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肺癌的淋巴结分区及最新分期

肺癌的淋巴结分区及最新分期

肺癌的淋巴结分区及最新分期
肺癌的淋巴结分区及最新分期

肺癌的最新分期(第7版)淋巴结分组

锁骨上区域

1 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

上区

2R 上气管旁(右)

2L 上气管旁(左)

3a 血管前

3p 气管后

4R 下气管旁(右)

4L 下气管旁(左)

主动脉淋巴结

AP区

5 主动脉下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

纵隔淋巴结下

隆突下区

7 隆突下

下区

8 食管周围(隆突下)

9 下肺韧带

N1淋巴结

肺门/叶间区

10 肺门

11 叶间

周围区

12 叶内

13 段内

14 亚段内

注意:

1、所有病人须标出术前的临床分期 cTNM 和术后的病理分期 pTNM。

2、送标本前,把10、11组淋巴结从标本上取下单独送(如可能,包括12组)。

3、左侧清扫: 5、6、7、8、9、10、11、“12、3a、4L”组

右侧清扫: 2、4R、7、8、9、10、11、“12、3a、3p”组

肺癌的最新分期(第7版)

T1:肿瘤最大径≤3厘米,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未侵及叶支气管近端。

T1a:肿瘤最大径≤2厘米

T1b:肿瘤最大径>2厘米但≤3厘米

T2:肿瘤最大径>3厘米但≤7厘米,或具有以下任一特征:侵犯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厘米、侵犯脏层胸膜,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波及至肺门区域,但未累及一侧全肺T2a:肿瘤最大径>3厘米但≤5厘米

T2b:肿瘤最大径>5厘米但≤7厘米

T3:肿瘤最大径>7厘米

或直接侵及胸壁(含肺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壁层心包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内距隆突<2厘米,但未侵及隆突或相关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波及至一侧全肺或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同一肺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下列结构:

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或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原发肿瘤同侧的不同肺叶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及肺内淋巴结转移,包括直接侵犯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对侧肺叶内伴有胸膜结节或出现恶性胸膜或心包积液

M1b:远处转移

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Ⅲ区(Level 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 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

肺癌分期及预后

一、TNM分期 TNM分期在临床上用的最多,也是国际通用的分期方法。T 代表原发肿瘤,数字后缀表示肿瘤体积和侵犯的部位;N 代表区域淋巴结,数字后缀表示侵犯淋巴结的水平;M 表示有无肿瘤的远处转移。 (一)关于 T 的具体分期 T表示的是原发肿瘤情况。Tx 表示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灌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如隐原性肺癌就属于这一类型。 T0 表示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意思是原位癌没有突破基底层,是原位的早期癌症。 T1 表示原发肿瘤≦3cm,而且肿瘤周围被肺或者脏层的胸膜所完整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也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 又可分为 T1a 和 T1b。T1a 指的是肿瘤的最大径≦2cm,而 T1b 说明肿瘤最大径﹥ 2cm ,但≦ 3cm 。 T2 表示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 1 )肿瘤最大径﹥ 3 cm ,但≦ 7cm;( 2 )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 cm (此时还有切除的机会);( 3 )累及脏层胸膜;( 4 )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如果满足四项中任何一项,在临床分期时就属于 T2 的范畴。 T2 又可分为 T 2a 和 T2b 。 T 2a 指的是肿瘤最大径≦ 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1)肿瘤最大径 > 3 cm ;(2)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 cm ;(3)累及脏层胸膜;(4)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 则指的是肿瘤最大径 > 5cm,且≦ 7cm。 T3 指的是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经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1)侵犯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 2 )肿瘤位于距隆突 2cm 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3)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4 )肿瘤最大径﹥ 7cm;(5)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 指的是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经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1)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2)与原发灶不同叶单发或多发的病灶。 以上是关于 T 的分期。主要是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距离隆突的位置,是否导致的肺炎或肺不张,是否累及全肺,对侧是否有转移灶,以及直接侵犯的一些重要脏器或结构等来进行的分期。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纵膈淋巴结图谱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纵膈淋巴结图谱 一、总论 1区:锁骨上淋巴结。 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 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自胸骨柄上界至无名静脉尾缘与气管交汇处。2L:上气管旁 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2L淋巴结位于气管左外侧缘的左侧。 3A:血管前。 这些淋巴结不像2组中的淋巴结一样相邻气管,它们的前方是血管。

3P:椎前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不像2组中的淋巴结一样相邻气管,而是位于食道的后面,也即椎前。4R:下气管旁。 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下界。4R淋巴结自气管的右侧至气管左侧缘。4L:下气管旁。 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这些淋巴结不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之间,而是位于这些血管旁。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他们是升主动脉或膈淋巴结(phrenic nodes),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前方和侧边。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以下。 9区:肺韧带淋巴结 位于肺韧带区。 10-14区:肺门、肺叶及(亚)段淋巴结。 属于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 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 至叶间区域,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二、各论

1.锁骨上淋巴结:包括下颈部、锁骨上、胸锁颈静脉切迹区域。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与胸骨柄上缘。 气管中线:1R与1L的分界线。 2R区.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气管左侧旁。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无名静脉尾缘与气管交汇处。 2L区.左上气管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缘。气管前第二区淋巴结之左侧,即是2R淋巴结。 也存在一个小的血管前淋巴结,即3A淋巴结

肺癌淋巴结分组

肺癌淋巴结分组 发表者:秦建军5789人已访问 肺癌新TNM分期系统解析 2012-08-27 15:44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作者:支修益等 在2009年7月于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公布了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系统。该系统是IASLC在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大量肺癌病例的数据回顾、验证及统计学分析后,向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on Cancer,AJCC)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的。 自1968年UICC颁布第一版肺癌TNM分期以来,肺癌TNM分期系统共进行了5次修订。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C. F. Mountain制定的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由于UICC和AJCC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所依据的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北美,多数来源于M. D. Anderson癌症中心一家医疗中心(M. D. Anderson癌症中心4351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肺癌研究组968例,共5319例),且多为外科治疗病例,时间跨度较长(1975~1988年),且未提供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全球肺癌的真实情况。 1998年,IASLC分期委员会在Peter Goldstraw领导下开始着手进行肺癌新分期系统的修订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共19个国家)收集了1990~2000年间100 869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有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新发病例81 01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67 725例,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rcinoma,SCLC)13 290例。经过科学充分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新的肺癌分期系统。

肺癌淋巴结图谱

肺癌淋巴结图谱 2009年,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新的肺癌淋巴结分布图,目的是折中NSRUKE与美国胸科学会在淋巴结分区上的差异,并且改良了每一区淋巴结的解剖界限的定义。本章节,为了更好理解国际肺癌研究协 会淋巴结分布图,我们提供注释与CT图像。 1区:锁骨上淋巴结。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自胸骨柄上界至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汇处。2L.上气管旁,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2L淋巴结位于气管左侧缘的左侧。 3A.血管前,这些淋巴结同2区淋巴结一样不靠近气管,位于血管前方。 3P.椎前淋巴结,位于食管之后椎体之前。 4R.下气管旁,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下界。4R淋巴结自右侧至气管左侧缘。 4L.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不是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主干之间,而是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前方与外侧。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属于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11区:叶支气管开口之间,11s位于右侧上叶和中间干支气管之间,11i位于右侧中叶和下叶支气管之间。 12区:紧邻叶支气管淋巴结。 13区:段支气管周围淋巴结。 14区:紧邻亚段支气管淋巴结

肺癌淋巴结分组

肺癌淋巴结分组 发表者:秦建军5789人已访问 肺癌新TNM分期系统解析 2012-08-2715:44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作者:支修益等 在2009年7月于美国旧金山举行得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I 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 The StudyOf Lung Cancer,IASLC)公布了新修订得肺癌TNM分期系统。该系统就是IASLC在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大量肺癌病例得数据回顾、验证及统计学分析后,向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Against Cancer,UICC)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mitteeonCancer,AJCC)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得。 自1968年UICC颁布第一版肺癌TNM分期以来,肺癌TNM分期系统共进行了5次修订。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得就是C、F、Mountain制定得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由于UICC与AJCC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所依据得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北美,多数来源于M、D、Anderson癌症中心一家医疗中心(M、D、Anderson癌症中心4351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肺癌研究组968例,共5319例),且多为外科治疗病例,时间跨度较长(1975~1988年),且未提供高等级得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全球肺癌得真实情况。 1998年,IASLC分期委员会在Peter Goldstraw领导下开始着手进行肺癌新分期系统得修订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共19个国家)收集了1990~2000年间100 869例肺癌患者得资料,其中有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得新发病例8101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rcinoma,NSC

肺癌的淋巴结分区及分期

肺癌的最新分期(第7版)淋巴结分组 锁骨上区域 1 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 上区 2R 上气管旁(右) 2L 上气管旁(左) 3a 血管前 3p 气管后 4R 下气管旁(右) 4L 下气管旁(左) 主动脉淋巴结 AP区 5 主动脉下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 纵隔淋巴结下 隆突下区 7 隆突下 下区 8 食管周围(隆突下) 9 下肺韧带 N1淋巴结 肺门/叶间区

10 肺门 11 叶间 周围区 12 叶内 13 段内 14 亚段内 注意: 1、所有病人须标出术前的临床分期 cTNM 和术后的病理分期 pTNM。 2、送标本前,把10、11组淋巴结从标本上取下单独送(如可能,包括12组)。 3、左侧清扫: 5、6、7、8、9、10、11、“12、3a、4L”组 右侧清扫: 2、4R、7、8、9、10、11、“12、3a、3p”组

肺癌的最新分期(第7版) T1:肿瘤最大径≤3厘米,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未侵及叶支气管近端。 T1a:肿瘤最大径≤2厘米 T1b:肿瘤最大径>2厘米但≤3厘米 T2:肿瘤最大径>3厘米但≤7厘米,或具有以下任一特征:侵犯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厘米、侵犯脏层胸膜,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波及至肺门区域,但未累及一侧全肺T2a:肿瘤最大径>3厘米但≤5厘米 T2b:肿瘤最大径>5厘米但≤7厘米 T3:肿瘤最大径>7厘米 或直接侵及胸壁(含肺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壁层心包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内距隆突<2厘米,但未侵及隆突或相关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波及至一侧全肺或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同一肺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下列结构: 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或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原发肿瘤同侧的不同肺叶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及肺内淋巴结转移,包括直接侵犯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分开的肿瘤病灶位于对侧肺叶内伴有胸膜结节或出现恶性胸膜或心包积液 M1b:远处转移

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Ⅲ区(Level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该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Ⅶ区:上纵隔淋巴结。咽喉癌、食管癌及甲状腺癌可以转移至此,故

肺癌转移到淋巴症状

肺癌转移到淋巴症状 文章目录*一、肺癌转移到淋巴症状*二、肺癌扩散到淋巴能活多久*三、肺癌转移有哪些症状 肺癌转移到淋巴症状1、肺癌转移到淋巴症状 肺癌转移到淋巴之后,很多肺癌病人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此时肺癌患者的症状是疼痛。但是淋巴结转移早期是感觉不到疼痛的,但是用手触摸,会感觉淋巴结质地坚硬,特别是右锁骨上级颈部触及肿块,这是因为肺癌淋巴转移时,由于肺癌沿着淋巴管转移到颈部或锁骨上所引起的。 当肺癌肿瘤转移至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时,肺癌患者会出现淋巴结会肿大的症状。当用手触摸时常伴有疼痛的症状。因此,当肺癌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时,肿瘤细胞会沿淋巴管转移,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的症状,特别是肺癌淋巴结转移晚期,疼痛症状更为明显。 2、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哪些情况 肺癌淋巴结转移是支气管肺癌主要的扩散途径。肺癌淋巴结转移分三种情况:一是肺门淋巴结转移N1。N1型肺门淋巴结转移可通过外科手术得到比较好的根治性治疗。病理证实,肺门淋巴结转移N1的病人,术后加上辅助化疗,生存率很高。而中晚期患者(N2,N3)因为病情较严重,身体机能普遍低下,治愈的可能性很

小,但是如果患者此时能够正确选择治疗方法,还是可以带瘤生存,实现生命周期的延长。 3、肺癌淋巴转移怎么治疗 在肺癌淋巴转移的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如 手术+放化疗或手术+生物免疫治疗。前者效果显着,但放化疗产 生的毒副作用带来的后续影响较大。后者主要是通过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变癌细胞的生长生存环境,达到扼杀肿瘤的目的。 在发生肺癌淋巴结转移时,如果是早期,是很有希望得到较 好的治疗效果的,因此患者一定不能拖延病情,要尽早治疗。 肺癌扩散到淋巴能活多久肺癌扩散到淋巴的存活率,取决的 因素很多,包括患者体质、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及治疗方法 的正确选择。 其实肺癌扩散到淋巴也就说明患者为肺癌伴淋巴结转移,如 果没有胸水的话及积极治疗可以生存二三年的,如果治疗效果差 的话一般只有半年左右的。 肺癌转移有哪些症状骨转移: 大约有百分之五十肺癌病员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 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最新颈部淋巴结分区示意图54342

Ⅰ区(Level 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颌下)两区。 Ⅱ区(Level Ⅱ):前界为茎突舌骨肌,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1/3,上界颅底,下界平舌骨下缘。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上组。以在该区中前上行向后下的副神经为界分为前下的A区和后上的B区。Ⅲ区(Level Ⅲ):前界为胸骨舌骨肌外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平面(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上接Ⅱ区,下接Ⅳ区。主要包括肩胛舌骨肌上腹以上的颈深淋巴结群中组。 Ⅳ区(Level Ⅳ):为Ⅲ区向下的延续,下界为锁骨上缘,后界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3段。主要包括颈深淋巴结群下组。 Ⅴ区(Level Ⅴ):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前界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以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即Ⅲ、Ⅳ区分界)分为上方的A区(颈后三角区)和下方的B区(锁骨上区)。包括颈深淋巴结副神经链和锁骨上淋巴结群。 Ⅵ区(Level Ⅵ):带状肌覆盖区域,上界为舌骨下缘,下界为胸骨上缘,两侧颈总动脉为两边界,包括内脏旁淋巴结群。 VII区(Level VII):为胸骨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的上纵隔区。

Ⅰ区:包括颏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ⅠA:颏下区,无临床重要性。 ⅠB:颌下区,为口腔肿瘤转移所在。 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 ⅡA:颈内静脉淋巴结,为头颈肿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区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结。 ⅡB:位置在后上,被胸锁乳突肌覆盖,这部分淋巴结常常是鼻咽癌的转移处。外科颈清扫术后复发也常在此处。 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 ⅤA:脊副神经淋巴结 ⅤB:锁骨上淋巴结。 一般临床处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讨论锁骨上淋巴结问题,应该分开。 Ⅵ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有人把咽后淋巴结也归属这一区。该区两侧界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