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语言学家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以及人们如何

使用语言来交流,为翻译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在翻译中,语言学会帮助译者理解和转换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并在保留原

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将其转换成目标语言的表达形式。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语言系统的理论,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

它以句子作为分析单位,研究说话者如何理解句子中涉及的信息结构,以及在句子中推断语义。在翻译中,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

理解译文的意思,确定翻译的目标语言句子的语义,以及表达的最佳

方式。例如,在英译中文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通过对英文句子的认知

理解,结合中文语言特点,找出恰当的句子结构,将句子转换成更精

确有力的中文表达。

此外,认知语言学还可用于推断一个翻译句子的意思,例如,当

原文句子比较模糊时,译者可以利用认知语言学从句子中推断出更清

晰的意思。由于语言可能有不同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所以译者使用认

知语言学分析句子的语义,以了解术语和表达的最佳替换方式。

因此,可以说,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认知语言

学把重点放在理解语言本身,因此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从

而更有效地翻译出更好的结果。

语言学与翻译

语言学与翻译 在全球化时代,语言和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 语言现象的学科,与翻译密不可分。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主要探讨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以及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 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含义和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化,历史和人类的许多领域。语言学为翻译提供了一些基础,比如研究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使翻译者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语言现象。同时,语言学还可以启发翻译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翻译。 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例如,有些语言可能没有特定的单 词来表示某些概念或物体,这会对翻译造成挑战。此外,汉语的字母表是不同于其他诸如英语等欧洲语言的,这会影响到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可行性。 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作用有许多方面。比如,通过研究语言语音学和语言学的 基本原理,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和语气,使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此外,翻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语言学研究也可以帮助翻译者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以更好地传达原始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 语言学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交流方式。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和演变,研究语言如何影响和反映文化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语言,还是为了了解人类本身。 语言学除了在翻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有多种应用。例如,在教育、文学、技术和商业等领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文学领

浅谈语言学对翻译学科的影响

浅谈语言学对翻译学科的影响 语言学对翻译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翻译理论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 一、对翻译管理的影响 1、通过理解细节来提高翻译质量。 通过调研语言变化,有助于翻译实践。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 解语言,而翻译就是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语言学的理论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找到精准的词语,更好地 //////////////////////////////////////////////////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风格,从而有效 改善翻译质量。 2、加强多种语言的理性比较以及理解。 语言学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规则,从而更好地实现多语言之间的有效沟通。翻译实践过程中,语言学的 理论知识可以协助我们依据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异同之处,选择合适 的表达,达到最高翻译质量。 二、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1、科学化的翻译方法。 语言学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科学性手段,包括 translationese、bilingual corpora、term 学习等,这些手段可以帮助翻译者快速准确地进行翻译 实践。

2、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学也可以为翻译课程提供一些理论指导,提高语言能力,如熟练运用句法、词汇和修辞,切忌形式主义,紧抓实质,突出文意。 三、对研究领域的影响 1、源语与目的语的研究。 语言学的理论能够从结构性、形式性、功能性和语用性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源语样式和目的语样式的形成及其互动过程,为探究翻译性话语的分析和比较提供有力的研究依据。 2、多语翻分析。 多语翻译则是就原作进行多个版本的翻译,为研究多种语言之间在不同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比较原作与多译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模式提供了有效标杆。而语言学理论也可以为这一语用性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总而言之,语言学与翻译学对对方都有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翻译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言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特征,更仔细地把握翻译规则,形成正确的翻译理论,从而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范畴化翻译研究——以中国文化俗语翻译为例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的范畴化翻译研究— —以中国文化俗语翻译为例摘要 中国文化俗语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短小精悍、意蕴深刻,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哲理性。由于中英文化环境差异,俗语翻译应考虑读者的认知语境,尽可能将俗语的内涵以读者熟知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兼顾俗语的哲理性和韵律结构的美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在大脑中自主将俗语中的文化词汇分类解读,这便是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归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其结果是形成认知范畴。基于认知翻译学指导,中英语言翻译中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现象,其中范畴错位进一步表现为范畴成员错位、范畴层次错位和范畴原型错位。本文以中国文化俗语的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中的范畴化翻译过程,旨在突出认知翻译学对范畴化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从而丰富文化外译的翻译研究,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俗语;范畴化;翻译 引言 中国文化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的中国特色民俗话语,具有通俗性和口语性,简单而形象化,通常富含一定的哲理,给予人们警示意义。其中俗语的形式不一,不拘一格,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交流且极具趣味性,读起来郎朗上口,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说、名著、典籍等各类文体中。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密切融合,中国文化外译在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和而不同。中国文化俗语的翻译也是彰显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俗语的广泛性、哲理性等特点,俗语翻译领域并没有得到全面规整的发展。要使异国读者感受到中国俗语的奥妙,就要使双方读者实现认知上的对等。因此,本文从认知

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

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 一、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的本质是什么? 翻译是什么?应该怎样定义?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同时诞生,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人们一直沉浸在经验主义中并没有理论支撑,但从二十世纪后半叶起语言学家们注意到此领域的科学研究价值,不断地从实践向科学理论浓缩凝练,赋予翻译以正确、深刻的理论体系。 随着在一次次实践中的不断深入,众多语言学家为寻求翻译的本质为其下定义。对于“翻译”这个词,人们脑海里首先反映出的应该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定义。但是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转换活动,语言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把翻译的定义加上了“等值”、“等效”、“替换”、“完整”等词语。苏联的费道罗夫首次提出“等值”理论,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提出了翻译的定义,认为“转换方法是翻译实践最基本的方法”,并且语言是特定情境中至少有两人参加的一种活动,转换是翻译存在的前提,转换的对象是整个语言系统。黄忠廉的《翻译本质论》中指出翻译的本质特征的其中之一是翻译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求“似”的活动。最后一条中“似”也体现了“等值”、“等效”理论。 这些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反映了语言学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虽然这些定义有狭隘、不足之处,它们把不忠实、不全面、不对等的翻译都排除在了翻译之外,但也确实为后来之人的研究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二、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的过程是怎样的? 根据上文所述,翻译活动是一种转换活动,奈达提出这种转换活动分为三步,即:一、分析原材料;二、寻找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词;三、最妥善地组织成译文。其中分析原语材料时,如果原语材料是口语,那么所有的语言信息都必须考虑进去:语调、连音、词的重读、手势等辅助特点。最后妥善地组织成译文时,奈达提出:(1)要考虑接受语(指译语)的文化背景;(2)要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情况。黄忠廉在书中提到翻译的动态过程为先解码再换码最后编码形成译文。将这一过程转化为通俗的说法,首先通读理解原文,重点是要读懂,然后用译入语重新组织语言,在这里要忠诚、准确,同时也要使译入语读者一读便解,最后一步虽然在这一程序中没有体现,但是校对这一步也不可忽略。以上便是狭义的翻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摘要: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实现翻译,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认知语义学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引言 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就有了“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之争;还有清代翻译大师严复于1898年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除了国内的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之外,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弗雷赛·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就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冯庆华2020:P4-5) 对于如何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和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一门具有复杂性的学科,需要翻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理论知识。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学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和规律,对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转换和语义传递起到指导作用。例如,通过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翻译。 其次,语言学理论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翻译不仅是对句子层面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传递出来。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的语境、语用和语感,使得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此外,语言学理论还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翻译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翻译问题和挑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语言学理论中的翻译理论和模型为翻译者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翻译研究中著名的翻译理论,如功能对等理论、文化转换理论和重述理论等,都为翻译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此外,语言学理论对翻译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翻译是一门专业的学科,需要系统学习和实践。语言学理论作为翻译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

高翻译素质和专业能力。翻译教育中的语用学、对等理论、翻译评估 等课程,都是基于语言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思 维和技巧。 最后,语言学理论还对翻译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 进作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与翻译的结合,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 逐渐兴起。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为机器翻译和计算语言学提供了理论基 础和方法学支持,推动了这些领域的发展。 总之,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为 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还帮助翻译者理解语言的含义与文化背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了翻译教育和技术的发展。因此,掌握和运用语言学理论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者至关重要。

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句子层面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句子层面的翻译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作者。这包括词汇表和语法规则等。在建立创作者时,需要注意语言的结构和特征,以便为翻译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 在建立语言模型的基础上,需要提取关键词。关键词的提取需要考虑句子的逻辑顺序和关键词的位置和特征。通过提取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境,为翻译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在提取关键词后,需要将其转化为文章中的表达形式。这包括词性转换、连接词使用等。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惯用表达式和修辞手法,以便使翻译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 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以确保文章符合语言学规范和表达习惯。这包括检查语法错误、修正表达不当之处等。通过修改和润色,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思想。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看,句子层面的翻译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作者、提取关键词并将其转化为文章中的表达形式,最后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翻译更加准确、流畅和自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汉英翻译在文化交流和商业合作等领域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经常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本文主要探讨汉英翻译中句子结构层面的中式英语现象。 在汉英翻译中,汉语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语句子结构较为灵活,注重意合,而英语句子结构则较为严谨,注重形合。因此,在汉英翻译中,如果不加调整地直接将汉语句子的结构套用于英语中,就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 举个例子,在汉语中,我们常常使用“虽然…但是…”的结构来表示转折关系。然而,在英语中,这种结构并不常见,而是更倾向于使用“尽管…”或“然而…”等表达方式。因此,如果直接将汉语的“虽然…但是…”结构翻译成英语,就会形成一种不地道的中式英语。造成这种中式英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这使得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汉英翻译的难度较大,要求译者不仅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还需拥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翻译技巧。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译者往往无法充分考虑语言的差异,导致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 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影响英语使用者的阅读和理解,甚至会对

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语境

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语境 中译者的认知语境 一、简介 认知语境是指翻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语言时具有的某种认知模式,也就是说,认知语境是一种语言选择性,即翻译者在理解源语言时,会有一定的认知偏好。认知语境是影响翻译和写作的重要因素,它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能加强作者的思想内容。 二、认知语境的影响 1、文化差异 对于语言学者来说,国家、文化和社会背景是了解认知语境的重要部分。语言的认知语境受到来自指定文化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导致文化差异。比如,在一些中国文学作品中,可能出现熟悉的抽象概念,如“乾坤”或者“天地”,而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是陌生的。例如,在剑桥英语辞典中,“乾坤”被定义为“天下,宇宙”,而在柯林斯汉语词典中,“乾坤”被定义为“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指宇宙的起源和构成”。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翻译者需要注意这种差异,并尝试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文本的意图。 2、语言差异 语言也是认知语境的重要因素。无论是说话还是写作,都与不同的语

言背景有关。例如,汉语和英语在语法、词汇功能和句法等方面大不相同,从词汇和句子结构上来看,一个文章的意思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翻译者需要考虑这种语言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不同语言的句法结构,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涵。 三、认知语境的重要性 认知语境对翻译和写作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提供读者在理解文本意义和把握文本重点时需要的理解指导,而且还能够帮助翻译者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同时,认知语境也能帮助翻译者更客观和有效地对待翻译问题,尤其是文化差异时。此外,认知语境也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控制翻译过程中的不一致性,从而使译文更加精准、更有意义。 四、结论 认知语境在翻译和写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翻译者在处理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时,都需要考虑语言的认知语境,以便更好地理解源语言并表达准确的信息。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汉 语言文学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以及教学的启示 范莉 摘要: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重视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有益的指导。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句法象似性原则的有效性及其在汉英语序上的不同体现,论证象似性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句法象似性语序英汉翻译 一、研究背景 (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 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和研究思潮,其代表性人物有C.Fillmore(1989)、https://www.sodocs.net/doc/f119245014.html,koff(1987)、https://www.sodocs.net/doc/f119245014.html,ngacker(1987)、J.R.Taylor (1989)。认知语言学开创性地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能力作为核心元素引入到语言研究中,提出语言知识是一般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行为和其它涉及推理、记忆、关注和学习的一般认知能力没有区别。认知语言学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意义的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主要涵盖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认知的共性、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征(如原型、隐喻)、语言结构的功能原则(如象似性)、语言应用的体验和语用背景等。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特征是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视,这在以其为理论框架的翻译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体验和认知是翻译

的前提,重视原作者、原作品、译者、译作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单位,具有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主张译者从语篇的层次去理解原文的意义;针对其他学派的翻译理论与策略,提出补偿性原则;针对翻译中各要素的处理,提倡和谐性原则。王寅(2005)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概括简练而全面,即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和翻译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 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衔接,是翻译领域在实现理论性、解释性、可评性等方面的突破。国内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研究(蔡龙文,2010;董顺琪,2005;侯敏、张妙霞,2011;李弘、王寅,2005;王寅,2005;吴义诚,2000;肖建军、王志军,2000;张蓊荟,2006)、隐喻理论与翻译研究(陈道明,2002;陈振东、杨会军,2007;冯立新,2005;石英,2005;谭业升、葛锦荣,2005;肖坤学,2005;于艳红,2005)、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李寅、罗选民,2004;廖冬芳,2007;孙桂英,2006;谢新云、戈玲玲,2008)、事件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刘宇红,2003)、图示理论与翻译研究(彭建武,2000;彭开明等,2006;肖辉等,2005)。 二、句法象似性原则与英汉翻译中的语序问题 (一)象似性的概念 现代语言学关于象似性的研究可见Chafe(1970)、Haiman(1983,1985)、Croft(1990)、Givón(1979,1989,1995)、Simone(1994)、Landsberg (1995)等。“象似性”与语言的“任意性”(arbitrary)相对,是指符号的形式与符号所指的实体特点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沈家煊,2002:175)。这种对应关系可体现在语音、形态、句法等各个层面。句法象似性就是指这种非任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摘要】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对翻译的影响、翻译策略上的启示、提高翻译质量的作用以及与机器翻译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在提高英语翻译质量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为翻译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翻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认知语言学对英语翻译领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未来,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为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和方法。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仅为英语翻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英语翻译、现状、启示、应用、影响、翻译策略、提高翻译质量、机器翻译、积极影响、新思路、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现状与启示 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义和情感,实现更精准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如语篇分析、语用学、认知负担等,为翻译提供了 更多的工具和方法,使翻译过程更科学化、规范化。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实践层面,还涉及翻译策略 的选择和研究。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启示,翻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翻译 时的思维过程,选择更合适的策略进行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领域的应用为翻译研究和实践带来了许多 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翻译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认知语言 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继续为英语翻译领域带来更多的启示和贡 献。 2. 正文 2.1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一种新兴而又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 翻译的复杂性。在英语翻译中,认知语言学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和意义,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原意并进行翻译。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翻译人 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语法和语用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从 而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认知语言学还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思 维方式,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的风格和特点。通过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脚本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脚本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脚本理论观照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随着大量英语电影涌入国内,影视作品翻译显得愈发重要,配音和字幕翻译是电影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更愿欣赏原汁原味的配以汉语字幕的英语电影,但官方正式翻译过来的电影非常有限,为了满足国内观众的需求,电影字幕翻译正迅猛开展起来。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局部,脚本理论对字幕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关于脚本理论和字幕翻译的书籍很多,但运用脚本理论来研论文联盟.Ll.究字幕翻译的很少,而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更少。 一、脚本理论 脚本理论最初是由人工智能研究者Shank和心理学家Abelsn于1977年提出的,脚本的研究起源于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后来Shank和Abelsn(1977)把心理学范畴的图式理论运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并改称图式为脚本。他们用脚本来描绘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典型场景,并图式化,从中总结出典型的图式模型。脚本是一个有序的信息综合,一个语言社会进展某种特定活动〔如上餐馆、看病等〕时所依循的,按时间和因果关系联络起来的一个标准化、理想化的事件和状态的系列,或曰构造化场景〔struturedsenari〕,〔ShankAbelsn,1977〕可能关于一个事件、一个行动等,它是一个给说话者提供某场景相关信息的认知构造。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要激活来自记忆片段的一个或几个脚本,然后运用相关知识把这些脚本利用起来,再现原文本内容。 脚本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场景的图式模型,它所包含的信息是处于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人们不言而喻的,每一个脚本都是由几个或更多的次事件构成,而且这些次事件都是以先后的顺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储存在记忆里,提起其中任何一个次事件,都会激活同一个脚本里的其他信息,从前一个次事件可以预设下一个次事件。例如,在去医院看病这个脚本里,有挂号、问诊、开处方、划价、交钱、拿药等次事件,提起开处方就马上会想到划价,提起划价马上就会想到交钱等。听话者能理解这个脚本是因为在其脑中有着一样的脚本预设,符合他的预期的。另外,不同人的脚本不是完

从认知视角浅谈英汉翻译

从认知视角浅谈英汉翻译 作者:熊希,王斌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5期 摘要:认知翻译学将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翻译学紧密结合。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也对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模式。不同民族认识、感知世界所取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也不 相同。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事物。作为语言研究的一部分,对 于翻译的研究,必须根植于人的思维以及文化。而人的思维方式形成来源于人的体验与认知。 首先分析语言的认知视角,作为语言在文化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翻译的认知视角必然与语 言的认知视角息息相关。本文以语言的认知视角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作为理论支撑,分析英汉成 语翻译、电影名称翻译以及英汉翻译中的隐喻来进一步探索英汉翻译中的认知视角转换。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体验与认知认知视角语言文化 ■ 一、语言的认知视角 结构主义语言观分析文本时注重结构本身,认为语言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意义。但 是结构主义语言观脱离现实世界与人的认知过程。结构主义和体验认知对待语言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只关注语言结构本身,把约定俗成的语言交际平台看成大脑固有的深层结构机制,不 关注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经验背景;而后者,则一切从经验背景出发,关注语符和其产生时间之 间的关系(王斌,2015:27)。地球上有些地带不可能下雪,人们从未见过雪,那么所处这些地带的人们的语言系统里就不会出现有关“雪”的词汇,所以语言是反应所处的环境和世界。自 然环境、人的生活方式、人的思维方式都会直接反映在语言中。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来源 于人对于生活的体验。所以语言是人体验认知的产物。体验认知并不是全面的,如果所处自然 环境中的某些现象比较丰富,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就比较充分,这个环境中所产生的语言词汇也 就随之丰富;反之,如果这个环境中没有的现象,在语言中也会出现词汇空白(王斌, 2015:27)。人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的体验也是有局限性的。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人们认识的世界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说不同的语言表达自我。那么说相同语言的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就一定相同吗?答案是否定的,说同种语言的人对同一现象的表达方式仍有不同。同样一个作品,不同人的关注点不同,对作品的评论也就不会相同。看待世界有“视角” 区别,语言也有视角性,而这种视角性也会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发生改变。语言的视角能从很 多方面解读:比如语音的情感视角、语言的物象视角以及语言的概念结构视角。高速发展的世界,人们被要求成为具备双语甚至多语能力的人才,但是在表达最深刻情绪时人们往往还是会 选择用自己的母语表达,即使是生活在国外几十年的华侨,外语表达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障碍,但是在最想表达情绪的时刻还是依然选择母语。母语不是普通话,而是方言、俚语。所以 母语不仅通情也通事。之所以如此奏效,是因为母语作为文本激活的物理载体,能够引发相同 的体认背景和相同的体验解读方式,从而建构相同的交际事件,即意义(王斌,2015:28)。 像普通话中“姑娘”多指没有结婚的年轻女孩。但是在很多方言里,比如武汉话里,有“女儿”的意思。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语音情感的视角也得到了统一。“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媳 妇都是别人家的好”“邻家芳草绿,隔岸风景好”都表达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以及人们 的贪婪,英文的表达方式是“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我 们把这些俗语中要表达的想法看作是老子所说的“道”,汉语和英语通过不同的物象呈现,也 就是老子所说的“器”。一“道”可用多“器”来呈现。反过来,人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器” 中找寻相同的“道”。然而,同一个“器”也可承载不同的“道”。道器之间并非是截然相对的,道器还可以相互转换,或合二为一。而同一种抽象概念或现象、事件可以用不同物象或物 象视角关系来呈现,这就是“一道多器”(王斌,2015:30)。grass除了表示自然界的“草”,

认知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过程优化研究

认知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过程优化研究 作者:唐悦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第02期 摘要: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是当前认知翻译学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在认知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以认知语言学(CL)体认观为核心,借用奈达等关于翻译过程细分的理念为主体框架,以意象图式为具体表现形式,突出译者的认知能动性,尝试构建出更为直观且具有操作性的翻译过程优化模型,为研究者加深对翻译认知过程的理解提供参考,继而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教学模式优化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翻译学;翻译过程;体认观;意象图式 作者简介:唐悦(1989.1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认知语义、翻译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中外信息与文化等方面的交互需求显著增加。然而由于各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需要译者在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促成“文化外译”,也要关注如何促进“文化接受”。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影响翻译过程的选择。然而传统的翻译研究及过程多属单向式,我们通常认为翻译的实践过程主要由理解、表达和校验三个步骤组成。这种翻译模式下主要是原文→翻译策略→译文的机械对应,大多是对语言进行信息提取、选择,译者心理往往处于被动,而忽略了充分发挥认知水平和主观能动性,翻译策略也大多集中在讨论词、句等语篇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讨论上。因此,译者很难在翻译过程中做到语言与文化的协调统一,难以满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的。 与此同时,翻译学的研究也正经历着研究范式的转变,跨学科的翻译研究日渐成为翻译学科建设的又一推力。认知翻译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并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范式,采用新方法开展翻译过程研究,促进对翻译过程的内部心理—认知机制的探索,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为使实践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认知理论视角,通过对翻译过程相关理论及资料的研究及梳理,试图构建翻译过程的优化图式,促使研究者更深刻地理解翻译认知过程,以期进一步对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教学模式优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认知翻译学与翻译过程研究 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是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途径和新范式。认知视角的翻译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于西方兴起,直至西班牙翻译家Martin于2010年提出了“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术语,标志着认知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也为我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或就国外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与阐述,或对西方翻译认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历史考查,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外部基础。刘绍龙、夏忠燕在分析了1998-2007年间该领域研究状况后指出,“中国的翻译认知研究还处于刚刚开始的探索阶段”。 翻译过程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奈达在《翻译科学的探索》中首次使用“translating”一词,有意识地区分了其与“translation”的差异,前者指“翻译过程”,后者指“翻译结果(即译作产品)”。Bell在《翻译与翻译过程》中系统化分析了翻译过程,并于2001年提出“语义表征”这一核心概念,即认为翻译就是翻译语义表征的过程。Wilss以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的决策过程模式,应从问题解决和做出决策两方面来研究。 此后,对于翻译过程的研究在不断剖析与细化。韦努蒂(Venuti)将翻译定义为用一种语言形式(目标语)将另外一种语言形式(源语)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过程。奈达等更是将翻译过程细化描写为:源语—分析—转换—重构—目标语,其中的分析指的是对源语语言的理

认知语法理论【认知语法的意象理论与翻译】

认知语法理论【认知语法的意象理论与翻译】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翻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翻译只局限于字面的对应,研究句子的真值条件及客观意义。但我们应看到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还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充分考虑到人的主观心理,从人们表情达意的实际出发,使翻译在客观和主观方面都符合原文。意象理论把非语言因素,如人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一同成为语言描写的对象,注重研究句子的主观意义,对原文能够作出更加适当的解释,从而填补了传统翻译中的缺陷。 二、认知语法理论概要 认知语法是由莱可夫、兰盖克和约翰逊等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语法理论,最初称为“空间语法”。他们的基本观点是:语法不是任意性的,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概念化的现实的符号表达。他们摒弃了以往的“客观主义”关于意义是符号表达式与客观现实之间的抽象关系的思想,代之以“经验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客观世界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语言是按特定社会的文化规约建构起来的概念内容,才能对语言结构,特别是句法结构,做出重要的概括和自然的说明。(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2005) 认知语法的对象,是语言系统的“心理表征”体系。心理表征语法由不断演化的认知习惯构成,牵连着更为广泛的认知问题(Langacker,1987)。也就是说,说话人可凭借他们的分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这些象征单位加以利用,以构成和评价其新的表达方式。认知语法认为语义存在于人的心智经验和人的概念化过程中。语义结构也就是概念结构,语言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概念内容,也取决于这些概念内容是通过什么方式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词典-精品文档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词典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词典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心理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本文从认知语言学有关意象图式和空间结构的论述出发,分析词典的释义和形式设计。 词典学作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无疑从母体及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中汲取了自身发展的营养。词典编纂的核心内容是释义,它是词典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本词典的精髓所在,也是读者查阅词典时最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词典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心理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词典编纂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学习知识,它的形式如何,也往往会对读者的认知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从认知的视角,探讨词典的释义和形式。 1.意象图式与词典释义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科学”。它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经验现实主义认为,意义及其结构都产生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包括身体经验、社会经验和文化经验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我们作为生物体的特殊身体构造,决定了有些经验先于概念的产生就已经有自己的内在结构。概念的先结构主要包括两

类:一为基本层次结构,一为意象图式结构。意象图式是人类通过自己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即完形感知、意象和动觉)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它是反复出现的知识组织形式,有着固有的空间结构,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很广的适用范围。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借助意象图式来理解和认知许多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人最初的经验就是空间经验,因此最基本的意象图式就是空间图式。认知语言学中讨论较多的意象图式有容器图式、部分一整体图式、中心一边缘图式、路径图式、连接图式、上一下图式、前一后图式等。在词典编纂过程中,有多种意象图式可用来指导释义。这里仅就几种举例说明。 第一,容器图式。它的身体经验是“我们的躯体就是一个三维容器”,其内部结构是“物体被包容在容器里”。在词典释义中,我们可用这种图式来解释范畴词汇,因为范畴也像个容器,里面包含着范畴成员。例如: dachshund type of small dos with a long body and short legs fir type of evergreen tree with leaves like needles on its shoots这两条释义清楚地表明dachshund(猎獾狗)和fir(冷杉)分别是范畴dog(狗)和tree(树)的一个成员。 第二,部分一整体图式。它的身体经验是“人体就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内部结构是“一个整体由各部分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词典释义也可采用这种图式,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文化翻译教学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相关语言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到9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变成为当前新兴的主流语言学流派之一。通常情况下,学者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这三派的相关学者也被看成是英语国家在认知语言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1)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部分生成语义学家,例如lakoff以及langacker等人。(2)从功能或认知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例如dirven以及taylor等,这些学者认为利用较为普遍的认知方法对语言的功能以及形式进行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相关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主要包括了gibbs、johnson以及putnam等学者。国内知名学者王寅对国内外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强调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身体经验、借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方式等,合理地解释隐藏在语言事实中的认知规律。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在现实体验的形势下,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凭借自身所参与的多种互动,在对原文本进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在译作中将原作者所刻画的现实世界以及认知世界反映出来。认知语言学十分注重体验以及认知所发挥的制约性作用,关注作者、文本、译者以及读者间存在的多重互动关系,期待达到“翻译的和谐性”以及“解释的合理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从事翻译活动的相关认知主体之间互动性的影响。好的翻译虽然存在着译者的积极创作活动,但必须坚持“创而有度”,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过分发挥,所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应该是“追求平衡”的。可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能够为翻译教学带来更好的启迪。 二、心智语言学理论中的文化模型理论教学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认知观通常将语言能力看成是人们所具备的认知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语言结构而言,它和人类的主体经验以及概念知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语言使用者在描写或陈述事物的过程中通常不简单地限定于客观陈述,通常会用更加自然、丰富的意义来描述它们。比如,人们在描述早餐的过程中,不仅会说自己在早餐时间吃什么,而且还会描述早餐的样式、味道等,这些内容都是人们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他们能够很好地体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经历多种现象,而且还会在这些方面储备数量巨大的经验以及思维概念,也就是语境。在认知语言学中,通常将属于某种既定领域的所有语境或认知体现叫作认知模型,而且还提出了与大多数认知模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和人们生活以及文化有密切关系的、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整合的模型,这种复杂的完形结构被称为文化模型。文化模型对人们的认知模型(ungerer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