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结业考核(论文)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乃至国际上的一条重要河流。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区域合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资源影响前景湄公河经济走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 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也是一个通过加强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的机制

概况简介

合作范围涉及交通、电信、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九个领域,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为扩大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在亚行推动下,由亚行和基他国际金融、投资组织主持,六国参与,先后在曼谷、东京、汉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胡志明市和悉尼等地举行过十多次次区域优选项目投资机会研讨会。

地理态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次区域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

大湄公河次区域涵盖了多种气候类型,又兼具多种地理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巨大。次区域内居住着多个民族,建筑、风情、服饰、宗教习俗各不相同。次区域各国还拥有不少名胜古迹,包括中国的丽江古城、缅甸的仰光大金塔、老挝的琅勃拉邦古都、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王宫和越南的下龙湾等。

生物资源

大湄公河次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农业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区位优势特别明显,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充满着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深入一点看,大湄公河次区域腹地涉及东南亚和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大约拥有20亿人口,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地,有望成为21世纪世界和亚洲新兴的巨大市场。

经济走廊

综述

经济走廊将以次区域“三纵两横”交通通道建设为基础,建设成产业、贸易和基础设施为一体的、经济较快发展的“三纵两横”经济带。“三纵”为南北走向,“两横”为东西走向。三纵

1. 云南昆明——云南大理——云南德宏——缅甸曼德勒——缅甸仰光;

2. 云南昆明——云南西双版纳——老挝——泰国曼谷;

3. 云南昆明——云南红河——越南河内——越南海防。

两横

1. 缅甸毛淡棉——泰国彭世洛——老挝沙湾拿吉——越南岘港;

2. 缅甸仰光——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越南胡志明市。

建设次区域经济走廊,对于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发展睦邻互信友好关系,并逐步提高次区域整体经济水平和实力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中国的影响

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历来重视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推进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自2005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大力推进次区域经济合作,并在各种协调机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在次区域五国积极开展的劳务承包和设计咨询,合同额和营业额逐年上升。中国还以合作或独资等方式参与柬埔寨、泰国、越南的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与投资等领域,中国援建了南北经济走廊老挝段、建设了中国南方电网220千伏、110千伏送电通道项目、援建了柬老缅三国境内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率先提出并大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项目、艾滋病防控试点项目,并积极落实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旅游发展战略。中国与次区域各国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

此外,中国还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及其附件和议定书;积极参与泛亚铁路合作,组织开展了泛亚铁路境内和境外段调研。利用中国政府对外援助资金,先后完成了柬埔寨和缅甸境内路段的勘探工作;与泛亚铁路东、中、西三个方案相对应的中国境内段项目均已列入了中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

在贸易投资和农业领域,中国制定并已开始正式实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中国行动计划;2007年4月,中国主办了首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农业部长会议,而由中国政府牵头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信息网”也于当月开通运行,为次区域各国农业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区域合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初亚洲开发银行倡导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以来,日本、欧美、东盟及其它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先后介入该地区,形成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合作机制。其中,中国参与的主要是以下三大合作机制。1.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REA 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经过初期规划、项目选择,现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范围,包括湄公河流域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五国和中国云南省,涉及7个合作领域,即: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贸易与投资。该合作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部长级会议,自1992年起每年一次,至今已举行过10次。其二是司局级高官会议和各领域的论坛(交通、能源、电讯)和工作组会议(环境、旅游、贸易与投资),每年分别举行会议,并向部长级会议报告。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湄公河开发三个国际合作机制中起步较早,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机制。自1992年迄今,亚洲开发银行为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提供贷款7.7亿美元,帮助融资2.3亿美元,已经在运输和能源领域完成了9个项目。9年多来,亚洲开发银行还向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项目提供了32个、累计250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亚行除向湄公河开发项目提供技术援助外,还利用自身的影响和担保作用,呼吁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私人投资者为这些备选项目提供融资。湄公河沿岸各国政府也十分重视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目前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点是加强次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贸易投资政策等软环境建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共同发展的愿望,使六国把密切交通联系、提高本地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一体化视为平等发展和繁荣的基石。

近年来,次区域各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加快

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加强经济合作、共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的共识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广度得以不断拓展延伸,各成员国之间不断加深了解,增进互信。

专家认为,加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为次区域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和经济全球化共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强区域一体化和密切经济合作,有助于提高区域合作各国的竞争力,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正好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通过建立各种优惠的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对于次区域国实现优势互补、联合自强,增强在国际经贸事务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将于3月30日至31日在老挝万象举行,六国领导人将围绕“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的主题,就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运输便利化,构建伙伴关系、促进经贸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增强竞争力,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次区域合作与发展伙伴关系等六大方面的合作构想交换意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在会上全面阐述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及未来发展的主张,提出中方倡议和举措。

一位多年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亚行官员向新华社记者表示,她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成果“将远远超出几条公路和几项基础设施建设所涵盖的范畴”。

参考文献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十年战略框架(2012-2022年)》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柴喻,陆建人,杨先明主编,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李玫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大数据研究现状综述概要

大数据研究综述 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交互、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网络大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的增长超出了硬件能力增长的摩尔定律,给现有的IT架构以及机器处理和计算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也为人们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的大价值带来了巨大机遇.因此,迫切需要探讨大数据的科学问题,发现网络大数据的共性规律,研究网络大数据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文中分析了网络大数据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总结了网络空间感知与数据表示、网络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体系、网络大数据挖掘和社会计算以及网络数据平台系统与应用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现状,并对大数据科学、数据计算需要的新模式与新范式、新型的IT基础架构和数据的安全与隐私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网络大数据的深挖掘、大规模利用是新兴产业界的立足点.即便针对大数据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也缺少高效快速的处理、分析与挖掘的算法与范式,但大数据的应用前景毋庸置疑,因为大数据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源于应用的问题。网络大数据可为世界经济创造巨大价值,提高企业和公共部门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并为消费者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大数据近期发展: 1.网络空间感知与数据表示 2.网络大数据存储与管理体系 3.网络数据挖掘 4.社会计算以及网络数据平台系统与应用 以上四点见: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第3,4,5,6节作者:王元卓2013年

5.在大数据处理中,应用云计算技术,促进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功能多样化。见: 讨论云计算技术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任量2014年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支持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 )内的六个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具体是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民主共和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该次区域是以湄公河为纽带形成的自然经济区,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38亿。 在亚行及其他发展伙伴的支持和推动下,GMS 经济合作计划帮助次区域确立和实施了许多行业的优先发展项目。 为了实现繁荣、一体化、和谐的次区域发展愿景,GMS 经济合作计划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3C 战略”):? 通过实现可持续的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将交通走廊转变为跨国经济走廊,加强区域连通性(Connectivity ); ? 通过有效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通,以及实现市场、生产流程和价值链的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以及? 通过开展项目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建立更广泛的共同体意识(Community ) 。

GMS战略框架(2012—2022) 2011年,在GMS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各参加国领导人通过了2012—2022年指导次区域发展的十年《战略框架》。该《战略框架》以参加国的承诺和国家发展计划为基础,旨在促进GMS内外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GMS国家重申了该计划目前的愿景和目标: ? 建立更加繁荣、一体化、和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 ? 该计划将通过(1)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基础设施纽带,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旅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以及(2)开发人力资源和技能,释放次区域的发展潜力。 ? 为确保发展过程的公平及可持续,GMS计划在规划和实施项目过程中充分尊重环境和社会利益。 区域投资框架 2013年12月,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19次部长级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通过了“区域投资框架(RIF)”,并通过确立2013—2022年的优先投资和技术援助项目规划,落实了《战略框架》。RIF包括200多个项目,涉及10个行业,总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RIF实施计划”明确了2014—2018年的92个高度优先发展项目,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中期实施计划和监测体系。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拟回顾大数据的发端、发展和现状,研判大数据的未来趋势,简述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并汇报我对信息化新阶段和数字经济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大数据的发端与发展 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基于数据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公开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 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在线报道: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官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合作,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增长、公平与繁荣的战略”。 澜沧江-湄公河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缅老边界,顺泰老边界而下,穿过柬埔寨,从越南南部注入南海,因此,大湄公河次区域囊括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国。该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的结合部,总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5亿。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倡议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项目,提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希望通过开展地区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该地区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总投入已达20亿美元,其中亚行投入超过了10亿美元。这个项目重点之一是使湄公河沿岸国家地区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共同确定一些重点开发项目,包括建立经济走廊,促进本地区国家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与贸易合作等。亚行已经为此组织了10个专业工作组。湄公河流域国家也都积极参与这一合作项目。中国也十分重视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将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视为对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支持。中国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是面向整个湄公河流域的,并主张开发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中方认为,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对中国和东盟是个双赢的安排。 在亚行的支持和组织下,湄公河流域国家间每年定期举行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商讨湄公河区域开发与合作的有关事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了11次。其中,2001年的第10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就今后1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减少贫困等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10年战略框架》。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加强区域内各国协作与友谊的重要纽带。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网络大数据现状和展望

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 1引言 1.1研究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快速增长成了许多行业共同而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因而信息社会己经进入了大数据(hig Data)时代.大数据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还引起科学研究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机器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川.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互与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简称网络数据. 当前,网络大数据在规模与复杂度上的快速增长对现有IT架构的处理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挑战.据著名咨询公司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网络大数据总量为1. 8 ZB,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达到3 5 ZB. IBM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3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首先,网络空间中数据的体量不断扩大,数据集合的规模己经从UB}TB到了PB,而网络大数据甚至以EB 和ZB(10z1)等单位来计数.IDC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全球大数据

将增加50倍,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10倍以迎合50倍的大数据增长.其次,网络大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至2012年 末非结构化数据占有比例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再次,网络大数据往往呈现出突发涌现等非线}h}状态演变现象,因此难以对其变化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另一方而,网络大数据常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 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近几年,网络大数据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作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2012年11月《时代》杂志撰文指出奥巴马总统连任成功背后的秘密,其中的关键是对过去两年来相关网络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②.目前,eBay的分析平台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0 PB,超过了纳斯达克交易所每天的数据处理量.为了准确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eBay定义了超过500种类型的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③. 2012年的双十一,中国互联网再次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淘宝系网站的销售总额达到191亿元人民币.淘宝之所以能应对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和超高并发性的分析需求,得益于其对往年的情况,特别是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习惯以及浏览习惯等数据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结业考核(论文)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乃至国际上的一条重要河流。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区域合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资源影响前景湄公河经济走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 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也是一个通过加强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的机制 概况简介 合作范围涉及交通、电信、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九个领域,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为扩大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在亚行推动下,由亚行和基他国际金融、投资组织主持,六国参与,先后在曼谷、东京、汉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胡志明市和悉尼等地举行过十多次次区域优选项目投资机会研讨会。 地理态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次区域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 大湄公河次区域涵盖了多种气候类型,又兼具多种地理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1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运用经济学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城市经济是“由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强调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其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其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我们一般认为是由在社会进程中为解决各生活聚居点在相互交易与交流上的不便,以及为了达到交易流通成本上的公平而选择的聚集点发展而成。现今,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

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

网络大数据:现状和展望 1引言 1.1研究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快速增长成了许多行业共同而对的严峻挑战和宝贵机遇,因而信息社会己经进入了大数据(hig Data)时代.大数据的涌现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还引起科学研究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一般意义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机器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川.网络大数据是指“人、机、物”三元世界在网络空间(Cyberspace)中彼此交互和融合所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可获得的大数据,简称网络数据. 当前,网络大数据在规模和复杂度上的快速增长对现有IT架构的处理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挑战.据著名咨询公司IDC发布的研究报告,2011年网络大数据总量为1. 8 ZB,预计到2020年,总量将达到3 5 ZB. IBM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3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首先,网络空间中数据的体量不断扩大,数据集合的规模己经从UB}TB到了PB,而网络大数据甚至以EB和ZB(10z1)等单位来计数.IDC的研究报告称,未来十年全球大数据将增加50倍,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10倍以迎合50倍的

大数据增长.其次,网络大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在现代互联网使用中,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至2012年 末非结构化数据占有比例达到互联网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社交网络、移动计算和传感器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使用.再次,网络大数据往往呈现出突发涌现等非线}h}状态演变现象,因此难以对其变化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另一方而,网络大数据常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用户只有把 握好对数据流的掌控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近几年,网络大数据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影响作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2012年11月《时代》杂志撰文指出奥巴马总统连任成功背后的秘密,其中的关键是对过去两年来相关网络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挖掘②.目前,eBay的分析平台每天处理的数据量高达100 PB,超过了纳斯达克交易所每天的数据处理量.为了准确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eBay定义了超过500种类型的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跟踪分析③. 2012年的双十一,中国互联网再次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淘宝系网站的销售总额达到191亿元人民币.淘宝之所以能应对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和超高并发性的分析需求,得益于其对往年的情况,特别是用户的消费习惯、搜索习惯以及浏览习惯等数据所进行的综合分析. 网络大数据给学术界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数据

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宋伟轩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1) E-mail:songweixuan@https://www.sodocs.net/doc/6e476747.html,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状况,然后针对湄公河次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湄公河次区域,城市发展 1. 导言 1. 1 本文研究背景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的一条连接六国的国际河流,全长4880公里,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国称湄公河。大湄公河次区域(GMS:Greater Mekong Sub-region)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定义:是指中国云南省以及地处中南半岛的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5国,总面积233.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5亿。 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状况在城市这个空间载体上有着明确的投影和折射[1]。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全世界都对城市化发展有了十分积极的认识,城市化开始被视为不发达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进程和有效手段[2]。大湄公河次区域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亚洲人口众多,城市发展历史悠久,而且许多国家以前曾经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些都使亚洲城市化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速度快、差异大、形式多样及二元结构明显等特征。尽管亚洲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1. 2 相关研究简单回顾 近些年来,国内外城市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问题。有的学者从多国边境城市的经济合作与功能互动的角度来探讨区域城市化发展,认为边界和边境城市在次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4];而有些学者则关注整个亚洲的城市发展问题,指出了一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1、5];关于东南亚国家城市化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少成果,学者们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的现状与特征,及其历史成因做了多角度的分析[6~12]。然而,综观目前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很难找到专门针对湄公河次区域城市问题研究的论著。而在东南亚甚至亚洲的地理版图上,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并具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特征,不能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概而论。所以,本文根据对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初步了解,通过揭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来探讨次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该区域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 2. 次区域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61002)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基金(2005RY01—6)资助。

城市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维护城市的良好形象,推动区域经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科学的城市管理。本文总论述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出发,阐明了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区域经济;规范执法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关于网络大数据现状及展望分析

关于网络大数据现状及展望分析 摘要网络大数据是指人类、计算机以及物品在网络空间中经过交互融合所产生的大数据,网络大数据具有复杂性,人们通过对网络大数据的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做出重要贡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网络大数据也在不断地演变,大数据对于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对网络大数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关键词网络大数据;现状;展望 1 网络大数据的特点 网络大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准确、高效,这是对数据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并且大数据是运动的,经常处于高速传输的状态下,人们通常称它为数据流。而数据流是很难被全部存储的,因为网络储存空间的限制,长期储存大量数据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周期性的对数据进行整理,删除部分数据,仅保留数据的关键信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空间。并且在网络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数据的来源各异,就导致数据信息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形式也各不相同。在2017年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中,有人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对大数据进行了描述。其中一张是排列整齐的稻草堆,另一张是在稻草堆中缝衣针的特写。两张画相比较所表达的含义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在繁杂的数据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针[1]。 2 网络大数据现状分析 网络大数据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互联网数据,通过分析特定的数据从而感知一定的信息特征,为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工作和生活提供数据参考。 2.1 当前网络大数据的存储形式 以目前的大数据存储形式而言,主要是以分布式的形式为主,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Apache软件基金会推出的HDFS(Hadoop文件系统),通过构建主机集合,形成具有极强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能力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有了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再通过构建MapReduce数据处理编程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取有用的数据,计算数据结果,除此之外基于HDFS还实现了有HBase 数据库,用于提供非结构化的数据查询,用于存储相对松散的数据序列。这是网络大数据系统有别于传统的结构化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典型特征。當前由于标准化的数据存储形式还未确定,各大信息服务供应商都有自身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虽然在技术架构方面具有相似性,但这种缺乏标准化定义的存储形式,对于不同应用系统网络大数据处理还是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2.2 当前网络大数据应用现状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与调整,这样城市经济也就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以至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的精神文明成果传递区域内各个地区,为区域的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创新功能 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是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或首播地,是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或示范地,其创新功能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区域的各项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渠道通畅,创新意识很强,对区域的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别是像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战略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同时后工业社会日渐来临,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中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趋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心城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龙头作用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凭借各种优势通过聚集作用,进而产生规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体体现为: 一、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对区域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发挥扩散功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固定资本、人才资源、技术、信息、产业等向周边乃至全区域的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发展。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特点,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及东盟积极参与,日、美、欧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也纷纷挟资而入,寻找各自的经济政治利益,形成了多重机制并行运作的合作开发势头。目前有以下四种主要合作机制: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由亚行牵头,中、柬、老、缅、泰、越六国参加,旨在改善次区域基础设施,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自1992年至2000年已先后召开了九届部长级会议,其中第六届于1996年8月在昆明召开。合作范围涉及交通、通讯、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禁毒等八个领域,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为扩大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在亚行推动下,由亚行和基他国际金融、投资组织主持,六国参与,先后在曼谷、东京、汉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胡志明市和悉尼举行过7次次区域优选项目投资机会研讨会。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由东盟主导,原东盟七国和中、缅、老、柬共11个国家为开发合作的核心国,并欢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国际性、区域性金融组织、机构参与。该合作机制始于1996年6月。当时的东盟7国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中、缅、老、柬共11国的部长级代表,在吉隆坡通过《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基本框架》(同年11月在印尼召开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批准)。旨在加强整个东盟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经济联系,建立经济伙伴关系,最终实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和由10国组成的“大东盟”。合作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灌溉、能源)、投资与贸易、农业、林业、矿产资源产业、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科技等八个方面。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表明澜沧江—湄公河开发合作已作为东盟经济政治一体化中的一部分纳入东盟的合作框架,其范围已超越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该合作框架下,首先推出了南起新加坡、北至中国云南昆明的“泛亚铁路计划”,它将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清迈,缅甸的仰光,柬埔寨的波贝、诗梳风、金边,越南的胡志明市、河内,老挝的万象,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市。该计划的实施,还可从昆明通过中国的铁路网往产延伸,连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建立起东南亚、东亚、中亚和欧洲之间的铁路网。所以该计划一提出,就得到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1996年12月在吉隆坡由马来西亚交通部长主持召开了有中国、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代表和东盟秘书长出席的特别会议。马来西亚作为“泛亚铁路计划”的协调国,提供200万林吉特(约合80万美元)的可行性研究费用。此外,1996年6月召开的部长级会议还将从东南亚天然气生产国文莱和印尼至中国云南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列为启动项目。同时,会议提议东盟考虑提供“种子基金”,建立湄公河流域发展基金,并确定由泰国牵头组织资金工作小组,研究资金筹措和运行机制等技术性问题。 三、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大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展望 一、定义 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预测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这是大数据的最早定义。业界(于2012年,高德纳修改了对大数据的定义)将大数据的特征归纳为4个“V”(量Volume,多样Variety,价值Value,速Velocity),或者说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海量数据量。大数据计量单位至少是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都是囊括进来。第三,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 在大数据时代,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在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时候要用大数据思维去发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Google利用人们的搜索记录挖掘数据二次利用价值,比如预测某地流感爆发的趋势;Amazon利用用户的购买和浏览历史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书籍购买推荐,以此有效提升销售量;Farecast利用过去十年所有的航线机票价格打折数据,来预测用户购买机票的时机是否合适。 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二、大数据的技术 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我将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2.1、云技术 大数据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分布式处理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万的电脑分配工作。可以说,云计算充当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动机的角色,而大数据则是电。 云计算思想的起源是麦卡锡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如今,在Google、Amazon、Facebook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引领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出现了:云计算提供基础架构平台,大数据应用运行在这个平台上。 业内是这么形容两者的关系:没有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则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再强大,也难以找到用武之地;没有云计算的处理能力,则大数据的信息积淀再丰富,也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那么大数据到底需要哪些云计算技术呢?这里暂且列举一些,比如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NoSQL、实时流数据处理、智能分析技术(类似模式识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以武汉为例 摘要: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对武汉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经济影响效应增强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障碍因素;武汉 On the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Region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nYang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ity of Anyang effe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summed up the urbanization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barriers to pla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Enhanced effect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Anyang 1 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撑,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聚集与辐射双重功能,起着主导作用。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及城市规模扩大,而广义的城市化则还包括城市地域扩展、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及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城市整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含义[1]。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发展效应集中体现于促进区域消费总量增长、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消除人地矛盾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2]。 1.1 城市化对区域消费的拉动效应 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将促进区域消费总量的提高,城市化已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