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姜晓雪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第18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在国

际经济贸易过程中,我国逐渐由引进外资向对外直接投资转变,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对外直

接投资的比例逐渐加大。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国际市场的各种风险,文章

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民营企业在

对外贸易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近些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些参与国际贸易的

民营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出口,而是将目标逐渐转向目的市场的投资。现阶段,我国部

分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我国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信用问题,国际法律、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直接影

响到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策略,为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

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安全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

1.产品竞争力不强。

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贸易中,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砝码就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但是我国部分民营企业的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在国际市场缺乏名牌产品,所以竞争力疲弱。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部分民营企业的产品的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科技含量低,所以

在国际市场上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导致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不高,利润微薄,从而进入恶性循

环状态,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2.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需要完善。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需要符合投资目的地市场的经营管理标准和规范要求,尤其是

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的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要完善的体系标准。但是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中,除了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外,其他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

方面还有待完善。此外,我国部分家族式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理念比较固守,直接影响

到在目的地市场的决策和执行,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3.企业的信用问题。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投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指的是与之交易的客户未履约或是存心诈骗从而

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国际市场上,经济环境复杂,企业鱼目混珠,若民营企业在对外贸

易投资过程中操之过急,对客户的资信情况未做详细考察,很容易遇到信用风险,从而造成企

业直接重大经济损失。

4.国际环境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势必会受到目的地国家在政治、政策、经济、法律等方

面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目的地国家由于政局不稳、政治

变动以及战乱等,不仅会威胁到企业的安全发展,同时也会威胁到企业员工的安全;在政策方

面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目的地国针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关税的征收等,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民营企

业的利润以及长久发展;在法律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目的地国家的法律法规变化以及我国民

营企业对当地政策的理解,都会使企业面临一定的风险;在经济环境方面的风险主要有融资、

汇率以及贸易保护,如果目的地国经济发展不稳定,而银行信贷紧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营

企业如果需要融资就会非常困难。汇率的变动会引起交易、折现以及会计风险,致使我国民营

企业面临较大的损失;如果目的地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或者封闭经济,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民

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二、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解决策略

1. 重视品牌创建,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以及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

能够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民营企业应该注重对品牌的创建,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创建具有自

身特色的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根据企业现有的实力合理控制生产规模,避

免盲目扩张。对目的地国家的市场消费以及同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才能够打入高端市场,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

2.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健全企业管理体系。

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稳定发展,还需要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方面进行

改进。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对目的地国家的企业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然后根据需求有

针对性的健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各项事务能够有序运行。加强自身学习,重视团队建设,加

强对外投资人才的培养,利用专门的社会培训机构和专业性强的高等院校的积极作用来完善企

业对人才的培养系统,建立起均衡并且完善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对于家族式民营

企业来讲,应该摒弃传统的经营方式,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能够根据企业

在目的地国家的不同投资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加强企业的决策和执行力度。

3.合理选择海外保险及履约担保。

为了规避各种风险,民营企业应该合理选择海外保险制度,为海外投资提供风险分担机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作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方式,可为本国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风险提供保

险或者保证。民营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发展,对海外政治风险投保是一种有效地预防性措施,通

过投保将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目前,我国的海外保险制度已建立了相关的机构,还需要不断

的完善。民营企业应该选择履约担保的方式,防止客户未履约对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充分利

用法律的武器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4.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寻求政府帮助。

在民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需要与目的地国家进行各种沟通,并且会面临政策、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如果仅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去解决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所

以民营企业需要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理解和支持,在面临政策和政治风险时,要学会利用各

种经商处和领事馆的资源,学会利用人才和当地优势,有效化解风险,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风

险较大,民营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战略之前,应当考虑对外投资战略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和规划,企业目前是否有对外投资的需求,或者说当前进行对外投资是否时机恰当。民营企业

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企业为了正确辨识风险和防范风险,应该加强对有关风险监管、评价

和估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等机制的建设。从法律层面来讲,可聘用当地法律顾问,能够深入了

解目的地国家的政策变动。

三、小结

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彰显民营企业实力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面对各种国际市场风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需要理性应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以确保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也在不断增长,成为引领全球化的重要角色。本文将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对外投资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1. 总体情况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19万亿美元,是2002年的70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涵盖了制造业、金融、科技、能源等多个领域。 2. 投资主体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组成。国有企业一直占据着中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但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逐渐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也选择在中国投资,并将中国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3. 投资方向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欧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在投资领域上,制造业、科技和金融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向,能源、基础设施和农业领域的投资也逐渐增加。 1. 投资风险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着政治、经济、汇率和市场等多种风险,对外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不稳定,投资收益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偏向于传统产业,缺乏高端科技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3. 投资环境不确定性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面临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投资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三、对策建议

针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应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提高风险应对能力。鼓励企业多元化布局,分散投资风险。 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引导更多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产业分工水平。 3. 加强对外投资政策支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政策体系,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海外投资保险机制,提供更多投资保障。 4. 加强国际合作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拓展对外投资新领域。 五、结语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成绩斐然,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我国应继续制定更加积极的对外投资政策,加强风险防范,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更加良好的对外投资环境,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更好的发展。企业也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不断优化自身的对外投资战略,提升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岂怜无衣可裸体,且将宽领直男儿】。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姜晓雪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18年第18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经济开放的背景下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在国 际经济贸易过程中,我国逐渐由引进外资向对外直接投资转变,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对外直 接投资的比例逐渐加大。在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国际市场的各种风险,文章 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民营企业在 对外贸易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近些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些参与国际贸易的 民营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出口,而是将目标逐渐转向目的市场的投资。现阶段,我国部 分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我国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 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信用问题,国际法律、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影响等,这些问题直接影 响到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策略,为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 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安全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 1.产品竞争力不强。 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贸易中,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砝码就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但是我国部分民营企业的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在国际市场缺乏名牌产品,所以竞争力疲弱。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部分民营企业的产品的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科技含量低,所以 在国际市场上无法进入高端市场,导致产品价格低廉,质量不高,利润微薄,从而进入恶性循 环状态,不利于在国际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2.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需要完善。 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需要符合投资目的地市场的经营管理标准和规范要求,尤其是 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的财务、税务、法律等方面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要完善的体系标准。但是 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中,除了少数大型民营企业外,其他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 方面还有待完善。此外,我国部分家族式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理念比较固守,直接影响 到在目的地市场的决策和执行,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3.企业的信用问题。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投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指的是与之交易的客户未履约或是存心诈骗从而 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国际市场上,经济环境复杂,企业鱼目混珠,若民营企业在对外贸 易投资过程中操之过急,对客户的资信情况未做详细考察,很容易遇到信用风险,从而造成企 业直接重大经济损失。 4.国际环境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势必会受到目的地国家在政治、政策、经济、法律等方 面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政治风险主要表现为目的地国家由于政局不稳、政治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的进展历程 1.以FDI流出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82-1991年的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均在10亿美元以内。其次阶段即1992-2022年的稳步进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量平均规模为27亿美元。第三阶段即2022年至今的快速进展阶段。2022年,我国a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8%;202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从年流出量来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6.3亿美元到2022年的161亿美元,增加了25.6倍。 2.以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1992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很小,但由于同期FDI 流入量也较小,因而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高。但是,1992-202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流出量较大,而同期FDI流入流量更大,因此此期间FDI流出与FDI流入的比率相对较低。综合来看,以流出流入比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1992年以后小于1992年之前;而从肯定值来看,正好相反。 3.以FDI流入量与FDI流出量的对比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规模的变化。1990-2022年,外商在华投资平均数为392.5亿美元,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37.5亿美元,而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累计为6673.3亿美元,是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638.7亿美元的10倍多,特殊是近几年来,FDI流入的规模和速度消失了大幅度上升。1990-2022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与流出量之比为1∶0.096,可以看出汲取外国投资的规模远远高于对外直接投资,这两者存在严峻失衡,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现状 从我国近两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状况可以看出,虽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体规模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或进展中国家还存在肯定差距。截至2022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 182亿美元,是我国的35.3倍;英国为13 781亿美元,是我国的24.1倍;日本为3705亿美元,是我国的6.5倍。在进展中国家中,2022年末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009亿美元,是我国的1.8倍。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2022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经遍及世界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经商务部核预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已超过1万家。其中,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0%,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46%;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例约为3%,承包工程营业额占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31%;在拉美国家的直接投资额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整合世界资源,创建世界知名品牌。然而据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70%不赚钱,近千亿亏损让人触目惊心。其中,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规模小,竞争力低,投资效益低。 (二)对外投资企业融资难。 (三)投资地区过于集中。 (四)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 (六)行业组织和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和政府都应作出相应地解决措施。 对于企业自身: (1)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 (2)适时推行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培养熟悉外贸法律法规人员;在必要时候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诚信信誉观念;在锁定固定客户群的同时开拓更大范围的客户圈。 (5)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从而加大企业对外投资的生产规模,产生更多的利益价值。 (6)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观念,形成完整地企业管理体系;企业应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出一支具有稳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的成员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对企业的发展起辅助和推进作用。 (7)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 (8)建立对外投资企业海外战线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 对于政府,应适时发挥其“有形手”的作用,适当运用宏观调控,积极正确引导企业更好对外投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为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进一步完善国际投资担保体系,鼓励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及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并降低申请程序的难度,简化审批过程,减少企业成本;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政府应根据中国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加强引导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向和领域,引导企业往高科技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构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培养具有规模优势的生产型企业集团;建设政府统一的海外投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与此同时,还可发挥商会的作用,辅助企业对外投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然会面临着投资风险的问题,这些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主要的风险有: (一)经营风险 即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又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资金链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 (二)政治法律风险 即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政治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到严重影响。国家主权风险是指国际经济往来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更政策而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东道国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是指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 (三)社会风险 即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一些企业对外直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3) 1.1对外直接理论的演变与最新进展 (3) 1.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5) 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8) 2.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8) 2.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11)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格局,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己成为发达国家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其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改善目前处境的重要措施。就我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规避国外贸易壁垒,获取短缺原材料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近二十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本文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产生和发展入手,回顾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的分析,展现了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论文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以及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投资主体、地理区位、行业部门、投资方式等方而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尽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的的进步,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劣势,论文对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旨在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劣势系统化,希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近两年对外投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出解决对策,并拟定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对策 引言 从我国近两年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应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实际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总体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1、宏观层析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1.1立法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亟须完善 尽管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海外直接投资也有大幅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海外投资的法律。加入世贸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尽管商务部商务部日前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核准权利下放到地方。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一部促进“走出去”的国家性法律,将促进境外投资提高到立法高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海外投资合法利益的保障不够。 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无法可依,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资委等众多部门,由此造成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周期长问题,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而且,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缺失。 1.2尚未建立对外投资的配套机制 目前,我们国家本土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准远未达到提供我国对外投资服务的要求:不仅数量少,业务范围有限,而且在运营模式、业务规范、诚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引用,特别是在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贷资金和金融保障支持方面,申办难度相较大,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可以享受的商业银行信贷和扶持贴息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1.3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难、发展战略不明确、对投资国政府政策、技术政策、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不熟悉,投资风险大等诸多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在信贷、外汇、税收、保险、投资情报服务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 2、企业自身的问题 2.1企业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和经营经验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2009年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经济增 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制约了它们的发展。本文将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 1. 资金需求大,融资渠道狭窄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资金等方面 的资金需求。但由于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政策相对谨慎,加上一些传统资本市场和外部 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导致融资渠道狭窄,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2. 融资成本高,风险大 目前市场上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利率高、担保要 求苛刻等方面。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使得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进行融资支持,从而加大了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3. 融资渠道单一,创新不足 目前民营企业主要融资渠道集中在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由 于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不同 阶段、不同类型的融资需求。 二、对策建议 1.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便利化程度 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首先需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市场准入 障碍,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便利化程度。对于符合资质要求、经营规范的民营企业,应该 放宽融资准入门槛,提高融资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2. 加强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融资政策 和金融产品。可以针对民营企业推出低息贷款、风险共担等金融产品,提高民营企业的融 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3. 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机制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外投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并且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来看,呈逐年 增长趋势,但是增幅不大,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这主要由于我国企业资金、技术、经验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了诸多问题所造成的。本文首先对我国企 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策略,为我国企业 的对外投资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对策 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立法滞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对外投资幅度明显增加,但就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来看,仍没有一部专门针 对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法律。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海外,立法滞后的问题更加凸显。虽然我国商务部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的对外投资审核权力下放到个地方政府,但这对于中国企业 对外投资管理来说远远不够。 2.管理制度不完善。从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看,涉及了财政部、商务部、税务部、国资委等多个国家部门。由于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立法 滞后,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导致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时由于涉及部门较 多而造成了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繁琐、周期过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 的投资效率。 另外,从目前我国的优惠政策来看,仅仅注重了对国外向内地投资的 优惠政策,而忽视了为对外投资企业争取更多优惠和平等的政策。到 2022年底,我国共签订了156个双边投资协定,为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

赢得了较好的环境。但是,国际投资环境极为复杂,我国需进一步加强双 边投资协定的争端问题。 3.企业自身存在了较多的问题。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自身也存在了较多的问题。 首先,缺乏经验。从目前对外投资的国内企业来看,大多数规模较小,企业自身发展尚且不足,国内企业与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之间仍存在了较 大的差距。在区位的选择上也有较大的问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分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但是却非常集中,特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过于集中,造成了许多设点交叉重复、自相竞争的局面,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 进一步扩展。 其次,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在我国对外投资的企业当中,有很大一部 分企业缺乏投资经验,不能进行科学的战略分析,缺乏明确的投资目标以 及发展战略。在投资之前,也没有做足市场调查,盲目投资,导致了国内 企业对外投资的失败。 再次,技术水平较低。缺乏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我国 企业对外投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具有关部门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对 外投资企业的跨国经营中至少需要8万名中高级人才,但实际上仅有不足 3万名,而且多为中级人才,高级人才缺口较大。 二、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管理对策 1.加快立法进程。我国要加快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十分匮乏,仅 仅制定一些内部规定和实施办法,法律体系不完善。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以后,基于创新思路下,着重对财政、投资、经营、人才等多个问题做出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民营经济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困境,也有自身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难度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些竞争强敌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近些年来,世界能源供求矛盾更加激烈,资源需求日趋紧张,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国内市场。同时,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强度不断加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许多能源和资源还要依赖外部购进,但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生态环境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待遇有差距。尽管在政策规定上明确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政策待遇上明显占有优势,在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行业,民营投资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较为便利,而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五)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略

浅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策 略 提要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策略。 关键词: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565.3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2010年我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流量),对外投资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存量)。图1显示了从1990年到2009年这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情况。(图1)可以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包括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从27亿美元上升到565亿多美元,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5%,从世界第26位上升为第5位,发展速度相当可观。但是,

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是相当弱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金额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比较小;同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投资主体规模较小,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另一方面是投资的资金量较小。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绝大多数的投资规模仅为几百万、几十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0万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0万美元的水平。 (二)投资结构有待改善。首先,从对外投资区域结构来看,存在着投资区位相对集中的问题。其中,亚洲是我国对外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地区的流量则相对较少,造成企业之间为了争客户互相压价、封锁消息,致使海外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其次,从对外投资流量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流向了商品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等行业。这样的行业结构既不甚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也不尽依据FDI理论的学习动机。中国拥有低廉劳动力、大国规模经济和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真正体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建筑业在FDI投资存量中的比例偏低,高新技术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论文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资源浪费问题 2. 不平衡的贸易关系问题 3. 国家安全问题 4. 资本外逃问题 5. 对当地企业的不利影响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1. 加强监管 2. 改善投资环境 3. 支持本土企业发展 4. 增强国际竞争力

5. 发挥自身优势 四、案例分析 1. 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 2. 谷歌退出中国市场 3. 三菱汽车事件 4. 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的投资 5. 中国企业收购的翻译公司案例 五、结论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平凡。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企业为控制或影响跨国生产过程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的企业。从宏观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但是,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解决方案,以完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和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

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资源浪费问题 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突出的问题是资源浪费。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跨国企业通常会从属国家的自然资源,包括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往往这些土地和水源是当地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外商直接投资的介入却加剧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浪费,让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定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并且使公众对当地政府的能力和透明度产生质疑。 2. 不平衡的贸易关系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如基础设施、矿业和能源产业等,这些领域通常是有富裕国家的企业的优势和技术的富裕国家的企业,并且这种形式的投资通常是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投资,这些国家的商业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国家的市场也更加开放和自由化。这样,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会加速其控制全球市场的进程,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可能会构成不平衡的贸易关系,使投资国的经济更加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进来的企业。 3. 国家安全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到国家安全。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往往涉及到国家的核心技术、重要基础设施、金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推手。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成本高、技术能力不足、风险承担能力差等。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合适的对策。 一、资金成本高 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誉度低、风险高,银行贷款难度大、利率较高。同时,民营企业在外汇交易中还面临着汇率波动和外汇管理等问题,加大了其融资难度和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领导采取措施,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入股或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还可以通过完善对外汇管理、建立对汇率风险的全面评估机制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在外汇交易中的风险和成本。 二、技术能力不足 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还面临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其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难以与国际市场竞争。 为了解决该问题,领导可以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领导也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提升等方面的支持。此外,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还可以主动寻求技术合作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升其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 三、风险承担能力差 民营企业面对的风险主要是贸易风险、信用风险、外汇风险等。但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和资源限制,难以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面临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差的问题。

领导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风险警示和管理,帮助民营企业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同时,这也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避免过度承担风险。 总之,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需要领导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对金融支持、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管理,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外贸易水平,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 山东省家电企业在面临对外直接投资时遇到了资金不足、市场准 入障碍和人才短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寻求合作伙伴、 加强政府引导和加大人才培训投入等对策。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实施。通过对山东省家 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及问题解决对策的讨论,可以帮助企 业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的支持和企业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山东省家电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解决对策、资金不足、市场准入障碍、人才短缺、合作伙伴、政府引导、人才培训、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山东省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省份之一,家电产业在山东省有着较大 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环境污染等 问题的日益突出,山东省家电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海外市场,并加大了 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通过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开拓新的市场,提升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 级。 山东省家电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资金不足是制约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障碍之一。市场准入 障碍也是制约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人才短缺也是制 约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东省家电企业可以寻求合作伙伴,加强政 府引导,并加大人才培训投入。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可以帮助 山东省家电企业顺利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更大的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意义 家电行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 制造业基地,家电产业在该地区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山东省家电企 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了更好地推动家电行业的健康 发展,有必要对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研究山东省家电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有利于深入了解家电 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分析家电企业对外直接 投资的规模、领域和方式,可以发现家电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 劣势,为企业制定更加有效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许庆华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延续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界和学者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开始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有必要走出去,而且有了现实条件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从事资源的利用和生产的现实条件,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国际化;对外投资;经营机制 一、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截止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投资净额332亿美元。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的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报告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比例最大,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表现在: 1.境外投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生产性企业以合资为主,国有企业盈利少。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约为153万美元,产业大多集中在贸易领域(约占总投资的60% ),生产性企业的}o%以合资为主,亏损或持平企业占zr},赢利企业仅有1/30 2.每年时外投资规模不大,但增长迅猛,投资目的地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29亿美元,增长1100/,其中53%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占33%,港澳地区占14%,)。 3.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化。我国的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从在境外设立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为主向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专业市场等形式转变。特别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黑马”。由于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很高,如青岛金王集团和浙江万向集团等。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在我国,目前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资金短缺。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基本不具备依靠自由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3.人才魔乏。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企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因素影响,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造成

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一、宏观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执行偏差大,民间投资者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从目前国家对国有、民营、外资三大经济体系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优惠条件以及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虽然民营经济在明文规定上已没有制度限制,至少享有“准国民待遇”,但在实际执行和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中,政策体制环境的落差还是很大的。其一,审批环节多,导致民间投资项目进入门槛高。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相比,政府有关部门对民间投资的资格认定及注册资本方式、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围的划分、投资项目的许可、贸易渠道的开放、产权转移与企业兼并等诸多环节实行更多的“前置”审批,导致民间投资手续繁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长,使民间投资在与外商、国有企业的竞争资格、竞争条件与竞争机会方面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挫伤了民间投资的信心与积极性;其二,税负不公平,“三乱现象”严重,大大削弱了民间投入的收益。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的研究显示,民间投资的民营企业除了和国有企业一样缴纳33%的所得税外,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拆除办法》则将民间投资企业排除在外,加上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实行的

是“从获利年度起”、对民间投资企业实行的则是从开办期起,这种双重征税的税收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扩张存在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收费问题极为严重,收费项目“杂”且“多”,大部分民间投资企业都要上缴50多种税费,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收费;而且收费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表现为收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其三,管理部门多,导致政出多门。目前,我国对民间投资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私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如加上其他行业性主管部门多达20多个部门,但缺少一个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在项目投资方面,没有一个投资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当前民间投资项目常常因找不到主管部门而在履行程序上受阻。不仅如此,民间投资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也存在着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致使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加重。其四,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不配套,导致民间投资的制度环境不宽松。例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相关的民间投资、金融财税产业进入等政策上,都没有相应的协调措施和配套政策,造成在实际执行中仍然是“两张皮”,制度保障不力。 二、产业进入壁垒高,民间投资进入的深度明显不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1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1.1 投资规模 2010年中国境内企业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1.2 投资行业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商务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汇编。 上图中反映的是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制造业占了较大的比重,位居其后的为批发零售业与商业服务业,这是由于中国现有的国情所决定的。其他的行业虽然现在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在力,将会是中国企业未来跨国经营的最佳行业。例如,建筑业,农、林、牧、渔业。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