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化教育的旗手陶行知先生就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民众是中心,要让社会和学校实行教、学、做合一”。这一学说的创立,使国民教育摆脱了唯心教育史观,将教育真正引入唯物教育的领域,让教育从生活这一切入口,进入到社会的实践,面对社会现实,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奠定了基础。

“生活教育”与“书本教育”有天壤之别,“书本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生活与教育相脱离、相隔绝。虽然教学总以书本为基础,但在“书本教育”中,学生却只是读书,而不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则只是教书,而极少知道社会生活,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而是逐渐促成了文化及教育的倒退现象。

陶行知在这个特殊时期提出的生活教育,是国民教育思想的一次跨越和飞跃。生活教育至少可以应济生活,虽然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但不排斥和否定书本,把书本视为认识、走进生活的一种工具,做学生生活的助手,帮助学生学习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解决现代的问题,最后以现代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基本模式。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指出生活教育的实验室是自然与社会,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是实用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应该看到,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在理论上虽然逐步得到深化,但在实践上并未得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极不平衡。“素质教育谈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教育被“窄化”成了一纸“成绩单”,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升学率被看成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分数成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反思,在国家痛下决心,从源头上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我校确立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校本课题,试图通过小学生作文的生活化探索,大胆进行素质教育实践尝试。

在现实作文教学中,老师、学生都感到头痛:由于认知差距的存在,老师头痛是因为明明白白的东西怎么也教不会;学生头痛是因为怎么写也写不出来。一个小学生从小学低段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从组词、造句、说话、写话、作文均有课文、范文为榜样,这虽然为学生读写提供了范例,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在范文的影响下,学生作文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加上作文内容、作文范围的限制,学生无法带着笔走进自己的生活。写作时又受审题、中心、选材、照应、详略、修辞、细节描写等技巧的要求所限制,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平时作文只有去抄袭拼凑应付老师批改,考试时去背教师的下水文作文选中的作文以应考拿分。这种“一抄二背”的作文方式,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大脑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5年第8期 王书月 从教近30年,我一直在想:写作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写作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近日研读《洪氏语文》中几则写作教学案例,猛然想起王栋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 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于我心有戚戚焉。 洪先生的这些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一是都和学生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他 好像没有过多地去空谈策略和技巧,而是润物无声地把“人”这个字在写作过程中渐渐“立” 起来,这正应是写作教学的起点,也直指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激发联想,恢复生活和知识的必然联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 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但是在目前社会,谁能质疑 这些二手货甚至若干手货的知识,或者质疑这些知识的运用效率?知识一旦成为死的东西,无 论检测它的技术或者考试制度多么高明,我认为,一切都会归于无用。 原因是什么?因为关键是这些知识怎么得到高人性化的运用。我们的教学过程基本不提人性,更谈不到人性化了。何谓“高人性化”?一句话,就是学会陪学生玩,会“玩”才是知识 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洪先生就是会陪学生“玩”的高手。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恢复了知识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他在指导初一学生“人物速写”训练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写,而是在学习《一面》并提取出人物速写要领的基础上引写,这就 使得读和写产生了联系,有利于学生找到写的着力点。这么多年来我们谈写作,知识灌输得不少,但写作状况却不如人意。原因何在?在于我们切断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珍惜身边的真实元素。写人物速写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但洪先生“舍远求近”,让学生写自己的身边人。陪学生玩,就要蹲下身去,和学生处于同一 个视界,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比如学生写自己的同学缺门牙这个细节,课堂里响起了窃窃的 笑声,如果老师批评一下,笑声没有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就有可 能会陷入为文造情、胡思乱想的怪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莎拉马戈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 观察。”这句话说到三个概念:“看”、“看见”、“观察”,初看差不多,实则区别很大,“看”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表达,“看见”则已经进入社会学领域,是人已经用心灵去 感应外面的世界,而“观察”可以说才是文学、教育学应当涉及到的,看事物之间的联系,看 事物的细节如何衷达事物的本质等等,某种意义上讲,观察是阅读和写作都必然需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读写共生的核心。回到上面提到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写的是他看到的,而 没有写出生活中与此联系的一切,因此才会让人感觉是虚假的。 在《你看他像谁——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后, 洪先生没有停留在肯定他写得像不像,也没有被写缺门牙是否有损同学形象的争议打乱思维的 过程,而是请出“豹头环眼”的张飞,又请出“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 之后,顺势话锋一转问:“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 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写同学的‘缺颗门牙’,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化教育的旗手陶行知先生就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民众是中心,要让社会和学校实行教、学、做合一”。这一学说的创立,使国民教育摆脱了唯心教育史观,将教育真正引入唯物教育的领域,让教育从生活这一切入口,进入到社会的实践,面对社会现实,为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奠定了基础。 “生活教育”与“书本教育”有天壤之别,“书本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是生活,教育是教育”,生活与教育相脱离、相隔绝。虽然教学总以书本为基础,但在“书本教育”中,学生却只是读书,而不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则只是教书,而极少知道社会生活,这样的教育不仅没有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而是逐渐促成了文化及教育的倒退现象。 陶行知在这个特殊时期提出的生活教育,是国民教育思想的一次跨越和飞跃。生活教育至少可以应济生活,虽然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但不排斥和否定书本,把书本视为认识、走进生活的一种工具,做学生生活的助手,帮助学生学习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解决现代的问题,最后以现代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基本模式。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指出生活教育的实验室是自然与社会,这种思想在当今仍然是实用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应该看到,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在理论上虽然逐步得到深化,但在实践上并未得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极不平衡。“素质教育谈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校教育被“窄化”成了一纸“成绩单”,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升学率被看成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分数成为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反思,在国家痛下决心,从源头上进行教育改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小学,我校确立了“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校本课题,试图通过小学生作文的生活化探索,大胆进行素质教育实践尝试。 在现实作文教学中,老师、学生都感到头痛:由于认知差距的存在,老师头痛是因为明明白白的东西怎么也教不会;学生头痛是因为怎么写也写不出来。一个小学生从小学低段开始一直到小学毕业,从组词、造句、说话、写话、作文均有课文、范文为榜样,这虽然为学生读写提供了范例,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思想的僵化。在范文的影响下,学生作文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加上作文内容、作文范围的限制,学生无法带着笔走进自己的生活。写作时又受审题、中心、选材、照应、详略、修辞、细节描写等技巧的要求所限制,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平时作文只有去抄袭拼凑应付老师批改,考试时去背教师的下水文作文选中的作文以应考拿分。这种“一抄二背”的作文方式,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大脑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中学语文论文 写作训练应走进学生生活 王书月 从教近30年,我一直在想:写作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写作教学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近日研读《洪氏语文》中几则写作教学案例,猛然想起王栋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是对写作的爱,至少要能有对写作的敬重”,于我心有戚戚焉。 洪先生的这些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经典,我想一是都和学生当时的生活密切相关,二是他好像没有过多地去空谈策略和技巧,而是润物无声地把“人”这个字在写作过程中渐渐“立”起来,这正应是写作教学的起点,也直指写作教学的终极目的。 一,激发联想,恢复生活和知识的必然联系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学校里教授的知识都是二手货,甚至是三手货。一切学问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但是在目前社会,谁能质疑这些二手货甚至若干手货的知识,或者质疑这些知识的运用效率?知识一旦成为死的东西,无论检测它的技术或者考试制度多么高明,我认为,一切都会归于无用。 原因是什么?因为关键是这些知识怎么得到高人性化的运用。我们的教学过程基本不提人性,更谈不到人性化了。何谓“高人性化”?一句话,就是学会陪学生玩,会“玩”才是知识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洪先生就是会陪学生“玩”的高手。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恢复了知识和生活的“必然联系”。他在指导初一学

生“人物速写”训练时并没有让学生直接写,而是在学习《一面》并提取出人物速写要领的基础上引写,这就使得读和写产生了联系,有利于学生找到写的着力点。这么多年来我们谈写作,知识灌输得不少,但写作状况却不如人意。原因何在?在于我们切断了读写之间的联系。 洪先生的高明之处还在于珍惜身边的真实元素。写人物速写我们可以写生活中的各色人等,但洪先生“舍远求近”,让学生写自己的身边人。陪学生玩,就要蹲下身去,和学生处于同一个视界,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比如学生写自己的同学缺门牙这个细节,课堂里响起了窃窃的笑声,如果老师批评一下,笑声没有了,生活的真实也就没有了,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就有可能会陷入为文造情、胡思乱想的怪圈。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莎拉马戈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这句话说到三个概念:“看”、“看见”、“观察”,初看差不多,实则区别很大,“看”主要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视觉表达,“看见”则已经进入社会学领域,是人已经用心灵去感应外面的世界,而“观察”可以说才是文学、教育学应当涉及到的,看事物之间的联系,看事物的细节如何衷达事物的本质等等,某种意义上讲,观察是阅读和写作都必然需要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读写共生的核心。回到上面提到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一般人写的是他看到的,而没有写出生活中与此联系的一切,因此才会让人感觉是虚假的。 在《你看他像谁——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后,洪先生没有停留在肯定他写得像不像,也没有被写缺门牙是否有损同学形象的争议打乱思维的过程,而是请出“豹头环眼”的张飞,又请出“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之后,顺势话锋一转问:“姚逊笔下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 徐丽华

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徐丽华 发表时间:2013-03-14T13:22:30.17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2-2013学年24期供稿作者:徐丽华[导读] 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 江西省余江县画桥中心学校徐丽华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 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数学的认识 说到数学,大家都会觉得只是“计算”和“证明”,学生学数学只要会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日记中体现着他们对数学的发现、应用和理解。 2、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老师不仅要做经师,更重的是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一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二、对新课改数学教学的思考:数学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在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三、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体验是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指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而这种体会和感受外在表现出来便是学生的感悟。学习数学知识悟性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它与数学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联结感性与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可以说,没有以悟性点醒的材料是僵化的凝固的材料,没有以悟性化解的理论是空洞、乏味的理论。悟性的养成与提高主要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由此我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一)、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能有所感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触动生活积累,在体验中使学生自悟自得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感悟主要借助感知,感知的形成又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依靠平时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过早地将具体的知识抽象化,感性的知识理性化,使学生匆匆跨过感性阶段而步入理性的殿堂,有的知识讲得越多,学生越不明白,而应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三)、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悟性的高低,标志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教学中,不同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悟性,言语、思维有的产生“奇思怪想”,有的是“平淡无奇”,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因为思维撞击所溅起的“智慧”火花,引导或利用学生去矫正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学生自己去梳理自己的思路,去捕捉别人思维的闪光点。为了真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做到: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学生走进生活 文章充满活力

学生走进生活文章充满活力 发表时间:2013-07-10T08:36:57.9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5月总第120期供稿作者:孙继峰[导读] 写文章有创意需要悟性,而悟性则来源于细心的观察、热心的感受和耐心的积累。 孙继峰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镇中学251713 语文写作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内心体验。缺乏生活,缺乏体验,这是学生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写文章有创意需要悟性,而悟性则来源于细心的观察、热心的感受和耐心的积累。把对生活观察的感悟、写作练笔的心得积累起来,写作就成为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从而让文章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获得这“源头活水”呢? 一、全身心的感悟自得 1.自读自悟。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然后“自文字到文章”,“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教师应改变学生读书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义的旧习,要在读书中精思、悟神、明义。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凭借联想、想象、揣摩、触发的迁移,自读自悟,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的语言,享受审美的情趣。 2.品味人生。人生同样是一部百科全书,它需要你细心地去体验。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生动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你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们总是强调“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而忽视了生活中的细节。即使每天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发生的事情也不尽相同。今天永远比昨天前进一步:多学了一篇课文,多会了一道算术题-——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源泉。 俄国杰出作家冈察洛夫曾说:“我只能写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把这些来自书本和生活的感悟自得储存起来,日积月累,并把文本感悟和人生感悟联系起来,不断获得许多富有伸缩性和吐纳性的知识,学习的活动才能持续延伸。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 二、深入挖掘的情感体验 每个人都有过去,有过去就有回忆,回忆就像匆匆掠过湖面的白鹭,是那样朦胧,它隐藏在人们心中不易察觉。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自己曾有的情感体验,它需要老师去引导、去挖掘。一旦记忆之门被开启,源头活水便奔涌而来,成为深刻而持久的情感源泉,下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首先课本是最好的诱导基因。当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打动了教师,教师的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又真切地体会到教材的情感时,一种互为因果、互相渗透的审美空间就会形成。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在了解鲁迅与阿长那么多有意思的故事后,我情不自禁地插叙了一段自己童年的往事——同学们都为之动情,我接着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与课文相似的感情经历,有的学生谈捉蛐蛐的趣事,有的学生谈老家的故事——深埋于记忆深处的情感体验源源而来,人人心中贮满了世间的真情。作文指导课上的相机诱导也至关重要。挖掘到了记忆的宝藏,它便会点点滴滴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来自心灵一刹那的震颤,来自内心深处的沉思和省悟,才会让作文“活”起来!生活中健康美好的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不可抗拒的,关键是你要不断地挖掘,让它成为你写作中“活”的源泉。 三、有针对性的积累训练 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对生活的积累也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累素材的方式可不拘一格,可以直接摘抄,可以分门别类地整理,可以纵向延伸,也可以横向比较。就拿“搜集”文人墨客笔下的“夕阳”来说,同是对“夕阳”的感觉,认识不同,表达出来的境界、态度也迥异,把这些名句积累起来,就是一笔写作的财富。 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奈刘禹锡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乐观朱自清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豁达积累的内容可以五花八门,就像收藏家一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就可以搜集起来。 我引导学生收集富有创意的题目。每次作文点评时,笔者会把具有创新意识的题目公之于众。如以“暑假”为话题的作文,笔者选了一批经典题目:《暑假的花儿落了》、《暑假一二五——丢三落四》、《暑假片羽》、《暑假流逝方恨少》等。 我训练学生学给文章“点睛”。有时读一个哲理故事或寓言故事,只要求学生补出充满哲理的一句点睛之笔。用一个句子表达虽不长,容量却大,可以看出学生分析、综合、判断、表达等一系列活动,并在记住故事的同时积累别人的点评。 我指导学生从古文的精髓中吸取精华。有意识地积累名言佳句中的所思所得也在积累的素材之列,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古文的缩写、续写、扩写训练。比如让学生想象扩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诗的景象,有的学生写道:这是一个阳春三月的早晨,村口晓风吹拂,杨柳依依,我即将告别亲人去戍守边关了,这如烟的柳色消融在每个人的心中——那么,由古诗词演化而来的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有机地积累起来。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有兼容并蓄、广泛积累、融会贯通,写作之泉才会永远保持澄清如许!

让传统游戏走进学生生活

让传统游戏走进学生生活 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能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引导儿童认识客观世界,促进儿童身 心的发展,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是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有力手段。如老鹰捉小鸡、丢 手绢、捉迷藏……这些耳熟能详的童年游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友爱互助,能愉悦儿童身心,是发展多种才能的综合锻炼活动。 一、游戏有助于学校、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游戏可以成为学校、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生活中,许多学生常常专注投入地沉 浸在手机的世界中,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所,他们与同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了,即使长久 相聚一次,也没时间聊天互动,而是一人一机,沉浸在自己的游戏或网聊中,令人担忧。游 戏简单,学生能很快融入其中。在家庭里,家长可以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 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学校的发展状况; 在社区中,好玩的游戏自然地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 儿童时代的身心健康往往与长大成人后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联系在一起。对于现代 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游戏, 学校、家庭、社区,有了共同关心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教育观念有了一致的 变化,教育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二、游戏有利于学生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多数游戏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或者优美动听的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 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游戏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玩“顶锅盖”游戏时, 要求至少两名学生玩,一名学生手心朝下,其他学生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学生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不 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三、游戏有利于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 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游戏一般都 需要若干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许多游戏都有 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情趣的游戏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 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学生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 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等。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学生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地产生“领袖”、自然地淘汰“领袖”。因此学生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 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四、游戏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地发展,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其中,加强学生的品 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 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德育,不能为学生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那么,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 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在我们中国,加强德育,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更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游戏中编配的部分儿歌对学生良

让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生活

让生命教育走进学生生活 教育是教人做人的工作,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教会学生树立“生命第一”的观念尤为重要,关注学生的健 康,关注学生的生活就不能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从以下几点上好“生命教育的缺失”课。 一、结合“汶川地震”上课 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和随之而来的救助行动对中国人情感冲击和心灵的震憾是前所未有的。为此,我为学生上了《生命最可贵》,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在废墟中挖开倒塌的房屋救护伤者。只见一位已经停止呼吸的母亲仍保持着用身体掩护身下儿童,而身下的4岁儿童生命犹存。教育学生懂得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意义。着重向师生讲明:作为生者更应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敬业乐群,奉献社会;作为老师,更应恪守本业,为人师表;作为学生,更应勤奋好学,报效祖国;作为学校中人,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心手相携,尽己所能,为校争光。 二、在社团活动中丰富生命的内涵 只有当一个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掘出内在的潜能,实现自由而充分的,持续而富有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并把学习当作自我需要、自我实现教育才能成功。为此,学校开展了多项活动,努力使学生的个性、天性在校园大放异彩,一是不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学生,不单纯以分数去评价学生,二是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并给学生学习选择权和时间支配权。学校成立了十多个学生社团,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其中,心理社团除了在每周一次的活动中,教他们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之外,经常组织有趣的心理游戏或活动,还让学生轮流对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较普遍的问题,如: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和预防、考试焦虑等问题进行专题的调查和访问,然后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或所感所悟通过学校广播介绍给其他同学。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而且,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完善。有的学生,本来性格非常孤僻,渐渐的,变得合群了,也会主动去关心同学了;还有的学生,原来很自卑,逐渐恢复了自信,也乐于展现自己的能力了。

立足学生 走进生活

立足学生走进生活 周巷镇云城小学赵燕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教材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生活作为依托,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创设开放、自由、活跃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则。 一、贴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原来只是纯粹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为无论哪个教师讲得再生动、再精彩,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热切地探讨问题,自觉地接受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领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室是学生最亲切、最熟悉的地方,这里有他们的汗水,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荣誉……教授《班级风景线》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闪亮的风景线,然后与投

缘的学生组合成一组,最后一起讨论交流自己之所以选择它的理由。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就投入到探讨中来了。他们口若悬河,各抒己见,可以说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最后,我和他们一起总结:教室的角角落落有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要美化我们的教室,热爱我们的班级。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来引导他们学习,使其在情境中进行探究性思维活动,逐步获得感知,进而提升道德素养。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在上《当好小主人》这一课时,针对不同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1、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聚会,庆祝自己的生日。2、父母的同事打来电话,可父母不在,回来后,你进行转告。3、亲戚打电话邀请你们一家去玩。4、你在马路上看见旁边的一处房子着火了,打电话求援。学生们根据情境,进行不同的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电话铃响2-3声时去接比较好;记录电话号码时最好向对方复述一遍;接听电话开始要说“您好”,结束要说“再见”;为尊重对方,最好等对方说完后再挂电话等。在涉及火警电话时,让学生明白要说清楚事发地点,火情的大小,同时也告知学生110、119、120等电话的用途,并反复强调不能随便拨打这些号

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让德育走进学生的生活 发表时间:2009-03-16T09:25:20.920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08年第12期作者:阮洋 [导读]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在生活中让学生生命潜能得到释放,创造精神得到激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摘要】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在生活中让学生生命潜能得到释放,创造精神得到激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关键词】德育;生命潜能;创造精神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接受教育,接受磨练,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学校德育如何走到儿童生活中去呢? 1.德育应充分释放儿童的生命潜能 生活德育观倡导德育以活动为中心,一切德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德育过程中,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主张尊重他们,解放他们,关心爱护他们,通过创设有利于他们全面、主动发展的多种多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他们的生命潜能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培养学生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体系。 1.1 注重发扬主体精神。每次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合作,品尝成功的快乐。如我校的“做自立小主人活动”,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自理、自立,培养主人翁意识,并使每个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他律”和“自律”,既学会自我评价,又学会自我调控;既学会管理自己,又学会管理别人,真正达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1.2 注重坚持全体参与。开展各项活动,通常是好学生锻炼和提高的机会特别多,相反,一般学生大多只充当配角。我们应抛却浅薄的功利观,走出应付中心工作的任务式小圈子,真正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努力唤醒蕴藏在这些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他们身上最优秀、最灵动的天性。我校在“雏鹰争章”活动中,教师能洞察儿童心理,成功地在班里设立水长、花长、灯火管理员、师生悄悄话传递员,定期评选班级的“卫生功臣”、“作业标兵”。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很好弘扬,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学生同样表现得生龙活虎。1.3 注重良好环境的创设。学校的一切活动,如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做到德育活动系列化、制度化、阵地化,努力构成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环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实现潜移默化。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晨会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自主晨会活动研究,开创了“生活万花筒”、“欢歌一曲”、 “知识爆米花”、“实话实说”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栏目,为学生喜闻乐见。班队活动也根据学校、级部、班级特色,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天降大雪,带领学生赏雪、画雪;春风送暖,和学生一起在户外开展自护、自救的演习;组织学生写友情劝诫信,帮助好朋友一起改正一个缺点。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德育应激活儿童的创造精神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充当着德育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监督者,而受教育者则成为配角甚至看客,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师生的创造性,德育便如一潭死水,何以能育人? 2.1 要有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首先,淡化教育痕迹,创设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环境,使德育教育成为一种非常开放的信息、情感传递过程,师生在共享教学民主的愉悦中教学相长,这是创新的前提。其次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敢持己见,注重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并促使其外化为各种创新能力。再次,要注重德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胆剔除一些会削弱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落后保守的观念,融入现代意识,让德育更生动活泼更具现代意识。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上所讲的德育案例是有限的,不能包涵生活中的一切,更不能预见到未来,未来的发展只能靠学生自己去辨别。2.2 应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如“活动生成模式”,先是教育者发现或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生活中关于发展的问题,并从中捕捉或提炼德育活动主题。然后提供机会、场景让学生去见识、接触这一方面的所有问题,即把问题化开去,从中找共性的教育因素。随后,注意引导,并指导学生抓问题的实质,寻求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 上述几个环节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必将成为创造性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成为不断生成新的德育教育点和德育活动契机的过程。这样,德育目标不断由一个个活动的真实进程丰富着、推进着。生活、活动不断交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自我教育者,创造的火花不时被点燃,主动探究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也得到培养。

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发表时间:2012-04-18T10:04:01.060Z 来源:《数学大世界(教育导向)》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雪[导读] 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河南省邓州市穰东初中李雪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 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春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面对着低年级的小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要去春游了,你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到商店去买吃的!”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购物方案设计开始了。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方案,计算着钱数。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当春游购物方案设计在孩子们兴奋之中落下帷幕时,老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选择,其实,大家说的、做的、算的都离不开两个字,那就是“数学”!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三个小动物骑着不同形状轮胎(圆形、方形、椭圆形)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趣十足地猜着谁能拿第一,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学生从鲜活的生活化情境中,得出圆的中心就是圆心。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老师带学生来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估测:10 米,15 米大都数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一根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哪个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在这就用上了”。 例如,学习百分数时,教师事先组织学生注意看报,看电视,搜集具有现实意义的关于百分数的数据,从学生收集的素材中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学习百分数的知识。这时学生学习到的关于百分数知识,是从生活实际中得到的,当生活实际中有关的情境再现时,学生就会产生用百分数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如在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 如在教学数学图形的对称性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用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展示美丽、雄伟的杨浦大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引领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引领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马永仙 2011年,《品德与生活》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①新标准强化了教学过程中儿童的主体作用,要求将学习和生活打通,教师作为指导者、引导者参与到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在这一标准下,课堂教学和儿童的生活的界限需要去除。因此,如何引领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并学会分辨是非,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每个授课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多年从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效果良好。摘要简述几点,祈请同行指正。 1、让学生走进社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陶先生的话旨在强调,从教育的角度看,整个社会生活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舞台,不能将教育限定在某一范围内,特别是书本或课堂。从此出发,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光从书本延展至整个社会生活。而引导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第一,教师直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第二,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及其家长等长辈共同完成。由于第一种方式存在着教学秩序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在教学中我较常使用第二种方式。 二年级上册《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教学中,课前提出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跟随父母或长辈到市场去实地调查当地的农产品,并把调查的物品名称、产地、价格记录下来。课堂上,将同学们的调查表逐一展示出来,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给出提示,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学生们明白到同一产品,它的价格会随着时间、产品的质量、产地、售卖地点的不同而产生价格上的差异。另外,也掌握到每种产品都有它的用途。 二年级上册《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教学中,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让他们在父母长辈的陪同下到当地的风景区游玩,并把最能代表景区特色的景点通过相片或视频记录下来,并制成PPT或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感受所在地区的美。那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学生带来了不同特色的景点,而在学生推介景点的时候,没有去过的学生非常认真听,而去过的学生不断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这节课,

走进学生生活,强化体验式课堂参与

走进学生生活,强化体验式课堂参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为课堂体验式教学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建生活化的作业模式等三方面探讨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以期实现走进学生生活、强化体验式课堂参与的目标。 标签:走进生活;体验式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活动;作业模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也符合新课改新理念的教学要求。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和事物有一探究竟的动力,这也是体验式教学得以教学的基础。因此,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当中,《道德与法治》课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强化体验式课堂参与,使学生对道德行为产生认同感,强化其对法治方面知识的理解。那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社会生活当中,离不开法律规范的约束和社会公德的制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存在。例如,一些社会热点新闻可以让人们参与道德的构建和评判,人们耳熟能详的刑事案件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又如,可以让学生看CCTV中的《今日说法》栏目,也可以看诸如《金牌调解》类的节目,让学生观看后讨论其中的是非曲直,从而增强其法治理念和道德评判能力。 大部分同学在城市交通中需要坐公交车,而公交车上的标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社会道德规范。例如,公交车上设立的爱心座椅,充分体现了对老幼病残孕群体的照顾,号召乘客给老人让座也是一种社会公德的体现。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前,很多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较为薄弱,认为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是成年人的事情,甚至认为自己不需要对违法乱纪的行为承担责任。通过生活化的案例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大部分同学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小学生本人由于年纪小,无法承担刑事责任,但学生的监护人即学生家长却必须为孩子的错误行为买单,承担管教与监护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会更加自觉地遵规守纪,遵从社会道德与法制的行为规范。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央视热播的节目,普法栏目剧是一档由情景剧引申出法律知识的节目,具有趣味性强,生活化气息浓郁的特点,因而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采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是一种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注意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