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常用计算方法示例化学计算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常用计算方法示例化学计算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常用计算方法示例化学计算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常用计算方法示例化学计算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

质质

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即C B=

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

浓m 稀稀浓ωωm =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5)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

子总是守恒的。

3.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

....

n n ....

n M n M 212211++++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A 的密度之比D (通常称作相对密度):

D=

)((混)A ρρ=)

((混)

A M M 4. 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推论

说明:该定律及推论只适用于气体。气体可以是不同气体间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气体的比较,

即气体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前提请记住公式:PV=nRT=

M mRT =M VRT ρ =m g V RT V 标,=A

N NRT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其质量(m )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M )之比,等于其密度(ρ)之比,即:

B A

B A B A ρρ==M M m m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V )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n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目(N )之比,即:B

A

B A B A N N n n V V == (3)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的体积(V )之比与其密度(ρ)成反比,即:

A

B B A ρρ=V V (4)同温下,同体积气体的压强(p )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n )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目(N )之比,即:

B

A

B A A A N N n n ==ρρ 5.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同一元素化合价变化差值︱×发生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

6. 摩尔质量 (M )=N A ×每个该物质分子的质量(m 0)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质量(一个)

一个某原子的质量(g C g 1212

1

?

7. 有关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计算公式

(1)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注意: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的关系

(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①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正价为+1;氧和氟无正价)。

②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 的化学反应速率:

)min ()

()(

1h s L mol X X v 或或时间的变化量的浓度变化量-?=

即t C X ??=)(ν=t V n ??? (2)对于下列反应: mA nB pC qD +=+

有v A v B v C v D m n p q ()()()()::::::=

v A m v B n v C p v D q

()()()()=== 9.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下列表达的单位若反应过程中体积不变,也可以用浓度代入计算)

起始量(mol ) a b c d 变化量(mol ) mx

nx

px

qx

平衡量(mol )

mx a -

mx a + nx b - nx b +

px c +

px c -

qx d + (反应正向进行) qx d - (反应逆向进行)

(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 (或B )的平衡转化率(%)

()()

()()

=

?=

?=

?A B mol /L A B mol /L 100%A B mol A B mol 100%

A B mL L A B mL L 100%

(或)的消耗浓度(或)的起始浓度(或)消耗的物质的量(或)起始的物质的量气体(或)的消耗体积(或)气体(或)的起始体积(或)

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 、mol ,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 或mL ,

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注意事项见上面第4点。) ①恒温、恒容时:

p p n n 121

2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V V n n 121

2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ρρ1212

=M M r

r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

容器的体积=

m V

(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r 的计算。

①M M A a M B b r =?+?+()%()%…

其中M (A )、M (B )……分别是气体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a%、b%……分别是气体A 、B ……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②M r =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g)(mol)

10、溶液的pH 值计算公式

(1)[]pH c H =-+

lg ()

若c H mol L n

()/+-=10,则pH n =

若c H m mol L n

()/+-=?10,则pH n m =-lg

注意:为溶液中H +的总浓度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

与()c OH -总是相等的,即: c H c OH 水水()()+-

=

(3)任何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 W =

注意:指溶液中H +的总浓度和OH -的总浓度的乘积

常温(或25℃)时: ()c H c OH ()+--?=?11014

(4)n 元强酸溶液中c H n c ()+=?酸;n 元强碱溶液中()c OH n c -

=?碱

11、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 =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注意技巧:①原子个数之比若不能简单处理成最简整数时,应用较小数作为除数,将一项变为1,若另一项还不是整数时,再同时扩大一定的倍数,即可找出最简式。 ②当最简式中H 已饱和,则有机物的最简式即为分子式。 (2)商余法:

①知相对分子质量M 则

→12

相对分子质量

商为C 原子数,余数为H 原子数。

注意:一个C 原子的质量=12个H 原子的质量

一个O 原子的质量=16个H 原子的质量=一个CH 4的质量 ②知耗氧量A ,则

x A ==5

.1 分子式为(CH 2)x

注意:一个C 耗氧的量=4个H 耗氧的量

若增加一个氧则增加2个H 或增加0.5个C ,即分子式也可以为: (CH 2)x ·(CO 2)a ·(H 2O )b ③知电子总数B ,则

b a B (5)

.1== 分子式为(CH 2)a H b

注意:一个C 电子的数目=6个H 电子的数目 一个O 电子的数目=1个C H 2 电子的数目

12、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有关公式:

物质纯度=

%100)

)

?g g 不纯物的质量(质量(不纯物中所含纯物质的

原料利用率(或转化率)=

原料的损失率投入原料量

实际参加反应的原料量

-=?1%100

产率=

%100?产品理论产量

产品实际产量

说明:①多步计算需把各步反应方程式逐一列出,然后根据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一步计算即可;②生产过程中各步的转化率、产率可累积到原料或产物上;③原料或中间产物中某元素的损失率可转化为原料的损失率;④原料损失率、中间产物的利用率、产率、转化率、损失率、吸收率等也可按一定方式转化为原料的利用率。

贴心小提示:有关N A 的考查

①若只给体积数,必看二条件:“标况”、“气体”

②若给出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必思考二问题:“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是盐类的水解吗?” ③另外,应记住以下几点:a 、各类晶体的构成微粒是什么,一些特殊物质中(如:金刚石、S i 、S i O 2、CH 4、P 4、Na 2O 2、H 2O 2、有机物等)化学键的数目是多少?b 、哪些是双原子分子,哪些是单原子分子?c 、可逆反应的特征:反应物、生成物之间不能完全转化,每时每刻均存在!d 、无纯净的NO 2或N 2O 4(因为2NO 2

N 2O 4 )

高中化学常用计算方法与专项训练

【例题精选】:

一、定义公式法

例1 将1体积密度为1.84克/cm 3,浓度为98%的硫酸溶液,溶解在4体积水中,配成稀硫酸溶液。经测定该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225g/cm 3,此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93mol/L B .3.68mol/L C .7.72mol/L D .3.86mol/L 分析:该题使用四个公式,环环相扣。

公式1

公式2

物质的量浓度

公式3

公式4 稀释定律C 1V 1=C 2V 2

解法一:稀溶液的百分比浓度

解法二 稀溶液体积

稀溶液摩尔浓度

解法三

:浓溶液摩尔浓度

稀溶液体积

答案:D

二、关系式法

例2 工业上用NH 3,空气和水作原料,合成化肥硝酸铵(1)若要制100吨硝酸铵,需NH 3多少吨?空

气中的氧气多少吨?水多少吨?(2)若NH 3制NO 的转化率为96%,NO 转为HNO 3的转化率为92%,生产100吨硝酸铵需NH 3多少吨? 分析:(1)用NH 3制NH 4NO 3时,需要先把NH 3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制HNO 3,另一部分留作与HNO 3反应生成NH 4NO 3即NH 4NO 3中的氮原子均来自NH 3,即2NH 3—NH 4NO 3由于2mol NH 3含6mol H ,而NH 4NO 3中只有4mol H ,损失的2mol H 应该在生成物的H 2O 中,即生成1mol H 2O 。又1mol NH 4NO 3和1mol H 2O 中共含4mol O 即2mol O 2。由此可得下列关系式: 2NH 3 + 2O 2 —— NH 4NO 3 + H 2O (1) 34 64 80

x y 100

34∶x=80∶100

64∶y=80∶100

由上述关系式可知合成NH4NO3的过程并不消耗水反而生成水。

(2)解法一:由于有两步转化不是100%转化,因此生成1mol NH4NO3消耗NH3应大于2mol

上述数量之间关系的关键是制得的HNO3应恰好与留下的NH3完全反应后生成NH4NO3

关系式:0.883 NH4NO3——1.883NH3

NH4NO33

NH4NO3——2.133NH3

解法二:留下与HNO3反应的NH3没有损失,由(121.25吨NH3

应理解为损失两次之后的剩余量来的为21.25%÷(96%×92%)=24.06 (吨)共消耗的为:21.25+24.06=45.3(吨)

答案:(1)NH3为42.5吨,O2为80吨,不消耗水。

(2)需要NH3:45.3吨

三、守恒法

例3有铜银合金30克,溶于80ml浓度为13.5mol/L的浓硝酸中,得到气体6.72升(标准状况),反应后溶液的pH值=0,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未变,

求:(1)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2)原合金中银的质量百分含量。

分析:浓HNO3溶解合金过程中不断变稀,所以气体为NO2与NO的混合物。由反应后溶液pH=0而知有剩余HNO3。根据元素守恒,NO2、NO中的N即为被还原HNO3中的N元素。

(1)∵NO2、NO共6.72HNO3量,求合金中Ag%时,先找出未反

应的HNO3,由pH=0,知[H+]=1mol/L,即未反应HNO3。

∴反应的HNO3为(13.5×0.08-1×0.08)=1(mol)

(2)设银为x克,铜为30-x克

∵Ag+电荷总数+Cu2+电荷总数等于参加反应的HNO3减去被还原HNO3后在溶液中NO3-的总电荷数。

答案:(1)0.3mol (2)36%

四、差量法

例4 在200

℃时将11.6克CO 2和水蒸气的混和气体通过足量的Na 2O 2,反应完全后,固体质量增加3.6克。求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分析 解法一:设11.6克中含xmol CO

2,y mol 水蒸气 Na 2O 2 + CO 2 = Na 2CO 3 + 2↑ 质量增加

x

0.5x

44x -16x=28x

Na 2O 2 + H 2O = 2NaOH +

2↑

质量增加

y

18y -16y=2y

解法二:分析如下图示

向固体Na 2O 2中通入11.6克且完全反应,为何固体只增3.6克?因为有O

2跑掉的缘故。根据质量守恒,出去的O 2为:11.6-3.6=8克

本题的两种解法虽都属“差量法”,但方法二更好,更直接。

答案:23.2。

五、平均值法

例5把含有某一种杂质氯化物的MgCl2粉末95克溶于水后,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AgCl 为300克,则该MgCl2粉末中杂质可能是

A.NaCl B.AlCl3C.KCl D.CaCl2

分析:95克MgCl2为1mol,300克Ag2mol

MgCl2——2AgCl

1 2

说明杂质中含C的质量百分比大或提供1mol Cl-所需物质的质量小。提供1mol Cl-所需各物质的质量为:

物质MgCl2NaCl AlCl3KCl CaCl2

提供1mol Cl-的质量47.5 58.5 44.5 74.5 55.5

只有ACl3小于47.5∴选B

答案:B

六、十字交叉法

例6()在120℃,1.01×105Pa时,将2升C2H6、C2H2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充分燃烧,反应后恢复原状态,得到的气体比原来增加0.8升,求原混合气体中C2H6的体积。

分析:由反应后比反应前气体体积增大,可知混合气体中平均H数>4,设平均H原子数为x,

现2升混合气体,按此摩尔比,C2H6C2H6为y升

答案:1.8升

七、中间值法

例7将x mol Na2SO3和y mol Na2S溶于水中,用H2SO4酸化后:①若生成S和SO2,②若生成S和H2S,③若只生成S,则x∶y之值依次为

A B.大于

C.等于D.小于

分析

Na2SO3 + 2Na2S + 3H2SO4 = 3S + 2Na2SO4 + 3H2O

1 2

x y

讨论S,应为③

Na2SO3过量,则还发生如下反应:

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 + SO2↑

∴生成S和SO2,应为①

Na2S过量,则还发生如下反应:

Na2S + H2SO4 = Na2SO4 + H2S

∴生成S和H2S,应为②

答案:B

八、讨论法

例8把30mo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内,最后余7.5毫升气体,求开始时NO2和O2各几毫升?

分析:根据4NO2 + O2 + 2H2O = 4HNO3分析,有两种情况

(1)O2过量:剩余7.5mol是O2

4NO2——O2

4 1

x 5x=90 x=18

∴NO2:18mol O2:30-18=12mol

(2)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3NO2——NO 4NO2——O2

3 1

4 1 -22.5=7.5

y=3×7.5 7.5 z 5z=30 z=6

=22.5

∴NO2:6+22.5=28.5ml O2:30-28.5=1.5ml

答案:(1)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NO2:18mol,O2:12mol

(2)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NO2:28.5mol,O2:1.5mol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t℃时,化合物A的饱和溶液m克中含溶质a克,化合物B的饱和溶液m克中含溶质b克,则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的比值是

A B.C.D.

2、1mol有机物C x H y O2,在O2中完全氧化后,生成CO2和H2O(气)的体积相等,并消耗O278升(标准状况)。该有机物的碳原子数x是

A.2 B.3 C.4 D.6

3、46%的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和水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A.2∶1 B.1∶1 C.1∶2 D.1∶3

4、对于“12克碳—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碳-12原子B.恰好是1mol碳原子

C.约含有6.02×1023×6个电子D.约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

5、通式为C n H2n-2的炔烃,在密闭容器中与氧气完全燃烧,若反应前后压强不变,温度为150℃,此烃分子式中n值为A.2 B.3 C.4 D.5

6、V升硫酸铁溶液中含Fe3+m克,则溶液中SO42-的摩尔浓度为

A B C.D.

7、用0.1mol/LNa2SO3溶液30ml,恰好将2×10-3mol×x在还原产物中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8、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15克,投入足量稀H2SO4中得到5.6升H2(标准状况)这种混合物可能是

A.Fe和Al B.Fe和Zn C.Fe和Mg D.Fe和Cu

9、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和同温同压下甲醛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

A.1∶2 B.1∶3 C.3∶1 D.1∶1

10、将Na、Na2O、Na2O2和NaOH各1mol分别溶于100ml水中,依次得到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乙>丁=甲C.丁>乙=丙>甲D.乙=丙>甲>丁

11、用1升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3 B.2∶1 C.2∶3 D.3∶2

12、0.4mol Al跟足量氧气反应时,电子转移总数为

A.12mol B.0.4mol C.1.2×6.02×1023个D.0.4×6.02×1023个

13、24molH2S在30mol O2中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的SO2气体的体积为

A.24mol B.30mol C.20mol D.18mol

14、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 的热量,又知:H2O(液) =H2O(气)-44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2H6(气)+3O2(气)=B2O3(固)+3H2O(气)+2165KJ

B.B2H6(气)+3O2(气)=B2O3(固)+3H2O(液)+2165KJ

C.B2H6(气)+3O2(气)=B2O3(固)+3H2O(气)+2033KJ

D.B2H6(气)+3O2(气)=B2O3(固)+3H2O(液)+2033KJ

15、A物质a克和B物质b克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物质c克和H2,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22.4c升B.(a+b-c)/22.4升C.11.2(a+b-c)升D.22.4(a+b-c)升

16、实验测得CO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可知其中氧气的质量百分比为

A.25.0% B.27.6% C.72.4% D.75.0%

17、有两份质量相同的SO3和SO2,它们所占的

A.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硫原子个数之比为4∶5

C.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氧原子个数比6∶5

18、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稀H2SO4,体积比为3∶2∶1,依次与等物质的量的K2CO3、KHCO3、Al刚好完全反应,则此三种H2SO4的摩尔浓度为

A.1∶1∶1 B.6∶2∶3 C.4∶3∶8 D.2∶1∶3

19、在相同状态下,取容积相同的3个干燥烧瓶分别充满NH3、HCl、NO2,将烧瓶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烧瓶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为

A.3∶2∶3 B.3∶3∶2 C.1∶1∶1 D.2∶3∶2

20、由A、B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和气体(A、B的分子量分别为M A、M B)若A的质量百分比为m%,则1mol该混和气体的质量为

A B.

C.D.

二、填空题:

1、把2.5克胆矾溶于水,若使溶液中每100个水分子含有一个二价铜离子,则需加水克。

2 1.992×10-2632克/mol,那么一

的质量可表示为 a 或 b 。

3、0.02mol/L的[K2SO4·Al2(SO4)3·24H2O]水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 。

4、实验室需要2mol/L 的H2SO4 1000ml,用密度为1.84g/cm3的98%的浓H2SO4和水配制。该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需浓H2SO4的体积为 b 。

5、某元素X的氢化物化学式为XO3,X的质量分数是40%,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元素X是。

三、计算题:

1、把100ml的量筒盛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先通入67.2ml NO2,再通入5.6mlO2(均为标准状况时),于是液面开始上升,问液面最后停止在何处?

2、写出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0升H2S气体和a升空气混合后点燃,若反应前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20℃,1.01×105帕),讨论当a的取值范围不同时,燃烧后气体的总体积V(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假定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4∶1,其它成分可忽略不计)。

【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一、

1、C

2、B 提示: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C x H y O z2

z=0,则为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C x H y2,

C x H y O2——xCO22O

x ∴y=2x

1 1

3、B

4、D

5、B

6、D

7、D

8、BD

9、D 10、D 11、A 12、C 13、D 14、C

15、C 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H2的质量为(a+b-c)克

16、B

17、BD 18、C 19、C

20、D 提示:可设混和气体总质量为100克,根据

二、

1、17.1

2、a b

3、a.0.04mol/L b.0.04mol/L c.0.08mol/L

4、a.18.4mol/L b.108.7ml

5、硫

三、

1、14.93ml

2

提示:本题考查H2S燃烧时由于O2量不同的就有不同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广,各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及反应前后体积变化,过量计算的方法。反应前总体积为1+a(升)

(1)O2不足,2H2S + O2 = 2S + 2H2O ?V

2 1 3

(2)O2

2H2S + 3O2 = 2SO2 + 2H2O ?V

2 3 2 3

1 1.5

∴V=1+a-1.5=(a-0.5)升

高中化学常见题型解法归纳

化学常见题型的一般处理方法 1、有关N A 的计算 (1)涉及22.4 的换算应注意“标况”“气体”两个条件,不涉及22.4 的气体问题的可在 任意条件下进行换算,标况下有些物质不是气态(水,溴,SO3,碳4 以上的有机物等);(2)关于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共价键数(共用电子对数)的求算注意对 象的转化要正确,出现18O、13C 之类的同位素对质量数和中子数均有影响,NaHSO 4 晶体中阴阳离子为1:1 ,NaHSO 4 溶液,Na2O2 中阴阳离子为1:2,;氧化还原反应转 移电子数的求算注意与涉及物质的系数对应; (3)涉及存在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电离、水解、胶体微粒物质的量的计算,其数值无法 求算,要比算得值小; (4)混合物的问题,可将其作为单一物质算两次,若数值相同,则可求;若两次数值不 同,则无法求算。 2、离子方程式常见错误 (1)原子不守恒或电荷不守恒;(2)该拆的没拆(例HI 、浓硝酸、浓盐酸)或相反; --(3)忽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氧化性离子:MnO 4 、NO 3 、ClO - 3+等,还原性、Fe 2-2- 离子:S 、SO3、I 2+ - 、Fe 等)或漏掉多个反应中的一个(NH 4HCO 3 与NaOH 等); (4)少量、过量问题(一定涉及两个离子反应。若同步进行,注意少量物质定为1;若又先后顺序,注意强者优先)。 3、离子共存问题 (1)注意题干的说法,如:无色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 —12 + 为10 、与Al 反应放氢气(若— 为酸性不能存在NO 3 )、酸性(碱性)溶液、一定(可能)共存的是; (2)离子不共存的条件:离子间反应生产沉淀、气体、弱电解质或发生氧化还原、络合 3+与SCN— 反应(Fe )及双水解(Al 3+、Fe3+2—、HCO 与CO 3 —2— 、[Al(OH) 、S 3 — 4 ] ); (3)多数阳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共存,多数阴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即离子反应多发生于阴阳离子间,同电性离子一般共存。

高一化学计算专题复习:差量法

高一化学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一:差量法 化学反应中任何两个量的差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任何两个量的和与其中任何一个量成正比关系,应用以上关系解题的方法即差量法或和量法。 【典型例题】 [例1] 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发生下列反应2432683N Cl NH NH Cl +=+,把1.12L 氯氮混合气(90%氯气和10%氮气)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除氨气和水蒸气)体积为0.672L (50%氯气和50%的氮气)问有多少克氨被氧化?(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 解:设反应中有x g 氨被氧化,根据方程式8 mol 氨有2 mol 被氧化, 解之:g x 34.0= [例2] 在500mL l 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块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将铁片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铁片质量增加了g 75.0,问析出了多少克铜?反应后硫酸亚铁摩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有g x 铜析出,有y mol 硫酸亚铁生成,根据反应方程式有: 解之1.0,35.6==y g x mol ,硫酸亚铁的摩尔浓度= 2.05 .01 .0=mol/L 。 [例3] 把盛有等质量盐酸的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两端,将一定量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都溶解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 解:设加入的铁粉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分别为g y g x 和。反应后两烧杯中净增加质量相等,设净增加质量都为g m ,则有:

解之)(56 100 g m y = 所以铁与碳酸钙质量比为:675 39256100:5456=m m 。 [例4] 把g 1含杂质(不可燃)的黄铁矿试样在氧气中燃烧后得残渣g 76.0。此黄铁矿的纯度为( ) A. 85% B. 80% C. 72% D. 16% 解析: 解:设试样中含二硫化铁g x ,根据反应方程式: ↑++2322 282114SO O Fe O FeS 高温 1204? : 理论质量差量166328?-? x : 实际质量差量76.01- 解之72.0=x 此黄铁矿的纯度= %,72%1001 72 .0=?选C 。 [例5] 向一定量的碘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直到黄色沉淀不再产生为止,结果所生成的溶液和原碘化钾溶液的质量相等,由此可知,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百分比浓度是多少? 解析: 解:设原溶液有x mol 碘化钾,则加入x mol 硝酸银和y mol 水,因此原溶液中减少的是- I 离子的质量,增加的是加入的- 3NO 离子和水的质量,减增两量相等有: y x x 1862127+=,解得1865x y = ,所以硝酸银的百分比浓度= =?+%10018170170y x x %3.72%10018 65 18170170=??+x x x [例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g 190,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重质量为g 128。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 解析:

(完整版)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

无机推断题复习

?? ? ? ???↑+=++↑+=++↑??→?-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 铵盐:O H NH NH 234 +↑?→?+碱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①? ??? ?? ???????????????????↑↑??→?↑???→??????↑↑??→?↑↑???→??????↑↑?? →?↑?? ?→?↑??→?22222222223 4 234 23 4 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②() () () ???????↑?→?↑?→?↑ ?→?++ + ------2323 222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H H H 化合物 9.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或1:1的特殊化合物有:Na 2O 、Na 2O 2类,H 2O 、H 2O 2类,CaC 2、C 2H 4、C 2H 2、C 6H 6类。 10.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除了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铝三角”、“铁三角”等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例如: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制镁、铝MgCl2Mg+Cl2↑;2Al2O34Al+3O2↑ 工业制玻璃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或S+O2SO2); 2SO2+O22SO3;SO3+H2O H2SO4 工业制粗硅SiO2+2C Si+2CO↑ 一、卤素 二、碳族元素 电解 电解 高温 高温 高温点燃 催化剂 △ 电解 高温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 2Cl+2Ca(OH)=CaCl+Ca(ClO)+2H O ①2Fe2++Cl2=2Fe3++2Cl- ②2I-+Cl2=I2+2Cl- ③S2-+Cl2=S↓+2Cl- ④SO2+Cl2+2H2O=H2SO4+2HCl ⑤8NH3+3Cl2=N2+6NH4Cl HCl HClO (强氧化性) H+ Zn OH- NH3 CaCO H2 H2O NH4+ CO2 Cl- Ag+ MnO2 AgCl Cl2 C2H5OH C2H5Cl 取代 CH2=CH Cl 加成 CH AgNO3 Ca(OH)2 光 H+、CO2 电解 Na AgNO3 Cl2 (黄绿色 Ca(ClO)2 氧化性 KMnO4、电解 H2S、HBr、HI 还原性 化合物 金属①2Fe+3Cl2=2FeCl3 ②Cu+Cl2=CuCl2(生成高价) 非金 ①H2+Cl2=2HCl ② 自身 氧化 NaCl AgCl

大学精选化学公式(通用版)

大学精选化学公式(通用版) 一、化平衡学 化学反应亲和势:A =-r m B B B G γμ?∑=- 化学反应等温式:r m r m a G G RT ln Q Φ??=+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B B g h G H f p d e D E p p K K p p p γΦ ΦΦ∑-== ()B B p p K K p γΦΦ∑-= () B B f p K K K p γγΦΦ ∑- = B B B B x p p p K K K p p γγΦΦ∑∑?? ? ?? - - == ()B B B B c p p RT K K K RT p γγΦΦ∑?? ∑ ? ?? - -== 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r m 2 d ln K H dT RT Φ Φ ?= C r m 2 d ln K U dT RT ΦΦ?= B B p C c RT K K p γΦ ΦΦΦ ∑?? ??? = 二、电解质溶液 法拉第定律:Q =nzF m =M zF Q dE r U dl ++ = dE r U dl --= t +=- + I I =- + +r r r += - +U U U ++ = ∞ ∞+ Λ m ,m λ= ( ) F U U F U ∞ ∞+∞+-+ r +为离子移动速率,U +( U -)为正(负)离子的电迁移率(亦称淌度)。

近似:+∞+≈,m ,m λλ +∞ +≈,m ,m U U m m Λ≈Λ∞ (浓度不太大的强电解质溶液) 离子迁移数:t B =I I B =Q Q B ∑B t =∑+t +∑-t =1 电导:G =1/R =I/U =kA/l 电导率:k =1/ρ 单位:S ·m -1 莫尔电导率:Λm =kV m =k/c 单位S ·m 2 ·mol -1 cell l R K A ρ ρ== cell 1K R kR ρ== 科尔劳乌施经验式:Λm =()c 1m β-∞Λ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Λm =()m,m,+U U F λλ∞∞∞∞ +-- +=+ m U F λ∞∞+,+= 奥斯特瓦儿德稀释定律:Φc K =() m m m 2 m c c ΛΛΛΛ∞∞Φ- 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v 1v v m m - - ++ 平均活度系数:±γ=()v 1v v - - +γγ+ 平均活度:± a =()1v v a a -- ++ = m m γ±± Φ 电解质B 的活度:a B =v a ± =v m m ? ? ? ??Φ±±γ +v v v B +a a a a ±--== m +=v +m B m -=v -m B () 1 v v v B m v v m +±+- -= 离子强度:I =∑i 2i i z m 2 1 德拜-休克尔公式:lg ±γ=-A|z +z --|I 三、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Δr G )T,p =-W f,max (Δr G m )T,p =zEF

(完整word)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解题技巧和方法 1、差量法 例题. 将质量为100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100.8克。求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 解析: Fe + CuSO4= FeSO4+Cu 棒的质量增加 56 64 64-56=8 m (Fe) 100.8g-100g=0.8g 56∶8=m (Fe)∶0.8 答:有5.6克铁参加了反应。 归纳小结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固态、液态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之差。,也可以是气态物质的体积、物质的量之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差量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仔细分析题意,选定相关化学量的差量。质量差均取正值。差量必须是同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同种物态。

差量法优点:不需计算反应前后没有实际参加反应的部分,因此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差量法利用的数学原理:差量法的数学依据是合比定律,即 差量法适用范围 ⑴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⑵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时,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经典习题 1.在稀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正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 ) A.7:8 B.8:7 C.7:80 D.80:7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 结(较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 33H 32 3H 32 CH CH 2C H 3H BH 2 CH CH=CH (CH 3CH 2CH 2)3 - H 3CH 2CH 2C 22CH 3 CH 2O CH 2CH 2CH 3 H 3CH 2CH 2C 2CH 2CH 3 + O H - O H B - OC H 2CH 2CH 3CH 2CH 2CH 3 H 3CH 2CH 2B OC H 2CH 2CH 3 CH 2CH 2CH 3H 2CH 2CH 3 HOO -B(OCH 2CH 2CH 3)3 B(OCH 2CH 2CH 3)3 + 3NaOH 3NaOH 3HOC H 2CH 2CH 33 + Na 3BO 3 2 【例】 CH 3 1)BH 32)H 2O 2/OH -CH 3H H OH 3、X 2加成 C C Br /CCl C C Br Br 【机理】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在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15%左右,从每年的高考试卷抽样分析报告中经常会说计算题的得分率不是太高,大家在心理上对计算题不太重视,使得每次考试都会有不少考生在计算方面失分太多。高一化学中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一定能达到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下面就谈一谈解答计算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这个差量可以是质量差、气态物质的体积差或物质的量之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 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析混合物质量减轻是由于碳酸氢钠分解所致,固体质量差21.0g-14.8g=6.2g,也就是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混合物中m(NaHCO3)=168×6.2g÷62=16.8g,m(Na2CO3)=21.0g-16.8g=4.2g,所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 二、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现象,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质量守恒就是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原子守恒即反应前后主要元素的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各元素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胶体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电子得失守恒是指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无论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还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原电池或电解池均如此。 1. 原子守恒 例2 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上了高中许多的学生都会发觉化学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化学中的计算题.正因为这样,他们一看到化学计算题就马上想到先放弃,先去做其他的,计算题最后做.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化学计算题很难,也都坚持”先其他,后计算”的解题路线.其实这样的想法很盲目,太过于绝对了.我个人认为化学计算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解题的人有没有把问题简单化,分析化,也可以说是”干脆点理解”吧.其实我们想想也知道,在化学的计算题目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数据都不过是从那些长长的或者简短的句子中简化分析而来的.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把那些句子用这种方式表示出来呢,而不干脆点直接告诉我们?”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中老套的障眼法和耐力战吧,想用这或长或短句子把信息藏起来,也想用这些句子,让我们看得不耐烦了,把我们”打倒”.所以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你是不是勇者了!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所总结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可以有一点帮助吧. 一..列方程组求解: 这是我认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比如: 1.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所谓求什么设什么,我们就设CO2的物质的量为X ; CO的物质的量为Y (当然我们一定要在计算时熟知n (物质的量) M(摩尔质量) m(一般的质量) V(标况下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知道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关系了,这道题目中的信息给得非常的全面了,直白点说就是单纯的初中数学题目---列方程组求解,不用我说都知道怎么列(根据”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 可以得到两个方程| 44X + 28Y =15 | 22.4(X + Y) = 10.08 这样就很快了解出来了,再看看这道题,题目给到了总质量,和总体积,都有牵涉到两个未知数,这样就可以列出等式,并解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为了方便,也可以先设两种物质的其他的量为未知数最后化成所求的量. 还有一种更简练的题型,就像我的原创题目一样 2.标况下SO2和SO3混合气体在不考虑化学变化时,其中含O的质量分数是60%,求SO2的含量(质量分数). (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条件唯一,却蕴涵条件无数来形容) 这道题目如果也是用列方程组求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要求的和已知的都和质量有关系,但是总质量不知道,乍看下最后所要的答案也没有总质量,这说明了总质量最后可以消去. 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总质量为100 g,那么O的质量就是60 g SO2的含量为X ; SO3的含量为Y 就有X + Y=1 ; 也可以知道SO2 , SO3的质量分别是100X , 100Y 这里又会用到”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分数”于是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O的质量的表示关系 1/2 * 100X + 3/5 * 100Y =60 这样两个方程就都出来了,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决 还有一种类型是牵涉到化学变化的,不过也是非常简单的 3.KCl 和KBr的混合物共3.87 g全部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银和溴化银共6.63 g , 则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这个看上去好像是和前面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是一样的. 从这道题目中牵涉到的方程式,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物质的量的KCl 和KBr就可以生成多少物质的量的氯化银和溴化银,也同样设两个为知数,设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 原混合物中的溴化钾的质量为Y,可以得到:

高中的化学计算公式.docx

高中化学公式 1.有关物质的量( 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 mol ) (2)物质的量( mol )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 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③物质的 量浓度( mol/L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物质的量浓度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 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 (浓)· V(浓)=c(稀)· V(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 个溶液呈电中性)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质为不含结晶水的固体) (1)基本公式: ① ②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S)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3)温度不变,蒸发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的质量m的计算: 4.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 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混):(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的混合气体。 (3)已知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另一气体 A 的密度之比D(通常称作相对密度):则 5.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1)某物质X 的化学反应速率: (2)对于下列反应:

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

高中化学经典例题28道详解详析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例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解析] 从现代物质结构观点看,道尔顿原子学说的三个论点都是不确切的、对于①.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又有质子和中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得到和失去电子;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可以裂变和聚变。对于②,由于元素存在同位素,它们在质量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至于③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是很小的,它的直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它的体就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较大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说明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 [答案] (D ) [评述] 考查运用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评价科学史中的道尔顿原子学说的能力与分析能力。 本题还旨在提倡化学教学要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因为“史鉴使人明智”、“激励人们奋进、为科学献身”。 (理解、较容易) [例2] (1996年全国)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氨气通入稀硫酸中:NH 3+H +=N +4H (B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CO 2+C -23O +H 2 O =2HCO -3 (C )硫酸铝溶液跟偏铝酸钠溶液及应: ↓=++-+3223)(463OH Al O H AlO Al (D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 2+2OH —=3Cl -+ClO —+H 2O [解析] 首先根据离子反应规律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式(分子式、离子式),四个反应都正确,符合离子方程式书写要点,氧气、二氧化碳、氯气用分子式,氢氧化铝、水是弱电解质也用分子式,只有可溶性强电解质用离子符号。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判断也符合。对于选项(C ),可以用离子电荷守恒判断,AI 3+与AlO -2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物是电中性的Al (OH )3,因此反应中Al 3+与AlO -2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1:3,才能使反应前后离子电荷守恒。至于选项(D ),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都是Cl 2中的Cl 原子,但其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为3(3个0Cl 得3个电子转化为3个Cl —即3?→?+e Cl 30Cl —),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只有1(- +-?→?O Cl Cl e 10)。不符合电子守恒,因此不正确。对于溶液中的 氧化还原反应,除了根据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反应实质与可能性,结合离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第一章氢及稀有气体 1.氢气的制备 实验室:Zn+2HCl=ZnCl2+H2↑ 军事上:CaH2 +2H2O → Ca(OH)2 + 2H2↑ 2.稀有气体化合物 ①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 + PtF6 → Xe+[ PtF6] (无色)(红色)(橙黄色) ②氙的氟化物水解: 2XeF2+2H2O →2Xe↑+4HF+ O2↑ 6XeF4 + 12H2O == 2XeO3 + 4Xe↑+3O2↑ +24HF XeF6+3H2O →XeO3+6HF ③氙的氟化物为强氧化剂: XeF2 + H2─→ Xe + 2HF XeF2 + H2O2─→ Xe + 2HF + O2↑ 第二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铍、镁除外)元素溶于液氨,生成溶剂合电子和阳离子成具有导电性的深蓝色溶液。 碱金属M(S) + (x+y)NH3 M+(NH3)x + e-(NH3)y 碱土金属M(S) + (x+2y)NH3 M2+(NH3)x +2e-(NH3)y 二、氢化物

氢化物共分为离子型、共价型、过渡型 离子型氢化物是极强的还原剂:TiCl 4+4NaH Ti +4NaCl +2H 2↑ LiH 能在乙醚中同B 3+ Al 3+ Ga 3+ 等的无水氯化物结合成复合氢化物,如氢化铝锂的生成。 4LiH + AlCl 3 乙醚 Li[AlH 4] + 3LiCl 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猛烈反应Li[AlH 4]+4H 2O=LiOH↓+Al(OH)3↓+4H 2↑ 三、 氧化物 1、正常氧化物 碱金属中的锂和所有碱土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分别生成正常氧化物Li 2O 和MO 。其他碱金属正常的氧化物是用金属与他们的过氧化物或硝酸盐相作用制得。 Na 2O 2+2Na=2Na 2O 2KNO 3+10K=6K 20+N 2↑ 碱土金属氧化物也可以由他们的碳酸盐或硝酸盐加热分解得到。 CaCO 3 CaO +CO 2↑ 2Sr(NO 3)2 2SrO +4NO 2+O 2↑ 1、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 过氧化物是含有过氧基(—O —O —)的化合物,可看作是H 2O 2的衍生物。除铍外,所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离子型过氧化物。 2Na +O 2 Na 2O 2 除锂、铍、镁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超氧化物。 K +O 2=KO 2 2、 臭氧化物 300℃~500℃ 高温 △

高考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一、化学计算的基本类型与解题策略 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推断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 确定 相对原子质量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有机物的通式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2.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

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 解题策略 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3.有关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4.有关氧化还原、电化学的计算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 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考查热点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 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考查热点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 解题策略关守恒关系 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6.有关综合计算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重点高中化学推断题总结(经典+全)

————————————————————————————————作者:————————————————————————————————日期:

无机推断题复习 无机推断题是在化学学科的历次高考改革中始终保留的一种基本题型,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它以无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为载体,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抽象、求异、发散、收敛,逻辑推理,知识迁移,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也能很好地与化学实验、计算、基本化学用语,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知识等学科内综合考查,对考生有很好的区分度,预计在今后的理科综合能力考查中,它将依然是化学学科的一种重要题型。 一、无机推断题复习方法和策略。 推断题融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理论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解无机推断题时,读题、审题相当重要,在读题审题过程中,要认真辩析题干中有关信息,抓住突破口,分析无机推断中的转化关系,仔细推敲,挖掘出隐含条件。 (一)基本思路 读题(了解大意)→审题(寻找明显条件、挖掘隐含条件与所求)→解题(抓突破口)→推断(紧扣特征与特殊)→得出结论→正向求证检验 读题:读题的主要任务是先了解题目大意,寻找关键词、句,获取表象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高考试题中所设的陷阱。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是一些特殊的结构、状态、颜色,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和用途等等。审题最关键的就是找出”题眼”。 解题:找到“题眼”后,就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无机推断题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通常的思维模式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试探受阻,重新阔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验证: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代入验证。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后得到正确结论时还要注意按题目要求规范书写,如要求写名称就不要写化学式。 (二)相关知识储备 解答无机推断题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为基础。下面以“考纲”为核心,以教材出发,结合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对未来的预测,对常考的热点知识作如下归纳: 一.颜色状态 状态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H2O、H2O2、C6H6 、C2H6O 、Br2、Hg、等

大学无机化学所有公式

所有公式: 1、注意单位,如焦耳,千焦。 2、加入溶液时注意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的变化 3、能斯特方程注意正负号。 4、单质的标准绝对熵不等于零,?f G m ?(稳定态单质,T)=0 ?f G m ?(H + ,aq,T)=0 Chap 1 1、热力学温度:T= t + T0 (T0=273.15K)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用于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真实气体 在SI 制中,p 的单位是Pa ,V 的单位是m 3,T 的单位是K ,n 的单位是mol ;R 是摩尔气体常数,R 的数值和单位与p,V,T 的单位有关,在SI 制中,R = 8.314 J·K -1·mol -1。 3、 4、分压 5、分体积定律 6、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比浓度 B = mB/m = mB/(mB+mA) 以溶质(B)的质量在全部溶液的质量中占有的 百分比 质量摩尔浓度 bB = nB/mA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的比值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 ?= nB/(nB+nA)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占全部溶液的物质的量的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 cB = nB/V 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总体积(与温度相关), 单位:mol?m-3, mol?dm-3, mol?L-1 Chap 2 1、体积功:气体发生膨胀或压缩做的功,一般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作体积功 W= -p ?V = -p (V 终-V 始) 2、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 3、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中:?U = U 2 – U 1 = Q + W 4、焓:H = U + pV 等压时:Q p =H 2 – H 1 = ?H 若为理想气体,H = U + pV = U + nRT ?H = ?U + ?nRT 5、等容热效应Q V : ?U = Q V 等压反应热Qp :W= -p?V 则U = Qp + W = Qp -p ?V Qp = Qv + ??nRT 6、标准摩尔反应焓变:?r H m ? =??i ?f H m ?(生成物)? ??i ?f H m ?(反应物) =[y ?f H m ?(Y)+z ?f H m ?(Z)] – [a ?f H m ?(A)+b ?f H m ?(B)] 7、S m ?(B,相态,T) ,单位是J·mol -1·K -1 任一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 ?rSm ? =??B Sm ?(生成物,T)-??B Sm ?(反应物,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法宝——电荷守恒法 涉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时常需用到电荷守恒,首先找出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再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列等式。 如Al2(SO4)3、NH4NO3混合溶液的电荷守恒为 3c(Al3+)+c(NH+4)+c(H+)=2c(SO2-4)+c(NO-3)+c(OH-)。 注意一般情况下,列电荷守恒等式时不能忽略H+、OH-,但在计算时,酸性溶液中常可忽略OH-,碱性溶液中常可忽略H+。 针对训练 1.(2016·河南安阳一中月考)在硫酸钠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SO2-4为0.4 mol·L-1,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1B.0.2 mol·L-1 C.0.3 mol·L-1D.0.4 mol·L-1 答案 B 解析在任何一个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有3c(Al3+)+c(Na+)=2c(SO2-4),解得c(Na+)=0.2 mol·L-1。 2.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2-4)=6.5 mol·L-1,若将200 mL 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 答案 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得: 2c(Mg2+)+3c(Al3+)=2c(SO2-4), c(Al3+)=2×6.5 mol·L-1-2×2 mol·L-1 3 =3 mol·L-1,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Mg2+、Al3+分离,此时NaOH转化为Na2SO4和NaAlO2,由电荷守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