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爱ài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爱护。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②疼爱。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⑥通“”,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3)形容词。吝啬,小气。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ān

(1)动词。

①抚慰,安抚。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②使……安定。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③养生。衣食所安,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④安置。安营扎寨(成语)

(2)形容词。

①安心,安适。敬亭亦无所不安也(《柳敬亭传》)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副词。

①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哪里。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2)动词。

①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读音二:pī,通“披”。

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倍bèi

(1)动词。

①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②通“背”,违背,背叛。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běn

(1)名词。

①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农业。今背本而驱末(《论积贮疏》)

③稿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2)动词。推究本源,考查。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3)形容词。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4)副词。本来,原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轻视,瞧不起。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3)形容词。

鄙陋,见识浅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4)复合词。

①鄙贱:浅陋而卑贱。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卑鄙:鄙贱鄙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7.兵bīnɡ

(1)名词。

①兵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②士兵,军队。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战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④战略战术,用兵策略。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2)复合词。

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剖成两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8.病bìnɡ

(1)名词。

①重病。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②弊病,缺点。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2)动词。

①生病。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②使……成病态。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③担心,忧虑。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④责备,羞辱。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3)形容词。

①困苦。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②疲劳。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②看清楚。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③考证,考察。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资治通鉴》)

④了解,弄清楚。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2)形容词。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10.朝

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答案

120个文言文实词小故事答案 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 -1-

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朝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 -2-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 作者:周向阳收集来源:河北省柴沟堡第一中学官方网站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0-7 23:21:00 点击数:1040 【字体:】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爱,ài 动词 ①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④吝惜,舍不得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珍惜,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⑥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奉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120个文言实词

120个文言实词 用法巧记 ”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 六一、去 【推导提示】"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刮骨去毒以杀去杀以刑去刑陈言务去大势已去扬长而去眉来眼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相去几何 六二、劝 【推导提示】"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 【成语助记】劝善惩恶赏一劝百诱掖奖劝 六三、却 【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这不正是头的"转折"吗?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成语助记】却之不恭望而却步盛情难却却病延年 六四、如 【推导提示】"如"的本义是"像"。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成语助记】突如其来如饥似渴如臂使指如出一辙如椽大笔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火如荼如胶似漆如狼似虎如履薄冰如芒刺背如弃敝屣如泣如诉如切如磋如日中天如丧考妣如数家珍如蚁附膻如饮醍醐如鱼得水如影随形如坐春风如坐针毡涣如冰释恍如隔世泪如雨下相敬如宾危如累卵心如止水易如反掌势如破竹不绝如缕风雨如晦甘之如饴观者如堵烂醉如泥履险如夷目光如豆囊空如洗巧舌如簧气喘如牛日月如梭胜友如云守身如玉逝者如斯铁证如山栩栩如生运斤如风狗彘不如自愧弗如 六五、若 【推导提示】"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成语助记】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口若悬河冷若冰霜寥若晨星了若指掌 敬若神明命若悬丝判若两人翩若惊鸿门庭若市趋之若骛受宠若惊虚怀若谷昭然若揭 六六、善 【推导提示】"善"的本义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成语记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结合成语记忆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安: 安分守己:安,安守。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安土重迁:安:安心,习惯,安于。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 安居乐业:安:安于;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管理者把社会治理得很好。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闲自得:安:安闲。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安堵如故,安:安稳。指相安无事没有改变或十分安定。 相安无事:安:安稳。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 安身立命:安身:容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计将安出: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爱: 爱不释手:爱:喜爱。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爱; 爱护。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爱:爱惜,珍惜。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爱:爱慕。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被发详狂: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高考必备】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1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欣赏) 6.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6.衣食所安(养生) 7.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4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5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单位) 6.此之谓失其本心(天生具有的) 7.本未倒置(树根,引申主次,先后等) 8.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7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益深(疾病)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5.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 9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10 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 11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a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a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集释 1.爱ài (1)名词。恩惠。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①爱护。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②疼爱。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⑥通“”,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3)形容词。吝啬,小气。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安ān (1)动词。 ①抚慰,安抚。上下齐同,则宜抚安(《赤壁之战》) ②使……安定。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③养生。衣食所安,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④安置。安营扎寨(成语) (2)形容词。 ①安心,安适。敬亭亦无所不安也(《柳敬亭传》)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副词。 ①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哪里。沛公安在(《鸿门宴》) 3.被 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2)动词。 ①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②遭受,遇到。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3)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读音二:pī,通“披”。 动词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倍bèi (1)动词。 ①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②通“背”,违背,背叛。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副词。更加,倍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本běn (1)名词。 ①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农业。今背本而驱末(《论积贮疏》)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120个精编汇总

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凡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用兵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兵力十倍于敌时就包围它,五倍于敌时就进攻它,两倍于敌时就分化它,以造成绝对优势,然后将其各个击灭。和敌人势均力敌时有战胜敌人的能力,数量少于敌人时有骚挠(“逃”为“挑”之借字,训为“挠”)敌人的能力,力量弱于敌人时有避开敌人的能力。) 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文中实词答题技巧 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 ■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 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docx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 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 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 【推导提示】 " 爱" 在古代常有 " 吝啬,舍不得 " 的意义, " 舍不得 " 自然就会 " 喜欢 " 并加以"爱护"喽。由 " 喜欢 "可推出 " 亲爱的,心爱的 " (如" 爱女 ") 【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 安 【推导提示】 " 安" 的本义即 " 安全、安定 " ;" 安全 " 了就会感到 " 舒服、安逸 " ;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 " ,由此又可推出 " 奉养 "" 安抚、安慰 " 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三、被 【推导提示】 " 被" 的本义就是 " 被子 " 。" 被子 " 不正是 " 覆盖 " 在身上取暖的吗由 " 覆盖 " 义引申出"遭受 " 等义, " 穿" 不也是把衣服 " 覆盖 " 在身上吗 【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推导提示】 " 加倍 " 是后起常用义, " 倍 " 的原义是 " 反 " ,即" 背向、背着 " ,故而又可引申为" 违背 " ,这一义项意义与 " 背" 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推导提示】 " 本" 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 " 根本 " )比喻为 " 基础、本原 " 之义;事物的 " 本原 " 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 " 推究 " ;" 本原 " 虚化而为 " 本来、原来 " 之义。【成 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1

文言文 必考 120个实词解释

120个文言实词(一)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通“薆”。隐蔽,躲藏)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3-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陪郑(通“倍”,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被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助词)(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5-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6-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名词)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形容)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动词) 7-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名词作动词)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8-病 (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名词)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形容词) (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名词) (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动词) (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动词) (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动词) 9-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 (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形容词)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 (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形容词) 10-朝cháo (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 (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6)期年不听朝(朝政) (7)坐南朝北(对、向,动词) 11-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副词,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副词)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教学文案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 巧记(一)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一)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一、爱 【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成语助记】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成语助记】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 三、被 【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成语助记】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推导提示】"加倍"是后起常用义, "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推导提示】"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成语助记】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成语助记】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七、兵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助记】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 八、病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成语助记】病入膏肓蚌病成珠贫病交攻无病呻吟同病相怜愁潘病沈 九、察 【推导提示】"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成语助记】察言观色明察秋毫习焉不察静观默察 十、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