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伸缩缝技术规范(2010[1].8)

伸缩缝技术规范(2010[1].8)

伸缩缝技术规范(2010[1].8)
伸缩缝技术规范(2010[1].8)

伸缩缝技术要求

1、总则

1.1 范围

本章内容为桥梁伸缩装置制作的技术要求,其工作内容包括材料提供、加工制造、表面处理、装配、运输和质量控制以及现场指导配合安装等作业。

1.2 一般规定

(1)承包人应在合同签订后的一个月内和设计单位进行联合设计并提交详细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 本要求中所列材料、防腐、质量检查、存放等要求为一般规定。承包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伸缩装置的有关材料、制造、防腐、组装、质量检验、运输以及存放等要求或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作为合同执行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的共同依据。

(3) 160型及以上型号伸缩缝采用能满足多向变位要求的伸缩装置;产品符合JT/T723-2008《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80型及以下型号伸缩缝产品符合JT/T32-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2、设计要求

2.1 技术参数

(1) 设计荷载:计算荷载公路I级

(2) 桥面坡度:桥面纵坡 2.0%,

桥面横坡2%(双向);

(3) 设计基准温度:20℃;

(4) 伸缩装置类型:160型及以上型号伸缩缝为满足多向变位功能要求的单元式多向变位梳齿板式伸缩装置,80型及以下型号伸缩缝为异型钢伸缩装置。

2.2 其他技术要求

(1) 伸缩缝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承担恒载和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共同作用,中心线处最大竖向挠度不得超过L/600,式中L 为沿道路方向的伸缩缝宽度。

(2) 伸缩缝应能抵抗施加在路面上任意方向的200kN制动荷载。

(3) 伸缩缝设计应充分考虑两端箱梁的支承方式。

(4) 伸缩缝应具备良好的止排水构造,以免雨水泄漏污染影响美观。

(5) 伸缩缝上表面应涂装抗滑层以防止车辆通过时打滑。承包人应保证在至少5年运营时间内伸缩缝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55,并在设计中说明伸缩缝进行维

修以及上表面再涂装的方法。

(6) 伸缩缝所有可能损坏的工作部件,应考虑在不影响桥梁正常通行运营条件下进行更换。

3、材料

本工程使用的材料,均应为未用过的新材。

结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主要部件应达到40 年的设计寿命,次要部件应满足20 年的设计寿命。主要部件指在支点间承受荷载的元件,次要部件是指橡胶密封条一类的元件。

3.1 钢材

伸缩装置所用钢材,必须符合表1标准的规定,设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表1

(1) 钢材应符合GB/T 699、GB/T 700、GB/T 1591、GB/T 3274的规定,表面不应有锈蚀、麻点或划痕,当出现上述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值的1/2。

(2) 使用国外钢材时,应采用等材质的替代产品。

(3) 全部钢材须用夏比试件做冲击韧性试验,-20℃冲击功不小于34焦耳。使用国外钢材不作这项试验时,应满足设计对材料抗冲击韧性要求。

3.2 钢筋、焊条

伸缩装置使用的钢筋,应符合表2标准的规定,设计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表2

焊条应与被焊主体金属及施焊方法相适应。

3.3 高强度螺栓

(1) 高强度螺栓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19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GB/T1229-1991)的规定。

(2) 螺杆、螺母和垫圈的表面宜进行磷化处理。高强螺栓应抽样进行拉力试

验,螺母应抽样进行保证荷载和硬度试验,其试验结果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

(3) 设计另有规定的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3.4 橡胶密封条

(1) 橡胶封条可模制或挤压成型,其横截面应均匀,不应有孔隙或其他缺陷,符合设计图纸所示的型号及标称尺寸。

(2) 橡胶封条可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与其他材料组成,不得使用再生材料。

3.5 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的品质,均要满足相关规定和使用要求。

4、表面处理及涂装

各外露不加工表面的处理及涂装应满足设计要求,各紧固件进行热浸锌防腐处理。

5、质量检验

5.1 基本要求

(1) 伸缩装置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才能安装。

(2) 伸缩装置结构必须牢靠,伸缩性能必须有效。

(3) 排水便捷有效。

5.2 外观鉴定

伸缩装置无阻塞、渗漏、变形、开裂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进行更换或整修。

6、安装

(1) 伸缩装置的安装应在供货商的指导下进行,要求与两端结构连接可靠,具有良好的平整度,防水、防尘,便于养护更换。

(2) 伸缩缝安装应符合环境条件、荷载条件和桥梁平面、纵面线形的设计要求。

(3) 安装工作应严格遵守工艺要求,保证在安装期间伸缩缝不受损坏。

(4) 应采取措施,对伸缩缝进行适当的抗污染防护。

7、存放及发运

(1) 伸缩装置应预先在工厂组装好,由专门的设备包装后运送工地。

(2) 装配好的伸缩装置在出厂前,生产厂家应按图纸要求的安装尺寸,用夹具固定,以便保持图纸需要的宽度,并应分别标出质量、吊点位置。若伸缩装置过长受运输长度限制或有其他原因而不能整段组装运输时,可以分段组装运输。

(3) 运输要用专门的支架支撑和固定,不使其产生碰撞、磨擦,以防变形和损伤。

(4) 伸缩装置运到工地存放时,其库面应垫离地面至少300mm,并不得露天存放,确保其不受损害。

(5) 分段组装运输的伸缩装置运到工地后,应在工地拼焊和橡胶件的硫化连接,亦可在钢构件拼焊后再装整条橡胶件。

(6) 安装工作在生产厂家协助、指导下进行。

(三缝合一)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原则及规定

在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变形破坏有害影响,可设置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将房屋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 ①伸缩缝设置部位:伸缩缝由基础以上设置. 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 ②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 载差 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 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沉降缝由地基条件决定,其宽度应该符合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的要求.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 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 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宽度不小于防震缝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详细介绍。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 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 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宽度20mm?30 mm 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 伸缩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

变形缝设置规范-12页word资料

变形缝设置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9)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9)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9)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19)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

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19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 (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19)第5节。 篇二: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

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桥梁伸缩缝施工要求 1、材料及加工要求 (1)橡胶、钢材、钢筋等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2)砼:伸缩缝的浇注均采用C50水泥砼。控制其坍落度满足混凝土罐车运输的最小要求,并应适当掺入外加剂,减小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 2、施工要求 2.1基本要求 (1)伸缩缝安装采用开槽法。即先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后开槽安装伸缩缝,以沥青砼铺装层来控制伸缩范围内砼及伸缩缝本身的平整度和标高。 (2)伸缩缝宜在气温为年平均气温时安装。当安装温度与年平均温度相差较大以致影响伸缩缝正常使用时,应在制造厂家工程师的指导下,卸掉夹具,用千斤顶调正伸缩间隙,使之符合要求,再安上夹具固定好,以备安装。 (3)安装后的伸缩缝缝面必须平整,纵横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与两侧沥青砼路面平顺衔接。 (4)严禁将伸缩缝边梁直接与砼中预埋钢筋施焊连接。 (5)安装前必须对伸缩缝妥善存放,不得有变形和污染。 (6)施工中严禁将空压机、发电机等动力设备直接置于路面上,所有机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油污染路面。 (7)安装结束后,必须保证伸缩缝周围沥青砼清洁、无污染、无损坏。 (8)安装伸缩缝不能影响道路畅通,需要提前做好提示,不能出现安全事故。设置的过桥宽度要具有一定的过车宽度。 2.2、施工工艺和方法 (1)安装前现场准备工作 A 熟悉图纸和安装操作规程,检查、验收伸缩缝异型边梁的平整度、顺直度和缝体间隙。 B 机械设备、小型机具配备齐全。尤其是提供施工车辆过往的过桥必须质量坚固、数量充足,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C 配齐备足防止污染路面的帆布、塑料布、胶带等材料。 D 配齐备足养护用的塑料薄膜、草苫子、运水工具等。 (2)开槽 A 桥面沥青砼铺装层完成(覆盖伸缩缝连续铺筑)并验收 合格后,根据施工图的要求确定开槽宽度,准确放样,打上线后用切割机锯缝、顺直,锯缝线以外的沥青砼路面,必须仔细用塑料布覆盖并用胶带纸封好,以防锯缝时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 锯缝应整齐、顺直,并注意把沥青砼切透,以免开槽时缝外砼松动。 B 用风镐开槽。开槽深度不得小于12cm,应将槽内的沥青砼、松动的水泥砼凿除干净,应凿毛至坚硬层,并用强力吹风机或高压水枪清除浮尘和杂物。 开槽后应禁止车辆通行,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槽两侧边缘,以免槽两侧沥青砼受损。 C 梁端间隙内的杂物,尤其是砼块必须清理干净,然后用泡沫塑料填塞密实。如有梁板顶至背墙情形,须将梁端部分凿除。 D 理顺、调整槽内预埋筋,对漏埋或折断的预埋筋应进行修复,统一采用植筋胶或环氧树脂进行钢筋补植,补植深度不小于15cm,补植后的钢筋须请业主代表、监理人员共同验看。 E 开槽后产生的所有弃料必须及时清理干净,确保施工现场整洁。

伸缩缝设置要求

伸缩缝设置要求

————————————————————————————————作者:————————————————————————————————日期: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现浇55 剪力墙结构现浇45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伸缩缝设置要求

防震缝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材料种类、结构类型、结构单元的高度和高差情况,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重力式挡土墙应每间隔10~20m设置一道伸缩缝,当地基有变化时宜加设沉降缝。在挡土结构的拐角处,应采取加强的构造措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mm。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如无可靠措施,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防震缝最小宽度的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当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以确保主楼基础四周的可靠侧向约束; 2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后浇带混凝土宜根据实测沉降值并计算后 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 3 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允许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伸缩缝施工标准化

附件: 伸缩缝施工标准化施工要点 一、前期准备: 1.伸缩装置已按要求进行了检验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料源已批复。 2.驻地办、项目部已对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进行了逐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提前对桥梁安装成型后的实际伸缩缝宽进行实测,与设计偏差较大的应上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处理方案。 二、伸缩装置进场及现场存放: 1.出厂时,应用明显颜色标明吊装位置,吊装时应双点起吊,尽量避免弯曲变形,禁止单点起吊;在装车、运输与堆放时,伸缩缝下须支垫枕木,水平安放稳妥,防止型钢倾倒、磕碰扭曲,防止变形。 2.伸缩缝运输到安装地货场,应按桥名、桩号编号,有序摆放,应保持清洁,严禁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相接触,且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三、交通封闭及管制: 1.伸缩缝进行半幅全封闭施工,施工区域应进行围挡。

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大、小桩号方向及中分带开口段落采用高 1.2米,宽2米铁架进行全面封闭,铁架上的版面为50cm*200cm版面上分别标注“前方施工,禁止通行”。“施工重地,闲人免进”字样。版面为蓝底白字,并在标牌顶、底位置贴黄色夜光膜,夜光膜宽度为5cm。两种内容告示牌,交叉间隔两米摆设,对半幅桥梁全面封闭。 2.施工现场前后20米设置安全设施水马,其间距1米对施工现场进行二次封闭。 四、切缝、槽口清理及验收: 1.槽口切缝前,应准确确定每道伸缩缝的中心轴线,保证伸缩装置轴线左右两侧平行对称;切割沥青面层时,切缝必须垂直不得出现歪斜,两侧切缝宽度应与桥台后背或主梁铺装层端头混凝土齐平或略宽, 确保槽边沥青铺装层不悬空,层下混凝土密实。 2.开槽后应及时清除槽内一切杂物,切割沥青混凝土时在缝两侧铺设不少于3米宽彩条布防止污染路面,并将槽口内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充分凿毛。 3.开槽清槽时应避免损伤沥青面层切缝边缘和预留钢筋,一旦发现切缝边缘破损或啃边现象必须重新划线切缝,使沥青面层与伸缩缝处混凝土密贴、顺直、美观。 4.槽底浮浆及松散混凝土应凿除,达到表面新鲜、平整坚实,若混凝土松动、掉块或有裂缝等,应凿去重新浇筑。

伸缩缝盖板施工规范

第05810章 伸缩缝盖板组件 1. 通则 1.1 本章概要 说明伸缩缝盖板组件之材料、施工及检验等之相关规定。 1.2 工作范围 1.2.1 凡契约图说内所指伸缩缝盖板组件所需之一切人工、材料、机具设备、动力运输、 安装及试验等均为工程范围。 1.2.2 本工程工作内容应包括下列项目: (1) 伸缩缝盖板。 (2) 防火带。 (2) 防水带及环氧树脂黏着剂。 1.3 相关章节 1.3.1 第01330章--资料送审 1.3.2 第01450章--质量管理 1.4 相关准则 1.4.1 中国国家标准(GB) (1) 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型钢板和钢带 (2) 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钢材 (3) GB/T 5237-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 着色型材;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第5部分:氟 碳漆喷涂型材 (4) GB/T 8162-1999 结构用无缝钢管 (5) GB/T 2089-1994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两端圈并紧磨平或锻平型)尺寸及参数 (6) GB/T 8624-1997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解 (7) GB/T 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1.4.2 美国建筑协会标准 (ASTM) (1) ASTM C109 (2) ASTM C348 (3) ASTM C412 (4) ASTM C573 (5) ASTM C624 (6) ASTM C2240 1.5 资料送审 1.5.1 施工计划 承包商应于施工前一个月提出施工计划,经设计单位核准后方可施工。计划内容 包括:材料说明书、施工制造图、样品、施工人员编组、施工程序及一切与其它

外墙伸缩缝规范

外墙伸缩缝规范 篇一:变形缝设置一般要求 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使各部分都有伸缩的余地,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变形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所以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上设置单个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气温和湿度变化等因素确定,砖石结构为100~15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35~75米,无筋混凝土为10~20米,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各种结构的设计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伸缩缝的构造,必须满足建筑结构沿水平方向变形的要求。外墙上的伸缩缝,为防止风雨侵入室内,要求用有弹性的、憎水的、不易被挤出的材料填嵌缝隙。常用的材料有沥青麻丝、浸沥青木丝板、氯丁橡胶、泡沫塑料等。缝口还须用镀锌铁皮、铝板或塑料板等作盖缝处理。内墙伸缩缝的处理,随室内装修不同而异,可选用木条、木板、塑料板、金属板等盖缝。楼层地面伸缩缝,可在缝口填嵌沥青麻丝等,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条等,以防灰尘落至下一楼层。屋顶的伸缩缝,则用镀锌铁皮、铝板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等作盖缝处理,着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处的伸缩缝,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结构层的外侧或底部加铺玻璃布油毡、橡胶片、镀锌铁皮、紫铜片,以及采用内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带(如橡胶、塑料、金属等),并用沥青砂浆、沥青麻丝或浸沥青木丝板等填嵌缝隙。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浇灌后的一段时间内有较大的收缩变形,以后才趋于稳定,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向分成几段,中间留缝,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个月后,再浇灌合缝。这种只在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缝,称为后浇缝,或称收缩带。后浇缝的宽度一般为50~100厘米,缝的间距约为20~25米,并尽量和施工时的接缝结合设置;缝的

伸缩缝施工要求

二、施工要求 1. 一般要求 (1) 桥梁接缝和伸缩装置类型,应按照图纸所示。承包人如要改变类型,须制定各项安装参数,报监理人书面批准。 (2) 所有产品在任何时候都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推荐的方法装卸、放置、装配和安装。 (3) 当接缝处的温度低于10℃时不应浇筑热浇封缝料。 (4) 沥青混凝土铺装,应在伸缩装置安装前完成,且不为伸缩装置预留位置,而在安装伸缩装置前,切割先前铺设的沥青混凝土铺装所占的伸缩装置的位置。 (5) 伸缩装置的牌号、型号应符合图纸规定。安装伸缩装置时,上部构造端部间的空隙宽度及伸缩装置的安装预定宽度,均应与安装温度相适应,并应遵照图纸规定。伸缩装置的安装,应在伸缩装置制造商提供的夹具控制(将伸缩装置预置)下进行。伸缩装置一般应在+5~+20℃的温度范围内安装。当伸缩装置的安装温度不同于图纸规定时,各项安装参数应予调整。 (6) 伸缩装置的安装须满足制造商的有关要求。伸缩装置下面或背面的混凝土应密实,不留气泡,预埋件位置应准确。安装完成后的伸缩装置应与桥面铺装接合平整。 2. 模数式伸缩装置 模数式伸缩装置,种类型号众多,由异型钢与单元橡胶密封带组合而成。不同牌号和型号的伸缩装置均应由专门的生产厂家成套供应。 (1) 伸缩装置应根据图纸提出的型号、长度、密封橡胶件的类别以及安装时的宽度等要求进行购置和装配。 (2) 伸缩装置应预先在工厂组装好,由专门的设备包装后运送工地。装配好的伸缩装置在出厂前,生产厂家应按图纸要求的安装尺寸,用夹具固定,以便保持图纸需要的宽度,并应分别标出重量、吊点位置。若组合式伸缩装置过长受运输长度限制或别的其他原因时,经监理人批准,在工厂试组装后,可以分段组装运输,但模数式伸缩装置必须在工厂组装。伸缩装置运到工地存放时,应垫离地面至少300mm,并不得露天存放,承包人应确保其不受损害。 (3) 在浇筑桥面板或桥台混凝土时,承包人应按图纸或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图,预留安装伸缩装置的凹槽, 并按图纸要求预埋钢筋,且钢筋头应伸进凹槽内。 (4) 伸缩装置的安装,应在生产厂家提供的夹具控制下进行。安装前,承包人应对上部构造端部间的空隙宽度和预埋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是否符合图纸

道路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市政道路上的伸缩缝传力杆一般怎么设置? 1.间距:按设计 2.无设计:板厚20CM及以下传力杆直径φ20 最大间距 30CM 最小长度40CM 3.缩缝规定是每块板不超过20M2,实际施工中为4~6米,一道缩缝. 4.伸缩缝.是两幅路面前后不同时施工留下的缝,不是切的. 5.是切割的横向缩缝,路面宽3、3.5、4和4.5米时横向缩缝间距分别为3、4、4和4.5米。 6.胀缝宜采用传力杆,一般用光圆直径20的一级钢,间距@25,杆长L=450mm. 做预算建议你还是要以图纸为准. 宽8米的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怎么设置 一般规定不超过6米设一条伸缩缝,伸缩缝最好是在路面浇完成后第二天用切割机切割,时间太长了切割片会磨损得很利害的,切完成后要在缝内灌油膏,以便起到伸缩作用。 每15米设胀缝,缝宽10mm(缝内填弹性物质,胀缝宜采用传力杆)。在15米间每5米设缩逢一道,缩逢可以用切割机切割。 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纵向和横向两大类。纵缝又可分为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横缝又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①纵向施工缝 本工程水泥砼路面为2*4.5m形式,分两幅进行摊铺,中间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加Φ14螺纹钢筋拉杆的构造形式,拉杆间距60cm布置,详见设计图中。纵向施工缝拉杆根据形状可分为直线形方式和“L”形方式两种。拉杆设置间距通过“间距标尺”设定,并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水泥混凝土稠度变化调节汽锤气压值,一般为(275.8~413.7)kPa[(40~60)PSI],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越大,气压值应越小。“L”形拉杆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应重新扳直。 ②横向缩缝

伸缩缝和后浇带设置

伸缩缝、后浇带、的设置 一、伸缩缝的设置 根据设计规范,矩形构筑物最大伸缩缝间距一般为20~30m。近年来,一方面工艺所要求的水池长度已远远超过了规范间距;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的改进,又为超长水池不设缝、少设缝提供了可能。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地基、气温等工程情况,考虑是否设缝及相应的施工方法,认真进行计算并采取适当设计措施。 一般水池设计中,对结构强度、裂缝开展宽度、抗浮等计算,一般均能按规范要求考虑得较好,但是由于温度、变形以及不均匀沉降所引起的开裂,在工程中却常常遇到。大多数出现裂缝的工程实例表明,设计对温度、混凝土收缩变形等影响因素的考虑欠缺是问题的主要原因。 以下两点需重视: ①水池类构筑物并非必须保证不开裂,对设计人员来讲重要的是做好裂缝的控制。一方面设计人员要事先对可能的不利因素及其影响予以预防,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万一发生较大裂缝要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及技术措施,确保工程交付验收及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及运行需要。一般说来,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及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越高越易开裂,裂缝的数量及宽度也越大;混凝土收缩越大,裂缝的数量及宽度也越大。因此,设计人员要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来加强控制。设计方面,增加配筋率或减小钢筋直径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在节点应力集中处或大体积混凝土中沿截面均匀配置细、密的构造钢筋或钢筋网片,可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施工方面,不要过分强调加快工程进度,不要过分追求水泥的早高强,尤其不要不分场合地使用早强型(R型)水泥。在混凝土中考虑掺加缓凝剂和减水剂,降低水灰比,适当增加粉煤灰的用量,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振实成型后,要尽早表面覆盖,加强养护,延长浇水养护时间,特别是夏季和大风天气。 ②加强对允许伸缩缝间距的计算。从设计方案来讲,设计尽可能采用无缝设计以满足施工的连续性及减少施工难度。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详细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地基软硬及温差大小,选择伸缩缝的间距。一般水池设计时主要考虑施工阶段的最不利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当量温差,保证由于综合温差对混凝土产生的拉应力与混凝上相应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之比值符合安全要求,并按此条件复核设计假定的伸缩缝间距是否满足。最不利温差一般可采用混凝土浇筑时气温与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之差。当构筑物及时回填土时,由于地下温度一般常年变化不大,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可近似取当地年平均温度;但如果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可能要越冬后回填情况,混凝土达稳定时温度应取当地月平均最低温度[2]。对设计考虑设置伸缩缝情况,建议伸缩缝从基础垫层就断开,这样计算底板伸缩缝间距时,基底土对混凝土底板的约束系数Cx值才切合实际。 二、后浇带的设置

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3)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 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6.5. 1采用。 表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措施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

2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5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3.4.5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由于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确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的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的局部损坏。 2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而且需仔细估计地震扭转效应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 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设置要求 变形缝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异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用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用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应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产生显著差异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但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本身。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取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标准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不一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市政道路上的伸缩缝传力杆的设置原则

拉杆一般布置在水泥砼路面纵向缝中,所谓纵缝就是2幅水泥路面相连的中缝,拉杆一般采用螺纹钢,对左右2副水泥砼路面起到牵引作用.也就是布置在中间,以一定的间隔排列,连接左右幅路面的 传力杆布置在缩缝和胀缝处,应用圆钢筋,且一半涂沥青,允许滑动.一条公路,每隔一段距离就需要设置胀缝。 拉杆【tie bar】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异形钢筋。其作用是防止路面板错动和纵缝间隙扩大。 传力杆【dowel bar】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横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布置的圆钢筋。其一端固定在一侧板内,另一端可以在邻侧板内滑动,其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 市政道路上的伸缩缝传力杆一般怎么设置 1.间距:按设计 2.无设计:板厚20CM及以下传力杆直径φ20 最大间距30CM 最小长度40CM 3.缩缝规定是每块板不超过20M2,实际施工中为4~6米,一道缩缝. 4.伸缩缝.是两幅路面前后不同时施工留下的缝,不是切的. 5.是切割的横向缩缝,路面宽3、3.5、4和4.5米时横向缩缝间距分别为3、4、4和4.5米。 6.胀缝宜采用传力杆,一般用光圆直径20的一级钢,间距@25,杆长L=450mm. 做预算建议你还是要以图纸为准. 宽宽宽宽8888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一般规定不超过6米设一条伸缩缝,伸缩缝最好是在路面浇完成后第二天用切割机切割,时间太长了切割片会磨损得很利害的,切完成后要在缝内灌油膏,以便起到伸缩作用。每15米设胀缝,缝宽10mm(缝内填弹性物质,胀缝宜采用传力杆)。在15米间每5米设缩逢一道,缩逢可以用切割机

变形缝种类及要求

概念: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伸缩缝 定义: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相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伸缩逢。作法: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断开使其分成若干段。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2沉降缝定义: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作法: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使两侧各为独立的单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设置原则: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 (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宽度:2、3层50~80mm;4、5层80~120mm;5层以上≥120mm 3、防震缝 定义: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作法:从基础顶面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多层钢筋砼15m以下70mm;15m以上按烈度增大缝宽。 缝的两侧应有墙,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设置原则: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规定:在地震设防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八.结构变形缝 1.伸缩缝:为防止因温度、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引起的过大结构附加应力而设置。(1)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 排架结构装配式100 70 框架结构装配式75 50 现浇式55 35 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 40 现浇式45 30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装配式40 30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中须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主要有三类: 一是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 二是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三是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有关结构规范。P167页表8.1和8.2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二、伸缩缝的构造: 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1、墙体伸缩缝构造: 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 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 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2、楼地板伸缩构造: 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3、屋面伸缩缝构造: 屋顶伸缩缝主要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

80型伸缩缝施工注意事项

1.在进行80型伸缩缝施工前要按照设计核对预留槽尺寸,并将预留槽内清扫干净。预埋锚固筋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必须首先处理,满足设计要求后安装伸缩缝。 2. 上部构造端部间的空隙宽度及伸缩装臵的安装预定宽度均应与安装温度相适应,并应遵照图纸规定。伸缩缝的安装应在伸缩缝制造商提供的夹具控制,安装温度在20±5℃的范围内。 3. 安装时伸缩缝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应重合,并使其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吻合,并使横坡、纵坡与桥面横坡、纵坡相符。伸缩缝的标高控制可采用10×10角钢作定位角钢,使伸缩缝上顶面比两侧混凝土面层的标高低约2、3mm,同时控制伸缩缝的标高,然后对伸缩缝的纵向直线度也进行调整。伸缩缝的标高与直线度调整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临时固定,固定时沿桥宽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将伸缩缝边梁上的锚固装臵与预留槽内的预埋钢筋每隔2、3个锚固筋焊一个焊点,两侧对称施焊,以保证抄平后的伸缩缝不再发生变位,严禁从一端平移施焊,造成伸缩缝翘曲。 4、正确就位后,然后穿放横向联接水平钢筋,最好将伸缩缝上的锚固钢筋与预埋钢筋在两侧同时焊牢,如有困难,先将一侧焊牢,待达到已确定的安装气温后再将另一侧锚固筋全部焊牢,并放松卡具,使其伸缩自由。 5、完成上述工序后,在预留槽口内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振捣密实。浇筑时不允许混凝土溅、填在密封橡胶带缝中及表面上,如果发生此现象应立即清除。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6、钢纤维混凝土拌和需定期在拌和机的出料口检查钢纤维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混凝土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有较大的波动时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钢纤维混凝土要定期检查拌和料中钢纤维混凝土是否分散均匀有无结团现象。 7、用高质量的焊条逐条焊接。焊接时宜先焊接顶面,再焊侧面,最后焊底面 要分层焊接并及时清除焊渣,焊接结束后用手提砂轮机磨平顶面。焊缝长度不小于规范要求。 8、模板采用质量好的竹胶板。模板必须坚固、严密,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不出现移动并防止砂浆流入伸缩缝内,以免影响伸缩缝。为防止混凝土从上部缝口进入型钢沟槽内,型钢的上面必须要用胶布封好。 9、待伸缩缝两侧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开放交通。

市政道路上的伸缩缝传力杆的设置原则

市政道路上的伸缩缝传力杆一般怎么设置 1.间距:按设计 2.无设计:板厚20CM及以下传力杆直径φ20 最大间距30CM 最小长度40CM 3.缩缝规定是每块板不超过20M2,实际施工中为4~6米,一道缩缝. 4.伸缩缝.是两幅路面前后不同时施工留下的缝,不是切的. 5.是切割的横向缩缝,路面宽3、3.5、4和4.5米时横向缩缝间距分别为3、4、4和4.5米。 6.胀缝宜采用传力杆,一般用光圆直径20的一级钢,间距@25,杆长L=450mm. 做预算建议你还是要以图纸为准. 宽宽宽宽8888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米的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的伸缩缝怎么设置一般规定不超过6米设一条伸缩缝,伸缩缝最好是在路面浇完成后第二天用切割机切割,时间太长了切割片会磨损得很利害的,切完成后要在缝内灌油膏,以便起到伸缩作用。每15米设胀缝,缝宽10mm(缝内填弹性物质,胀缝宜采用传力杆)。在15米间每5米设缩逢一道,缩逢可以用切割机切割。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公路混凝土路面伸缝和缩缝的区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分纵向和横向两大类。纵缝又可分为纵向缩缝和纵向施工缝;横缝又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①纵向施工缝本工程水泥砼路面为2*4.5m形式,分两幅进行摊铺,中间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加Φ14螺纹钢筋拉杆的构造形式,拉杆间距60cm布置,详见设计图中。纵向施工缝拉杆根据形状可分为直线形方式和“L”形方式两种。拉杆设置间距通过“间距标尺”

设定,并注意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水泥混凝土稠度变化调节汽锤气压值,一般为(275.8~413.7)kPa[(40~60)PSI],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越大,气压值应越小。“L”形拉杆在水泥混凝土硬化后应重新扳直。②横向缩缝横向缩缝一般非重交通路段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形式,重交通公路、路段自由端部及胀缝两侧相邻的各3道横缝,以及涵洞顶部补强段的2道横缝内均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本项目路面横向缩缝一般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横向缩缝传力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钢筋支架固定。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使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钢钎将支架稳固地锚固在基层上。每只长约4m的钢筋支架至少需要(6~8)根钢钎。钢钎锚固于基层的深度为(11~16)cm。横向缩缝一般间距 4.5m 布置,贯穿整幅路面,横向缩缝不宜采用斜缝,不得不调整板长时,最大板长不宜大于5m,最小板长不宜小于板宽。③胀缝胀缝一般只在桥涵、通道和其它固定构造物处、路面曲线纵坡变换处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等位置上设置。在临近桥梁、固定构造物处及与其它道路相交处连续设置2条胀缝。路面胀缝的设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中相关规定,同一断面处的胀缝必须贯通。胀缝的构造采用平缝加传力杆形式。传力杆使用光面钢筋,为防止锈蚀并使之起隔离作用,钢筋一端2/3范围内涂沥青。有涂层的端部安装聚丙烯套子,套子长10cm,传力杆插入后顶端留3cm的空间作为面板热胀冷缩余地。为了便于摊铺机通过,缝深为4cm。与构筑物相接处的胀缝因无法设置传力杆,可采用板边

伸缩缝技术规范(2010[1][1].8)

伸缩缝技术要求 1、总则 1.1 范围 本章内容为桥梁伸缩装置制作的技术要求,其工作内容包括材料提供、加工制造、表面处理、装配、运输和质量控制以及现场指导配合安装等作业。 1.2 一般规定 (1)承包人应在合同签订后的一个月内和设计单位进行联合设计并提交详细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 本要求中所列材料、防腐、质量检查、存放等要求为一般规定。承包人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的伸缩装置的有关材料、制造、防腐、组装、质量检验、运输以及存放等要求或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作为合同执行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理工程师检验验收的共同依据。 (3) 160型及以上型号伸缩缝采用能满足多向变位要求的伸缩装置;产品符合JT/T723-2008《单元式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80型及以下型号伸缩缝产品符合JT/T32-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2、设计要求 2.1 技术参数 (1) 设计荷载:计算荷载公路I级 (2) 桥面坡度:桥面纵坡 2.0%, 桥面横坡2%(双向); (3) 设计基准温度:20℃; (4) 伸缩装置类型:160型及以上型号伸缩缝为满足多向变位功能要求的单元式多向变位梳齿板式伸缩装置,80型及以下型号伸缩缝为异型钢伸缩装置。 2.2 其他技术要求 (1) 伸缩缝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承担恒载和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共同作用,中心线处最大竖向挠度不得超过L/600,式中L 为沿道路方向的伸缩缝宽度。 (2) 伸缩缝应能抵抗施加在路面上任意方向的200kN制动荷载。 (3) 伸缩缝设计应充分考虑两端箱梁的支承方式。 (4) 伸缩缝应具备良好的止排水构造,以免雨水泄漏污染影响美观。 (5) 伸缩缝上表面应涂装抗滑层以防止车辆通过时打滑。承包人应保证在至少5年运营时间内伸缩缝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55,并在设计中说明伸缩缝进行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