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皈五戒含义

三皈五戒含义

三皈五戒含义
三皈五戒含义

什么是三皈五戒?

一、皈依三宝(三皈依)是学佛的开始

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哪一个宗派和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任何人的修行,都应建立于这些基本建设上。而皈依,更是重中之重,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一切众生,只要发心向佛陀学习,都可以平等获得。当我们认识清楚,真正理解了,我们就应当发心求学,愿作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既然要来求学,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师,老师就把你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纲领、修学的目标传授给你,这就是「传授三皈依」,所以三皈依就是正式拜老师,也是我们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一直传到今天,代代承传。我们始终不忘本,不忘记这位根本的老师。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个人喜好进行抉择,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唯一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焕然重生?

所以,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二、三皈依的含义

各人走入佛门的因缘不同,或是基于对轮回及三恶道的恐惧而寻求皈依,或是在现实中缺乏安全感而寻求依赖,或是为解脱轮回苦而寻求皈依,或是为保平安而寻求保障,或是真正认识到三宝功德而发心皈依,或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泛泛信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的皈依之因,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学佛的态度及深度。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皈依?

「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从一切错误回头,去依靠佛陀真实的教诲,求做佛陀的学生。皈依不是皈依一个法师,不是皈依某一个人,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而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样才对了,我们是三宝弟子,世尊是这样传授下来的,我们应当如是接受,依教奉行。《六祖坛经》上看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为学生传授三皈,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把佛、法、僧三宝的意义明显的跟我们说出来,「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一)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觉」的反面是迷惑。我们今天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应酬之中,常常犯过错。为什么会犯过错?因为不了解彼此的关系跟事实真相,所以犯了许多错误。佛菩萨是明白人,佛菩萨了解其中的关系,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佛菩萨的生活没有错误,佛菩萨做工作没有错误,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都没有错误,这确实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所以我们从不觉、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觉悟,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

(二)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一切众生有无量的苦恼,对于自己、对于生活环境不能够明了,于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带来许许多多的苦难。而佛为我们所说的一切经论,就是佛对于宇宙人生的正知正见。我们自己智能没有开,就依照佛的经论,凡是我们所想的,把经典展开来对照对照,我的想法跟佛所说的一样,证明我的想法没错,我的见解是正确的,是正知正见;假如我的想法跟佛所说的不一样,我们想法就是错误的,绝对不是佛在经上的想法、看法错误。佛虽是三千年前的人,但是他的思想却比我们现代进步。所以我们要肯定、要承认,佛在经典上所讲的是真的,是正确的,把自己的成见舍弃,要依照佛所说的来修行。佛法教导我们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方法,我们从错误的思想、见解回头,从邪知邪见回头,我们依靠佛菩萨所代表的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

(三)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我们现代人很可怜,不如古人,你看受到各种的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着是污染,贪、瞋、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我们的心地被污染,我们的精神被污染,我们的思想、见解,乃至于肉体都被污染。被什么污染?被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污染。佛教给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着,从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染污回头,恢复到身心清净,依清净心,诸佛菩萨代表「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皈依僧」。

所以,皈依从佛教形式上讲指的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从本质上讲是皈依觉、正、净自性三宝,「觉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真正的皈依,是对三宝最真切的信赖,是对佛、法、僧全身心的归投,这需要在学佛过程中时时修习,唯有不断强化,才能真正对三宝生起强烈的归属感,如此,方不至于在学佛路上迷失方向。忆念三宝的过程,是学习佛菩萨发心和行持的过程,也是将自身溶入三宝无尽功德的过程,通过对佛菩萨心行的忆念和模拟,从而最终于自身成就众生本具的自性三宝。

三、五戒——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戒律的根本

五戒,是指佛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条最根本的戒律,它是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根本。受了戒就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种,五戒、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梵网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一切戒法,但这些戒律都是以五戒为基础,一切戒必须从五戒筑起,五戒若学不好,一切戒都无能着手,五戒持得清净,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佛制受持三归五戒之在家众,方称优婆塞(或优婆夷)。故《毗尼母经》卷一云:「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得名为优婆塞也。」佛门弟子在受持三皈后,接下来就应依佛法的教导,受持五戒以修身,防止过失和不犯错误,使自己身心有了规范,向善的方向发展。依之渐次修学,三聚悉持,清净无犯,得圆满成就尸罗波罗蜜(持戒波罗蜜),乃至圆满无上菩提。五戒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效?因为受持五戒,能够破贪嗔痴三毒烦恼。持不杀生戒,能够破嗔,因为杀罪是由嗔心而起的;持不盗、不淫戒,破贪,因为盗、淫之罪是由贪心而起的;持不妄语戒,破痴,因为妄语是由痴心发起的缘故;持不饮酒戒,则消除放逸,因为饮酒能破诸戒。财、色与酒,是三种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不仅如此,受持五戒的人,近报人天,远证佛果。《优婆塞戒经·五戒品》云:「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受持五戒最基本的利益可以在六道里取得人道的资格,就是我们一般讲做人的资格。如果五戒没有做好,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他还能成菩萨吗?还能成声闻、缘觉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重视五戒十善,想学佛,想成佛、成菩萨,一定要认真修五戒。

五戒之中,前四条戒律是性戒,即指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都属于是罪恶的行为,犯者将感得三途的果报,是为社会、天理所公认的罪行。同时,这四条戒也是佛门的四根本戒,即是不论是归依三宝的、受三归五戒的弟子,八关斋戒的弟子,乃至沙弥尼、式叉摩那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女、比丘、比丘尼七众弟子,都要共同遵守的。为什么叫根本戒?戒律里面的条文,有些是不能变更,有些是因时、因地要修订。不能变更的,叫根本戒,因为它能够超越时空,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这五条戒适用,三千年后今天还适用,没有修改。根本戒能生根本智能,如果犯了这个戒,智能生不了,福德也都丧失了。如果是破了四根本戒,所有的一切善法都不能安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如依大地,一切药谷卉木丛林皆得生长,如是依止极善护持四根本戒,一切善法皆得生长,如依大地,一切诸山:小轮围山、大轮围山、妙高山王,皆得安住。如是依止极善护持四根本戒,诸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皆得安住,如依大地,求得一切世间美味,如是依止极善护持四根本戒,求得一切念定总持安忍圣道,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五戒的最后一条则是遮戒。即是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使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四、五戒的含义

(一)不杀生戒: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杀害的方法,有自己亲自拿刀、枪等杀器,或用手足伤害对方的生命,或指使他人去杀害,或看到他人去伤害生命,内人生起欢喜的,都是违犯杀生的戒法。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此,汉族佛教徒千余年来,一直是吃素不吃荤,已成为优良传统。不仅如此,更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爱护之心,勿起贪嗔杀害之念,常护生,常放生,不打人,不骂人等等,在日常行动中多方面去修持戒律,才是真正佛弟子。

五戒既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也是人际关系的准则,《法苑珠林》第八十八卷中将五戒和儒家的「五常」相对应,其中不杀生跟「仁」意思相通。仁是会意字,是两个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意思。一切众生,尤其是指有情的众生(动物),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没有一个动物甘心情愿被人杀,被杀是没有抵抗的能力,可是这种怨恨之心不会消失。《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杀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杀的众生怀恨在心,念念要报复,这就是佛家所谓欠钱的要还债,欠命的要偿命,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佛告诉我们,杀生招感世间刀兵的劫难。佛法教我们不杀生,不但是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同时更是培养自己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性德,真心里面本来就是慈悲的,养自己的慈悲心。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从不杀生上来培养,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这条戒律有这么大的功德。

我们当知,正如世间法中,法官判罪证据具足才可以,每破一条戒,也必须各种因缘具足方可成立。此不杀生戒五缘成犯:(1)是众生;(2)作众生想;(3)起杀心;(4)兴方便;(5)命根断。而世间的法律有法外留情之处;佛法亦复如是。五戒除了止持之外,另有每条戒的开缘。其中杀生的开缘有二:(1)误杀:失误或无意地杀害众生,不构成犯戒罪;(2)狂乱心:精神病患或狂乱心者,虽未舍戒,杀生亦不构成犯戒罪。杀戒,虽有开缘不犯性罪,但杀生业(纵使是误杀)却有后世果报罪。

(二)不偷盗戒: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戒律所制,金银贵重物品、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寺庙和僧众财物,不能侵占,乃至一针一草,不得不给而自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违反世法偷税漏税,无票乘车,冒名顶替,贪污舞弊等,都不应为,而其中又以盗僧物的罪过最重。不偷盗还包括不自盗,不教

他盗,不见盗随喜。社会上的偷盗,有直接、有间接,有有形、有无形,例如小偷窃取,强盗抢劫,是直接的盗;贪官污吏的贪污舞弊是间接的盗;勒索诈欺,抵赖债务,是有形的盗;假公济私,混水摸鱼是无形的盗。总之,不与而取,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物,都叫做盗。我们没有得到别人同意,随便把别人东西移动,都是偷盗;不一定说据为己有才是偷盗。如我的书放在桌子上,你没有得到我同意,故意把我的书拿到另外一边,让我找不到,就算偷盗。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末还,都是不清净的行为,都要负因果责任。

不偷盗与儒家的「义」相通。义是公正,以正当的手段获得利益,尽职守则和履行义务。对一切众生贡献是尽义务,不需要报酬。凡是不属于我们自己的财物,纵然仅是一丝一毫,绝对不随便去拿取,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凭着我们血汗有劳而获所换取的代价,才是正当的。要是不劳而获,和偷盗的行为并没有差别。这一条戒是帮助我们修学清净的布施,帮助我们放下身心世界,使我们恢复自性清净心。我们佛弟子,对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应当守护,勿起贪心。做到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而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此戒具六缘成犯:(1)是他物;(2)他物想;(3)有盗心;(4)兴方便取;(5)值五钱;(6)离本处。盗戒开缘有六:(1)与己想:取物时心中无盗意,唯想他人与己;(2)己有想:取物时心存“己有”想,而无丝毫盗意;(3)粪扫想:取物时想此是粪扫物(他人丢弃之物),无有盗心;(4)暂用想:取物时心中无有盗意,但存暂用想;(5)亲厚想:取物时心存想此物属己亲朋好友,他人绝不见怪,心中又无丝毫盗意;(6)误取:由于疏忽或混乱情况下,误取他人物品。

(三)不邪淫戒:在家居士,唯制邪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有任何淫秽行为。若引诱夺取他人的夫妇,或强奸、嫖妓、乱伦、重婚、诱拐、贩卖人囗、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二十世纪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此外凡涉足以为邪淫因缘的如舞榭歌场、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因为邪淫能令人道德堕落,家庭破裂,子女受害,社会混乱,祸害无穷。所以,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又说:“淫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楞严经》说:“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可见生死根本,欲为第一。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末付诸行动,看不正当的电影,书籍和画报等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因此,我们佛弟子,应当誓守此戒,常修不净观,多多念佛,避绝犯缘,克制欲念。

不邪淫,相当于儒家讲的「礼」。举止文明,通情达理。若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此邪淫戒具缘分自淫和逼淫。自淫是指优婆塞、优婆夷自己造淫境,自己主动去行淫欲,具四缘成犯:(1)是正境,大小便道、口道随一;(2)兴染心(非余睡眠等);(3)起方便;(4)与境合。逼淫则非自己主动,而是被动的,有强怨家,如国王、贼人等坏人;或软怨家,如受八关斋戒,或在六斋日中,或丈夫或妻子软磨硬泡,不是强硬的手段而是用一些甜言蜜语之类的方法来引诱,来逼。具四缘成犯:(1)是正境。(2)为怨逼。(3)是与境合。(4)受乐。

本戒开缘有三:(一)睡无觉知:在深睡中被人奸淫,无有觉知。(二)本无淫意:被怨逼行行淫,行淫时内心无有觉乐想(如刀割、火触体之觉)。(三)不受乐想:被怨逼行淫,内心无一点淫意及受乐想(如火烧身之觉)。贪欲是众生轮回之本,开缘有严格地限制。在家居士与己夫妻非道(大便道、口道)、非时(佛菩萨圣诞、斋日时)行淫,亦属犯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二者绮语,花言巧语,阿谀奉承,装饰浮言,艳曲情词,

伤风败俗及黄色小说等导欲增悲,荡人心志之言;三者恶口,粗恶骂詈,骂辱毁谤,恶毒伤人等言语;四者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拨是非,挑唆斗争,或前誉后毁,面是背非等。还有一种大妄语,如凡夫自称圣人,说我已证罗汉等,其罪极重,更不应犯。以上四种妄语,要坚持勿犯,另一种方便妄语,是为了救人急难,护他生命,方便权巧,说些慈悲利济的话,不算犯戒。如果为了方便自己,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即忏悔,不可再犯。

不妄语,与儒家的「信」相通。信是诚实守信。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他人,凡不如心想而说,皆是妄语。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所以我们与人相处,要以诚信为基础,说话必须心口一致,让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要多赞叹人家,鼓励人家。如果欺骗人,定会失去信任,断送自己的前程,其实是害自己,因此不得不慎防重口业。中国古人说:“言而有信,童叟无欺。”也就是这个道理,佛教的妄语戒除了有其特定的意义外,更重视以诚实为人的道理。

此妄语戒具缘分大妄语、小妄语。大妄语,具九缘成犯:(1)对境是人;(2)作人想;(3)所言境虚;(4)自知境虚;(5)有诳他心;(6)说过人法;(7)自言己证;(8)言彰了;(9)前人解。小妄语,具六缘成犯:(1)对境是人;(2)作人想;(3)违想说;(4)知违想说;(5)言了了;(6)前人解。妄语戒开缘有四:(1)增上慢:修行中因增上慢心,妄言非实而言己证果、得定、见光、见华……等;(2)唯说果位,未言己证;(3)急言误说;(4)病狂乱说。

(五)不饮酒戒:饮酒者,谓饮一切能醉人之酒。在现代,除了各种酒类之外,还包括大麻、白粉、迷幻药、鸦片、安非他命、速赐康、强力胶、玛啡、红中白板等各种兴奋剂、毒品、药物,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因为这些物品能刺激神经,令人神志昏昧、丧失理智、败坏德行,做出杀盗淫妄等糊涂的事。学佛人一切酒皆不可饮,乃至不得嗅酒,不得止酒舍,不得以酒饮人,制酒、酤酒,尤非所应。除因重病,非酒莫疗者,所谓药酒,还应告知大众,方可饮用。无病,一滴不可沾唇。古代有一优婆塞,因破酒戒,由于酒精的刺激失去理智,看有一只鸡从隔壁走过他家,便把鸡偷来杀了,作了下酒菜,由此而犯了盗、杀二戒。邻居太太不见了鸡,便来问他,他见邻居太太长得极美,起了欲念的淫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事后别人问他,他都说没作,这样又犯了淫、妄二戒,他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犯了五戒,由此可见酒的罪恶,可谓大矣!由此可知,为了防止犯前面的四条戒,佛陀才制不饮酒戒。

不饮酒,与儒家的「智」相通。智是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酒能致醉乱性,令人神志昏迷,失去理智,沉迷不悟,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故一切酒不得饮。人间许多罪恶,莫不以酒为媒介,种种过失,皆从饮酒而生。过分饮酒必定误事,社会上许多犯罪与酒几乎都是关联的,如酒后驾车而出事故,酒后无德而打架斗殴凶杀等悲剧现象屡见不鲜。不饮酒则身心安定,平安无事,且能节省一笔开支。《四分律》载饮酒有十过三十六失,如坏颜色、无威仪、损名誉、失智慧、致病、耗财、无耻、不敬、坠车、落水等等,智者举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为害了。所以,佛陀教导四众弟子,应遵守此戒。

此戒具四缘成犯:(1)是酒;(2)有饮心;(3)无重病;(4)入口咽。酒戒开缘有三:(1)患重病时;(2)非酒莫疗;(3)白众方服。且服用时亦当生惭愧心,节量而服之。

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doc

第一条为了保障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及备案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宗教教职人员,是指宗教团体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从事宗教教务活动的人员。 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由全国性宗教团体结合本宗教的实际分别制定,并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是宗教教职人员的备案部门。 第四条宗教团体应当将其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自认定之日起20日内,报相应的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全国性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地、州、盟)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县(市、区、旗)宗教团体认定的宗教教职人员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五条履行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应当填写《宗教教职人员备案表》,同时提交该宗教教职人员的户籍证明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第六条备案部门自收到宗教团体提交的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逾期未答复的,视为已完成备案程序。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备案: (一)未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办法认定的; (二)提供的备案材料不属实的。

第八条宗教团体在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程序完成后,向该宗教教职人员颁发宗教教职人员证书。未取得宗教教职人员证书的,不得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从事宗教教务活动。 第九条宗教团体依照本宗教的有关规定解除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应当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条宗教教职人员在宗教教务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外,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建议原认定该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团体取消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并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宗教教职人员放弃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原认定其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应当到备案部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第十二条宗教教职人员出现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丧失宗教教职人员身份的,宗教团体应当在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后收回其宗教教职人员证书,并以适当方式公告。 第十三条宗教团体未按照本办法办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手续,或者备案时弄虚作假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十四条藏传佛教活佛传承继位的审批、天主教主教的备案,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在每年的3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的宗教教职人员备案情况报国家宗教事务局。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三宝分别是什么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三宝分别是什么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所以五戒又称为根本大戒。五戒的内容◎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蟑螂、老鼠、蚊蚁等,都是杀生。不过,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纤悔的。如果杀死蟑螂、蚊蚁等,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此外,浪费时间,破坏物质,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随便浪费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的。戒杀生,主要是培养我们的慈悲心,《涅盘经》说:‘食肉者,断大慈种,行住坐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所以佛教徒吃素,主要是不忍心杀害鸡、鸭、猪、羊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但佛教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

不算杀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简单的说,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光天化日之下,强取他人的财物,更是盗窃。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古印度摩揭陀国钱币单位]以上的东西,这样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的信纸、信封、原子笔等,乃至借用东西末还,叫做不清净的行为,虽然不是犯了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的。在戒律中,最难受持的戒律,就是盗戒,因为凡将无主以外的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合法的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爱欲行为。例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囗、妨碍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的行为,都犯了邪淫戒。至于心中恋慕某人,但末付诸行动,虽然没有触犯根本戒,但是心中不清净,烦恼妄想扰动,日子也不好过,而持戒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清净。邪淫,是社会混乱的导火线。例如乱伦.雏妓问题,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他如同性恋衍生的爱滋病,更引起了廿世纪的大恐慌。如果人人都能持不邪淫戒,便不会发生这些问题;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则家庭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是个守礼的社会。 ◎不妄语:妄语,就是说虚妄不实的话,包括挑拨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囗、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

佛教礼仪的内容

1、佛弟子之行仪 佛弟子是指学佛的七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如上述所指出的那样,从一学佛开始,就产生了对行为举止的调整,在不同的阶段,而有不同的规矩,从“三皈五戒”直到“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一书,详细讲述了佛弟子的日常生活当中最普遍的都需要遵守的一些行为规范,有二十四条:敬佛、敬法、敬僧、居庵、事师、事亲、居家、待客、读书、为官、经商、务农、司工、作务、礼诵、坐禅、受食、睡眠、入众、看病、寂居、出外、务丧、住禅堂。 2、一般信众之礼仪 对佛教有好感,也相信佛教所讲的道理,但没有正式成为佛教徒的,我们都把他称为一般信众。一般人到寺庙里去,虽然不是正式的佛教徒,但为了礼貌起见,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仪,这里分以下几点:入寺、进门、请教、称呼、合掌、问讯、烧香、拜佛、观赏、听经、法会(浴佛、普佛、课诵、忌日、朔望、拜忏、焰口、水陆)、用餐、入厕。 3、佛教礼仪的特性 宗教性:佛教虽然主张现世的自我完善,但是他对佛、菩萨、老师的崇拜,并且认为通过这种礼仪上的恭敬能够获得善业的美好的果报,这是佛教礼仪具有的“宗教性”一面。 对治性:佛教的戒律分止持和作持:止持是防止过错、叫“诸恶莫作”;作持是努力向上、叫“众善奉行”。 区域性:佛教产生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一般说来有三个系,即传入中国汉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的“汉语系”,也叫“汉传佛教”;传入西藏的“藏语系”,也叫“藏传佛教”。传入东南亚及我国云南一带的“巴利语系”,也叫“南传佛教”。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里,佛教的律制与礼仪也随着各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而产生不同的礼仪,这一点在佛陀时代也是允许的。

五十岁的男人心里累

男人五十知天命 老迈 50岁的男人,压力最大,担子最重。 当男人30来岁,娶妻生子,孩子呀呀学语,扶着孩子学走路,当爹的别提有多高兴,每一根毫毛孔都充满了欢欣,脸上每一道欢乐的皱纹都能讲述一段记忆忧新的故事。当男人50多岁,父母年迈,儿女各自一方,难得的一次扶着老父蹒跚而行,老父脸上的沟豁里挂满感激和满足,嘴里喃喃自语“人老了,给家庭给儿女们添累了”,而此时50岁的儿子已是泪水往下流,仿佛坠入无边无际的彷徨,那份深深的悲哀,是世间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也是所能所不能的无奈。扶孩子学走路和扶老父走路竟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反差与巨大的情感碰撞。 大多数年过半百的男人容不得自己多分半颗心给别人,哪怕对方很主动,不是不愿意,是自己知轻重,丢不起那张老脸,同时这个年龄把钱看得比较重,经济是最敏感的,怕花钱。确实也难为了这个年龄,上有白发娘亲,下有待嫁、待娶的儿女,甚至有的儿女正在深造,需要大把花银子。再说了,时下哪个女人是省油的灯,愿意倒贴来爱你、疼你?除了老婆“一根筋”陪伴你富、陪伴你穷,世上没有第二个女人能做得到。所以,50岁的男人本质上还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打个小麻将、咪个小酒、炒点小股、耍点小聪明在地毯下藏几个存折私房钱……等等,诚实面对现实,该干嘛干嘛,利利索索活个明明白

白。当然,有个把个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但断然不会出格的红颜知己,也算这个50岁的男人“坏到顶”了。 夜深人静,50岁的男人会失眠、忧伤,内心世界充满沧桑,特别是和某一件事“碰撞”的时候,心里头特酸楚,即便是成功的男人也会被搅和的一夜无眠,更别说带有悲剧色彩的“黄昏恋”。实在无法摆脱烦恼的时候,走出房屋,拐过一段长长的、昏暗的小巷,却是另一番景象,大街上灯火通明,即便再找不着“北”的思维,此时此刻也会跟着“感觉走”,男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叹息:人生低潮的时候不就是在走一段黑黑的小巷吗?拐过小巷就是大街。 50岁的男人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傻气”,轻易不认“命贱”,偶尔去寺庙烧个香也躲躲闪闪,生怕被熟人撞见,更怕让别人知道心头少的可怜的一点秘密。他们拜佛的方式也和其他善男信女不一样,常人是默默的祈祷,三叩九拜,祈求各路菩萨保佑,保平安、保财运、保仕途、保子孙,非常注重仪式和程序。50岁男人烧香显得很实在,他们不是在祈求神灵的保佑,显然他们并不完全懂得“四大皆空”和“六根清净”真正的含义,也不知道皈依佛门修炼“五戒”的正果,而是虔诚地与菩萨进行心灵的沟通,在忏悔,在交流,在寻求一种悟性的超越:“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佛门净地,请原谅我的鲁莽,我祈求您的帮助,赐我一种智慧,一种人类本性中圆满的道德智慧,一种与人为善、行善积德的内涵。我虽然无力为菩萨塑金身,我不懂顶礼模拜的规矩,但是我愿意去做好每一件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家训我时刻身体力行。做人一定要如法,法根源于德,但我却看不

道教皈依誓言

道教皈依证誓言 三皈依: 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 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 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皈依誓言: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道宝,太上无极大道是我所尊,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经宝,三十六部尊经是我所尊,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邪说。 弟子,至诚发愿皈依无上师宝,玄中大法师是我所尊,宁舍生命,终不皈依外道徒众。 皈依须知: 一:爱国爱教,乐于助人;信仰虔诚,心怀仁慈,感化天下苍生。二:此证只证明本人是道教皈依弟子(居士)身份,不作其他证明。三:此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涂改和转借他人,如有遗失须申明作废,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 四:不得持证做违法乱纪之事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持证人违背戒律,由发证单位追缴收回。 五:皈依弟子和入道弟子之间要保持团结和友好联系,互帮互助。六:皈依弟子要视皈依宫观如家,自觉维护宫观的声誉,不得干预皈依宫观的内部事务。

七:此证只限于在道教开放宫观使用。 太上老君所命积功归根五戒 一者不得杀生二者不得吃荤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盗五者不得邪淫 虚皇天尊所命初真十诫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 第四:戒者不得邪淫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以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劵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陈全林的几篇博文

陈全林的几篇博文【重要】 ·目录· 安详、喜悦与不二 1 答博友定数之问 3 放生要懂得仪轨 5 生死、业障、烦恼、解脱(重要) 6 再谈业障问题8 安详、喜悦与不二 一位画家好友给我打电话问好,问我元旦是怎样过的,我说,是和老师止俗禅师一起过的,还有十几位居士。朋友问了禅师的年龄,她们年龄差不多,都在西安,禅师修行的黄龙洞离画家居住的西安市三十公里。画家朋友修行多年。她问我:“你和老师见面,老师给你传法了没有?”我说:“没有。”“那你们的见面一定有玄机了。”“没有。” 朋友接着问:“那你老师修行非常好,她修行有多高?”我说:“不知道。” 朋友又问:“那你跟她学什么?”我说:“我什么都没学。只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安详和喜悦。”朋友说:“那她修行真的很好。”我说:“不知道。你要是愿意亲近她,等我来西安,带你去见她。”朋友拒绝了,说不愿意亲近这些人,愿意自己修。我说你没有明师,怎么修?朋友说,还是喜欢自己修。 对话简单,很有“禅机”。朋友的心态也是很多求道人的心态,想的是功夫、法、玄机,内心还有我慢,不愿意亲近具德老师。 修行人能亲近具德老师,这是一种福报,会有无形的加持。很多人盯着法、玄机、功夫看,我只是感受禅师的平常心。我和禅师认识十余年,从来不谈法、

功夫、玄机,没有这些闲家居。我始终感受到的是禅师的安详和喜悦。根据佛经说,修行中有十个阶段,称为“十地”,第一地叫欢喜地,证得欢喜地的人就是初地菩萨,断除了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不再有执着、恐怖、颠倒、梦想。不忧虑生活,不惧怕死亡,不怨人毁谤。初地菩萨,真入佛家。慈悲为怀,助人为本,布施为乐,绍隆佛种,弘法度生,分证了佛陀的法身,相应了菩提,欢喜踊跃,故名欢喜地。 这样的初地是很了不起的境界。我不知道禅师是否就是初地菩萨,但我感受到了她身心内外的安详和喜悦。过去十年里,禅师一直住山隐修,很少出来,现在偶尔出来,给具缘的居士做些开示。禅师识字不多,她所说法都是从自性里流露的平常语。和禅师一起来访的居士大多是我的博友,我讲的多,禅师讲的少。我妻澄源当大众对我说:“你讲得太多了,让师父讲吧,大伙想听师父的。”我说:“我和师父是无二的,我讲就是她讲。”我这样说了之后,师父满怀欢喜地说:“他讲和我讲一样。” 修行,只有安顿了身心性命,只有断除了我执和粗重烦恼,才会长久拥有安详和喜悦。而这样的安详与喜悦,禅师亦无住。博友大老远来访,禅师住在其中一位居士家一月了。我讲多了,妻想听师父说法,师父只是安详地坐着,满脸的喜悦。无言。 妻说我,“就听你一个人说了,你看师父,一言不发。”我说:“师父不说话,已经说了法,是上乘法。我说的是二乘法。” 禅师听了,说:“没有二”。 是的,没有二,二来自我们的分别心。 禅师来访,我私下通知了几位好友过来一起亲近禅师,感受法味。可是,那些朋友们都没过来,不是忙着旅游,就是忙着读书。旅游的机会任何时候都会有,读书也如此,但亲近具德老师的机会不常有,甚至很稀有。我们的心总处在二元的“二”里面,才使我们有很多妨碍。 有一次,一位朋友说愿意拜雪漠上师为师,只学他的禅宗,不学密宗。我说这就是分别心,仅这样的分别心,就很难与上师相应了,要把分别心去掉。朋友还说愿意拜我为师,我说我实修不到位,不能做老师,但雪漠是成就者,可以做上师。朋友跟我有很深的因缘,我建议她拜雪漠为师,她对雪漠有很深的信心,

三皈五戒详细

第一章受三皈依、五戒程序 根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信眾在作佈施、禪修、聞法等功德之前,一般都會先向比庫1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淨,從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勝。同時,守持淨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 在傳統上,受三皈依和五戒都是使用巴利語來進行的。本文在受皈戒的巴利語下面也把中文的意思翻譯出來,以供參考。在受皈戒的過程中則可以不唸中文。 以下所列舉的是依照緬甸傳統的受三皈依和五戒程序。斯裏蘭卡和泰國的傳統則大同小異。 1. 請求受三皈五戒 求戒者禮敬比庫三拜,然後唸誦求受三皈五戒文:Ahaü, bhante, tisara?ena saha pa¤cas?laü 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請尊者在攝受後授戒給我! 1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有行乞者、見怖畏、持割截衣者等義。即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bhikùu音譯爲「比丘」「苾芻」等。

Du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ena saha pa¤cas?laü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二次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請尊者在攝受後授戒給我! Tatiyam'pi, ahaü, bhante, tisara?ena saha pa¤cas?laüdhammaü yàcàmi, anuggahaü katvà s?laü detha me, bhante. 尊者,我第三次乞求三皈依和五戒法。請尊者在攝受後授戒給我! 比庫:Yamahaü vadàmi taü vadehi (vadetha). 我唸什麼你(你們)也跟著唸。 求戒者:ama, bhante. 是的,尊者! 2. 三皈依(Tisara?agamanaü) 比庫引領求戒者唸誦禮敬偈: 比庫: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求戒者隨後唸誦三次: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接下來,比庫唸誦三皈依文,求戒者跟著唸:

三皈五戒含义

什么是三皈五戒? 一、皈依三宝(三皈依)是学佛的开始 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哪一个宗派和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其中,皈依是佛法的根本,发心是修行的根本,正见是解脱的根本,戒律是僧团的根本。任何人的修行,都应建立于这些基本建设上。而皈依,更是重中之重,是每个学佛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一切众生,只要发心向佛陀学习,都可以平等获得。当我们认识清楚,真正理解了,我们就应当发心求学,愿作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既然要来求学,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师,老师就把你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纲领、修学的目标传授给你,这就是「传授三皈依」,所以三皈依就是正式拜老师,也是我们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佛陀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一直传到今天,代代承传。我们始终不忘本,不忘记这位根本的老师。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修习实践,多少总会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极为有限。若不曾生起恳切皈依之心,正说明对三宝的信心尚未具足。尽管在学,尽管在修,多是按个人喜好进行抉择,而非全身心投归三宝怀抱,以此为人生唯一目标。没有坚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作为动力,如何从无始劫来的生命状态中脱颖而出,焕然重生? 所以,学佛首先应皈依三宝,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这样的皈依,才能使我们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线上;否则的话,终究还是在场外徘徊。即使领到一张属于自己的皈依证,也只是拥有了入场的通行证,还需自己走过去,才能使之生效。这段距离,正是靠我们对三宝的信心来跨越。 二、三皈依的含义 各人走入佛门的因缘不同,或是基于对轮回及三恶道的恐惧而寻求皈依,或是在现实中缺乏安全感而寻求依赖,或是为解脱轮回苦而寻求皈依,或是为保平安而寻求保障,或是真正认识到三宝功德而发心皈依,或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泛泛信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不同的皈依之因,将直接影响到日后学佛的态度及深度。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皈依? 「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从一切错误回头,去依靠佛陀真实的教诲,求做佛陀的学生。皈依不是皈依一个法师,不是皈依某一个人,也不是皈依某一个寺院,而是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样才对了,我们是三宝弟子,世尊是这样传授下来的,我们应当如是接受,依教奉行。《六祖坛经》上看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为学生传授三皈,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把佛、法、僧三宝的意义明显的跟我们说出来,「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一)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觉」的反面是迷惑。我们今天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都不知道。所以我们在生活、工作、应酬之中,常常犯过错。为什么会犯过错?因为不了解彼此的关系跟事实真相,所以犯了许多错误。佛菩萨是明白人,佛菩萨了解其中的关系,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佛菩萨的生活没有错误,佛菩萨做工作没有错误,佛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都没有错误,这确实可以做我们的榜样。所以我们从不觉、从迷惑颠倒回头,依觉悟,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

佛教英语

常见佛教英语 佛教Buddhism 三大语系佛教Three languages of Buddhism: 汉语系佛教Chinese Language Buddhism 藏语系佛教Tibetan Language Buddhism 巴利语系佛教Pali Language Buddhism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 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 金刚乘/密宗Vajrayana Buddhism(Lamaism) 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 佛经Sutra 经、律、论Sutras, Vinaya, Sastra 大藏经Tripitaka Sutra 三宝(佛、法、僧)Triratna (Buddha, Dharma,Sangha) “三宝”加被May “Triratna”bless 法师Master/Venerable 长老Thero/Venerable 大长老Mahathero/ Most Venerable 方丈/主持Abbot 佛教宗派Buddhist School 佛教仪式:Buddhist Ceremony/Buddhist Service for 和平祈祷法会Buddhist Praying Ceremony for World Peace 礼佛pay respect for Buddha 颂经Sutra Chanting 香炉Incense burner 上香To offer incense to Buddha 因果Cause and effect 成道/成佛To obtain the Buddha-hood 觉悟To get enlightenment 三皈五戒The ceremony for lay Buddhists to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go to the Dharma for refuge, go to the Sangha for refuge and to follow the five commandments of Buddhism(no killing,no stealing,no sexual misconduct,no lying,no intoxicant)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既是佛教 “To do no evil, to do only good, to purify the will, is the doctrine of all Buddhas” 做功德To make contribution to 普渡终生To save all living beings from sufferings 四谛Four noble truths 八正道Eight noble paths 善哉Sadhu (good or excellent) 佛教寺院Monastery/Buddhist Temple 山门The Front Gate 大雄宝殿The Main Shrine Hall 圆通殿The Hall of Universal Understanding 观音殿The Hall of Avalokitesvara Buddhisatva 藏经阁The Tripitaka Sutra Pavilion 罗汉堂The Hall of Arhan 祖师殿The Hall of Patriarch 四大天王Four deva-kings, the protectors of Buddhism 韦驮Vitasoka/Vigatasoka, the protector of Buddhism 斋堂Monastic Dinning Hall 客堂Monastic Reception 四大名山:Four holy mountains of Chinese Buddhism 五台山Wutai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Manjusri Buddhisattva 峨嵋山Ermei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Mahasthama Buddhisattva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Ksitigarbha Buddhisattva 普陀山Putuo Mountain is the holy place of Avalokitesvara Buddhisattva 佛像Buddha statue 释迦牟尼佛Shakyamuni Buddha 弥勒佛Maitreya Buddha 迦叶佛Kasyapa Buddha 阿弥陀佛Amitaba Buddha 毗庐舍那佛Vairocana Buddha 药师佛Bhaisajya Buddha/medicine Buddha 三世佛Buddhas of Three Periods: Kasyapa Buddha of the past Shakyamuni Buddha of the present, Maitrya Buddha of the future

三皈五戒(排版)

三皈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既是皈向、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从中国飘洋过海来南洋讨生活的人儿,他们离乡背景,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新环境里生活,真是可怜;又比如为了避开战火的蹂躏,从越南逃来新加坡的难民,他们无依无靠,连一个亲人也没有,只依靠他国与社会热心人士的救济,过着寄人篱下地凄惨生活。这与我们在生死轮回的业海中飘浮,无依无靠的情景时一样的。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依佛法来讲,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依佛法来说,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二、三皈依: ㈠、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㈡、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