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主要合作机制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特点,所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及东盟积极参与,日、美、欧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也纷纷挟资而入,寻找各自的经济政治利益,形成了多重机制并行运作的合作开发势头。目前有以下四种主要合作机制: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由亚行牵头,中、柬、老、缅、泰、越六国参加,旨在改善次区域基础设施,扩大贸易与投资合作。自1992年至2000年已先后召开了九届部长级会议,其中第六届于1996年8月在昆明召开。合作范围涉及交通、通讯、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贸易和投资、禁毒等八个领域,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为扩大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在亚行推动下,由亚行和基他国际金融、投资组织主持,六国参与,先后在曼谷、东京、汉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胡志明市和悉尼举行过7次次区域优选项目投资机会研讨会。

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由东盟主导,原东盟七国和中、缅、老、柬共11个国家为开发合作的核心国,并欢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国际性、区域性金融组织、机构参与。该合作机制始于1996年6月。当时的东盟7国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中、缅、老、柬共11国的部长级代表,在吉隆坡通过《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基本框架》(同年11月在印尼召开的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批准)。旨在加强整个东盟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各国经济联系,建立经济伙伴关系,最终实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和由10国组成的“大东盟”。合作领域包括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灌溉、能源)、投资与贸易、农业、林业、矿产资源产业、工业及中小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科技等八个方面。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表明澜沧江—湄公河开发合作已作为东盟经济政治一体化中的一部分纳入东盟的合作框架,其范围已超越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在该合作框架下,首先推出了南起新加坡、北至中国云南昆明的“泛亚铁路计划”,它将连接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泰国的曼谷、清迈,缅甸的仰光,柬埔寨的波贝、诗梳风、金边,越南的胡志明市、河内,老挝的万象,中国云南省的昆明市。该计划的实施,还可从昆明通过中国的铁路网往产延伸,连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建立起东南亚、东亚、中亚和欧洲之间的铁路网。所以该计划一提出,就得到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赞同和支持。1996年12月在吉隆坡由马来西亚交通部长主持召开了有中国、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代表和东盟秘书长出席的特别会议。马来西亚作为“泛亚铁路计划”的协调国,提供200万林吉特(约合80万美元)的可行性研究费用。此外,1996年6月召开的部长级会议还将从东南亚天然气生产国文莱和印尼至中国云南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列为启动项目。同时,会议提议东盟考虑提供“种子基金”,建立湄公河流域发展基金,并确定由泰国牵头组织资金工作小组,研究资金筹措和运行机制等技术性问题。

三、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

由新湄委会主导,有柬、老、泰、越四国参加,中、缅为对话国。该合作始于1995年4月上述四国在泰国清莱签署《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并成立新的湄公河委员会。其宗旨是对整个湄公河的水资源和相关资源以及全流域的开发制定计划并管理、实施。新湄委会成立之后每年都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积极寻求国际援助。1996、1997两年共提出上百个实施项目,获得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3 730万美元的资助。之前,上述四国曾于1957年3月成立了“湄公河委员会”,通过了《下湄公河委员会章程》,宗旨是对湄公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协调、监督和合作。1978年至1989年称为“湄公河临时委员会”,成员国有老、泰、越。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地区国际关系恶化,湄委会曾一度陷于瘫痪。1993年2月,四国代表在曼谷举行“湄公河联合开发会议”,签署《联合开发利用湄公河协议》。1995年4月四国代表又签署了《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依据该协定,成立了新的湄公河委员会,取代老湄委会。老湄委会是在亚太经社会主导之下运作的,而新湄委会则完全是柬、老、泰、越四国主导的地区性组织。

四、中、老、缅、泰毗邻地区增长四角

这是四国有限地区的小区域合作,中、泰两国于1993年提出,又称“黄金四角计划”、“五清沟通计划”(清迈、清莱、景栋、景通—琅勃拉邦、景洪)(注:傣语景同清)。其宗旨是建设中国西南通向中南半岛的陆上通道和“经济走廊”,实现两大市场的对接,并促进小区域内的发展。该合作机制目前尚未启动,但1999年2月5日中泰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21世纪合作计划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已作了承诺,将对此“给予更大的重视和支持”。2000年6月6日,中缅两国签署的《中国和缅甸关于未来双边关系合作框架文件的联合声明》中也表示,双方对“四角经济合作”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将予以更大的支持”。

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实施的方案

石棉县关于落实《成都经济区区域 合作框架协议》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省政府“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按照城区经济区相关市州签署的《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合作内容,我县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合理、谋求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和特点,将“一极三中心”发展战略与成都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制定工作计划,强化保障措施,为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内容落到实处,发挥社会综合效益奠定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交通项目重点工程协调力度,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督促加快工程进度,全力做好公路主要干道的保通保畅。深化交通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公路建、管、养体系。切实抓好交通安全监管,全面推进行业自身建设。提前谋划石棉交通发展,正确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全县交通工作,充分抓住目前我县发展的大好机遇,科学制定好交通发展规划。 2、深化新一轮城市规划成果,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严格按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审

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城市规划的蓝图。搭建城市建设的融资、建设平台,加快城北、岩子、利吉堡片区的建设进度,拓展建城区面积,减轻老城区居民生产生活压力。强化责任落实,奖惩明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优化建设管理水平。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程。加深信息化普及程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合理规划布局,整合利用资源,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统一储存、集中灾备、安全可靠、资源共享的区域数据平台和服务支持体系,为区域内工业园区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二)重大产业 进一步加强水电、硅锌、磷化工及重质碳酸钙等支柱性产业的主导地位,加强“三个基地”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产工艺,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工业产品自产自销的能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考察,通过借鉴学习,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县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加快竹马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创建合理、有效、可行的政府投融资体系,全力打造“两个平台”。 (三)环境保护 1、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协调建立共

加强区域协作从而推动跨越发展

加强区域协作推动跨越发展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5日) 武陵山区处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结合部地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掀开了武陵山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篇章。现就印江自治县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作如下汇报: 一、立足县情,找准印江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定位 武陵山区绵延了渝、鄂、湘、黔4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其生态建设关系长江、珠江生态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功能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武陵山区腹地,武陵山脉主峰、武陵山生态保护核心区梵净山西麓,东接江口、松桃通达铜仁市,可至湘西;西连思南、德江 - 1 - / 7

直上遵义、贵阳和重庆,北挨沿河土家自治县、重庆秀山县,经渝湘高速至重庆、长沙,具有区域性经济协作的区位优势。 因此,加强梵净山周边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有效保护和修复梵净山生态系统,有利于把印江建设成为武陵山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武陵山区各县(市、区)水同源、山同脉、民同俗,依托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武陵山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武陵山区域性旅游资源保护、治理、开发,有利于将印江建成中西部集民族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及红色旅游为一体的养生休闲目的地。梵净山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有利于将印江建成武陵山集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由此可见,立足印江位于武陵山核心区的优势地理环境,依托梵净山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武陵山区域协作发展中,将印江定位为“武陵山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西部养身休闲目的地、中国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突出重点,明确印江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战略任务 印江位于武陵山核心区,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既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又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突出基础设施、特色城镇、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及城

警务合作机制

交警建立区域警务合作机制 时间: 2011-09-11 11:13 来源:日照网 【中国网中国交通】讯:为实行联合勤务制度,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实现对综合动 态、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有效整治,共同维护两地良好交通治安秩序,近日,日照交警莒县大队与临沂交警莒南大队联合召开道路交通管理区域警务合作座谈会,研究加强警务合作的工作措施,建立六项道路交通管理区域警务合作机制。 建立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联动互补工作机制。按照检查服务站勤务工作的相关规定, 莒南汀水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为省级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 莒县夏庄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为 市级交通安全检查站。 为实现对过往车辆有效管控, 明确在勤务时间内, 两检查站分别检查 驶入本辖区至县城方向车辆, 对途经 7 座以上客运车辆、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逐车检查登记, 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遇有紧急警务、 突发事件等情况时, 对检查方向、 管控措施应有针 对性地进行调整部署,并及时告知另一方,另一方应积极予以配合。 建立信息通讯联络畅通机制。提供双方相关职能部门联络方式,畅通信息联络渠道, 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络制度,保障信息交流、勤务部署、处突维稳、事故调查等工作中畅通联络、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协作联动。 建立路面巡逻管控联动机制。以国道 206 线、省道 225 线为重点,双方联动部署勤务 警力,实现主干道路重点路段 24 小时有效管控,联动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并做好涉车 涉路案件先期处置、 查堵等工作。对勤务安排调整的,及时告知另一方,另一方应有针对性

予以调整,防止重点时段失控漏管。 建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协作机制。 对发生的交通肇事逃逸案快速联动、 设卡堵截。 并以减少办事环节、 提高破案效率为原则,积极协助开展调查走访、摸底排查、联合缉捕等 工作,加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力度。 建立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协作机制。对辖区车辆肇事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加强调查协作, 严密源头管理和车辆管控, 积极帮助协调肇事车辆登记地政府及相关部门, 配合开 展事故调查、处理和相关善后工作。 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会商机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区域会商会议, 针对区域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 研究加强区域协 作配合的工作措施。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次区域合作发展思路 一、合作发展宗旨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同饮一江水、共建幸福家园”为理念,以推进次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开发和开放为动力,以项目合作为突破口,坚持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合作机制,按照WTO和次区域合作总体框架及各项协议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次区域陆上大通道,实现次区域与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市场的对接;营造一个适合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的环境;通过对话确定共同实施的项目,建设经济走廊、产业带,使次区域合作得到扩大和发展,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尽快形成;把次区域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试验示范区和陆域经贸区;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改善次区域生态环境,实现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大潮,增强次区域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共建次区域一体化经济,建立稳定而长久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计划时间和年限 计划编制基准年为2002年,计划年限为2004—2008年,2008年后作远期展望。 三、次区域预期发展目标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阶段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 近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国家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2004年—2005年,次区域国家GDP和对外贸易额将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相互投资稳步增加,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基本实现已有或新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信息通讯的畅通,为货物进出口和人员往来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地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区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争取“泛亚铁路”东线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将大通道建设上升为联合国促进次区域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加大投入,促进大通道建设目标早日实现。 中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继续稳定增长,境外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的比重有较大增长,各国产业结构趋向合理;非公有制经济有较大提高;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重要口岸和城镇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次区域各国一些重要沿边结合部,即泰国北部清莱府与缅甸交界地区、中国西双版纳磨憨与老挝么丁交界地区、中国河口与越南老街交界地区、中国德宏瑞丽与缅甸木姐交界地区等,建成重要的经济园区和生产基地;争取泛亚铁路中、西线开工建设。 远期:次区域国家的GDP增长率应不低于前期水平,外贸进出口额和外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较大提升;次区域国际大通道建设顺利完成;次区域合作机制业已完善,区域大市场业已形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特别是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合作及开发,全面推进次区域各国经济的发展。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区域间整合科技资源、带动区域科技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及战略选择,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科技合作与融合,并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绩效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绩效因素是协同创新的结果也是重要行为导向;内部因素是和主体行为相关的因素;外部因素指影响创新主体行为的资源、环境、链接等相关因素。 关键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创新绩效;创新意愿和能力 doi: 10-13939/j-cnki-zgsc-2016-26-065 一、引言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指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科技中介)跨越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其他创新主体协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和转化等科技

创新活动,共同调动、整合区域间的科技资源,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单独个体和单个区域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和创新绩效。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够促进区域间创新系统有效整合,带动各个区域的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等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质是在一定的创新绩效导向下,创新主体具有一定的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在外部环境、资源基础和链接条件等的共同作用下所开展的创新活动。因此,可以说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绩效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协同创新绩效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果,是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结果要素。内部因素指和主体行为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意愿和能力,内因直接影响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外因主要指影响创新主体行为的相关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链接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支持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 )内的六个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大湄公河次区域包括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具体是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老挝民主共和国(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该次区域是以湄公河为纽带形成的自然经济区,面积2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38亿。 在亚行及其他发展伙伴的支持和推动下,GMS 经济合作计划帮助次区域确立和实施了许多行业的优先发展项目。 为了实现繁荣、一体化、和谐的次区域发展愿景,GMS 经济合作计划采取了三管齐下的发展战略(“3C 战略”):? 通过实现可持续的实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将交通走廊转变为跨国经济走廊,加强区域连通性(Connectivity ); ? 通过有效促进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通,以及实现市场、生产流程和价值链的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Competitiveness );以及? 通过开展项目解决共同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建立更广泛的共同体意识(Community ) 。

GMS战略框架(2012—2022) 2011年,在GMS经济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各参加国领导人通过了2012—2022年指导次区域发展的十年《战略框架》。该《战略框架》以参加国的承诺和国家发展计划为基础,旨在促进GMS内外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GMS国家重申了该计划目前的愿景和目标: ? 建立更加繁荣、一体化、和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 ? 该计划将通过(1)创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有效的基础设施纽带,促进跨境贸易、投资、旅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以及(2)开发人力资源和技能,释放次区域的发展潜力。 ? 为确保发展过程的公平及可持续,GMS计划在规划和实施项目过程中充分尊重环境和社会利益。 区域投资框架 2013年12月,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19次部长级会议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通过了“区域投资框架(RIF)”,并通过确立2013—2022年的优先投资和技术援助项目规划,落实了《战略框架》。RIF包括200多个项目,涉及10个行业,总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RIF实施计划”明确了2014—2018年的92个高度优先发展项目,此外还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中期实施计划和监测体系。

警务协同发展引领京津冀一体化机制创新

警务协同发展引领京津冀一体化机制创新 2016-03-17 17:15|来源:人民公安报|作者:阎雨教授 作为超一线城市,北京人口已超过2100万,交通拥堵、生态脆弱、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问题突出,城市发展早已触及天花板。天津作为人口上千万人的特大城市,探索内涵集约型发展模式,由原有的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同样需要向纵深扩展自身的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长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解决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理念束缚,突破传统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困境,加强顶层设计来破解根源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提供了解决之道,迎来发展的新纪元。 从区域和城市整体化发展程度来看,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相比,京津冀经济落差大,区域现实合作水平较低,要实现“一体化”目标,不仅涉及增量调整、存量转型等区域结构升级的普遍性问题,而且涉及首都安全保障等特殊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其实践难度远远比以往的一体化要复杂得多,因而是一项艰巨的改革工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政府作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调控主体,如何通过自身的管理创新,推动京津冀区域资源进一步整合与发展,探索整体性治理模式,寻求合理的制度框架,在设施联通、产业发展、要素集聚、合作治理机制、软实力提升等方面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是京津冀一体化成败之关键。京津冀三地成功签订警务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着力打造人本型、和谐型、服务型和开放型警务,初步确立了由松散型合作向机制化协同转变的“一体化”路径,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公安系统行政边界,也为一体化的协调和共享发展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体化首先是价值和服务标准的一体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关键时期,同时也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各阶层利益复杂化、矛盾凸显、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的非常时期,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不断增强,公众诉求显著增多、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公安机关承担了收集情报信息、打击犯罪、治安防控、交通管理、人口管理、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等多重职能,时刻处在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最前沿。新常态的社会管理特征必然对原有警务管理模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一体化为契机带动警务合作的创新改革,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公正入手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系统改造,建立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坚持信息流、业务流、管理流有机融合,确保打击、防范、管理、控制各环节无缝衔接、良性互动,服务更注重人民利益、执法更注重公平正义、警务更注重快速高效,悄然发生的一体化公安改革切实体现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安全是所有价值实现的基本保障。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出发,三地一体化警务合作积极探索建立联勤指挥体系、情报信息系统、治安防控网络等警务合作格局,推动数据、标准、审批事项等信息资源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跨层次共享模式,努力让数据多“跑腿”,就打破了警种壁垒,突破各自为政“分散开发、重复建设,标准不一、难以共享”的瓶颈,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维护稳定的虚拟化安全网络。勤务指挥的联勤联动、警务资源的共建共用和执法办案的标准统一等一体化,标志着一种合作型警务,以联动和协作代替传统的顺序操作,以卓越质量标准和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运作模式,构建了一道实体化安全网。围绕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要求,两道安全网相互贯通,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警务协同发展是政府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一体化警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建立了一系列警务合作的制度框架,在原有项目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紧密衔接、整体联动的长效机制及制度设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体化警务协作机制,拓宽协作空间和范围,加大协作联动力度,确立了“以民为本、科技支撑、社会协同、规范推进”的政府管理一体化创新思路,为医疗、教育等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经验借鉴与进一步发展思路 作者:赵峰, 姜德波, Zhao Feng, Jiang Debo 作者单位:赵峰,Zhao Feng(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姜德波,Jiang Debo(南京审计学院,南京 ,211815) 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英文刊名: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1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李庆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基于政府间磋商机制的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07(04) 2.金晓瑜;曹宝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多维取向[期刊论文]-江苏社会科学 2009(06) 3.赵峰;姜德波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选择--以江苏为例[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8(11) 4.赵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及路径选择[期刊论文]-中国行政管理 2007(10) 5.翁志伟;张永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期刊论文]-当代经济 2009(01) 6.赵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安排--以江苏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7(11) 7.刘传江;吕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管理世界 2005(06) 8.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的构建[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文磊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发展与合作——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2) 2.曹明园.尤宏兵.Cao Mingyuan.You Hongbing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期刊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6(1) 3.张晨京津冀生态产业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期刊论文]-新财经(理论版)2012(2) 4.崔新有企业购并重组中的文化整合及其模式选择[期刊论文]-学海2004(6) 5.庄红娟.ZHUANG Hong-juan"亚洲间贸易"论的局限性研究[期刊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7(2) 6.刘君信四川"十二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构想[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0(9) 7.姜德波统一市场建设中的地区本位:内涵、特征与度量[期刊论文]-当代财经2003(10) 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刊论文]-中国经贸导刊2011(7) 9.秦彪.常磊主体功能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以辽宁省为例[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10.朱俐.宁红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1(16) 引证文献(2条) 1.陈国权.梁耀东.于洋基于区域差异性的省直管县分类改革研究[期刊论文]-江海学刊 2012(4) 2.陆晞.杨玉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长三角区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发展 2011(4)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992934833.html,/Periodical_zgxzgl201102019.aspx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在线报道:首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6个国家的领导人或官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通过合作,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增长、公平与繁荣的战略”。 澜沧江-湄公河源于中国青海省,流经缅老边界,顺泰老边界而下,穿过柬埔寨,从越南南部注入南海,因此,大湄公河次区域囊括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国。该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的结合部,总面积23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2.5亿。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992年,亚洲开发银行倡议发起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项目,提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希望通过开展地区合作,尤其是经济合作,通过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该地区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总投入已达20亿美元,其中亚行投入超过了10亿美元。这个项目重点之一是使湄公河沿岸国家地区能够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共同确定一些重点开发项目,包括建立经济走廊,促进本地区国家间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与贸易合作等。亚行已经为此组织了10个专业工作组。湄公河流域国家也都积极参与这一合作项目。中国也十分重视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将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视为对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支持。中国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是面向整个湄公河流域的,并主张开发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中方认为,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对中国和东盟是个双赢的安排。 在亚行的支持和组织下,湄公河流域国家间每年定期举行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商讨湄公河区域开发与合作的有关事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了11次。其中,2001年的第10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就今后10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减少贫困等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未来10年战略框架》。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在推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共同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加强区域内各国协作与友谊的重要纽带。

浅析如何加强区域警务合作实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浅析如何加强区域警务合作 实行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社会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完善,必然摧生交通管理一体化,试想在区域交通的态势下,如果没有区域协作,相关区域的社会交通管理又怎样实现有效控制?这里结合湖南区域交通管理实际,就如何掌握和运用区域交通规律、加强区域交通防控与不同区域间的警务联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区域警务合作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现状 1、湖南省区域一体警务信息平台稳步推进。2003年以来,湖南省各市在“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中,根据公安部省级规划,二级建设库的要求,各业务部门建立了各自的信息资源系统,统一开放的数据整合平台已趋于成熟。同时各个其他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资源也日趋成熟。“金盾工程”二期建设中公安信息资源进一步进行了高度整合。现在已基本实现公安机关内部和其他社会信息资源大整合、高共享和综合高端应用,并逐年完善。 2、湖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道路建设的加快为交警区域规范化执法提供了有效平台。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作为中部五省经济圈,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长沙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已具相当规模,现代化交通四通八达,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态势已经形成,社会生活关联度越来越强。亟需建立交警勤务的社会一体化。

3、交警在诸警种警务活动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治安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那种零散的、见诸于某个部门警种之间、针对一案一事的合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涉车案件不断增加,如酒后驾驶、交通肇事逃逸等,都是以交警为中心,多警种勤务联合执法。整合公安力量,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有序推进区域警务合作,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警务合作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势在必行。这样既可以强化打击整治力度和精确度,又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成本,形成高效有序的合力。 二、当前区域警务合作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问题 1、基层交警队规范化执法与区域联合执法的矛盾。目前,交通警察大队、中队业务范围有事故处理、交通秩序管理、车辆及驾驶人管理,专业性、业务性强,且相对独立,还没有实行有效的网上流转,形成分工的多,协同的少的局面。另外,就对交警勤务工作的指挥来说,以垂直领导为主,形成了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及各县、市公安局对所辖单位的管理和指挥体系,前者偏重于业务,后者偏重于人事,两条腿走路,而上级相关指挥机构还没有形成合力。如:总队、市公安局在领导交警支队的工作中,由于站位点不一样,造成工作目的和任务的差距。区域联合执法要求在一定的区域内,多警种、多地区联合行动,尽量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区域联合执法行动我们也做了一些,如:2010年开展的整治酒后驾驶全国统一

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

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 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资府发[2015]25号 【发布部门】资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23 【实施日期】2015.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实施意见 (资府发〔2015〕2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天府新区资阳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意见》(川府发〔2015〕4号)精神,为进一步增强跨区域财税利益分配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兼并重组、共建园区等跨区域项目、跨区域合作中财税利益分配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

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健全跨区域财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优质资源高效利用、区域市场相互开放、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让各相关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县主体,平等协商。市和县(市、区)是建立健全跨区域财税利益分配机制的主体。市与县(市、区)及县(市、区)之间平等协商确定财税利益分配办法,做到开诚布公、公平公正。 实事求是,互利共赢。坚持尊重客观、立足实际的原则,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各方互惠互利、发展共赢。 适时调整,优化完善。根据改革要求和外部条件变化,及时沟通协商,对财税利益分配办法进行相应调整完善。 保证存量,调整增量。协商调整完善财税利益分配办法,依据现行财政体制,维持各级各地财政既得利益,对增量部分协商分配办法。 二、分类处置办法 跨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包括总部经济、企业兼并重组、项目合作共建、园区合作共建、飞地经济、企业迁建、招商引资等形式。跨区域合作项目,原则上按照属地原则进行工商、税务注册登记,其中市级直接招商引资并承担支持责任的项目在市级工商、税务部门注册登记。 对跨省、跨市的跨区域合作,市级和各县(市、区)应分享的税收收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收集情况,核实相关数据,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指导意见》(川府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结业考核(论文)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乃至国际上的一条重要河流。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区域合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资源影响前景湄公河经济走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 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简称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也是一个通过加强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的机制 概况简介 合作范围涉及交通、电信、能源、旅游、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九个领域,筛选出103个优选合作项目。为扩大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并吸引多方面的资金,在亚行推动下,由亚行和基他国际金融、投资组织主持,六国参与,先后在曼谷、东京、汉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胡志明市和悉尼等地举行过十多次次区域优选项目投资机会研讨会。 地理态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大西南的结合部。次区域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贯穿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中国境外段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 大湄公河次区域涵盖了多种气候类型,又兼具多种地理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全面建成

中国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全面建成5月9日,随着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省区公安厅负责人在协议上落笔签字,泛珠三角警务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此前,中国已先后建立东北、环首都、西北、泛西南、苏浙皖沪、中部五省等六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至此,覆盖整个中国的七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全面建成。 陆续启动的各区域警务合作协议,包括情报资源互通共享、重大行动(事件)互援互助、跨区流窜犯罪互查共破、治安问题互研共管、优势警务资源互补共用多个方面,范围之广、警种之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区域警务合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实战中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公安部副部长黄明9日说,下一步,要鼓励创新理念、开阔思路,拓宽警务合作范围,鼓励省际、地区、部门、警种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协作关系,努力形成全警“大合作”格局。 在泛珠三角警务合作机制下,今年8月即将在深圳举办的“大运会”安保被作为当前强化警务合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实现“平安大运”。同时,将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加快建立居住证制度,探索交通违法行为异地处罚;针对跨区域犯罪突出问题,实行“一地立案、各地协作,联合行动、全面侦办”的模式。

今年4月至6月,广西、广东、福建3省区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重点,联合开展区域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客运车辆通行秩序,从严查处客运交通异地违法行为,防止客运车辆重特大事故发生。 “现代警务的核心是信息警务,基础就是合作警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魏永忠认为,打破传统警察组织条块分割的封闭状态,突破人为界限,加强警种之间、地区之间的警务交流与协作,将释放最佳效能,将给当前科学解决许多公安管理难题带来新思路。 运转成熟后区域警务合作将是这样一幅“图景”:数百类整合后的公安业务信息无缝链接共享,各地实时发布的社会治安形势评估、案(事)件预警、情报指令,都可实现跨省信息查询、检索。一旦出现重大案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或执行重大警卫、安保任务,一条指令发出,就能实现各省公安机关援军从八方而来,上下一盘棋,联防联动,并肩战斗。 公安部的规划蓝图清晰可辨,七大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均以相应区域经济圈为基本框架。 早在2010年9月的“环首都七省区市区域警务合作会议”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就曾表示,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是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主动

长期合作协议框架)

很多的合作都分长期和短期,不管长期或短期在确定合作时,都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下为一份长期合作框架协议的范本,可供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_________合作,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也是我们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选择。这对于促进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扩大内地省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为推动合作事项的落实,经各方政府协商一致,特制订本框架协议。 第一条合作宗旨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合作的内地省区与香港、澳门开展合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进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本着发展的共同愿望自愿参加_________合作,并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余协议各方有权根据法律、政策和需要,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的合作项目。 (二)市场主导: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依法自主决策投资经营。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区域合作发展方向。 (三)开放公平:坚持合作的公平、开放,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四)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经济资源、产业建设、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 (五)互利共赢:各方应主动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条合作要求 (一)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 (三)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推进,逐步构筑_________发展的著名品牌,增强区域的整体影响力、竞争力。 (四)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合作领域 (一)基础设施: 1.能源:各方积极推进_________内能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实施“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省际间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2.交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加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运输一体化。 (1)公路:加强省际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规划和港澳路网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快跨省、跨境和出海通道的建设,构筑和完善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2)铁路: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铁路发展规划,构建区域铁路运输快达网络。加快云南国际铁路、东南沿海铁路等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跨省(区)铁路项目的建设,加快广深港高速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及与港澳的衔接。

跨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案例剖析

跨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案例剖析 内容摘要:可口可乐与丰田做为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有合作伙伴。本文以这两家公司为例,谈谈跨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之道。 关键词:合作营销学习网络 可口可乐与丰田做为跨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有众多的合作伙伴,但他们从不靠压榨和剥削合作伙伴赚钱,而是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合作伙伴为其谋利。本文以这两家公司为例,谈谈其中的管理之道。 可口可乐:渠道合作伙伴管理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戈伊祖塔将其在菲律宾的成功实践加以总结、提炼,提出如果国外装瓶业务能保证可口可乐公司获得至少20%的利润,就对该装瓶厂进行投资,而且要以最小的投资争取最大的利润,并将这一方式称为“锚式”装瓶策略,并在全球推广。可口可乐通过“锚式”装瓶策略实现了在全世界的快速扩张和其“少投入、多产出”的经营信念。在与装瓶商的利益分配上,可口可乐不是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必须俯首称臣,而是通过“渠道合作伙伴价值创造模型”进行管理。 可口可乐通过营销费用的投资管理控制了装瓶商的关键市场活动。按照营销活动影响范围和投资数额的大小将营销费用划分为线上费用与线下费用,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费用,均由可口可乐与装瓶商各出一半。线上费用由可口可乐统一制定计划,装瓶商执行;线下费用则是由装瓶商自主支配,报总部审批。对于投给装瓶商的费用,可口可乐并不直接以资金形式投入,而通常是在装瓶商的营销活动完成之后以报销的形式投入。营销活动的直接收益由装瓶商获得,可口可乐则通过浓缩糖浆销量的扩大和年终的分红取得收益。 不难想象,市场营销费用由可口可乐或装瓶商哪一方完全投资都很难保证结果——用别人的钱去给别人做事,与用自己的钱给自己做事,钱的使用效率将可能有天壤之别。可口可乐通过这种“只出一半钱”的控制机制,既保证了各地营销行动的统一性,又能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促销手段,达到最佳的活动效果。 丰田:引导供应商学习模式

【2018-2019】警务协作方案-word范文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警务协作方案 篇一:警务合作教材 警务实践中,常需跨警种、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界合作打击和预防犯罪、 处置紧急警务、交流警务信息等,警务合作由此而生。现代警务合作以其主体 多元、合作灵活、信息共享、高效联动和资源整合的特征发挥着重大的现实功能。这种警务合作实践的履行主体、活动方式与要求等有别于其他单一的警种、部门、地区或国家的警务活动,因而对其活动规律有必要加以理论概括。本章 将阐述警务合作的涵义和意义、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合作原则,分别总结国内 与国际警务合作的涵义和种类、合作模式或机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并介 绍国际刑警组织的概况。 第一节警务合作概述 一、警务合作的涵义和意义 (一)警务合作的涵义 警务合作,主要是中国公安机关内外的不同警种、部门之间,跨行政区域的各 级公安机关之间,以至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警察部门之间在各种重大警务 活动中沟通和交流信息以及协同行动的一种横向联合方式。总体上,分为国内 警务合作与国际警务合作。 (二)警务合作的意义 警务合作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警务活动模式。随着经济全 球化态势的日趋明显,犯罪活动具有跨地域、流动化和国际化特点,跨地区、 跨警种和跨国家的警务活动渐增。构筑和谐的警务合作机制,对节约警务成本,提高警务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安机关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 1.更有效地整合警力资源。 通过警务合作,可一定程度地打破警种、部门、区域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充 分利用警用资源。一是可以整合大规模用警行动资源。如,集中各警种的警械 装备、通讯设备、运输车辆和给养保障;选定处理大型治安灾害事件的疏散和 救助场所等。二是可以提供强大的综合查询信息保障。如,启动社会联动保障 单位数据库;综合利用巡警的实时无线查询系统,刑侦部门的在逃人员信息库、

最优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选择

最优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选择 2014-10-29 04: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我有话说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处邢华 区域合作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共同利益而采取的合作行为。共同利益是区域合作的前提。没有共同利益,地方政府就没有合作的动力,也就谈不上区域合作。然而,即使存在共同利益,区域合作也很难达成。这种情况称为“制度性集体行动困境”(Institutional Collective Actio n,以下简称“ICA困境”)。ICA困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即在分散化权威情况下,一方的决策会对另一方产生影响,或者一方的决策取决于另一方的行动。此时,如果地方政府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那么就有可能会采取有损于区域整体利益的行动,导致区域合作无法达成。“制度性”是与“个体性”相对而言的,它表明集体行动的参与方不单纯是某一个体行为人,而且是具有特定的制度供给能力、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体。有个典型的例子是“囚徒困境”:如果参与方进行合作,就会得到更好的结果,但由于参与方往往只考虑自身利益,所以就无法达成最优结果。ICA困境表明了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与区域整体最优结果之间的内在矛盾,其实质在于行政区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矛盾性,区域合作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在实际运行中却经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使区域合作陷入停滞。 美国学者费沃克将现实中存在的ICA困境划分为四种情形。一是由于无法协调利益而产生的ICA困境。如果集体行动参与方具有互补性的资源,那么最优的方案是各方交换资源,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但如果双方无法就利益协调达成一致,那么合作所带来净收益就无法实现。二是由于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性所导致的ICA困境。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性要求地方政府开展合作,以实现规模收益,降低平均成本。此时,如果地方政府以邻为壑,只考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会导致各方成本提高。三是在共有产权情况下出现的ICA困境。当存在“公共池塘”等问题时,如果各方都只是按照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采取行动,就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等问题,出现“公用地的悲剧”。四是由于外部性所带来的ICA困境,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就会引发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当存在ICA困境时,就需要设计某种机制加以解决,这种机制称为“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类型非常多样,最简单的是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非正式网络,最复杂的是由权威机构直接干预区域合作的情形,例如行政区合并等。介于其中的类型包括: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协议、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区域管理委员会、省部际联席会议、由中央授权的权威性区域管理机构等,由此形成了一个庞杂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的谱系。不同类型的治理机制所面临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机制被称作“最优区域合作治理机制”。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区域合作性质。区域合作性质表明该合作包括哪些参与者、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方式,由两个维度构成。一是区域合作的复杂性。一般而言,参与者数量越多,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