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与课堂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对比表格,初步掌握对比阅读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词,感受柳永与李清的哀愁,体会苏轼与辛弃疾的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词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苏轼、李清照及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2.疏通作品中字、词的含义,大致了解每首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先生以三句宋词精炼地概括了治学的三种境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起源于唐,大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绵延一千余年,始终是中国仕人最重要的抒情手段。而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更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 关于婉约派

婉约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婉约”一词古已有之,魏晋六朝人用它来形容文学辞章,有________或________的意思。名人徐师曾在《文体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________欲其词情蕴藉,________欲其气象恢弘。”于是,文学史家论宋词便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婉约派题材比较窄,多写________、________,词风________、________,追求________、________,创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婉约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为代表,特别是________继承、发展了婉约派的特色,在两宋词坛上独树

一帜,并达到了高峰,为该流派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参考答案:

委婉含蓄婉转柔美婉约者豪放者婉约派豪放派男女情爱

风花雪月清切婉丽纤巧优美富艳精工缜密典丽晏殊欧阳修

晏几道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李清照

2. 关于柳永

柳永(987-1053),字________,原名________。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

________;又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人称________。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

________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他在当时也是词坛大腕儿。他的词集是《乐章集》。仕途坎坷,为人放荡不羁,终生穷困潦倒。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

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

有一定影响。

参考答案:

耆卿柳三变柳七柳屯田婉约派

3. 关于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________,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

________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词以________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涉

________,反映她在________时期的美满生活,表现她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景物的

喜爱,以及同丈夫的相思离别之情。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而又委婉含蓄。后期词主要写她在离乱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悲苦心情。深厚的故国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倾注在她的作品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动乱生活,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扩大了。

参考答案:

易安居士婉约派南渡闺情相思少妇孤独生活国破家亡

三、整体感悟

1. 听录音范读,注意两首词的语音、语速和语调。

(1)语音:凝噎(yē)暮霭(ǎi)乍(zhà)暖憔(qiáo)悴(cuì)

(2)语速:缓慢

(3)语调:低沉

2. 学生试读,并品悟两词共同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怨、悲伤、凄清

3. 两词有相同的情感内容,请用一个字总结出来。

明确:愁

四、合作探究

《雨霖铃》与《声声慢》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作者都选用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意象),作为愁情的衬托,情与景相互映衬,抒情意味浓厚,极力渲染哀愁忧伤,词情蕴藉,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两词都非常好地体现了婉约词清切婉丽、纤巧优美的风格。

六、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首词,细细品味婉约词委婉含蓄、婉转柔美的风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七、课后作业

1. 背诵两首词;

2. 从两首词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试着为这句话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婉约派的代表柳词的婉约缠绵,以及豪放派的代表苏词的豪放旷达的不同特点。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 关于豪放派

豪放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与“婉约”相对,指一种豪迈放纵、气势恢弘的风格。由北宋________开其先,________继之发扬光大,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作品具有题材________、境界________、风格________,语言________,以及“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重要特点,故被称为豪放派。

参考答案:

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广泛壮阔恢弘昂扬清新朴素

2. 关于苏轼

苏轼(1036-1101),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四川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

高一语文-17课《宋词四首》教案

十七课《宋词四首》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婉约词的特点。 2.理解词意,感受词中浓浓的别情,把握词的意境。 3.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正确认识该词的情调,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词意,把握词的意境。 2.学习该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铺叙、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 把握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你们经历了一次人生的聚散。人生没有不散之筵席,离别是在所难免的。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离别”成为多少文人笔下书写的话题。在众多离别的作品中,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堪称离别词中的绝唱。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词。 二、介绍作者 柳永(约987——1053约),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进士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其词多是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善于抒写离情别绪。创作慢词,铺叙白描,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乐章集》。 2、简介写作背景 当时,词人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的离情别绪。 三、整体感知 (一)朗读感知 1、录音朗读 (1)提醒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 (2)提问:录音的感情基调怎样?

古诗鉴赏之山水田园诗鉴赏专题

初三古诗鉴赏之田园诗鉴赏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3.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 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其喜归自然,厌恶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①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②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③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离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①《过故人庄》(孟浩然)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

宋词四首练习及答案

《宋词四首》练习 【雨霖铃】 “念”字在全词中起何作用? 答案:“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 【踏莎行】 1、简析词中“失”“迷”“闭”“砌”任一字的好处。 答案: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与朦胧,又用被动的笔法,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无寻处”埋下伏笔。 “闭”字,是对袭人春寒的逃避,是对杜鹃哀鸣的阻止,是对落日夕阳的阻挡,而究其实质,不过是作者自己心灵之门的紧锁。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环境及自己遭遇的深沉怨愤。 “砌”,堆积之意,表现了怨愤情绪的由来已久,也突出了怨愤的沉重严密,无可疏泄无可排遣。 2、苏轼认为这首词末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最好,王国维却更激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两句,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词作具体分析。(4分) 示例一:赞同苏轼的观点。这两句表面上是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向潇湘而去呢?实则借以自叹身世: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竞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了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山水有情,(或答“以诘问的形式结尾,意蕴丰富”)表达了词人被贬谪异乡的孤苦凄清,深长怨恨,显得意味深远。 示例二:赞同王国维的观点。这两句是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

忍受在春寒料峭中一个人孤独地客居旅馆,更加上此时此刻,杜鹃正阵阵悲鸣,夕阳正徐徐落下。作者借“孤馆”“春寒”“杜鹃”“夕阳”等意象,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分析原句内容及意境,2分) 融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谪居他乡的寂寞孤独和强烈的怨愤情绪。(手法和感情的分析,1分) 【苏幕遮】 “五月渔郎相忆否?”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是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请例举以前我们学过的诗词中的相似句。 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好处:自我思念对方,设想对方思念我,构成了多重空间结构,留给人想象空间。“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声声慢》 词中多处运用叠词,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本词中多处运用叠词,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体现出不事雕饰的本色。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词,极富“顿挫凄绝”之感。一滴滴,一声声,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不能自抑!

粤教版-语文-高一-创新课堂粤教版必修3 宋词四首 学案2

◆17宋词四首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 两只青蛙的故事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了坛子里面。坛子里装的是黏糊糊的黄油,它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而青蛙B呢?它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它的不停搅动下,凝固了。于是,这只青蛙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结果常常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雨过天晴。 微感言: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一、作者视窗 婉约柔情美佳人——李清照 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情。 纵观古今,唯有你是真正氤氲在水墨之间的婉约女子,柔情似水,盈盈一掬。但是,你那看似浅浅的豪气也在柔弱中发酵壮大,令世人更增一份敬仰。

1.4楞次定律 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

1.4楞次定律学案(2020年教科版高中物理 选修3-2) 4楞次定律楞次定律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 1.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其本质. 2.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是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科学思维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概括,抽象得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2.掌握运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和步骤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归纳出右手定则. 2.经历探究螺线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归纳出普遍的规律科学态度与责任参与实验.多角度分析和逐步明确归纳感应电流方向的过程,领略楞次定律的表述因高度抽象和概括而表现出的简洁美 一.右手定则将右手手掌伸平,使大拇指与其余并拢的四指垂直,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穿入,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这时四指的指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二.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2感应电流

的磁场可能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3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4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都适用于所有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2如图1所示,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P和QQ,都处于同一水平面内,P和Q之间连接一电阻R,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现垂直于导轨放置一根导体棒MN,MN向右运动时,MN中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MN 向左运动时,MN中的电流方向为________填“MN”或“NM”图1答案NMMN 一.右手定则的理解和应用1实验探究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G为电流计已知电流由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左偏,由右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当ab 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指针的偏转情况如下表,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判断电流方向图2导体棒ab的运动指针偏转方向回路中电流方向俯视ab段中电流方向向右向左从b向a向左向右从a向b答案顺时针逆时针2对右手定则的理解1适用范围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2右手定则反映了磁场方向.导体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三者之间的相互垂直关系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导体相对磁场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既可以是导体运动而磁场不动,也可以是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还可以是两者以不同速度同时运动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切割磁感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例1下列图中表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导体ab上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高二语文宋词四首

宋词四首 【教学目标】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 2、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3、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方法。 4、品味词的语言,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5、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词的意境。 6、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一、导入新课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 二、讲授新课 雨霖铃 1、知识简介 (1)关于柳永:柳永,原名柳三变,字耆卿,排行老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但屡试不第,就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妓填词作曲。由于流传的轶事和词中所表现的内容,人们都把他看作是一个风流浪子,以致不为时人所重,潦倒一生,功名不扬。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由于他遭遇坎坷,较多地同中下层市民接触,因此他的词语言比较朴素,接近口语。他精通音律,又吸取了民间新声的优点,写的词不仅音律和谐,美妙动听,而且创制了大量乐调繁复的慢词,大大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在表现手法上他善于铺叙,尽情描绘,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在内容上,柳词大都是反映大都市中的繁华风光,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抒发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妇女不幸的遭遇和自身沉沦的哀怨,但也曲折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因而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喜爱。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 一、明确概念 1.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体味诗歌的意境:要能把握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生活画面;画面组合所表现的情境氛围;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1.①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②意境特点:恬淡宁谧、清新优美、宁静和谐、明丽绚烂、富有生活气息。 ③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淡雅清幽、豁达、淡泊闲适、清冷荒僻。 ③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3.①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2. 竹。 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3. 五柳。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4. 东篱。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5. 三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完整版)宋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新课标卷1)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5石家庄二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模拟1)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02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楞次定律》word导学案2

202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楞次定律》word导学案2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把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并会应用它们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熟练楞次定律解题的步骤。 教学重点: 把握应用楞次定律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清晰地明白,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和感应电流所激发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学习、指导即时感悟 【回忆练习】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如此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 2.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 这时四指所指的确实是。 3.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明确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 (3)依照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反减同)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的方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B.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C.楞次定律只能判定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D.楞次定律能够判定不闭合的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5.如图1所示,一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开释后让它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Ⅱ,Ⅲ时(位置Ⅱ正好是细杆竖直位置),线圈内的感应电流方向(顺着磁场方向看去)是(D) 图1 A.Ⅰ,Ⅱ,Ⅲ位置均是顺时针方向B.Ⅰ,Ⅱ,Ⅲ位置均是逆时针方向C.Ⅰ位置是顺时针方向,Ⅱ位置为零,Ⅲ位置是逆时针方向 D.Ⅰ位置是逆时针方向,Ⅱ位置为零,Ⅲ位置是顺时针方向自我完成,回顾知识。 了解新知

山水田园诗 赏析

1、《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总结必备),推荐文档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考:指已故的父亲。 2、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 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

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

山东省威海二中高中物理楞次定律导学案教科版选修32

楞次定律 课标: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 定感应电流方向,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2、会应用实验来探究楞次定律的实验推导过程,逐渐培养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 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3、知道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1、应用楞次定律(判感应电流的方向) 2、理解楞次定律(“阻碍”的含义) 课堂导学: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二、探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仔细观察,详实记录) 1、实验演示:辨明电流表G 指针偏转方向与通入电流方向间的关系。 电流进入的方向 电流由“+”接线柱流入 电流由“-”接线柱流入 电流表G 指针偏转方向 2、实验探究:标出磁铁在线圈处原磁场B 0方向、感应电流i 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方向 注:俯视线圈,观察感应电流i 方向时,请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表示。 项目 磁体 运动方向 原磁场B 0 方向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ф0 电流表G 指针偏转 方向 感应电流i 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方向 ①N 极插入 ②S 极插入 S A S A S A S A ①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 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 ③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量 ②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对原磁通④线圈中磁通量ф0在 (增加或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B i 与原磁场B 0方 向 (相同或相反)。感应电流磁场B i 对原磁通量

山水田园诗鉴赏训练

山水田园诗鉴赏训练 古典诗文 2010-01-20 0435 5d56b7b40100gd0g 山水田园诗鉴赏训练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 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派赢得了古代文人的普遍共鸣,虽然王维、孟浩然等代表人物没有李杜那样的盛誉,但在精神上可能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从严羽《沧浪诗话》看,虽然他标举李、杜,但实际上倾向于王、孟。李白的豪放飘逸无人能及,因此虽然在诗坛地位颇高,但在后世却很寂寥,实在是座不可攀登不可模拟的高峰。相对于李白,杜甫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情形,同为诗歌的巅峰,杜甫却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无数追随者争相模仿,成就了一批大诗人,也造就了一批只知道模拟甚至剽窃的庸人。无论怎么样,李杜在后人的眼里,地位都是那么高高在上的。而王孟不同,同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以恬淡清幽的意境和平和近人的风格吸引着一代一代的文人。

宋词四首 知识点总结

一、宋词四首 1.词的知识 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始称“曲子” 或“曲子词”;又称“长短句”“诗余”。 2.《花间集》是最早的词选集。 3.词的基本特点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4.每首词都有一个词调名称,叫“词牌名”,如《宋词四首》的四个词牌名是“雨 霖铃”“踏莎行”“苏幕遮”“声声慢”。词牌名规定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 5.词牌名后多另立标题,如《宋词四首》中的“郴州旅舍”,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 现。 6.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7.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叫作“一片”或“一阕”。词从片数上来分有 单调(不分片)、双调(两片,上下阕)、三叠(三片)、四叠(四片)等。 2.作者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创作了较多慢词,在当时流传很广。《雨霖铃》、《八声甘州》等颇有名,有《乐章集》。 秦观,字太虚、一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有《淮海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有《清真集》。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李清照在《论词》中提到了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创作标准:“别是一家”,认为词在表现形式、思想内容和审美特点上,都应该与诗、文区别开来。 3.雨霖铃 ①《雨霖铃》的词牌名源于唐玄宗: ②内容理解 上阕:离别时的难分难舍。 下阕:离别后的孤寂凄清。 主旨表达了与恋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③艺术手法: 1情景交融(【思考与练习】一) 抓住典型意象,如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等渲染了凄清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时的惆怅痛苦之情,情景交融。 2 虚实结合: 上阕:实景→实情→虚景 下阕:实情→虚景→虚情 3 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离别时动作、神态的细节进行描摹,将离人内心的痛苦与感 情的缠绵表现得淋漓尽致。 4.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①修辞手法:对偶、互文、用典。 ②三句中最传神的三个字及表达效果?

补充练习-导学案3-选修3-2-1.4楞次定律-教师版-免费

补充练习-导学案3-1.4楞次定律-教师版 第1页(共1页) “东师学辅” 导学练·高二物理(3 ) 补充练习-1.4 楞次定律 编稿教师:李志强 1.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C ) A.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C.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D. 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2. 如下图所示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b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景,其中能产生有a 到b 的感应电流的是( A ) 3. M 和N 是绕在一个环形铁心上的两个线圈,绕法和线路如图,现将开关S 从a 处断开,然后合向b 处,在此过程中,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方向是( A ) A .先由c 流向d ,后又由c 流向d B .先由c 流向d ,后由d 流向c C .先由d 流向c ,后又由d 流向c D .先由d 流向c ,后由c 流向d 4. 如图所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时,内外两金属环中感应电流的 方向是( B ) A. 内环逆时针,外环顺时针 B. 内环顺时针,外环逆时针 C. 内环顺时针,外环顺时针 D. 内环逆时针,外环逆时针 5. 如图所示,导线框abcd 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通有恒定电流I ,当 线框由左向右匀速通过直导线时,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D ) A .先abcd ,后dcba ,再abcd B .先abcd ,后dcba C .始终dcba D .先dcba ,后abcd ,再dcba E .先dcba ,后abcd 6. 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放置的矩形线圈abcd ,在细长水平磁铁的S 极附近竖直下落,由位置Ⅰ经位置Ⅱ到位置Ⅲ。位置Ⅱ与磁铁同一平面,位置Ⅰ和Ⅲ都很靠近Ⅱ,则在下落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为( B ) A .abcda B .adcba C .从abcda 到adcba D .从adcba 到abcda 7. 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粒子,即“磁单极子”。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布莱拉设计了一个寻找磁单极子的实验。他设想,如果一个只有N 极的磁单极子从上向下穿过如图所示的超导线圈(超导线圈的电阻为0),那么,从上向下看,超导线圈将出现( D ) A. 先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又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 先有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然后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 始终有顺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D. 始终有逆时针方向持续流动的感应电流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楞次定律学案

4-3 楞次定律--导学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②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新课教学 (一)进行新课 1、演示实验 观察并思考:在条形磁铁插入或从铝环中抽出的过程中两个铝环的现象为什么不一样? 2、实验探究 (1)需要明确的问题 ①如右图所示, 用电池和检流计组成电路,判定指针偏转与电流 方向之间的关系.指针左偏表示电流从 极流进,指针右偏 示电流从 极流进。 ②仔细观察你面前的螺线管上漆包线的绕向。从上往下看,漆包线是按 绕制的(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分组实验,记录现象:(填在反面的表格中) (3)分析讨论: 当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场的方向 。 当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原磁场的方向 。 (4)结论: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 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 磁通量的变化。 例题:如图, 思考与讨论:闭合回路中的电能是从哪里来的? 3、右手定则: 判定方法:伸开右手,让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手心垂直进入,大拇指指向 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 的方向。 (二)试一试 1、如图所示,导线AB 和CD 平行。试判断在闭合与断开开关S 时,导线CD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如上右图所示,在螺线管的竖直铁芯中套有一个闭合的铝环,当电键闭合的瞬间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为(从上往下看) (选填“逆时针”或“顺时针”);铝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从上往下看) (选填“逆时针”或“顺时针”);则螺线管与铝环之间的相互作用为 。(选填“排斥”或“吸引”) (三)反思总结: I S D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 _5ccca3dd0102y9bd 山水田园诗赏析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最新宋词四首教案

《宋词四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资料搜集与课堂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了解词的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的不同特点,了解宋词代表作家的创作风格和主要代表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对比表格,初步掌握对比阅读诗词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品味诗词,感受柳永与李清的哀愁,体会苏轼与辛弃疾的壮志未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思想内容,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预习】 1.查找婉约派、豪放派、柳永、苏轼、李清照及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2.疏通作品中字、词的含义,大致了解每首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先生以三句宋词精炼地概括了治学的三种境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起源于唐,大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绵延一千余年,始终是中国仕人最重要的抒情手段。而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更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二、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1.关于婉约派 婉约派是词的风格流派之一。婉约”一词古已有之,魏晋六朝人用它来形容文学辞章,有_________ 或 __________ 的意思。名人徐师曾在《文体辩》中说:论词有婉约者,有豪放者。__________ 欲其词情蕴藉,____________ 欲其气象恢弘。”于是,文学史家论宋词 便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之分。婉约派题材比较窄,多写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词风_________ 、___________ ,追求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创造出一种柔美的意境。 婉约派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