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

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

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

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

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

教。随着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

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烬投河。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

下围彩色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

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印度斯坦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爆发印度和

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

反英大起义,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K.马克思、F.恩格斯的关切和重视。1947年印度斯坦人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喇绣及

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著称于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2.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

南亚使用达罗毗荼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属不同人种类型。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以及坎纳拉人等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多信印度教的湿婆教派。对其起源,学术界意见不一。一般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从地中海沿岸或小亚细亚进入印度的,使用达罗毗荼语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滞留部分。原有相当高的文化,闻名于世的莫亨觉达罗和哈拉巴文化(现在巴基斯

坦境内),即达罗毗荼人所创造。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本来就是

印度的土著民族,发源于今泰米尔纳德地区。游牧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迫使达罗毗荼人南迁或逃往其他地区。目前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均较发达。

另有一些较为原始的民族虽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响,而且使用达罗毗荼语言,但主要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维达类型(如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及贡德人等)和尼格利陀类型(如马勒尔人、潘尼安人、卡达尔人等)。他

们的经济、文化均很落后,许多尚处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靠采集和射猎为生,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民族学家有时称

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种人来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

3.泰卢固人(Telugu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有人认为泰卢固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

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姓。但种姓界线不如其他地区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见交错从表婚),寡妇不许再嫁。人死后在河边火化,余烬投河。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芒果等,部分人从事渔业。男人喜穿无领肥袖长衫,缠一宽大围裤,包头布,留翅胡;妇女穿纱丽,无论贫富,从头到脚戴满各种首饰,吊一大鼻环,用蕃红花或姜黄把全身染成黄色,有的文身。

4.马拉地人(Marath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为“马哈拉施特拉人”、“马拉塔人”。约有50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邦也有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马拉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人信耆那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与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混合,并吸收拉杰普特人、古贾尔人、阿赫尔人等成分逐渐形成的。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摩诃喇陀国,1674年建立强大的马拉塔帝国。1775~1817年间数次发动武装斗争,反抗葡、英入侵,失败后遭受殖民统治。1960年建邦。种姓制度甚严,分为三大部分,即阿斯尔马拉地、贡毕马拉地和贡格利马拉地。阿斯尔马拉地人自称是上层拉杰普特人的后裔,过去多是封建地主和王公贵族。其他两部分被认为是下层马赫拉塔人的子孙,历来当农民、牧民、仆役和兵士。三部分人之间原则上互不通婚。马拉地人文学、艺术历史悠

久,早在13世纪已有本民族的文学书籍。农村居民爱穿紧袖或短袖无领衫,缠大头巾;城市男子爱戴黑圆帽,留翅胡,妇女

穿方格纱丽。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小麦和豆类。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广大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

5.泰米尔人(Tamils)

南亚民族之一。约478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以及斯里兰卡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南非的印度侨民中,亦有为数不少的泰米尔人。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罗门外,都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使用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有独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种姓制度森严;少部分人信基督教。有的印度学者认为,印度南部的古老居民最早是尼格罗人,后来是原始澳大利亚人,再后是达罗毗荼人。最后,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达罗毗荼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中的祭司结合,形成婆罗门种姓。

泰米尔人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焦尔(旧译朱罗)、邦迪耶(旧译潘地亚)、杰尔(旧译其罗)等国。13世纪入侵斯里兰卡,在其贾夫纳地区建立王国。14世纪为维查耶纳加尔王国的一部分,17世纪分裂成许多小王国。泰米尔人长于建

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对印度南部、

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数学、医学亦有很高成就。经济因地而异,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

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

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妇女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咖啡。盛行姑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习俗。人死后行火葬。

6.古吉拉特人(Gujarat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旧译“瞿折罗人”。约3260万人(1978),

主要居住在古吉拉特邦境内,其他邦也有分布。基本属欧罗巴人种,但混有达罗毗荼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成分。使用古吉拉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梵语词汇占40。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纪曾建立国家,中国古称为“瞿折罗”、“胡茶辣”。19世纪上半叶遭英国殖民统治。印度

独立后于1960年单独建邦。近几十年来,不少古吉拉特人成为印度政界有影响的人物,民族运动领袖、圣雄M.K.甘地即

其中之一。古吉拉特人分拉吉普特、古贾尔、婆罗门和吠舍四大种姓。实行种姓内婚。农村主要穿围裤、头包大头巾。城市多穿无领长袖衫或衬衣,外套紧领长衣或西服,戴黑尖帽

或甘地帽(船形白帽)。妇女主要围裹纱丽。城市居民以面食

为主,大米为辅;农村的则以高粱、粟米为主食。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棉花等。部分人以经商为业。爪哇的印度商人,日本的印度珠宝商,多为古吉拉特人。印度的大工业、电影业、戏剧业以及海上贸易,大多也掌握在古吉拉特人手里。

另有部分古吉拉特人分布在巴基斯坦、东南亚、非洲等地。

7.坎纳拉人(Kanarese)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坎纳达人”。约3000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卡纳塔克邦,与之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使用坎纳拉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有人信仰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保留母权制(见母系氏族制)残余。分婆罗门、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罗4大种姓。婆罗门属社会上层。沃克林人数多,有影响,自称是刹帝利的后裔。林加耶德意为敬奉湿婆林加的人,原是一个宗教派别,后来才形成一个种姓,他们有文化,善于经商。首陀罗人数最多,原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后来成了婆罗门和沃克林的奴仆。首陀罗分许多支,其中不少至今仍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坎纳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缠围裤,上身披一布单。在正式场合穿黑色长外套,包带金边白色头布。工人多戴皮帽。农民喜在腰间插一把匕首。妇女穿紧身胸衣,缠彩色纱丽,脖颈、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红花和姜黄涂成黄色,牙齿染成黑色,头发一

半盘成圆形发髻,一半散在发髻四周,再插以各种鲜花;全身戴满各种首饰。

8.旁遮普人(Punjabis)

南亚民族之一。约700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及印、巴其他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蒙古人种血统,典型的旁遮普

人高大魁梧,肤色稍白,略带褐色。使用旁遮普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用锡克教师尊创制的古鲁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母。不少人通用乌尔都语和印地语。旁遮普人大体由4种人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后来进入旁遮

普地区的希腊人和塞种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②贾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内。③拉杰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贾斯坦人的后裔。④古贾尔人,古代自克什米尔迁入,其上层

多属刹帝利种姓。

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境内多信印度

教和锡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实行种姓内婚,死后火葬。信仰伊斯兰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兰教习惯通婚,死后土葬。近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发展,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纺织、陶器、地毯工业和木刻也很发达。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刹帝利)种姓则多从事商业。农民通常穿无

领长袖布衫,缠围裤,包长头巾。逢年过节和婚嫁喜庆时,则穿丝绸衣服,头巾的一端或两端垂在耳上。城市妇女穿肥腿长裤、

单衫,披披巾。妇女善于绣花,披巾上常绣各式花色图案。以面食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奶酪。旁遮普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

9.比哈尔人(Bihar)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境内,孟加拉邦和北方邦亦有分布。约5635万人(1980)。属欧罗巴人种,混有达罗毗荼人血统。使用比哈尔语,被称为孟加拉语的姐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比哈尔人的居住地曾是佛教中心,故一度多信佛教,以后佛教衰落改信印度教;12世纪末开始,部分比哈尔人皈依伊斯兰教。分婆罗门、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首陀罗6个种姓,种姓制度森严。实行种姓内婚,普遍早婚。人死后行火葬。长子和幼子分别为父亲和母亲主祭。平时只穿围裤和无领单衫,特殊情况才穿长夹衣和紧腿长裤。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作物以水稻、豆类杂粮为主。多食大米;山区有的靠白薯、高粱或豆类度日。由于比哈尔人一般贫穷,所以不少人去孟加拉、奥里萨、阿萨姆邦谋生,充当骑警、交通警、茶园工人等。

另有部分比哈尔人分布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10.拉贾斯坦人(Rajasthan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26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境内,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

拉贾斯坦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属毗湿奴派;少数信耆那教、伊斯兰教或基督教。拉贾斯坦人有时被误称“拉杰普特人”(意为“王族”),其实,正统的拉杰普特人为数不多。除拉杰普特外,在拉贾斯坦人中还有婆罗门、柯德利、查兰(即帕特)、迦耶斯特和马哈金5个种姓。拉杰普特种姓自古以来多属王公贵族。其余几个种姓的人多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其他行业。但马哈金种姓的人主要从事工业和商业,相当富有,在印度经济和政治领域颇有影响。加尔各答是他们的中心,那里的房产和商业有一半掌握在他们手里。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拉贾斯坦人手工业发达,金属工艺品、地毯、陶器、骨刻都很出色,建筑、彩绘以及民间歌舞都有较高造诣。男子上穿齐腰坎肩,下缠围裤,头包布巾(包法各异,从头巾上大体可以辨别出

他们所在的地区和种姓)。妇女喜穿花布围裙和紧身半袖短上衣,披一纱巾,腹部裸露,几乎不穿纱丽,但从头到脚佩戴各种

首饰。拉贾斯坦人的主食是玉米、高粱等;富人吃面粉、大米;多数人吃素食。

11.马拉雅兰人(Malayalam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约2134.7万人(1980),分布在喀拉拉邦境内。绝大部分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马拉雅兰语或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有独特的圆形体字母。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普遍敬奉蛇神。历史上雅利

安人进入喀拉拉地区后,与当地达罗毗荼人发生混合,形成马拉雅兰人中的婆罗门种姓及部分中间种姓(既非婆罗门,又非首陀罗)。中间种姓在寺庙里做服务性工作,靠婆罗门施舍度日。其余的人都属首陀罗种姓。首陀罗中地位最低的是各种工匠、农民和渔民。此外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之中又有高低贵贱之分。约在8世纪末,阿拉伯商人来到喀拉拉定居,同当地妇女婚配,其后裔就是现在姓茂布莱的穆斯林。其中有些人经营商业或从事政治活动,有钱有势。公元初年前后,马拉雅兰人曾建喀拉拉国,后不断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赢得国家独立。1956年建语言邦。马拉雅兰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绝大部分男女受过教育。喜欢穿洁白的衣服。男缠围裤,披布单;女穿纱丽。一般以大米为主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12.奥里亚人(Oriya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乌里亚人”。约2193.4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奥里亚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并受泰卢固语和马拉地语影响。有近似孟加拉文和梵文天城体字母的圆形体文字。主要信仰印度教,属毗湿奴派;少数信基督教。奥里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达罗毗荼人,曾建立强大王国。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其地,逐渐与之融合,形成奥里亚

人。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羯陵伽国,后相继并入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王朝版图。印度独立后单独建邦。分婆罗门、坎代德、戈拉腊、拉柬尼耶和首陀罗5个种姓。种姓制度不严,种姓地位可升可降。实行种姓内婚。包办婚普遍。高等种姓寡妇不得再嫁。人死后行火葬。奥里亚人大多从事农业,

以种水稻为主。擅长首饰加工和石刻工艺。一般穿无领上衫,缠一围裤,披一布巾。

13.阿萨姆人(Assamese)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自称“阿霍米亚人”。约1462.5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阿萨姆邦。阿萨姆地区的最早居民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体质特征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部落相近。后来,达罗毗荼人进入,与之发生混合;而后蒙古种人、雅利安人相继到来。他们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阿萨姆人。阿萨姆人一般肤色呈黄色或黑黄色,身材矮小,面部有明显蒙古种人特征。使用阿萨姆语,属印欧语系印

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但受藏缅语影响很大。有以梵文天

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敬奉克里希

纳神和象征力量的湿婆神、迦利女神。男女婚姻自主。人死后行火葬。多以务农和畜牧为业,种植水稻、棉花等。男子只穿围裤,冬季肩披布单;妇女穿长统裙,缠胸巾,头上和肩上披

纱巾(城市妇女多穿纱丽)。多以大米为主食,尤喜喝茶。

14.锡克人(Sikhs)

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约1040万人(1978)。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但混有蒙古种人的特征。使用旁遮普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其文字用锡克师尊创制的古鲁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母。原信印度教。自15世纪末叶旁遮普高僧那那克师尊创立锡克教派以后,才出现锡克人之称。锡克教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曾同莫卧儿王朝进行长期武装斗争,19世纪初曾建立独立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萨特累季河到开伯尔山口和从信度河到克什米尔的广大地区。1845和1848年曾英勇抵抗英军入侵。1966年建立以锡克人为主的旁遮普邦。现代锡克人男子都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青年人尤爱将头巾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少数人从事放牧。另有部分锡克人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国。

15.孟加拉人(Bengalis)

南亚民族之一。约13870万人(1978),大部分分布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小部分分布在缅甸、尼泊尔等地。使用孟加拉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孟加拉国的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多信印度教,主要敬奉迦利女神、地神、龙神、

村神、家神等。印度学者认为,孟加拉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尔后有使用藏缅语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有与达罗毗荼人混血的雅利安人迁入。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9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1757年起遭受英国殖民统治。1947年分属东巴基斯坦和印度。1972年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与西巴基斯坦分离,成立孟加拉国。

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有种姓制度,分婆罗门、维迪耶、迦耶斯特和首陀罗4个种姓。婆罗门种姓的社会地位最高,维迪耶种姓次之。迦耶斯特种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出了许多社会活动家和宗教领袖,甚至有许多迦耶斯特人戴上了只有婆罗门才能佩戴的圣线。首陀罗是社会地位最低的种姓,包括工人、农民、手工艺人、佣人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人仍有种姓残余影响,其中专门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盖瓦德人占孟加拉人口的绝大多数。

孟加拉人城市居民爱穿无领宽袖长衫,披布单或绸单。妇女穿纱丽,盘发辫,插鲜花,戴首饰。伊斯兰教徒死后行土葬,印度教徒死后行火葬。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人口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

16.桑塔尔人(Santal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有447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比哈

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尤以比哈尔邦桑塔尔帕加纳斯县最为集中。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杂有欧罗巴

种人血统。使用桑塔尔语,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不少人亦讲相邻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奉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盛行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每家均供有祖先灵位。社会处在父系氏族(见父系氏族制)阶段,共分7个图腾氏族。村长世袭,负责收税、管理土地、调解纠纷、核准婚姻。大家族和小家族并存。男子行成年礼,左臂烙烫印记方能得到社会承认。盛行服役婚和女子单方闯入婚,常见从妻居现象。双方只要一起撕破一片沙尔树叶即可离婚。死者一般火化,头骨余烬分交亲友收藏一定时间,然后洗净、涂红,部分用陶罐掩埋,其余投入河中。生病时巫术和医药并用。分卡斯库哈德(王族)、穆龙哈德(祭司)、沙兰哈德(兵士)和马鲁迪哈德(农民)4个种姓。革除教籍是严厉的惩罚。被革除者不许使用火和水,不得进入神庙,甚至没

有结婚和参加仪式的权利。桑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辅以射猎和采集。不少人在茶园和工矿企业做工。桑塔尔人能歌善舞。

另有部分桑塔尔人分布在孟加拉国。

17.克什米尔人(Kashmirian)

南亚民族之一。约280万人(1978),居住在克什米尔,分别受

巴基斯坦和印度控制。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多数人高鼻白肤,但部分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使用克什米尔语,

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中亚的塔吉克语等有密切关系,同时

也吸收了大量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普什图语和旁遮普语的词汇。使用波斯文字母、夏尔达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克什米尔人历史悠久,4~8世纪佛教文化高度

发达,曾有许多僧人到中国传教。中国古称其地为“宾”、“失密”、“迦湿弥罗”。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分人信

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徒一部分是外来的,一部分是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他们有4大家族,即赛义德、谢克、莫卧儿和帕坦。其中谢克家族人数最多。受印度教风俗习惯影响较深,崇拜和尚、修道士、圣人、食僧,迷信巫术、鬼魔、咒符,甚

至姓印度教的姓,如潘迪特、克其鲁、罗纳、多姆等。教内通婚,多为一夫一妻制,仍有深闺制残余。人死后行土葬。印度

教徒,系从印度河流域迁徙而来。多为婆罗门种姓,被称为潘

迪特,一半住在斯利那加城,一半散居农村。他们中不少人成

为克什米尔的政治家、地主、学者、祭司、教师、国师或王宫官员。他们在今天北印度的学术界,以及印度的行政部门、教育界、政界、某些商业领域,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喜欢自称克什米尔婆罗门。实行种姓内婚,高种姓中仍不许寡妇再嫁。人死后行火葬。克什米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次之。毛纺、木制工艺以及金属加工等手工业发达。喜饮绿茶,茶中放盐。穷苦人家爱吃茶煮玉米粥。男子一般穿肥袖长衫和宽腿长裤,头顶后部戴一小

圆帽。妇女婚后喜戴项圈,两耳垂挂众多耳坠,常需用线系在

头发上,以承重量。

18.比尔人(Bhil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有25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有的与维达人相近,有的具有尼格利陀人的特征。使用比尔语,受古吉拉特语影响最深,一般视作古吉拉特

语的方言,同时也受拉贾斯坦语、坎德西语和马拉地语的影响。多信印度教,同时保留万物有灵信仰;部分信伊斯兰教。有些

教徒不吃任何白色东西。20世纪初曾出现巴迦提教,崇拜室利·罗摩,宣扬苦行和正义,后遭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他们有自己的上帝创世造泥人和洪水传说。比尔人分为许多部落,大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曾统治拉贾斯坦的一些地区,后又参加拉杰普特军队与莫卧儿作战。几次举行抗英起义。1916年曾

在贾塔兰普尔和班斯瓦达建立王国。现正迅速被拉贾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同化,以低种姓身份进入印度教社会的“主流”。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粗放,部分仍行刀耕火种。作物有

水稻、玉米、豆类、蔬菜等;兼营采集和渔猎。严格实行部落内婚和氏族外婚,允许交表亲,常见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女

子无论婚否,均可单方闯入男家,宣布与其结婚,按习俗规定,

即使有妇之夫也不应拒绝。盛行一夫多妻。人死后火化,立石碑纪念。

上海市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2000年以来,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来上海工作、学习、定居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的总量与分布 1、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显示,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7.56万人(不包括其他未识别的民族和外国人入籍中国的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的10.36万人增加了17.2万人,增长165.9%(见表1),大大高于全市人口增长速度,各个民族的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人口比重来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2%,与“五普”的0.6%相比明显提高。目前,上海少数民族个数达到55个,覆盖了国内所有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特点 (1)回族人口最多 在上海的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在2万人以上的有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8.3%)、土家族(12.2%)、苗族(11.4%)、满族(9.1%)和朝鲜族(8.1%)。人口数在20000人以下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壮族、蒙古族、侗族、彝族、布依族和维吾尔族。其他民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下,有的民族甚至仅几个人(表2)。

(2)少数民族人口从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从区域分布来看,除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少数民族人口有所下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中心城区相比,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更加明显。与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量超过1万人的区有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青浦区,其中增量最大的是浦东新区,增加了4.3万人,目前浦东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比重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21.2%。增幅最大的区是松江区,增长了16倍以上。不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郊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49.7%,比2000年提高23.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向郊区扩散的趋势十分明显(见图1)。 图1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二、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概况 1、性别比相对均衡 2010年,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8,比全市人口性别比低5.61,比“五普”时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高4.34。 2、少数民族年龄结构相对年轻 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降一升”的趋势,即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比“五普”时分别下降2.7个和4.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则上升了6.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老少比为29.9%,与全市总人口的老少比117.6%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在年龄结构上比较年轻,其老龄化程度远低于全市总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见表3)。 表3 上海少数民族人口和全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单位:%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及分布图(DOC)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人口分布背景介绍 编辑 分布特点

编辑 人口数目 编辑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分布地区 编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达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2%;草原面积30000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5648万公顷,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52.4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4.46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65.9% 。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基本政策 编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1947年5月,中国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相继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 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中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基本上相适应。 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明显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1953年7月1日为3532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

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 的土地上。 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区 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云南省。 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辽宁省,北京市,黑龙江省,天津市,吉林省,陕西省。 藏族西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云南省。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 苗族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广东省,湖北省。 彝族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布依族贵州省。 朝鲜族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满族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 侗族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瑶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四川省。 白族云南省,贵州省。 土家族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哈尼族云南省。 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 傣族云南省。 黎族海南省。 僳僳族云南省,四川省。

佤族云南省。 畲族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广东省,安徽省。 高山族台湾省,福建省。 拉祜族云南省。 水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乡族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纳西族云南省,四川省。 景颇族云南省。 柯尔克孜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 土族青海省,甘肃省。 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仫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羌族四川省。 布朗族云南省。 撒拉族青海省,甘肃省。 毛难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仡佬族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锡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阿昌族云南省。 普米族云南省。 塔吉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怒族云南省。 乌孜别克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俄罗斯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鄂温克族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 德昂族云南省。 保安族甘肃省。 裕固族甘肃省。 京族广西壮族自治区。 塔塔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独龙族云南省。

印度民族舞蹈

印度民族舞蹈 印度人跳舞的传统由来已久,关于舞蹈的起源,还有这么一段传说。 本来舞蹈是只有神才能享受的,人间并没有。一天,雷神因陀罗在叫仙女乌尔沃西跳舞。她人虽在跳,心里却默默地翻腾着对贾因得(当然也是天上的仙人)的情爱,不由自主地向贾因得暗送了一个秋波,这一下不得了,触犯了天条,被罚到尘世托生。贾因得也因株连而遭贬。被赶到尘世变成了一根竹子。但天神最后结了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在尘世相会,就可以再回到天上。而乌尔沃西将舞蹈带到了人间。在一次节日中,人们为了感谢乌尔沃西带来的舞蹈,送给了她一根竹子,而这根竹子正是贾因得所变。于是处罚结束,两人返回天上。而舞蹈也从此在人间流传开来。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时期,经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罗多牟尼用梵文写就的《舞论》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舞蹈的论著。 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已有180种形式之多。世界许多舞蹈家,光是学习其中的一种就耗费了一生的精力。 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浓厚。在演出时,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湿婆的雕像。 “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误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拾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绸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名叫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蹈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踞的宗旨。” 印度古典舞有六大派: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库奇普蒂舞(Kuchipudi)、奥蒂西舞(Odissi)。 婆罗多舞(Bharatanatyam) 婆罗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古典舞蹈,起源于吠陀时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起初这种舞蹈是在庙宇里跳的。当时有一些被称为“戴舞达西”(神的女仆)的少女,从小被送入寺庙,以后一辈子唯一的使命就是为神献舞。后来这种舞蹈渐渐流传到了庙宇之外。 “婆罗多舞追求人类精神与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纯粹之舞、精神之舞、灵魂之舞,在舞蹈中通常表现为男女主人公进行对话,女主人公代表人类精神而男主人公代表宇宙精神。这种关系通常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女主人公渴望与所爱的人团聚表现出来。” 这种舞蹈形式以卡纳塔克体系的音乐为基础,讲求音调、节拍、表情和谐统一。通常由一名演员(女)独舞,台侧有五人协助演出。这个六人乐团经常由演奏铙钹的宗教师傅率领。舞者作为乐团的中心负责综合表演,打击乐由演奏姆里丹鼓的鼓手负责,歌曲的旋律伴奏还有笛子、小提琴或印度七弦琴。(小提琴的加入是近200年的事) 五人乐团 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印度民主的发展史

印度民主的发展史 题纲: 1、印度民主的起源 2、印度民主的发展 3、印度民主的现况 印度民主一直充满争议。有人认为印度成功转变为民主国家是历史奇迹,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大失败,因为民主阻碍了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印度民主到底成功与否?阿图尔·科利主编的《印度民主的成功》给出了答案。书中集结多篇论文,围绕权力在印度的分配方式,从印度民主的起源、巩固与深化三个方面进行解释论证,最后认为印度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即在没有完全排除边缘阶层的情况下,社会中强势集团的利益亦得到满足,故此,印度民主是成功的。当然,这种以论文集方式进行论证有其局限,还原至印度现场方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印度民主的起源 印度民主是英美民主的混合物,其基本特征是议会至上且服从印度宪法和司法审核。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印度国大党争取民族独立有关。 印度是英帝国的基石。为让印度更好地服务英帝国利益,英国人一方面采取“分而治之”,另一方面用英式政治思维管理印度。正如维多利亚女王所指示的那样:“在印度的统治,不要破坏印度当地风俗、习惯和信仰,要做印度的管家。”

久而久之,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模式是:(一)英国议会指导印度事务部,而后者负责英属印度帝国事务;(二)英属印度帝国分为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英属印度设省,由英国人任省督进行直接统治,而印度土邦与英王是宗主关系,共有五百多个土邦;(三)印度总督代表英王管理印度,故印度殖民政府由总督、议会和法庭构成,议会分为英属印度事务议厅和土邦事务议厅,议会有立法权,但服从总督和法庭的监督与审核,与此同时,总督不能越权于议会与法庭之上,所谓“总督在议会,总督在法下”。英国的这种管理方式,对印度民主的形成影响深远。 1860年以后,英国人有意增加印度人参与管理印度事务,除多次出台《印度议会法案》外,还建立起印度文官体系。在此背景下,1885年,印度国大党诞生,并誓言致力于印度民族独立;1906年,穆斯林联盟成立,誓言保护印度穆斯林的利益。一战以后,国大党领导人接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向英国人要求“自治”。甘地深知英国人“管理”印度的特点,故天才般地发明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通过这种方法,甘地轻而易举搅动起印度下层人民起来反抗英国人,并且也让他们认识到:当他们共同致力于一件事时,他们的力量无穷。这奠定了独立后印度民主走向深化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英国人准备将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变。1935年,英国议会颁布《印度政府法案》,明确规定要组建印度联邦,以便将来授予印度自治领地位。这激起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纷纷开始扩大阵营,因为她们都想在未来印度联邦政府中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我国少数民族虽然人口少,但分布地区很广,居住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河北、湖北、福建、台湾等省区。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一、地域广大,人口稀少。许多少数民族住在山区、高原、牧区和森林地区。二、物产资源丰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大都位于我国的边疆,属于国防要冲。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而引起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民族分布形成了各民族又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居住的状况。有些少数民族既有一块或几块聚居区,又散居在全国各地。大约有一千多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乡镇和乡村。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方面,不仅相互影响,而且都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域却相当广阔,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宁夏、内蒙古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分布也有“小聚居”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其具体分布大致情况如下:

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但以辽宁省为最多;其次有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新疆、甘肃和北京等省、市、自治区。朝鲜族主要集中于吉林省;其次有黑龙江、辽宁等省。现在最大的聚居区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同江、抚远和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则有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多与蒙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回族分布全国各地,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集中,其次则有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保安族和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维吾尔族大部分聚居在新疆天山以南、伊犁地区和北疆各地。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族都居住或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甘、青、川、滇四省。门巴族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南部。珞巴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境内。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二省,少数在贵州、广西等省(区)。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云南等省。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印度号称人种博物馆,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

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 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 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

印度近现代历史简介

殖民 包括:英属印度、法属印度、葡属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英国征服印度的殖民战争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这个商业贸易企业由于莫卧儿帝国的分裂而得以步步蚕食各独立印度王公的领土,最后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早期东印度公司尚不能与帝国政府直接对抗,但成功地利用个人友谊从穆罕默德·法鲁赫·西亚尔皇帝手中获得贸易特权。在西亚尔死于宫廷阴谋之后,一连串短命的皇帝先后上台,帝国陷入混乱,偏远的省份纷纷独立。马拉塔人的力量十分强盛,

他们从帝国手中夺取了拉贾斯坦、古吉拉特等地;但内部斗争也损害了他们,使其从统一的王国变为松散的联盟(马拉塔国家联盟)。1739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入侵,焚掠德里,并割走了印度河以西的所有印度领土。此后阿富汗的统治者艾哈迈德沙阿又多次侵略印度,特别是在1761年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印度本土唯一有希望取代莫卧儿人建立强大政权的马拉塔人也遭到 他毁灭性的打击。这些事件在客观上为东印度公司建立殖民统治创造了便利。由于印度国内的各种力量均遭重创,英国人有可能动用武力来实现目的。1757年,英国军官柯拉夫在普拉西战役中打败了得到法国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道拉,使孟加拉成为东印度公司的傀儡,为征服整个北印铺平了道路。在1764年的布克萨尔战役中,英国人粉碎了企图摆脱控制的孟加拉王公米尔·卡西姆与莫卧儿皇帝的联军,徒有虚名的莫卧儿帝国政府从此也听命于殖民者。此后历经迈索尔战争和三次马拉塔战争,印度国内比较强大的反抗英国统治的力量基本上都被消灭。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 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在印度裔士兵中流传关于分发涂有动物油脂的 子弹的传言,这严重地触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起义主要由封建王公领导,并推举末代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为名义上的领袖。穆

中国各民族分布具体情况

中国各民族分布 中国历史悠久,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而民族的分布特点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等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后予以更新)。 分布地区 壮族: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中国各民族分布 蒙古族: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甘肃、河北,河南。 回族:宁夏、甘肃、河南、山西、新疆、青海、云南、河北、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黑龙江、陕西、吉林、江苏、贵州、四川、西藏、海南。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维吾尔族:新疆、湖南、河南、北京、上海。 满族: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新疆、安徽。 朝鲜族:吉林、辽宁、黑龙江。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事件介绍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那么你了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详细地介绍了印度独立运动的背景以及其领导人。 从中可以了解到这场由圣雄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57年的米鲁特城。这是一场当地印度人民为了民族独立而发动的一次抗英战斗。而这场运动的导火索却是,当时殖民当局对米鲁特城人民的社会习惯以及宗教活动进行约束,并在枪弹上涂猪油侮辱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从而引发了当地印度士兵的不满,发动了武装起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讲到,在当地居民以及雇佣军的积极响应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用涂油的子弹向殖民者开枪,还火烧军营,释放了囚犯。又在德里当地军民的配合下攻占了德里,殖民者只能在匆忙中调兵,然而起义队伍早已壮大,英军节节败退。 这次起义的时间长达两年多,席卷了印度1/6 的领土,有1/10的印度人民参加,虽然最后还是被英国镇压,但不得不说此次起义意义非凡,它让印度人民开始觉醒,并有力地推动了印度的独立运动,更重要的是这次起义狠狠地打击了殖民者。 此战之后殖民者改变了对印度的殖民政策,而在殖民者的疯狂剥

削下印度的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开始萌芽,还建立了国大党,随着国大党的影响不停扩大,印度民族独立加快了脚步。这便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的主要内容了。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民曾发动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那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指出,起义军在当地居民以及雇佣军的积极响应下,不断壮大。他们用涂油的子弹向殖民者开枪,还火烧军营,释放囚犯。在德里当地军民的配合下,起义军很快就攻占了德里,殖民者只能匆忙调兵赶往德里,然而起义队伍早已壮大到4万,且英勇无畏,英军节节败退。这次起义席卷了印度1/6 的领土,有1/10的印度人民参加其中,可惜的是长达三年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场运动虽然打击了英国当局,给印度独立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印度资产阶级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次机会,后来英国殖民者针对他们开始实施瓦解政策。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便是,在一九零六年英国针对此次起义开始实行立法会议的改革,答应增加印度代表的名额,这使得起义军中的温和派纷纷妥协。英国政府还制造分裂,意图把强势派排除出当时的国大党。最后更是逮捕B.G.蒂拉克并关押他6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势头就这样被英国统治者打压下去,随后英国开始逐个击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彻底失败。

印度民族大起义

印度民族大起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史实 2、说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及经过 3、能复述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的事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的基本方法 3、通过学习章西女王的事迹,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英 教学难点:体会印度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双重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故事导入:章西女王生平简述 教授新课: 【知识概述】 1.背景: (1)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经被英国侵占,剩下的一些地方在封建王公的统治之下,也岌岌可危。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原料和市场,所以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这导致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也日益高涨。 (2)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从19世纪中期起,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 2.印度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 (2)概况: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这场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许多封建王公也因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而加入到起义者的队伍中来,并且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3)代表人物--章西女王:章西位于印度中部,章西王公去世后,他的妻子继任女王。1857年6月,章西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起义,章西女王成为起义的领袖。她领导的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4)意义: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知识延伸】 工业革命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何关系?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对工业原料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满足英国国内工

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

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 印度除了宝莱坞闻名世界之外,它的传统服装也是极具特色。 那么,你知道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吗?下面是爱汇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印度传 统服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印度传统服饰一:古丽褶裙古丽褶裙套装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首要装束之一,多穿于正 式场合,印度新娘装(ghagra choli)就是典型代表。 印度女性的首要民族装束是套裙包括一个紧身上衣和拖地长裙, 配饰有头上的搭帕或披着 的纱丽。 紧身上衣被称为古丽,是根据上身曲线设计的低领短袖紧身胸衣,强调了女性曲线。 古丽通常是前面扣紧的,但也有是后背合拢的。 传统上前面合拢的古丽,后背都是镂空的,而且有各种性感的设计。 后背镂空的古丽纱丽一般也是使用古丽的材质,以很好的配合古丽的风格。 现代古丽开始使用针织面料或弹性面料来提供舒适感。 传统上古丽里面是不需要穿内衣的。 不过许多现代南亚妇女在古丽里面穿一件比较软的胸罩来提高胸部线条。 而昂贵的古丽在里面还缝制了胸垫和强化部位,所以胸罩就不需要了,也方便了露背古丽 的穿着。 同时裙子有四种剪裁法,分别是 A 字裙、方形裙、伞状裙和鱼尾裙。 而搭帕通常盖在头上,是印度城市的流行配饰。 正式场合的全套的套裙通常也包括搭帕。 另外纱丽也是必不可少的套裙组成,也是印度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穿法有很多种,通常 都是扎在褶裙里再从后背绕到正面并搭在左肩上。 纱丽历史悠久,在印度可以追溯到西元前 2000 年左右。 女性民族服套裤长衬衣加宽松窄脚裤套裤是印度女性的日常装束,源自阿拉伯的穆斯林。 虽然裤子都是上宽下窄,不过长衬衣还可以搭配印度传统的裹裙。 印度传统服饰二:裹裙裹裙(dhoti)是印度最古老最本土的服饰。 早在吠陀时代,男性的裹裙覆盖了从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 裹裙是用一根腰带在前面打结固定。 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腰带在两端结成球形,并饰以精致的刺绣。 长衬衫和长袖风衣则来自于贵霜王国统治者月氏人的贵霜服,一件褶饰长袖及膝衬衣,颈 口开缝且进行简单或复杂的装饰,这种款式源自骑马的游牧文明,也被大多数斯基泰人和伊朗 人穿着,跟安息人的服饰特别像。 长袖紧身单层长风衣都是用最上等的面料制作,有着精致的花纹,穿在长衬衫的外面,显 示了着装者的身份。 冬天的时候, 印度北方男性就穿一种夹层的厚夹克, 外形和风衣很像, 也是很正式的服装。

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

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 印度除了宝莱坞闻名世界之外,它的传统服装也是极具特色。那么,你知道印度的传统服饰叫什么名字吗?下面是爱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印度传统服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丽褶裙套装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首要装束之一,多穿于正式场合,印度新娘装(ghagra choli)就是典型代表。印度女性的首要民族装束是套裙包括一个紧身上衣和拖地长裙,配饰有头上的搭帕或披着的纱丽。紧身上衣被称为古丽,是根据上身曲线设计的低领短袖紧身胸衣,强调了女性曲线。古丽通常是前面扣紧的,但也有是后背合拢的。传统上前面合拢的古丽,后背都是镂空的,而且有各种性感的设计。后背镂空的古丽纱丽一般也是使用古丽的材质,以很好的配合古丽的风格。 现代古丽开始使用针织面料或弹性面料来提供舒适感。传统上古丽里面是不需要穿内衣的。不过许多现代南亚妇女在古丽里面穿一件比较软的胸罩来提高胸部线条。 而昂贵的古丽在里面还缝制了胸垫和强化部位,所以胸罩就不需要了,也方便了露背古丽的穿着。同时裙子有四种剪裁法,分别是A字裙、方形裙、伞状裙和鱼尾裙。而搭帕通常盖在头上,是印度城市的流行配饰。正式场合的全套的套裙通常也包括搭帕。另外纱丽也是必不可少的套裙组成,也是印度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穿法有很多种,通常都是扎在褶裙里再从后背绕到正面并搭在左肩上。纱丽历史悠久,在印度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000年左右。 女性民族服套裤长衬衣加宽松窄脚裤套裤是印度女性的日常装束,源自阿拉伯的穆斯林。虽然裤子都是上宽下窄,不过长衬衣还可以搭配印度传统的裹裙。 裹裙(dhoti)是印度最古老最本土的服饰。早在吠陀时代,男性的裹裙覆盖了从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裹裙是用一根腰带在前面打结固定。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腰带在两端结成球形,并饰以精致的刺绣。长衬衫和长袖风衣则来自于贵霜王国统治者月氏人的贵霜服,一件褶饰长袖及膝衬衣,颈口开缝且进行简单或复杂的装饰,这种款式源自骑马的游牧文明,也被大多数斯基泰人和伊朗人穿着,跟安息人的服饰特别像。长袖紧身单层长风衣都是用最上等的面料制作,有着精致的花纹,穿在长衬衫的外面,显示了着装者的身份。冬天的时候,印度北方男性就穿一种夹层的厚夹克,外形和风衣很像,也是很正式的服装。印度北方的男性也穿着这种加衬厚夹克参加婚礼等正式场合。不过加衬夹克在印度要到18世纪才出现,是模仿了当时英国殖民者的大衣,在印度贵族和穆斯林之间流行。

我国56民族的区域分布

我国56民族的区域分布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占9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数最多。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是伟大祖国多民族的缩影。据1990年11月20日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云南仅少数民族就有25种(每种少数民族均超过5000人),他们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满族、独龙族。在这25种少数民族中,有15种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他们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云南各民族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5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其分布地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重庆市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我国民族状况: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少数民族的地区分状况: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印度民族构成

印度的民族之多,构成之复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 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 (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印度民族传统服装 姓名:胡云 学号:01号 专业:中外服装作品赏析 指导老师:李凡

摘要:第一部分阐述了印度传统服装的形成,文化和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对民族传统服装的设计走现代化进行探讨,探索传统服装现代化设计的规律和道路. 关键字:印度服装,民族,传统文化,设计,现代化 正文:印度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3,287,26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跨越了德干高原和东、西高止山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印度的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复杂的多样性,不同宗教的传播和不同外来文化的侵袭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烙印,印度以其广阔的胸怀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兼容并包,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风格,也促成了印度服饰种类的多样化. 一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元素的流行 1)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文化流行 印度的服装服饰艺术多彩绚丽,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东方的神秘情调,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手工艺,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流行趋势的引领下,印度服装风格成为了服装时尚,在潮流中独放异彩. 2)印度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流行的时代因素 在渴望心灵自然回归的同时,环保也正日益成为国际时装业界所关心的问题,而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是具有原始自然特征的服装形成,它所用的材质多取自于多种天然的植物矿物原料,以自然界中的动物、

植物等等为素材的装饰图案是典型的生态化的纹样. 3)印度民族传统服装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印度内部地理形式的复杂易于形成地区格局,地域的差异在服装服饰上也具有自己的特征.不同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习惯,从着装的质地和色彩,穿着方式上有所区别. 印度西北部地处山地,属于山地气候,这个地区人群的着装相对来说,色彩较浓艳,服装质地较厚,以棉、麻为主.南印度地处平原,当地人群的着装,与北部地区相比较为简洁轻便. 4)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受到宗教审美哲学的统领 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印度人的文化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相联系.在印度传统的纺织品和服装当中,镜片和金属片的装饰很多,镶嵌或是缝缀阻碍织物上灼灼生辉煞是好看,而从宗教传统的意义上将这是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联系在一起的.镜子,金属片一类的东西闪闪发光,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芒,印度人认为这是生命活力的体现同时也可以吸收超自然的力量,达到与神的接近 二印度民族传统服装元素设计应用研究 1)印度民族传统服装的形式及种类 女装纱丽是印度最具特色的国服,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印度古代雕刻和壁画中可以常常见到身披纱丽的女性形象.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是穿,后来渐渐变为妇女的日常普通装束.在传统上,是在女孩子十五岁的时候由妈妈亲自为她披上,象征着是由母亲传承

印度宗教文化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度第1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印度宗教文化 【摘要】印度民族,是世界上宗教最悠久的民族,也是信奉宗教种类最多的民族。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在印度这片土地上都可以找到其信仰者。因此,一些学者称印度为“宗教博物馆”。在印度,信徒人最多的是印度教,其次伊斯兰教,再次为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帕西教,还有极少数印度教徒该信犹太教,一些少数部落中有萨满教的信奉者。【关键词】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 印度人的宗教与生活融合度之高,原因很多。印度久远的农耕传统和酷暑湿热的季风气候,是印度人对险恶的自然环境既畏惧的依赖,催生了以崇拜自然物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 一.印度教 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世纪,在史前社会后期的印度河流域已经发现宗教崇拜的遗迹。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自称为“雅利安人”的一些部落,从俄罗斯南部和中亚一带草原进入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逐渐征服了北印度,并且由游牧民族逐渐变成以农耕为主的定居民族。他们从当地土著民族——达罗毗茶人的宗教文化中吸取了一些成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文化。 时间推移到现在看,当今的印度教,实际上是经历数千年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的宗教文化,它吸取了印度其他宗教的一些教义及民间的风俗习惯,形成了一个龙杂的精神文化体系。相比印度的其他宗教,它的包容与开放的特点使它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在印度被认为超越宗教,追寻真理的正途。 当今的印度教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特点是,神灵多,化身多,教派多,教规多,神话多。第二特点是,具有特殊的社会教阶基础。第三特点是,印度教最重要的精神遗产是业报轮回思想。 二.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2%,仅次于印度教。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那么你了解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第一次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运动,此次运动以实现自治为目标。英印总督为挑拨教徒关系,将孟加拉分为东西两省,而这次斗争便是孟加拉人民掀起的斗争,那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者是谁呢? 印度士兵不满英国当局约束他们的行为,认为英国往子弹上涂抹动物油脂侮辱了教派,为此进行武装起义,并得到了人民和雇佣军的拥护和响应。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民族的觉醒,是对殖民者的沉重打击。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者,他出生在印度的一个土邦,父亲曾是高层官吏。甘地曾留学英国,受到过良好得教育。他积极投入反种族歧视斗争当中,为此有了较高的社会威望。 他十分的敬重中国历史和文化,与中国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当圣雄甘地回到印度时,印度和中国都处在与帝国主义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甘地十分关注此类的消息,经常与中国有关人员保持联系。圣雄甘地一直未能到访中国,他为此而很遗憾。当他同时收到中美两国的访问邀请时,他拒绝了美国,但到中国访问的愿望仍旧未能实现。第二次收到中国的访问邀请时,又因故无法实现。很多年

后他写信给中方领导人说,他为此感到非常的遗憾。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者甘地,为印度民族的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人们学习。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民曾发动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那么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指出,起义军在当地居民以及雇佣军的积极响应下,不断壮大。他们用涂油的子弹向殖民者开枪,还火烧军营,释放囚犯。在德里当地军民的配合下,起义军很快就攻占了德里,殖民者只能匆忙调兵赶往德里,然而起义队伍早已壮大到4万,且英勇无畏,英军节节败退。这次起义席卷了印度1/6 的领土,有1/10的印度人民参加其中,可惜的是长达三年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场运动虽然打击了英国当局,给印度独立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印度资产阶级并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次机会,后来英国殖民者针对他们开始实施瓦解政策。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结果便是,在一九零六年英国针对此次起义开始实行立法会议的改革,答应增加印度代表的名额,这使得起义军中的温和派纷纷妥协。英国政府还制造分裂,意图把强势派排除出当时的国大党。最后更是逮捕B.G.蒂拉克并关押他6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势头就这样被英国统治者打压下去,随后英国开始逐个击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彻底失败。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简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中详细地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