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社会史复习总结

中国社会史复习总结

中国社会史复习总结
中国社会史复习总结

1、历史的定义及作用: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泛指所有事物的演变过程,一般专指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情形,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简而言之,即为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的作用在于使人明智晓理、通古博今、修身养心。学习历史对于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从历史中,探索未知世界,可以从历史中,树立民族自尊,可以从历史中,考虑将来趋势。历史的作用不仅以史为鉴,更可以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警。

2、历史学与社会史的关系:社会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社会学与历史学相交叉,社会史是历史学的边缘学科,

3、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一方面,历史同科学一样具有实验性、客观性,注重考证,另一方面,史学具有不可回塑性,无规律可把握,研究主体是人,而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体例上追求艺术性。

4、社会史定义:社会史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是现代史学的显学,既是专史,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面向整体史,是一门自上而下的历史。普通群众和基层社会是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认为社会史是专史,与经济、文化、政治史是平行的。乔氏理论三层次: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认为社会史是历史学的分支,是研究历史上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和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认为社会史是通史,反映了整个社会发展,中国的通史就是社会史,社会史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社会变迁。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认为社会史是以人为主的社会本身的历史,是由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社会变迁组成的。迟子华《中国流民史》认为社会史是历史学的分支,是社会学的边缘学科,由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生活、社会控制组成。

5、年鉴学派:年鉴学派的特点:1.研究领域无限扩展 2.研究方法有所创新 3.开放的精神,具有包容性、多样性 4.拓展了历史学的范围,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年鉴学派的影响:1.促进历史学的发展,社会史成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促进历史学的现代化,重视对下层史学和精神心态的关注,并使用多学科结合的方法 3.促进历史学家开阔视野、深化认识、更新观念、拓展方法 4.也有局限,它强调多学科性,看起来是超越学科规范,但只是强化了固有学科的存在,以至于后来忘却学派的初衷。

6、兰克学派: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是客观主义史学,政治事件关注对象为国家的政治机构及制度;国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政治主体和势力。

7、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的讨论: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中国是否存在过“亚细亚生产方式”时代;中国有没有奴隶社会阶段;中国近代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抑或为“封建主义与商业资本结合”的社会。

8、扭曲与停顿: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社会史研究扭曲与停顿的原因:1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被取消 2.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受到历史是阶级斗争史观点的影响.实际上,这个时期的社会史基本上是停顿了,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只是社会史的研究太少了,社会史的资料也不为人留意。

9、社会史研究的意义:1.社会史研究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历史学的内容,使得历史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2.社会史的研究促进了史学研究理论的创新,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3.社会史的研究使得史学研究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掘了资源,使研究与市民社会、商品经济相适应。

10、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理论:长时段理论;总体史理论;国家社会理论;中层理论;后现代理论;语言学转向理论。方法::1.心态史学探求隐秘世界的研究 2.计量史学确定性的探求 3.口述史学留住过去的声音 4.历史人类学田野中的历史学 5.图像史学视觉材料的运用。

12、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在宗法制的影响下,第一,家天下的延续。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三百年(清),短则十来年的统治(秦)构成了中国的政治史。第二,封国制度不断,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第四,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13、民间信仰的定义、特点:特征:多元性、调和性、公利性、随意性、从属性、神秘性定义:民间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二:名词解释

1、长时段理论:最初由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一书中提出,长时间主要指的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时间,时间段的跨度很大。长时段(地理时间),又称地理的历史,如地形、气候等,在长时段内发生的历史变化是缓慢的,他认为长时段的历史是最重要的历史,只有把长时段的历史弄明白才能弄懂以下的历史。长时间理论扩展了人们对历史时间的认识,确立了“时间”与“结构”两个重要概念,并以此构建其理论框架,但这一理论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2、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社会结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位、较色、群体和制度。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该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开放性的重要特征。

3、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立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继承争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4、五服制度::是中国礼制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一制度不仅确定了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也确定了亲属相犯时刑罚轻重施用的原则。

5、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家族: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人类社会自我协调的构成性产物与基本单位

6、食货派;是围绕《食货》杂志形成的,在古代没有专门的经济学,所谓食货就是指经济,不是现在的经济史。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发生后,形成的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研究旨趣的学术团体,以陶希圣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队伍,注重系统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专题史料。

7、唐宋转型:唐宋转型是一种历史分期,中国历史从中古史转变为近代史的一大变革。指的是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在唐宋之际发生的重大转变。唐宋转型是以经济秩序的根本变化

为标志的。在社会史方面,唐代结束了世袭门阀对政府的支配,宋代开始了一个现代的时代,它以平民的兴起为标志。皇权受到了制约

11、社会史引发的史料革命的影响:地方史、家谱出现

14、家族制度的特征:以家庭为核心,以血缘和性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人类社会自我协调的结构性的产物和基本单位。家庭是家族的基本构成单位,靠家庭血缘关系的扩展而形成家族。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15、对80年代以来地方家族势力复兴的看法: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政策的变化,内地农村的宗族出现蓬勃的复兴趋势,尤其在南方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宗族的复兴和对外开放相联系。修族谱建祠堂,复兴与重建宗族成为吸引海外华侨华人还乡祭祖坟及投资的重要管道,还有我们常在新闻里看到的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的一系列活动。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农村家族势力的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家族势力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依然存在。

家族势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滋生落后的意识和行为,纠结宗族矛盾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族势力也并非只是陈腐的传统遗存,它在很多领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1.农村家族设立对农村基层政府的挑衅

家族势力不仅仅是作为血缘共同体存在,它还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活跃在农村社会的舞台上。80年代开始,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家族势力在一些地区开始抬头,并对农村基层政权在成一定的威胁,出现了宗族势力充当部分农民利益集团代表把持对抗基层政权组织。如香港新界乡议局就是宗族政治共同体的代表,亦是新界原居民和新界村落民众的利益代表⑤。在有些农村地区,宗族势力已严重的妨害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力,扭曲、改变着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出现宗族大于政权的现象,进而出现村委会有被族委会取代之势,对农村基层政权进行严重的挑衅。

2.家族势力是国家法律,政策贯彻实行的绊脚石,严重威胁农村法治秩序。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宗族制度有四个恶果,即“损害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息个人意志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养成依赖性,戕害个人之生产力”⑥。家族势力具有鲜明的排外性,再加上中国几千年来落后的小农意识,在很多偏僻落后的农村,常会出现因为争山,争林,争矿产而引发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严重威胁着农村法治秩序。同时,随着家族势力的发展,家族功能的转移,家族势力也易成为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如近年发生的在我国农村的几桩耸人听闻的大案:辽宁盖县的“四段案件”以及天津的大邱庄案,都是家族势力恶性发展膨胀而导致的。

同时,因为农村深受我国封建思想侵害,常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顽固说法,所以,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常受到严重的干扰。很多农村的农民为了多生,养儿防老,常和政府计生部门的工作人员周旋,你来我藏,一旦二者发生冲突,家族成员就会围堵甚至殴打工作人员。所以,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地区,国家的一些政策很难推行下去。

3. 家族势力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妨碍农村现代文明的建设。

中国是典型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执保守性强,各族经常相互抵触排斥,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广。同时,家族势力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族常通过一个非正式的规范使得族人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依赖感加强,它是以一种传统的文化控制个体成员的心理,抑制个体创新性独立性的发展。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家族势力对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不断强化着农民固有的自私和保守的劣根性。家族势力作为一种落后的社会力量,严重阻碍着农村地区先进文明的传播。

农村家族势力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主要表现在:

1.农村家族与村级公共权力的互动

家族对乡村级公共权力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表现在对村“两委”(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的产生上,也影响着村级公共权力为组织的人员构成,以及“两会”成员对乡村社区的治理作为。在一些家族势力较大的村,“两委”在管理乡村社区时往往和家族形成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互动关系。而家族对“两委”在社区治理中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1〉家族成为“两委”社区治理的补充,形成互动关系。〈2〉家庭背景影响村干部的具体治村行为和村社资源的分配与使用⑦。家族势力的这些影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村权利的有效制衡,防止一些干部横行乡里、鱼肉人民。

2.家族势力可作为法律的补充,从而帮助司法人员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农民意识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有些纠纷或者冲突,法律上又没有明确规定,利用家族势力的权威和震慑力就可比较容易的化解,如当本村和邻村因灌溉山林等发生纠纷时,司法人员无法调解,此时家族出面,双方提出的依据是各自族谱的记载,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而中国也具有发展法外调节机制的先天优势,中国的传统势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家族政权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华西村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经济模式就是集体经济,而提到华西村,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吴仁宝,华西村的政权就是典型的家族政权。通过资料调查,华西村集体企业的要职都掌握在吴式家族的手中⑧。这就形成了集体经济与家族政治共存的局面,但是他们却一手打造了这个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闻名的华西村,原因就是在于村内存在一位长期稳定的族长式的权威人物——吴仁宝。而吴仁宝在华西村村民心中具有不败的权威⑨,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权威式的领导,才有了今天的华西,所以,如果我们对家族权威加以正确的引导的话,就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从而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家族势力保持着传统的责任

家族势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仰视父母,俯需妻子”的古训在农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广大的农村对于鳏寡孤独而言,宗亲便是他们唯一的依赖。此时,家族势力继承和发扬着中国的优良传统。因此,宗族关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也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结

综上所述,根植于乡村社会土壤的家族势力,在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许多农村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农民对家族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家族势力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对待。家族势力的存在,对于它积极的一面,我们要好好地加以利用,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团结和发展。但对于它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坚决地否定和打击。

造假村、造酒村、诈骗村等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语文二年级下 第二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 波纹(wén)葱(cōng)绿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 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léi fēng shū shū zú jì zuó tiān mào zhe liú xià wān wān liǔ shù bēi zhe sǎ xià liǔ yè mí lù wēn nuǎn ài xīn yí dìng yě xǔ yāo qiú zhuō zi píng shí nán dào wèi dào héàn jiù shì jiā gōng zhǒng zi liǔ tiáo nóng jù tián cài gōng jù láo dòng jīng guò cái néng mǎi mài gān tián yī pǐ mèi mèi

chū sè hé shuǐ bì lǜ bō wén jǐng sè hǎo xiàng liàn liàn bù shě 四、多音字 曾zēng()蒙 měng()的 dí()应 yīng()曾céng()蒙 méng()的 de()应yìng ()散 sàn()还hái() 散sǎn()还huán() 五、形近字 波()纹()具()买()温()披()蚊()真()卖()湿() 锋()洒()弯()匹() 峰()酒()变()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 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柔软—松软平时—平常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八、词语搭配 ()的小溪()的孩子()的细雨()的大娘()的露珠()的春风()的糕()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B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浙大外国建筑史-笔记[完整版]

外国建筑史 第一章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1)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一由于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唤起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而向罗马共和国借用英雄的衣裳。主要是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国家主要式样实例主要建筑师及作品备注 法国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 雄狮纪念碑 马德莱娜教堂部雷伟人博物馆 牛顿纪念碑 法国古典复兴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 部则常吸取东方各种装饰或洛可可手法—— “帝国式”风格 勒杜农村公安队宿舍 英国希腊复兴不列颠博物馆 爱丁堡中学 德国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 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辛克尔柏林宫廷剧院 柏林老博物馆 柏林百货商店 美国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Romanticism)——最早出现于18c下半叶的英国 阶段时间风格实例 先浪漫主义时期18c60年代 ~19c30年代模仿中世纪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 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 威尔特郡的风蒂尔修道院的府邸 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哥特复兴(浪漫主义)19c30年代~70 年代 以哥特风格为主英国国会大厦 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 (3)折衷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国家时期代表建筑 法国19c中叶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 巴黎的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 美国19c末与20c 处美国在芝加哥举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采用欧洲折衷主义形式,并特别热衷于古典柱式的表现 2)新建筑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1)“第一” l1775~1779年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第一座生铁桥 l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l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l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

空间直线和平面总结 知识结构图+例题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期中复习 [知识串讲] 空间直线和平面: (一)知识结构 (二)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线线∥ (a//b,b//c a//c) αβ αγβγ //,// ==???? a b a b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平行性质 a a b a b ////αβαβ?=???? ? ? 面面平行性质1 αβαβ ////a a ??? ? ? 面面平行性质 αγβγαβ //////?? ?? A b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面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定义 αβαβ αβ =-- ?⊥ ? ? ? l l ,且二面角 成直二面角 3.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 面面∥ 面面平行判定2 面面平行性质3 a b a b // ⊥ ?⊥ ? ? ? α α a b a b ⊥ ⊥ ? ? ? ? α α // a a ⊥ ⊥ ? ? ? ? α β αβ // αβ α β // a a ⊥ ⊥ ? ? ? 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 唯一性结论: (三)空间中的角与距离 1. 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θ≤90° (时,∥或)θαα=??0b b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θ≤180° 2. 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3. 空间距离: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间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该线段的长。 4. 点到面的距离,线线间距离、线面间距离、面面间距离都可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 常用方法:三垂线法、垂面法、体积法、向量法等。 简单几何体: (一)棱柱(两底面平行,侧棱平行的多面体) 性质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直截面周长侧棱长底面积高直截面面积侧棱长侧柱S V =?=?=??? ? ????????

外国建筑史 复习要点总结 8 第十讲 西欧 哥特建筑 (A.D.12C.-A.D.15C.)

第十讲: 西欧哥特建筑(A.D.12C.-A.D.15C.) 哥特建筑是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它的风格与古典建筑完全不同, 为后来的建筑开辟了一条新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认为它与古典建筑背道而驰, 所以称之位“哥特式”(贬称) 哥特建筑产生的原因 大城市的出现: 12C.后城市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 工商业繁荣,人口增多, 需要许多教堂与城市管理机构. 教堂内不仅举行宗教活动, 也举行国会, 演讲, 商务等活动. 宗教原因: 13C.教堂的权利达到顶峰, 宗教狂热情绪高涨, 大批的哥特教堂兴建起来, 教堂高大向上的形体代表着神权的尊严与崇高. 城市经济兴旺: 教会财富大增, 为建造大型教堂提供了物质基础. 结构技术的进步: 发明了尖券,飞扶壁,框架结构体系, 解决了罗马风建筑没有解决的问题. 哥特教堂的起源 哥特教堂起源于法国( 那里远离古罗马文化, 容易产生新的建筑风格), 后来在德国,英国,尼德兰和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流行. 哥特教堂, 以结构为标志, 初成于圣德尼教堂(St.Denis), 夏特尔教(Cathedral Charter)主堂成型,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Paris)成熟, 韩斯主教堂(Reims)和亚眠(Amiens)教堂最繁荣, 15C.后各地教堂趋同, 装饰华丽. 哥特教堂的结构特点(一) 使用尖券, 拱高一致, 拱侧推力减小, 而且任何形状的平面都能覆盖所有装饰细部都用尖券, 艺术风格很统一. 哥特教堂的结构特点(二) 使用飞扶壁, 解放并降低侧廊, 加大中厅高侧窗及外墙窗 哥特教堂的结构特点(三) 整个结构是框架体系, 外墙不承重, 可完全开窗. 哥特教堂的平面特点 拉丁十字 法国教堂东端小礼拜室很多 英国正厅长,常有两横厅 哥特教堂的立面特点 法国教堂多为双塔 德国很多教堂西端只有一个塔 哥特教堂的空间特点 突出向前和向上飞升的动势 支柱常用束柱, 垂直线条不断, 象树一样向上生长, 把人的灵魂导向天国 窗户占满了外墙支柱间的空间 意大利和德国的教堂侧廊与中厅同高, 称为广厅式巴西利卡 哥特教堂的装饰特点 彩色玻璃窗玫瑰花窗拱顶装饰雕刻 哥特教堂的入口特点 透视门雕刻中央立柱

中国近代社会史

1、宗族:宗族组织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后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和地饶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同性聚落体,在汉族居住的地方人民普遍聚族而居,或一姓一村,或几姓一村等。清代宗族组织发展极为兴盛,宗族组织日益发展,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2、士绅:“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包括士族代表的:门第、衣冠、世族、势族等。和乡绅代表的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统称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含义。 3、以太说:中国近代以“以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一种哲学理论。“以太”概念大约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一起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都曾从西学中吸取了“以太”概念,并把它看作宇宙万物的原始,用以表述自己的宇宙观。 4、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一切家庭是不是都有一种特殊的集团?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5、晚晴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社会影响。 废除:近代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传承封建文化和稳固封建统治的科举制度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到了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各项措施的次第推行,废除科举提到日程之上。1901,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会奏,要求逐渐废除科举制度。在形势逼迫和社会舆论压力下,1905年8月,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影响:(1):使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 (2):促进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潮。 (3):推动了中国社会基层改革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4):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简介的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5):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了其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选官制度的紊乱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 (6):科举制的废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末民初平衡状态不复存在,政局动荡。(7):科举制的废除还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信力、控制力。 6、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学科复兴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10月第一节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宣告中国社会史学科的诞生,主要成就在与对“社会史学科对象及其研究范围”取得了共识。 (2)体系构建阶段(1991——2000)进入90年代后,社会史发展迅速,专题性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颇多,也出现了对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史学科体系研究成果。 (3)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后)学术界更加的几种在专题社会史方面,区域社会史研究工作展开,最后有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研究的领域:社会变迁(变迁的形势内容)社会结构(人口、家庭、宗族、社区、民族、阶级和阶层)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控制)。 7、试评析三本近年来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书籍。说明作者主要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特点。

外国建筑史小知识点归纳

第三王朝出现了第一座金字塔——昭塞尔金字塔(梯形金字塔) 第四王朝吉萨金字塔群代表了金字塔艺术的顶峰。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金字塔(146.4m)→哈夫拉金字塔(143.5m)→孟卡拉金字塔(66m) 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在哈夫拉金字塔旁。 人首翼牛像在在萨尔贡王宫里。 奖杯亭的构图手法:1、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然后再谋求二者的协调统一。这是多层的建筑组合普遍遵守的法则。2、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法。3、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华丽,分划越细。 这是包括叠柱式、塔等等在内的多层建筑物竖向构图的一种手法,无论是古代的,中世纪的,西方的,东方的 雅典卫城的主题神庙是什么?如何体现这一点。 1、把它放在卫城最高处,距山门80m左右,一进山门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2、它是古希腊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3、它是卫城上位移的围廊式庙宇,型制最隆重。 4、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有最伟大的雕刻杰作。 泰姬玛哈尔的对比关系 1、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 2、4个小穹顶同大穹顶在相似之处也包含着对比:一是体积和尺度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宏伟:二是虚实的对比,反衬出大穹顶的庄重。 3、细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强的对比。 4、凹龛伊旺与平直的墙面之间同样也有明确的对比与统一的关系。 从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到德意志联盟对工业文明的态度 答:1、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文明采取敌视态度,虽然是错误的,但也引起了先驱者们对此的严肃思考。 2、新艺术运动:在工艺与机器方面,致力于复兴工艺和应用艺术,但不像工艺美术运动那样训斥机器,而是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试图寻找一种适应工艺材料的装饰 3、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基本工业时代的建筑观——只有新工学才有新建筑,新用途,新材料,新结构,产生新形象。 4、德意志制造联盟:明确地提出工业化的道路,并将工程师、艺术家、厂商共聚集在一起,联手攻关。

初中化学第2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 课题1 空气 一、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三、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四、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2、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3、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五、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等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空气、各种溶液等 多数天然存在的物质,包括矿石、河水、海水等,物质的溶液也属于混合物。 课题2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外国建筑史复习试题及答案

外国建筑史 1.在古希腊建筑中,多立克柱式的檐部与柱子的比值:1:3;柱高与柱径比为:1:5.5—5.75;开间与柱径的比为:2:1;柱身有20个凹槽 2.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柱式,并有很大的发展,在与其拱券结构结合使用上分别出现了:券柱式、叠柱式、巨柱式、混合柱式等几种使用方式。 3.哥特建筑起源于罗曼建筑。法国最辉煌的哥特作品是:巴黎圣母院。 4.佛罗伦萨主教堂砌了12m 高的一段鼓座,鼓座墙厚4.9m。为了减少穹顶的侧推力,还采用了①穹顶轮廓采用矩形,大致是双圆心的、②用骨架圈结构、③穹顶做内外壳、④穹顶底部设一圈铁链加固等措施。 7.金字塔是古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典型建筑。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9.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 v 10.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16.埃及吉萨金字塔群其中以第四王朝第二代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最大。 17.尖券和骨拱顶是哥特建筑形成的结构技术基础。 18.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22.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名词解释,可画简图解释 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神的实质柱式纪念碑。常成对置于神庙前。断面呈方形,长细比1:9-1:10,柱身向上渐缩,顶端覆以金字塔状物。通常为整块花岗石制成,碑身布满阴刻象形文字或图案,形式简洁,富于变化,是古埃及重要的建筑形象。 2、泰姬马哈尔陵:泰姬马哈尔陵被称为印度的一颗明珠,它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建在一个大坪台上。建筑形体四面对称,中央大穹窿是波斯的尖顶式,坪台四角有四座邦克楼 5、罗马万神庙:(潘泰翁)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底部墙厚6.2M,顶部有直径8.9m的圆洞。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门廊正面八棵科克林新柱子。 8、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母题”(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创造的是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 9、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的成就是采用了骨架券系统。哥特教堂两侧都有大的玻璃窗,上有彩色图案,这种做法是为了圣经的图解。 10、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扬弃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追求理性的稳定感,用半圆券,厚实墙,圆穹窿,水平向的厚墙,与哥特式的尖券、尖塔、束柱、飞扶壁、小尖塔相对抗。建筑轮廓整齐、统一和有条理性。 11、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构图完整,体积感强,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型制,是当时有重大创新的建筑形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柱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整理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 4.原理: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 开止水夹;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四)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见教材P32。 课题2 氧气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空间直线和平面复习总结.doc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空间直线和平面 (一)知识结构 (二)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论证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的转化: 面面平行性质 // a // b a , b a , b b a A a // b a a b A a , b b a // , b // a // // 公理 4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1 面面平行性质 线线∥ 线面∥ 面面∥ (a//b,b//c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1 // a//c) a // // // a a // b a // a // b 2. 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转化:

a , b a b O l a , l b a l a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线面垂直判定 1 面面垂直判定 PA , AO为 PO 线线⊥线面⊥面面⊥线面垂直定义面面垂直性质,推论 2 在内射影 l a a b a 则 a OA a PO l a a, a b a POa AO a a 面面垂直定义 l ,且二面角l 成直二面角 3.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 a a a / / b / / b a a 线面垂直判定 2 面面平行判定 2 线线∥线面⊥面面∥ 线面垂直性质 2 面面平行性质 3 a / / a / / b b a a 4. 应用以上“转化”的基本思路——“由求证想判定,由已知想性质。” 5.唯一性结论: (三)空间中的角与距离 1.三类角的定义: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 0°<θ ≤ 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0°≤ θ ≤ 90° (0 时, b∥或b) ( 3)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θ,0°≤ θ≤ 180° 2.三类角的求法:转化为平面角“一找、二作、三算” 即:( 1)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2)证明其符合定义; (3)指出所求作的角; (4)计算大小。 3.空间距离: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间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该线段的长。 4.点到面的距离,线线间距离、线面间距离、面面间距离都可转化为点到面的距离。 常用方法:三垂线法、垂面法、体积法、向量法等。 简单几何体: (一)棱柱(两底面平行,侧棱平行的多面体) 侧棱都相等 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性质 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S侧直截面周长侧棱长 V柱底面积高直截面面积侧棱长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的一种建筑形式。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和装饰,尖顶上镀金。常布置在神庙的大门的两侧。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券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拱券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解决柱式和券拱之间的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的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的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的回廊,檐部上面是一个有鼓座的穹窿。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

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 再出发 作者:常建华文章来源:南开新闻网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4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生活史、地域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生活史研究多采用“社会生活”的概念,这是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特色。但时至今日,有关生活史的研究也面临如何深化与拓展的问题。当前,在生活史研究中强调“日常生活”的概念,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生活史的研究历程 在我国,生活史作为现代史学出现于20世纪20—40年代。当时,一些学者从风俗的角度关注民众生活。1928年瞿宣颖在燕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历代风俗制度”一课,讲述“平民生活状况”。在《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的“序例”中,他批评旧史学“忽以人民日用之常”。同年,陈东原撰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一书,则直接采用“生活史”作为书名。当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一些学者尝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把握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如郭沫若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1928)、全汉升的《宋代都市的夜生活》(1934)、傅安华的《唐代社会生活一斑》(1937)。吕思勉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有关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断代史论著中,也设有人民生计、人民生活等专章。当然,这一时期社会史研究中真正关注生活史的学者还是极少数,更多学者的兴趣在“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方面。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形态发展史,只有个别学者涉及生活史。如陈直在50年代发表了《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等文章。吴晗在50—60年代发表过一些有关古人服饰、称谓方面的普及性短文。60年代韩国磐发表《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分析了唐代农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并判断其生活状况。谢国桢在70年代撰写了《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开始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研究。1985年,《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在天津召开“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生产生活状况比较研究讨论会”,将“生活状况”纳入史学研究视野。当时就有学者提出,应从流行半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史著框架中解脱出来,从事各式各样的专史和专题研究,比如撰写一部尽收衣食住行、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风俗礼仪于笔端的著作。 此后,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重视,成为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标志,涌现出不少成果。断代性的如宋德金的《金代的社会生活》(1988)、冯尔康、常建华的《清人社会生活》(1990)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断代史丛书10卷,199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6卷。近现代方面,有严昌洪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2007)、李长莉的《中国人的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之平面向量与空间解析几何(经典必看)

56. 你对向量的有关概念清楚吗?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的模——有向线段的长度,2||a → ()单位向量,3100|||| a a a a →→ → → == ()零向量,4000→ → =|| ()相等的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5???? =→→ a b 在此规定下向量可以在平面(或空间)平行移动而不改变。 (6)并线向量(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b a b b a → → → → → → ≠?=∥存在唯一实数,使()0λλ (7)向量的加、减法如图: OA OB OC →+→=→ OA OB BA →-→=→ (8)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分解定理) e e a → → → 12,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为该平面任一向量,则存在唯一

实数对、,使得,、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λλλλ12112212a e e e e →→→→→ =+ 的一组基底。 (9)向量的坐标表示 i j x y →→ ,是一对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 ()a x i y j x y a a x y → →→→→ =+=,称,为向量的坐标,记作:,,即为向量的坐标() 表示。 ()()设,,,a x y b x y → → ==1122 ()()()则,,,a b x y y y x y x y → →±=±=±±11121122 ()()λλλλa x y x y →==1111,, ()()若,,,A x y B x y 1122 ()则,AB x x y y → =--2121 ()()||AB x x y y A B →= -+-212212,、两点间距离公式 57.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叫做向量与的数量积(或内积)。1a b a b a b →→→→→→ =||||cos θ []θθπ为向量与的夹角,,a b → → ∈0

外国建筑史总结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结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3)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 城市规划的探索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3)掌握:红屋、米拉公寓、法古斯工厂、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罗比住宅。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3)重点掌握: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4)要求绘制:①萨伏伊别墅②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③克朗楼④包豪斯校舍。 第五章 二战后,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1)熟悉二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以及代表建筑师和代表作品。①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粗野主义倾向,⑤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3)掌握现代建筑设计原则。掌握重点实例: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纽约西格拉姆大厦、马赛公寓,昌迪加尔行政中心、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皮阿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珊娜特塞罗镇中心主楼、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朗香教堂、悉尼歌剧院。 ?(4)要求绘制:①马赛公寓②纽约世界贸易中心③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1)熟悉当代建筑的诸思潮:①新理性主义,②新地域主义,③高技派的新发展,④简约的设计倾向,以及各流派代表建筑师。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社会对其自身运行的安全进行防护和保卫的举措,主要包括社会援助和社会疏导两种方式。 2三教合流:指儒释道三教互为吸收,互为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典型意义上讲就是儒学与佛教的渗透、互补,儒学与道教的渗透、互补。 3.四大徽班:指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的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 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 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4.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相互关系和共同文化维 系力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5.帮会:是以游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为了凭借集体的力量生存下去而通过师徒、宗 法或拜盟结义组成的组织,这类组织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6.社会良性运行:是指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的及各系统内 的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7.宗族:是指伴随阶级社会而产生的父权制血缘性集团,它有共同的明确的父系祖先, 在组织结构上,它是多级的,它包含着一个主干家庭与由其分化而成的小家族及这些小家族再分化而成的更小的亲属组织,彼此间保持着某种形式的宗教的经济的联系,在这种宗族内各级族长在本族内具有支配与统治族人的地位,表现出至尊的父家长权。8.僧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始于后秦,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