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沉井基础施工工艺

沉井基础施工工艺

沉井基础施工工艺
沉井基础施工工艺

沉井基础施工工艺

2.1.1工艺概述

沉井基础一般适用于非岩石土的覆盖层中,不适用于需穿过岩层、胶结的卵石层及大漂石等地质条件。就地制作沉井适用于水深较小、流速较缓及枯水期河床面外露的施工场合,浮式沉井适用于水深流急的大江大河上施工。

2.1.2作业内容

就地制作沉井主要作业内容包括在墩位处筑岛、制作底节沉井、沉井下沉及接高、沉井封底等。

浮式沉井主要作业内容包括底节沉井制造、底节沉井浮运就位、沉井水中下沉及接高、沉井入河床后的下沉及接高、沉井封底等。

2.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2.1.4工艺流程图

图2.17.4-1 就地制作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17.4-2 浮式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2.19.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就地制作沉井

(一)施工准备

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的调查、物资材料及机具设备的准备、施工设施的准备以及技术准备(沉井设计,交底,测量放样定位)等。

(二)筑岛

1.原地面整平碾压并铺一层厚约 30cm 的石碴,碾压后沿边墙挖 1.1m 深,

2.5m 宽槽(同时在两

边各引一条排水盲沟),将槽底夯实,再分层夯填碎石,第一层厚 10cm,以后每 300cm 一层,碎石顶面粉约 3cm 厚水泥砂浆整平。

2.填筑土模,每 30cm 一层。分层夯实碾压。每碾压一层即在同墙下挖 0.6m 宽槽并夯填碎石一层,最后碎石顶面亦粉约 3cm 厚水泥砂浆整平。要求同一标高的砂浆面任意二点高差不大于 2cm。

3.切除周边土模,用 M4 混合砂浆砌砖并粉面,形成刃脚内模。砌砖时并予埋拉杆螺栓和墙后分布应力的木板,为使砖砌体能较好地传递沉井压力,水平砖缝应尽量减薄。

(三)模板的制造与安装

1.模板安装前必须精确放线,位置务求准确。安装允许误差规定如下:(1)模板轴线与设计位置的偏差±10mm;(2)两模板内侧宽度的误差25cm 厚墙——±10mm。50cm 厚墙——±20cm,100cm 厚墙——±30mm;(3)沉井全长或全宽误差±50mm。

2.按设计图留通水孔。

(四)沉井的灌注及下沉

1.沉井分节制作及下沉,一般规定为:第一节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灌第二节,第二节混凝土达到70%强度再灌第三节。第三节沉井混凝土强度达100%后开始人工挖土下沉。为保证沉井刃脚的稳定性,在第一节拆模后,须沿沉井外壁分三层夯填1m 高,2m 宽的土。施工下沉过程中,如沉井倾斜较大,则应及时纠正。

2.沉井抓泥下沉

当沉井底节和中节砼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和 75%时,方可抓(吸)泥下沉沉井。

(1)人工挖土的次序是先挖井孔中央后四周,均衡对称地进行,并根据要求保留土堤。下沉初期沉井容易偏斜,施工更应注意。两井孔内泥面高差不应大于1.0 米。初始阶段配合人工挖土先挖掉隔墙底处,不使隔墙底部支顶在土层上,再从井孔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分层对称取土,每层厚度不大于0.5 米。特别注意沉井下沉中的调平。防止沉井倾斜而产生位移。

(2)人工无法挖土时,两井孔均匀抓泥,一般情况每 10 斗即换孔。抓斗在水中抓土时,锅底深度不得低于刃脚踏面下 1.5 米。根据地质、沉井高差及位移等情况。值班技术人员决定抓泥措施。

(3)沉井的最大倾斜和位移在下沉过程中不得大于1%,超过时须采取纠偏(正)措施。为了纠偏采取不均匀堆土或取土时,由值班技术员决定堆土位置及高度,将处理意见报告主管工程师,并经处领导批准方可进行。

(4)值班技术人员必须跟班倒。建立沉井吸泥下沉记录,每个工作斑均应作好泥面标高、下沉量、倾斜的测量工作,定期观测,沉井在下沉各阶段的位移和扭角。初沉(沉井重心入土前的下沉阶段)和终沉阶段(由设计高程以上 1.5 米沉至设计高程的下沉阶段)应增加观测次数,填写好记录上报分析。

(5)井孔内抓出的土应填平沉井四周的低洼地,大致平整后,弃土远离,不得堆积,以免土压力不均造成沉井倾斜位移及扭角。

(6)在沉井顶安装好装水的水平塑料软管,以观察沉井倾斜状态。

3.沉井吸泥下沉

(1)吸泥机在吸泥过程中,应处于悬吊状态,根据出泥情况及泥面高程移动,升降其位置,以保证吸泥机的最佳效果。在吸泥过程中,沉井的最大斜倾和位移均不得大于 1%。扭角不大于 1 度,超过时须采取纠偏(正)措施。

(2)使用空气吸泥机吸泥,排水量较大,为保证井内外水位平衡,防止翻砂,应设置相应的水泵不断向井内补水。沉井进入粉细砂层时易塌孔易翻砂,所以在砂粘土及粘砂土中,井内水位必须高出井外 2 米以上。

(3)沉井突然下沉,可能寻致土壁崩塌,引起沉井过大的位移与倾斜。在正常吸泥情况下如发生沉井下沉速度迟缓,应研究并采取适当措施,不能吸泥过深。节假日或其它原因停工时,应有专人负责观测,井内水位必须保持与井外水位齐平。

(4)吸泥机应作好长度标记,在砂土中吸泥,吸泥机位置应在孔中心吸,吸泥深度一般应底于刃脚1 米,刃脚处除土泥面应高出刃脚 0.5 米,防止吸泥过快,致使吸泥深度瞬间超过规定。吸泥时应经

常换点,分层取土,在不纠倾的情况,相邻两井孔泥面高差超过50 厘米吸泥机即应换孔,保持沉井均匀下沉。

(5)由井孔内壁所测得的平均泥面高程与刃脚齐平时,沉井仍不下沉,即停止吸泥,将吸泥机底口提离泥面 2 米以上,然后灌风并停止向井孔内补水。采用空气幕降低井壁摩阻力的方法使沉井下沉。严禁排水下沉,若沉井不能下沉可根据实测的土壤安息角情况,报上级单位批准方能增加吸泥深度,再利用空气幕迫使沉井下沉。

(6)防偏及纠偏。沉井下沉到后期纠偏较难,所以沉井施工应以防偏为主。在早期下沉时注意边

下沉,边纠偏。若沉井发生倾斜,纠正倾斜时,一般可采取取土、压重、顶部施加水平力或刃脚下支垫等方法进行。对空气幕沉井可采取侧压气纠偏。若倾斜发生在吸泥下沉阶段,应立即停止整体吸泥下沉,在沉井顶面高的一侧刃脚处进行偏吸泥、偏取土,刃脚低的一侧保持不动,尽可能地减少高的一侧的正面阻力,保留低侧沉井孔局部土壤,增大沉井的纠偏力矩,随着高侧的下沉,倾斜即可纠正。

(7)沉井下沉至设计高程以上2米前,应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除土量过大及除土不均,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而产生较大的偏斜,增加施工中困难。

(8)随时观测沉井周围地面塌陷和开裂状况,并作好记录,每1-2天观测一次,观测点由测量组选定。

4.清基

(1)清基时应根据井内泥面高程确定每层的清基深度,清基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一般不要超过50厘米。

(2)清基过程中,值班人员要经常测量井内泥面高程,椐以确定吸泥机插放位置。

(3)沉井达到设计高程,在清基过程中经常用水平仪测量并观察沉井有无下沉、翻砂现象。若有

应立即停吸,并报告项目总工程师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清孔。

(4)清基时沉井内水位只能以补平堰顶为限,应控制井孔除土量,吸泥机减少风量、少量排泥,必要时辅以φ150mm 吸泥机进行除泥。当井内水位低于围堰顶 0.3 米时应停吸,补满水再吸。

(5)清基标准:

①沉井井孔内在靠井壁周围的垂线上,基底面不应高出刃脚高程 0.5 米,在井孔内基底面略形成锅底状,低于刃脚不宜超过 0.5 米。

②隔墙下净空不得少于0.4 米。

③刃脚斜面外露长度不宜小于 1.4 米。

④在每一井孔取出土样,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校核。

5.沉井底清底完成后,由测量组用测锤测量各点泥面高程,合格后由潜水员下水检查并丈量刃脚处用隔墙下斜面外露长度。

6.在沉井下沉到设计高程,清基后进行沉降观测,待8小时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 时方可检查、验收、清基质量并进行封底工作。

(五)测量及检查:

1.测量工作是沉井下沉工作的关键一环,因此必须做到每天至少测量一次,当日提供测量资料,施工人员对测量资料要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有利于下沉的措施。

2.每次灌注混凝土时,都要在沉井中线上和四角处予埋8个测量标志于混凝土面,施工单位还要在地面沉井四角处予设标志,据以随时观测沉井的下沉动态,遇有可疑情况,随时通知测量组检查。

3.为观测沉井除土后,基底土壤回弹数值,应先在沉井四角和中部埋设测量标杆。为保证测标不被挖土施工碰撞移动,在挖土时,应注意寻找砂柱,掌握测标位置,应在测标处留土墩,再轻轻逐层剥去上面的砂土,露出测标顶,当标杆顶面全部外露和沉井中间部分时,要分别测量标杆顶面标高和沉井内土面标高,连同埋设测标时的原始标高一起通知设计单位。

4.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和工序间交接制,认真把好质量关,对施工中发生的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的现象要坚决纠正制止。

5.各道工序都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每班均有下沉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技术人员要做好下沉记录和各项技术资料的整理。

6.每道工序完成之后,均应有相关单位和部门鉴定认可之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如遇有重大技术问题需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

二、浮式沉井

(一)施工准备

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的调查、物资材料及机具设备的准备、施工设施的准备以及技术准备(沉井设计,交底,测量放样定位)等。

(二)沉井底节制造

1.插打平台桩,接装平台安装及起吊扁担梁。

2.底节钢沉井的整体拼装在拼装平台上进行。拼装方法采用井壁与隔墙同时安装,

3.在拼装平台上先放出墩位、沉井纵横中心线、刃脚及隔墙外轮廓尺寸线及检查线,并放出每一单元的拼接缝线。如钢壳制造有尺寸误差时,应根据底节和一个中节的试拼资料情况加以综合考虑作适当调整(对称均匀分配)。

4.钢壳刃脚内侧为斜面,拼装时可用枕木垛,或用排架搭设支撑及拆装式钢木结构支撑,具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