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山东农业大学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题目: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学院文法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管理一班

届次二0一三

学生姓名樊士荣

学号20134578

2015年11月3日

目录

1、巴黎简介 (1)

1.1地理区位 (1)

1.2人口分布 (1)

1.3城市特色 (1)

2、代表建筑 (2)

2.1香榭丽舍大道 (2)

2.2巴黎四大建筑 (2)

2.2.1凯旋门 (2)

2.2.2艾菲尔铁塔 (2)

2.2.3卢浮宫 (2)

2.2.4巴黎圣母院 (2)

3、历史规划 (2)

3.1初建阶段(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2)

3.2发展阶段(十五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 (3)

3.3基本布局形成阶段(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3)

3.3.1改建的主要内容 (3)

3.3.2其积极创新价值在于 (4)

3.3.3豪斯曼改建的局限性 (4)

4、现代规划 (4)

4.1大巴黎计划 (4)

4.2大巴黎计划宗旨 (4)

4.3规划的主要内容 (4)

4.4具体规划内容 (5)

【参考文献】 (8)

城市规划之法国巴黎

作者:樊士荣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

【摘要】本文是作者通过对大量关于巴黎城市规划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整理得出的巴黎城市规划的发展及新规划的布局设计,希望通过对世界最繁忙、最繁华、最具魅力城市规划的分析,能为我国城市规划提供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巴黎豪斯曼改建

巴黎市繁华之都,她繁华而不失韵味;她是繁忙之都,繁忙而不失秩序;她是魅力之都,妖娆而不失典雅。我喜欢巴黎古典建筑的独特风格,喜欢的卓有沧桑的历史韵味,因此我希望通过对巴黎城市规划的分析与研究,探求巴黎城历史发展过程,为我国城市规划提供些许借鉴经验。

1、巴黎简介

1.1地理区位

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巴黎还同纽约、伦敦和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巴黎也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时尚、艺术、娱乐、传媒等领域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

1.2人口分布

最近统计巴黎市人口为220万(2009年1月1日),人口密度约25000人/平方公里。而整个大巴黎区人口1,206.70万(2007年),人口密度816人/平方公里。

1.3城市特色

巴黎是世界的浪漫之都、有"花都"的美称。市区的西部是最繁华的地带.右边有巴黎最为引人的风景线——香榭丽舍大道,沿大道向西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周围是著名的戴高乐广场。市区的东部和北部主要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居住区。这里有拉雪兹神甫公墓。巴黎市的中心是全城最古老、最活跃、最热闹的地区。被塞纳河环绕的“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和巴黎法院、协和广场、马德兰大教堂、巴黎歌剧院、杜伊勒里公园以及卢浮宫等都集中在这里。

流经巴黎的塞纳河水将整个巴黎市区一分为二。河的南面被称为左岸,河的北面为右岸。右岸以其金钱、贸易、权力和高雅,形成了巴黎的贸易、金融和消费中心。那里是成功者的乐园,是繁华、糜费、成熟、优雅的象征,左岸却以其活力和知识而取胜。那里,活跃着索尔邦大学和拉丁区的青年学生,聚集着蒙帕那斯的画家和诗人,当然也少不了圣日尔曼街的哲学家。

2、代表建筑

2.1香榭丽舍大道

东起巴黎的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位于卢浮宫与新凯旋门门连心中轴线上的香榭丽舍大道(又称“爱丽舍田园大街”)地势西高东低,全长约1800米,宽100米,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是条约700米长的林荫大道,以自然风光为主;西段是长约1200米的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也是全球世界名牌最密集的地方。

2.2巴黎四大建筑

2.2.1凯旋门

这座庞大的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街道----香榭丽舍田园大道的大门,由于它特殊的位置和历史,凯旋门成为继艾菲尔铁塔之后巴黎的又一个标志性历史建筑。

2.2.2艾菲尔铁塔

该塔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制造的,并以其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铁塔自1887年建成。塔高320.7米,耗资11万多美元。铁塔既是名胜,也是别有情趣的娱乐场所

2.2.3卢浮宫

卢浮宫是巴黎的心脏,是西方色彩的宫殿被安上了东方的大门。卢浮宫是一座真正的迷宫。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收藏了大量珍品。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2.2.4巴黎圣母院

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

3、历史规划

3.1初建阶段(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叶)

巴黎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一个位于塞纳河边名叫西岱的小渔村,后在罗马营寨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世纪”欧洲社会处于全面萧条状态。当时的巴黎,街道狭窄曲折,沿街市民房屋多为木结构。由于基督教对人民精神上的黑暗统治,除了教堂,居住区完全处于无规划杂

乱无章的状态,零零散散的商铺和作坊散布其中。直到10 世纪,工商业开始复苏,城市发展开始有所转机。

3.2发展阶段(十五世纪末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地位被强烈动摇。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Haussmann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17 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的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路易十四时期,在巴黎继续改造卢浮宫和建设一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这些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区的艺术标志。贵族离开庄园在巴黎营造城市府邸,促进了巴黎的城市改造。绝对君权最伟大的纪念碑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延长丢勒里花园轴线,向西延伸,于1724 年其轴线到达星形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的中枢主轴,于18 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和协和广场。这一时期建设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和建筑群、街道的改建,初步形成城市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

3.3基本布局形成阶段(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3.3.1改建的主要内容

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重要内容是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行路。“大十字”干道把里沃利大街向东延长,其西端与爱丽舍田园大道联成巴黎东西主轴,并作一条与之垂直的南北干道。

城市中心区的建设。这是继承19 世纪初拿破仑大帝的帝国式风格,将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完整统一体。

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如建造了完善的大规模地下排水管道系统,改善自来水供应并

且增加水压等。

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建设了一些学校、医院、大学教学楼、兵营、监狱、公园等附属的非生产性建筑,为社区服务。

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从管理层次上变革。同时,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以适应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规定了一定的比例,屋顶坡度也有定制。重视绿化建设,各区都修筑了大面积公园。还把东西郊区绿化面积扩展至市中心,建设了滨河绿地和花园式林荫大道。

3.3.2其积极创新价值在于

豪斯曼改建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城市结构,建立新的城市结构和道路交通体系,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它加深了对城市基础的全面理解,不仅注重对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改造,如市政设施、供水、排污等,而且加强对社会服务类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兵营、监狱、公园等。城市道路结构模式的大胆改革对世界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样板。多级中心城市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创立为世界大都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城市美化运动为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3.3豪斯曼改建的局限性

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粗暴改建,因为其未能解决城市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贫民窟问题以及对因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并且改建中的急剧扩张,使城市道路交通、城市景观等方面难免出现矛盾、混乱的一面。

4、现代规划

4.1大巴黎计划

大巴黎计划是法国萨科齐总统上任不久后提出的巴黎城市建设新规划,该计划是在巴黎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发展,城市建筑受限制,同时在兼顾巴黎古老建筑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法国人希望通过大巴黎计划将巴黎打造成世界之都。实施大巴黎计划后的巴黎涉及区域包括凡尔赛、枫丹白露、戴高乐机场以及迪斯尼乐园等巴黎周边地区,居住人口达1500万,GDP约占法国GDP总量的30%。

4.2大巴黎计划宗旨

扭转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将巴黎及周边地区建成“模范创新城市”,绿色环保、安逸舒适、交通便利等将成为“大巴黎”的城市标签。

4.3规划的主要内容

a. 疏解城市中心区人口。

b. 利用城市近郊区发展多中心城市结构。

c. 沿城市主要发展轴和城市交通轴建设卫星新城。

d.建设发展区域性交通运输系统。

e.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大巴黎计划的期望是在未来10年至20年间将巴黎建成一座全世界仰慕的城市,即一座创造的城市、一座革新的城市、一座充满凝聚力的城市。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巴黎计划”给巴黎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构想和创造共同的“世界之城”――21世纪的巴黎。

4.4具体规划内容

1000个工程项目――大量分布在巴黎郊区巴黎的分区规划

大巴黎框架结构带状公园、公共设施和铁路系统紧密联系在

一起

多元化中心――新的北轴线。

北轴线―一个新的公共场所,也是未来城市一个枢纽的例子。地处北部花园和丹尼斯大街之间,新的带状公园长达7公里,包括新的公共场所、横向道路、一座基础设施(能源、可再生能源、垃圾、综合回收和物流中心)。全新的设施有助于未来巴黎西北部的资

源合理利用、高速发展、市民集会。

减少高楼,给市民更宽阔的视野交通网络规划――加强郊区交通运输

克利希苏布瓦区:建造成为一个综合区拉德芳斯街区: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区,并建造

一个新的巴黎-里昂间高速火车站和西环路

巴黎各处可见绿色屋顶林荫道将拥有更多绿地、更宽的行人道和自行

车道

位于铁路系统之上的带状公园和公共设施

城市区域整体性是一个逐渐加强的发展过程,这由城市的集聚作用引起。区域整体性较强的城市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这是因为区域整体性首先来自经济规律的作用。多目标、多层次的整体规划是区域性大都市的必然选择。巴黎作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四大都市之一,其不论是道路交通的规划、建筑规划,还是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都很值得我国大都市甚至小城市规划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谭纵波,《城市规划》

[2] (美)卡尔·斯坦尼兹 , 《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2001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3] 唐亦功,《巴黎城市规划布局规律及特点研究》

巴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 市 设 计 论 文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 摘要 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及沿历史改革进行城市的分析总结,主要对1965年前后的改造,对巴黎的规划主要内容,措施及成效进行分析阐述,巴黎地区规划实现了从是去想市郊的发展,从遏制城市膨胀箱引导城市空间合理转变,解决了交

通,住房等要素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发展。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历史回顾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出尽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卢浮宫和一大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标志。1724年,丢勒花园延伸向西,其轴线可到达星型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中枢主轴,18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

这一时期建筑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街道的改造,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特别是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影响很大,三天笔直的放射形大道和对称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看下图 奥斯曼改造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种种矛盾出现,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建,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建筑艺术衰退,1853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 主要内容:(1)改造道路结构网,完成巴黎“大十字” 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城市中心区的改建。 (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 (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 (5)采用新城市行政结构,把重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

以巴黎和北京城为例浅析轴线式构图城市中西方差异共10页word资料

以巴黎和北京城为例浅析轴线式构图城市中西方差异 北京和巴黎, 作为代表东西方文化的两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城市性质。两者均为国家的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巴黎是沉淀西方文化最深厚的城市北京是蕴涵东方文化最富饶的地方。尽管受到不同文化与规划理论的影响但两个城市在空间形态及其布局上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最著名的就是两座城市的轴线构图。 作为东西方两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和巴黎在旧城布局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其范围均由历史上形成的最外圈城墙确定(原先的城墙已改成了环路) 市中心布置王宫和重要的宗教建筑(北京为故宫;巴黎为城岛上的圣母院和塞纳河右岸的卢浮宫) 并采用了轴线构图(尽管轴线的表现方式及形成历史各有千秋) , 旧城区周围布置有大片的绿化环境(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 巴黎的布洛涅和班森诺公园)。 城市的轴线不仅是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一种升华,而且是城市设计的高潮部 分,使得很多城市的道路、建筑及景观布置均围绕着它展开。北京和巴黎的轴 线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它们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 们的型式都很清晰清晰且规模宏大;它们都有宫廷建筑统领的建筑群,并且空 间有序,高潮迭起;它们都经过人工的精心规划设计,将城市中心归于其上, 而非自然堆砌形成。但是,由于它们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体态,所以给人 的感觉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将就此分别对北京和巴黎两条城市主轴线的特点 3.3.1两种形成过程——两种结果 北京和巴黎的轴线有着不一样的形成过程。北京的轴线是通过城市的整体 规划自上而下形成的,更多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除了使用功能以外更加注 重象征意义,给人带来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而巴黎的轴线则不然,虽然也是 自上而下形成的,但是其产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时期逐渐形成,所 以其演化过程除了君主意志以外,也将民众的使用考虑在其中,除了给人以奢 华之感以外也将城市的浪漫融入其中。 轴线的概念和定义 轴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而且现在仍被普遍运用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其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狭义上的轴线指的是中轴线,尤指中国传统城市中统领全城布局的对称轴,《土木建筑工程词典》认为,轴线是建筑群体或一栋建筑的布局中可分成对称或均衡两部分间的中线,就是狭义上给轴线下的定义;《建筑:形式·空间与秩序》指出:连接空间中的两点得到的一条线,形式和空间等要素沿线排列。作者以为城市的轴线式构图,关注的是轴线与城市结构的关系,故可理解为均衡与统领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构成的线型结构性要素。 轴线的作用 通过定义,不难发现轴线在城市中的意义就是可以统领城市空间的形态构成,使城市布局均衡有序,具体而言,可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控制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空间轴线的性状决定城市的基本格局(网状、放射状);②组织城市空间序列——轴线上虚与实的组合与交替构成了城市的空间序列;③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城市天际线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依赖于城市轴线的构架;④展现城市标志——壮丽的城市空间轴线本身就兼具城市景观与认知地标的作用。 城市发展比较 回顾两座城市的发展的发展历程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北京有80多年的建都史和3000多年的建城史,最早是在燕山脚下的一片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最初进行都城规划是在元代,其后经明清两朝修建逐步完善,但轴线式的城市构图始终没有发生过根本性改变。而巴黎的建都史则长达1200多年。最初是从塞纳河上的城岛发展起来的, 城岛之所以成为最早的居民点主

大巴黎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大巴黎 规划规划新方法之新方法之新方法之尝试尝试 为了更好的规划大巴黎城市群,法国政府在五十年的时间里对其进行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的规划。包括从区域,省,城市以及到城镇各个尺度,街区; 涵盖从土地利用,住宅及设施建设,气候,大气环境,能源方面各个方面。 一、规划城市和规划城市和治理交通治理交通治理交通同步进行同步进行 众所周知,城市发展和交通之间的存在着最本质、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大巴黎地区,1965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包括, 5个新城规划, 4条放射线路的快速铁路系统(RER )规划,以及高速公路系统的规划,根据此规划,线路服务于700万局民,并且其辐射地区将在30内年吸引700万新的居民。 如今--五十年之后 ,大巴黎地区正在规划,8项国家级建设项目,6条高速铁路以及一个双核心“8"字形的快速铁路交通系统。此系统服务于1200万居民,并在20年时间里,吸引100万新居民。此系统沿线新车站附近地区(之前为城市建成区或是农业用地)的开发建设,得到国家法律,与当地政府或者区域联合政府土地开发合同的共同保障。 二、新的政策和手段新的政策和手段::@d aménagement durable? 短短几年,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思想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大巴黎地区的发展面貌。 巴黎700万甚至900万居民的日常消费,投资及生活模式直接影响其所在城市的发展。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经济可持续,生活可持续,环境可持续, 提出一个综合的研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关注于决策者,这些决策者包括城市居民,公司,政府和其行政部门。总的来说,大巴黎区域内包括500万决策人, 他们可能是个人或集体,可能是代表大众的,也可能是私人, 每个决策人都有自己的决定,其中的一些可能受到政策,及国家行政手段的影响。 如何整合这大量的独立决策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看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为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督的补充,建立一种机制,一种手段以使所有的决策人更好了解可持续发展 ,以地方的利益出发做出一个慎重的、有远见的决定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提出@d aménagement durable?这一工作方法,从地区的利益为出发点,将重要问题归纳简化成12 个可以量化指标体系。应用这种方法有两个主要优势,第一,它可使决策者--居民,企业,当权政府及行政部门更易了解相关问题并做出选择;第二,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实施,总资金的管理以及土地使用,此方法可以在项目进程的各个阶段综合考量项目的各个方面,以做出最好的决策。 因此,我们将各地市长、区域长官也作为影响当地决策的关键要素予考量。和当地其他他决策者--居民、公司等一起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决定当地的政策实施,包括政府资金的投入,信息传播,主要工程建设等。 具体来说,这个评价系统包含12 个主要的评价方面,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城市设计资料图片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

巴黎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设计论文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巴黎 摘要 本文对巴黎地区发展及沿历史改革进行城市的分析总结,主要对1965年前后的改造,对巴黎的规划主要容,措施及成效进行分析阐述,巴黎地区规划实现了从是去想市郊的发展,从遏制城市膨胀箱引导城市空间合理转变,解决了交通,住房等要素向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多要素发展。及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历史回顾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

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位,为出尽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把巴黎昔日许多破烂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卢浮宫和一大批古典主义大型建筑物都与主要干道,桥梁等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标志。1724年,丢勒花园延伸向西,其轴线可到达星型广场。这条轴线后来成为巴黎中枢主轴,18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爱丽舍田园大道,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旺道姆广场。

这一时期建筑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街道的改造,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特别是凡尔赛宫的总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影响很大,三天笔直的放射形大道和对称严谨的大花园为其后一些城市的规划所借鉴。看下图

奥斯曼改造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种种矛盾出现,大工业生产方式大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盲目扩建,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建筑艺术衰退,1853年~1870年,拿破仑三世执政,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历史上著名的“奥斯曼改建”。 主要容:(1)改造道路结构网,完成巴黎“大十字” 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城市中心区的改建。 (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 (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 (5)采用新城市行政结构,把重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

巴黎城市规划时间轴

早期[编辑] 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考古学家认为巴黎地区在公元前4200年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在此[30]。凯尔特人当中的高卢人分支巴黎西人在公元前250年就已经居住在塞纳河沿岸[31][32],所以巴黎市的核心就位于塞纳河上的西提岛(又译为“西岱岛”或“城岛”,?le de la Cité)。 公元前52年,罗马人征服了巴黎地区[30]。在此之前,巴黎地区只是一个名为巴黎西(Parisii)的凯尔特高卢人部落的聚居地。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 黎建城的开始。罗马人起初将该这座城市命名为吕得斯(Lutetia),但是后来在四世纪时改名为巴黎。但是罗马时期高卢行省的中心是在巴黎南方的里昂,巴黎当时只是一个小规模的人类居住地,而且人口都集中在塞纳河左岸。巴黎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持续扩张,成为一个拥有宫殿、竞技场、浴场与花园的繁华城市[33]。 中古时期 公元508年,法兰克人占领了巴黎,国王克洛维一世将巴黎定为墨洛温王朝的首都,法兰 克人利用木板在这里建立教堂和宫殿。但是此时的法兰克人统治的国家不过是一个部落的聚合体,并无严谨的组织。克洛维一世死后,法兰克王国遭到他的儿子们瓜分,巴黎很快又沦为地方性城市。在加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并不在巴黎,而是在亚琛等城市之间移动,巴黎地区当时是由“强者”罗贝尔来统治。公元9世纪,维京人入侵法国,并于公元845年进攻巴黎,于是巴黎人在城市周围建起了城墙抵御维京人侵略。因为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胖子查理软弱无能,于是在抵抗维京人进攻中享有盛誉的巴黎伯爵奥多(Odo),同时也是罗贝尔之子,在公元888年由大领主们推选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奥多的曾孙雨果·卡佩于987年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开创了卡佩王朝,同时巴黎也首次成为西法兰克王国的首都。 从公元11世纪开始,巴黎开始向塞纳河右岸发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区建立了市场和道路。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建设了首座环绕巴黎的城墙,还拓宽了城市道路,建设公共喷泉,同时修建了卢浮宫。巴黎于公元1348年遭到黑死病袭击,当时巴黎约有200,000人居住[34],而这次黑死病曾经在一天之内就造成800人死亡,并在1466年再度造成40,000人死亡[35]。巴黎在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和勃艮第公国的军队占领,但是后来瓦卢瓦王朝国王查理七世收复巴黎,在1453年结束了百年战争。1356年巴黎修建了第二道城墙。 1356年,王太子查理召开三级会议,筹备军资和赎金,却无意应答巴黎市民代表要求扩大三级会议权限、限制王权。1358年2月,巴黎市民艾蒂安·马赛(étienne Marcel)领导下起义,冲入王宫,查理出逃。后起义者联合扎克雷起义未果,查理调军围困巴黎,起义者遭镇压。 1436年,查理七世收复了巴黎。虽然巴黎恢复首都的地位,但是法国真正的权力中心仍然在卢瓦尔河流域[36]。 到了16世纪初(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周边建造了众多的城堡,法国的权力中 心才回到巴黎。1564年,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太后下令在城市中央修建杜伊勒里宫和花园,并将它与卢浮宫连接起来。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巴黎发生了天主教势力

巴黎拉德芳斯分析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以巴黎拉德芳斯新区为例 摘要: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又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并列为四大世界级城市。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改造旧城区,增高新建筑,增加建筑空间。二是合理规划,另建新城区。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 关键词:城市设计拉德芳斯新城 巴黎,这座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及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早在2000多年以前还是一个以西岱岛为中心、占地面积仅仅为0.5平方千米的渔民小村镇,经过时代变迁,现在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独有的非凡的城市建设规划艺术在世界城建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改造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城市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改造旧城区,增高新建筑,增加建筑空间。二是合理规划,另建新城区。巴黎城市改造两条路都走,不仅对老城进行改造还在原来的荒野上建成一个新城区——拉德芳斯区。巴黎城市改造,改造出一个举世瞩目的新区,并一举成为巴黎主要的商务区,是各国学习的楷模。 1.设计意图 从19世纪开始,巴黎城市规模发展迅猛,人口急剧增长。60年代初,巴黎大区的面积尽管仅为法国领土面积的2%,而人口却占了19%,法国大型的工商企业集团总部的70%设在巴黎地区。政府设置了一个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来负责就巴黎大区的规划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1965年该中心提出巴黎大区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在巴黎外围设立城市副中心,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城的概念和卫星城的计划,以平衡城市布局,分散居住人口,解决用地压力,并都付诸了实施。 2.拉德芳斯新城 目前,这些规划中城市副中心和新城都已相继建成并具一定规模,使巴黎的经济结构与基础设施布局得到了重新组合,扭转了经济生活过于向中心城市集中地状况,缓解了市中心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拉德芳斯新城的建设,这座现代化的巴黎郊区卫星城被称为巴黎的“曼哈顿”。拉德芳斯区将艺术和视觉效果充分结合,加上现代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体现出法国现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震撼,世界许多建筑业人士都来拉德芳斯区观摩。 2.1拉德芳斯设计理念

巴黎城市规划分析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法国最大的城市,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与纽约伦敦东京并称为国际四大都市。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艺术之都。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 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等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从巴黎的历史规划讲起。巴黎在历史时期主要有三次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其城市规划起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要介绍一下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巴黎,整个欧洲都如出一辙的肮脏,而巴黎甚至可以被称作是最脏的城市。在中世纪,街道没有铺路石,满地都是垃圾粪便堆积成的泥浆,下雨天更是肮脏不堪。巴黎的所有下水道都直接通向塞纳河,而市民又直接从塞纳河取水饮用。当时居住在凡尔赛宫中的贵族都直接在房间内排泄,因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房间居住,弄脏的房间就有人来清洁。这样一个肮脏的时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教对人们精神的黑暗统治,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疾病常发的社会现象促使城市改革发生。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统治地位被强烈动摇。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豪斯曼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前文提到的绝对君权时期,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开始有了些发展,巴黎昔日破破烂烂的房屋被整改成了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 绝对君权时期最伟大的产物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轴线一路向西延伸,于1724年其轴线到达星形广场,也称作戴高乐光场,矗立着闻名于世的凯旋门。巴黎于18世纪中叶至下叶完成了巴黎最壮观的林荫道—香榭丽舍大道。这条轴线成为了巴黎的中枢主轴,其上分别有卢浮宫,杜乐丽花园,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和凯旋门。 与此同时,巴黎出现了分布在一条轴线上的广场系列的规划。纪念性的公共广场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开始把绿化布置喷泉雕塑、建筑小品和周围建筑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注重处理好广场大小和周围建筑高度的比例。广场周围的环境以及广场与广场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广场是左边的旺道姆广场和右边的协和广场。 总的来讲,在绝对君权时期,巴黎完成了如下几条规划:1、基本完成了对市政、道路建设和建筑群、街道的改建,初步形成城市必需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景观,基本奠定了大都市的雏形;2、确立了城市中枢轴线,为城市的面貌和发展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3、广场建设的轴线变换、相互关系、尺度等系列处理手法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城市设计的发展。比如说左边这张图的星形广场,以其为中心辐射出去了十二条对称的道路。 接下来讲到著名的奥斯曼改造。1789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了城市建设的种种矛盾。拿破仑三世执政时期,由塞纳区行政长官奥斯曼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作。其改建的主要内容为以下六点:1、改建道路结构网,形成新的城市结构;2、城市中心区的建设;3、新建主要的基础设施;4、新建社会类城市服务设施;5、采用新的城市行政结构,从管理层次上变革;6、美化巴黎城市面貌。 奥斯曼改造的重要内容是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就是如图的红十字。奥斯曼将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巴黎著名景点与介绍 埃菲尔铁塔 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埃菲尔铁塔 卢浮宫 卢浮宫(Musée du Louvre)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右岸),是巴黎的心脏,始建于1204年,历经7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长680米,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为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为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 王宫最初始建于12世纪初,从15-18世纪历经4次改建和扩建。中院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风格,最为人们推崇。法国总统密特朗请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金字塔形透明屋顶。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腊、罗马、埃及及东方的古董,还有法国、意大利的远古遗物。陈列面积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

法国和巴黎简介

法国和巴黎简介 法国简介 地理位置及环境: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北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于欧陆顺时针方向,又分别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义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安道尔等国接壤。国境线共长5300公里,海岸线长约3120公里,是大西洋国家和地中海国家之间的一个交流点,且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法国人口: 空格5500万,位居欧洲第5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5人,是一个以法兰西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尔萨斯人,布列塔尼人,科西嘉人等少数民族约占人口总数的7.9%,另外有8%是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外国移民语言与国家标帜:法语为其国语。法语同时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全球使用人口超过1亿。法国国旗为蓝白红三色竖条旗,国歌为《马塞曲》。 宗教:

空格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其次是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全国分17教省,90个教区。 观光、文化资产及国力: 空格法国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第二大服务业和农产品出口国,第四大成品出口国。国民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仅次於美国、德国和日本。拥有三千年历史的首都巴黎,是法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法国文化、经济、艺术中心,素有「世界艺术之都」的美称。另外,里昂、马塞、里尔、波尔多、图卢兹、格勒偌布林、柏桑松、尼斯等都是法国的名城。除了众人知晓的巴黎时装、香水、化妆品、波尔多的红酒以及品种繁多的美味乳酪之外,法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强国,在核电、航太、高速铁路和通讯技术等方面都具领导地位。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551602 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3000千米。人口5780万多。多为法兰西人。居民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 5世纪建立王国。15世纪末形成中央集权国家。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此后,先后建立过

巴黎改建及巴黎总体规划图示布局分析

巴黎改建及巴黎总体规划的图示布局分析说明 一、巴黎改建 巴黎改建时间为18世纪初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雅各宾时期;2.拿破仑时期;3.拿破仑第三时期。改建内容如下: 雅各宾时期:最下层的贫苦人民的专政,城市建设重点是第三等级和城市贫苦手工业和工业者的聚居区 ①改善城市交通,增辟几条交通干道,特别是为劳动人民居住区铺设街道和路面,增加供水水井,清除垃圾,添置街灯; ②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 ③提出建筑应该追求简单,体现“建筑就像平民的道德一样单纯的”原则。 拿破仑时期: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权,城市建设活动主要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为颂扬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服务。 ①出租牟利的多层公寓为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 ②改建贵族,市中心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场与街道,以控制帝都风貌 ③改善城市面貌,对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及坡度做了明确规定 ④修建协和广场,并以其为控制城市的中心 ⑤修建凯旋门和明星广场 拿破仑第三时期: 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成为欧洲的最大交通枢纽之一。城市迅速发展,使城市原 有功能结构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城市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目的:城市的改建既有功能要求,又有改造市容、装点帝都的要求、还有政治目的:从市中心迁出无产阶级,改善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拓宽大道,疏导交通功能,消灭狭窄街巷,以便镇压起义者。功能要求、艺术要求、政治目的 内容: 1)完成了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2)在市中心开辟95公里顺直宽阔的道路 3)为美化巴黎城市面貌,对道路的宽度与两旁建筑高度,屋顶坡度都规定了一 定比例的限制 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 5)为适应城市结构变化带来的分区要求,市中心分散为几个区中心 6)建造了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和其它市政设施,促进城市近代化 7)重视绿化建设,修筑大面积公园。 1.不足: 1)未能解决工业化提出的新要求,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 2)城市内外交通衔接问题 3)以巴洛克的风格对城市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的原有面貌; 2.意义: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及实施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1年01月26日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林肯纪念堂和倒影池,次轴线南端正对白宫处建成杰弗逊纪念堂,林荫道两侧建造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建筑。在空间设计上,除方尖塔是制高点外,国会大厦高45米,为整个华盛顿市建筑高度定下了基调,所有建筑高度均不许超过它,在建筑风貌上采用古典柱式。由于有大片绿地、水面,因此整个空间布局开放、舒展、活泼,体现了城市的性质和主题。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与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总结

1.法国拉维莱特公园 PPT中: P21: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的发展: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工业用地再开发,“都市化、快乐和体验” 1983-1997,屈米(B.Tschumi),解构主义设计 在大众眼中,伯纳德·屈米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总是被看作异类,“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建筑作品,??屈米的作品属于这一类概念艺术作品”,拉维莱特的设计被理解为“与《乔伊斯花园》,《曼哈顿抄摹》没什么区别,都是屈米的思想,是他的一次建筑思维的投入和活动,一次概念操作的过程”,用屈米自己的话说,是一次“建筑游戏”。然而在分析了具体的作品之后,他却告诉人们一些不同的声音———在那些所谓的理论、概念和思想的堆积之下,设计师在拉维莱特的设计中体现出了很多随机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拉维莱特公园设计的初衷就是希望不要成为传统的公园设计,设计本身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鼓励表现冲突胜过合成,片段胜过统一,疯狂的游戏胜过谨慎的安排的理念”。公园基地在历史上包含两个重要的因素:1)1876年在此兴建了牲畜屠宰场及批发市场,鼎盛时期曾有3000名工人,在其周围逐渐形成一个混乱不堪的聚居地;2)在基地内有两条水渠穿越。一条是Ourcq水渠它为巴黎提供水源,还有一条St. Denis水渠,它是用来通航的。正是由于屠宰厂和这些渠道的存在,所以最后的设计中关于人的活动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拉维莱特的挑战是双重的:首先,需要疏散城市人口,创造一个新的有活力的城市焦点;其次,还要为巴黎的市民提供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屈米的这件作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作品,他不仅仅是一件实际的工程项目,他和《乔伊斯花园》一样,仍然是一次概念操作的过程,屈米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哲学理念,从而产生多种多的合成和替换的方法。所以说,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性的,屈米只是引起这一开放性的发起人。

法国巴黎城市规划

法国城市规划案例 城市规划的起源、任务和体系 一、城市规划的起源: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这种对未来空间发展的安排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可以扩大到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而在更小的范围内,可以延伸到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设计。因此,从更本质的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规划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在行政级别意义上的城市,也包括在行政管理设置、在市级以上的地区、区域,也包括够不上城市行政设置的镇、乡和村等人居空间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1)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 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4) 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5) 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根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进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三、城市规划的体系: 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包括基本法律(主干法)及其配套法规(从属法规)。我国还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规划法律体系。1)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主干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如国家的《城市规划法》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条例》;主干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如《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专项法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如《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3) 相关法城市建成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包含多个方面和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中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由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城市规划的基本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构颁布的法律和地方立法机构颁布的地方性法规构成。配套法规是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构成。我国的城市规划基本法

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Interpret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Paris 卞素萍 Bian Suping 摘要 本文分析了巴黎的城市结构、城市肌理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法在城市中的运用。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城市街道、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得到有效的整合。最后阐述了在旧城更新过程中保护和改造问题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绿地规划等,对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意义。关键词 巴黎 城市形态 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整合 保护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aspects of cities, which are urban structure, urban texture and urban spatial form. Moreover it introduces two classic means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interrelation, urban streets, transports and urban spaces may be integrated. Finally it expatiates the problem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and greenbelt planning. It provides many valuable teachings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ris, urban form,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transport, integration,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0)01-0074-03作者简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城市应有的特色,一直是各国探讨的重要问题。城市形态是城市的空间、建筑、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巴黎空间形态的发展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结构形式和类型特点及文化特征。以下将从城市形态因时空的因素而存在的差异性所表现出来的城市内部及外部特征即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肌理两方面来具体地阐述。 1. 巴黎的城市结构与城市的空间形态 巴黎城市形态的改造以全新的多中心布局的区域规划思想代替了单中心布局的传统手法。在丰富城市空间和城市自然环境的同时,较完整地保护了老城区的肌理,满足了城市发展的要求。其在轴向空间上的发展既保持了中心区的繁荣,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有序的增长空间。这种城市发展方式也是我国当前许多城市在面临更新时所值得借鉴的重要方面。 1.1 老城区城市空间历史景观的保护 沿着塞纳河这根城市轴线,埃菲尔铁塔、荣军院、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一直到新城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群沿着成网的干道向城市四周展开。这种文化积淀的轨迹已成为人类共同文化知识的特征。巴黎各轴线的关系尽可能利用了对景和借景的效果,如星形广场沿发散方向则向人们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城市街道空间。而城市也正由于保护了这些经典空间而闻名于世。 1.2 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的形成 巴黎的发展是以塞纳河为发展轴的带形城市结构,工业和居住用地重新安排在城市外围。规划了两条即南边“城市走廊”和北边沿塞纳河平行发展“城市走廊”。五座新城即在这两条走廊上,除新城之外,规划设计了均匀地布置在巴黎中心区周围的德方斯等九个副中心,每个副中心都分布有多样的配套公建和住宅,以减轻老城的负荷。同时加大它与老城间的快速交通的建设(图1)。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即将城市空间扩张限制在这两 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之间,此扩展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城市规划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1.3 独具特色的新城镇和副中心 周边的五座新城的共同特点有:与城市中心保持较近的距离;有方便快捷的公交换乘系统、轨道交通与城市相连;各项设施齐全;低层、低密度且与自然融合的生存环境;各种产业活动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大幅度缓解了原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巴黎众多副中心中最典型的即为集行政、商务于一体的新区的拉德方斯的建设,保护了历史名城的风貌,弥补老城区内空间发展的不足。其规划强调了区域协调和均衡发展,不仅包括产业和经济布局,也包括环境规划、服务设施、文化娱乐等涉及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 2. 巴黎的城市肌理的延续和空间特色的营造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进行结构性策划整合,及对城市核心区或重点地段的设计寻求合适的 1 巴黎拉德方斯 2 巴黎的城市轴线 3 巴黎协和广场 4 凯旋门 5 纪功柱 6 巴黎埃菲尔铁塔 74 国际城市形态论坛 International Urban Morphology Forum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0.1

国内外城市设计案例与实施分析

一、城市设计案例简析 古往今来,世界上优秀的城市设计实例为数不少。如按城市总体设计、中心广场设计、干道设计、绿化设计等去细分,更是不胜枚举。这里只能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名城,加以分析。 1.北京 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著名的古都。北京的城市设计,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城市设计实例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北京的古城基本上是明代建成的,她的前身是元大都城,就是按《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模式设计的。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吸取了明初中都和南京的布局和形制的特点,使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格局更加突出,城市轴线也延伸到外城,形成了长达8公里的雄伟庄严的南北中轴线。北京作为封建都城,城市设计的主题就是要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君临天下的气势与威严。北京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城市设计,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充分满足了这一要求。譬如在功能上满足了皇家政治(前朝)、生活(后寝)、游憩(御苑)以及礼制(坛、庙)、防御(城墙城楼)等方面的需要;在意识形态上,全城以皇宫为中心,中轴线为脊柱,左右对称,轴线上一重重城门,极力烘托出皇帝的权威,即所谓“非壮丽无以重威”。北京城由于经过整体设计,全城空间布局井然有序,更可贵的是有六海园林水系与之相陪衬,使规整中见自然,严肃中有活泼,这是历代都城中少见的。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重要批复中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规划和建设,要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首都的独特风貌。对珍贵的革命史迹、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具有重要意义的古建筑遗址,要妥善保护。在其周围地区内,建筑物的体量、风格必须与之相协调”。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发展北京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优秀传统。 2.华盛顿 华盛顿(Washington D.C.)是美国首都,也是世界名城,1791年由法国工程师朗方(L’anfant)规划。她的主题思想是体现美国在战胜英国殖民统治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城市设计巧妙地利用地形,以国会山高地为标志,设计了纵横两条轴线。主轴东西向,以国会为全市中心,南北轴线以总统府(白宫)为重点,两条轴线交叉点上建立华盛顿纪念碑(方尖塔),城市主轴以宽阔绿化为主。城市设计方案以后又经过补充完善,在主轴线两端建成林肯纪念堂和倒影池,次轴线南端正对白宫处建成杰弗逊纪念堂,林荫道两侧建造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建筑。在空间设计上,除方尖塔是制高点外,国会大厦高45米,为整个华盛顿市建筑高度定下了基调,所有建筑高度均不许超过它,在建筑风貌上采用古典柱式。由于有大片绿地、水面,因此整个空间布局开放、舒展、活泼,体现了城市的性质和主题。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与北京严肃、封闭的城市布局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两座城市规划设计的共同点是城市布局形式与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巴黎 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