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典扎根理论》第十章 评价经典扎根理论

《经典扎根理论》第十章 评价经典扎根理论

《经典扎根理论》第十章 评价经典扎根理论
《经典扎根理论》第十章 评价经典扎根理论

第十章评价经典扎根理论

要点:

?了解评价经典扎根理论的标准

?通过应用这些标准认识到扎根理论的质量

不同的研究方法需要不同的标准来评价研究结果的质量,建立这样的标准是研究范式转变的一个有争议的方面。

●范式战争的后果

巴顿(2002)指的是传统的二分法的研究方法作为竞争的宝贵范例:“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来生成和测试假设演绎推广和使用质性和自然的方法归纳和全面理解人类经验和在特定于上下文的设置中的构造含义”(p.69)。他承认了一系列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替代标准,并得出结论。质性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与三个方面有关:严谨的方法、研究者的可信度和对质性研究价值的哲学信仰。(p.584)Venkatesh,Brown,和Bala(2013)提出来混合方法推断质量的混合框架,并提供了定量和质性研究中有效性的几个例子。对于定量研究,他们建议检查设计效度(即内部和外部效度)、测量效度(即信度和结构效度),和推理效度(即统计结论效度);对于质性研究,他们建议检查设计效度(即描述效度、可转让性和可信度),分析效度(即理论效度、可靠性、一致性和似然性)和推理效度(即解释的有效性和可证实性)。然而,他们的工作似乎仍然有一些偏见的范式战争,这个范式战争我们在第二章中描述到的;同样,它也不能被“照原样”应用于评价经典的扎根理论。比如,外部效度,即“因果关系是否适用于人、环境的变化”(p.13),并不适用于经典的扎根理论。外部有效性取决于研究人员的哲学立场,以及研究的理论是否是一个简单的实体理论,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延伸到一个实质性领域的一般实质性理论,或者概念形式化的理论,延伸到不同的实质性领域。

正如沃尔什(Walsh,2014)和他的同事(2015)在第二章中强调并讨论的那样,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参与到典型的讽刺漫画中去。我们不能自动地将定量数据的使用与假设演绎研究等同起来,或者将质性数据的使用与解释研究等同起来。Guba(1990)提到了一种范式对话,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大量挑战传统实证主义的替代研究方法:“他们在反对什么上团结一致,但在支持什么上却存在分歧,有时分歧很大”(p.9)。进一步参与这一对话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考虑到GT 中大量使用质性数据,新手研究人员可能会发现自己试图证明自己的工作与一系列标准有关。至于以探索性的姿态使用定量数据还是混合数据,这在许多领域仍然很少见,以至于采用这一方法的研究人员,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也可能发现他们自己的工作需要被理解和验证。因此,在这里,《世界研究报告》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探索用任何类型的数据,定性的和/或定量的,以及从任何哲学角度来评价一个分类理论的质量的标准,并从哲学研究者可能选择的立场(尽管这种立场应该在《总论》中尽早阐明,以启发读者并使作品透明)。

评价扎根理论的标准

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些评价理论建设研究质量的一般标准。Bacharach(1989)认为“理论的目标是在解释和预测基础上减少经验世界的复杂性”(p.513)。艾森哈特(1989)提醒我们,强有力的理论构建研究应该产生新的、甚至打破框架的见解,一个好的理论“应该为每个概念提供足够的证据,让读者对理论的契合度作出自己的评价......一项强有力的理论建设研究虽然不一定完美,但与数据吻合良好”(p.548)虽然注意到理论总是临时的,但Bacharach(1989)警告说:

把标准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理论家头上,可能会扼杀创造力。然而,在理论构建的早期阶段,在满足理论内部逻辑的标准和实现创造性贡献之间可能有一条细线。一个好的理论家会小心翼翼地走这条路。

Whetten(1989)认为“对吝啬和全面的竞争性美德的敏感性是一个好的理论家的标志”(p.490)

在欣赏这些经验丰富的方法学家的观点时,重要的是要记住,GT独特的研

究范式位于“经典的反对正统”之外(巴顿,2002,p.69)。因此,我们考虑首先回忆GT的性质和目的:系统生成理论从数据作为一组集成的概念和假设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在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或关注并解释如何处理或解决这个问题.格拉泽(Glaser,1998,2005a)认为GT是近的,并强调其命题性质;它从未完全达到真理,但分析的资料越多,生成的理论就越可信。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方法,GT的可信性不能基于已建立的知识来判断。它的相关性来自于资料,而不是现存的文献。“重要的问题是产生的理论是否有用”(Baker,Wuest, Stern,1992)。

O’connor,Netting和Thomas(2008)注意到扎根理论的意图是紧急理解,而不是可测试的理论,并建议“对于那些面临IRB(机构研究委员会)的人来说,最简单的建议是展示现有的最清晰的标准,那些由最初的开发者提出的标准”(p.36)。Glaser和Strauss(1971)提出了评价扎根理论的四个具体标准:“适合现实世界的理论,在预测和解释中起作用,与相关的人相关以及很容易修改”(p.176)。Charmaz(2006,2014)提出了可信度、独创性、共鸣和有用性的标准。

Glaser(1992,pp.116-177)重申了适合性、可操作性、相关性和可修改性这四个标准,并在随后阐述了如下内容来定义这些术语,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以验证经典扎根理论的质量:

1.合适性是有效性的另一个词。这个概念是否充分地表达了它声称要概念化的数据中的模式?通过不断的比较,契合度会不断的提高。

2.可操作性意味着这些概念和它们与假设的联系方式是否足以解释参与者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解决的?

3.相关性使得研究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相关参与者的主要关注点。要研究一些没有人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只是一些学者或资助者感兴趣的东西,很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甚至是参与者有关的琐事上。相关性,就像好的概念一样,会让人立刻抓住。

4.可修改性非常重要。这一理论没有像验证研究那样得出验证,因此永远不会对或错......它只是被新数据修改了,新数据从来没有提供反驳,只是一个分析的挑战。(格拉泽,1998,pp.18-19)

在进一步探讨这些标准时,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些适合性与有效概念的比较,正如格拉泽和施特劳斯(1967)所说:该理论应提供足够清晰的类别和假说,以

便在目前和未来的研究中验证关键的类别和假设;在适当的时候,它们必须足够清晰,以便在定量研究中易于应用。这些类别必须易于(而非强制地)适用于所研究的资料,并由所研究的资料指出。(p.3)

我们可以将GT的工作性标准与外部有效性和可转移性进行比较。的确,通过理论抽样和不断比较,研究过程中建立了重复。(Glaser,Strauss,1965,p.290)GT的相关性标准说明了理论的实际价值或效用(Patton,2002,p.588)。当然,它的相关性、可信性和可证实性是通过其数据的经验和理论的“概念抓取”(Glaser,1978,p.100)来确认的。

当概念被“分析--充分概括以指明具体实体的属性(而不是具体实体本身)”和“敏感--它们产生有意义的图片---和恰当的插图”时,它们传达了可信性,这样读者就能“感受到那种替代性”(G&S,1965,p.291),我们也可以在这里调整共鸣和有用性的标准(Charmaz,2006,2014)。Bacharach(1989)认为“理论在解释和预测时是有用的”(p.501)。格拉泽(1963)认为理论的发展时充分可信的;“为了发展而不是测试一个模型,只需要探索变量之间的似是而非的关系就足够了,而没有必要在确凿的事实基础上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案例”(p.381)。格拉泽和施特劳斯(1965)认为,任何有根据的理论都可以“充分精确地应用和调整到许多情况中去思考、理解和研究”(p.292)。

GT对一个有良好基础的理论的可修改性的强调也许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明确承认它的命题性质是不同于假说-演绎理论构建的可验证性质和许多质性研究工作的详细描述性质。而认为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回答how,when,and why”(Bacharach,1989,p.498),巴沙拉赫坚持认为,一个不能被检验的理论“无论多么深刻或美学上多么宁人愉悦,它都不是一个理论”。实际上,虽然坚持GT的目标不是假设检验,但格拉泽和施特劳斯认为“证据和检验永远不会破坏一个理论(任何普遍性),他们只是修改它,一个理论的唯一替代是一个更好的理论”.

为了适合性、可操作性、相关性和可修改性的标准,我们将重复格拉泽和施特劳斯(1967)的观点,即“逻辑一致性、清晰性、简约性、密度、范围和整合性”(p.3),作为良好理论基础的指标。密度是指概念化水平、理论性质的发展和整体概念整合(G&S,1971,p.190)

巴沙拉赫指出“理论陈述的目的有两方面:组织(节俭地parismoniosly)

和沟通(清楚地)”(p.496)。的确,格拉泽和施特劳斯(1967)承认“变量简约”(p.110)的重要性,GT将涌现理论界定为一个核心范畴和相关概念。艾森哈特(1989)重申了这种对节俭的呼吁,并警告说,在“海量丰富数据”的研究中,有一种建立理论的诱惑,试图捕捉一切。其结果可以是理论内容丰富,但缺乏整体视角的简单性”(p.547)。巴沙拉赫(1989)将范围定义为“理论所包含的现象的范围”(p.509)表明“在适当的范围内.....这些构念必须依次充分地,尽管是吝啬地,利用所讨论现象的领域”(pp.506-507)。

总结

在这一章中,我们讨论了评价一个经典的基础理论的不同标准,这超出了假设演绎和质性研究的公认标准。经典GT的适合性、可操作性、相关性、可修改性和简约性标准促进了grab或Charmaz(2006,2014)提出的独创性理论的产生。当然,和所有理论生成的努力一样,一个经典的基础理论的质量也会因理论家在应用GT原理和技术方面的立场和彻底性、理论家对数据发现的开放性、分析的精辟性而不同,以及理论家对自己的理论所表现出的清晰和优雅。

古典组织理论

第五章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30 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 , 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 , 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在第四讲中,我们介绍了泰勒的科学管理论,本讲重点介绍法约尔和韦伯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 第一节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一、法约尔的生平简介 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创了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先河。继泰勒制之后所形成的组织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以及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约尔及其一般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 Henri Fayol ,1841 — 1925 )是欧洲的一位极为杰出的经营管理思想家。他和泰勒虽是同时代人,但个人经历不同。法约尔, 1860 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福尔香堡 (Comentry-Fourchambault) 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从1866 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对全面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积累了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并在此度过了 58 年的职业管理生涯。法约尔从采矿工程师后任矿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理者,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与此同时,他还在法国军事大学任过管理教授,对社会上其他行业的管理进行过广泛的调查。法约尔的经历决定了他的管理思想要比泰勒开阔。法约尔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 . 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瞩目, 1916 年,在 75 岁时法约尔发表了他的划时代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法约尔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同他的理论是相互补充的,因为他们都想努力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来改进管理。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六种。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又进一步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 14 项管理原则。 (一)法约尔对“经营”和“管理”区别 法约尔第一次明确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 法约尔认为,“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它的内涵中包括了管理;法约尔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陈向明 发表日期:2005年9月29日作者:本页面已被访问 735 次 在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领域,一个十分著名的方法是格拉斯(Glaser )和斯特劳斯(Str auss )提出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1967)。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

扎根理论案例

扎根理论 开放分类:社会学经济经济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编辑摘要 目录 [隐藏 1 简介 2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1. 2.1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2. 2.2 首要任务 3. 2.3 对理论保持敏感 4. 2.4 不断比较的方法 5. 2.5 理论抽样的方法 6. 2.6 灵活运用文献 7. 2.7 理论性评价 3 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 1. 3.1 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2. 3.2 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 3. 3.3 三级编码(核心式登录) 4. 3.4 核心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5. 3.5 举例论证 4 一个分析实例 1. 4.1 研究问题 2. 4.2 初步回答 3. 4.3 广泛的抽样 5 研究工具与技巧 1. 5.1 增进理论触觉的技巧 2. 5.2 条件矩阵 6 泛行动系统 1. 6.1 行动系统的几个性质 2. 6.2 使用条件矩阵的益处 扎根理论 - 简介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是特别敏感,也不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是比较,在资料和资料之间、理论和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和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确定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扎根理论案例

目录 [隐藏] 扎根理论就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 其主要宗旨就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就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就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就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就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首要任务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与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 ,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就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就是积累而成的,就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与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对理论保持敏感 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就是建构理论,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论就是在设计阶段 ,还就是在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注意捕捉新的建构理论的线索。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与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就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通常,质的研究者比较擅长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细密的描述性分析,而对理论建构不就是特别敏感,也不就是特别有兴趣。扎根理论出于自己的特殊关怀,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敏感。 不断比较的方法 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就是比较,在资料与资料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category)及其属性。比较通常有四个步骤:1 )根据概念的类别对资料进行比较: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将资料归到尽可能多的概念类属下面以后,将编码过的资料在同样与不同的概念类属中进行对比,为每一个概念类属找到属性。2)将有关概念类属与它们的属性进行整合,对这些概念类属进行比较,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将这些关系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3)勾勒出初步呈现的理论, 确定该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将初步理论返回到原始资料进行验证,同时不断地优化现有理论,使之变得更加精细。4) 对理论进行陈述,将所掌握的资料、概念类属、类属的特性以及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一层层地描述出来,作为对研究问题的回答。 理论抽样的方法

扎根理论研究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最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1.开放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1)给资料编码 编码是从资料中提取引起注意的、重复出现的、强烈情感反应的概念,为其命名,贴标签,编上号,此时形成的即为编码。例如“协商”、“监督”、“信息传递”等标签,给这些标签编上号码,这些标签就成了编码。编码是分析资料最初形成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常用调查对象叙述的语言或用研究者使用的一个抽象层次较高的单词或词组来概括某一方面的现象。 (2)将编码归类,形成类属 将意义相同或近似的编码归为同一类别,起名为类属。有的类属

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发现管理学的普遍规律,古典管理理论建立的管理理论使得管理 者开始摆脱了传统的经验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 2.古典的管理理论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并且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企业管理有着 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3.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是组织理论的基石,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组织理 论之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一种官僚管理体制的设想,而且,他 们还就应当建立组织的结构,以及维护这种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 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今天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虽然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古典组织理论设计的基本框架仍未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4.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古典的管理学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些仍然是当今管理上所要研 究的问题,都是对古典的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首先是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对工人的假设是“磨洋工”,而马克斯·韦伯把职员比作“机器上的一个齿牙”。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没 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没有把对人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完 全区别开来;而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人是管理研究的中心课题,而正 是因为对人性的深入探索,才使得现代管理理论显得丰富多彩。 2.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 2014年07月14日13:59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2007年4期作者:李志刚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58 【英文标题】The Study of Grounded Theory in Business Research LI Zhi-ga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71,Chin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4-0090-05 定性研究是一组各类研究方法的统称,如民族志法、自然探究法、片段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生态样本记录分析法等等都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1](p27)。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被视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比较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2](p105),此理论最早由二位社会学者Galsser & Strauss在1976年发展出来。所谓扎根理论,是指经由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而发掘、发展,并已暂时地验证过的理论,它在某一场合可能指代一种研究方法,在另一场合则可能指代基于该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Strauss & Corbin指出,扎根理论强调理论的发展,而且该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3](p65)。 一、扎根方法适用的领域及研究前提 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劣势,都有不同的擅长领域。研究者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意味着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同时,方法的选取和使用更要源于研究主题的性质,恰当的将研究问题与方法有机结合,是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的必要条件。 (1)扎根理论法的特点在于其认为社会学需要建立理论,它认为定性研究或任何研究都应着重资料分析与理论建立[4](p34-36)。因此,该研究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现有理论体系不是很完善、很难有效解释实践现象的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是存在理论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全新现象的领域。 比如,笔者曾参与了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和挪威国家应用科学研究所(Faro)的一项合作研究,该课题基于深入访谈实地调研了四川和青海两省的大样本企业,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在资料整理分析时,课题组发现存在一种创业者多次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建新企业的“连次创业”现象(笔者给此现象的命名),这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国内外对企业创业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成果颇多,各种原因所致,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与研究目的、研究地域、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高度相关,从而显得千姿百态。鉴于“连次创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相应的研究比较少,而我国西部地区又具有独特的区情,于是,在掌握了翔实的企业访谈资料基础上,笔者运用扎根理论法进行了资料分析,得出了一些关于“连次创业”问题的初步结论[5](p87)。 (2)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6](p113)。这种重视资料、重视互动的方法特性,使得研究者可以借助和事件当事人的连续、亲密互动和抵近观察来

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doc

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 2020年4月

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本文关键词:扎根,选取,理论,方法 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本文简介:第三章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 3.1扎根理论方法概述。1967年,质性研究方法因为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扎根理论的提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GlaserB.&StrassA.,1967)。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深度访谈所转录的文字资料或文本资料 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本文内容: 第三章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方法的选取与运用 3.1 扎根理论方法概述。 1967 年,质性研究方法因为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扎根理论的提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GlaserB. & StrassA.,1967)。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从深度访谈所转录的文字资料或文本资料中不断抽象出来的理论(Strauss A.,1987)。与定量研究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自然浮现构建理论的过程。即在系统

搜集的资料中,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并寻找出范畴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一个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个反映社会现象的较为系统的理论。因此,扎根理论需要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阅历以及深厚的积累,才能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概念以及理论模型。它属于后实证主义的范式,也应用于对原本未知的理论的建构和已知理论的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来源于实际生活中。60 年代格拉斯和斯特劳斯在医院中观察医务的病人中的一系列具体行为中所得到的一种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来源依然是哲学人员处理即将去世与社会学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米德以及皮尔士的思想,他们观察并寻找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方法。另一个方面体现在芝加哥的社会学派,该学派认为实地观察加深度访谈才能深入理解人们的行为,进而理解社会是如何互动的,如何形成以及怎么样变化的。 3.1.1 持续比较和理论抽样。 扎根理论的核心思想体现在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而持续比较和理论抽样贯穿于整个收集过程。持

现代组织理论2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演进 (一)古典组织理论 1.泰罗的组织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Taylor 1856-1915年)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正如英国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指出的:“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国、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试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他的中心问题,他对一切问题的论述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展开的。 他主要研究的是工厂内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泰罗时代,组织理论还没有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分去学科,因此,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并没有专门讨论组织理论问题.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没有组织就谈不上管理。因此,泰罗在研究科学管理时,不可能不涉及到组织问题,他对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组织中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的分离;组织中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中的计划职能;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1)工作定额原理 (2)标准化原理 (3)管理职能专门化原理 泰罗认为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改变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 ①根据劳动分工原理,提出单独设置职能机构。管理部门的的控制和监督. ②主张实行职能管理制 泰罗不仅提出要单独设置职能管理机构,而且在职能管理机构内部,各管理职能要实行专业化.标准化.使所有的职能人员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 泰罗提出了“职能工长”的设想.这同只按是一个系统上级领导的等个人或组织不同,每一职能工和都可以在专业范围内直接指挥工人。 按泰罗这一设想,必然造成多头指挥,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实行。 但职能管理专门化和部门化的思索则得到后来者的继承和发展。

管理研究方法之扎根理论

管理研究方法作 业

矩阵式结构、网格化管理与多机制保障 ——运动式治理中的纵向府际合作实现1.内容简介 运动式治理语境下,纵向府际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应用建构型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借助具体案例,对运动式治理中府际合作的实现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这一特定环境下的纵向府际合作有四种微观过程,可以被归纳为隐性和显性两种实现路径,矩阵式临时指挥系统、网格化管理结构和多种常规机制的非常态运用,保障了纵向层级合作的顺利实现。上述机制与结构创新,属于官僚系统内部的自我优化,其基本思路可以延伸至常规治理环境,以提高政府常态治理水平,升华国家治理能力。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府际合作扎根理论网格化管理 文献框架 一、问题提出 1.僵化的官僚制组织下“运动式治理”模式的产生 2.行政组织背后的特殊支撑机制和实现逻辑的提出 3.纵观分析,运动式治理中的府际合作还基本处于学术空白,因此,本文应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利用二手文本资料,对该领域进行侧面剖析和研究 二、研究建模 (一)数据采集与编码准备 1.数据来源:2014年,济南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 2.文本资料来源:会议记录、官方和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政府公文 3.分析主体:市政府—天桥区政府—街道管委会的关系链 4.分析软件:Nvivo8 (二)初始编码 1.Nvivo8中的自由节点功能进行编码。形成116个初始代码

2.将c级(市政府数据)和d级(区政府数据)两类初始代码分别打散,合并类似的信息得到优化代码72个 (三)聚焦编码 聚焦编码阶段(focused coding)是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高度凝聚代码旨意形成具备理论导向的类属(categories)。为此,本文首先打破代码来源界限,通过对所有代码的筛选、提炼,总结具有代表性、概括性的聚焦代码(编码为F,共26个)。然后以聚焦代码为基础,参考初始编码表,必要时返回原始资料,不断删减、比较,最终形成高度理论概括的类属(12个) (四)理论编码 借由聚焦代码分析,深化了对代码间的认识,并形成了具有理论开发潜质的类属。使用工具格拉泽的编码家族体系作为一种宏观社会运动中的主体动态交互,上下级政府间的协同合作同样遵循着一定的路径。本文运用的是“策略—过程”和“结构—功能’编码家族。 综合所有的原始资料以及各级编码结果,本文摘要出运动式治理中纵向府际合作的基本实现逻辑。如图 1 所示,这一合作的实现可被细分为策略、行动与结构三个层面,行动层是合作过程的直接呈现,由四个闭合循环的路径组合而成;策略层为行动提供机制支持,四种主要机制又与四个不同路径形成了多种组合方式;结构层作为底层支持,为运动式治理中活跃的府际合作注入结构性动力。三个层次的共同作用,最终推进组织战略的实现。 三、研究发现 1.策略层:多重实现机制 会议机制、文件机制、专项活动机制、激励机制 2.行动层:纵向府际合作的微观过程以及策略组合 显性路径:命令—执行—反馈—改进 隐性路径:示范—仿效鼓舞—动员 结构层:矩阵式临时组织与网格化管理

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

古典管理理论的意义 古典管理理论的伟大意义在于: 1.古典管理理论确立了管理学是一门科学。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发现管理学的普遍规律,古典管理理论建立的管理理论使得管理者开始摆脱了传统的经验和凭感觉来进行管理。 2.古典的管理理论建立了一套有关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理论。古典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些管理的原则、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并且主张这些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企业管理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总结管理思想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3.古典管理学家同时也建立了有关的组织理论。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是组织理论的基石,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提出了一种官僚管理体制的设想,而且,他们还就应当建立组织的结构,以及维护这种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今天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虽然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古典组织理论设计的基本框架仍未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4.古典管理理论为后来的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学派奠定了管理学理论的基础,当代许多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皆来源于古典的管理理论。古典的管理学派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些仍然是当今管理上所要研究的问题,都是对古典的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 古典的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管理上的要求,要求管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又进一步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古典管理理论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研究没有深入进行,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 泰罗对工人的假设是“磨洋工”,而韦伯把职员比作“机器上的一个齿牙”。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没有把对人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完全区别开来;而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人是管理研究的中心课题,而正是因为对人性的深入探索,才使得现代管理理论显得丰富多彩。 2.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理解是静态的,没有认识到组织的本质。 韦伯认为纯粹的官僚体制应当是精确的、稳定的、具有严格的纪律的组织。当代的组织理论家们普遍认为,韦伯所倡导的官僚组织体制只适合于以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的常规的组织活动,而不适合于从事以创造和革新为重点的非常规的非常灵活的组织活动。 法约尔认为:“组织一个企业,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所必要的原料、设备、资本、人员。大体上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物质组织与社会组织。”当时人们认为,组织就是人的集合体。例如,一个企业组织,就认为是经营管理者与职工

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彭本红1,2  周倩倩1 谷晓芬1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2(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南京 210044)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服务型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采用以扎根理论为核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践探索归纳出有关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出:(1)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和项目相关的保障因素两方面,其中项目利益相容性、信任水平和合作强度影响着服务型制造项目的关系治理;项目实施和项目合作环境以及项目绩效3个因素直接影响项目保障因素;(2)针对利益相关关系和项目保障两大因素的影响,提出综合关系治理和项目环境保障协同治理的解决方案,构建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图;(3)基于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提出了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合作共赢理念、建立科学预警机制和冲突变动以及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项目治理 扎根理论 多案例分析 影响机理DOI:10.3969/j.issn.1004-910X.2016.05.001〔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服务型制造项目网络治理的影响机理及机制设计研究”(项目编号:71263040);江苏省社科基金“江 苏制造业服务化的模式转型及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EYB013)。  作者简介:彭本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务与创新管理,项目治 理、物流管理等。周倩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谷晓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化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了转变产业生产方式,制造业与服务业开始了深度融合即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创新,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转型升级。而事实上,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发展并不完善,经常有许多服务型制造项目出现重大事故和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其项目在治理各个阶段,没有充分掌握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从而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协调和利用。近年来,服务型制造项目外部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同时各个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影响能力也在增强,基于项目治理层面的研究迫在眉睫。在建立服务型制造项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治理角色关系的过程中,有效识别项目治理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对提高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 水平,促进制造业成功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1 文献综述 对服务型制造的研究源于美国,21世纪初期达到巅峰。M畅J畅Healey和B畅W畅LIbery(1990)[1] 对服务业的类型进行了划分。Szalavetz(2003)[2]从两个不同的层次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含义。不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他们都开始意识到服务型制造业对其经济的重要。国内学者对服务型制造也有大量研究,但由于起步较晚、研究方向分散等原因,至目前仍未形成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体系。刘炳春(2011)指出服务型制造网络是服务与制造融合的复杂系统,它是由生产性服务、服务性生产和顾客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 [3] 。孙林岩 (2012)[4]认为服务型制造是通过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服务活动和服务增值来促进整个制造业的提升。周国华(2009)[5]将一般服务模式融入传统制造业运行模式中,构建了一种以顾 — 3—

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 系统的组织理论出现于19世纪末,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权变组织理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组织现象和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传统和古典的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此派以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为代表。泰勒一生发表许多管理论著,最有影响的是《科学管理原理)》。他提出许多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思想,这些思想是: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2)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按组织成员的绩效来支付报酬,鼓励竞争。 (4)将组织的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泰勒以其毕生的精力,在美国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泰勒提出的这些概念与思想为整个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泰勒的许多思想为以后的管理学派所采纳。科学管理的精神是永存的。 2、行政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20世纪前半期出现的行政管理学派是从宏观上探讨组织管理的知识体系。这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国人法约尔。作为管理实践家和管理理论家,法约尔—生著述颇多,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国家在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的觉醒》等著作和《管理的一般原则》、《管理职能在事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国家管理理论》等论文。法约尔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在吸收科学管理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管理的原则,这些原则是: (1)实行专业分工。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指导。 (6)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 (7)理想的工作报酬。 (8)权力集中。 (9)等级链。

扎根理论简介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

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研究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二、扎根理论研究的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虽然遵循一般研究步骤,包括选题、文献探讨、撰写研究计划书、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特点。①选题:适合于扎根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过程类问题,即研究人的行为、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问题。②文献探讨:扎根理论研究的文献探讨的特点是强调原则上研究前或研究初期不进行文献探讨,当研究到出现理论解释的阶段时在进行探讨。③研究计划:扎根理论研究开始前虽然也有研究计划,但研究并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严格按其计划执行,特点是计划可随着研究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修改,如访谈和观察的问题,入选研究对象的标准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着研究的进展、出现新问题的重要程度而变化。④收集和整理资料: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收集资料,其方法和其他质性研究相同。⑤分析资料:扎根理论研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使用持续比较法分析资料是扎根理论的特点。⑥撰写论文。 Strauss和Corbin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的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开放式登录、轴心式登录、选择式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登陆并不是严格按其步骤分阶段进行,这一点在开放式登陆和轴心式登录中经常看到。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开放式登陆是从资料中找出编码或类属的过程。即找出资料的异同点, 提炼编码和类属是将资料分解、验证、比较、概念化,然后进行登录的过程。 在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中,研究者要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偏见”和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登录。登录的目的是从资料中发现概念类属,对类属加以命名,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然后对研究的现象加以命名及类属化。开放式登录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出现了饱和。在对资料进行登录时,研究者应该就资料的内容询问一些具体的、概念上有一定联系的问题。提问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最初研究目的,同时留有余地让那些事先没有预想到的目标从资料中冒出来。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应该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S trauss ,1987:29)。 1.开放式登录的具体步骤 (1)给资料编码 编码是从资料中提取引起注意的、重复出现的、强烈情感反应的概念,为其命名,贴标签,编上号,此时形成的即为编码。例如“协商”、“监督”、“信息传递”等标签,给这些标签编上号码,这些标签就成了编码。编码是分析资料最初形成的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常用调查对象叙述的语言或用研究者使用的一个抽象层次较高的单词或词组来概括某一方面的现象。 (2)将编码归类,形成类属 将意义相同或近似的编码归为同一类别,起名为类属。有的类属 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位类属。例如,“管理者的工作类型”、“优秀餐饮管理着的条件”等归纳为“餐饮管理者”,这个“餐饮管理者”就是类属。将编码“协商”、“监督”、“注视”归类为评估和维持工作流程而进行的“工作类型”,这个“工作类型”就是下位类属,它是由多个意义相近的编码组成的。

扎根理论简介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一种作质的研究的方式,其主要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Strauss,1987:5)。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它的主要特点不在其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了新的概念和思想。在哲学思想上,扎根理论方法基于的是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对目前已经建构的理论进行证伪。 扎根理论的方法起源于格拉斯和斯特劳斯两人(1965,1968)60年代在一所医院里对医务人员处理即将去世的病人的一项实地观察。这个方面的形成与两方面的理论思想有关,分别来自哲学和社会学:一是美国的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G.米德和皮尔士的思想,他们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另外一个影响来自芝加哥社会学派,该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 扎根理论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步形成理论框架。这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地进行浓缩。与一般的宏大理论不同的是,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理论一定要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者认为,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具体的生活实践。 扎根理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介于宏大理论和微观操作性假设之间的实质理论(即适用于特定时空的理论),但也不排除对具有普适性的形式理论的建构。然而,形式理论必须建立在实质理论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实质理论以后,形式理论才可能在各类相关实质理论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扎根理论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地从事实到实质理论,然后到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建构形式理论需要大量的资料来源,需要实质理论的中介。如果从一个资料来源直接建构形式理论,这其中的跳跃性太大,有可能产生很多漏洞。此外,形式理论不必只有一个单一的构成形式,可以涵盖许多不同的实质性理论,将许多不同的概念和观点整合、浓缩、生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密集型的形式理论比那些单一的形式理论,其内蕴更加丰富,可以为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领域提供意义解释。 2.对理论保持敏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