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较稳固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而构成的个体心理倾向。

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就是失调。

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

1、来自决策行为,即当需要在多个有相似价值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时。

2、来自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动。这种认知的不一致或者失调,对于态度的意义就在于产生某种力量,使人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他研究了认知比较过程,指出认知本身和认知的背景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当个体发现自己所持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认知因素相互矛盾时,便出现认知不协调,内心就会不愉快或紧张的感觉,因而产生一种驱使个体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动机。

解除或减认知失调状态的办法,费斯廷格认为有以下三种:

1、改变认知因素中不协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添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统,以缓和双方的矛盾。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二、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三、凯尔曼的态度转变与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阶段是:服从、同化和内化。

1、服从阶段:个体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

2、同化阶段:这个阶段表现为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3、内化阶段:这个阶段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且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他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念纳入自己的价值思想体系之中,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

四、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心理学家墨菲进行了对黑人态度的研究,被试者:白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控制组。之前,两组人对种族歧视的态度大体相同。

试验组:看宣传黑人成熟的电影、电视和画报。试验组对黑人的态度发生显著改变。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1、沟通者是信息的来源,他本人所具有的能力、风度、可信任和人格魅力等特点可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2、沟通过程中,组织工作的特点、信息表达的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3、沟通对象的特点,如独立性、智力水平、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原有的态度等,都会对态度的变化构成影响。

五、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

别人的预见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对待方式会影响个人心理。

称赞和鼓励会诱发个体上进的动机;经常受指责、歧视,会导致个体消极、自暴自弃。员工的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对待方式)

美国曾经流传过“斯尼奈奇迹”的故事。斯尼奈原是某一药物计算中心扫地工,中心的负责人预言,他将来会成为计算机专家,并把预言告诉这个工人,对他多方鼓励。结果工人真的成了计算机专家,实现了中心负责人的预言。

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转变员工态度是指管理人员把员工消极的态度转变成积极的态度,或者把将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较弱的消极情绪。

一、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1、外部因素

第一,人际影响。

员工以他人作为参照系来对照自己的行为

权威的上级、关系密切的同事,以及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领导

第二,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对改变员工态度结构中的认知成分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价值观念、历史传统、习惯、作风、价值准则、道德观念和生产观念。可以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来改变员工的态度。

2、内部因素

第一,员工的认知。

原先的态度认知越深刻,态度转变就越难。

有意念,未行动——容易改变

有意念,有行动——较难改变

有意念,公开表态——抗拒性打,极难改变

第二,员工的需要。

如果新的态度对象能够满足员工需要,并能消除行动内驱力引起的紧张状态,情感上容易接受。

第三,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和性格对员工态度转变有重要影响。

(1)胆汁质、多血质:容易转变

(2)粘液质、抑郁质:转变较难

(3)外向比内向易转变

(4)高自尊者难被说服

(5)高智力者也难以说服

(6)自信心强者难被说服

(7)年轻人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与员工建立和保持沟通是成功改变员工态度的关键。

1、宣传法

借助一定的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员工,改变原有态度以形成新态度的方法。

单向宣传:只讲有利或不利的一面

双向宣传:既讲有利又讲不利

文化程度高者,双向宣传有效;文化程度低者,单相宣传容易改变其态度。

当员工与管理层的观点一致,或者对问题不熟悉时,单向宣传效果更好;如果员工与管理层的观点不同,对问题又比较熟悉,双向宣传效果好。

几种效应:

(1)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是指因宣传者的威望而产生的使受宣传者无保留地接受宣传信息和观点的影响力与效果。

(2)名片效应。

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

(3)“自己人”效应。

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任何相似之处都会增强宣传效果。相似之处会使人产生认同取向,把对方看作“自己人”,从而缩短心理距离。

2、员工参与法

员工通过参与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转变自己的态度。

3、组织规范法

利用群体规范的强制力、约束力,或者采用一定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迫使员工了解管理者发出的信息,促使其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一)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闲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二、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这个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海德指出,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町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1.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2.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教学教材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消费者态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掌握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态度改变理论,掌握态度改变的方式和途径,尤其要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结构: 第一节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教学重点: 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态度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以消费者的态度的改变理论和途径。 教学难点: 态度测量方法的把握;态度改变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实证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有关品牌的信念和对品牌的偏好,这些信念和爱好决定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

度。进而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功能 (一)含义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态度下过定义:心理学家瑟斯顿: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如人、物、观念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 赖茨蔓: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映。 克雷奇和克拉茨菲尔德:一种和个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 弗里德曼: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在对以上内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以下的总结: 是人们对于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的体系,是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爱、憎方式作出某种特定放映的内在倾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从而难以改变。

态度与态度变化

态度与态度变化 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对他人及群体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解释,都或多或少与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关。正因为如此,态度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迄今为止,所有社会心理学教材无一不包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关于态度的科学研究。”虽然这一定义不科学,但由此说明关于态度问题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节、什么是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首先,态度是主体对课题的一种反应倾向,它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其次,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 二、态度的主要特征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对象性 3、态度的稳定性 4、态度的内向性 5、态度的协调性 6、态度的系统性 三、态度是如何形成的 态度不同于一般的认知活动,它具有情感因素,因此其形成比较复杂,它需要经历模仿与服从——同化——内化等阶段。 四、生活中的态度 1、学习态度 2、工作态度 3、群体态度 4、宗教态度 5、其他态度(包括政治态度、死亡态度、道德态度等) 第二节、略 第三节、略 第四节、态度的改变 一、相关理论研究 1、认知失调理论 所谓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在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2、平衡理论 二、态度改变的方法 1、一般行为改变 1)认知主义方法——说服 a、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B、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C、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D、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 E、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要求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转变工作态度

转变工作态度,做最优秀的员工 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工作中能取得的成就,转变工作态度,才能够转变工作的效果。在工作中,能力胜过一切,对工作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一名员工的能力,所以,转变工作态度刻不容缓。 一、怀着感恩的心工作 我们的公司随着规模不断状大的同时,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有了感恩的心,才能做好感恩的事业,有了感恩的员工,才能有感恩的企业。 在工作中,每一们职工都应该学会感恩,因为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才能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好的成绩,从而得到公司的青睐,成为公司最受欢迎的人。 二、珍惜眼前的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抱怨“我好烦呀,每天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永远都做不完,我快要疯了,真想辞职不干了等”我们知道,工作不是安乐窝,任何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和挫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辞职不是最佳的办法,而改变自己的态度,珍惜眼前的工作,才是最佳的选择。在工作中,有很多人只知道享受好的工作环境,他们希望拥有高薪坐高位,却消极的对待眼前的工作,轻视自己的工作,这样的职工,对于公司而言已经失去了价值;相反,那些能够珍惜自己眼前工作的人,才最容易成为公司的幸运者,才最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干一行,爱一行 有人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一棵松,就做一棵小树长在山谷中,但必须是小河边最好的一棵树!如果你不能做太阳,就做一颗星星,但不论做什么,

都要成为最好的一名!”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要想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中,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工作比做“谈恋爱”,就一定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成为最优秀的员工。其实,”干一行,爱一行"也是员工职业道德中一个最基本、最普遍、最重要的要求。任何一个员工,不论岗位平凡与否,也不论职位高低与否,只要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就一定能够赢得成功,赢得尊重。 四、工作着、快乐着 快乐是每个人都会积极追求的东西,带着快乐的心情工作,会提高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会让自己变得更有时间观念,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将自己的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但是,很多人却并不注意从工作中寻找快乐,反而将工作看成是一件艰苦、枯燥的事情,认为工作和快乐根本就沾边。 在工作中,拥有愉快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中,尽管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压力,感到辛苦,如果你总是因此而抱怨工作,甚至怨恨工作,那么你将永远在工作中痛苦,在痛苦中工作,更别说取得什么成绩了。相反,在工作中,如果你能够保持良好心境,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工作,把工作当做一件愉快的的事情,甚至是作为一各享受,就一定会让你的工作变的轻松起来,也使你更容易走向成功。 五、公司有难,我与其同甘共苦 就公司而言,员工和公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公司是员工的船,是成就员工事业的舞台,只有公司得到了发展,个人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相反公司不能发展,员工个人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员工和公司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我们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全国煤炭形势及多方面因素影响,在资金方面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坎坷,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就让我们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一件让我态度转变的事作文

一件让我态度转变的事作文 一件让我态度转变的事作文 在我成长生涯中,除了食物、书籍伴我成长,自然还少不了妈妈的唠叨声。 从早晨开始,妈妈的唠叨声就拉开了序幕:“快起床啊!太阳晒屁股了!”“快洗脸刷牙!”“快吃饭!”“快写作业啊!写完作业洗漱去!”“别装着用功了!快睡觉吧!”一天到晚,妈妈的唠叨声无时无刻响起,我感觉好烦啊! 去年冬天,淘气的太阳连半个脸都不露出来,狂暴的大风吞噬着整个莱芜,鹅毛似的雪花飞快地蹦下来。早晨,我起床的时候,只穿了一件单薄的棉袄。当我吃完饭准备上学的时候,妈妈叫住了我:“闺女,今天天很冷,赶紧换上一件羽绒服!”给我拿了一件比较厚的棉袄,我看见这件棉袄的颜色是金黄色的,于是就想起了昨天我们班发生的’笑话,昨天琳琳穿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同学们叫她“红草莓”,小丽穿了一件紫色的羽绒服,同学们叫她“紫葡萄”,我要是穿一件黄色的羽绒服,同学们不得叫我“黄香蕉了”。于是,我一把拽过羽绒服,使劲地摔在了地上,大喊了一声:“我不穿”,

说着,就往门外跑。妈妈见我态度这样,愣住了,"唉"她轻轻的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出门后我才发现,外面真的很冷,我在路上,蜷缩着身体,挪动着步子,开始抱怨起天气来了:“怎么今天天气这样?昨天还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今天却狂风大作,唉!真是的。”心里有些后悔没有听妈妈的话…… 下午放学后,我的脑袋像铅球一样沉重,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脚下像踩着一朵白云,轻飘飘的。这时,我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妈妈。妈妈这此情景,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我跟前,摸摸我的额头,二话不说的把我背起来,塞到车里,一踩油门,冲到了医院。 在医院,妈妈连忙给我挂号、打针、住院。晚上11时分,我睡醒了,看见妈妈趴在我的腿上睡着了。在昏暗的病房里,我看见妈妈的头上有几根银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 从那以后,妈妈的唠叨声依旧时时在耳边响起,但我已经不再讨厌她的唠叨,在她的唠叨声中,我一点点的成长……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第28卷第1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l.28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Jan.2013·犯罪学研究·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王伟 摘要:罪犯改造态度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是其改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正,实际上也是罪犯态度的转变过程。监狱管理方面应通过加大教育说服力度,重视建设健康的罪犯改造群体以发挥群体效应,公平、公正地运用奖惩制度力争,改善监狱环境以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促进罪犯改造态度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罪犯改造态度罪犯心理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2013)01-0067-04 一、罪犯改造态度内涵界定 (一)罪犯改造态度概念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基于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罪犯改造态度是指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包括以下四个内涵:、罪犯、改造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监狱中与改造有关的一切人与事;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将不会轻易改变;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①(二)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和分阶段变化理论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俗称ABC模型,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罪犯改造的认知成分是指罪犯对于改造活动的认知综合,具体包括观念,概念、意见、评价等。罪犯改造态度的情绪成分是指罪犯在改造中的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如对于改造接受还是拒绝,积极还是消极。罪犯改 收稿日期:2012-12-31 作者简介:王伟(1989-),男,江苏泰兴人,汉族,上海政法学院政法干警试点班监狱学1123班学员,江苏高淳监狱民警,上海,201701。 ①段晓英:《罪犯改造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67-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内容提要】 态度——是后天学到的偏好,以一贯有利或不利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一类对象作出反应。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从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 【正文】 1.态度的含义 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态度及其转变

态度极其转变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霍夫兰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斯塔茨夫妇在“态度由于经典条件反射而建立”一文中说:“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或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例如“学生”一词只表明在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是个中性词,但假若它多次与“偏激的”形容词发生联结,其结果就会产生“学生是偏激的”的偏见。如果经历一次事实的印证,这种联结便更加牢固,成为刻板印象或定型。这就成为对学生所持的一种态度。 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如厌恶吸烟、早起锻炼等)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或称负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对于青少年来说,来自于同伴的赞许(强化)比来自于父母的反对,其力量要大得多。所以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态度,注意培养群体的健康舆论颇为重要。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但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老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人不仅只模仿榜样态度的外部特征──言谈、举止等,而且也吸取着榜样态度的内涵──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格等。父母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的儿童可能内化了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甚至父母告诉他们不应这样时也还会如此待人。直到人们掌握了许多社会规范与形成评价系统,这种模仿学习才逐渐让位给鉴别学习。 米德拉斯基进行过一项实验。研究者以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让玩有奖弹子游戏,赢一次得一张代币,积累多了可换一件更好的礼品,并请他们将每次获得的代币放入标有“我的钱”字样的罐内;而同时,在墙上张贴有丹佛儿童基金会为贫苦儿童募捐的招贴画,附近放有一个标有“给穷孩子的钱”字样的罐。在玩游戏前,主试对所有被试说:“让我们使这些穷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们”,控制组面临的情境大致如此。实验组除上述情境外,加上榜样的示范行为,即主试将自己赢得的代币放入“给穷孩子的钱”的罐子内。结果发现,控制组被试捐代币者极少,而实验组的被试大都能照主试的样子去行动,假如示范者对他们的实际行动报之以微笑(强化)或说“你们这样做太好了”,那么被试的捐献就会增多。研究者认为,只是口头上指点“照我说的做”,儿童不一定会按你说的去做,而教会儿童以利他主义的态度对待穷苦儿童,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并给予强化。 凯尔曼曾指出态度形成及变化经历如下三个阶段。(1)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章志光 副主编金盛华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内容提要】 态度是具有多种功能与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态度成分、态度与行为关系和态度形成理论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态度的心理机制有所理解。本章着重阐述了态度改变的模式和若干具体的实验研究,对维持或改变态度的劝说工作具有应用价值。此外,还介绍了态度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 【学习目标】 1.态度的定义及其功能。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合理行动理论。 3.态度形成的几种理论。 4.劝说情境的模式及影响态度改变各因素的研究。 5.态度测查的方法。 【关键词】 态度合理行动理论诱因论平衡论劝说情境模式劝说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恐惧唤起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对他人及各种社会事物产生认知活动,而且也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人和各种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态度会影响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也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和取得何种社会效果。因此,凡是在人际交往、相互制约与需要彼此控制的场合人们都很重视对方的态度,以预见其后续的行为,也较注意自己态度的表现或想方设法去影响或改变对方的态度。比如,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家很关心群众的政治态度,因为它反映着人心的向背;而每个公民出于不同的动机(或主动关心政治、或出自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也都时时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真心实意的或虚情假意的)表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十分敏感,而教师为搞好教学、教育工作也总要狠抓学生的态度及其改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为了建立、维持或改变人际关系,无论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也都非常注意彼此的态度。有时由于一方疏忽把握自己的态度,偶然的挤眼、冷漠,就会被人误解为不友好,从而影响了关系或坏了事;有时也由于过分热情而被人误解为“别有用心”。态度表现不仅是人际

态度改变的原因

态度改变(被说服)的因素 摘要:导致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可以用两种理论来解释分析。当我们从说服理论出发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说明。主观上,人们的价值观,个性特点,角色的扮演都会对态度改变产生影响;而从客观上来说,社会规范,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途径,情境等都是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简单了解态度改变即被说服的因素。 关键字:态度转变;说服理论;主观;客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服别人以达到一些目的,同样,我们也免不了被别人说服。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被说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态度改变的时候。 在社会心理学上,态度的改变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一是认知失调理论;二是说服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当人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不适或不平衡感,这种感觉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说服理论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的外在影响因素,外界信息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态度,使其发生改变。1从说服理论来说,我们态度改变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主管因素,顾名思义就是指态度改变的人的本身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会有自己的个性。 就价值观念来说,态度的核心是价值,人们对某一对象所具有的的态度,最主要是取决于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的意义,如果对象对他人没有多大意义,或者他人感觉不到有何意义,就很难得到他人的赞成或是肯定。没有谁跟谁所处的环境与教育条件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集邮爱好者和不集邮者对待同一张好邮票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们长期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们对待邮票的态度。当其中一方想要说服另一方,或者说是想要改变另一方的态度的时候,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他的价值观已经深深扎根了,想要改变并不是那 1张廼建。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心理学》P58.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 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传播研究,尤其是传播学派的研究曾长期依附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中许多有关效果问题的理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心理学中借鉴来的。 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学习论,一是一致论。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即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改变又正是传播学效果分析所感兴趣的,因为传播效果最终都显示为受众态度的变化。 学习论的研究以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为代表: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就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致论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探讨。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 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 就传者与受众而言,学习论更关注传者一方,只要传者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使受众认识到事物的面貌,那么态度的变化就会随之发生;一致论则更看重受众一方,因为态度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所感受的信息,左右态度及态度改变的关键在于保持认知的一致与和谐。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上看,学习论更倾向于大众传播,一致论更侧重于人际传播。 第一节平衡论与和谐论 一、海德的平衡论 当涉及第三者时,两个人之间关系可能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海德平衡论:P、O、X三者的关系如果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 海德的平衡论暗示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而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海德平衡论的四点优越性: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它证明不一致性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 二、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 和谐论是从平衡论中发展出来的。平衡论所概括的是普遍现象,和谐论所关心的只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形。平衡论讲的是人际网络中两方与第三者的关系,和谐论讲的则是受众与信源双方同事件的关系。和谐论也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也各有四种情况。 我们所喜欢的信息源应该总是提倡我们所喜欢的主张并谴责我们所反对的主张。假如受众所喜欢的信源对某事的态度同受众相抵触,那么就会出现不和谐。 “语义差异量表”:一种用于对态度进行定量化测定的表。是五种测量态度

态度的转变

态度的转变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较稳固的评价与行为倾向。态度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而构成的个体心理倾向。 态度转变理论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两种认知因素不一致就是失调。 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 1、来自决策行为,即当需要在多个有相似价值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时。 2、来自与自己的态度相矛盾的行动。这种认知的不一致或者失调,对于态度的意义就在于产生某种力量,使人们逐渐改变自己的态度。他研究了认知比较过程,指出认知本身和认知的背景因素之间有密切关系。当个体发现自己所持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认知因素相互矛盾时,便出现认知不协调,内心就会不愉快或紧张的感觉,因而产生一种驱使个体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的动机。 解除或减认知失调状态的办法,费斯廷格认为有以下三种: 1、改变认知因素中不协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使双方趋于协调。 2、添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统,以缓和双方的矛盾。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二、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由此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