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水平逐步提升,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不可忽 视的一股力量。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来看,整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000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与此我国的出口企业 也在国际市场上展示出强大的竞争力。这一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贸出口的日 益增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投资结构不合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业和制造业,而高技术和服务业的投资相对较少。 这使得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相对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 管理能力和国际经营经验相对不足。一些企业在国外市场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问题,导致投资效益不稳定。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存在限制 和歧视,给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国可以采取一些对策。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 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强风险管理和国际经营能力培养。通过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国际经营经验,降低投 资风险。我国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投资限制和歧视。通过加强外交协 商和多边机制,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争取更好的环境和机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采取相应 的对策,我国可以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外直 接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 级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20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2.7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趋势,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影响力正在不 断扩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1.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0年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中国对外直 接投资达到了170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17年则达到了1582亿美元。虽然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风险的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 了较高水平。 2.投资领域逐步多元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领域逐步多元化,从最初的资源和能源领域,到酒店、房地产、 金融、高科技等多种领域,涉及的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泛。目前,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老挝、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等方面的投资项目,同时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尖端制造、金融等领域也有着不少的投资项目。 3.投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也越来越灵活,从最初的完全收购、合资经营,到如今的股 权投资、金融投资、小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投资方式。这种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在提高投资风险管理能力、增加收益空间、优化资本结构、提高投资效率等方面都具 有重要意义。 1.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外流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防范资 本外流,保障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我国加强了外汇市场监管,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核、审批、核实等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加强了资本监管。此外,还采取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通过沿海、沿边、西部和内陆开展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均衡发展。 2.投资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变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环境也变得更 加复杂和多变。在投资前,企业要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情况,尤其要注 意当地的政治稳定性和市场风险。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也逐步增加。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2.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投资热点区域减少 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入国家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而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投资占比较低。由于欧美等地区的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难度大,我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存在困难。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寻找更多投资项目,为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二、安全风险加剧 随着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剧。例如,2017年中农发集团投资的澳大利亚大利农业公司因投资者反对而被收回,并遭遇巨额赔偿。此外,在某些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也会对我国对外投资造成影响。为了降低安全风险,我国企业应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体系、政治环境和文化制度等,制定出科学的投资方案。 三、投资资金难以保障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受制于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资金难以保障。例如,在墨西哥的一家铜矿项目中,因为资金困难,此项目最终未能按时开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国企业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如利用境外金融市场获得融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深化“一带一路”建设 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是吸引更多外资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更多机会。此外,我国还应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投资合作,为我国企业进入这些市场提供支持。 二、优化投资结构,拓宽投资渠道 我国企业应优化投资结构,避免集中投资于一些单一的产业或区域,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我国还应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例如,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扶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提高投资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投资规模逐年扩大。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143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主要投资领域为制造业、房地产、矿业、能源等。同时,海外投资主要涵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地区。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对外投资面临较大 的挑战。一方面,海外市场竞争加剧,投资环境复杂;另一方面,出现了投资项目风险增 加和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限制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1.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 我国应积极推动企业向技术、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 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此外,应尽可能减少投 资项目的风险,并加强与海外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协商和合作,建立合理的双边投资 机制,使得我国投资的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2.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布局 我国应积极拓展多元化的海外市场,不断挖掘投资机会,加快海外资源的配置和市场 的开拓,充分发挥我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同时,应加强国内与海外市场的衔接,利用我 国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国际化运营模式的实现。此外,应加强国际合作,探索共同投 资和合作发展的新途径,为海外市场的开拓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 3.利用国际产业政策,优化海外投资环境 我国应充分利用多边机制和双边协议等国际产业政策,积极参与国际投资协议的制定 和实施,为企业与当地政府沟通和协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提高国际投资的适应性和 可持续性。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对外投资政策,为海外投资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实现更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手段。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指出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和利 用国际产业政策等对策是回应当前国际形势和推动国际投资的主要途径。愿我国企业加紧 发挥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全球化发展与合作。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整合世界资源,创建世界知名品牌。然而据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70%不赚钱,近千亿亏损让人触目惊心。其中,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规模小,竞争力低,投资效益低。 (二)对外投资企业融资难。 (三)投资地区过于集中。 (四)对外投资企业经营管理不科学。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 (六)行业组织和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和政府都应作出相应地解决措施。 对于企业自身: (1)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决定竞争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这也是我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 (2)适时推行网络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网络贸易日益成为拓展海外的贸易的重要方式。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人才,培养熟悉外贸法律法规人员;在必要时候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4)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诚信信誉观念;在锁定固定客户群的同时开拓更大范围的客户圈。 (5)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方式多样化;从而加大企业对外投资的生产规模,产生更多的利益价值。 (6)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观念,形成完整地企业管理体系;企业应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培养出一支具有稳定数量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中的成员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对企业的发展起辅助和推进作用。 (7)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 (8)建立对外投资企业海外战线联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 对于政府,应适时发挥其“有形手”的作用,适当运用宏观调控,积极正确引导企业更好对外投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为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氛围;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进一步完善国际投资担保体系,鼓励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灵活运用发行股票、债券及国际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并降低申请程序的难度,简化审批过程,减少企业成本;在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政府应根据中国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加强引导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向和领域,引导企业往高科技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构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培养具有规模优势的生产型企业集团;建设政府统一的海外投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与此同时,还可发挥商会的作用,辅助企业对外投资。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许庆华 (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不断延续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界和学者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问题开始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不仅有必要走出去,而且有了现实条件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在全球范围从事资源的利用和生产的现实条件,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国际化;对外投资;经营机制 一、对外投资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为28.5亿美元;截止2003年,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34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投资净额332亿美元。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发布的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全球的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报告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比例最大,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2.6%。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表现在: 1.境外投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生产性企业以合资为主,国有企业盈利少。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约为153万美元,产业大多集中在贸易领域(约占总投资的60% ),生产性企业的}o%以合资为主,亏损或持平企业占zr},赢利企业仅有1/30 2.每年时外投资规模不大,但增长迅猛,投资目的地国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为29亿美元,增长1100/,其中53%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占33%,港澳地区占14%,)。 3.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多元化。我国的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转变,从在境外设立流通领域的贸易企业为主向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专业市场等形式转变。特别是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黑马”。由于产权清晰,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率很高,如青岛金王集团和浙江万向集团等。 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在我国,目前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包括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目标取向方面存在扭曲,责权不对称,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足,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资金短缺。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低效率运行,基本不具备依靠自由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 3.人才魔乏。跨国经营需要技术、管理、法律、财务和营销等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企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因素影响,人才的待遇和培训比不上外企,造成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一篇:发展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民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新形式下,民营经济既有机遇,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既有体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困境,也有自身客观原因而导致的缺憾和不足。 (一)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风险和难度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这些竞争强敌面前,则显得无所适从。 (二)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近些年来,世界能源供求矛盾更加激烈,资源需求日趋紧张,直接波及和影响到国内市场。同时,随着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强度不断加大,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许多能源和资源还要依赖外部购进,但供应的数量和价格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生态环境制约加大,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矛盾是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 (三)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待遇有差距。尽管在政策规定上明确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在经济政策待遇上明显占有优势,在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的行业,民营投资很难进入。 (四)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有企业在银行融资较为便利,而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银行借贷资金困难重重,同时只有少数发展规模宏大的企业能够达到金融证券融资的条件,而绝大多数难以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民营经济在获取资金的支持上一直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五)民营企业经营思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努力发展,民营企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曲折道路,谨小慎微的思想导致产生了稳妥发展的思路,因而缺乏开拓精神,“小富即满”现象比较普遍。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论文报告 目录: 一、前言 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资源浪费问题 2. 不平衡的贸易关系问题 3. 国家安全问题 4. 资本外逃问题 5. 对当地企业的不利影响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1. 加强监管 2. 改善投资环境 3. 支持本土企业发展 4. 增强国际竞争力

5. 发挥自身优势 四、案例分析 1. 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 2. 谷歌退出中国市场 3. 三菱汽车事件 4. 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的投资 5. 中国企业收购的翻译公司案例 五、结论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外商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平凡。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企业为控制或影响跨国生产过程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的企业。从宏观上看,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但是,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解决方案,以完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和法规,保证其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外商直接投资。

二、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资源浪费问题 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突出的问题是资源浪费。在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跨国企业通常会从属国家的自然资源,包括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往往这些土地和水源是当地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外商直接投资的介入却加剧了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浪费,让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一定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并且使公众对当地政府的能力和透明度产生质疑。 2. 不平衡的贸易关系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如基础设施、矿业和能源产业等,这些领域通常是有富裕国家的企业的优势和技术的富裕国家的企业,并且这种形式的投资通常是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投资,这些国家的商业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对比较薄弱,这些国家的市场也更加开放和自由化。这样,在实践中,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会加速其控制全球市场的进程,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可能会构成不平衡的贸易关系,使投资国的经济更加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进来的企业。 3. 国家安全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涉及到国家安全。跨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往往涉及到国家的核心技术、重要基础设施、金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呈现出蓬勃的态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投资者。然而,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政策限制、商业环境等。为了更好地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需要深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 1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覆 盖了众多领域,包括能源、制造业、房地产、金融等。 2.投资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面临着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例如,中国企业在非洲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资源型行业。由于中国缺乏自然资源,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企业在能源、矿产等领域进行投资,保证了国内的资源供应。 二、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挑战

1.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 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经常遇到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的问题。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沟通误解和商业合作难以顺利进行。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语言交流困难使得商业合作的成功率降低。 2.政策限制与法律环境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到各国政策限制和法律环境的影响。一些国家对外资有一定的管制措施,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流程才能进行投资。此外,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 3.商业环境与风险管理 不同国家的商业环境存在差异,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程度、政府支持等方面。中国企业需要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的商业环境,以确保投资的成功。此外,风险管理也是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政治、经济、市场等风险。 三、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1.加强文化学习与交流 为了应对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对外的文化学习与交流。这包括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为跨文化合作提供基础。此外,提高员工的语言能力也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进行商业交流。 2.理解各国政策与法律 针对各国政策限制和法律环境,中国企业需要加深对国际投资规则的了解,并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了解政策变化。此外,建立专业的法律团队,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法律支持,确保合规操作。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近两年对外投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出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出解决对策,并拟定发展思路。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对策 引言 从我国近两年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应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实际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总体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1、宏观层析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1.1立法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亟须完善 尽管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海外直接投资也有大幅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海外投资的法律。加入世贸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尽管商务部商务部日前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核准权利下放到地方。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一部促进“走出去”的国家性法律,将促进境外投资提高到立法高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海外投资合法利益的保障不够。 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无法可依,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资委等众多部门,由此造成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周期长问题,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而且,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缺失。 1.2尚未建立对外投资的配套机制 目前,我们国家本土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准远未达到提供我国对外投资服务的要求:不仅数量少,业务范围有限,而且在运营模式、业务规范、诚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引用,特别是在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贷资金和金融保障支持方面,申办难度相较大,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可以享受的商业银行信贷和扶持贴息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1.3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难、发展战略不明确、对投资国政府政策、技术政策、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不熟悉,投资风险大等诸多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在信贷、外汇、税收、保险、投资情报服务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 2、企业自身的问题 2.1企业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和经营经验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2009年

论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论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然而,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围绕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对外投资的政策风险 在我国对外投资中,政策风险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 法律和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很难避免政策风险的存在。例如,在某些国家,政府可能会不稳定,法律制度不健全,或存在较高的政治风险,这些都会对外国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 对策:在对外投资时,首先应该对目标国家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进行全面 评估,并谋求本地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合作。在遇到政策风险时,投资者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并积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风险管理。 二、产业布局不够分散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金融、科技、 文化等新兴产业的投资比重较低。这种行业结构偏向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无法实现风险分散。 对策:适当转变对外投资的结构,加强对新兴领域的投资,提高投资收益和风 险收益比。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投资更多有前景的高科技项目。三、文化差异影响企业经营 在做海外投资的时候,企业要面对不同的文化、法律和商业环境,这些都会给 企业带来一定的挑战。有时企业在处理业务时,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对策:应该做好文化沟通工作,适应当地文化习惯,尊重当地文化背景,树立 良好的跨文化企业形象。当进入新的市场时,应首先了解当地的法律和商业规定,以及当地的商业文化,避免因为文化因素导致商业失败。 四、不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较大,若不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难以规避风险。另外,由于国际投资的复杂性,很多企业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规避或处理风险。 对策: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同时,要加强 内部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政府扶持不足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迎来了政策利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是, 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企业还是需要面临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政府支持。 对策:政府应加强支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套。支持资本和技术投资,鼓励合资合作和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投资。 总之,我国对外投资在不断发展,但同时企业也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和机会,需要投资者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外投资的支持、引导和监督,打造更加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体系。

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我国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1) 一、宏观政策法规不健全,政策执行偏差大,民间投资者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 从目前国家对国有、民营、外资三大经济体系已出台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的优惠条件以及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虽然民营经济在明文规定上已没有制度限制,至少享有“准国民待遇”,但在实际执行和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中,政策体制环境的落差还是很大的。其一,审批环节多,导致民间投资项目进入门槛高。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相比,政府有关部门对民间投资的资格认定及注册资本方式、用地指标的落实、经营范围的划分、投资项目的许可、贸易渠道的开放、产权转移与企业兼并等诸多环节实行更多的“前置”审批,导致民间投资手续繁杂、关卡多、效率低、费时长,使民间投资在与外商、国有企业的竞争资格、竞争条件与竞争机会方面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严重挫伤了民间投资的信心与积极性;其二,税负不公平,“三乱现象”严重,大大削弱了民间投入的收益。据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的研究显示,民间投资的民营企业除了和国有企业一样缴纳33%的所得税外,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而《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拆除办法》则将民间投资企业排除在外,加上所得税减免政策对外资企业实行的

是“从获利年度起”、对民间投资企业实行的则是从开办期起,这种双重征税的税收政策对民间投资的扩张存在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不合理的收费问题极为严重,收费项目“杂”且“多”,大部分民间投资企业都要上缴50多种税费,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不合理收费;而且收费不规范,随意性很大,表现为收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其三,管理部门多,导致政出多门。目前,我国对民间投资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私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公安、城建、卫生、技术监督、环保等行政和经济监督机构,如加上其他行业性主管部门多达20多个部门,但缺少一个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在项目投资方面,没有一个投资主管部门,也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当前民间投资项目常常因找不到主管部门而在履行程序上受阻。不仅如此,民间投资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也存在着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致使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加重。其四,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不配套,导致民间投资的制度环境不宽松。例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相关的民间投资、金融财税产业进入等政策上,都没有相应的协调措施和配套政策,造成在实际执行中仍然是“两张皮”,制度保障不力。 二、产业进入壁垒高,民间投资进入的深度明显不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概述 (3) 1.1对外直接理论的演变与最新进展 (3) 1.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5) 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8) 2.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8) 2.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11)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格局,使得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在国际市场范围内配置生产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己成为发达国家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其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改善目前处境的重要措施。就我国而言,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规避国外贸易壁垒,获取短缺原材料以及及时掌握外部信息的积极举措。近二十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本文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产生和发展入手,回顾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的分析,展现了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论文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以及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投资主体、地理区位、行业部门、投资方式等方而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尽管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很大的的进步,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很多问题,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劣势,论文对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旨在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劣势系统化,希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从而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策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 应对措施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竞争力的迅速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仅能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利用好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便利,还有利于开拓国外的市场,提高本国的资本收益率。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遵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律,适度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我国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已走出国门。这些企业利用国际资源、资本、技术等有利条件,在开拓国外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着很多差距。 一、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不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吸收外资的规模以及与发达国际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比相差甚远。截至2005年底,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182亿美元,是我国的35.3倍;英国为13781亿美元,是我国的24.1倍;日本为3705亿美元,是我国的6.5倍。在发展中国家中,2005年末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009亿美元,是我国的1.8倍。 (数据来派,商务部统计发布)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对外投资额与吸收外资额的规模一般应保持在1∶1.1左右的水平。这样有利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有利于形成资本流入与流出的动态平衡,有利于经济体纳入资本全球化的潮流。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于吸收外资水平极不平衡,以2005年为例,世界平均水平为1∶1.11,发达国家为1∶1.15,发展中国家为1∶0.14,而我国仅为1∶0.13。 2.海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在海外创办企业要求具有大批高级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金融财会人才和法律人才,这些人才要能用外语处理有关业务和纠纷。而我国有些外汇经营管理人员经常抱有临时观念,缺乏跨国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素质,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不具备国际金融贸易知识,不懂当地法律,以致海外企业经营业务难以顺利开展,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海外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对自身优势和竞争对手缺乏比较性研究;另外人事管理中缺乏一套科学选人、用人、轮换的制度。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1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1.1 投资规模 2010年中国境内企业共对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创历史新高。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588亿美元。 1.2 投资行业 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商务部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汇编。 上图中反映的是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制造业占了较大的比重,位居其后的为批发零售业与商业服务业,这是由于中国现有的国情所决定的。其他的行业虽然现在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在力,将会是中国企业未来跨国经营的最佳行业。例如,建筑业,农、林、牧、渔业。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 速增长,其中老挝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然而,中国 对老挝的直接投资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 的应对策略。 一、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的现状 自1979 年两国建交以来,中国一直是老挝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之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老挝的投资逐年增长。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8 年,中国对老挝的直接投资额达到26.5 亿美元,同比增长57.5%。中国对老挝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能源、矿产、 工业、农业、旅游等领域。 二、中国对老挝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国家间文化差异 中国与老挝文化和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导致中国企业在 老挝经营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 2.投资项目的稳定性和相关性 老挝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国家,其政局和经济形势相对不稳定,这可 能对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造成风险。此外,一些中国企业投资的项目 与老挝国家战略和实际需要不相符合,也可能存在相关性问题。 3.社会责任和环境问题 中国企业在老挝的投资项目中往往被批评缺乏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导致一些环境污染或者劳工问题的发生。 4.政策和法律风险

老挝法律体系相对不完善,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异。此外,老挝政府 对外商投资的政策也不够稳定和透明。这些都可能对中国企业在老挝的 投资带来政策和法律风险。 三、应对策略 1.了解本土文化特点和法律体系 中国企业在投资老挝前,应该了解本土文化特点和法律体系,尊重 当地文化和习惯,根据当地法律规定合法经营。同时,应建立良好的政 府关系,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建立信任,以规避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 2.注重投资的可持续性 中国企业在投资老挝时,应关注投资项目的可持续性,不仅要考虑 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对老挝当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中国企业应 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保持环保意识,规避环境污染和劳工问题。 3.增强政治风险的防范 中国企业在投资老挝前,应对当地政局的发展和经济形势做好评估 与研判。在与老挝政府谈判合作时,应提前了解当地政策和法律规定, 规避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 4.提高社会形象的塑造 中国企业在投资老挝时,应积极塑造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与 当地社区的联系,开展一些公益和慈善活动,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四、结论 中国对老挝的直接投资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 投资的过程中,也需要中国企业适应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差异,注重投资 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提高品牌形象,增强对政策和法律风险的防范。

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 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对缅甸的直接投资也在逐年增加。然而,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缅甸 自身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本文对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 的对策。 一、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1.缅甸政治经济环境复杂 缅甸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国家内部存在严重的民族矛盾和武装冲突,政局动荡不安,投资环境不稳定。缅甸领导的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领导对外资的限制较严、缺乏现代法制、审批程序不透明等。这些问题都给中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活动带来了一定风险。 2.资源开发项目涉及环保和社会责任问题 中国企业在缅甸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比如能源、矿产开采)涉 及到环保和社会责任问题。由于缅甸领导在这方面的监管能力较弱, 加之环保、社会责任意识相对较低,因此这些项目往往会带来环境污染、社会冲突等问题,对当地民众造成很大困扰。 3.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存在的不当行为 中国企业在缅甸的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比如涉嫌贿赂、环保不达标、聘用孟加拉籍非法移民等,也成为了问题之一。这 些行为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在缅甸的形象,也会影响中国领导与缅甸 领导之间的关系。 二、对策分析 1.积极响应缅甸领导的要求,落实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应积极响应缅甸领导的要求,落实社会 责任。比如,可以在投资协议中规定项目所涉及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 护问题,制定应对方案,并向当地社区发布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企业也应关注当地民众的权益,尊重当地文化和习惯,维护当 地社区的和谐关系。 2.加强与缅甸领导的合作,争取领导支持 缅甸领导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外资管控的调整和开发项目的审批 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应加强与缅甸领导 的合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可以在投资前向当地领导、业界组织打听 相关信息,了解、法规和审批程序,并积极与当地领导沟通,建立良 好的关系,尽量争取领导的支持和协助。同时,也应积极参与当地社 会事务,帮助缅甸领导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投资行为 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投资行为。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员工遵守当地法规和道德标准,严格 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要求,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同时,企业也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避免出现不当行为,对于违规 行为应严格惩处。 4.加强企业与社区沟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应加强企业与社区沟通,增强社会责任 意识。企业可以与当地社区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了解民众的需求和关切,寻求合作机会,为当地社区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同时, 企业也应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当地民众提供教育、医疗、文化 等方面的支持。 三、结论 缅甸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中国企业在缅甸的直接 投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缅甸政治经济环境复杂、资源开发项 目涉及环保和社会责任问题等原因,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时面临较大 的风险和挑战。因此,中国企业应加强与缅甸领导的合作,争取领导 的支持,落实社会责任,规范投资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 与当地社会事务,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企业在缅甸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