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有效利》

1.将错误视为个性,一味迁就。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珍爱生命”“珍视个性”一时成了频频出现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口头的热门词汇。可以这么说,中国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将学生视作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生命意识的人来看待,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进步,改革的成功。

然而,就在积极倡导“珍爱生命”“珍视个性”的同时,我们似乎又走进了另一条死胡同:为了不充当扼杀学生个性的“刽子手”,为了不落下贻误下一代的罪名,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回答时,不管对错,不问是非,一律加以肯定,这不能不说是新课改中的一大“怪现状”。

试想,如果“一(位)蚂蚁”对,“一(名)蚂蚁”对,那么,“一(块)蚂蚁”可以吗?“一(座)蚂蚁”正确吗?若此,“语文教学”还有“教学“的必要吗?

当然,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丰富性和学生对知识反应的多元性,注定我们的教学必须“珍视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应当呵护学生的奇特思维,鼓励学生的个性感悟,使之不禁锢于教师,不局限于教材,不拘泥于传统。但是,“珍视学生的个性”并不是任由学生肆意放荡、不辨是非。

2.将错误视为猛兽,一概棒杀。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整堂课设计精巧、内容精当、语言精致、板书精美,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妙绝伦。无疑,这是堂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就在课堂行将结束时,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没有得到宙斯的允许就到太阳神那里去拿取火种,这是一种偷窃行为,应当受到惩罚。”一听此言,这位教师立刻慌了手脚,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无奈之下,只得悻悻回应道:“普罗米修斯是为了让人类摆脱没有火的悲惨生活才这样做的,这跟我们平常说的偷窃行为不一样。”随后便匆匆结束了教学。课后,这位教师不无伤感地说:“这堂课让那孩子给害了!”

出现这样的“怪现状”,不能不提时下对于“好课”的评判标准。尽管《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已有十年,尽管我们一再倡导“以生文本”“以学定教”,然而真正落实到课堂上,许多人依然习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审视教学的优劣与成败。而所谓的“好课”,自然就是教学流程顺畅、师生配合默契、时间把握合理之类的课了。正因如此,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让学困生来回答或展示,更害怕由于学生一时出错而影响了整堂课的节奏,最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所以,为了减少学生出错的概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把一个大问题拆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小心谨慎地加以引导,以求不出轨、不出错。

其实,课堂是最容易出错,也是最应当出错的地方。没有错误的课堂恰恰是课堂最大的错误。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害怕与回避,更不应一概棒杀;而应当正视错误,冷静分析错误产生的原由,并从中找准“豁口”,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由“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注学生的错误,将其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历来受到中外教育名家的重视。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为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应当采取理解的态度,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法宝”。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教师应充分了解其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之得到有效的转化。

新课改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产生的错误性学习资源。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也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曾明确倡导“要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并以“课堂应差错而精彩”作为研究的主题;周卫东、蒋寿军等老师还专门著文,在《江苏教育》、《教学月刊》等刊物发表了相关的观点或经验。这些理论或研究均对本课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课题的实施

(一)研究的目标

1.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错误的类型及成因分析,探索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策略;

2.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及自我思辨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的价值研究。

(1)利用错误夯实学生语言。

尽管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但这些语言往往是不规范、不系统的。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程度,通过有效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识,发展听、说、读、写、书等方面的能力。

例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后,安排了仿写环节,其中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2)利用错误引发学生思辨。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思维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正是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点上既学习了语言,又发展了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学习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错误中隐含的价值因子,引导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将错误中的“合理成分”激活。这样,即便是错误也会生发出不一样的精彩。

(3)利用错误传递学生温情。

作为承载着教育孩子求真、向善、臻美使命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一颗涌动的爱心与一片缱绻的爱意。然而,不少教师却不明此理,常常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便对其进行训斥、讽刺,甚至谩骂。殊不知,当学生学有所误、知有所困之际,正是教师传递温情、雕凿灵魂之时。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槐乡的孩子》时,出示课题后,请一位学生朗读课题。谁知这位学生将“huái”读成了“huí”,结果引来其他同学一阵哄笑。对此,这位教师这样引导——师:这个字的确很难读,老师也曾读错过。不过我想说的是,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齐)帮助他。

师:谁来帮助他呢?

生:(看着老师)这个字应该读“huái”。

师:你想帮助我吗?

(生恍然大悟,立刻转过身来,对着刚才读错的那位同学。)

生:这个字应该读“huái”。

生:(淡淡地)哦。

师: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

生:他好像不是很愉快。

师:那该怎么说呢?

(生若有所悟,再次转过身去。)

生:我觉得你其他地方都读得很好,就是这个“槐”字需要努力一下。这个字应该读“huái”,不读“huí”。

生:谢谢你。

在这一教例中,当一位学生因为读错课题而引来其他同学的哄笑时,这位教师没有批评那位读错的学生,也没有指责那些嘲笑同学的孩子,而是通过“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和“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错误与不足,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正是有了教师机敏睿智、春风化雨的引导,才避免了一次哄笑带给学生无言的伤害;也正是有了教师诚挚和谐、润物无声的伴奏,课堂因此弹奏出了如此美妙动人的乐章。

(4)利用错误拂拭学生心尘。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尚未成熟,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在这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时代,难免会遭遇心灵的污染与精神的沙化。对此,教师应当用自身高洁的人格与智慧的点拨去教化他们,拂拭他们不明净的心灵,绿化他们不圣洁的心境,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黄继光》时出现的场景:

师:学了课文以后,你想对黄继光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黄继光,你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生:我想对黄继光叔叔说,在最危急的关头,你用宽博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你用无畏的精神,换取了战友的生命;你用坚定的信念,迎来了战斗的胜利!人民不会忘记你!

(学生鼓掌。)

生:我想说,黄继光,你一定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去死的吧!

(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

师:哦,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当时黄继光已经身负七处重伤,而且没有一件武器了,他知道自己反正是一死,不如死得壮烈些、伟大些。

师:这位同学的体会很独特。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黄继光在扑向敌人火力点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生:黄继光从昏迷中醒过来时,他一定想到了指导员、战友们、祖国人民、朝鲜人民对他的期望,是这股力量鼓舞着他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不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做的。

生:他肯定在想怎样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当英雄。

师:是呀,黄继光和无数无名英雄一样,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不是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这些英雄们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那是因为他们对祖国、对人民有着一种高度的爱和无限的情啊!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当教师提出“你想对黄继光说些什么”这一问题时,一位学生却出人意料地说出“黄继光,你一定是为了当英雄,才这样去死的吧!”这样的“另类”之语。对此,这位教师没有直接评价学生的对与错,而是用一句“黄继光在扑向敌人火力点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将问题回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思索、争辩,在对话中互激互促,互助互补,从而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到了英雄的精神品质。

2.小学语文课堂学生错误的成因剖析。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是教师应然的义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错误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鲜有教师对其进行梳理与归类,致使很多错误未能得到有效矫治,也使不少错误资源白白流失。笔者不吝浅薄,试图从学生、教师、文本三个维度来剖析学生错误的成因。

(1)生源性错误。

生源性错误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发生的错误源于学生本身,其中包括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错误。

①因认知缺陷而出错。

由于小学生阅历浅、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认知错误。如教学《江雪》时,有学生质疑:“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教师将问题回抛给其他学生,结果,他们提出了多种猜测:“可能那个老翁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可能老翁遇见了什么伤心事。”“可能是他非常喜欢钓鱼,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他可能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由于缺乏对本诗背景的了解,无论学生怎么猜测,他们的回答不错即偏,很难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此时,教师若能引入有关柳宗元的生平简介,那么萦绕在学生心头的一切疑云便可消散殆尽了。

②因粗心大意而出错。

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他们常常由于观察不仔细、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从而造成诸多学习上的错误。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朗读这句话时,有学生将其中的“半途而返”读成了“半途而废”。事实上,并不是他们不明白“半途而返”和“半途而废”的异同,但由于“半途而废”是一个常用词,学生接触比较多,运用也比较频繁,而“半途而返”是一个生僻词,与“半途而废”仅一字之差,稍不留神,便将“半途而返”读成了“半途而废”。

③因感知粗略而出错。

小学生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深刻性与整体性。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有学生认为:“廉颇有意欺负蔺相如,蔺相如不但不反击,还老躲着,真是太窝囊了。”显然,这位学生对课文内容只有肤浅的理解和粗略的感知,并没有真正读懂文中的人物。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引发学生思辨,从而体会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忍辱退让的可贵品质。

(2)师源性错误。

所谓师源性错误,是指由于教师教学行为不当而导致学生产生学习错误。

①因教师误读而使学生出错。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不同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不能准确地解读教材,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方向,学生出错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出示:“课文讲了()的小柳树()的小枣树。”学生找到了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漂亮、得意、骄傲)的小柳树、(会结果、谦虚、温和)的小枣树。接着,教师追问:“小柳树和小枣树,你喜欢谁呢?”所有的学生都说喜欢小枣树,因为他会结果,还不骄傲;而小柳树不但不会结果,而且还看不起人,所以不喜欢。见此情景,教师顺势引导:“小朋友都喜欢小枣树,那么就把为什么喜欢小枣树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把为什么不喜欢小柳树的句子波浪线画下来。”于是,学生纷纷读课文,找句子,然后展开讨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要向谦虚的小枣树学习,不要像小柳树一样骄傲。

对于这样的教学,笔者着实不敢苟同。《小柳树和小枣树》是一篇含义深刻的课文,如果不加细读,很多人会错解其意,误认为作者是在褒“枣”抑“柳”。事实上,课文是想借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生长特点,告诉人们要正确看待每个人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不要刻意颂扬谁或贬低谁。上例中,这位教师显然误读了文本,致使学生跟着老师一步步走向错误的泥潭。

②因教师误导而使学生出错。

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美丽的使者、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所以教师一时的误导,极易让学生在思想上或认识上产生偏差,从而误入歧途。

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问:“你认为朱自清想借《春》表达怎样的感情?”一位学生回答:“对春天的喜爱。”另一位学生补充说:“对春天的赞美。”不难看出,学生对此问题已基本理解了,可教师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还有其他看法吗?”短暂的沉默后,一位学生说:“表达了对年轻人的赞美。”一语未了,顿时引来一阵笑声。学生为何会有如此不着边际的回答?课后,这位学生道出了心里想法:“平时老师让我们回答问题,如果大家看法一致,就不会再问‘还有其他看法吗’,如果再问,就表示刚才大家的看法不对。所以我想:可能作者不是赞美春天,而是赞美人。”

原来学生回答问题也有一套“潜规则”。教师一句不经意的“还有其他看法吗?”不想成了学生犯错的根源。

(3)文源性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完全源于自身或老师,有时候,文本的疏漏、偏差或错误也会诱发他们犯错。

①因编辑失误而使学生出错。

有人说:“教材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媒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这种特殊性更对教材的准确性提出极高要求——‘零失误’,这样才能避免误人子弟。”其实,文章是人写的,教材是人编的,即使有错也是正常的,但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努力实现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审美性的高度统一,这应当成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吧!

如浙教版第十二册教材选编了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在默写这首诗时,许多学生将题中“邸”字下面的一点写成了一横。原来,文中“题临安邸”四字为隶书,“邸”字下面的一点悄然变成了一横。学生不明此理,自然纷纷掉入陷坑,让字体给“忽悠”了。

又如,《三峡之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教学中,教师请学生说说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结果学生说到了“露水”、“橘柚树”、“霜”、“阳光”。显然,学生的理解有误。何故?原来这句话存在着逻辑混乱的问题,文中将“露水”比喻成“霜”,却在中间插入了“峡风有些凉意”,给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了干扰,错误由此产生。

②因文本残缺而使学生出错。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使课文内容更具规范性和典范性,常常会对原文进行一番修改,或压缩删除,或修补调整。这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文本内容呈现的不完整,致使学生在理解时常常发生错误。

例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通过林黛玉初进大观园时与众人见面的经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的“凤辣子”形象。但由于课文选自《红楼梦》极小的一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此文时,往往被王熙凤虚伪的表象所迷惑,误认为其待人热情、关心他人。

其他如《丑小鸭》《临死前的严监生》《窃读记》等课文,由于删改内容较多,也常有学生产生误读。此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将错误视作教学资源,巧引妙导、智慧引领,让学生“从浅表逐步深入,由错误走向正确”。

3.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犯错,一次次地纠错,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不断获取,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思维得以不断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其背后的学习障碍,同时更要慧眼识金,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冷静“出招”、顺“错”而导,让课堂因此弥散智慧的芳香。

(1)顺水推舟,正面直引。

【案例】《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在一次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临近结束时,教师问:“同学们,那个金碧辉煌、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终随着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化为了灰烬。如今,只剩下五千余亩的废墟还在风雨中诉说着当年恢宏的气魄与那段屈辱的历史。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圆明园遗址前,最想说什么?”

“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给毁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有学生说。

“这帮强盗实在是太残暴、太可恨了!”又有学生说。

“圆明园的毁灭让我心痛不已、愤怒不已!”还有学生说。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站了起来,大声说:“这些英法联军实在是太可恶了!等我长大了,也要用一把大火将他们的首都化为灰烬。”这一突如其来的回答,顿时让课堂沸腾了起来,有几位学生跟着附和。听着学生荒诞、野蛮的想法,教师沉默了数秒钟,然后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很憎恨那些英法联军,是吗?”

“是!”学生齐声回答。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那么宏伟、那么壮观的圆明园,让两个强盗毁于一旦,谁不心痛、谁不气愤啊!正如课文开头所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任何一个热爱人类文明的人是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径的!”

教师环视了一下四周,继续说:“所以,如果有一天,你也用火烧了他们的首都,杀了那些无辜的人们,做起了这种强盗的行径,你觉得这样做明智吗?”

“不明智!”一位学生高声说,“我们应当捍卫世界和平,不要让战争再次发生了!”

“我们应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另一位学生补充道。

“对了,这才是明智的做法啊!”教师深情地说。然后,她走到那位男生跟前,说:“孩子,你很聪明,也很爱我们的祖国,我想,你应该知道自己现在最应当做的什么?”

“好好学习,长大了保卫祖国、报效祖国!”

“哗——”课堂上掌声雷动。

在这一教例中,面对学生那些“火药味”十足的回答,教师如若厉声呵斥、严加指责,无疑是既自损了形象,又棒杀了学生的想象。而这位教师却能欣然面对课堂上的“另类之音”,并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一番春风化雨般的话语,透露着教师对学生的无限深情与殷殷期盼,同时也折射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的气度与风范。

(2)回归文本,以退为进。

【案例】《临死前的严监生》教学片段

师: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

生:严监生,你真节约,快要死了还担心费灯油!

生:我不同意,他是个有钱的人,却为了一茎灯草断不了气,这不是节约,是吝啬。

(学生开始争执起来。教师随即板书:“节约”“吝啬”。)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难免出现认知模糊、理解偏差、内涵把握不准、情感领悟不深等情况。对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智慧,悦纳学生的错误,同时,还应当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回归文本的细节,回归文本的血脉,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泳、想像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上例中,当学生发出“严监生,你真节约”这样的慨叹时,这位教师即时地抓住这一宝贵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再次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正是这一回归,学生不仅正确区分了“节约”和“吝啬”的异同,而且对文中的人物有了准确、深刻的认识。这一原本极不和谐的课堂错误,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呈现出了一番别样的精彩。

(3)转换视角,反诘归谬。

【案例】《景阳冈》教学片段

师:从武松饮酒这件事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感受到了武松豪爽的性格,想喝就喝,想说就说。

生:我觉得武松真是个酒鬼!

(话音刚落,教室里一片哗然,许多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师:你的感悟很特别,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这家酒店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一般人在这里喝酒最多不过三碗,可武松却一口气喝了十八碗,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酒鬼。

师: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的脑海中,酒鬼是怎样的人?

生:在我的脑海中,酒鬼是只知道喝酒,不知道做事的人。

生:在我的脑海中,酒鬼是整天拿着酒瓶子,喝得醉醺醺的人。

生:我们村里有一个人,他每天都要喝酒,而且一喝就醉。我觉得他是酒鬼。

师:那么,武松是这样的人吗?

生:我觉得武松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爱喝酒,但不糊涂。

生:我也觉得武松不是酒鬼。并不是所有爱喝酒的人都是酒鬼。其实武松的心还是挺细的。

师:哦,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中说“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这说明武松做事还是很细心的。

生:对,我在《水浒传》里也读到过,有一次武松经过孙二娘开的酒店。孙二娘本想用药酒毒倒武松,却被武松识破了,这说明武松虽然爱喝酒,但做事还是很小心的。

师:是啊!古人说:“鉴照人影,酒映人心。”武松好饮酒、善饮酒恰恰说明了他直爽、豪放的性格。

上例中,因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模糊解读,以至于误认为“武松真是个酒鬼!”如何化解这一课堂错误,这位教师采用了“转换视角、反诘归谬”的策略。他先是用一句“你的感悟很特别”主动接住学生抛来的“球”,然后巧妙地从侧面进行反诘:“我想问一下大家,在你的脑海中,酒鬼是怎样的?”“你觉得武松是这样的人吗?”以此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思辨与归谬中逐渐形成对武松的正确评价。显然,这里的“错误”已然成了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火种。课堂上那一粒细小的沙子,在教师智慧的点拨下,悄然变成了一颗美丽的珍珠。

(4)顺势比照,转“误”为“悟”。

【案例】《山行》教学片段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将“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写成了“深”。)

师:一些同学把“生”写成了“深”,(板书:“生”“深”)我想请这些同学来谈谈写“深”的理由。

生:我想,有白云的地方,山一定很高,可能是深山老林,所以写了这个“深”。

生:《寻隐者不遇》中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想这两个“深”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就写了这个“深”。

师:那么,这里的“生”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产生的意思。

师:如果你是杜牧,会用哪个呢?

生:我觉得还是用“生”好。因为“生”有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生:我也觉得用“生”好。因为从诗中我们知道诗人顺着石径往山上望,看见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如果用“深”的话,他就看不见人家了。

师:从这个“生”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在一片红红的枫树林中,白云在慢慢地上升,飘飘悠悠的,好像是在仙境一般。

生:我仿佛看到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一户人家,他们正在做饭,炊烟袅袅升起,和云雾融合在一起,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常有学生会将诗中的“生”写作“深”。对此,不少教师往往是轻轻一点便匆匆而过了;而上例中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根据这一错误资源,顺势引导学生比照“生”与“深”的异同,畅想“生”字背后所蕴含着的美妙意境,从而为学生架设了一座通向文本、走进诗境的桥梁,课堂因此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4.教师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基本要求。

(1)面对错误,教师要有一双慧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实,我们并不缺乏资源,而是缺乏一双善于发现和利用资源的慧眼。譬如,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每天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面对错误,优秀的教师往往能敏锐洞悉并捕捉其中的价值因子,然后采用独特、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加以引导,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起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有学生将“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增加了分量”一句中的“一小碟花生米”读成了“一碟花生米”。对此,教师引导说:“刚才这位同学把一个小小的‘小’字读丢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小’字能丢吗?”学生通过再读文本,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不能没有这个‘小’字。因为‘一碟花生米’已经很少了,而‘一小碟花生米’就更是少得可怜了。从这个‘小’字可以看出周总理的生活真的很简朴。”还有的说:“这一小碟花生米是‘我’和总理两个人一起吃的。如果没有‘我’的话,总理可能吃得还要少。所以我认为这个‘小’字不能漏了。”……

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因一时疏忽而漏读了一个“小”字,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却被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随后,教师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通过对“小”字的比照与品味,引导学生深刻体悟“小”字的精妙及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意旨。由此,学生的语言随着寻常的“小”字变得丰润起来,学生的情感随着冰冷的“小”字变得热烈起来,学生的思维随着静态的“小”字变得活跃起来。

(2)面对错误,教师要有一些机智。

前苏联教育家苏纳波林曾说:“教师缺乏了所谓的教学机智,无论他怎样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实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知有所误时,教师应当以其敏捷的思维力与应变力迅速调整跟教学进程不一致的内容,并用智慧的言语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用智慧的能量去照亮学生稚嫩的生命。唯此,方能拨云见日,演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达与美丽。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教学《镇静的女主人》一课中,他让一位学生用“姆”组词。可这位学生却出人意料地说:“姆,姆亲”。顿时,整个课堂哄然大笑。这时,贾老师比“女主人”还镇静,他用信任的目光和鼓励的口吻对这位学生说:“你还没说完,请继续往下说。”片刻之后,这位学生说:“姆,母亲的母加上女字旁,就是保姆。”话音刚落,课堂上骤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分明是对那位学生由错误走向正确的鼓励,更是对贾老师那种机敏睿智的课堂驾驭能力的赞赏与叹服。

(3)面对错误,教师要有几分底气。

综观时下小语教坛,语文教师底气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备课、批改、辅导学生,或者忙于赛课、比武、课题研究,却疏忽了对教学基本功的锤炼和对自身文化底蕴的积淀。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白居易的《忆江南》。课堂上,有学生将“能不忆江南”中的“不”读作了“bù”,于是,马上有一位学生提出异议,认为这里的“不”应读成“bú”,理由是“不”后面的“忆”是第四声。对此,教师说:“‘能不忆江南’中的‘不’字很容易读成‘能不(bù)忆江南?’在这里要读‘不(bú)忆’。”

的确,这里的“不”很多人容易读错,可遗憾的是,这位老师也成了“很多人”中的一人。

要判断这个“不”字的读音,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诗词格律方面的常识。

《忆江南》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等,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中间两句为七言,多用对偶。其中单调的词格为:

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以此观照“能不忆江南”一句,“不”字当读仄声,所以此字应读“bù”而不读“bú”。

另外,我们也可从断句上辨别“不”字的读音。按照这位教师的读法,此句的断句应是“能/不忆/江南”。那么,这样读法是否符合《忆江南》的格律呢?我们只要参读一下白居易写的其他两首《忆江南》便知,这样的朗读显然是误读。试想,如果我们将“何日更重游”读成“何/日更/重游”,将“早晚复相逢”读成“早/晚复/相逢”,岂不贻笑大方了。

透过上例,再一次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语文教师对于加强自身的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是多么的重要。

三、课题的成效

1.构建了语文课堂学生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一般操作模式:树立正确的错误观;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将错误资源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等实施策略。

2.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一年

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 源的有效利用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摘要: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缺乏缜密性,因此,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错误”往往蕴含着他们的独特想法和创新意识,变错误为资源,化腐朽为神奇,这是一种教学机智,教师要借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利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每天都在出错,可以说,错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学习错误,对学生来说,是学习中的宝贵财富;对教师来说,也是教学中的宝贵资源。 一、认识与思考 也许大多数同仁都有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在上课时个个对答如流。其实,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课堂是不存在的!成人都未必永远不犯错误,何况学生。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出错在所难免。出错,是因为学生的数学思考还不成熟,“正确”正是从“错误”地辨别、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错误”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地反判和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

究、创新和超越。”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其真实的思维呈现,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存在的疑惑和障碍,其间,往往蕴藏着创新的精神和智慧的火花。面对学生的“错误”,有些老师谈“虎”色变。那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错误的消极方面。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体验。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问题的复杂性和思辨性。过度的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就会大大减少学生扩展认知范围和提高认知能力。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中产生错误时,老师不要一味地批评与呵责,而应该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巧妙引导,让学生经过思维地碰撞,感知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 二、捕捉错误,生成有效的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进行学习,如果有哪位学生“出乎意料”了,教师便认为他“出错”了,硬是把他“拉回”已经设定好的“路线”上来。殊不知,学生的“意外”错误,教师若独具慧眼,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课堂将精彩纷呈。“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成长发展”已成为当前特别值得提倡的教学策略。能否妥当处理、合理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体现着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如何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案例分析

如何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积极、有效、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构建者,在发布和构建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信息,其中既有正确的信息,也有错误的信息,而错误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又是可供教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正视、捕捉和巧妙利用,从而让学生的错误资源推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本身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题是正常的。课堂上应该不怕学生出错,因为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随着课堂的开放,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大大增强,随之出现的信息量大增,其中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倾听。特别要在倾听中捕捉好学生的错误信息,把学生的错误信息也看作是孩子的思维火花。并在倾听过程中要通过错误资源判断出学生困难的焦点,努力从学生发生错误的角度去解读学生,了解学生错误背后的学习障碍和蕴含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良好地倾听习惯,通过分辨他人发言的正误,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正确的理解,提升学生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案例一: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和少几”的应用题时,出示例题,学校里栽了85棵柳树,比杨树多37棵,栽杨树多少棵?要求学生自己读题,寻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列成85 +37=122(棵),有的学生列成85-37=48(棵),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算式,我没有立即评价哪个对那个错,而是让学生自己再认真读题,想一想柳树和杨树比,谁多谁少,求多的还是少的。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案例二:我在上数学活动课时,出示“把一块木条锯成5段,每锯一段用4分钟,求多少分钟可以锯完?”一开始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20分钟”,我不给予否定或肯定的回答,而是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寻找答案。结果有的拿纸条折,有的用小棒折,有的画图分析,还有的列表,通过各种形式探究活动,寻找错误原因,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潜能汇聚在一起发挥,智慧汇拢到一处碰撞。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样那样错误,才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能体现真实性。因为教师不但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名师引领下前行

在名师引领下前行 在杨兴文名师的推荐下,我认真拜读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研读后,内心有如点亮一盏盏明灯。被刘可钦、潘小明、华应龙、徐斌、林良富、钱守旺、夏青峰、田立莉八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思想以及他们的成长历程所震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因为不断的学习专研,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数不尽的晶莹汗滴的汇聚让他们成为小学数学教坛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名师们的智慧和方法让我茅塞顿开: 刘可钦老师:要笑着做老师,把阳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蹲着看学生,学生会回报你每天的惊喜。刘老师追求一种自然的、弥漫着生活气息的课堂情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同伴间的合作交流。为了给学生多一些探索、猜测、思考的空间,她总是有意识地淡化自己"教"的角色,巧妙地把学生推向前台,智慧地藏在幕后。课堂,成为师生共赴的心灵之约。无论是上课还是评课,刘老师关注的都是: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她凭借"朴实无华的教学"将主体教育的核心诠释得淋漓尽致。 潘小明老师:研究学生,为学生学习心理把脉;诱发争议,让学生在碰撞中感悟真知;冷静敏锐,引导学生“自拔其根”;钝感激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经典课例拓宽概念学习的主体空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需要教师关注个性差异,允许每个学生自由地发展与个性充分地张扬。我们对待学生不能象“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我们应当善于用欣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培养有独特个性,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与鼓励作为给学生们的礼物。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多一份责任,要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精心设计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华应龙老师:巧搭数学与生活之桥;“刷新”赋予教学生命力;“导误”导出真探究;评价不是筛子而是“泵”;课堂因差错而精彩;问题由学生提出;让课堂充满民主;不妨听听自己的课经典课例你会了吗?一个个精彩的案例。细细品读,每一个观点都让我如沐春风,如淋甘露! 徐斌老师:真实的课堂摈弃演练和作假。……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徐老师课堂教学艺术中的问题设计巧,方能学得活;“冰冷”的美丽与“火热”的思考;融于生活,感悟数学;十年磨一剑;不妨给计算教学加点“甜味”。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曾看过许多热闹的课堂教学场面,曾经非常羡慕别人课堂环节设计得巧妙、课件演示的精妙,课堂气氛的火爆,甚至曾把眼中这些令我羡慕的元素统统搬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并为之沾沾自喜。结果在浮躁过后,到我冷静下来思考时,却发现除了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外,留给学生的持久影响却很少。作为老师,我们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着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林良富老师:新授课好比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掏河蚌里的珍珠;练习课好比是将掏出来的珍珠擦亮。使它发光;复习课好比是将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起来。使之成为一条条项链:实践活动课,好比是将一条条项链卖出去,挂到人的脖子上。如果这个比喻还有点妥帖的话,那么掏珍珠、擦珍珠、串珍珠、卖珍珠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有所不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主体,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参与新课改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确立行动目标,迎接教育的挑战。一名教师,当你无法超越别人时,你完全可以超越你自己,用你对数学课堂独特理解与个性化演绎,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课堂,一堂课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高新区贤台乡留马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2013.9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时间:2013.9.18 立项号:132004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 负责人:朱晓玲所在单位:高新区贤台乡留马小学 一、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错误:《辞海》中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的”这里所谈错误”指的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也指合理性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

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 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错误资源:一般是指课堂中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知识作出浅层的、有失偏颇的错误判断而生成的教学资源,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 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通过细致的剖析、提炼,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为教师难得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为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应当采取更为理解的态度, 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努力发现其中的合理

成分和积极因素。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有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2)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的聚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应该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上,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会质疑。 标签:课堂质疑兴趣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人文、审美、语言等各个方面知识的课程。语文课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好的语文课给学生创造的是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激荡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应该在怎样激活语文课堂上,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上课参与课堂较少的情况,我将课堂教学过程设置为:阅读——质疑——讨论——交流的四段式教学结构。一学期的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将课堂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在课堂中常常感觉无所事事,对于文章更是感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无从质疑。即便提出的质疑,也是很浅层次的,每个学生也是不尽相同,表达交流能力和愿望的欠缺,使得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如何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通过质疑将文章的理解向更深的境界进发,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课堂氛围要宽松,学生质疑有天地 语文课要上好,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督促学生喜欢读书,喜欢表达,变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上《迟到》时,我让同学们大胆质疑。果然有同学说:爸爸的做法对,有的同学说:爸爸的做法不对。这时课堂气氛宽松了,问题的提出有价值,讨论展开的激烈了。在这样的质疑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情感也得到了培养。 二、评论家的眼光需培养,学生质疑有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没有养成,只习惯于老师讲的单向活动;我认为,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一步,这样学生才会质疑。通过对范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上《草原》这一课时,我没有对课文做任何评价,先让学生以评论家眼光对文章的特点和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谈了十多点,如文章的结构,材料的选取,感情的抒情等方面。可以说,只要老师能讲到的方面学生几乎都说到了。因此,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体现在于学生学会了质疑,有方法质疑,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种思考质疑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让小学英语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让小学英语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内容要有现实性、有意义和富有挑战。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课堂学习,直接反映他们课堂学习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仅要宽容错误的出现,而且要积极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指导借鉴意义,将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教学方法 2011版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内容要有现实性、有意义和富有挑战。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生课堂学习,直接反映他们课堂学习的生成性教学资源。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的出现,更要积极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上充分发挥错误资源的指导借鉴意义,将使课堂教学因此变得更精彩。 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孩子们发展的素材,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不断努力。 一、正视错误,包容孩子们“课堂出错” 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不可能不出现差错,就是因为

有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才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大部分只是一种模仿,但是“错误”却是一种经历,一种真实而自然的感受,是通向正确与成功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要认可孩子们的错误,也允许他们出错,错误出现后,关键在于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出犯错的原因,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有时孩子们的错误不可能只依靠老师的示范和练习就得到纠正,而必须通过自我否定,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进行有价值的“自我否定”。课堂教学中,我们告知孩子们犯错并不可怕,课堂就是孩子们出错的地方,俗话说:人恒过,才能改。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要允许孩子们犯了错重答,答得不全再补充,有不同看法随时争论。这样,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有效保护,人格得到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没有因出错被老师斥责的担忧,更没有被其他孩子耻笑的苦恼,他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快乐学习,不断创新。 二、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把课堂视作教师与学生逐步发现错误、利用错误和实现师生共同提高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1.关注错误,创造生成。

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 结题报告 结合本校数学组提出的小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一年来,我校数学组教师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活动,为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到今天为止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圆满结束。下面将这一课题研究做一个 结题汇报: 一、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划阶段2011年9月1日——2011年9月15日确定课题、制定计划及具体方案、明确目的第二阶段:实践阶段2011年9月16日——2012年5月15日 课题交流、教学实践、定期小结 第三阶段:反思阶段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5日讨论研究、反思小结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5日总结成效、交流得失,撰写总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描绘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的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与利用的理论和实践。 (2)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的思路:以课堂和学生作业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两方面研究,总结错误的类型、特点及成因、构建策略。 (2)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为有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广大教师能自觉积累素材,分析原因、充分挖掘错例中的教学资源,养成了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的习惯。改变了以往学生出错采取单独订正、集体讲评和个别面批等形式,而是充分重视了错例的价值。还原了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促进教师有效开展“错因与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针对学生错例改进教学策略”等活动。 调查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课题实施之前,广大教师针对学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 错误资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课题 研究开题报告 萧县黄口镇第二小学:刘兵李海侠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我校在2010年四月申报的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2011年2月17日已被批准,课题为《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课题批号:jky10093).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开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课堂出现的错误,往往被忽略了,有些是由于教师对正确答案的过分期待使他对错误视而不见,有些是由于教师认为个别学生的错误,在课堂上用宝贵的时间来处理,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个浪费;……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最后未做处理,被遗忘掉了,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对待错误,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申诉”的机会,顺应学生的思维,挖掘错误背后的创新因

素。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处理的好,会使整节课锦上添花!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错误资源》课题,旨在改变目前应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同时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为教师难得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的参与者是我校的数学老师,期中有多位从事过课题研究,有着较强的科研和改革意识,同时还有学校分管数学的领导,课题研究的工作定能得以顺利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周期是两年,在拟定方案之前,我们就围绕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这个课题搞过专题讨论和研究,有些老师撰写的文章也在省市级刊物中发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方法 (一)研究的预期目标 1、描绘教师捕捉与利用学生错误资源能力的形成轨迹,形成一定的课堂错误资源捕捉、利用的理论和理念。 2、针对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的研究报告

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的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 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错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从发展的角度讲,出错是孩子的权利,是学习的正常现象。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往往是害怕学生有错,像扶着孩子走路一样,不敢撒手。导致教学方法传统,讲授多。深入课堂,还有很多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还是会有错误。因此,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该做学习错误资源的开发者,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分析错误原因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其认知。

2、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利用错误资源的意识和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的成因,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更要提高教师捕捉并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能力,提高教师对教材和课堂的驾驭能力,使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进而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数学思维品质,突破思维性干扰。让教师在研究学生的错误资源中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研究内容 如何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的现错误,并且记录下来。 2、行动研究法:通过听课或在自己的课堂中寻找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资源,并加以充分的利用。 3、文献法:通过上网搜集、阅读理论书籍等途径收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对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有帮助的知识,加深对本课题的理论认识。 4、个案法:通过对班级学生的个案研究,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错误原因和内容差异性,并根据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做到有效运用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在我们听到的很多课中,老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圆满,常常会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者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把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掩盖了。其实,“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份,而且错误还能暴露老师教学中的疏漏,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可能是模仿,但错误,却可能是创新。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该善待错误,让错误呈现出来,再引导他们去比较分析,用这些错误去纠正学生的错误,相信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错误”;“错误”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它特有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在我看来: 一、容“错”——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们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就有着参差不齐的思维水平,难免就会出错。出错,是因为学生还不成熟,哪怕确实明显有错,也是正常的,又何况“正确”正是从“错”的辨析、筛选中逐步形成的;出错,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有的错往往是学生对既定思维的反判、修正。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有研究、创新和超越。 对待错误,许多教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可以想到,不拨“乱”反“正”,不让学生经历实践获得体验,阻住了学生迈向“错”的脚步,也就阻断了他迈向成功的道路。

对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对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天衣无缝”、“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 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是无奈.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 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也是一种学习经验. 以人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它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是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更精彩. 一、正视错误――显示真实的课堂 我们认为的“好课”就是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师生配合默契、让听课者叹服的教学过程. 细细观察,我们也发现有些课堂成了老 师和部分学生合演的“木偶剧”. 教学中不断的暗示,不敢 让普通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敢让学困生来板演,于是课堂教学中没有了错误. 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面对出现的各式 各样的错误,通常是鄙视,希望马上消灭这些阻碍教学顺利展开的绊脚石.对于某些可挖掘的错误,不探究学生得出这种

错误的原因及思考过程,对学生进行一番消极的批评. 面对这种做法,学生的错误可能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课后却错误一片!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与面对错误的坦诚态度,才能显示真实的课堂. 二、预设错误――呈现多姿的课堂 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可以意识到那些错误可能会发生. 课堂教学不仅仅组织学生学习知识,更要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掌握知识,呈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1. 预设错误,防患未然 我们要在学生学习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 引导学生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凭借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判断,从而预先控制错误的发生. 比如,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后,设计一组辨析题:判断下列的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x2)3=x5;() (2)x4x3=x12;()

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东坝小学李长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抓住课堂有价值的错,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的存在,更要善于利用错误、挖掘错误、善待错误、评赏错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发挥错误的价值,将使课堂因差错而精彩。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一、正视错误,包容学生“课堂出错”。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才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很可能是一种模仿,可错误绝对是一种经历,并且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教师要认可学生的错误,也允许学生出错,错误出现后,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下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教学中,我们这样告诉学生:“课堂是你出错

的地方,不管是多么简单幼稚的问题,只要你敢提出来,就是好样的!”给学生制造一张营造宽松气氛,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保险单”。在课堂上我们有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再想;不同意见的允许随时争论……这张“保险单”使广大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切实保护,人格得到了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师生间有了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气勃勃、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 二、善待“错误”,让错误放出光彩。 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无奈。课改的今天,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之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它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1、关注错误,创造生成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如在教学《化简比》后,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一个学生板演出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 开题报告 高新区贤台乡留马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2013.9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时间: 2013.9.18立项号:132004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运用的研究 负责人:朱晓玲所在单位:高新区贤台乡留马小学 一、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概念界定 错误:《辞海》中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的”。这里所谈“错误”指的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也指合理性错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错误资源:一般是指课堂中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某一知识作出浅层的、有失偏颇的错误判断而生成的教学资源,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通过细致的剖析、提炼,将学生的错误资源变为教师难得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学生的认识必然有一个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包括出现一定的错误和反复。为此,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应当采取更为理解的态度,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努力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和积极因素。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有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如何提供或创造适当的外部环境来达到这个目的。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2)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我们的课堂里再也不应该有“笨学生”的存在,只有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的聚集。对于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树立“对症下药”的教育观。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错误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3)元认知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认知的过程,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一个积极主动并不断内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过程。而元认知实质上就是反思。“错误” 因而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促进学习的“法宝”。学生不再感觉到可耻,在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于下一次的错误就有了自觉进行反思的动力。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理论意义、应用价值、本课题的创新点与特色 1、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课堂再现的应该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然而在现实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量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最后未作处理,被遗忘掉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

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让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 善待学生错误资源,演绎精彩数学课堂 湘潭县云龙小学黄攀 【摘要】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 学生在学习中的出错过程应该被看成是学生通向成功的阶梯,也是教 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数学课堂,每天都在出现错误。错误源于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课堂错误的价值不在于错误本身,而是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从这种角度看,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从中突破教学难点。【关键词】善待错误、有效教学资源、激错三部曲。 华罗庚曾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我们的数学课堂,每天都在出现错误,教师如果以为小心翼翼地防错、堵错,错误就能避免,那就大错特错了。殊不知,一些宝贵的资源正在防、堵中悄悄流失。其实错误源于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课堂错误的价值不在于错误本身,而是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从这种角度看,学生的错误,就是一种学生自己“制造”出来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的思维,从中突

破教学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善待孩子们的错位并有效地将这些“美丽的错误”转化为课堂的再生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呢?本人结合实践活动《小熊购物》教学中两次错误资源的激化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第一次激化 1、错误事实 问题:胖胖熊买1 瓶饮料和4 个面包,该付多少元钱? 某生的解题思路:6+3=9(元) 2、激化实录 师:请找出这种想法对的地方。 生1 :知道1 瓶饮料和1 个面包的钱。 生2 :她知道这里是把两部分加起来。 师:(在“ 3”的下面画一横线)那么把谁放进去就正确了。 生1:4。 生2:4 个面包的钱。 生3: 6+3 X4。 师:哦!6加上3 X4的积。(板书:在“ 3”后面补上“X 4”)师:(先指着3 X4=12 ,12+6=18 ”这种分步列式;再把手盖在两步列式上。)与刚才的列式比较,这种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是一个算式。 师: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两步计算列式。看来,没有这位同学的错误,我们哪能这么快认识两步计算列式! 我们真的要谢谢这位同学。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作者:何秀华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99 更新时间: 2006-6-23 在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此时,有的教师毫不客气地将学生训斥一通,有的教师自己被气的乱了方寸。学生的学习错误,作为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因此,我认为教师应站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合理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一、将错就错,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理 生活中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人犯了错误,别人说他错了,他就认为自己是对的,经过不断的实践后,他才会知错改错,接受教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作为教师就不能急着解释、下定论,而是要把错误抛还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给他们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二、就错更错,让学生在求异中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本来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错误,但学生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进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藏着创新的火花,我们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抛题引错,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 例如,在科技节期间,同学们个个亲自动手做风筝,在制作过程中,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的风筝不会飞。”老师急忙走过去,取过风筝进行改进,并告诉同学们:“大家注意风筝的支架不能太重,纸不能太厚,否则风筝不会飞!”同学们纷纷点头……我想,此时如果这位老师不要急着去帮这位同学,而是给他留下解决问题的空间,再引导大家对支架的长短、厚度及纸张厚度等进行考察,试验,那孩子们在遇到挫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方法,不是比学会做风筝这个结果更有价值吗?让学生错一回又何妨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奇的,面对错误,如果教师一味采

数学课堂因学生“展示”而精彩

数学课堂因学生“展示”而精彩 数学思维的过程需要表达,数学思考的结果需要展现. “课堂展示”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只有敞开这扇大门,才会实现资源共享. 因而“展示”成了数学课堂中交流的重要方式,下文将结合我的数学课堂教学实例,对展示的层次与展示的作用作一个简单的归纳: 一、在关键处展示,展出通性通法,理解算理 比较适合中等生展示 展示实况: 此时我引导着孩子们观察与对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 同?让他们感受到:线段由分到合的叠加实现了思维的积极升华. 同时孩子们在她们的展示中理解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 展示真正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探究者. 二、在困惑处展示,展出朴素认知,引发探究 比较适合学困生展示 问题呈现: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展示实况: 一名学困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将图展示于黑板. 因为线段1长度= 线段3长度= 线段8长度= 线段6长度;同样线段2 = 线段4 = 线段5 = 线段7. 所以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一样,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两邻边相乘. 学生明显受长方形面积计算负迁移的影响,产生了很朴素、真实的想法,正是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才会有“错误性创造”,这样老师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起点,并将他放大、引向深入,以致让可爱的孩子们修正自我,实现提升. 三、在疑难处展示,展出独到见解,引发思考 比较适合优等生展示 问题呈现: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 展示实况: 胜利组展示: 期待组展示: 创新组展示: 但课上到这里没有就此停止,而是接着让孩子们去完成下面的表格.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此表有什么发现?此环节目的是:渗透有序思考,宽在逐渐地增大,长在不断地减小,当两者相同时变成了正方形.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真正感受到“小计算大思想”,正是给孩子们的精彩展示的时空,才让我再次将他们带到思考的“深渊”. 综上所述,只有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他们的主体地位

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海门刘浩中心小学徐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理解上的错误是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现实的课堂会因学生迷惑后清醒、错误后顿悟、成功后发现而充满活力。从这点意义上说,成功果然是一种宝贵的课堂资源,反之,失误也是一种值得反思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变废为宝,巧妙地利用,让学生经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一、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发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差错并不奇怪,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启发学生从思维的低谷中跳出来,重新审视,找出思维链中的障碍点,有无意识活动转为有意识活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的传媒就是顿悟。因此,教师要创设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澜,让学生在错误思维中突发奇想,在正确思维中突破常规,在常规思维中高峡急转……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知识全方位的理解,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 案例一: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后,出现填空题:0.69÷0.13=5……(),大部分学生填的是“4”。教师不急于评判,而让学生展开讨论,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并进一步追问,是怎样发现错误的。生(1):余数4与0.13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填“4”是错误的。生(2):余数与被除数比,余数比被除数大,说明填“4”是错误的。生(3):验算:5×0.13+4≠0.69,说明填“4”是错误的。于是,与学生步入正确的思维轨道: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不变。而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0倍计算后余下的,因此余数应缩小100倍,为0.04。 二、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作为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答案,而因分析学生错误思路的源头,把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道,然后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错误的思维中茅塞顿开。这样,错误也就成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案例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师:65-9=?。生(1):“65-9=64”。师:怎样想的?生(1):因为个位5不够减,所以用9-5=4,在与十位上的6合起来就是64。师:果真如此吗?这时,好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一颗小石子,激起思维的涟漪。学生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第一种算法:先算60-9=51,再算51+5=56;第二种算法:15-9=6,50+6=56;第三种算法:先算10-9=1,再算1+55=56……还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9-5=4也行,因为5比9少4,所以再从60里面去掉4就可以了。”多么独特的方法啊!可见孩子们的思维方式

巧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巧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发表时间:2017-11-03T11:31:53.64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下作者:黄兰英 [导读] 学习错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摘要:学习错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接纳学生的错误,更要用慧眼去挖掘学生错误中的闪光点,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错误资源;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产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错误既然是学习的必然产物,但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生的学习错误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解决错误背后存在的学习障碍,更要慧眼识金,敏锐洞悉“错误”的潜在价值,充分挖掘“错误”中隐藏的教育资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巧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是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不成熟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发生错误,一次次地纠正错误,从而使得自身的知识得以不断累积,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思维得以不断发展,人格得以不断完善。作为教师,我们要珍视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善于巧妙地利用“错误”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巧用错误资源,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而“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同时,笔者给出了一些实例来验证他们的结论。课堂上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互相质疑,互相说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在这里不仅仅收获了这道题的答案,还突破了常识,获得了信心,激发了学习欲望,使整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体验纠错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会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 课堂上的错误资源由学生而起,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针对学生的错误,笔者没有立即给予否定,也没有直接把正确结果展示给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精神状态下纠正了错误,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巧用错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源于学生自身的模糊或困惑,自然是最现实、最有意义、最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巧妙、灵活地利用学生错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学习过程,在修正错误的同时,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智慧潜能。 1.故意暴露错误,使错误成为获取新知识的着眼点 数学学习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建构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不断提出假设、修正假设,因而出现错误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暴露错误,再加以引导,正确对待错误,使错误成为获取新知识的着眼点。 2.精心设计错误,使错误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发力点 错误是获得真理的重要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新课程倡导探究式的学习,而探究必然会生成更多的错误,错误往往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生长点。 如在上七(上)《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这节课时,在学生对去分母掌握得比较好并能解简单的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在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认为小赵同学解下面的方程正确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