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高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高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真题一: (1)

题目名称:《萃取》 (1)

真题二: (4)

题目名称:《气体摩尔体积》 (4)

真题三: (8)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8)

*

真题四: (11)

题目名称:《电解》 (11)

真题五: (14)

题目名称:《乙烯的性质》 (14)

真题六: (17)

题目名称:《物质的量》 (17)

真题七: (20)

题目名称:《明矾的净水作用》 (20)

&

真题八: (23)

题目名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3)

(2016年下半年)

真题一: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萃取》

详情: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实验1-4

(

(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杷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如图l-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解析:

高中化学《萃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常常用汽油擦洗,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入新课】这是利用了萃取原理,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时,我们用分液漏斗。

\

环节二:讲授新课

【答辩题目及解析】:

1.请问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萃取的操作方法。本课首先教师通过直观出示分液漏斗,对分液漏斗的组成进行系统介绍,再此基础之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如分液的方法等加以重点强调,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实验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萃取以及分液的概念。在系统完整的操作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尝试用给定的药品及仪器设计实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再次进行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萃取的操作方法。

2.碘和四氯化碳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吗?【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碘能溶于四氯化碳中。

(2016年下半年)

真题二:

'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气体摩尔体积》

详情:

1、题目:气体摩尔体积

2、内容:

我们知道,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

1 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相同的,即为6.02×1023。因此,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构成物成的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

!

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枳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但因为粒子大小是不相同的,所以,l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枳是不相同的。

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所以,当粒子数相同时,气体的体枳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因此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这一规律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发现了。

我们也可以说,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V m,常用的单位有L/mol (或(L·mol-1)和m3/mol (或m3·mol-1),

V m = V n

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例如,在0℃和101 kPa (标准状况)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在25℃和101 kPa 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 L/mol 。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设计。

(2)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试讲中若有实验,实验器具、操作等要进行模似。

解析: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

复习公式N/N A =n=m/M ,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提出新问题:如何建立V 与n 之间的关系呢?引入新课《气体摩尔体积》。

(二)情境创设 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请学生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 上给出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

2.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从中归纳结论。

①观察课前对l mol 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②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得出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3.结合刚刚得出的结论提问: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相同?请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①粒子数目(相同);②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③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

4.通过数据进行讲解和得出结论:

0℃,101 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22.4 L。

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依据模型理解。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Vm相同的本质原因。

(三)巩固提升

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当堂课学到的知识。布置作业:课下总结物质的量n与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 m

单位:L/mol

0℃,101kPa(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2.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

①粒子数目(相同)

·

②粒子大小

③粒子间距(取决于温度和压强)

【答辩题目及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什么?【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大小相同。

(2016年下半年)

真题三:

^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详情:

1.题目:酯化反应

2.内容: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可以反应生成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一乙酸乙酯。

科学实验证明,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0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3.基本要求:

(1)根据上述片段,简要写出试讲提纲(要求试讲结束后上交)。

(2)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3)试讲中要有课堂提问。

(4)试讲时要有必要的板书。

(5)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媒体只需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

.

解析:

高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酯化反应

【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学生观察。

/

【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①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②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

【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

(2)官能团

~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并举例说明。

【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

板书设计

,

【答辩题目及解析】:

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 —)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

2.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酸提供?在科学上怎样给予肯定?【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酸提供的。可以用同位素示踪法: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醇与乙酸反应,可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同样用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酸与乙醇反应,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没有18O原子。

>

(2016年下半年)

真题四: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电解》

详情:

1.*

2.题目:电解

3.内容:

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溶液总的Cu2+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单质铜。

阴极Cu2+ + 2e- Cu Cl-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氯原子,并结合成Cl2。

阳极Cl- - 2e- Cl2↑上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反应可表示为

CuCl 2

通 电

Cu+ Cl 2↑

我们把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electrolyticcell)。

电解池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对某些器件进行电镀;电解熔融氧化铝获得铝; 用电解法还可制备Na 、Mg 、F 2等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等。

4. 基本要求:

(1)讲解电解的化学原理。

(2)试讲中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工整的板书。 解析:

"

高中化学《电解》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复习导入】回忆初中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初步理解电池、电极、电解质溶液。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浸入CuC12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电源,学生观察两极现象。(一个碳棒覆盖有一层紫红色物质,另一个碳棒表面有小气泡生成,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产生的刺激性气体,试纸变蓝色,说明该气体是氯气。)

【得出结论】氯化铜溶液受到电流的作用,在导电的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铜和氯气。

【小组讨论】(1)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2)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3)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

;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视频演示】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

【提出问题】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得出结论】电解是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为电解池。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在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时,一般不直接电解蒸馏水,而是电解NaOH溶液或H2SO4溶液,你知道为什么吗?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

作业:整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列成表格。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会判断两极所发生反应的类型;能独立地正确书写几种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渗透由现象看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简要说明电解的原理。【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电解质中的离子常处于无秩序的运动中,通直流电后,离子作定向运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在水电解过程中,OH -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氧气放出;H +

在阴极得到电子,被还原成氢气放出,得到的氧气和氢气,在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16年下半年)

真题五:

/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乙烯的性质》

详情:

1、题目:乙烯的性质

2、内容:

乙烯(ethene)是一种不饱和烃,分子式是C2H4,它的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式可表示为

结构简式为:CH 2=CH 2。

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烯在组成、结构上和乙烷有较大差异,乙烯有什么样的性质特点呢?

~

观察并记录下列实验现象,实验事实说明乙烯有什么性质?

【实验1】杷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实验2】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表3-2 乙烯的性质实验

3、基本要求:

(1)讲解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和现象。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

(3)10分钟完成试讲。

解析:

高中化学《乙烯的性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情境创设】生活中很多水果有催熟的功能,因为成熟的水果能释放具有催熟功能的乙烯,图片展示常见塑料制品,介绍塑料制品和乙烯有关。提问:乙烯是一种什么物质?其结构和性质如何?

(二)新课教学

<

1.乙烯的结构认知

【展示模型】展示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将模型分给学习小组观察。

得出结论:①乙烯子中有碳碳双键;②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回忆书写乙烷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进一步书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2.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

【学生实验】

①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教师总结:①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②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写出乙烯加成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师讲解】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学生活动】由一名学生上讲台用模型演示乙烯分子和溴分子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归纳总结加成反应的规律。

(三)巩固提高

【学生练习】写出乙烯与氢气、氯气、氯化氢、水等分子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加聚反应的特点。

[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乙烯的电子式为:。

2.怎么给烯烃命名?【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

中学阶段的烯烃命名主要采用系统命名法,基本要点是:(1)首先,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某烯。(2)给主链编号时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侧链视为取代基,双键的位次须标明,用两个双键碳原子位次较小的一个表示,放在烯烃名称的前面。

在大学阶段还会涉及到顺反命名,把两个双键碳原子上所连的四个基团按原子序数进行排序,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称为顺式,在双键异侧的称为反式。

(2016年下半年)

真题六:

考试目标:高中

面试科目:化学

题目名称:《物质的量》

详情:

1、题目:物质的量

2、内容:

在研究物质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转化方法的选择、转化条件的控制以外,还十分关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甶于化学変化中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粒子的质量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而实际参加反应的粒子数目往往很大,为了将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之同联系起来,在化学上特引入物质的量 (amount of substance)。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简称为摩,符号为mol)。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 A近似为6.02×1023mol-l。例如:

1 mol 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1 mol C中约含6.02×1023个碳原子;

1 mol H2SO4中约含6.02×1023个硫酸分子;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高中语文面试历年试题集 人教版《必修一》 【阅读欣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2.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2016年1月】 1.大堰河的一个片段要求:(1)朗读,注意音调、语速、感情(2)分析“紫色的灵魂”的含义。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2016年1月】 1.荆轲刺秦王中要求:对易水送别进行赏析。 2.烛之武退秦师要求:分析“之字:的三种用法。 第三单元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功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10.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3.人性光辉写人要突出个性 4.黄河九曲写实要有点波澜 5.朗诵 【梳理探究】 1.优美的文字 2.奇妙的对联 3.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1.《论语》 2.《大卫.科波菲尔》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 2.故都的秋 3.囚绿记 【2016年1月】 1.荷塘月色要求:叠词表现力,分析荷塘月色中某一段叠词的作用,设计活动让学生感受叠词的效果。 2.故都的秋,秋槐图分析。学生将本段概括为落蕊轻扫,让你修改并说明理由,抓住关键字词,句子分析。 3.故都的秋的练习三,列举写秋的诗,鉴赏其中一首。 第二单元 4.氓.采薇 5.离骚 6.孔雀东南飞 7.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田园居(其一) 【2016年1月】 1.孔雀东南飞给一段话要求:朗诵,分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家的时候为什么要梳妆打扮。 2.氓 (1)赏析余冠英翻译的《氓》的现代诗歌第一段,要求:指导学生将这篇古文翻译成现代诗歌。 (2)氓中兴的修辞手法。 3.采薇要求:朗读,找出重章叠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 9.赤壁赋 10.游褒禅山记 【2016年1月】 1. 兰亭集序要求不详。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2.我有一个梦想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016年1月】 1. 有一个梦想要求:分析排比句语势。

最新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离子反应)面试试讲教案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 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 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图文稿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面试试讲答辩初中化学《空气的组成》为帮助各位考生备战教师面试,中公教师网整理了各学科教师面试试讲答辩语音示范,以下是高中美术《维伦多夫的裸女》试讲答辩,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面试备课纸】 【语音示范】 【教学设计】 空气的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 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水、红磷、集气瓶、弹簧夹、胶皮管、燃烧匙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谜语导入 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1.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2.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我们人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同学们都说空气中含有氧气,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含有多少 大家前后两桌4人分以小组,讨论实验2-1的实验步骤,注意几个问题:①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②为什么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真题汇总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重点篇目真题汇总 必修二 楚辞于2018年1月1日整理 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这些散文名篇,凭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做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阅读这一类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文中精彩的语句,不妨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你的心得;对那些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荷塘月色》 采莲曲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 读第1段,分析语文韵味。分析最后几段情感。(2017年上半年) 第4段设计活动讲授叠词用法,荷塘月色中写景的文字,要求是范读,鉴赏品读文中的方法,适当板书。最后的采莲曲描写,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适当板书。朗读课文,并讲第5自然段。(2016年下半年) 《故都的秋》 两段写景的文字。 1、任选一段朗读,注意语音语调情感。 2、把握景物描写的情感。 3、板书 4、课后思考题,示例赏析一首关于秋的诗文 1、给了一段评论文字,思考与文中记叙文字的关系。 2、指导朗读 答辩: 1、你对郁达夫的了解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他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1945年,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2、你喜欢这篇文章吗?写景中的抒情。 1、正确认识文章主线对文章的统率作用: 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正如文中所写,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试讲教案】 2015年下半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离子反应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 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 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 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 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 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 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 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 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 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 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 究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 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 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 会和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和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 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 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 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 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和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 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 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化学《化合价》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之前学习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大家还记得这两个物质的化学式要如何书写么? (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已知元素的化合价该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学生回答】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可以根据成分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从而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提出问题】两种不同的元素在结合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与化合价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化合价之比与原子个数比互为倒数。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作业:阅读课本,思考已知化合物,该如何推求其中元素未知的化合价?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举例说明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 在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例如NaCl 中,一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是-1价,1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是+1价。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电子对偏向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负价,电子对偏离那种原子,那种原子就显正价。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2.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 【参考答案】 学生需要掌握两点:首先,能背诵出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其次,能说出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即非金属元素与氢、金属化合显负价,与氧化合显正价氢1(+1)、氧2(-2)应记住: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初中化学《溶液》 一、考题回顾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中国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做夫妻,死后也要同墓穴。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惠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1.根据学生预习,出示课件介绍汉乐府诗歌特点及《孔雀东南飞》。 明确:“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诗体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完全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民歌:内容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注重写实;表现形式上是杂言和五言,取代了 《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 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节奏,疏通文中重点字词,掌握字形字音。 明确:(1)箜篌公姥伶俜葳蕤 (2)通假字:取,通“娶”。帘,通“奁”。 (3)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公姥,公公和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4)古今异义词 守节情不移(古:遵守府里的规则,今:妇女不改变情操)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发展,复述选段的故事。 明确:兰芝被遣——夫妻誓别。选取部分复述。 焦母刁难兰芝,兰芝表明态度,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三)深入研读 1.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辞作为开篇,开门见山地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岁待字闺中生活的经历,意在表明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铺陈排比,自述生活经历。 从纵的方面看,按时间顺序,刻画出了兰芝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及文化修养,以及聪慧多艺、勤劳能干、果断坚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指责毫无道理。【板书:刘兰芝聪慧多艺、勤劳能干、果断坚决】 从横向罗列数字看,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 2.体味焦仲卿与母亲及兰芝的对话,理解其作用。 明确:(1)通过焦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表现了兰芝和焦仲卿夫妻恩爱。 (2)初次展示了焦仲卿的懦弱性格。他虽然很爱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母亲的逼迫下,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兰芝,对未来还有一丝幻想。【板书:焦仲卿懦弱】 (3)塑造了一个专横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焦母面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显得专横而顽固。【板书:焦母专横蛮狠、顽固而有心计】 (四)拓展延伸 分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五)小结作业 封建时代,女子被休回家,今后的生活是不难想象的,伴随的将是屈辱、孤独和凄凉,那么兰芝回家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她和焦仲卿的结局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回去自读文中余下部分,想一想造成刘兰芝与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诗中又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下节课一起讨论。

2019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化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 一、回顾 题目来源 5月18日河南省许昌市面试 试讲题目 1.题目:物质的分类 2.内容: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如图2-4)。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通常小于1 nm,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 nm。介于二者之间的胶体粒子,其大小在1—100 nm之间。 如果考察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我们会发现溶液是最稳定的。不论存放的时间有多长,在一般情况下溶质都不会自动与溶剂分离;而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如河水中夹带的泥沙会逐渐沉降;胶体则介于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有些液态胶体也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相区别。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

呢? 3.基本要求: (1)要有适当的情境创设。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2.谈谈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 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面试试讲逐字稿万能模板 1、题目:《电解池》 2、内容: 2 0 2 0 年教师资

教 师 资 2 0 2 0 年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教学过程有适当提问,师生互动 (3)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具的,进行演示即可 教学设计逐字稿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①电流表指针的变化。②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 CuClz 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z 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2 0 2 0 年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 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投影显示]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师:[总结板书]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一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方向.生:电源负极一电解池阴极一电解质溶液一电解池阳极一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 Cu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I 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 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 目录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3)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3)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7)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0) 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1)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 (15)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 (19) 题目名称:《酯化反应》 (19)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22)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26)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 (30) 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 (30)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 考试目标:初中 面试科目:初中化学 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 详情: 1、题目:《原子的构成》 2、内容: 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 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 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基本要求: (1)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 (2)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解析: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高中语文)

1.讲课《师说》:1)根据文章写作背景解题2)朗读一、二自然段3)流畅地讲明文章主旨4)写作意图。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什么要先传道。 2.宇宙的奥秘,朗读第三段,讲解电视片解说词的特点。 3.《烛之武退秦师》那一单元的单元说明。 4.专题讲解,走进文学大师,阅读经典,还要介绍三部文学作品。 5.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条理谨严的结构特点 6.《登高》朗读,第三联的八层含义;悲从何来。 7.课文内容是窦娥冤,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8.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朗读关于鲤鱼的两个自然段,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 点 9.动物游戏之谜,朗读一二段,说明语言严谨简练 10.必修三第一单元说明;中外小说单元说明。指导学生重视单元说明;讲解重点。 11.《春江花月夜》1)有感情诵读《春江花月夜》全诗;2)体味其中的思想感 情3)合理的板书 12.林黛玉进贾府林贾初见性格13.《荷塘月色》品味叠词 14.老人与海15.声声慢,思想感情 16.拿来主义的论证方法17.蜀道难,难在哪? 18.琵琶行,“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分析 19.过秦论的语言特色;最后一段对比;词类活用。 20.氓,起兴手法。 21.劝学,设计活动指导背诵最后一段;论证思路。 22.廉颇蔺相如传,字词分析23.再别康桥指导诵读 24.雨巷指导诵读25.离骚 26.祝福27.鸿门宴,刘邦项羽的形象28.逍遥游,庄子的思想对学生?29.烛之武退秦师之的用法30.荆轲刺秦王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运用的典故 32.寡人之于国也,5-7段,分析结构特点 33.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为什么被休还要“严妆”? 34.李商隐诗两首,指导学生写“我眼中的李商隐”(1)列举李商隐的作品(2)有感情朗读锦瑟(3)指导学生行文思路(4)合理板书 35.名作解读个性化,组织教学活动。36.论度量,指导写作 37.纪念刘和珍君,范读和指导诵读,“真的猛士”两段 38.逍遥游的对比关系,答辩:你对逍遥游怎么理解? 39.怎样看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40.囚绿记 41.游褒禅山记 42.动物游戏之谜,说明文的语言43.沁园春长沙的朗读重音和停顿 44.宇宙的边疆,议论与抒情45.滕王阁序,诵读,藻饰。46.春江花月夜的诵读指导47.梦游天姥吟留别诵读指导。48.鸿门宴,项王刘邦形象分析49.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50.闻一多的也许-葬歌的朗诵指导。51.梳理探究:修辞无处不在52.梳理探究: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高中化学试讲

高中化学课题范围 宣城 必修一 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 2、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3、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4、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5、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一课时:氨) 必修二 6、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 7、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9、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 10、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亳州 高中化学(鲁科版) 1.必修1:第一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课时) 2.必修1:第一章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一课时) 3.必修1:第二章第2节《电解质》(第一课时) 4.必修1:第二章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一课时) 5.必修1:第四章第2节《铝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6.必修2:第一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 7.必修2:第二章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一课时) 8.必修2: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9.必修2: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 10.必修2: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化学说课题目 1.物质的量(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3.离子反应(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 4.原子结构(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第一节) 5.化学平衡(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二章第二节) 6.电解原理(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7.乙烯的性质(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 8.苯的结构和性质(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第五节) 9.酯化反应(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六节) 10.乙醛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汇总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 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真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一、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1.生成途径

2020年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2020年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 批) 2018年上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第二批) 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不已。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怀着一腔报国之情,却只能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 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可终究事与愿违,忧郁离去。大家 想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南宋辛弃疾的《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简介背景及作者。 2.学生自读,注意字音; 3.请学生说一说读之后的感受,思考,怎样读才能体现词的风格,再指名读; 4.诵读指导:音调放缓,韵脚读重音,过后稍一停顿; 5.配乐,学生诵读; 6.学生诵读展示,由同学进行评价。

(三)再读词作,品读欣赏。 1.介绍本次写作背景: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已经 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在家闲居多年的辛 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就词题提问:北固亭的“北固”有“北顾”之意,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向北远望,会望见什么?又兴起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望见已经沦陷的大好河山,“千古江山”,兴起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 2.但是,辛弃疾登上北固亭,首先想到的,是几位古人,请找出词中的历史人物? 上阕:孙权、寄奴(刘裕)。 下阕:刘义隆、佛狸祠(拓跋焘)、廉颇。 辛弃疾词中常常会引用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京口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孙权曾在这里抵御曹操大军的南侵,成就一番霸业,连曹操因为忍不住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这样的英雄,在今日,终究难以寻觅了。 词人用孙权的典故入词,是想表达什么? 明确:孙权也是少年英豪,曾经守住国土,抵御敌人入侵,但是,宋朝却没有像孙仲谋这样的君主,半壁江山终究落入金人手中。 正是因为如此,曾经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朝终究江山残破,偏安一隅。 4.辛弃疾终于等到了朝廷立志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他也被重新启用,有机会报效国家,建功立业。但是,这时,他却想起了历 史上另一个北伐的人——刘义隆。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反

[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 化学试讲题目总结

【化学试讲题目总结】 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乙醇,甲烷,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钠,铝,铜,铁,氯气,化学反应热,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硝酸,硫酸,气体摩尔体积,盐类的水解,酯化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二价铁与三价铁的转化与应用,乙烯的加成反应,核素,有机分子骨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物质的分类,铵(铵盐)的性质(喷泉实验,NH3+HCl),皂化反应,电解池和原电池,二次电池,乙烯的聚合反应,太阳能的利用,Na与乙醇的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量,Al和HCl、NaOH的反应,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第三周期的单质与氢气,对应的酸),分离提纯(过滤蒸发萃取分液),热化学方程式(问盖斯定律),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形式解决,认识元素周期表,溶液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规律,沼气(给了成分,产生过程),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加上一道题、常见物质的检验(硫酸铵,氯化钾),硅酸的制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氯的发现(会给材料,和实验装置),实验室制氯气,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散系,乙醇的化学性质,单质硅,萃取、Br.I的性质,苯的燃烧与取代,丁达尔效应,晶体 1.有机物碳原子间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2.氢能的开发和利用 3.四氯化碳萃取溴(答辩:萃取的概念和萃取的现象) 4.溶液的配置 6.物质的分类 7.化学平衡 8.臭氧(臭氧怎么来的,氧气和臭氧的转化,臭氧的性质,氧气和臭氧的区别,补充一下臭氧的作用,还有臭氧层被破坏氟利昂催化) 9.四种晶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给了一个表格里面有四种晶体的例子和熔点和 硬度) 10.已知浓度的物质滴定未知浓度的物质 11. 加成聚合反应(聚乙烯没有毒聚氯乙烯有毒为什么)

2018年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真题及解析

化学面试真题 初中化学面试真题一、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真题回顾 试讲题目1.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2.内容: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扩散,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的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是许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会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互动。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 1.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取怎样的知识? 2.说出至少两种鉴别CO和CO 2 的方法?(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大气中CO2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 【学生回答】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 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2.使用清洁能源; 3.植树造林; 环节三:练习巩固 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

2017年1月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语文试讲真题 1.《滕王阁序》分析用典特点(阮籍那段) 2.《六国论》朗读最后两段,分析语调语速和感情的关系 3.《金岳霖先生》朗读,处理好语速、音调、感情的关系;分析文本情感和思想内涵 (请大家吃饭林徽因生日那一段,还有毛泽东提议他出去走走的那一段) 4.《离骚》屈原简介,爱国敬业富强民主……;对偶的表达效果5.《宇宙的边疆》对第一第二段的语境意义进行解读 6.《师说》:朗读第二段、并指出写作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也”的用法;朗读第一段,论证方法讲解;设计活动讨论韩愈师道观的现实意义。 7.《劝学》第三段论证方法答辩:(1)翻译第一段木石中绳那一句,说明作者写作意图;(2)朗诵第一段最后一句(应该是考字音“省和知”) 8.《阿房宫赋》理解最后一段作者写作目的,秦灭亡原因 9.《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表达什么观点? 10.《京口北固亭怀古》 11.《寡人之于国也》五到七段的比喻论证,划分句子节奏,朗读12.《奇妙的对联》专题活动 13.《我与地坛》,一段景物描写“譬如……”朗读分析情感和内容14.高考作文(孙中山名言:失败不灰心,奋勇向前,审题,自选文

体,板书) 15.《林黛玉进贾府》,朗读,分析线索句 16.《囚绿记》加《杨柳枝词》分析拟人修辞手法,再用拟人手法造一个句子分析。 17.《窦娥冤》朗读2468段,三桩誓愿朗读体会情感,设计问题分析想象夸张手法;元曲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夸张手法分为哪几类,这里用的是哪一类 18.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理解思想感情 19.《荷塘月色》采莲曲删与不删的效果,指导朗读 20.《动物游戏之谜》:最后一段品味作者意图;朗读开头三段,指导学生理解科普文语言生动性 21.设计活动写作文,以滋味为题 22.专题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 23.《囚绿记》生的欢喜 24.专题:有趣的语言翻译,讲授翻译经验 25.《氓》三四节,比兴手法,翻译,情感 26.郑愁予《错误》分析情感语言 27.《再别康桥》分析三美 28.作文讲解: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铁路巡查员”审题立意29.《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朗读注意把握情感与语调,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式结尾” 30.试讲课文《人是一根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散文,对第五、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