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任莹)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任莹)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任莹,来自于鹤岗市第二十一中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一次函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我将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指导!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借助材料在具体问题中获取一次函数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材料信息的识别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也见识过大量的实际问题,所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在具体实例中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并从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成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一次函数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函数关系,即建模思想。

五、教学方法

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疑难,教师给予指导,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实例中给出的信息。

六、教学流程

(环节一)知识链接

本环节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提问“关于一次函数的知识点”,然后我再利用课件把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进一步的强化记忆。

设计意图:创设环境,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环节二)自我反馈

本环节我设置了几道抢答题,学生们踊跃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

针对没有抢到题的学生,我又设置了必答题,以实现全员参与、面向全体的目标。

设计意图:培养竞争意识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竞争影响到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

(环节三)解决问题

例6 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

本节的例题是一个选择最优方案的实际问题,是中考27题比较常见的题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确定影响总运费的最关键的变量,再列出表示总运费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析这个解析式或相应的图象,找出总运费的最小值。

这道例题的第一个教学难点,是从比较复杂的已知数量关系中,列出函数解析式。教材通过安排填表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分析各个已知条件,列出相关代数式,然后提炼出函数解析式。

第二个教学难点,是从函数解析式分析出最小值,解决办法是观察函数解析式或图像,从数值或图像上找出答案。

第三个教学难点,是从数字解还原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表示各相关的量。

思考: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总之,这道例题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明显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计,注意分步地进行引导,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步步深入,由易到难地寻求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函数解决最优方案问题的建模思想。

(环节四)巩固练习

习题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其中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出水14万吨。从A地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地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45千米。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量(单位:万吨·千米)最小。

给出课后一道习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现场解答,求出答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能力,体现“有效教学”的课改理念。

(环节五)盘点收获

本环节以提问的方式盘点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互相补充,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并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鼓励其他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反思感悟的习惯,同时磨练他们的意志,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环节六)课后作业

课后35页第9题。

设计意图:乘胜追击、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讨论,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以激发探索精神,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数学的天地间尽情驰骋。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建模、演算的结果,要给予一定的表扬,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运用函数建模的方法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不尽完美,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采取新课改的理念取长补短,使教学内容既生动又有效。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用函数的观点分析方程(组)与不等式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重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对应关系的理解及实际问题的 探究建模。 难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直线 交点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学习策略: ●通过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及两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对比,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真正理解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组的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与应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知识回顾——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一)一次函数:一般地,形如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时,即形如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二)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标准形式是: . (四)二元一次方程: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 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请你注意: (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由于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 、b 为常量,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 一次方程就可以转化为:当某一个一次函数的值为 时,求相应的 的值。 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 =kx+b (k ,b 是常数,k ≠0)与 轴交点的 _____坐标的值. (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 >0或ax+b <0或0ax b +≥或 0ax b +≤(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 函数的值 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 一次函数y =ax +b (a ,b 是常数,a ≠0) 一元一次方程ax +b =0(a 、b 为常量,a ≠0) 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0 或 ax +b<0或0ax b +≥或 0ax b +≤(a 、b为常数,a ≠0) 令y=______ 令y> (或<,≥,≤)0 不等式解集的 端点值就是对应 方程的解 知识要点——预习和课堂学习 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 课学习。请在虚线部分填写预习内容,在实线部分填写课堂学习内容。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 充填在右栏。

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2说课稿

6.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二.说学法教法: 1、教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有关性质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从函数图象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本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比如,看函数图象时要首先看清坐标轴的名称和单位,其次要理解关键点实际意义.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景理解k的意义. 2、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情景,建立函数模型,并通过观察图像来确定函数的性质,最终能够结合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 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 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例题)

1.(2013?鄂州)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 (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再与货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

一次函数的应用 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和面积问题 1:交点问题 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 k b ,0)两点。 【典型例题】 1.直线y=-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2.直线y=-x -1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3.函数y=x+1与x 轴交点为( ) A .(0,-1) B .(1,0) C .(0,1) D .(-1,0) 4.直线y=-3 2 x+3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 B .6 C .34 D .3 2 5.直线y=-2x-4交x 轴、y 轴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则S △AOB = 。 6.若直线y=3x+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个单位,则b 的值是 。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kx-2经过M 点,求此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和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 2:面积问题 面积:一次函数y=kx+b 与x 、y 轴所交的两点与原点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 b k (1):两直线交点坐标必满足两直线解析式,求交点就是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方程组的解。 (2):复杂图形“外补内割”即:往外补成规则图形,或分割成规则图形(三角形)。 (3):往往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底所对的顶点的坐标确定高。 1. 直线经过(1,2)、(-3,4)两点,求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 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 (4,3),且OA=OB (1)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 3. 已知:m x y l +=2:1经过点(-3,-2),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直线b kx l +=:2经过点(2,-2),且与y 轴交于点C (0,-3),它与x 轴交于点D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2)》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练习. 3、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4、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通过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景出发,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从中对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怎样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首先,想一想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 在一次函数y kx b =+中: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0b >时,直线交y 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0b <时,直线交y 轴于负半轴,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0时,直线交y 轴于正半轴,必过一、二、四象限; 当0b <时,直线交y 轴于负半轴,必过二、三、四象限. 目的: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得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且讨论了k 、b 的正负对图象的影响.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为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做好铺垫. 效果:学生通过知识回顾,再次明确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为学习本节课在知识上作好准备. 二、初步探究 例1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 (万米3)与干旱持续时间t (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后,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后呢?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一次函数的应用—数学活动》说课稿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一次函数的应用—数学活动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一章一次函数的最后一节数学活动课。主要是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信息,用函数的图象决策方案。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突出函数这种数学模型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章在学生已有的建立方程式或不等式这样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继续重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建立函数这种应用更广泛的数学模型的进程中继续体现建模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详情)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已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从“表格”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一次函数全章的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建模思想”已初步形成,为开展本次数学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画出函数的图象),形成如何决策的具体方案。 (2)在利用图像探究方案的决策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教学。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回顾反思——创设情景——探究决策——归纳反思——实践应用”五部分组成。 (二)学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愿学、会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反思、启动数学思维 师生口述(播放多媒体课件) “数学活动一”回顾与反思: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曲线) 实际问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数学活动,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在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感受到一次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真正魅力所在,今天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

一次函数得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得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得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①甲、乙两地之间得距离为560km; ②快车速度就是慢车速度得1、5倍; 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 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 其中正确得个数就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得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得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得距离为y米,关于y关于x 得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得速度就是( )米/秒. A.25?B.20?C.45 D.15 3.甲、乙两车沿相同路线以各自得速度从A地去往B地,如图表示其行驶过程中路程y(千米)随时间t(小时)得变化图象,下列说法: ①乙车比甲车先出发2小时; ②乙车速度为40千米/时; ③A、B两地相距200千米; ④甲车出发80分钟追上乙车. 其中正确得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甲、乙两人在一段长1200米得直线公路上进行跑步练习,起跑时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若甲乙同时起跑至乙到达终点得过程中,甲乙之间得距离y(米)与时间t(秒)之间得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甲得速度为4米/秒;②50秒时乙追上甲;③经过25秒时甲乙相距50米;④乙到达终点时甲距终点40米.其中正确得说法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 5.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辆行驶得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得距离为y千米,图中得折线表示y与x之间得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可知:当x为时,两车之间得距离为300千米. 6.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得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得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得关系,则x= h时,小敏、小聪两人相距7km.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沙洋县蛟尾中学张金鸿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1.使学生巩固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3.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列出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制作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2.能够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列出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像。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 2.根据实际意义准确地画出函数图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我们前面学习了有关函数的知识,相继我们又学习了一次函数的知识,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一次函数的例子吗? 问题1:(1)假如你是单位领导,你的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你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中的一家签订月租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 千米,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租费是y1元,y1=110053+x ,(X ≥0),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租费是y2元,y2x 34=(X ≥0)。请你作出决定租哪家的车合算? (2)学生观察图像,判断租哪家车合算。 (3)根据图象,你能很快的回答下列问题吗? ①如果该单位估计每月的行程约为8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②如果该单位估计每月的行程约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家的车合算? 二、合作探究,探求新知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数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进一步学会从一次函数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形成如何决策方案的能力。 2、在利用图象探究决策方案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应用中的广泛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一次函数进行方案决策 难点:灵活运用一次函数解决三种或三种以上方案决策 三、教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设问引导法、比较评价法,让学生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掌握了一般三角形和轴对称的知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参与知识的产生过程,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我采用探索发现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参与为主,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通过直观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活跃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数学活动 预设板书(见课件) 生成板书(略) 设计理念: 本节课充分应用多媒体展示信息,板书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预设的课件,二是在黑板上展示的生成问题。 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预设与生成问题之间交替进行的过程,我会根据课堂实施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之后进行的,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移动电话如何选择缴费方式更能省钱的问题,而且是为家长帮忙,学生比较有兴趣,可以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家长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很有成就。另外,这节课的课件制作的也很精彩,并且教师设计了许多的学生活动,这些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都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我在备课的时候对于基础很差的一部分学生照顾不够,问题设计的没有照顾全体同学,以至于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进来,这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

精心整理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 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1.5倍; 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 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 A.1 2 A. 3.t(小时)③A、 A.1 4 A.1 5 6l1、l2分 x= h 人相距7km. (6题图)(7题图) 7.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甲队每天挖100米; ②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③甲队比乙队提前3天完成任务; ④当x=2或6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都相差100米. 正确的有.(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序号)

8.某天,为按计划准点到达指定海域,某巡逻艇凌晨1: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中途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该艇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图是该艇行驶的路程y(海里)与所用时间t(小时)的函数图象,则该巡逻艇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 三、解答题: (行程问题) 8.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小时后到达南亚所(景点) (1 (2 及 9. (1 (2 为t (3 10.小林家、小华家与图书馆依次在一条直线上.小林、小华两人同时各自从家沿直线匀速步行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已知小林到达图书馆花了20分钟.设两人出发x(分钟)后,小林离小华家的距离为y(米),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小林的速度为米/分钟,a= ,小林家离图书馆的距离为米;(2)已知小华的步行速度是40米/分钟,设小华步行时与家的距离为y1(米),请在图中画出y1(米)与x(分钟)的函数图象; (3)小华出发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11.甲、乙两车分别从A地将一批物品运往B地,再返回A地,图6表示两车离A地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 (小时)变化的图象,已知乙车到达B地后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返回.请根据图象中的数据回答: (1)甲车出发多长时间后被乙车追上? (2)甲车与乙车在距离A地多远处迎面相遇?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

第四章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新九学校的数学教师陈莹,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简单分析。 一、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象等信息列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并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且八年级学生在13—14岁之间,有一定生活经验和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已具备了思维的完整性、深刻性和实践性等思维品质,但尚待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独立自由思考的空间,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利用图象、表格等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本节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为今后学习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转化奠定了基础。与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与实际联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并且让学生更加明确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它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出关于k、b的方程组,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下一章的学习内容,因此本节所研究的一次函数,某个参数应较易于从所给条件中获得,从而转化为通过另一个条件确定另一个参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对于一般问题,可在下一章的学习中再加强训练.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汇编(含详细解析)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汇编 一.解答题(共12小题) 1.(?常德模拟)抗战救灾中,某县粮食局为了保证库存粮食的安全,决定将甲、乙两个仓 库的粮食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强抗震功能的A、B两仓库,已知甲库有粮食80吨,乙库有粮食100吨,而A库的容量为110吨,B库的容量为70吨.从甲、乙两库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乙库甲库乙库 A库20 15 13 12 B库25 20 10 8 (1)若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请写出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库多少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2.(?深圳模拟)某工厂生产一种合金薄板(其厚度忽略不计),这些薄板的形状均为正方形,边长(单位:cm)在5~50之间,每张薄板的成本价(单位:元)与它的面积(单位: cm 2 )成正比例,每张薄板的出厂价(单位:元)由基础价和浮动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 价与薄板的大小无关,是固定不变的,浮动价与薄板的边长成正比例,在营销过程中得到了表格中的数据. 薄板的边长(cm)20 30 出厂价(元/张)50 70 (1)求一张薄板的出厂价与边长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 (2)40cm的薄板,获得的利润是26元(利润=出厂价﹣成本价). ①求一张薄板的利润与边长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边长为多少时,出厂一张薄板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武昌区校级模拟)某商店购进A型和B型两种电脑进行销售,已知B型电脑比A型电脑的每台进价贵500元,若商店用3万元购进的A型电脑与用 4.5万元购进的B型电脑的数量相等.A型电脑每台的售价为1800元,B型电脑每台的售价为2400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电脑每台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2)该商店计划用不超过12.5万元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且A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B型电脑的. ①该商店有哪几种进货方式? ②若该商店将购进的电脑全部售出,请你用所学的函数知识求出获得的最大利润. 4.(?深圳二模)在“五?一”期间,“佳佳”网店购进A、B两种品牌的服装进行销售,已知B 种品牌服装的进价比A种品牌服装的进价每件高20元,2件A种品牌服装与3件B种品牌服装进价共560元. (1)求购进A、B两种品牌服装的单价; (2)该网站拟以不超过1120元的总价购进这种两品牌服装共100件,并全部售出.其中A 种品牌服装的售价为150元/件,B种品牌服装的售价为200元/件,该网站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应分别购进A、B两种品牌服装各多少件?所获取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任莹

《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任莹,来自于鹤岗市第二十一中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一次函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我将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加指导!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借助材料在具体问题中获取一次函数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材料信息的识别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前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也见识过大量的实际问题,所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在具体实例中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建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并从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成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一次函数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函数关系,即建模思想。 五、教学方法 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疑难,教师给予指导,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实例中给出的信息。 六、教学流程 (环节一)知识链接 本环节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提问“关于一次函数的知识点”,然后我再利用课件把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进一步的强化记忆。 设计意图:创设环境,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图像) 1 (13齐齐哈尔)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出发1小时后乙车出发,并以各自速度匀速行驶,两车相遇后依然按照原速度原方向各自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S(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其中D点表示甲车到达B地,停止行驶. (1 )A、B两地的距离_____千米;乙车速度是_____;a表示___?(2)乙出发多 长时间后两车相距330千米? 2(13淮安)甲、乙两地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L,小明从甲地出发沿公路ι步行前往乙地,同时小亮从乙地出发沿公路L骑自行车前往甲地,小亮到达甲地停留一段时间,原路原速返回,追上小明后两人一起步行到乙地.设小明与甲地的距离为y1米,小亮与甲地的距离为y2米,小明与小亮之间的距离为s米,小明行走的时间为x分钟.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1,s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部分)如图2. (1)求小亮从乙地到甲地过程中y2(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小亮从甲地返回到与小明相遇的过程中s(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图2中,补全整个过程中s(米)与x(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并确定a的值. 3(13鄂州)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 (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货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 间再与轿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 4(13河南)某文具商店销售功能相同的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购买2个A品牌和3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56元;购买3个A品牌和1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22元.?(1)求这两种品牌计算器的单价;?(2)学校开学前夕,该商店对这两种计算器开展了促销活动,具体办法如下:A品牌计算器按原价的八折销售,B品牌计算器5个以上超出部分按原价的七折销售,设购买x个A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1元,购买x个B 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小明准备联系一部分同学集体购买同一品牌的计算器,若购买计算器的数量超过5个,购买哪种品牌的计算器更合算?请说明理由.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待定系数法的作用和一次函数模型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一次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的过程,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用途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及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已能够熟练的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运用相关性质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方程和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用一次函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哪些特点,说明一次函数有哪些性质? (学生回答) 师: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待定系数法,大家还记得是怎么用的吗? 生:设出解析式,然后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方程或方程组,解得系数值,进而得到解析式.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就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 【例】为节约用水,某城市制定以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8m3时,每立方米收取1元外加0.3元的污水处理费;超过8m3时,超过部分每立方米收取1.5元外加1.2元的污水处理费.设一户每月用水量为xm3,应缴水费y元. (1)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上述函数图象. (3)该市一户某月若用水量为x=5m3或x=10m3时,求应缴水费. (4)该市一户某月缴水费26.6元,求该户这月用水量.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练习题

人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练习题 1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 B, C三地,C地位于A, B两地之间,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出发,沿这条公路匀速行驶至C地停止?从甲车出发至甲车到达C地的过程,甲、乙两车各自与C地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甲车出发h时,两车相距350 km 2?小亮家与姥姥家相距24 km,小亮8: 0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妈妈& 30 从家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姥姥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妈妈的行进路程s(km) 与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0傅怎沁.5:旷『5) A.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 km/h B?妈妈比小亮提前0.5 h到达姥姥家 C. 妈妈在距家12 km处追上小亮 D. 9: 30妈妈追上小亮 3. 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 3 C . 2 D . 1 4. 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向原地返回.设x秒 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关于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贝U甲车的速度是米/秒. 分(米) 5. 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1 h后到达南亚所(景点),游玩 11 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湖光岩.小明离家11 h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湖光岩.如图是他们离家的路程y(km)与小明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 求小明骑车的速度和在南亚所游玩的时间; ⑵若妈妈在出发后25 min时,刚好在湖光岩门口追上小明,求妈妈驾车的速度及CD所 寸*『(小时)

3一次函数应用教案1

5.4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案 主备:徐红石审核:席美丽时间:2009年12月21日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在应用—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2.自学课本157——158,思考: (1)157页的例题中s是t的函数吗?s=175相当于函数里的什么问题? 可以用方程知识解决吗? (2)158页的交流可以用方程知识解决吗? 二、交流展示: (1)一次函数知识解决例题: (2)交流的解法: ① ② 三、互动探究: 一次函数知识解决问题和方程知识解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用函数知识解题:(1)依据题意设出自变量和函数;(2)列出函数关系式;(3)求相应的函数和自变量的值。 四、精讲点拨:

1.某校办工厂现年产值是30万元,如果每增加1000元,投资一年可增加2500元产值。那么总产值y (万元)与增加的投资额x (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3025y x =+。 2.某饮料厂生产一种饮料,经测算,用1吨水生产的饮料所获利润y (元)是1吨水的价格(元) 的一次函数. ⑴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当水价为每吨10元时,10吨水生产出的饮 ⑵为节约用水,这个市规定:该厂日用水量不超过20吨时,水价为每吨4元;日用水量超过20吨时,超过部分按每吨20元收费.已知该厂日用水量不少于20吨.设该厂日用水量为t 吨,当日所获利润为W 元,求W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1.204y x =-+;2.20020 184(20)w t =??=184320t +) 五、纠正反馈: ⑴课本第158页练习1、2. ⑵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8%,存入100元本金后,本息和y (元)与所存月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1000.8y t =+; 六、迁移应用: 某市出租车计费标准如下: 行程不超过3千米,收费8元;超过3千米部分,按每千米1.60元计算.求车费y 元和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分别求出当路程为2.5千米和7千米时应付的车费。 (()838 1.6(3)(3) x y x x ì£??=í ?+->??;8,14.4)

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两车在途中相遇后分别按原速同时驶往甲地,两车之间的距离S(km)与慢车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60km; ②快车速度是慢车速度的倍; ③快车到达甲地时,慢车距离甲地60km; ④相遇时,快车距甲地320km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2.设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公路上匀速行驶,开始甲车在乙车的前面,当乙车追上甲车后,两车停下来,把乙车的货物转给甲车,然后甲车继续前行,乙车原地返回.设x秒后两车间的距离为y米,关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米/秒. A.25 B.20 C.45 D.15 3.甲、乙两车沿相同路线以各自的速度从A地去往B地,如图表示其行驶过程中路程y(千米)随时间t(小时)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 ①乙车比甲车先出发2小时; ②乙车速度为40千米/时; ③A、B两地相距200千米; ④甲车出发80分钟追上乙车.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4.甲、乙两人在一段长1200米的直线公路上进行跑步练习,起跑时乙在起点,甲在乙前面,若甲乙同时起跑至乙到达终点的过程中,甲乙之间的距离y(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甲的速度为4米/秒;②50秒时乙追上甲;③经过25秒时甲乙相距50米;④乙到达终点时甲距终点40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共5小题) 5.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设先发车辆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可知:当x为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千米. 6.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 两条线段l 1、l 2 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 则x= h时,小敏、小聪两人相距7km. (6题图)(7题图) 7.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①甲队每天挖100米; ②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③甲队比乙队提前3天完成任务; ④当x=2或6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都相差100米. 正确的有.(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序号) 8.某天,为按计划准点到达指定海域,某巡逻艇凌晨1: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中途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该艇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word说课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上《一 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w o r d说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也见识过大量的函数图象,所以具备了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事物还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还需通过具体实例来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五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取一次函数图象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就是说,新教材注重在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分析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具体的案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等.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数学:5.4一次函数的应用(1)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课题:§5.4一次函数的应用(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 2.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3.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4.根据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教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讲授新课 例题1 某校办工厂现年产值是30万元,如果每增加1000元,投资一年可增加2500元产值.那么总产值y (万元)与增加的投资额x (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例题2 某市电话的月租费是20元,可打60次免费电话(每次3分钟),超过60次后,超过部分每次0.13元. (1)写出每月电话费y (元)与通话次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分别求出月通话50次、100次的电话费; (3)如果某月的电话费是27.8元,求该月通话的次数. 例题3 如图中的直线ABC ,为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y (元)与通话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的图象.当t ≥2时,该图象的解析式为 ;从图象中可知,通话2分钟需付电话费 元;,通话7分钟需付电话费 元; 3、练一练 书P158练习1,2 (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8%,存入100元本金后,本 ⑴ ⑵ 5

息和y(元)与所存月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2)假如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⑵所示,那么可以知道:①这是一次米赛跑;②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③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米/秒; (3)如图,温度计上表示了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刻度,能否用 函数解析式表示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关系?如果今天的气温是摄氏 32度,那么华氏是多少度? (4)遥控赛车在“争先”杯赛中,电脑记录了速度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能否用函数解析式表示这段记录? (6)小明的父亲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里.下面图形中表示小明的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总结: 1、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 2、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补充练习: 1、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5,一腰为 x,底为y, ⑴写出y用x表示函数关系式.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⑵求出当x=15时,y的值,并指出此时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0F 0C – 4 –2 32 50 122 212 100 7 (C) (B) (A)(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