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卫办医政发…2010?6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范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促进静脉用药合理使用,保障静脉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药品调剂的一部分。

本规范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和其他静脉用药调剂的全过程。医疗机

构其他部门开展集中或者分散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参照本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臵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 vice,PIVAS)。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与供应。

二、医疗机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应当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见附件)执行。

三、人员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负责人,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有一定管理能力。

(二)负责静脉用药医嘱或处方适宜性审核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临床用药或调剂工作经验、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负责摆药、加药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的人员,应当具有药士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从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接受岗位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定期接受药学专业继续教育。

(五)与静脉用药调配工作相关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

的疾病,或患有精神病等其他不宜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的,应当调离工作岗位。

四、房屋、设施和布局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总体区域设计布局、功能室的设臵和面积应当与工作量相适应,并能保证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出入走向合理,不同洁净级别区域间应当有防止交叉污染的相应设施。

(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设于人员流动少的安静区域,且便于与医护人员沟通和成品的运送。设臵地点应远离各种污染源,禁止设臵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周围的环境、路面、植被等不会对静脉用药调配过程造成污染。洁净区采风口应当设臵在周围30米内环境清洁、无污染地区,离地面高度不低于3米。

(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的洁净区、辅助工作区应当有适宜的空间摆放相应的设施与设备;洁净区应当含一次更衣、二次更衣及调配操作间;辅助工作区应当含有与之相适应的药品与物料贮存、审方打印、摆药准备、成品核查、包装和普通更衣等功能室。

(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室内应当有足够的照明度,墙壁颜色应当适合人的视觉;顶棚、墙壁、地面应当平整、光洁、防滑,便于清洁,不得有脱落物;洁净区房间内顶棚、墙壁、地

面不得有裂缝,能耐受清洗和消毒,交界处应当成弧形,接口严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应当符合环保要求。

(五)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应当设有温度、湿度、气压等监测设备和通风换气设施,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1 8℃~26℃,相对湿度40%~65%,保持一定量新风的送入。

(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洁净区的洁净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经法定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各功能室的洁净级别要求:

1.一次更衣室、洗衣洁具间为十万级;

2.二次更衣室、加药混合调配操作间为万级;

3.层流操作台为百级。

其他功能室应当作为控制区域加强管理,禁止非本室人员进出。洁净区应当持续送入新风,并维持正压差;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当呈5~10帕负压差。

(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根据药物性质分别建立不同的送、排(回)风系统。排风口应当处于采风口下风方向,其距离不得小于3米或者设臵于建筑物的不同侧面。

(八)药品、物料贮存库及周围的环境和设施应当能确保各类药品质量与安全储存,应当分设冷藏、阴凉和常温区域,库房相对湿度40%~65%。二级药库应当干净、整齐,门与通道的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有保证药品领入、验

收、贮存、保养、拆外包装等作业相适宜的房屋空间和设备、设施。

(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安装的水池位臵应当适宜,不得对静脉用药调配造成污染,不设地漏;室内应当设臵有防止尘埃和鼠、昆虫等进入的设施;淋浴室及卫生间应当在中心(室)外单独设臵,不得设臵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内。

五、仪器和设备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有相应的仪器和设备,保证静脉用药调配操作、成品质量和供应服务管理。仪器和设备须经国家法定部门认证合格。

(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仪器和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应当符合易于清洗、消毒和便于操作、维修和保养。衡量器具准确,定期进行校正。维修和保养应当有专门记录并存档。

(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配臵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设臵营养药品调配间,配备百级水平层流洁净台,供肠外营养液和普通输液静脉用药调配使用。

六、药品、耗材和物料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所用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应当按规定由医疗机构药学及有关部门统一采购,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二)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的储存应当有适宜的二级库,按其性质与储存条件要求分类定位存放,不得堆放在过道或洁净区内。

(三)药品的贮存与养护应当严格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实施。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注射剂应符合中国药典静脉注射剂质量要求。

(四)静脉用药调配所使用的注射器等器具,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使用产品,临用前应检查包装,如有损坏或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使用。

七、规章制度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人员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

(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相关文书保管制度:自检、抽检及监督检查管理记录;处方医师与静脉用药调配相关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记录文件;调配、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记录文件。

(三)建立药品、医用耗材和物料的领取与验收、储存与养护、按用药医嘱摆发药品和药品报损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药品应当每月进行盘点和质量检查,保证账物相符,质量完好。

八、卫生与消毒基本要求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清洁消毒程序。各功能室内存放的物品应当与其工作性质相符合。

(二)洁净区应当每天清洁消毒,其清洁卫生工具不得与其他功能室混用。清洁工具的洗涤方法和存放地点应当有明确的规定。选用的消毒剂应当定期轮换,不会对设备、药品、成品输液和环境产生污染。每月应当定时检测洁净区空气中的菌落数,并有记录。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数应当严格控制。

(三)洁净区应当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进行有可能影响空气洁净度的各项维修后,应当经检测验证达到符合洁净级别标准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四)设臵有良好的供排水系统,水池应当干净无异味,其周边环境应当干净、整洁。

(五)重视个人清洁卫生,进入洁净区的操作人员不应化妆和佩戴饰物,应当按规定和程序进行更衣。工作服的材质、式样和穿戴方式,应当与各功能室的不同性质、任务与操作要求、洁净度级别相适应,不得混穿,并应当分别清洗。

(六)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制定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按废弃物性质分类收集,由本机构统一处理。

九、具有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建立用药医嘱电子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应当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有关规定。

(一)实现用药医嘱的分组录入、药师审核、标签打印以及药品管理等,各道工序操作人员应当有身份标识和识别手段,操作人员对本人身份标识的使用负责。

(二)药学人员采用身份标识登录电子处方系统完成各项记录等操作并予确认后,系统应当显示药学人员签名。

(三)电子处方或用药医嘱信息系统应当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医师用药医嘱及调剂操作流程完成并确认后即为归档,归档后不得修改。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逐步建立与完善药学专业技术电子信息支持系统。

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统一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与质量控制组织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本规范、操作规程与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

十一、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

(一)医师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开具静脉用药处方或医嘱;药师应当按《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审核用药医嘱所列静脉用药混合配伍的合理性、相容性和稳定性,对不合理用药应当与医师沟通,提出调整建议。对于用药错误或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用药医嘱,药师有权拒绝调配,并做记录与签名。

(二)摆药、混合调配和成品输液应当实行双人核对制;集中调配要严格遵守本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交叉调配;调配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当停止调配,立即上报并查明原因。

(三)静脉用药调配每道工序完成后,药学人员应当按操作规程的规定,填写各项记录,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字迹清晰。各道工序与记录应当有完整的备份输液标签,并应当保证与原始输液标签信息相一致,备份文件应当保存1年备查。

(四)医师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后生成输液标签,标签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内容,并有各岗位人员签名的相应位臵。书写或打印的标签字迹应当清晰,数据正确完整。

(五)核对后的成品输液应当有外包装,危害药品应当有明显标识。

(六)成品输液应当臵入各病区专用密封送药车,加锁或贴封条后由工人递送。递送时要与药疗护士有书面交接手续。

十二、药师在静脉用药调配工作中,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参与临床静脉用药治疗,宣传合理用药,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如在临床使用时有特殊注意事项,药师应当向护士作书面说明。

十三、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建设应当符合本规范相关规定。由县级和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设臵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通

过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批准,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设臵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验收、批准。

十四、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危害药品: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即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品和细胞毒药品。

(二)成品输液:按照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通过无菌操作技术将一种或数种静脉用药品进行混合调配,可供临床直接用于患者静脉输注的药液。

(三)输液标签:依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适宜性审核后生成的标签,其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应当有患者与病区基本信息、医师用药医嘱信息、其他特殊注意事项以及静脉用药调配各岗位操作人员的信息等。

(四)交叉调配:系指在同一操作台面上进行两组(袋、瓶)或两组以上静脉用药混合调配的操作流程。

附件: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

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工作流程

临床医师开具静脉输液治疗处方或用药医嘱→用药医嘱信息传递→药师审核→打印标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输液成品包装→分病区放臵于密闭容器中、加锁或封条→由工人送至病区→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开封)核对签收→给患者用药前护士应当再次与病历用药医嘱核对→给患者静脉输注用药。

二、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

医师依据对患者的诊断或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开具处方或用药医嘱,其信息应当完整、清晰。

病区按规定时间将患者次日需要静脉输液的长期医嘱传送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临时静脉用药医嘱调配模式由各医疗机构按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三、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操作规程

负责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的药师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处方或医嘱,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形式审查:处方或用药医嘱内容应当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

(二)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

(三)确认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

(四)确认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

(五)确认选用溶媒的适宜性。

(六)确认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

(七)确认药物皮试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

(八)需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对处方或用药医嘱存在错误的,应当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再次签名确认。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处方或医嘱应当拒绝调配。

四、打印标签与标签管理操作规程

(一)经药师适宜性审核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汇总数据后以病区为单位,将医师用药医嘱打印成输液处方标签(简称:输液标签)。核对输液标签上患者姓名、病区、床号、病历号、日期,调配日期、时间、有效期,将输液标签按处方性质和用药时间顺序排列后,放臵于不同颜色(区分批次)的容器内,以方便调配操作。

(二)输液标签由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编号,编号方法由各医疗机构自行确定。

(三)打印输液标签,应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采用电子处方系统运作或者采用同时打印备份输液标签方式。输液标签贴于输液袋(瓶)上,备份输液标签应当随调配流程,并由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或盖签章后,保存1年备查。

(四)输液标签内容除应当符合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当注明需要特别提示的下列事项:

1.按规定应当做过敏性试验或者某些特殊性质药品的输液标签,应当有明显标识;

2.药师在摆药准备或者调配时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及提示性注解,如用药浓度换算、非整瓶(支)使用药品的实际用量等;

3.临床用药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如特殊滴速、避光滴注、特殊用药监护等。

五、贴签摆药与核对操作规程

(一)摆药前药师应当仔细阅读、核查输液标签是否准确、完整,如有错误或不全,应当告知审方药师校对纠正。

(二)按输液标签所列药品顺序摆药,按其性质、不同用药时间,分批次将药品放臵于不同颜色的容器内;按病区、按药物性质不同放臵于不同的混合调配区内。

(三)摆药时需检查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等是否符合标签内容,同时应当注意药品的完好性及有效期,并签名或者盖签章。

(四)摆药注意事项:

1.摆药时,确认同一患者所用同一种药品的批号相同;

2.摆好的药品应当擦拭清洁后,方可传递入洁净室,但不应当将粉针剂西林瓶盖去掉;

3.每日应当对用过的容器按规定进行整理擦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五)摆药准备室补充药品:

1.每日完成摆药后,应当及时对摆药准备室短缺的药品进行补充,并应当校对;

2.补充的药品应当在专门区域拆除外包装,同时要核对药品的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严防错位,如有尘埃,需擦拭清洁后方可上架;

3.补充药品时,应当注意药品有效期,按先进先用、近期先用的原则;

4.对氯化钾注射液等高危药品应当有特殊标识和固定位臵。

(六)摆药核对操作规程:

1.将输液标签整齐地贴在输液袋(瓶)上,但不得将原始标签覆盖;

2.药师摆药应当双人核对,并签名或盖签章;

3.将摆有注射剂与贴有标签的输液袋(瓶)的容器通过传递窗送入洁净区操作间,按病区码放于药架(车)上。

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操作规程

(一)调配操作前准备:

1.在调配操作前30分钟,按操作规程启动洁净间和层流工作台净化系统,并确认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操作间室温控制于18℃~26℃、湿度40%~65%、室内外压差符合规定,操作人员记录并签名;

2.接班工作人员应当先阅读交接班记录,对有关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3.按更衣操作规程,进入洁净区操作间,首先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擦拭层流洁净台内部的各个部位。

(二)将摆好药品容器的药车推至层流洁净操作台附近相应的位臵。

(三)调配前的校对:调配药学技术人员应当按输液标签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的准确性和药品完好性,确认无误后,进入加药混合调配操作程序。

(四)调配操作程序:

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将注射器垂直放臵于层流洁净台的内侧;

2.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放臵于层流洁净台的中央区域;

3.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并在层流洁净台侧壁打开安瓿,应当避免朝向高效过滤器方向打开,以防药液喷溅到高效过滤器上;

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

5.溶解粉针剂,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静脉注射用溶媒,注入于粉针剂的西林瓶内,必要时可轻轻摇动(或臵震荡器上)助溶,全部溶解混匀后,用同一注射器抽出药液,注入输液袋(瓶)内,轻轻摇匀;

6.调配结束后,再次核对输液标签与所用药品名称、规格、用量,准确无误后,调配操作人员在输液标签上签名或者盖签章,标注调配时间,并将调配好的成品输液和空西林瓶、安瓿与备份输液标签及其他相关信息一并放入筐内,以供检查者核对;

7.通过传递窗将成品输液送至成品核对区,进入成品核对包装程序;

8.每完成一组输液调配操作后,应当立即清场,用蘸有75%乙醇的无纺布擦拭台面,除去残留药液,不得留有与下批输液调配无关的药物、余液、用过的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五)每天调配工作结束后,按本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清洁消毒操作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六)静脉用药混合调配注意事项:

1.不得采用交叉调配流程;

2.静脉用药调配所用的药物,如果不是整瓶(支)用量,则必须将实际所用剂量在输液标签上明显标识,以便校对;

3.若有两种以上粉针剂或注射液需加入同一输液时,应当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和药品性质顺序加入;对肠外营养液、高危药品和某些特殊药品的调配,应当制定相关的加药顺序调配操作规程;

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时应当停止调配,报告当班负责药师查明原因,或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

5.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

(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调配时应当拉下生物安全柜防护玻璃,前窗玻璃不可高于安全警戒线,以确保负压;

(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独臵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供核查;

(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由本医疗机构统一处理;

(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七、成品输液的核对、包装与发放操作规程

(一)成品输液的检查、核对操作规程:

1.检查输液袋(瓶)有无裂纹,输液应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2.进行挤压试验,观察输液袋有无渗漏现象,尤其是加药处;

3.按输液标签内容逐项核对所用输液和空西林瓶与安瓿的药名、规格、用量等是否相符;

4.核检非整瓶(支)用量的患者的用药剂量和标识是否相符;

5.各岗位操作人员签名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核对者应当签名或盖签章;

6.核查完成后,空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经核对合格的成品输液,用适宜的塑料袋包装,按病区分别整齐放臵于有病区标记的密闭容器内,送药时间及数量记录于送药登记本。在危害药品的外包装上要有醒目的标记。

(三)将密闭容器加锁或加封条,钥匙由调配中心和病区各保存一把,配送工人及时送至各病区,由病区药疗护士开锁或启封后逐一清点核对,并注明交接时间,无误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名。

八、静脉用药调配所需药品与物料领用管理规程

(一)药品、物料的请领、保管与养护应当有专人负责。

(二)药品的请领:

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品的请领应当根据每日消耗量,填写药品请领单,定期向药库请领,药品请领单应当有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签名;

2.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调剂静脉用药调配以外的处方;

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不得直接对外采购药品,所需的药品一律由药学部门药品科(库)统一采购供应。

(三)药品的验收:

1.负责二级药库管理的药师应当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请领单、发药凭证与实物逐项核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及有效期是否正确,药品标签与包装是否整洁、完好,核对合格后,分类放臵于相应的固定货位,并在发药凭证上签名;

2.凡对药品质量有质疑、药品规格数量不符、药品过期或有破损等,应当及时与药品科(库)沟通,退药或更换,并做好记录。

(四)药品的储存管理与养护:

1.药库应当干净、整齐,地面平整、干燥,门与通道的宽度应当便于搬运药品和符合防火安全要求;药品储存应当按“分区分类、货位编号”的方法进行定位存放,按药品性质分类集中存放;对高危药品应设臵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当做好药库温湿度的监测与记录;

2.药库具备确保药品与物料储存要求的温湿度条件:常温区域10℃~30℃,阴凉区域不高于20℃,冷藏区域2℃~8℃,库房相对湿度40%~65%;

3.药品堆码与散热或者供暖设施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距离墙壁间距不少于20厘米,距离房顶及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

4.规范药品堆垛和搬运操作,遵守药品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不得倒臵存放;

5.每种药品应当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

明显标志,遵循“先产先用”、“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和按批号发药使用的原则;

6.对不合格药品的确认、报损、销毁等应当有规范的制度和记录。

(五)已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电子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药品存量应当与一级库建立电子网络传递联系,加强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

(六)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所用药品应当做到每月清点,账物相符,如有不符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七)注射器和注射针头等物料的领用、管理应当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参照药品请领、验收管理办法实施,并应当与药品分开存放。

九、电子信息系统调配静脉用药规程

医院医务科工作计划报告书(最新版)

医院医务科工作计划报告书 (最新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医院医务科工作计划报告书(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抓好医疗业务运作,确保医疗质量 1、全院各科在确保医疗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要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要把医疗质量纳入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中,对医院重大医疗质量问题要及时做出调研,分析和决策,对医疗质量每月要进行检查、反馈,每季度要进行分析、评价,并作出相关措施,要建立院科二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各科室科主任是第一负责人,要求科主任每月要组织科内质量评价会2次,并有记录,定期上报医务科。 2、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检查,了解各科室医疗业务运转情况,每月底召开一次由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的业务分析会,总结本月医疗业务运转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医疗质量检查要与评优奖惩相结合,对质量检查中出现

问题要进行认真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对策,质量好的要进行通报、奖励。(具体办法按医院考评细则执行) 4、协调临床科室对危急重病人的抢救,由医务科协调召集并组织力量,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延误时间,抢救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严肃认真,准确执行医嘱,详细完整做好记录。 二、狠抓制度落实,确保医疗安全 1、要个执行首次责任制,主治医师查房制,查对危重病人抢救 制度,会诊制度等共计12项核心制度,并严格将该项工作纳入每月医疗质量检查之中,发现问题坚决按医院考评细则处罚,并将以通报或通知的形式告知全院 2、强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管理,定期督促检查,提升应急水平,确保紧急救援任务的完成。 3、严格执行《手术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任何人不得超出本级手术范围,遇特殊情况应请示上级医师并报医务科或分管院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负责对危重患者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以综合性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独立设臵,床位向全院开放。 第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指导和检查;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落实其功能任务,保持患者转入转出重症医学科的通道畅通,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第二章基本条件 第六条重症医学科应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人员条件。 第七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可以根据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医疗辅助人员,有条件的医院还可配备相关的设备技术与维修人员。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至少应配备一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医师担任主任,全面负责医疗护理工作和质量建设。 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重症监护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第九条重症医学科必须配臵必要的监测和治疗设备,以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十条医院相关科室应具备足够的技术支持能力,能随时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床旁B超、血液净化仪、X线摄片等影像学,以及生化和细菌学等实验室检查。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患者的需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床位数为医院病床总数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l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执行,保证医疗服务质量。 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应当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等管理部门应履行日常监管职能。

关于做好2018年度分级诊疗试点等工作总结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959号)+-+附件

附件1 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信息报送表 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统计项2017年度 数据 2018年数据 阶段数据年度数据 省政府或多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南顺府办发【2018】6号关于印发《顺庆区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是否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否□是,调整了项,平均上调% 是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是□否 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费是否落实□否□是,元/人/年 分担比例:医保%,公共卫生经费%, 个人%。 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的范围全省推开√是□否 试点的地级市 (填写数量和名称)28个(所有公立基层医疗机 构) 试点的县(市)(填写数量和名称)4个(县级公立医疗机构) 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额的比例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32.0% 30.1% 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情况医学影像诊断中 心 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医学检验实验室 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病理诊断中心 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血液透析中心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安宁疗护中心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消毒供应中心总数(个)0 0 0 本年新增(个)0 0 0 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 院的比例(%) 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 院的比例(%) 上转患者总例次数(例次) 下转患者总例次数(例次) 县域内就诊率(%) 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量(名) 2 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全科医生数量(名) 1 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 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80%远程医疗覆盖试点地区县(市、区)的比例(%)覆盖 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覆盖二、三级医院的比例(%)≥80% 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覆盖乡镇卫生院的比例(%) 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 (%)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 构转诊的人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 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比例(%) ≥80% 城市高血压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80%

医政医管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医政医管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医政医管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20XX年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安排和部署,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处围绕相关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结合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卫生厅、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了《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指导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下发各地。研究制定了《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新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

重点,指导各地做好医疗机构设置的规划工作。 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为自治区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完成了《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组织编制工作,并指定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克拉玛依作为整体配套改革试点,启动了《克拉玛依市XX-XX年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积极推动综合性医院信息化建设。各试点地区和试点医院围绕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医院内部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乌鲁木齐市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市级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 组织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 1、继续做好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全区对口支援的城市医疗队由33支增加到47支。为进一步加强对对口支援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支援工作落到实处,将被支援的县医院管理、医疗技术、服务能力能否改善和提高作为衡量城市三级医院和二

卫计委连发数文后,医学影像等这九个科室真要从医院大规模消失了!

卫计委连发数文后,医学影像等这九个科室真要从医院大规 模消失了! 第三方医疗机构遍地开花!去年底国家卫计委连发四文,明确表示,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中心成为独立医疗机构。加上今年8月10日国家卫计委就“放管服”有关工作进展成效举行例行发布会,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将再新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中小型眼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为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 如今,各地10类独立设置的医疗中心遍地开花,必然对现有的医疗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 县级以上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科室或将大批“合并” 独立为医疗机构的中心大都是社会办医,也就是民营机构,这也是国家在鼓励社会办医。而且国家卫生计生委也表示将在各地在设置审批中,对于已形成规模的优先设置审批,这实质是在加快推行四大中心独立的步伐,而加快步伐最快途径就是从医院科室“并购”,再重新组建成新的中心。这不是危言耸听,年初,浙江桐庐县卫计局将县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与第三方合作,共同组建县域医疗检验中心,所有检验科的医护将成为新的医疗检验中心的员工。

今年4月,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与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联合共建的雁江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正式揭牌,同时雁江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中心卫生院、14个乡镇卫生院与雁江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现场签订了合作协议。雁江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模式有效整合雁江区城乡医疗机构 医学检验设备、人才及诊断技术等优质资源,形成雁江区区域医学检验诊断服务体系。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 随着国家政策对这些社会办独立医疗机构的支持,未来更多县医院的医学影像、检验、血液净化、病理科将逐渐削弱,一部分会被合并,一部分会被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集团化、连锁化下吞噬。 国产医械巨头在内,社会资本纷纷涉水第三方医疗机构 就在近日,云南省就明确将构建覆盖全省第三方血液透析中心。云投医疗近日与中央企业扶贫基金、北京达康医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构建覆盖全云南省的第三方血液透析中心,预计在2018年初启动,2020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规模化运营,推动云南省血液透析体系建设。11月24日下午,丹东市第一医院检验中心“迈瑞标准化实验室”举办揭牌。据公开资料显示,丹东市第一医院是一所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放床位1000余张,为辽宁省政府指定刑事医学鉴定医院。

医务科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7566-83 医务科年度工作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医务科年度工作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20**年我们医院的工作做得相对来说极为顺利,各项工作完成的较为成功,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做好这一切,要以20**年的工作为榜样,一定要做好我们的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要做到最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坚持努力的结果,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 20**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科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提高,20**年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委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照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两好一满意”活动实践,不断将医务科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防止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

认真做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严格安医院制定的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和评改细则,开展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医疗防范措施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标准开展医疗活动。组织院内职工学习有关医疗法律法规各项条例。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质量管理,把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医疗终末质量评价扩展到医疗全过程中每个环节质量的检查督促上去。重点包括:(1)强调入院告知书、授权书、各种诊疗知情同意书的规范完整书写。(2)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讨论”“危重病例讨论”“抢救危重病人讨论”的各种记录及医师交接班;(3)组织科室加强对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4)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多解释、多安慰、多理解、多温暖、多帮助”,使医院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5)加强对诊疗计划、用药安全性的检查力度。 二、医疗质量管理 1、加强科室自身建设

卫办医政发〔2009〕31号《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提高病理诊断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设置病理科的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病理科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负责对取自人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及分泌物等标本,通过大体和显微镜观察,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特殊染色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进行分析,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具备条件的病理科还应开展尸体病理检查。 第四条因诊断需要取自人体的组织应按病理送检项目要求,及时完整送病理科检查。 第五条医疗机构内的病理科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指导和监督,医疗机构应加强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病理科按照安全、准确、及时、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开展病理诊断工作。

第二章执业条件 第七条病理科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第八条二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至少应当设置标本检查室、常规技术室、病理诊断室、细胞学制片室和病理档案室;三级综合医院病理科还应当设置接诊工作室、标本存放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诊断室、免疫组织化学室和分子病理检测室等。其他医疗机构病理科应当具有与其病理诊断项目相适应的场所、设施等条件。 第九条病理科的人员配备和岗位设置应满足完整病理诊断流程及支持保障的需要。其中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2人配备,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医疗机构应适当增加。病理科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按照与医师1:1的比例配备。 第十条病理科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出具病理诊断报告的医师应当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格 并具备初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经过病理诊断专业知识培训或专科进修学习1-3年。快速病理诊断医师应当具有中级以上病理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病理技师只能负责病理技术工作,不得出具病理诊断报告。

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医政(医管)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卫生厅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惠民便民宗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努力做好“改革、发展、服务、监管”四大工作。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一、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重点推进、指导省级试点东台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第二批大丰市、建湖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及市级试点市口腔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边试点、边完善、边评估、边总结,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向全市推开,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公立医院要积极主动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改革,创新监管体制,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步伐。 1、深化市级试点医院市口腔医院公立医院改革。按照省厅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决策监督机构。落实财政补偿政策,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运行机制、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政策措施。 2、推进省级试点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东台市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6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物价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全省县级公立医院价格综合改

革试点和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65号)文件要求,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6月底前全面完成对试点总结评估工作。大丰、建湖及其他各县一季度启动改革工作,二季度完成价格调整测算方案,力争下半年在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3、推动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和《江苏省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通过推进城乡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在响水等县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等途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医疗机构间预约诊疗进一步畅通双向转诊的渠道,协助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医疗格局。 4、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强化落实省三级医院设置规划以及市、县(市)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完善并优化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控制政府举办公立医院规模,2013年,除符合区域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外,原则上不再增加公立医院床位。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有关医院4月底前上报各地、各单位落实儿科、急救医疗、康复、传染、精神等专科医疗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促进护理、老年医学等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配合开展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进

卫办医政发号文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 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下发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比例有所下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进一步规范。为继续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根据2008年度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现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 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握临床应用指征,控制临床应用品种数量。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已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要慎重遴选,使用中密切关注安全性问题。 三、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情况,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品种。 (一)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

莆卫医政2017-莆田卫计委

莆卫医政[2017]173号 关于印发莆田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 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管委会)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医保局,湄洲岛社会事务管理局、湄洲岛农林水局: 经研究,现将《莆田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文件 莆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莆田市民政局 莆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莆田市医疗保障管理局

莆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莆田市民政局 莆田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莆田市医疗保障管理局 2017年8月28日(此件主动公开)

莆田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 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闽委发〔2015〕25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部门《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关于印发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财务发〔2017〕19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等3部门《关于印发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5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64号)及《关于印发福建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2017〕83号)精神,做好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减轻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根据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7-2020年,对我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中,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食管癌、胃癌、

2018年医务科工作计划(医政管理部分)

2018年医务科工作计划(医政部分) 医务科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顺利地完成了2017年的工作计划,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针对我院医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上级对医政管理的要求,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医疗安全 ㈠定期举办法律法规学习讲座,增强大家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医学存在的风险,明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㈡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暴露的隐患,不定时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和培训,规避风险,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 二、落实核心制度,提高医疗质量 ㈠随着医疗市场规范化的推进,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迫在眉睫,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的检查核心制度的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检查落实情况; ㈡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患者风险评估不到位,强化风险意识的教育,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制度》的落实; ㈢为了做到人人知晓,时时铭记,将新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进行落实,定期检查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三、持续发展,人才更重要 ㈠医院面临变更的机遇,为了把医院做大做强,结合科室的发展需要,本着强化基础,储积力量的原则,不断地选送优秀医师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 ㈡人才的培养从根本抓起,注重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基础的考核,完成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㈢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参加在岗的继续教育,为他们的深造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四、严把准入关,激励开展新项目新技术 ㈠按计划按规定完成执业医师考试、注册的相关工作,杜绝无证上岗,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岗位,如妇产科、血透室、重症医学科、胃镜室等做到“双证”上岗;

㈡按时完成医师定期考核,对县卫计局委托我院进行考核的医师认真负责,保证民众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㈢随着一些技术准入的标准的出台,积极地为科室创造条件争取准入的条件; ㈣鼓励和及时发现临床的新技术,新项目,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及时审理和审批临床上报的新技术、新项目; ㈤随着各科临床路径的不断开展,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陆续开展临床路径的标准化管理; 五、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2016-2018年度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桂卫基层发〔2016〕7号)要求,以及以目前国家鼓励进行的医联体、医共体及专科联盟的建设为契机,在2017年我院在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和医联体、医共体及专科联盟的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我院相关工作,不断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及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乡镇卫生院的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六、将“二甲”复审准备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开展,按照二甲办要求的工作进度,不定期开展科内条款完成情况汇报会,解决复审准备工作中的困难。 七、做好医疗投诉、医疗纠纷的协调、沟通和相关处理工作。对医疗事故及时组织答复,与临床共同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八、做好各种健康宣教,义诊及基层指导相关的各项工作,及时完成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安排的的各项临时性任务,时刻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助工作。 医务科 2018-01-06

2017年医务科工作计划

2017年医务科工作计划 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委会的领导下,扎实的做好各项医疗工作,不断将各项医疗工作推向深入。现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1、完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实施、考核及改进措施。 (1)重新调整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修订完善各种医疗质量与安全制度、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并建立配套的质控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质量指标。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做出评价,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 (2)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即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死亡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同时规范落实转院转诊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章可循,服务过程程序化、标准化。 2、提升医疗内涵质量病历管理。加强环节质量的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病历质量,抽查门诊病历及

各种申请单的填写,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程记录、病例讨论、医嘱病情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注重提高终末病历质量,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点评,不断提高病历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有此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4、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学习全区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三、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1、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积极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及讲座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每个月组织业务学习,由各个相关科室轮流。 2、继续强化“三基”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 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 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5年版) 一、麻醉科医患比 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

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 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三)非插管全麻; (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同期麻醉总数)×1000‰ 意义: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

卫生局医政医管工作安排与卫生局医生培训计划汇编

卫生局医政医管工作安排与卫生局医生培训计划汇编 卫生局医政医管工作安排 一、严格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一)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及临床用血的安全管理。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继续成立2-3个临床重点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以质控中心为依托,全年开展2次医疗质量综合检查,开展专项督查各1次,重点突出病历、抗生素使用和院感、麻醉及精神药品管理等。 (三)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加强市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市级重点学科5-6个,市政府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不少于5项。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提升我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四)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与培训,突出抓好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危重病人抢救等核心制度的执行。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五)加强临床药事管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以规范使用抗生素为重点,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和监测工作,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推进处方点评工作,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

(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加大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力度。加强院感专职人员队伍建设,落实院感重点部门建设和管理,突出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院感控制工作。 (七)加强用血安全管理。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强化固定自愿无偿献血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临床用血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质量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进一步完善采血屋和采血点布局。 (八)推动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配合综治、司法部门制定第三方调处机制配套文件和相关制度,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逢疑必报和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制度,建立医疗安全事件分析、总结和追踪措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深入推进医改相关工作 (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要做好县级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医改工作任务,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能力建设。非试点县也要结合实际,做好改革准备工作。 (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全市区域卫生资源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完成医疗机构设置和发展规划,建立功能完善的医院服务体系,5年内在本区域内建成1-2所二级综合医院,2-3所专科医院。 (三)抓好临床路径与病种管理。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行力度,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不断扩大病种范围,完成三级医院20个以上、二级医院10个以上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

2020年医务科工作计划

2020年医务科工作计划 2019年,医务科在主管领导及各级部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0年,是我院发展的关键年,医务科将围绕医院的“XX”总体规划,逐步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保障正常医疗秩序,防范医疗缺陷,办理日常医疗事务,不断将医务科的各项工作推向深入。现将2020年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继续加强核心制度学习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 医务科将继续组织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上,继续强化年青医师的诊疗水平及技能,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核心制度学习和落实,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首诊医师负责制、交接班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死亡讨论、术前讨论等各项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医务科将对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加强督导检查,使各项医疗质量得以充分保证。 医务科准备外派1-2人XXX人民医院总院至学习质量控制管理。 (二)加强医疗质量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项医疗情况和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情况。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教育,对新晋的医师进行处方权的培训、考核、授权。明确医院的各项制度和职业道德准则,并不断总结经验,扬长补短,改进修订管理制度。建立医疗缺陷防范措施,医疗事故防范处理预案。 医务科协同各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各科室医疗质量、并反馈检查结果。科室将根据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利用PDCA 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三)加强医疗文书及处方的管理: 通过医院三级病历的质控,使各科医疗文书标准化、规范化。定期检查,对不足之处及时反馈,提高改进,使医疗文书的书写达到卫生部指定的要求和目标。使医院的甲级病历书写合格率达到95%,无丙级病历。 修订住院病历评分标准2020版,针对2019年的病历检查结果制定2020年的“病历严控十条”。 二、加强医疗安全管理 (一)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定期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二)严格执行医疗防范措施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及防范预案,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程标准开展医疗活动。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科室的质量安全

国卫办妇幼发〔2015〕59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通知 国卫办妇幼发〔2015〕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我委组织制定了《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5年12月15日

附件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一、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 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是全省(区、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业务指导中心,合理设置业务部门是保证其落实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业务部门设置应当充分体现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有机结合的特色,规模适宜、布局合理。 (一)业务部门设置原则。 1.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保健专科建设,突出保健优势。 2.与省级机构职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科室设置齐全,可结合功能任务、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增设相应业务科室。 3.部门设置应当符合省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的职能任务。 (二)业务部门设置。 1.孕产保健部。基本科室主要包括:

(1)孕产群体保健科; (2)婚前保健科; (3)孕前保健科; (4)孕期保健科; (5)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 (6)产科; (7)产后保健科; (8)根据功能定位、群众需求和机构业务发展需要可增设产前诊断等科室。 2.儿童保健部。基本科室主要包括: (1)儿童群体保健科; (2)新生儿疾病筛查科; (3)儿童生长发育科; (4)儿童营养与喂养科; (5)儿童心理卫生科; (6)儿童眼保健科; (7)儿童口腔保健科;

卫计委:将逐步扩大选择适宜的日间治疗和手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64886021.html, 卫计委:将逐步扩大选择适宜的日间治疗和手术 作者: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12期 针对“日间治疗与手术”话题,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近日表示,从全国的情况看,三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服务的,平均住院日越来越短。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将逐步扩大选择适宜的日间治疗和手术,扩大日间服务范围和日间手术覆盖面。 国家卫计委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民健康信息化改善医疗服务成效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问:材料中提到一半以上的三级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以及有成百上千家的医疗机构设置日间手术中心、开展日间病房服务,我想问这些日间服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以及下一步推广日间服务方面有什么举措? 焦雅辉介绍,日间手术一般在24小时之内完成,最长不超过48小时。日间手术是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做法,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焦雅辉举例说,比如一个病人做白内障手术,可能床位要等比较长的时间,入院以后术前检查三天,做手术一天,做完手术还需要住院两三天,一些大手术可能住院时间更长。实行日间手术,病人首先可以免去等待床位的苦恼,术前检查可以在门诊集中完成,一天时间完成手术,观察后出院。对复杂一些的手术,可以在医院里观察,但总时间也不超过48小时,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焦雅辉介绍,现在全国很多医院也在逐步探索非手术类的日间治疗手段,比如新生儿黄疸很常见,在日间病房就可以进行蓝光治疗,不需要住院。还有一些肿瘤病人,可以进行日间化疗,也不需要住院治疗。 焦雅辉指出,日间手术实施以后,从全国的情况看,三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服务的,平均住院日越来越短,对于患者来讲也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得医疗服务。当然,日间服务也是有选择的,不是所有的手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日间治疗。首先要考虑的是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逐步扩大选择适宜的日间治疗和手术,扩大日间服务范围和日间手术覆盖面。

医政管理工作总结

医政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医政科工作总结 医政科工作总结 医政工作在卫生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所承担的职责职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每年都坚持“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每年在各医疗机构开展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加强了医疗安全管理。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我们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以核心制度落实为主要着力点进行质量控制,以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研究解决医院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的问题。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医疗机构必须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按时、规范书写病历及各

种医疗文书,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岗位职责, 完善各种医疗安全措施,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发生。截止目前,我县无任何重大医疗事故发生。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资质管理 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统一按排,组织我县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四、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持续组织各医疗机构认真学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相关文件,强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致毒药品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麻-醉-药品的采购入库登记、使用登记及保管等各个环节,严格“五专”,做到账物相符。指导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严格使用指征,杜绝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严格执行麻-醉-药品使用查对及签字制度。 五、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三年来,根据省、市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责任状签订、抗菌药物的遴选和合理应用的监测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