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曲金丽,杨新雯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前,我国民间投资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民间投资存在的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融资渠道单一、政府职能缺失、民营企业的自身素质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等现状不容乐观。促进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发展,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政府在民间投资发展过程的调控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民间资本;发展现状;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 ent Situation of Investm ent from Private Sector in China and Policy Advice

QU Jinli ,YANG Xinwen

Abstract:Although investment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has been key to adva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t present,people still worry about its irrational investment structure,un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absence of government's function,and restraints exercised by privately owned companies.Can healthy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investment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be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Notes of Encouraging and Lea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vestment from Private Sector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making gov-ernment's control to play its full part,setting up 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raising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companies to fundamen-tally increa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Key words:capital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development situation,policy advice

[收稿日期]2012-06-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创新项目课题:

我国民间投资制度创新研究YJSCX2011-139HLJ ;黑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决策资询项目(11G005)深化黑龙江省民间投资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背景

民间投资是根据投资项目资本总额构成中出资人的资金来源性质对投资进行一种分类,它是相对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而言的,属于投资来源或投资主体的概念划分,但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制度内涵的范畴。

近年来由于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财政,就业等贡献巨大,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扶持。特别是国务院2010年5月13日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要求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这一政策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久之策,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我国民间投资现状

(一)民间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

市场准入是民间投资的入门证。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投资体制一直都是政府主导、国有经济为主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状况虽有改善,但其根深蒂固的所有制歧视并未完全消除。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农业和其他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性不强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在科学技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体育等行业投资比重仍旧很低。虽然《意见》中也对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做出了一些要求,但是效果不大,目前民间资本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只占9.6%,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7.5%,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出现了宁愿借钱建高铁也不愿意使用民营资本的奇怪现象。

(二)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

在我国,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身积累。因为无论是资本市场融资、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还是抵押担保等间接融资,大部分的融资渠道一直以来都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超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源被用于国有经济部门,而用在民营企业的资金十分有限。这无疑反映了我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的现状。由于民营企业规模等自身因素的限制,社会中的贷款是很难流向民营企业的,即使民营企业

第2012年第7期(总第402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7,2012Total No.402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7-0077-027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当前我国民间投资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国民间投资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展现出新的活力。随着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国有投资将通过市场竞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重新布局,为民间投资创造新的发展。民间投资对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投资效率等都有重要作用,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我国目前的民间投资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积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民间投资的发展难题。 一、对民间投资概念的理解 目前关于民间投资概念的讨论,在我国理论界主要是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划分来进行认定,即民间投资概念是对投资主体的一种分类。由于不同行为主体代表着不同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因此以投资主体为标准划分民间投资,相对于以投资的资金来源或者以投资主体的规模为划分标准,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按资金来源划分民间投资的观点容易混淆投资资金来源和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把国家预算内资金视为政府投资,而把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都当作民间投资。实际上,无论是民间投资还是政府投资都可以来源于国家预算、银行贷款或者利用外资。按投资规模来划分民间投资的观点,把

中小企业投资等同于民间投资明显不符合现实情况,并且缺乏理论根据。 按照宏观经济学投资理论的基本概念来看,民间投资是相对于政府投资而言的,即除了政府投资以外的投资都属于民间投资。本文将民间投资定义为非政府投资,即民间投资是指政府投资之外的投资,然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认为政府投资等同于国有经济投资,它包括国有独资经济投资和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两个部分;同时,由于我们的研究集中于国内市场主体,可将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排除在外,所以,我们认为民间投资是国有独资经济和国有控股经济投资以外的国内市 场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其他经济以及联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中非国有控股的经济成份的投资总和。 二、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公有制经济体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的发展。作为非国有经济成份的民间投资在近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投资的领域有限

解读:从民间投资比重提高看宏观调控继续显效

解读:从民间投资比重提高看宏观调控继续显效来源:中国信息报发布时间:2015-06-18 09:55 5月数据系列分析之二 社会资本在“稳增长”中雀跃 ——从民间投资比重提高看宏观调控继续显效 在今年“稳增长”、“调结构”的大环境下,李克强总理那句“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足以令社会投资者兴奋不已。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累计投资增速持续放缓,5 月当月投资增速小幅回升,民间投资比重继续提高。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 12022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当前,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仍需发挥关键作用,而在新常态下,民间投资无疑是关键的关键。 利好政策向民间资本抛橄榄枝 “五一”过后,在股市中大有斩获的安先生辞掉了职业经理人这一“金饭碗”,响应总理号召开始创业。“我打算把资金投到生态环保行业,因为前不久国务院通过了一个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的管理办法,为我们民间投资开了绿灯。”他兴奋地说。 安先生所说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用制度创新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给民间投资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不但扩大了民间投资领域,还增加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从特许经营的具体领域来看,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从其价格或收费机制来看,政府将加快改进市政基础设施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可给予投资者必要的财政补贴,并简化规划选址、用地、项目核准等手续;从项目资金运行来看,政府将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金,政策性、开

杭州市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台州经济开发区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十二五”以来,台州经济开发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项目带动全面实施,台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主体,民间投资日益活跃,民间资本得到了进一步释放。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发展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建设目标。从长远发展来看,仅靠政府投资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建设领域,对今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间投资概念的提出及其界定 民间投资,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中国市场经济特有的经济概念。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其中:国发〔2010〕13号文中提出:“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该文正式提出了“民间投资”的概念。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范围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来确定,包括:1、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个人合伙等纯民间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2、工商登记注册的混合经济成分中由集体、私营、个人控股的投资主体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 二、台州经济开发区民间投资发展现状 (一)民间投资快速发展。“十二五”以来,台州经济开发区民间投资发展迅速,已成为台州经济开发区地方投资的首要构成。从总量来看,2014年,台州经济开发区民间投资总量由“十一五”末的26.4亿元增加到75.3亿元,且每年以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快速增长。从相对值看,台州经济开发区全社会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由“十一五”末的56.7%提高到2014年的7 7.1%(见表1),带动了台州经济开发区全社会投资增长105.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5.8%。 表1:近几年台州经济开发区民间投资发展情况

最新-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

陕西省民间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陕西省民间投资调研分析报告 陕西日报汪曼莉赵翔 民间投资是指来自于民营经济所涵盖的各类主体的投资,具体包括个体投资、私营企业投资、私有资本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集体企业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就业、繁荣城乡市场等方面,民间资本可谓影响巨大。 近年来,我省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1年,陕西民间投资发展到5676.58亿元,是1995年的58.10倍。同时,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亦呈上升趋势,十七年间年均增长率29.12%。 有分析表明,民间投资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民间投资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2010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旨在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消除制约民间投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在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扩大民间投资规模、提升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尽快取得新突破。 为切实做好民间投资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及时了解民间投资动态,全面准确地把握民间投资的总量、分布与结构,陕西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内30个县(区)分别抽取了20个民间投资项目,对我省民间投资的投资意向、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行业分布、新增生产能力进行了统计调查。 现状:投资多元规模增大意愿强烈 调查显示,在投资项目上,我省民间投资不再是仅仅青睐农林牧副渔业、批发零售与餐饮业、房地产业等传统行业,而是慢慢向一些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渗透,全省投资在战略新兴产业的投资项目多达39.14%。 同时,投资的规模在不断增大。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投资项目中,投资规模在一千万元以下的项目占6.68%,投资规模在一千万元到五千万元之间的项目占32.74%的,投资规模在五千万元到一亿元的项目占31.27%,投资规模在一亿元到五亿元的项目占22.8%,剩余4.32%、2.28%的项目分别为五亿元到十亿元的项目与十亿元以上的项目。投资主体还十分看好投资项目,对自己投资项目充满了信心。有87.96%的项目,投资主体认为未来收益会很好;10.91%的项目,投资主体表示不能准确判断未来的前景如何;仅仅1.12%的投资项目,投资主体认为前景不容乐观。 我省资源富集,陕北的石油和煤炭,陕南的矿产、水利和植物资源等等,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也成为企业投资考虑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企业在本地投资时的考虑因素,首先是本地资源优势,往下依次是本地政府招商政策优势、本地用户优势、本地人力资源优势、本地交通、信息优势、本地物业成本优势及其他。在被调查的投资项目中,有70.56%的项目是因为当地的资源优势,有50.08%的投资项目是被当地政府优惠政策所吸引,说明我省在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支持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 另外据统计,有七成以上企业是使用单位自有资金进行投资,同时扩大投资的意愿比较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比较 [摘要]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尽相同,明确二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大小,对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久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V 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认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远大于民间投资。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 1引言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投资包括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二者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结构合理化,对私人部门无力或不愿进入的行业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性行业进行的投资。民间投资是相对于政府投资和外商投资而言的,是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个体根据市场的需求,利用自己的资金进行的各种投资行为。政府投资具有非营利性的特征,其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而非投资收益最大化,以其投资力度大、见效快等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对与政府投资,民间投资规模较小且产权清晰,具有高度的决策自主权和资产支配权,有利于快速高效达成决策、调动资金,投资效率高,资金来源广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明确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对于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久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研究大多侧重分别研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或者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相互关系,对二者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行对比的研究较少。钞小静,任保平(2008)通过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分析,分别对其长期和短期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短期内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而长期来看其效率远低于民间投资。陈真玲(2010)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发现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民间投资,认为政府投资效率低下,公共物品不足与过剩共存,这些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马宁,邹洁(2009)对我国西部12省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在经济发展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投资重在启动与引导投资而民间投资重在吸引与扩大投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梁毅华,陈文静(2011)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深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私人投资。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 2实证分析过程 2.1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优质(投资管理)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 优质

(投资管理)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

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国有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减少,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日益壮大。 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在我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到确立改革开发基本国策近30年的历史。这个做法既促进了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又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至今尚难以消除的后患。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相对应,民间投资也经历了由艰难生存、限制发展和逐步削弱甚至消亡的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逐步得到肯定,民间投资也日益活跃。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显著降低,而民间投资的比例明显上升,二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其中有3.77个百分点为投资所做的贡献。在过去几年里,为了遏止通货紧缩,政府主要运用了利用国债进行投资的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内需,从近三年实施财政政策的情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投资的地区上,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中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是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房地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人们购房之前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贷款购房后减少消费还

贷款;而政府投资为主的西部开发,因民间投资未能及时跟上,其带动投资需求的作用也并不明显。由于启动居民消费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限制,短期内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措施已被证明难以奏效。政府投资被用来作为增加投资需求的主要手段。但政府投资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民间投资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的社会投资力量,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正在加强。2002年在社会总投资对经济增长的3.77个百分点的贡献中,政府投资占2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占1.77个百分点。加快民间投资的发展,是我国在当前国际经济前景不明朗、国债投资拉动社会需求的政策作用有限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势头的关键因素。 二、为什么必须改变政府在社会投资中的主导地位和转变政府投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投融资制度,这种状况直到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才有所改变。这种制度是当时的经济环境决定的,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我国政府投资形成了我国巨大的国有资产,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基础,完善了国民经济体系。近年来的政府投资活动,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只依赖政府投资,忽视民间投资,也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不良后果。 在投资决策上,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决策。由于社会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判断困难,认识往往存在偏差,常常容易出现失误,而一旦失误,就会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出台《若干意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据初步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6.4 %,已是半壁江山。如何调控、引导和发展好民间投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投资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需要,在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系统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出台《若干意见》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久之策。

从当前看,出台《若干意见》是丰富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巩固经济向好回升势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迅速出台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两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投资的计划,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在此过程中,政府投资对于稳住全社会信心、拉动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和信贷增长等刺激性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靠刺激性政策增加投资能力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2010年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在保持一定范围和力度政府投资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切实将民间储蓄的优势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形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长远看,出台《若干意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

浅谈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变化现状及发 展趋势 摘要:政府投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它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日益降低,并逐步被民间投资取代。民间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它的发展对于推动增长、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变化现状、趋势,提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民营经济 一、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演变 政府投资是由政府决策并由国有资金进行投资的行为或由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其投资主体是政府,产权属于国家,形成国有资产,构成国有经济,因此,政府投资在某些情况下又称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集体、私人进行的投资活动,投资主体是个人,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构成民营经济。外商投资是由国外政府或私人进行的投资,形成外资经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共同构成我国社会的总投资。在我国,政府投资又分为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这样,目前我国投资主体

是由政府及代理人、个人、外商组成的。政府投资在我国建国后很长时期,一直是投资的主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国有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减少,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日益壮大。 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在我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到确立改革开发基本国策近30年的历史。这个做法既促进了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又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至今尚难以消除的后患。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相对应,民间投资也经历了由艰难生存、限制发展和逐步削弱甚至消亡的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逐步得到肯定,民间投资也日益活跃。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显著降低,而民间投资的比例明显上升,二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其中有3.77个百分点为投资所做的贡献。在过去几年里,为了遏止通货紧缩,政府主要运用了利用国债进行投资的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内

后危机时期民间投资发展及其引导——以浙江丽水为例

Forum 学术论坛 https://www.sodocs.net/doc/555994972.html, 2012年6月 253 后危机时期民间投资发展及其引导研究 —— 以浙江丽水为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韩敏 摘 要:本文基于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模型建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对丽水市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而言,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政府投资显著。因此,在后危机时期,政府应当有效引导民间投资发展和加快政府投资转向。关键词: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民间投资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a)-253-0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丽水市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其发展规模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的构成部分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有差异的,从长短期而言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存在不同的作用和效应。正确引导和发展民间投资,将从根本上决定今后丽水市经济增长的速率与效率。同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和作用,及时合理地引导民间投资成长及政府投资转向,将有利于丽水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1 丽水市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1.1 民间投资表现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丽水民间投资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并逐渐成为全社会投资的主体。据统计,2010年丽水市民间投资为161.6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54.2%,高出政府投资4.6%。 1.2 投资发展水平强劲 结合1980~2010年间的投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发现:民间投资、政府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呈共同上升趋势,表现出较强的正向相关性。此外,从1994年开始,民间投资表现更加活跃,在数额上超过政府投资,并于2004年以前一直保持着超越的地位。2005年之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政策的引导,民间投资的发展规模上下震荡,但相对政府投资而言总体上均衡,无明显优势。 1.3 投资相对规模显著递增 历史数据显示,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80年的4.76%上升到2002的最高点63.57%,随后并一直保持着与政府投资相当的水平。反之,政府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95.24%下降到2002年的最低点36.43%。 2 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将在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同时,根据经济加速原理,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出水平的变动情况,而加速系数度量的是净投资引起产出变化的程度,假设 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的加速系数分别为 。 2.1 短期效应分析 由于民间投资是由各个微观企业的投资行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很难在短期内因形势变化而改变投资决策,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政府投资在短期内变动弹性较大,可根据社会需要通过追加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民间投资的自发投资()在短期内是固定的;而政府投资函数包括: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的不变投 资()和为扩大总需求的临时投资( )两部分内容。并将其引入宏观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中,可以得到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短期模型: 由于其他变量均假设固定不变,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程度主要取决于政府投资加速系数。2.2 长期效应分析 从长期来看,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主要力量,民间投资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变生产供给。而政府投资主要是为社会创造基础性条件,主要投资于公共和基础设施领域,一般表现为固定不变。从长期而言,民间投资包括两部分内容:固定的自发投资() 和可变的追加投资( );而政府投资函数仅包括为保证经济正常发展的不变投资()。 同样将其引入宏观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中,可以得到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模型: 由上式可知,长期的经济增长水平主要取决于民间投资加速系数。 3 实证研究分析 3.1 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在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基础上,引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实证分析丽水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效应。根据计量经济模型原理,可构建如下向量自回归模型(): 3.2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文在实证研究采用地区生产总值、民间投资及政府 投资三个变量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 同时,考虑到时间序列由于价格因素容易出现数据不可比性,本文将地区生产总值用以1978年的平减指数进行调整,投资则以1978年为定基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进行调整。 作者简介:韩敏(1974-),女,浙江松阳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金融、会计、个人理财研究。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统计范围的规定的通知

关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统计范围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为切实加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分布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具有集体、私营、个人性质的内资企事业单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企业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 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根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的工商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来确定,包括:(一)工商登记注册的集体、股份合作、私营独资、私营合伙、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个体户、个人合伙等纯民间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 (二)工商登记注册的混合经济成分中由集体、私营、个人控股的投资主体单位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 三、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划分如下:

注:混合经济投资主体是否属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主体须根据统计报表中填报的控股情况确定。 四、本规定适用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收集、 整理、发布活动。 五、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关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统计范围规定的说明 一、规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定义和范围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 产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部门内部标准测算,该比重 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微乎其微发展到超过50%,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 逐步加强。 尽管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受媒体和学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当前社会各界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民 间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从内涵、外延到投资额的计算方法均 不统一。

民间投资*态势分析.pdf

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接近国有经济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逐步提高,国民经济中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这是经济改革、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成果,也为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民间投资的成长仍然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亟待加以解决。 一、民间投资增速、比重和贡献率变化态势 (一)国内民间投资增幅高于国有经济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和全社会投资增幅,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在投资领域以连续发行国债拉动整个投资需求的增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高于前两年的增幅。同时,由于国债投资集中体现了政府公共投资的意图,主要受益者是国有经济,人们一直担心民间投资被挤出或增势减弱。事实上,除1998年国有经济的投资增幅显著高于民间投资和全社会投资的增幅以外,1999~2001年,分别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基本上都快于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速度,其中“其他经济”的投资增幅连续两年高达28%以上(见表1)。在各类经济成份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增长最快,1997~2001年,由1387.21亿元增加到5663.49亿元,5年平均增速高达32.5%;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从2893.08亿元增加到2998.69亿元,平均增幅仅为0.7%。 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不仅高于国有经济,也高于全社会投资的增幅。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已从17.4%逐年回落为3.8%、3.5%和6.7%,而全部国内民间投资的平均增幅逐年分别高达20.4%、11.8%、22.7%和 20.3%,与国有投资增幅放缓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 (二)国内民间投资比重接近国有投资,股份制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逐年下降,全社会投资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近几年,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国有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7~2001年,国有投资、国内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三者比重分别由52.5%、35.9%和11.6%变为 表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投资增长速度(%) 注:增长速度未扣除价格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47.3%、44.6%和8.1%,目前国内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已经接近国有经济。 9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以较大幅度持续下降,2001年与1994年相比,这一比重降低了9.1个百分点。同期,集体经济投资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而个体经济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3个和11.4个百分点。国家注入大量国债投资以来,尽管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总的看仍呈下降趋势,1998~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比重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国内民间投资比重的变化中,集体经济投资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个体经济投资比重由13.2%上升到14.6%;其他经济的比重由18%上升到23.9%,其中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比重由6.9%迅速上升到15.2%(见表2)。这表明,在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国内民间投资也渐趋活跃,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投资活力最为强劲,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通过对比近几年政府直接投资与全社会投资的态势,也可以看出投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的趋势。1999~2001年,国债投资(包括国债资金和全部配套资金完成的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步下降,依次为8.1%、8.8%、 6.5%;预算内投资资金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依次为54.7%、13.9%、13.2%;而全社会投资增长率则逐步上升,依次为5.1%、10.3%、13%。这表明,由于国内民 表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 注:《2002年中国统计摘要》将2001年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为一项(这样其增幅和比重分别高达26%和70%以上),尚未来得及分开统计(2002年一季度、上半年的统计也是如此)。不少论者忽略了这一点,直接用来论证目前国有经济投资增幅大,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过高,而民间投资增长不快。表1和表2已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对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做了区分,可以准确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01年数据计算。 间投资成长势头逐步加强,全社会投资增长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正在降低。 (三)国内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接近国有经济投资的贡献率 由于近年来整个非国有经济投资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它们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步提高。1998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9%,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高达7.52个百分点,而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仅为2.05、1.83和2.49个百分点。2001年全社会投资增长13%,其中国有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6.17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1.8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上升为1.9和3.12个百分点。在其他经济中,股份制经济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得最为明显,由1998年的0.96个百分点上升到2001年的1.98个百分点;同期,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则由1.46个百分点下降为1.05个百分点;而联营经

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doc9)

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doc9)

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 摘要:政府投资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它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日益降低,并逐步被民间投资取代。民间投资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明显的优势,它的发展对于推动增长、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发展变化现状、趋势,提出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民营经济 一、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演变 政府投资是由政府决策并由国有资金进行投资的行为或由代表政府的国有企业进行的投资活动。其投资主体是政府,产权属于国家,形成国有资产,构成国有经济,因此,政府投资在某些情况下又称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在我国通常是指由集体、私人进行的投资活动,投资主体是个人,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构成民营经济。外商投资是由国外政府或私人进行的投资,形成外资经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共同构成我国社会的总投资。在我国,政府投资又分为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这样,目前我国投资主体是由政府及代理人、个人、外商组成的。政府投资在我国建国后很长时期,一直是投资的主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的国有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政府投资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减少,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日益壮大。

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在我国经历了建国以后到确立改革开发基本国策近30年的历史。这个做法既促进了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又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至今尚难以消除的后患。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相对应,民间投资也经历了由艰难生存、限制发展和逐步削弱甚至消亡的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逐步得到肯定,民间投资也日益活跃。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显著降低,而民间投资的比例明显上升,二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共同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其中有3.77个百分点为投资所做的贡献。在过去几年里,为了遏止通货紧缩,政府主要运用了利用国债进行投资的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内需,从近三年实施财政政策的情况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投资的地区上,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中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是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房地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目共睹,但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人们购房之前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贷款购房后减少消费还贷款;而政府投资为主的西部开发,因民间投资未能及时跟上,其带动投资需求的作用也并不明显。由于启动居民消费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限制,短期内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措施已被证明难以奏效。政府投资被用来作为增加投资需求的主要手段。但政府投资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存,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