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1.我可以认识22个新单词,写31个新单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准确生动地使用词语。学会如何把握景物的特点,观察景物。

5.提取你喜欢的漂亮单词和短语来丰富语言的积累。

6、体会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川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习本课的12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12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生字卡片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1.看完这个故事,猪、小牛、猴子,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1.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们你是如何记住这节课的单词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3、领略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抓住特征来描绘风景。

读文章、想画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杭州西湖、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宗璞的《西湖漫笔》、去欣赏如诗如画的西湖风光吧、

1、文体介绍

漫笔:不拘形式随手写出的文章、或中长篇或短篇、很随性的一种文体。话题广阔、天马行空、只要想得到的都可以用“笔”写出来、成为一篇完整文章。

它表达了一种心情、对某事的坚持、对某人的执着。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伤感。漫笔的态度、无可奈何的舍弃、想去忘记遗失的、错过的却发现它们根本还清晰的留在心里。除了不停歇的漫笔、似乎就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记忆。

2、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

豆》、《我是谁》、《弦上的梦》、《三生石》、《南渡记》、散文《西湖漫笔》等。

1、完成生字词练习;

2、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明确:总分总形式:总:第1-4段引出西湖特色;

分:第5-8段介绍西湖之绿;

第8-10段介绍西湖之变。

总:第11段总写对西湖的印象:心到神知。

3、用精炼的语言找出的游踪;

明确:雨中访灵隐-漫步苏堤-花港观鱼-从花港乘船而回。

1、文章围绕西湖的“绿”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观?

明确:

①灵隐之绿

②苏堤之绿

③花港之绿

(详细分析见ppt)

2、写西湖、为什么第二段要写看《永远的微笑》?

明确:

(1)、对《永远的微笑》欣赏过程与下文对西湖的美的认识过程相似。

(2)、通过对《永远的微笑》由不觉得美到被深深的打动的过程、引出对西湖的认识同样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突出对西湖美的赞颂。

3.第三段为什么要把西湖和太湖、长湖相提并论?

明确: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论雄伟、比不上太湖。此次却惊叹“真是个神奇的湖!”提及前三次感受是为突出此次游湖感受西湖巨变、欲扬先抑、突出第四次游西湖印象之深、印象之好。

4、第六段的修辞手法是?

明确:例: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云霞。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苔形状比喻为耕牛、牧人等、生动形象表现其形状之趣、排比句造成的气势、表达了观赏此景时的喜悦心情。

5、赏析文章第7段加点词语“蹬”的表达效果。

清:例:我喜欢看早春的嫩柳枝,那么鲜亮,柳枝好像在踢腿告诉你,春天来了。

“蹬”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柳枝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嫩枝在风中摇摆的姿态、表现了柳枝富有生命力的特点、彰显了春的气息与活力。

6、“这热闹、不更千百倍的有意思吗?”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明确:“这热闹”指的是人们在西湖游玩的活泼热闹。“倾城随太守”热闹的是射猎取乐的官员、今天热闹的都是普通百

姓。时代不同、这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所以说“更千百倍的有意思”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通过对西湖绿的描写、对比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谭绿的描写片段、分析二者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1)西湖漫笔中的“绿”: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不仅从整体写出了西湖绿的特点、还选取了苏堤、花港观鱼等进行了点的描写。“绿”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变化。

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融情于景、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描写之中、含蓄委婉。如“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2)梅雨潭之绿: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绿。通过描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水波等等的“绿”的不够恰到好处来突出梅雨潭“绿”的美丽。

《绿》采用了第二人称来写、用“你”来称呼梅雨潭的“绿”、拉近了与梅雨潭的“绿”的距离、便于抒发对其强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绿》情景结合、既有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又有直接抒发对梅雨潭的“绿”的感情。

《绿》描写梅雨潭的“绿”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既有通过描写别的地方“绿”来衬托梅雨潭的“绿”、又有对梅雨潭的“绿”的直接描写。

1、写好景色常用的方法

2、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四写一篇在学校或班级举行的竞赛。写下主要人物和活动。

1.通过看视频,学会观察选手的动作和神态,同时注意观众的反应。

2、通过观看录像,认识什么是场面。懂得描写场面的一般方法。

3、由录像片断的视听丰富想像,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要注意详略得当。

1、指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表情等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描写具体。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写一活动过程教案教学设计

2、在习作评析中指导学生处理好适当描写环境,概述全体人物活动,详写主要人物活动三者的关系。

投影片(内容为作文要求)

⑴根据这个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把习作写完整。

⑵根据自己文章的重点,定合适的题目。

⑶注意观察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同时要注意观众的反应。写的时候,要注意详略得当。

1.拍拔河戏。一个老师是裁判,周围的学生是观众。拍摄整个比赛过程(包括环境,所有人物活动,选手比赛等。).)

2、编辑比赛选手特写镜头,包括表情、动作等。

3、录制全体观众助威,欢呼时的声音片断或采用录像遮像留音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观察场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拔河了。很精彩吗?现在我们来看比赛录像,好吗?

2、播放录像片断。

3、观察场面:

刚才同学们到这个比赛情景就是一个比赛场面。在这个场面中,包括哪些人物的活动呢?除了人物的活动还包括什么?

4、引导学生议论。

5、小结:

场面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生活中,有比赛的场面,劳动的场面/article/,庆祝会的场面等,这堂课就想让同学们写刚才看到的拔河场面,好吗?

(二)再出画面,写作:

1.确定主要人物。这场戏的主角是谁?想想看,你打算让谁当主角?

引导学生明白,主角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确定。

2、写好主要人物的活动是写好这个场面的关键,那么你准备怎样把主要人物的活动写具体呢?

引导学生从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把握其活动特点。

3.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主要人物的活动特点,现在让我们再看一遍游戏,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不同之处,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4.播放视频剪辑2和3。学生可以观看视频帧和慢动作图片。学生可以边看边聊。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五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恶”。

1.理解“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习意大利的爱国少年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就是去感受和理解热那亚少年在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带着感情读课文。

易错生字,新词卡片;

课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褴褛”及“大义凛然时”的图片;

课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

课件三: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

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略)

一、复习巩固易错字。

1.出示卡片:“卖”和“买”,齐读后区分字音和字形。

2.出示“可恶”和“凶恶”,齐读后指名区分音和义的不同。

3.出示“侮辱”,巩固正确读音。

点评: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加强字词的巩固,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易错易混字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齐读课题,激发情趣。

1.谈话: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

是:(指板书)

2.齐读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谈感受: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再进行归类。)

3.教师板书:同情敬佩

点评:把邀请同学,分配读书任务和板书的权利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谈感受使学生免去举手等待的约束,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也可培养学生的谦让合作意识。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

5.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

点评:让学生在读,思过程中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向谁提出都可以)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用字典,问同桌或下座位问自认为有能力解决的同学)。尝试提问,解答和合作的快乐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分层提出和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再次质疑,老师板书学生问题。

(1)少年那么需要钱,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

(2)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他却用钱砸那些人,是不是没有礼貌?

四、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悲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1.导入,引发思考: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这个少年需要钱。

2.投影:少年()需要钱。问:他不仅需要,而且是怎样的需要?

(极为)(特别)(万分)。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

4.指名读自己所画出的语句,谈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点评: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悟中生情,情至读中。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在学生读句或谈体会时(不固定顺序,学生随意说和读)适时引导学生重点从少年的遭遇、衣着及船上的人的态度等三方面使学生感受其贫困和无助。引发学生的同情心并理解少年对金钱的急切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

(1)课件出示“衣衫褴褛”的少年形象,理解词义。激发情感。

问: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2)课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问: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真可怜!真不容易!)读出你的心情。

(3)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学生自由练习读出感受,学生评议,老师点击重点词语(打,骂,欺

负,重活,实在,终于,搭)使其变色。指导学生朗读。

(4)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略):请你们仔细读读这几句,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学生提问时,或引发思考时点击“低

声”,“捡”,“躺”,“拉”等使其变色)

引导学生结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

声”,“捡”,“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顾不得了,他太需要钱了)

(6)板书:扔

愿意读读吗?

(7)小结: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惨遭遇,太可怜了!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

(8)板书:钱

(9)有了钱就可以怎样?

五、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的内心,读出感受。

1.导入:少年如此需要钱,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

2.板书:扔

3.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浏览课文,读出找到的语句(最后一句)

4.课件演示:虽然(),但是(),所以()。

5.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尽管——可是——因此——。)

[点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可训练点适时适度地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

7.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

点评:自愿组成合作伙伴,自由选择合作方式,给学生设立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给了他们表现的时机和舞台,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8.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点评:引发争论,促进思维,尊重个性。教师不统一认识,只要学生说得有理就充分肯定,允许保持个性差异。

再塑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

课件展示几个形象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人物形象。

总结升华: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引导学生读黑板上的单词,写诗,写几个句子,分角色朗读等。(可以自愿组合,也可以单独做)

点评:在再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尽可能给予学生选择权,让学生自主、自愿、自觉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情感积累和表达能力。

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六

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让学生明白只有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做出正确判断。

2、重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从而使学生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为难点。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比较深刻的。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紧扣魏王(线索人物)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而产生释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惊”一“奇”,明确“空射”的结果——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由此探究结果必然性的内在原因;在学生既理清情节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时候,再精读细析最后一段,使学生明白事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2、有表情地范读或放配乐录音。

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

(1)画出阅读时遇到的生词和圆圈。

(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

2、自由朗读。要求:

(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

(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指名学生读全文,结合发音。

“魏国”的魏读作wěi。“更羸”人名,读作gēnglíi。“嘣”象声词,

后鼻音,读作bèng。“悲惨”的惨,平舌音,读cǎn。“愈合”的愈,整体音节,读作yù。“拼命”的拼,前鼻音,读作pīn。

2.点名让学生列出不理解的单词,鼓励查阅参考书的学生帮忙解释。

3、出示幻灯或小黑板:

(1)指导学生巩固生字(辨形、正音)。

(2)熟读并理解词意。

4、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报酬

教学目的:

1、体会书记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巴罗先生让“我”读书是付给“我”最高的报酬。

课时:2课时

1、自由读书,找到什么是最高报酬?

2、围绕“最高报酬”质疑。

3、学第一自然段

体会:不是说……就是说……甚至……

有感情朗读。

4、学生质疑过渡到(2—7自然段)的学习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学习、体会。

ɑ “他的屋子里到处都是书,真像一个图书馆”

“这些还只是……第二遍的书”

抓住“到处”“图书馆”“第二遍”体会书多

体会到巴罗先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b“他仔细打量了我许久,……巴特写的。”

抓住“打量许久沉思”体会

巴罗先生看了那么久在想什么呢?体会巴罗的良苦用心

小结:这回我们再来说说巴罗先生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再读2—7自然段,用心感受巴罗的良苦用心。

5、学习(8、9)自然段,抓关键词体会,巴罗的这种良苦用心,效果怎样?

“那天一回家……我捧着它读了个通宵。”

通宵,一整夜

“一星期后……一本好书。”

体会激动

微笑笑什么?

6.我迷上了读书,我爱上了书。想象一下,同学们,他在什么情况下学习?

___________时,我在读书。

___________时,我在读书。

7.现在,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为什么巴罗先生给我最高奖赏让我学习。

8、齐读“35年后的今天……”

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 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教学 指导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想想春风让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说,生补充,师小结。 【精读课文,想象感悟】 1.春天是怎样唤醒沉睡的大地的呢?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发现做上记号。读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镜头,引导阅读。 (1)第二自然段(地上的变化) 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第一句:在原野上,小草率先穿上了新鲜的绿色衣服。他们有的点着头,有的弯下腰,用不同的姿势展示着他们的活力。 句2: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通过读句子,使学生体会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赞叹之情,学习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赛读等方式指导朗读。 (2)第三自然段(空中的变化) 以介绍的形式,进一步感受鸟儿、蝴蝶、蜜蜂在春天的快乐心情和优美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的变化) 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清澈的小溪里,一群小蝌蚪在那儿玩构图游戏,一会儿像串着的黑珍珠,一会儿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画;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钻进石缝里,有的躲在水草里。 在读中体会小鱼、小蝌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通过派小组代表参加阅读比赛和一起阅读来加深体验。 3.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全文的总结,概括地写春天令世界充满生趣和活力。)

人教版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

人教版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的教案每个老师都应当有一个做教案的习惯,更应当有一个做好教案的习惯,就行老师让学生做预习一样,好的教案应当像将军手中的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给敌人致命一击,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镇定不迫。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五月的田野》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碌、削”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舒、柔、甩”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 进程与方法目标: 1、连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知道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浏览能力。 2、通过朗诵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存,引发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下孩子们在田野中的快乐,培养学生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换,读中感悟。 学生准备:课前留意视察田野的风景。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五月田野风景的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课题。谈话导入:现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样?引导学生交换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观。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4、师:美丽奇妙的田野多么令人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田野,去体验体验乡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的掌控情形。可以抽读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熟知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3、用各种情势知道文中词语。 如:“田埂”、“竹管”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知道。 如:“繁忙”、“喷香”、“幽香”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知道。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形: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判。 5、学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换读后的感受、印象。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持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知道。 a: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知道“在光辉的阳光下,它们甜甜地笑了”一句。“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为何这样写?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指导感情朗诵,让学生自由练习一下怎样读才能表现田野的广阔和美丽,同学之间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重点抓“喷香的饭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何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酷爱生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11篇) 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仅供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这首诗就是描写的在建德__边看到的景色。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一起看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2、培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2、今日,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在建德__边看到的景色。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 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读) 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 5、谁有士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 三、明诗意,悟诗情 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 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怀疑,如今小组里商议商议,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沟通) 3、反馈:第一句:(1)、生读句子,说诗意重点理解:移舟:移动的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__中雾气覆盖的小沙州。日幕:黄昏时分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人淡淡的哀愁。) 第二句:(1)、生读句子,谈感受。(2)、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竞赛)-——-相机指导背诵 四、总结 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2、师小结 五、布置练习 1、搜集有关孟浩然的其他诗歌 2、为《宿建德__》配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表达课文内容给学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 3、激发学生宠爱大海、宠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宠爱大海、宠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趣” 导入:小伴侣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这是一件什么礼物呢?小伴侣们想知道吗?请听、请看,(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大海啊家乡》前两句)“每当听到这首歌,唱起这首歌时,你想到什么?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生:想到海边玩水,想到海边抓螃蟹……)。 师介绍: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捡贝壳、捞海带、玩耍等,我们把这些活动称为赶海。 师:你们宠爱赶海吗? 想不想去赶海?也难怪“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 师:再读读这一句话,要留意抓住这句话中哪个字去理解这句话?从这个“闹”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要“吵”着“闹”着要舅舅带他去赶海呀? (引导学生从“闹”字中体会因为赶海好玩,好玩,所以我要“闹” ) (教师板书:好玩) 二、自学思索--查找“趣” 1、那赶海好玩在什么地方呢?请小伴侣听课文朗读,(打开朗读课件)留意从第二三自然段中,动笔划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好玩的地方。 2、读读你觉得最好玩的地方,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好玩。(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三、精读品悟--体验“趣” 1、(汇报学习成果)谁情愿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我们按顺序一处一处找,你觉得哪里好玩,就读哪里。想读的同学举手!这么多同学要读,真爱表现自己。好,我就先请你读吧!(教师点拨)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情景?(出示课件:海浪视频)看,观看你们来了,都不忍离开了,正一步一回头地看着你们呢﹗看着这么可爱、淘气的浪花你们想跟他们干什么呢? 生:赤着脚在海边追逐浪花。和浪花抓迷藏…… 师:追逐浪花。和浪花抓迷藏该是多么好玩地情景,小伴侣想不想读一读。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

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1 《种草莓》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三)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草莓数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快到了,许多水果也快成熟了,同学们,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拿出草莓,由生说出水果名,教师板书:草莓),喜欢吃草莓的同学举手(生吃),你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2、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要是能亲自把它种出来,那该多好啊!(板书:种)这节课,让我们和小弟一起种草莓吧(学生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梳理顺序 1、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导并板书:草莓的生长过程) (2)同学们,好吃的草莓到底是怎样生长的呢,聪明的孩子肯定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这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而每个自然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内容,请你试着说说看。

教师根据学情适时引导: ①草莓应该在哪个季节栽种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请生朗读,教师随机板书:春天) ②春天到了,小弟和妈妈——栽苗(学生找出,师概括并板书:栽苗) 2、生交流,概括。栽下草莓苗儿后,它又有什么变化呢?让生自己尝试概括,对有争议的第4、5自然段可再读读,讨论明确:第4自然段既写了花,又写了果,可以和写果的第5自然段合并,用两个词概括:开花、结果。(教师随机板书:长高开花结果成熟) 3、引导生明确课文记叙顺序,即草莓的生长过程:春天—栽苗—长高—开花—结果—成熟。 二、选择朗读,品味语言 1、再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草莓生长的哪个过程,然后把你喜欢的段落大声读给同学听(教师随机出示课件),相机指导以下三个重点句段: (1)“细细的春雨洒下来,淋在小叶上,叶儿慢慢长大了。暖暖的太阳出来,照在花盆上,小小的苗儿长高了一点儿。轻轻的春风吹来,吹在小苗上,小苗儿又长高了一点儿。小弟用小铲给松松土,小苗儿更壮了。” ①多美的情景啊,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 ②教师根据朗读情况进行指导。再自由地小声读一读,小苗儿是怎样长大长高的?“细细的、暖暖的、轻轻的、松松土”——(课件在词下面画线)(这些词都是重叠的)(说明春雨、春风、阳光和小弟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柔,在细心地呵护着小苗儿,好让小苗儿茁壮成长)正是有了春雨、太阳、春风和小弟的细心呵护,小苗才慢慢长高,长大,变得更壮。 ③再指名读,可加上动作表演。谁愿意来当当春雨、太阳、春风和小弟去呵护这些小苗儿呢?请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知道你是怎样呵护小苗的,还可以配上动作哦。(生边读边配上动作,师适时引导) ④师生配乐有感情齐读。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看到小苗儿慢慢长大,长高,长壮了,你是怎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2)“小小的花儿凋谢后,出现了一颗()小疙瘩。小绿疙瘩一天天长大,颜色也慢慢变浅,成了()的小果儿了。……小草莓()了,朝外的一面开始发红。” ①从课文里找出括号里的词,并画出来,点名填空。(课件相机出示括号里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以及小女孩儿的悲惨命运,社会的不公,从而深刻的挖掘出作品中蕴涵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不懂得生字记下来。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概括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一)浏览课文。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小女孩一共擦亮了几次火柴?(5次) (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在每一次擦燃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小组汇报、交流。 (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预设: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但是她开始不敢擦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及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6.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7、能抓住特点向别人介绍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地方。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本组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引导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本组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的情景,以读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把对祖国山河的喜爱和热爱的感情表现出来。

3.在学习课文前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川的了解。 4、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5、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6.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21《古诗两首》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1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1课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 2.学习本课的12个新单词,理解由新单词组成的单词。 3.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部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 部 2021、2021年秋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教育部 根据教育部要求,全国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将开始使用“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全 国义务教育语文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上册将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为满足用户社会各界教师教学市场需求,根据最新的2021部苏盛琴语文教材及教学 大纲,同步更新全然服务设施全册教案。 本册教案完全匹配2021年秋期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充实、环节齐备、精简实用a4 直接打印使用,避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由于撰写整理水平非常有限,文中势必存有各种严重不足,各位朋友浏览前恳请慎重 考虑。 2021年秋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目录 2021年秋部苏盛琴语文三年级下册讲课计划表 (仅供参考) 时间单元教学内容1、小青树下的小学2、花掉的学校3、稀奇古怪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他就是谁语文园地一4、和古诗三首5、挂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6、秋天的雨7、倾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二8、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较好10、在牛肚子里旅行计划节数22222422222422222432222248222222224第1-3周第一单元第4- 5周第二单元第6-7周第三单元11、一块奶酪习作:我去编童话语文园地三欢乐读书吧12、总也好像没法的老屋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4、不能叫做的狗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 事习作:撰写故事语文园地四第8-9周第四单元第10周期中考试期中考试15、乘船的鸟 第11-12周第五单元16、金色的草地习作例文: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17、和古诗 三首18、富庶的西沙群岛第13-14周第六单元19、美丽的小兴安岭习作:这儿真美语文 园地六 20、大自然的声音21、父亲、树林和鸟第15-16周第七单元22、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语文园地七24、司马光25、掌声26、灰雀第 17-18周第八单元27、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的真高兴语文园地八2222242222322第19-20周期末考试复习期末考试复习10 2021年秋最新部苏盛琴语文三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具有一定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能力。但尚存在阅读量不够,易错字不少,遇到困难退缩等问题。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将继续引领学生巩固识字写字等基础,将在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上下一番功夫,使其学有所成得。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中华古诗文,养成每日阅读书籍的习惯,注重课外识字的能力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共有课文27篇。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2、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全册要求认识2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四、教材分析 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7篇课文进行学习。第

一单元,围绕着“学校生活”为主题,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各民族的小学生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和下课时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提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表达了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诗集,运用丰富的想象,将雨后的花拟人化,通过对他们在地下学校上课、下雨放假回家的描述,表现了花和儿童的活泼可爱以及对家、对妈妈的爱。《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弄懂书里的意思,他冒着被先生惩罚的危险,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金秋时节”,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古诗三首》中的《山行》一诗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赠刘景文》一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以此勉励友人珍惜打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看轻自己。《夜书所见》中诗人通过对秋风吹梧叶、儿童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写了一夜秋雨后,水泥道上落满了金色的梧桐树叶,将水泥道装扮得更美了。作者小心地走在水泥道上,第一回觉得水泥道真美呀!表达了作者对雨后美景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秋天的雨》捉住了秋天的特点,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的众多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描绘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案1 《大自然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

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 (一)激趣导入,引发期待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让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视频)请看,空中有浮云飞鸟,地上有房屋、池塘、竹林,一个小男孩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沉思、遐想。大自然,多么生动有趣!处处都是美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单元中描写大自然的第二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1.初读课文,示范朗读。 同学们,读完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带着你的疑问,认真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课文朗读录音) 2.认读课文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我们一起来读词语。 高远 沉思 麻雀 蚂蚁 搬家 井然 精神 趣味

鲜美 如同 温柔 倒映 倒影画册 无穷 无尽 乐趣 3.书写本课生字。(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我们再来看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 下面,我们来写“麻”和“册”字。 麻:“广字头”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林”的第二个“木”稍大,横画略超出“广字头”,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册:整体不要太宽,左边略小,右边略大。横折钩中的“横”要写得短。长横穿过左右两部分,略向右上倾斜。 大家拿出纸笔,每个字练习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 (三)梳理主要描写事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读文释疑,揭示题意。 这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书中的内容”又是什么?(课件出示) 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这本书指的是大自然,我们来一起读。(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五六岁时,就喜欢到大自然去寻找好玩的东西。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书中的内容就是大自然中好玩的东西。对于五六岁的孩子来说,这是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些好玩的东西吧。(课件出示)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空中的浮云飞鸟, 水里的虾蟹游鱼,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大全(10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大全(10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大全(10篇)教师的工作需要进行教案编写,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教案大全(精选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2、重点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从而使学生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

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的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文是一则成语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是比较深刻的。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中应首先让学生紧扣魏王(线索人物)的疑问(也是学生的疑问)而产生释疑欲望,暗切“射雁”的原因;再扣魏王的一“惊”一“奇”,明确“空射”的结果——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由此探究结果必然性的内在原因;在学生既理清情节又欲求原因所在的时候,再精读细析最后一段,使学生明白事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范读全文(或听课文录音)。 1、导语:同学们,在前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新课是一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这则故事的内容特别新奇有趣,会使大家领悟出更多的东西,尤其能启发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作出正确判断。现在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目录 第一单元多彩的儿童生活 我们的民族小学 (3) 金色的草地 (7) 爬天都峰 (10) 槐乡的孩子 (14)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灰雀 (19) 小摄影师 (23) 奇怪的大石头 (27) 我不能失信 (31)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古诗两首 (35) 风筝 (38) 秋天的雨 (42) 听听,秋的声音 (45) 第四单元学会观察善于探索 花钟 (48) 蜜蜂 (51) 玩出了名堂 (54) 找骆驼 (57) 第五单元中华传统文化 孔子拜师 (61) 盘古开天地 (64) 赵州桥 (67)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69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古诗两首 (72) 富饶的西沙群岛 (76) 美丽的小兴安岭 (81) 东方之珠 (85) 第七单元用科学的方法思考 矛和盾的集合 (90) 科利亚的木匣 (94) 陶罐和铁罐 (97) 狮子和鹿 (100) 第八单元爱的奉献 掌声 (104) 一次成功的实验 (109) 给予树 (112) 好汉查理 (116) 词语复习 (118) 句子复习 (121) 段篇与阅读复习 (125) 作文复习 (140)

第一单元多彩的儿童生活 【内容标准】 1.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出对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金色草地》能读出“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爬天都峰》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槐乡的孩子》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3.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5.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6.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 7.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二、发展性目标 1.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学习槐乡的孩子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4.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组有4篇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我们的民族小学》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金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前天,我们在《思品与社会》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 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身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身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身的。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身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祖国壮丽的河山;科学的思想方法;献上我们的爱心。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24,略读课文8篇。每组教学内容包括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用?*?加以辬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学生开始刚刚开始一般意义上的习作,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

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语故事?作为第5个栏目,它们在本册教材中各出现了2次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它们在本套教材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八组精读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作为延伸、扩展阅读之用。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再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 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和词语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二、学情分析: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三、教学目辬: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