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九讲心房肥大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九讲心房肥大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九讲心房肥大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九讲心房肥大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基本知识及常见异常心电图表现特点 一、胸导联:??V1~V6导联的具体位置: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V2:胸骨左缘第4 肋间。 V3: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5: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左腋中线V4水平处。?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 ? P波:为心房除极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P波在aVR导联倒置,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其余导联(Ⅲ、aVL、V1、V2)可直立、低平、双向或倒置。正常P波的时间≤0.11s;电压在肢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P-R段:是电激动过程在房室交界区以及希氏束、室内传导系统所产生的微弱电位变化,一般呈零电位,显示为等电位线(基线)。? P-R间期:自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反映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束支及普肯耶纤维网传到心室肌所需要的时间。正常成年P-R间期为0.12~0.20s。?

QRS波群:为左、右心室除极的波,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成人QRS波群时间为0.06~0.10s。??S-T段: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平线,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情况下,S-T段表现为一等电位线。在任何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在V1-V3导联不超过0.3mV,其他导联均不应超过0.1 mV。 ?T波:为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正常T波是一个不对称的宽大而光滑的波,前支较长,后支较短;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的时间。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表现:?1、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1)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增宽(>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0.04s,以在V1导联上最为显著。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二尖瓣型P波”。 (2)右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P波尖而高耸,其幅度>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故称“肺型P波”,也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2、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1)左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为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V5或R V6>2.5mV,RV5或RV6+SV1>4.0mV(男)或>3.5mV(女)。②心电轴左偏。③QRS 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④ST-T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左室肥大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等。其中QRS波群高电压最为重要,是诊断左室肥大的主要依据。 (2)右室肥大:心电图表现为①V1 R/S>1,V5R/S<1,V1或V3 R的QRS波群呈RS、RSR’、R或QR型。②心电轴右偏,重症可>+110°。③RV1+SV5>1.2mV,aVR导联的R/Q或R/S>1,RaVR>0.5mV。④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T下移>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3、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1)进展期:心肌梗死数分钟后出现T波高耸,S-T段斜行上移或弓背向上抬高,时间在6小时以内。?(2)急性期:心肌梗死后6小时至7天。S-T段逐渐升高呈弓背型,并可与T 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此时可出现异常Q波,继而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线,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此期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T波倒置可同时并存。?(3)愈合期:心肌梗死后7~28天,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4)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后29天及以后。S-T段和T波不再变化,常遗留下坏死的Q波,常持续存在终生,亦可能逐渐缩小。 ?4、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1)典型心绞痛:面对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时间一般小于15分钟。 (2)变异型心绞痛:常于休息或安静时发病,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常伴有T波高耸,对应导联S-T段下移。?(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R波占优势的导联上,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10.05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5、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1)窦性P波,即P波在Ⅰ、Ⅱ、aVF、V3~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P-R间期0.12~0.20s。?(3)心率100~160次/分钟。? 窦性心动过缓的心电图表现:?(1)窦性心律。 (2)心率在60次/分钟以下,通常不低于40次/分钟。

右心室肥厚-基础心电图讲解

; 体表心电图(ECG)通常用于诊断心房和心室肌异常,包括心肌肥厚、缺血、梗死和炎症(心肌炎 / 心包炎)。 心肌肥厚 右心室肥厚 左心室的重量远大于右心室。因此,QRS 波主要反映左心室肌的除极。由于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发生除极,但通常看不到右心室的除极。然而,当右室肌重量明显增加时(例如右心室肥厚, RVH),也可有右心室除极的表现。可根据体表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与左心室肥厚相同,尽管体表心电图上没有右心室肥厚的依据,也不能排除右心室肥厚(图 2)。 V 1 ~V 2 导联高大的 R 波(右室除极所致,右心室肥厚引起)和Ⅰ、 V 5 ~V 6 导联较深的 S 波(最晚激动的心室部分,右室肥厚所导致的从左至右除极)。电轴通常右偏。箭头所示为心室激动的朝向。左心室激动起始于室间隔,其以左

至右朝向扩布。随后是左室早期激动是以右至左朝向扩布。然而,因右室肥厚所 ; 致,心室激动的终末部分是左向右。 右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包括: V 1 导联 R 波振幅> 7mm(国内标准>10mm),RV1+S V5>1.2mV V 1 导联 R/S 比值> 1。 V 5 (或 V 6 )导联 S/R 比值> 1(重度、极度顺钟向转位)。 aVR呈qR、QR或R型,R波>0.5mV且R/Q>1 其他心电图改变也有助于诊断: 电轴右偏(≥ +110°)。 右心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其时间>0.03s 右心房肥大(或异常),被称为肺性 P 波。是指 P 波较窄,且在肢体导联高尖(Ⅱ导联的高度> 2.5mm)、V 1 导联直立为主(通常见于 V 2 导联)。 V 1 ~V 3 导联相关的 ST-T 波改变。与左心室肥厚相同, ST-T 波改变代表右心室心内膜下慢性缺血。 然而,必须考虑并排除引起 V 1 导联高大 R 波的其他原因,才可诊断右心室肥厚。这些包括后壁心肌梗死(通常合并下壁心梗)、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PR 间期缩短、宽大 QRS 波及δ波)、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肥厚伴部分导联明显间隔 Q 波)、移行提前(逆钟向转位)、 Duchenne 肌营养不良(后侧壁梗死图形)、右位心( V 1 ~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电轴右偏,Ⅰ导联 P 波倒置)、导联错接(V 1 、V 2 和 V 3 导联)、记录右侧的导联(V 1 ~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以及正常变异。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四讲 心率_心电轴与心电图伪差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四讲心率、心电轴与心电图伪差薛松维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 一、利用心电图计算心率 利用心电图计算心率是掌握心电图实用技术的第一个体现。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率计算公式法(1) 心率(次/m in)=60s/R-R间期秒数(s)。R-R间期代表了一个心动周期所需要的时间。如R-R间期为3个大格,每个大格=0.20s,3个大格=0.60s,套入公式法(1) 60s/0.60s=100,即该心率为100次/m i n。公式法(1)需要首先将R-R间期的格数换算成秒数,相对麻烦一些。 2.心率计算公式法(2) 心率(次/m in)=1500/R-R间期小格数。按照正常心电图仪走纸速度为25mm/s,心电图仪每分钟走纸为25mm×60s=1500m m,即心电图每分钟为1500个小格。如R-R间期为3个大格,3个大格=15个小格,套入公式法(2)1500/15=100,即该心率为100次/min。公式法(2)比较直接、简便易行,多被临床医生采用。 注意:公式法中所说的R-R间期只是为了更简便快捷地辨认,因为心电图波形中QRS振幅较P波振幅大得多,R-R间期比P-P间期更明显、更容易识别。实际上,正确提法应为P-P间期。因为心动周期起于P波(心房除极),终于下一个P波前(心室复极后)。正常心脏节律的心房与心室为1∶1传导关系,所以R-R间期就等于P-P间期。但在心律不齐,特别是心房纤颤时,上述公式法并不适用。 3.目测法计算心率 为了节约计算心率的时间,在心律规整时可采用简便的目测法,粗略地推算心率。此种方法虽不十分精确,但非常适合临床应用,每位医生必须掌握。首先计算R-R间期的大格数,并参考多出来的小格数加以修正。如心电图R-R间期为1个大格,心率为300次/min;2个大格,心率为150次/min;3个大格,心率为100次/min(见图4-1);4个大格,心率为75次/min;5个大格,心率为60次/min; 6个大格,心率为50次/min,以此类推。上述常用几个数据需要熟记在心。 4.心律不规整时心率计算方法 当心律不规整,如频发室性过早搏动(室早)和心房纤 ?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 颤时,上述公式法及目测法均不可采纳,应该用以下方法计算:数出30个大格内R波(QRS波群)个数后乘以10,即为心率。30个大格的时间为6s,每分钟心率所以要乘以10。如30个大格(6s)内有10个R波,此人心率为100次/min (见图4-2)。 二、心电轴判定 1.心电轴概念 要理解心电轴(c a r d i a c e l e c t r i c a x i s)的概念,首先要理解心电向量。物理量有两种,带有大小刻度的量称为标量,如重量、长度;而带有方向的量称为矢量,如向下、向上、向前、向后。向量是一种特殊的量,既有标量又有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心电轴形成的理论比较深奥,不易理解,而且对临床实际指导意义不大。通俗一点可以解释为:心脏电的除极是在心房心室瞬间向无数个方向进行除极,因此产生无数个图形轨迹(向量),而这些向量可以相加与相减、重叠与抵消,最终形成综合向量。心电轴是个空间概念,心脏的除极由右上的窦房结开始至左下的心尖部结束。总方向是右上向左下,我们想象这就是一条从右上到左下的心电轴。 QRS波群、T波及P波均有自己的向量环,即有各自的心电轴。我们所说的心电轴通常指心室除极的QRS综合向量图,即QRS平均额面心电轴。通常用标准Ⅰ导及标准Ⅲ导的Q R S高度计算。 2.心电轴测定方法 准确测定心电轴可用爱氏三角法、六轴系统坐标法及根据标Ⅰ导与标Ⅲ导QRS高度的查表法完成。但对基层医生来说通过目测法初步判定电轴偏移与否也够用,而且简便易行。下面只介绍目测法判断电轴偏移(见图4-3)。 当标Ⅰ、标ⅢQRS波群主波均向上(即尖尖向上)为电轴正常;如果标ⅠQRS主波向下,标ⅢQRS主波向上(即尖尖相对)为电轴右偏;如果标ⅠQRS主波向上,标ⅢQRS 主波向下(即尖尖相背)为电轴左偏;如果标Ⅰ、标ⅢQRS 波群主波均向下(即尖尖向下)为电轴不确定,可能为极度右偏或极度左偏。 用爱氏三角法、六轴系统坐标法及根据标Ⅰ导与标Ⅲ导QRS高度的查表法可具体确定心电轴偏移的度数。注意 82

心电图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 房室肥大 一,左心房肥大(Left Atrial Hypertrophy) I、II、aVL、V4~V6导联上,P波增宽,时间>0.11秒; P波顶部有切迹,呈双峰型,峰距≥0.04秒,称为“二尖瓣”型P波; PTF-V1≤-0.04毫米.秒。 二,右心房肥大(Right Atrial Hypertrophy) II、III、aVF导联上,P波高尖,电压>0.25mV,又称为“肺型P波”; I、aVL导联P波低平或倒置; V1、V2导联P波,多高尖耸立,少数低平或倒置; P波时间正常。 注解: “二尖瓣P波”并非只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也不一定全部显示此种图形特征。 “肺型P波”虽多见于肺部疾患所致右房肥大,但在晚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也常可见到。 所以作为心房肥大的定位诊断,仍需要结合其它改变及临床资料来肯定诊断。 目前采用一种简便而实用的鉴别方法是测量P/P-R段比值。此比值在1.0~1.6范围内为正常,如左心房肥大者,因P波时间延长,故此比值大于1.6,右心房肥大者,此比值小于1.0,但尚须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三,左心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RI>1.5mV, RavL>1.2mV,RavF>2.0mV,或RI+SIII>2.5mV,RV5> 2.5mV,SV1+RV5≥ 3.5mV(女), 4.0mV(男) QRS综合波时间延长,可达0.10~0.11秒; V1、V5、V6导联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S-T段下移>0.05mV;心电轴左偏。 注解: 原有的一项即V5导联的V AT>0.05秒,现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并不正确,实际在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中非常有限,故可删除这项标准。 如临床无引致左心室肥大的疾病存在,心电图仅有QRS综合波V5电压增高,或平均电轴轻度左偏时,只能作出QRS综合波高电压或电轴左偏的诊断,当见于青年人和儿童一般无病理意义。另外要注意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鉴别。 最近有人认为传统的诊断标准不够理想,推荐加用以下新指标可供探讨: ① 12导联部振幅(∑QRS)>175mm;

心房及心室肥大心电图

1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时的心电图表现为P 波的电压增高、时 限延长、电轴偏移及复极异常。P 波异常不仅可反映心房肥大,也可反映心房负荷(压力、容量)增加及房内阻滞等,故有作者将心房肥大称为心房异常。 正常情况下,体表心电图记录的P 波是圆滑的。当描记清楚时,P 波可分成三部分:切迹前的波峰代表右心房除极,切迹后波峰代表左心房除极,中间部分代表两心房共同除极,两峰之间的距离即峰间距,正常时不超过0.03s 。右心房肥大时P 波的波峰高尖,其时限不延长;而左心房肥大时P 波呈双峰,峰间距≥0.04s ,V 1导联负向波明显,P 波时限延长(图1)。1.1 右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图2):1.1.1 P 波电压增高 Ⅱ、Ⅲ、aVF 导联的P 波高尖,振幅大于0.25m V ;V 1~V 2导联的P 波振幅大于0.15m V 。在慢性肺气肿合并右心房肥大时,QRS 波呈低电压,同一导联P >1/2R 。 1.1.2 P 波时限不延长 各个导联上P 波时限均不超 过0.11s 。 1.2 右心房肥大的鉴别诊断1. 2.1 心房梗死 ①PR 段抬高或水平型下移;②合并心室梗死的图形。1.2.2 低钾血症 ①T 波低平、倒置,ST 段下移;②U 波增高,T U 融合。1.3 左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1. 3.1 P 波时限延长 Ⅰ、Ⅱ、aV L 、aVF 导联的P 波时限延长,P 波时限≥0.11s 。V 4~V 6导联的P 波明显增宽。 1.3.2 P 波呈双峰型 Ⅰ、Ⅱ、aV L 、V 4~V 6导联的P 波呈双峰型,峰间距≥0.04s 。 1.3.3 V 1导联呈双向波,终末负向波明显 其V 1导联的终末P 向量简称P tfV 1,由V 1导联负向P 波深度(m m )与时间(s )的乘积求得,正常值(绝对值)<0.02m m ·s ,左心房肥大时绝对值大于0.04m m ·s (图3、4)。1.4 左心房肥大的鉴别 非典型预激综合征:δ波起始于P 波的降支,类似双峰P 波, 应加以鉴别。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心 电 图 解 读第5讲

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大心电图习题

[单选,A型题]"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A.右心房肥大 B.肺栓塞 C.右心房负荷增加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交感神经兴奋 [单选,A型题]"二尖瓣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A.左心房肥大 B.右心功能不全 C.心房梗死 D.房间阻滞 E.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单选,A型题]V1导联R/S>1,V5导联R/S<1,常见于()。 A.左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束支阻滞 D.左前分支阻滞 E.左后分支阻滞 [单选,A型题]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如图3-1-2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右心室肥大 C.前间壁心肌梗死 D.预激综合征 E.左后分支阻滞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47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如图3-1-3所示,应诊断为()。 A.右心室肥大 B.左心室肥大 C.右心房肥大

E.双侧心房肥大 [单选,A型题]患者女性,4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电图如图3-1-4所示,提示()。 A.双侧心房和双侧心室肥大 B.右心室肥大 C.左心房和右心室肥大 D.双侧心房肥大 E.双侧心室肥大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68岁,肺动脉高压。心电图如图3-1-5所示,应诊断为()。 A.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后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 E.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65岁,慢性咳嗽史30余年。心电图如图3-1-6所示,提示()。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心包积液 D.心肌病 E.以上都不对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66岁,高血压病史10年。自觉心悸、胸闷3天就诊。心电图如图3-1-7所示,应诊断为()。 A.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B.双侧心房肥大,双侧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C.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D.左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大,室性期前收缩 E.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室性期前收缩

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 心室扩大或/和肥厚系由心室舒张期或/和收缩期负荷过重所引起,是器质性心脏病的常见后果,当心室肥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心电图发生变化。一般认为其心电的改变与下列因素有关: 1.心肌纤维增粗、截面积增大,心肌除极产生的电压增高。 2.心室壁增厚、心室腔扩大以及由心肌细胞变性所致传导功能低下,使心肌激动的总时程延长。 3.心室壁肥厚、劳损以及相对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复极顺序发生改变。 上述心电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心室肥大及有关因素的重要依据。但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仅凭某一项指标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主要是因为: ①来自左、右心室肌相反方向的心电向量进行综合时,有可能互相抵消而失去两者各自的心电图特征,以致难于作出肯定诊断; ②除心室肥大外,同样类型的心电图改变尚可由其他因素所引起。因此,作出心室肥大诊断时,需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其他的检查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左室肥大 正常左心室的位置位于心脏的左后方,且左心室壁明显厚于右心室,故正常时心璧除极综合向量表现左心室占优势的特征。左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时,可使左室优势的情况显得更为突出,引起面向左室的导联(Ⅰ、aVL、V5和V6)其R波振幅增加,而面向右室的导联(V1和V2)则出现较深的S波。左室肥大时,心电图上可出现如下改变: 1.QRS波群电压增高,常用的左室肥大电压标准如下: 胸导联:Rv5或Rv6>2.5mV;Rv5+SV1>4.0mV(男性)或>3.5mV(女性)。

肢体导联:RI>1.5mV;RaVL>1.2mV;RavF>2.0mV;RI+SⅢ>2.5mV. Cornell标准:RaVL+Sv3>2.8mV(男性)或>2.0mV(女性)。 2.可出现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仍<0.12s. 4.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如V1导联)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在符合一项或几项QRS电压增高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一般可以成立左室肥大的诊断。符合条件越多,诊断可靠性越大。如仅有QRS 电压增高,而无其他任何阳性指标者,诊断左室肥大应慎重。 (二)右室肥大 右心室壁厚度仅有左心室壁的1/3,只有当右心室壁的厚度达到相当程度时,才会使综合向量由左心室优势转向为右心室优势,并导致位于右室面导联(V1、aVR)的R波增高,而位于左室面导联(I、aVL、V5)的S波变深。右室肥大(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可具有如下心电图表现: 1.V1导联R/S≥1,呈R型或Rs型,重度右室肥大可使V,导联呈qR型(除外心肌梗死);V5导联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aVR导联以R波为主,R/q或R/S≥1. 2.RVI+Sv5>1.05mV(重症>1.2mV);RaVR>0.5mV. 3.心电轴右偏≥+90度(重症可>+110度)。 4.以上心电图改变常同时伴有右胸导联(V1、V2)ST段压低及T波倒置,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某些右室肥大的病例(例如慢性肺心病),主要为右室流出道肥厚,心电图表现为:V1~V6导联呈rS型(R/S<1),即所谓极度顺钟向转位;Ⅰ导联

第5_讲 心房及心室肥大心电图

?讲座? 心 电 图 解 读 第5讲 心房及心室肥大心电图 刘 元 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 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89(2004)08-0023-02 1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时的心电图表现为P波的电压增高、时限延长、电轴偏移及复极异常。P波异常不仅可反映心房肥大,也可反映心房负荷(压力、容量)增加及房内阻滞等,故有作者将心房肥大称为心房异常。 正常情况下,体表心电图记录的P波是圆滑的。当描记清楚时,P波可分成三部分:切迹前的波峰代表右心房除极,切迹后波峰代表左心房除极,中间部分代表两心房共同除极,两峰之间的距离即峰间距,正常时不超过0.03s。右心房肥大时P波的波峰高尖,其时限不延长;而左心房肥大时P波呈双峰,峰间距≥0.04s,V1导联负向波明显,P波时限延长(图1)。 1.1 右心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图2): 1.1.1 P波电压增高 Ⅱ、Ⅲ、aVF导联的P波高尖,振幅大于0.25m V;V1~V2导联的P波振幅大于0.15m V。在慢性肺气肿合并右心房肥大时,QRS波呈低电压,同一导联P>1/2R。 1.1.2 P波时限不延长 各个导联上P波时限均不超过0.11s。 1.2 右心房肥大的鉴别诊断 1.2.1 心房梗死 ①PR段抬高或水平型下移;②合并心室梗死的图形。 1.2.2 低钾血症 ①T波低平、倒置,ST段下移;②U 波增高,T U融合。 1.3 左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特点: 1.3.1 P波时限延长 Ⅰ、Ⅱ、aV L、aVF导联的P波时限延长,P波时限≥0.11s。V4~V6导联的P波明显增宽。 1.3.2 P波呈双峰型 Ⅰ、Ⅱ、aV L、V4~V6导联的P波呈双峰型,峰间距≥0.04s。 1.3.3 V1导联呈双向波,终末负向波明显 其V1导联的终末P向量简称P tfV1,由V1导联负向P波深度(m m)与时间(s)的乘积求得,正常值(绝对值)<0.02m m?s,左心房肥大时绝对值大于0.04m m?s(图3、4)。 1.4 左心房肥大的鉴别 非典型预激综合征:δ波起始于P波的降支,类似双峰P波, 应加以鉴别。

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心房肥大多表现为心房的扩大而较少表现心房肌肥厚。心房扩大引起心房肌纤维增长变粗以及房间传导束牵拉和损伤发生功能改变,导致整个心房肌除极综合向量的振幅和方向发生变化。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振幅、除极时间及形态改变。 (一)右心房肥大(rightatrialenlargement)正常情况下右心房先除极,左心房后除极。当右房肥大时,除极时间延长,往往与稍后除极的下左房时间重叠,故两者合起来的总时间并未延长,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波振幅增高(图4-1-20)。心电图表现为:1.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O.25mV,以II、III、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又称“肺型P波”。 2.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O.20mV(图4-l-21)。 (二)左心房肥大(leftatrialenlargement)由于左房最后除极,当左房肥大时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图4-1-22)。心电图表现为: 1、I、II、II、AVL导联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时距≥0、04s,以I、II、aVL导联明显,又称“二尖瓣型P波”。

2、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将V1负向P波时间乘以负向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Ptf)。左房肥大时,V1导联Ptf≤-0、04mm.s (图4-1-23)。 (三)双心房肥大(biatrialenlargement)心电图表现为:1、P波增宽≥0、12s,其振幅≥0、25Mv.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图4-1-24)。 尖瓣疾病所特有,故不能称为具有特异性的病因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图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图解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作者:卢喜烈 1 概述 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原因在于:①房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存在差异。②心电诊断基于P波、QRS形态、时限、电压推断,由于存在标准、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推断有一定难度。③诊断结果并非唯一,如P波时限延长可见于多种疾病,不能作一元化解释,如何鉴别?取决于判图者的识图能力。 既然如此,为何心电教科书还要将房室肥大列为需熟练掌握内容?其意义何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心电图临床应用100多年来,一直以其“经济实用、方便快捷”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所推崇;②目前其仍是我国边远地区医院、基层医院及急诊等使用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③如果说影像学是从形态学角度反映心脏情况,那么心电图则是从心电生理活动方面反映心脏细微变化,其发生远早于形态方面的改变,为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必要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某些异常的心电图表现在临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⑤2009年AHA/ACCF/HRS联合发布的《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中,在谈到心电图诊断房室肥大方面的作用时指出:临床心电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检出和评估心腔的肥厚。近年来临床医师逐渐认识到心肌肥厚可经治疗逆转,进而,其带来的不良临床预后可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推延。基于上述原因,心电图在诊断心室肥厚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2 心房与心室肥大 心房肥大(atrial hypeflrophy)又分为右房肥大、左房肥大及双房肥大。而心室肥大(ventricular hypenrophy)包括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及双室肥大。心脏解剖学将心房心室分成4个腔6个瓣膜,如果我们将心房心室看做只有进出口的密闭房间的话,那么其进出口分别对应相应的瓣膜(图1),凡是心腔入口、出口及管腔发生问题,或不该开口的地方出现漏洞,从而引发容量和(或)压力的变化均可导致房室肥大。

右心室肥厚-基础心电图讲解

体表心电图(E C G)通常用于诊断心房和心室肌异常,包括心肌肥厚、缺血、 梗死和炎症(心肌炎/心包炎)。 心肌肥厚 右心室肥厚 左心室的重量远大于右心室。因此,Q R S 波主要反映左心室肌的除极。由于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发生除极,但通常看不到右心室的除极。然而,当右室肌重量明显增加时(例如右心室肥厚, RVH),也可有右心室除极的表现。可根据体 表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与左心室肥厚相同,尽管体表心电图上没有右心室肥厚的依据,也不能排除右心室肥厚(图 2)。 V 1 ~V 2 导联高大的 R 波(右室除极所致,右心室肥厚引起)和Ⅰ、 V 5 ~V 6 导联较深的 S 波(最晚激动的心室部分,右室肥厚所导致的从左至右除极)。 电轴通常右偏。箭头所示为心室激动的朝向。左心室激动起始于室间隔,其以左

至右朝向扩布。随后是左室早期激动是以右至左朝向扩布。然而,因右室肥厚所致,心室激动的终末部分是左向右。 右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包括: V 1 导联 R 波振幅> 7m m(国内标准>10m m),R V1+S V5>1.2m V V 1 导联 R/S 比值> 1。 V 5 (或 V 6)导联 S/R 比值> 1(重度、极度顺钟向转位)。 aV R呈q R、Q R或R型,R波>0.5m V且R/Q>1 其他心电图改变也有助于诊断: 电轴右偏(≥ +110°)。 右心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其时间>0.03s 右心房肥大(或异常),被称为肺性 P波。是指 P 波较窄,且在肢体导联高尖(Ⅱ导联的高度> 2.5m m)、V 1 导联直立为主(通常见于 V 2 导联)。 V 1 ~V 3 导联相关的 ST-T 波改变。与左心室肥厚相同, ST-T 波改变代表右心室心内膜下慢性缺血。 然而,必须考虑并排除引起 V 1导联高大 R 波的其他原因,才可诊断右心室肥厚。这些包括后壁心肌梗死(通常合并下壁心梗)、W ol f f-Park inson-White综合征(P R 间期缩短、宽大 Q R S 波及δ波)、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肥厚伴部分导联明显间隔 Q 波)、移行提前(逆钟向转位)、 Duchenne 肌营养不良(后侧壁梗死图形)、右位心( V 1 ~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电轴右偏,Ⅰ导联 P 波倒置)、导联错接(V 1 、V 2 和V 3 导联)、记录右侧的导联(V 1~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以及正常变异。

心电图识别技能大赛临床疾病题试题(库)

临床疾病心电图(共100题)进阶题(1-20) 1 下列哪一项不是右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A.P波高尖 B.P波幅度≥0.25mV C.因右房除极时间延长,P波宽度≥0.12s D.P波改变在Ⅱ、Ⅲ、aVF导联最著 E.P-R间期不延长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左房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A.P波宽度>0.11s B.P波幅度改变,在Ⅰ、Ⅱ、aVL导联最著 C.P波呈双峰型时,其间期≥0.04s D.P波幅度≥0.25mV E.V1导联P波可呈双向,其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 3 关于心电图左室肥大的阐述,下列哪一项不恰当: A.在左心室高电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阳性指标之一(如QRS总时间>0.10s等),一般可以成立诊断B.符合条件越多及超过正常范围越多者,诊断越可靠 C.单次检查呈左室高电压或单纯的ST-T改变者,诊断应慎重 D.具体病例需结合临床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E.额面心电轴左偏,一般为>30 4男性,47岁。下图为胸痛发作时记录到的心电图,诊断考虑: A 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压低,心肌缺血可能 B 心房颤动,继发性ST-T改变 C 心房扑动,继发性ST-T改变 D 前壁导联ST-T改变 E 房性心动过速,ST-T改变 5男性,42岁,胸痛。下图的诊断考虑为:

A 窦性心动过速 B 前壁导联、Ⅰ和aVL导联T波深倒置,心肌缺血可能 C 窦性心律不齐 D 前壁导联、Ⅰ和aVL导联ST段压低,非Q波型心肌梗死 E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6 心内膜下心肌供血不足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 A.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对称性、高耸的T波 B.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的对称性、深陷的T波 C.在QRS直立的导联出现低平或倒置的T波 D.在QRS主波倒置的导联出现直立的T波 E.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的倒置的T波 7 心外膜下供血不足的典型心电图表现是: A.出现与QRS主波相反,对称性深倒置T波 B.出现缺血型ST改变,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下降 C.出现与QRS主波一致的对称性高耸T波 D.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T波低平、双向 E.以上均不是 8 关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心肌梗死发生数分钟至数小时,表现为S-T段斜行升高,尚无Q波,而有高耸的T波B.在心肌梗死发生数天至数周,出现Q波或QS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C.在心肌梗死发生数周至数月,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T波逐渐变浅 D.在心肌梗死发生3~6个月后,S-T段和T波均恢复正常,Q波尚存在 E.在心肌梗死发生数年后,Q波逐渐变浅,以致消失 9 关于心肌梗死的阐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坏死性Q波、S-T段抬高和T波倒置同时出现,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 B.S-T段明显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C.异常Q波或QS波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D.Ⅲ导联出现Q波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E.V1、V2出现Q波或QS是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标准的探讨

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标准的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心电图 【关键词】心电图;左心室肥大;诊断标准 左心室肥大是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时至今日,有关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一般认为既往沿用的单项标准敏感性高者特异性低,而特异性高者敏感性低。近年来,我们以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重量及左室重量指数(LVM及LVMI)为对照研究,对传统ECG标准及本文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健康组100例,年龄17~68岁,经体检、X线、ECG、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心肺疾病和高血压病,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组100例,年龄18~69岁,男60例,女40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0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6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冠心病20例。 12方法

超声心动图方法:应用飞利浦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MHz,分别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IVS)、左心室后壁(LVPW)厚度和左心室内径(LVID),按照Penn公式计算LVM及LVMI,LVM=104(LVID+IVS+LVPW)2-136;LVMI=LVM/BAS[1]。左心室肥大采用国内标准,LVMI>125g/m2(男)、>120g/m2(女)。心电图方法:方法1,以心电图12导联总振幅(∑QRS)>190mm为诊断标准。方法2,胸导联与肢导联QRS振幅比值:心电图以R波顶峰至S波或q 波最低点测量每个导联QRS振幅(均取4个心动周期平均值),分别计算6个胸导联和6个肢导联QRS振幅总和及其比值,然后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2结果 方法1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95%,准确性为86%。与沿用的其他标准比较,特异性接近,但敏感性明显提高。方法2的结果见表1。表1胸导联与肢导联QRS振幅的不同比值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准确性对照比值(略) 3讨论 左心室肥大发生时,心室激动的程序仍然与正常相同,只是左心室室壁除极方向和向量大小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心电向量图上便是QRS向量环增大,时间延长,且环体最大向量环偏向左后方,从水平面看,QRS环中部及终末部分均向左方明显增大,且均投影在V5、V6导联的正侧,出现相应的高R波;而V1~V3则相反,QRS中部及终末部均投影在导联的负侧,出现较深的S波;从额面看向量环稍偏左

第四章 房室肥大心电图诊断

第四章房室肥大心电图诊断 第一节心房肥大 P波是由两侧心房共同除极形成。心房肥大的病理改变大多数表现为心房肌的扩张,而较少表现为心房肌的肥大。依据心房肥大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左心房肥大、右心房肥大和双侧心房肥大。 一、左心房肥大 1.病因:主要见于二尖瓣或主动脉病变、高血压、慢性左心衰等。其中以二尖瓣病变最为多见,故又称“二尖瓣型P波”。 2.发生机理:当左心房肥大时,由于心房扩张,房间束传导功能减低,造成左心房除极时间延长,从而使整个心房的除极时间也相应延长。 3.心电图特点(图4-1-1、4-1-2) (1)PtfV1(V1导联P波终末指数,即P波负相部分电压与时间的乘积)<-0.04mm.s。 (2)P波顶部双峰切迹,切迹可>0.04s,所谓“二尖瓣型P波”。 (3)P波时限>120ms。 (4)麦氏指数(P/P-R段) >1.6。 (5)易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以心房颤动最常见。

图4-1-1 一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

图4-1-2 一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 4.鉴别诊断:不完全性左心房内阻滞:左房内Bachman氏束发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时可导致左心房内不完全性阻滞。心电图表现类似“二尖瓣P波”。此种情况可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鉴别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左房内传导阻滞可间歇发生。 二、右心房肥大 1.病因:主要见于肺心病、肺动脉瓣病变、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和肺动脉高压等。其中以肺心病最为多见,故又称“肺型P波”。 2.发生机理:由于右心房除极较左心房早,且较早除极结束,故右心房肥大时,其除极时间虽有所延长,但不至于延至左心房除极结束之后。因此,整个心房除极时间不延长。但由于其除极向量向右前方增大,故P波高耸直立。 3.心电图特点(图4-1-3、4-1-4) (1)II、III、aVF导联P波高耸>0.25mV,且PavL常倒置,P电轴可>+80度。 (2)IPIV1(V1导联P波起始指数,即P波正向部分电压与时间的乘积)>0.06mm.s。 (3)P波时限<100ms。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 心房肥大多表现为心房的扩大而较少表现心房肌肥厚。心房扩大引起心房肌纤维增长变粗以及房间传导束牵拉和损伤,导致整个心房肌除极综合向量的振幅和方向发生变化。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振幅、除极时间及形态改变。 (一)右房肥大 正常情况下右心房先除极,左心房后除极。当右房肥大(right atrial enlargement)时,除极时间延长,往往与稍后除极的左房时间重叠,故总的心房除极时间并未延长;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波振幅增高: 1.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又称"肺型P波"。 2.V1导联P波直立时,振幅≥0.15mV,如P波呈双向时,其振幅的算术和≥0.20mV. (二)左房肥大 由于左房最后除极,当左房肥大(left atrial enlargement)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时间延长: 1. Ⅰ、Ⅱ、aVR、aVL导联P波增宽,其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导联明显,又称"二尖瓣型P波"。 2.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将V1负向P波的时间乘以负向P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P-wave terminal force,Ptf)。左房肥大时,PtfV1(绝对值)≥0.04mm.S. 除左房肥大外,心房内传导阻滞亦可出现P波双峰和P波时间≥0.12s,应注意鉴别。 (三)双心房肥大 双心房肥大(biatrial enlargement)时心电图表现为: 1.P波增宽≥0.12s,其振幅≥0.25mV. 2.V1导联P波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所谓"肺型P波"及"二尖瓣型P波",并非慢性肺心病及二尖瓣疾病所特有,故不能称为具有特异性的病因学诊断意义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简答题

心电图理论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1.试述典型心肌梗死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心电图表现? 答:⑴超急性期(亦称超急性损伤期):心梗发生后数分钟:高大T波→ST段斜型抬高; ⑵急性期:心梗后数小时或数日,可持续到数周。心电图呈一动态演变过程。 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 出现异常Q波或QS波;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 ⑶近期(亚急性期):梗死后数周-数月。抬高ST段恢复至基线;缺血型T波 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⑷陈旧期(愈合期):梗死后3-6个月之后或更久。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 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坏死性Q波残留。 2.简述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各是什么? 答:心房颤动:正常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小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颤动波频率350-600次/min,RR绝对不齐,QRS一般不增宽。 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多在Ⅱ、Ⅲ、avF 导联中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240-350次/min,QRS一般不增宽,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 3.简述风心病二尖瓣型P波的特征是什么? 答:P波增宽,时限≥0.12s,P波常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以Ⅰ、Ⅱ、avL 导联明显。 4.简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主要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 答:⑴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 ⑵窦性停搏或窦性阻滞; ⑶慢—快综合征(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⑷若病变累及房室交界区,可出现房室传导障碍→双结病变。 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答:⑴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 ⑵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