业、水利、采矿、冶铁、纺织、造船、建筑、贸易等”这一结论。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国神话故事中“钻木取火”的是燧人氏。火的使用标志着人与动物的最后诀别。

2、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原始和原始艺术。

3、原始崇拜有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4、原始艺术主要形式是原始彩、绘、雕刻和岩画

5.三皇和五帝通俗说法?三皇: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6、上古三大文化集团概况(1)华夏文化集团。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共同祖先。(2)东夷文化集团:大致在今、东南和中部一带,即大汶口、龙山文化和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代表人物是后羿和蚩尤。(3)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在、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代表人物是伏羲和女娲

7、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容是什么?

周人的文化维新首先表现在守法制度的建立,其次是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的乐,即“制礼作乐”。周人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族生活各种行为规的准则。它包括形式和容两个侧面,前者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后者主要由“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和“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组成,二者统一在其主旨上,就是“别贵贱,序尊卑”,以保证“天无二日,士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8、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儒家:孔孟,道家:老庄墨家:墨翟法家:管仲、子产、悝《法经》、非子阴阳家:邹衍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董仲舒的提法。10、什么是今文经和古文经前者是指西汉时朝廷为了便于经学流播,下令搜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为定本,作为传述的依据。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故称为“今文经”;后者是指西汉的鲁共王余、北平侯苍、河间献王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它们系用古文字写成的,因称“古文经”。两者不仅在文字上大不相同,而且在篇数上也不一致。11、什么是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粗放、外倾、色调浓烈的开放型文化,表现出一种外向、粗

犷、豪华的特色。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表现出一种省、精致、雅致的特色12、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理学的建构,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13.元杂剧的文化意义?元杂剧的文化意义在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在容上,元杂剧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心声,谴责黑暗,倾吐不平,追求美好未来。追求真善美。《西厢记》是其代表作,它不仅充满激情地以完满的艺术结构展现出莺莺与生爱情的忠贞不渝和理想终成现实,而且高呼出向正统文化观念挑战的宣言:“愿天下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14、基督教唐代称为“景教”,元时称“也里可温”,分两派:唐时流行的为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元时初次入华的为罗马天主教。15、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定的《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公转只差26秒,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16、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贽的“童心说”已有较鲜明的市民反对派气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更从不同侧面与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展开论战。17、明清时期对古典文化进行了那些大总结?(1)在图书典籍方面,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收集、钩沉、考证、考辩,编纂了《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和《四库全书》。《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2)在古典科技方面,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主编《农政全书》(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学著作;宋应星《天工开物》;季驯的《河防一览》;《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的《物理小说》。(3)学术文化方面,清代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工作。第七章古代科学技术

1、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哈雷慧星和日食记录分别是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公元前613年、公元前2137年。

2、晋南北朝时的数学家有徽和祖冲之。宋元四大数学家是:九韶、冶、辉、朱世杰。

3、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经》、《神农本草经》。

4、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唐朝的敬等编修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时珍的《本草纲目》

5、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1)特点:实用性和整体观(2)落后的原因A、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其二,重印象,轻分析。B、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C、封建制度的扼制:一是知识分子热衷功名仕途,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在政府机构中不仅所占比例极小而且待遇十分低下;二始终为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三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明清两代的锁国政策、文化专制及其腐败的官僚政治,使得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渐渐与世界脱节。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1、《诗经》包含的容有哪些?(1)周部族的历史;(2)描写古代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情景;(3)描写战争和徭役的情形;(4)控诉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5)叙述爱情和婚姻。

2、什么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其中,赋是指直接的叙述和抒写,比是比喻或比拟,兴是从意义、声音等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歌。它们对后代诗歌产生深远的影响。

3、诸子散文的发展分期如何?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1)第一时期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

主要为语录体,代表作是《论语》;(2)第二时期是战国中叶,已由语录体向对话体、论辩体过渡,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3)第三时期是战国后期,发展成为专题论著,代表作是《荀子》和《非子》。

4、赋的性质、特点与产生发展过程如何?主要代表作有哪些?赋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描写、不歌而诵。它产生于战国后期,到汉代达到鼎盛阶段。在汉代,按题材分为两大类,一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是以铺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汉以后出现了六朝的骈赋、唐代的律赋和宋以后的文赋,但总体成就最高的是汉赋。代表作,小赋有贾宜《吊屈原赋》、衡《归田赋》;大赋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大人赋》,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赋》,班固《两都赋》、衡《二京赋》。

5、何谓“艳科”?从晚唐温庭筠以来,词在题材走向和风格倾向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其主要功能是在宴乐场合供伶工歌女歌唱,是一种音乐歌词;题材是描写妇女的容貌、心理、生活情景,尤以男女爱情为主,因而被称为“艳科”。这一传统后来被轼打破。

6、宋词的特征有哪些?(1)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而不是社会现实;(2)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3)风格倾向上偏嗜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

7、元曲四大家各是谁?“天下夺魁”是谁?前者为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光祖,后者是王实甫。

8、元杂剧的主要题材及其代表作有哪些?(1)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尚仲贤《柳毅传书》、好古《生煮海》;(2)公案剧:关汉卿的《窦娥冤》和《鲁斋郎》、无名氏《州粜米》;(3)水浒剧:康进之《逵负荆》;(4)世情剧:关汉卿《救风尘》、廷玉《看钱奴》、简夫《东堂老》;(5)历史剧:纪君祥《氏孤儿》、关汉卿《单刀会》、马致远《汉宫秋》。

9、元杂剧的文化意义是什么?(1)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2)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体现着多数人意志的价值判断是具有倾向和进步意义;(3)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以浪漫的理想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题材的特征。10、明代四大奇书是哪四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11、清代长篇小说的双璧是哪两部?《儒林外史》、《红楼梦》12、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其中的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都是关注现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文以载道”是先诸子百家争鸣时,儒家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载道,即道德的提高和完善,宣扬政治,提升道德。(3)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写意手法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中也有大量的注重写意的作品。所谓写意,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中和之美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中庸之道”在文学界的反映。中庸之道反对片面化和极端,在文学中表现为主有节制地宣泄情感,反对过分强烈的情感表达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1、原始彩暗含了哪两个艺术法则?散点透视和仰观俯察

2、青铜纹饰有哪两个明显的现象?饕餮纹、人兽共生

3、古代建筑艺术分为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宫殿:高、大、深、庄。(2)陵墓:高、大、深、庄。(3)寺庙: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熔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艺术为一炉,化哲学、、伦理、道德、美学、书法、文书为一体(4)园林:融建筑、山水、花木、匾联、文物为一体

4、古代雕塑具有哪些绘画的特点?(1)平面性;(2)彩绘。

5、历史上行、楷、草三种书法最高水平的人物及其代表作。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楷书:颜真卿《颜勤礼碑》草书:旭《古诗四贴》

6、中国绘画中共同的美学原则有哪些?第一,散点透视。就是不受一个固定观察点的局限,表现作者想表现的任何东西;第二,以大观小,以小见大。即“神仪在心。”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伟的高度,以大观小,一目了然。然后把心中的构图在图画的精神仪态上表现出来;第三,遗貌取神,就是说绘画不仅着重形似,更着重神似,而且神似比形似更重要;第四,平面色彩与骨法用笔。中国绘画不重视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的影响而所起的变化。设色比较单调,主要是用平面色彩表示事物的各个方面。骨法是指人的骨骼之有力架势。表现在画面上,是讲究轮廓的勾勒要刚健有力。

7、古代音乐按其功能分为几类?有何特色?类型:一、仪式音乐,即用于祭祀、宗庙、大典,也包括寺庙的仪式音乐。二、宫廷舞乐:又称燕乐,宫中乐。帝王在宫中饮宴,游乐时,舞女跳舞,歌姬歌唱,乐师演奏。三、声乐。声乐这个概念在古代音乐理论中一般用来泛指音乐、音乐活动,又长指规模比较盛大,兼有歌唱和乐舞的音乐。四、独奏器乐。独奏器乐是不需要伴奏就能独立地演奏曲子的器乐。五、民乐。即民俗庆典中的音乐。特色:第一,旋律为主;第二,节奏喧泄;第三,理性精神8、为什么说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P1899、9.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与法则分别是什么?气韵生动、虚实相生10、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及最高境界各是什么?类型:阳刚与阴柔;最高境界:第十三章中国古代1、什么是自然神祟拜?指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祟拜,祈求它的保护与赐福。其中,以日神祟拜为最盛。2、什么是鬼魂崇拜?远古时代的人由于不能解释做梦、生死等现象,普遍地认为有一种独立于身体之外或不随形体的灭亡而消失的精神实体,即灵魂。由于这种灵魂不会死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超人的能力,原始人既惧怕受到它的危害,又希望能得到它的恩赐,久而久之,不死的鬼魂成为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这就是鬼魂崇拜。

3、道教的创立概况如何?东汉时期,创始人道陵,在巴蜀()创立了道派,称为五斗米道,东汉时道教还有另一个教派叫“太平道”,是农民起义黄巾军的首领角创立的。

4、道教的基本信仰、最终目标和教义各是什么?

5、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化学、医学、药物学);第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道教对文学的影响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国古代的诗歌有不少表现神仙、道士的作品,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其代表作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封神演义》元杂剧“神仙道化”道教对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雕刻、建筑、绘画等艺术都有影响;第三、道教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神灵祟拜、节庆等。综上所述,道教是本土教,它源于中国,又对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道教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许多问题都能在道教中找到答案。鲁迅先生曾指出了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砥之所在”。

6、佛教的根本思想是“苦集灭道”

7、如何理解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1)佛教对哲学的影响。晋时,佛教始则依附于玄学,继则给玄学以影响,丰富和发展玄学,最终则取代玄学的地位,而在南朝佛学一度成为最重要的统治思想。宋明时期的理学(程朱理学)的思维模式和修行方法上也受到佛教的影响。(2)佛教对艺术的影响许多文学家信奉佛教,在他们的作品里也充满了佛教色彩。晋代的灵运,唐代诗人王维,南朝勰的《文心雕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和评论文学的;许多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也是深谙佛教的,作品中渗透着一定的佛学思想。南宋的法常,

元代的吴镇,清代的石涛等等;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与佛教的联系最为紧密。石窟是佛教寺庙的一种,窟或雕塑、或壁画、或泥塑,容均为佛像和佛教的故事。形象生动,技术高超,风格独特。是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8、为什么说宋明理学具有准性格?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使得宋明理学最高畴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在思想蕴涵上,吸取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儒学化了的佛性理论色彩;其次,由于宋明理学把心性本体化,其修行方式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此外,从思想容来说,宋明理学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其“灭欲”说无疑具有强烈的禁欲主义倾向。许多文学家信奉佛教,在他们的作品里也充满了佛教色彩。晋代的灵运,唐代诗人王维,南朝勰的《文心雕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分析和评论文学的;许多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也是深谙佛教的,作品中渗透着一定的佛学思想。南宋的法常,元代的吴镇,清代的石涛等等;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与佛教的联系最为紧密。石窟是佛教寺庙的一种,窟或雕塑、或壁画、或泥塑,容均为佛像和佛教的故事。形象生动,技术高超,风格独特。是佛教艺术宝库中的珍宝。8、为什么说宋明理学具有准性格?首先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实是隋唐佛教佛性理论的翻版,使得宋明理学最高畴的“天理”、“天道”、“本心”、“良知”等,在思想蕴涵上,吸取了隋唐佛教的“佛性”论,从而使宋儒之“心性义理之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儒学化了的佛性理论色彩;其次,由于宋明理学把心性本体化,其修行方式逐渐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此外,从思想容来说,宋明理学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其“灭欲”说无疑具有强烈的禁欲主义倾向。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容有哪些?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是什么?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也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民族虚无主义:认为中国现实的发展可以割裂和历史的联系,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复古主义:片面台高传统文化,用传统的价值观点来看待、衡量、评价现实的实际,否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本质的区别。全盘西化:一方面把现代化等与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现代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对立起来,因而把现代化的过程看作是西画文化的移植于我们民族的过程。闭关自守:绝对的排斥外来文化,特别是对体现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这实际上是不思变革,抱残守缺。以上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科学的否定观,运用辩证的否定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有鉴别的,有选择的学习,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辨证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在矛盾所推动的自我否定过程,这是一个包含肯定的否定过程,因而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过程。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辨证否定,即在批判传统文化时,应当肯定其合理的东西,错误的态度是否定一切,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正确是态度应当是辨证否定,即在向西方文化学习时,应当有选择有批判的学习,错误的态度是肯定一切,导致全盘西化论。

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在线考试答案

2016年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在线考试答案单选题 (共30道题) 1.( 2.0分)公元前221年,削平山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的是 ?A、李世民 ?B、汉武帝 ?C、刘邦 ?D、秦始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子曰:“己所不欲,_____。” ?A、勿施于人 ?B、施于人勿 ?C、勿达于人 ?D、要施于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_____。” ?A、厚德载物 ?B、格物致知 ?C、正心诚意

?D、修身齐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中国文化中的“______”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A、大一统 ?B、以人为本 ?C、天人合一 ?D、安身保命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周易》包括《经》和《___》两部分。 ?A、传 ?B、像 ?C、卦 ?D、言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____为地 ?A、震 ?B、巽 ?C、坎 ?D、坤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采纳了____的建议,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出现。 ?A、吕不纬 ?B、韩非 ?C、李斯 ?D、商鞅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提出“气本论”学说的思想家是: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程颢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以下属于道教经典的有: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周易》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2.(2.0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_____。 ?A、死谛 ?B、生谛 ?C、乐谛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 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 答案:“ 地球村” 文化 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 4、以下对文化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 答案: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文化具有超个人性、文化具有多样性 5、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答案:对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答案:汉疆域 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 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答案:贵族制 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答案:民主制 5、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我们现在看到的通行本《周易》,可能是以古文也就是篆文写成的费直易为底本,流传而来。包括哪两部分() 答案:《易经》本经及《易大传》 2、《周易》中只有一卦的卦辞吉而无凶,利而无害,这一卦是() 答案:谦卦 3、孔子说:“知几其神乎!”(《系辞传》),这里的几是指 ( ) 答案:苗头、兆头 4、《乾》之《文言》说:“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以下选项与此句含义相近的有()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5、《易传》强调“生生之谓易”,以“生”为“易”,从而为冰冷客观的宇宙世界赋予了一种人文德性。() 答案:对 第4章单元测试 1、所谓人文主义,是一种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人文主义相对的主要有两种倾向,它们是() 答案:神文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端化 《尚书·大禹谟》记载尧向舜传授了修身治国之法,被后人称为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2、 惟精惟一,”,空出的两处是() 答案:道心惟微、允执厥中 3、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我们可以理解为() 答案:道德性是人的天赋本能 4、荀子认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以下选项对“情性”的解释恰当的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孔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仁的本质内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 简述孔子的礼学。 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仁是礼的基础,但内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范,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范,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 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内容就会有不同。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 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 7. 什么是文化传统? 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 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 9. 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2)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运动观。如阴阳双方,有别有序。 (3)以应变为目的,以全体用中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题参考期末测验

————————————————————————————————作者:————————————————————————————————日期:

内容有点多,给大家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涛哥整理,侵权必究 1.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A ) 春秋左氏传 B 国语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 B )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仁、礼 B 法、术、势 C 兼爱 D 无为 .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 C )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家族观念 B 忠君观念 C 个体人格 D 社会群体 .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 D ),以示与汉学区别。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 德 B 道 C 君子 D 仁 .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 C )就开始的。 先秦 B 秦 C 西汉 C 东汉 ."阴阳"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范畴,含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在阴阳理论中,中国人是(A )为本的。 阴 B 阳 C 阴阳互动 D 阳胜于阴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 B )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天人合一 B 中庸 C 阴阳 D 无为 .《史记》中所记秦汉时期的游侠之士,多为( A ) 违法犯禁之徒 B 循规蹈矩之士 好学谦虚之人 D 仁慈善良之辈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剑文化中的灵异色彩不断增加,但剑文化内涵始终是( B )的象征。 仁义、忠诚 B 正义、正气 C 万物有灵 D 驱邪逐怪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作业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3-11 11:45:27 一、单选题 1. (5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 A. 儒道互补 ? B. 儒法互补 ? C. 儒墨互补 ? D. 法墨互补 得分:5 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 王羲之

? B. 陆探微 ? C. 谢赫 ? D. 张僧繇 得分:5 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 管仲 ? B. 子产 ? C. 商鞅 ? D. 吴起 得分:5 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指()。 ? A. 《黄帝内经》 ? B. 《神农本草》 ? C. 《伤寒杂病论》 ? D. 《本草纲目》 得分:5 知识点: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汉语七大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方言是()。? A. 湘语 ? B. 北语 ? C. 吴语 ? D. 粤语 得分:5

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中国人饮食方式()。 ? A. 聚餐制 ? B. 分餐制 ? C. 自助式 ? D. 个体式 得分:5 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和异化最为出色的古代长篇小说是()。? A. 《水浒传》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 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 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 粥 D饺子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 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A.285 B.286 C.287 D.288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羊 D楚汉相争 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 洛阳 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 书 D行书 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 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 山 D峨眉山 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1、文化:文化是有意识作用于自然界与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结果。(1)物态文化:又称之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2)心态文化:又称之为精神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式,是以民俗和民风的形态表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社会规范的总和。 2、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文化的特征: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则是这种成果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产物。 3、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期,中国宗法制发展完善。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包括①嫡长子继承制: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这种继承制度与商制相比,有效的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②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即天子的嫡长子时代为天子,余子为诸侯,形成层层属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③宗庙制度: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 4、专制制度:重要表现之一是一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另一个表现是君权高于神权。君权不可逾越的原因:一方面,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以天下大宗自居的历代君王通过纲常伦理极大限度地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行,使其权力至高无上。 5、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特色的形成。(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特色。 (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在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6、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按照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2)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 (3)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走过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 (4)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制度文化。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总特征是伦理政治性文化。还包括: (1)、统一性和延续性。主要表现为:①政治上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有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线考试答案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在线考 试答案

在线考试答案 单选题(共30道题) 收起 1.( 2.0分)公元前221年,削平山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的是 ? A、李世民 ? B、汉武帝 ? C、刘邦 ? D、秦始皇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子曰:“己所不欲,_____。” ? A、勿施于人 ? B、施于人勿 ? C、勿达于人 ? D、要施于人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3.(2.0分)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 A、道家 ? B、儒家 ? C、墨家 ? D、法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4.(2.0分)《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_____。”? A、厚德载物 ? B、格物致知 ? C、正心诚意 ? D、修身齐家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5.(2.0分)中国文化中的“______”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A、大一统 ? B、以人为本 ? C、天人合一 ? D、安身保命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周易》包括《经》和《___》两部分。 ? A、传 ? B、像 ? C、卦 ? D、言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7.(2.0分)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____为地 ? A、震 ? B、巽 ? C、坎 ? D、坤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 8.(2.0分)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 A、孔子 ? B、老子 ? C、孟子 ? D、庄子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9.(2.0分)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采纳了____的建议,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出现。 ? A、吕不纬 ? B、韩非 ? C、李斯 ? D、商鞅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提出“气本论”学说的思想家是: ? A、张载 ? B、朱熹 ? C、程颐 ? D、程颢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以下属于道教经典的有: ? A、《论语》 ? B、《道德经》 ? C、《孟子》 ? D、《周易》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0分 12.(2.0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_____。 ? A、死谛 ? B、生谛 ? C、乐谛 ? D、道谛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 13.(2.0分)“三纲”是指“君为臣纲、_____、夫为妻纲”。 ? A、兄为弟纲 ? B、母为子纲 ? C、父为子纲 ? D、官为民纲 我的答案:C此题得分:2.0分 14.(2.0分)“五常”是指仁、义、礼、智、____等封建道德的准则。 ? A、乐 ? B、诚 ? C、忠 ? D、信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0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文化的三层次说:广义,狭义,专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即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2)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 (3)专义的文化是指沿袭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文学,艺术,音乐,戏剧,舞蹈等为主的艺术文化。 3.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 具体包括: (1)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2)自然包括两个部分: A.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存在的自然界;“无机身体” B.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 (3)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A.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 B.人自身躯体的全部的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 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4.文化的一般特征 (1)从文化的形成上来看,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2)从文化的内容构成上来说,文化具有复合性。 (3)从文化的表现上来说,文化具有象征性。 (4)从文化的影响来说,文化具有传递性。 5.文化的功能 定义:文化的功能是指文化系统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个人与社会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 (1)记录功能:口头语言,文字,物质型文化

(2)认知功能:人类总是不断地通过文化来认识自然,社会,自身,世界。(3)传播功能:言语和文字,实物 (4)教化功能:文化不仅自觉地教化人,而且更多时候是潜移默化的教化人,使之社会化。 (5)凝聚功能:在民族群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文化层次不同,文化凝聚范围,程度,层次也不同。 (6)调控功能:主要依靠精神型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来实现。 6.文化形态学角度将广义文化分为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是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2)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 (3)行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等); (4)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相当于精神文化或社会意识的概念,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7.什么是中国文化?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含义: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 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 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正确) 2、德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错误) 3、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正确 4、法律信仰最本质、最内在的特征,其实是通过法律实现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正确 5、对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便不可为。正确 6、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经过长期酝酿发展形成的,主导国民思想并指导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是一种哲学体系。正确 7、东汉时代,把“文化”与“武威”对举,“文化”的基本涵义便是“文治教化”。错误 8、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正确 9、有法制一定要有法治,有法治也一定要有法制。错误 10、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礼治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披上了温情面纱的“人治”正确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依法治国)致力于通过约束群体的外部行为,建设群体的行为文明,开掘群体的内心文明。 3、(孟子)就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思想。 3(老子)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4、(国家本位)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6、(《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7、(等级伦理)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8、(道德)成为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 9、(儒家)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10、(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 10 (法治)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认为:“()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2、孔子“仁”的内容不包括() A. 爱人 B. 克己复礼 C. 孝悌 D. 刑政 3、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A. 恻隐之心 B. 羞恶之心 C. 辞让之心 D. 是非之心 4、汉武帝时,()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 5、“有治人无治法”是()提出来的? A.王守仁B.戴震C.荀子D.申不害 6、“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严刑。故王者以赏禁,以刑劝,求过不求善,藉刑以去刑”。这段话表明的是()A 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权术思想 C 墨家的尚同思想 D 儒家刑政思想 7.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 10.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______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济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 11.我国的戏曲脸谱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的: A雅乐 B燕乐 C清商乐 D蜀乐 12.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15、三冥节指的是__ A、鬼节五月节下元节 B、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 ..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 . . w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1.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D A. 张载 -|B.程颐 j C.程颢 2|D.朱熹 2?“指鹿为马”典故中的奸臣是(A ) A. 赵高 B. 李斯 -:C.蒙恬 D.吕不韦 3.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是(A) A. 天人合一 B. 人神合一 C. 人本主义 D. 天人相争 4. 我国奴隶制时代的上层建筑是(A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C. 立宪制 D. 共和制

5?中国历史上最大一部丛书是D A. 《史记》 B. 《汉书》 C. 《永乐大典》 D. 《四库全书》 6. 在著述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D ) J A.李鸿章 B. 林则徐 C. 洪仁玕 D. 魏源 7. 公元1世纪,佛教由(B)传入中国 A. 波斯 J I B.印度 C. 西欧 D. 暹罗 8. 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对其他文化的(A) A. 开放性 B. 延续性 C. 排斥性 D. 创新性 9.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是指C z A.外国侵略者

B. 封建贵族 C. 满族统治者 :;|D.大资产阶级 10.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的阐述者是(C) A. 孔子 J|B.老子 -C.庄子 D. 孟子 11.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A A. 1840 B. 1911 C. 1919 D. 1949 12. 哪家学说在早期主要探讨社会政治技术、伦理及认识论问题,而后期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 D) A. 兵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13. 孙中山欲建立的中华民国的国家性质是B A. 君主专制国家 B. 民主共和国 C.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 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 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 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 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 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 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 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 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 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 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 (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20、春秋战国是一个“”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含雾集,竞相争霸。 21、公元前722年,在犬戎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的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课程编号: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应用技术大学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宗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拓展和完善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本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未来。 2. 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和思考,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的关系,并能联系现实,深入思考,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3)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能够以本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拓展知识结构,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各专业。总学时54,3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社会考察10学时。

4.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激活思维,启发思考,本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2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 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第二章历史的天空: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4学时) (一)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夏商周与春秋战国 第二节秦汉大一统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 第三节繁盛的隋唐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论第二套习题试题与答案

第二套习题试题 一、填空类 1.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 3.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6.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7.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 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8.“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9.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 10.“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11. 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12. 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 13. 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 14. 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 15.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16. 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17.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