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清肝饮

清肝饮

清肝饮
清肝饮

清肝饮

清肝饮

1、清肝饮

【药物组成】茵陈20克,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丹皮10克,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枳实5克,生大黄10克,甘草5克。

【制作用法】水煎,早晚分服。15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随症加减】肝区疼痛加香附10克,延胡索12克;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克;纳差便溏者加生薏苡仁30克,白术10克,建曲10克。

【临床疗效】共治疗120例,结果临床治愈109例(90.8%),好转8例(6.7%),无效3例(2.5%),总有效率97.5%。【资料来源】徐建民.吉林中医药,1999;(4):15

2、清肝饮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柴胡黄芩白芍药丹皮山栀青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火上攻,鼻孔出血,五心烦热,目睛或黄。

3、清肝饮(现代名方)

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夏枯草9克,青蒿梗9克,白茅根30克,桑枝30克(图为入药前后)。

适用证:慢性或迁延性肝炎。血分伏湿,郁热未清,肝功能检查长期异常,体倦乏力,右胁胀痛,烦躁易怒,或有低热,舌红者。

点评:本方是由《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成,重在清热解毒,佐以舒肝凉血化湿。若脉细苔少属阴虚者,加生地、丹参、生白芍;若胃纳呆钝的患者,加鸡内金、谷麦芽、神曲;若湿热重者,加黄芩、茵陈。凡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阴虚寒湿型慢性肝炎都不宜用本方。4、李乃庚清肝饮

组成生地黄10克,生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钩藤10克,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蜈蚣1条,地龙5克,甘草5克。

功效清肝养阴,平肝熄风。

主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症见眨眼皱眉,吸鼻歪嘴,露齿咬唇,或耸肩摇头,甚则心烦易怒,肢体拘急,口出秽语。亦有单表现为发声抽动,见反复作清喉样干咯,证属阴虚风

动者。

用法每剂水煎2次,合并2次煎液300~400毫升,冰箱冷藏,服时温热,分4~6次,2天服完。

方解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若内有燥热之邪,或抑郁生热,皆能耗伤肝阴。肝阴伤则肝气横逆。且小儿肝常有余,容易风动搐搦。肝热过盛,不但筋脉抽动,心烦易怒,任其发展,还将病及多脏。所以从肝论治,是治疗小儿抽动症的总则,方用生地黄、生白芍、麦冬为主,养阴柔肝。白芍、甘草同用,酸甘化阴。乙癸同源,故辅以枸杞子、女贞子以滋肾养肝。钩藤、白蒺藜、地龙、蜈蚣,平肝熄风。肝肾得以滋养,风木自可平息。

加减患儿若久病搐搦,舌红少津,真阴耗伤,加用龟板、鳖甲。若面黄、气短易汗,善太息,乃气阴两虚,加用黄芪、党参。心烦不宁,好动易怒,加柏子仁、生牡蛎。大便干结加大黄。口渴欲饮者重用芦根。若单为清喉样干咯,入睡则如常人,常误诊为咳嗽、喉炎等,清肝饮加玉蝴蝶、玉竹即可。

柴胡清肝饮-《症因脉治》卷三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柴胡山栀丹皮肯皮苏梗白芍药钩藤

【加减】肝胆热,加龙胆草、青黛。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胆火郁,致成胆胀,证见胁肋胀痛,口苦太息者。柴胡清肝饮-《不知医必要》

【来源】《不知医必要》。

【组成】柴胡1钱5分,白芍(酒炒)1钱5分,黑栀1钱,连翘1钱,黄芩1钱,甘草7分。

【主治】怒动肝火而耳闭。

柴胡清肝饮-《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组成】柴胡、丹皮、茯苓、山栀子、川芎、白芍、当归、牛蒡子、甘草、连翘。

【主治】肝经风热疮毒。

【用法】水煎服。

柴胡清肝饮-《伤寒大白》卷一

【来源】《伤寒大白》卷一。

【组成】柴胡、黄芩、山栀、青皮、荆芥、甘草。

【主治】少阳之火,恒结喉旁,而为喉痹。

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柴胡、青皮、山栀、川芎、钩藤、香附、木通、枳壳、木香、独活、乌药。

【功能主治】怒气郁结而腰痛。

【用法用量】寒,加姜、桂;热,加黄柏。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症因脉治卷一

【处方】柴胡、黄芩、山栀、白芍药、青皮、枳壳。

【功能主治】肝经郁火胁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滋水清肝饮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淮山、白芍各12克,泽泻、茯苓、丹皮、柴胡、栀子、酸枣仁、当归各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补肝肾,舒肝清热。适用于肝肾阴虚遗精、性欲亢进、烦躁易怒、头晕耳鸣目眩、形体虚弱、五心烦热、少寐、腰酸

【主治】阴虚肝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弦或细软。

例:药用生地、山茱萸、怀山药、泽泻、茯苓、酸枣仁、栀子、白芍各12g,丹皮10g,当归6g,柴胡9g。

纳差加鸡内金、焦三仙,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胁痛明显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有黄疸加虎杖,腹胀加木香。

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舒郁清肝饮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当归6克白芍(酒炒)12克白术柴胡香附(醋炒) 郁金黄芩各6克山栀仁9克丹皮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舒肝解郁,活血调经。

【主治】经前胁胀腹痛,性急易怒,头晕,口苦而干,月经色红量多或有块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茵陈清肝饮

茵陈5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红枣3枚。

将茵陈、白花蛇舌草洗净,放入沙锅中。红枣洗净,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捞出也放入沙锅。沙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中火煎煮40分钟左右后关火,去渣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每次约服150毫升,连服10~15天。

虎贯茵黄清肝饮

组成:虎杖15g,贯众12g,茵陈15g,黄根50g,败酱草20g,鸡骨草20g,白花蛇舌草30g,白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2g,柴胡9g,甘草6g,佛手9g。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利湿化瘀。

主治:肝经郁热所致之胁痛、黄疸,或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偏于肝胆湿热。症见两胁胀痛,口苦而干,溲黄便结,甚则遍身发黄,疲乏无力,胃纳呆滞,尿色如茶,舌质红苔黄,脉象弦数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温服,10岁以下儿童酌情减量,服药时可适当加入白糖或红糖调味。

方解:胁痛、黄疸之病,多因肝经郁热或肝胆湿热毒邪所致。肝经郁热,气机不畅,疏泄失调,肝病乃发。本方重在清肝解毒,故用大队清肝解毒药物。虎杖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且能利湿破瘀,退黄止痛;贯众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散瘀,可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茵陈味苦性平,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为治疗湿热黄疸、寒湿黄疸等肝胆疾病的要药;黄根味微苦辛性平,具有祛瘀生新、化湿退黄、凉血止血之效,常用于乙型肝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败酱草味苦涩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破瘀止痛之功,常用于因肝经郁热而致之急性肝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鸡骨草味甘

性凉,有清热解毒、舒肝散瘀之功,用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效;白茯苓味甘性平,具有渗水利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效;猪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消肿退黄之效;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具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柴胡味苦性微寒,有疏肝理气、解郁散火之功,用于肝气郁滞所致之肝病;佛手味苦酸性温,理气疏肝,健胃止痛,理气而不伤阴,补肝暧胃,消胀止呕;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诸药合用使热清毒解,脾健肝和,功能复常。

临床应用:兼脾气虚者加太子参30g、黄芪20g、麦芽15g 以健脾益气;兼阴虚肾亏者加生地黄20g、枸杞子15g、龟板30g(先煎);兼瘀血阻滞者,加桃仁10g、丹参15g、醋制鳖甲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后下);溲短而黄者,加白茅根15g、泽泻30g;女性患者并有月经不调者合逍遥散化裁,肝阴亏损者与一贯煎合用;对肝功能反复异常,表面抗原、e抗原较长时间不能转阴者,需坚持服药,缓缓治之,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清肝饮

清肝饮 清肝饮 1、清肝饮 【药物组成】茵陈20克,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丹皮10克,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枳实5克,生大黄10克,甘草5克。 【制作用法】水煎,早晚分服。15天为1疗程。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疏肝利胆,活血化瘀。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随症加减】肝区疼痛加香附10克,延胡索12克;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克;纳差便溏者加生薏苡仁30克,白术10克,建曲10克。 【临床疗效】共治疗120例,结果临床治愈109例(90.8%),好转8例(6.7%),无效3例(2.5%),总有效率97.5%。【资料来源】徐建民.吉林中医药,1999;(4):15 2、清肝饮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当归川芎生地柴胡黄芩白芍药丹皮山栀青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火上攻,鼻孔出血,五心烦热,目睛或黄。 3、清肝饮(现代名方) 药物组成: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银花9克,野菊花9克,夏枯草9克,青蒿梗9克,白茅根30克,桑枝30克(图为入药前后)。 适用证:慢性或迁延性肝炎。血分伏湿,郁热未清,肝功能检查长期异常,体倦乏力,右胁胀痛,烦躁易怒,或有低热,舌红者。 点评:本方是由《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成,重在清热解毒,佐以舒肝凉血化湿。若脉细苔少属阴虚者,加生地、丹参、生白芍;若胃纳呆钝的患者,加鸡内金、谷麦芽、神曲;若湿热重者,加黄芩、茵陈。凡急性黄疸型肝炎以及阴虚寒湿型慢性肝炎都不宜用本方。4、李乃庚清肝饮 组成生地黄10克,生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钩藤10克,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蜈蚣1条,地龙5克,甘草5克。 功效清肝养阴,平肝熄风。 主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症见眨眼皱眉,吸鼻歪嘴,露齿咬唇,或耸肩摇头,甚则心烦易怒,肢体拘急,口出秽语。亦有单表现为发声抽动,见反复作清喉样干咯,证属阴虚风

滋水清肝饮在妇产科应用举例

滋水清肝饮在妇产科应用举例 关键词滋水清肝饮痛经不孕症绝经前后诸症产后抑郁症医案 滋水清肝饮出自清代高鼓峰《四明心法》,为六味地黄汤与逍遥散组成的一个复方,再取丹皮(六味已有丹皮)、栀子来清肝泻火,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柴胡、白芍、栀子、当归组成。用于肝郁化火伤阴,肝木犯胃而又见阴血不足,大便燥结者,症见胃痛,胁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或夜梦纷纭,体中忽热忽止者。笔者运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妇产科疾病,效果颇佳。兹举例于下。 1痛经 施某,女,20岁,未婚,学生。2004年11月4日初诊。患者少腹间歇性胀痛,经前3~4天痛势加剧,伴腰脊酸楚,时有胸闷胁痛,平素月经先期8天,经量少,色红,潮热烦躁。末次月经10月16日。肛查:子宫后位,宫体正常大,活动。B超未发现子宫及附件异常。舌质红、少苔,脉细弦数。诊为痛经。治拟疏肝祛瘀,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经前给药:当归、赤芍、白芍、茯苓、白术、泽泻各10g,柴胡、焦山栀各6g,丹皮15g,制香附12g。服药5剂,11月10日复诊,月经来潮,少腹疼痛,泛恶,脉舌同前。经期给药:当归、红花、木香各10g,制香附、川楝子各12g,炮姜1g,川牛膝、生地黄、炒白芍各15g,延胡索9g,失笑散(包)20g,炙甘草5g。服药3剂,11月15日三诊,自述服药后腹痛减轻,现月经未净,大便干结,拟方:生地黄、丹皮、炒白芍各15g,怀山药30g,柴胡、焦山栀各6g,茯苓、萸肉、泽泻各10g,当归、炒决明子各12g。10剂,嘱经净后开始服。按上法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诸证悉除,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按:古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格致余论》日:“将行而痛者,气之滞也。”妇女月经与肝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肝脉内连冲任,若忧思恚怒,肝气郁结,郁则气滞,气滞血亦瘀滞,血海气机不利,经血排泄不畅而发为痛经。临床运用理气法,尚应注意经期前后有别,经前治疗宜因势利导,疏肝理气调经为治;若在经后,多因血去肝络失养,治疗宗《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月生无泻”之旨,常用养血滋肾、柔肝调经为主。当归、延胡索、白芍三药,为治一切痛经之要药,可随证应用。

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滋水清肝饮;肝肾阴虚;原发性高血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因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在我国该病仍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提出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中医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是其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方案。2007年4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证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组(观察组)和卡托普利组(对照组),即取住院(或门诊)日期和住院(或门诊)号最后两位数相加,再取其

和的2位查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3.37±5.62)岁;病程(5.83±2.55)年;高血压分级:1级15例,2级15例;合并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0.97±6.50)岁;病程(6.73±3.69)年;高血压分级:1级11例,2级19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6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1]。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高血压病诊断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况下测得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方可确诊。中医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2]、《中医心病治法大全》[3]、《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4]拟定。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口服滋水清肝饮(由熟地黄15 g,山茱萸、山 药、白芍各12 g,泽泻、茯苓、牡丹皮、柴胡、栀子、酸枣仁、当归各9 g组成)。中药材购于湖南省药材总公司,按比例配药,放置专用药袋中加冷水浸泡30 min,水量(mL)=剂数×400+400,采用北京东华原煎药机(System Model YEF-20)煎药,时间为120 min,温度设置为120 ℃。煎药完毕采用真空包装,每包125 mL,冷藏,早、晚各服1

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关键词】滋水清肝饮;肝肾阴虚;原发性高血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因并发症而致残或死亡。在我国该病仍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提出高血压病个体化治疗的新观点,中医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是其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方案。2007年4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滋水清肝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属于肝肾阴虚证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或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滋水清肝饮组(观察组)和卡托普利组(对照组),即取住院(或门诊)日期和住院(或门诊)号最后两位数相加,再取其和的2位查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3.37±5.62)岁;病程(5.83±2.55)年;高血压分级:1

级15例,2级15例;合并冠心病6例,高脂血症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0.97

±6.50)岁;病程(6.73±3.69)年;高血压分级:1级11例,2级19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6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1]。高血压是指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 =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高血压病诊断应至少2次在非同日静息状况下测得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方可确诊。中医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2]、《中医心病治法大全》[3]、《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4]拟定。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口服滋水清肝饮(由熟地黄15 g,山茱萸、山 药、白芍各12 g,泽泻、茯苓、牡丹皮、柴胡、栀子、酸枣仁、当归各9 g组成)。中药材购于湖南省药材总公司,按比例配药,放置专用药袋中加冷水浸泡30 min,水量(mL)=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