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凤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整理)凤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整理)凤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整理)凤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

现状概况

和规划背景

一、现状概况

1.地理位置

凤县古称凤州,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4′19″-107°10′26″,北纬33°34′50″-34°18′13″。

东与本省太白县交界、南与勉县、留坝县接壤,西与甘肃省天水市、两当县为邻,北与宝鸡市、陈仓区相连,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凤县距西安市297公里,宝鸡市102公里,汉中市162公里。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县内铁路总长90公里,设有七个火车站,316国道、212省道以及眉凤公路等国道、省道与地方道路相会其中,四通八达。

2.气候

凤县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南侧,属于暖温带半温润山地气候区,鉴于山地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小气候差异大。全县年总辐射平均为10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为1840小时,光热条件不足。年平均温度

11.4℃,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无霜期227天。降水集中,分布不均,

年均降水量613.2毫米。年均湿润指数为0.74,最大积雪厚度9厘米,最大冻土深度39厘米,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南风,平均风速0.7米/秒。

3.地形地貌

凤县地处秦岭山地,境内峰峦重迭,山势陡峭。县境内地貌单元由北秦岭中低山、中秦岭中低山和山间断陷盆地三部分组成。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约在900-2700米之间。最高峰为唐藏乡辛家山之透马驹峰,海拔2738.7米,最低处为温江寺乡两河口,海拔915米。流域内山间断陷盆地较多,其中较大的有东河桥盆地和凤州盆地。嘉陵江两侧山麓海拔为1400-1800米,相对高度为500-800米,河谷密布,山坡陡峻,多为30°-40°。由于过度垦植及滥伐山林,岩石裸露地表,风化强烈,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4.水系及水资源

凤县属长江流70

域,有1公里以上河溪714条,总长2394.4公里,密度0.75公里/平方公里。以父子岭为分水岭,岭东属汉江水系,岭南属嘉陵江水系。汉江水系流域面积69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3695亿立方米。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2490.21平方公里,年径流量8.25亿立方米。

嘉陵江在县境内干流总长102公里,流域面积253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4‰。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22条,嘉陵江多年平均流量18.28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0.91立方米/秒,1981年8月21日,双石铺最大洪峰流量3350立方米/秒。安河系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河口镇夫子岭,在凤州镇凤州村与嘉陵江交汇,干流长45公里,流域面积40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立方米/秒。小峪河系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两当县张家庄乡蟠冢山,干流总长66.1公里,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4.02立方米/秒。旺峪河全长52.5公里,流域面积664.1平方公里,多

年平均流量1.816亿立方米。车道河干流总长38公里,境内干流总长35公里,流域面积634.1平方公里。杨家河发源于紫柏南麓熊家山冷家沟,境内干流长21公里,流域面积78.5平方公里,平均流量0.57立方米/秒。

凤县年均径流总量为11.57亿立方米,中水年约9.1646亿立方米,枯水年约7.8472亿立方米,有明显的夏秋洪汛和冬春枯水期。形成丰水、枯水交替出现,径流集中的特点。

全县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92亿立方米,其中嘉陵江、红崖河、安河、小峪河、黄牛河、旺峪河等河谷开阔地段可开采地下水,可开采量0.8556亿立方米/年,占天然补给量的45%。

5.工程地质

凤县处于秦岭褶皱系中部。元古代前,曾为一个多旋回地槽,经吕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等期构造运动,奠定了凤县的地质构造格局。凤县地质构造复杂,有长城系、前奥陶第、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多种地层。县境侵入岩发育,以酸性岩为主,其次是中酸性岩、超基性岩,侵入活动具明显的多期性。

6.社会经济

凤县以发展矿业振兴经济总揽工作全局,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矿业对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75%以上。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又积极实施开放促开发战略,大力建设路桥、水电、通讯和县城改造等基础设施。

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4682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56271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9407万元,人均GDP9090元。

7.历史沿革

凤州历史悠久,据郭家湾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出土文物考证,约六千年前就有人群聚居,并从事生产活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此设故道县,隶属陇西郡;楚汉之际为秦大将章邯封地;汉时仍设故道县,属陇西郡。三国时为蜀、魏交界区。南北朝、唐、宋、元更名为梁泉县,治所设凤州。明洪武7年(公元374年),降州为县,凤县名始于此。

1949年11月27日凤县解放后隶属陕、甘、宁边区宝鸡分区,凤州为县人民政府驻地;1959年1月1日,凤县、留坝两县合并,统称凤县,县治两石铺。1961年1月凤县归宝鸡市辖。同年10月,宝鸡专区恢复,凤县改属之。1971年12月,撤销宝鸡地区,凤县遂归宝鸡市辖。1979年3月1日,宝鸡地区复设,凤县复归宝鸡地区辖。1980年8月1日,宝鸡地、市合并为宝鸡市,凤县归宝鸡市辖。

1984年3月,政社分开,改公社管理委员会为乡人民政府,改镇人民委员会为镇人民政府,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改黄牛铺、河口两乡和龙口办事处为镇。全县成为4镇11乡。1997年撤乡建镇,全县有10镇5乡。2001年,经整建制合并,全县有10镇2乡。

凤县县城多次变迁。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故道县,县治在今张家窑村和龙家坪村之间。南北朝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设梁泉县,县治在今凤州村东之梁路坪。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梁泉县分置黄花县,梁泉县治仍存原址,黄花县治设今草凉驿一带。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黄花县并入梁泉县后,县治移至今凤州村一带。明洪武七年(公元374年)降州为县。清、民国沿袭明制,县治均在今凤州村。建国后,1951年,县城由凤州迁至双石铺。

8.文化背景

凤县地处黄河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处,又与陇南毗邻,有风韵独特的民歌特色,东部有西府曲子味,南部有汉中巴山山歌味,西北部有陇南民歌花儿味。县内有不少本地发掘的古老民间舞种,如流行于张家窑村一带的筏子舞,因表演时演员脚踩一方形筏子,形若绿水浮筏而得名;流行于河口镇一带的板凳龙,表演时演员作武士状,两人执龙首,一人执龙尾,一人执彩球前导,在激烈的锣鼓声中腾翻跳跃。凤县社火还有马(牛)社火、四老爷骑扛子、跑驴、龙舞、狮舞、高跷、车社火、床社火、背社火等等。凤县还是一个激发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诗作的历代文化胜地,这些诗歌作品有:王勃(唐)《晚留凤州》;杜甫(唐)《晓过凤岭》;王维(唐)《青溪》、《自大散关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陆游(宋)《倾发从戌南郑屡往来兴凤间暇日追怀旧游有感》;林则徐(清)《中秋夜宿凤县署斋与方六琴明府饮得诗二首用六琴原韵》等等。

凤县地理位置特殊,历史遗迹众多,古栈道遗址中比较著名的有:连云栈道,此道多为沿山碥道,在凤州南越凤岭至三岔村一带遗迹很多,尤其是明、清时雕凿的心红峡摩崖石刻;陈仓道遗址,连云寺村头有清乾隆年间石碑一块,上刻“对面古陈仓道”;平(木)江(口)栈道遗迹起于斜水,入凤境平木镇,经坪坎达留坝江口,沿路栈道遗迹很多。碑碣有留凤关记碑、废丘关创立义学碑、南天门石碑、果老洞感怀碑等等。村落遗址有梁鹿坪仰韵文化遗址、桑园仰韶文化遗址、西庄遗址、张家窑遗址、新庄遗址。古建筑及名人旧居有文庙大成殿、银母寺戏楼、张家窑城皇庙大殿、路易·艾黎故居、黄牛铺五里庙舍利石塔、唐藏乡杨家庄景禅寺舍利石塔、双石铺乡十里店村边山石塔、觉灵宝塔等等。石窟、造像有果老洞石窟、消灾寺石窟、佛爷湾石窟造像、天台山石像、石雕佛像等。

二、规划背景

1.项目背景

2005年8月,凤县建设局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始商讨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事宜。2005年9月,双方进入项目合作的实质性阶段,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凤县建设局共同组成的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开始现场工作。

根据项目合同,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2005年9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交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该初步方案提出了凤县县城城市发展和布局的两个方案。由凤县人民政府在凤县组织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县相关单位,同时邀请宝鸡市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局领导和专家对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进行研讨,会上确定了凤县县城城市总体发展的方向和总体布局的结构。

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凤县建设局共同组成的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现场工作中,涉及到县政府办公室、发展计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民政局、经贸局、公安局、交警大队、林业局、农业局、旅游局、人民银行、文教局、卫生局、交通局、水利局、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电信局、邮政局、广电局、消防队、燃气公司、环保局等,各个部门提供了图纸标示和书面意见。

2.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1)总体规划历史

1984年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凤县县城总体规划(1985—2000)》。

1998年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凤县县城总体规划

(1998-2020)》。

2)城市性质回顾

1985年版县城性质确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山货土特产集散地的县城。

1998年版凤县县城总体规划——凤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商贸业及资源型加工工业为主的具有重要交通地理位置的小城镇。

3)人口规模

1998年版凤县县城总体规划人口至2020年为2.5万人。

4)用地规模:

1998年版凤县县城总体规划用地规模为2.62平方公里。

3.对98版规划的评价

凤县98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8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上版规划对近几年来凤县县城的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为凤县县城城市由乡镇向县域中心城市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由于凤县地势复杂,用地紧张,所以用地选择上近期以改造为主,中期

发展嘉陵江以北,丰禾山西即铧场地区。远景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程度逐步开发大坪地区。

2)用地布局上形成“一中心、三分区”的四组团式结构。一中心即为江北

区,三分区分别为江南、江东区以及涂家崖工业区。

3)沿嘉陵江北岸延伸的滨江绿色观光走廊,由北岸两条步行绿化带组成,

部分地区放大为小游园、街头绿地及广场。形成凤县一条滨江自然景观带。其中依托丰禾山形成的公园是城市的绿心。

4.本次规划修编重点

原有规划已不适应目前的城市发展。必须将城市置于宝鸡市、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中考察凤县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本次规划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内容:

1)对县城科学定性,合理预测县城人口规模,确定适宜的城市用地规模。

2)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研究。

3)解决过境交通与城市发展的衔接关系。

4)落实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相协调。

5)创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6)研究城市科学的发展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合理引导城市

向东、向东北、向西发展。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

一、规划依据

1.国家、陕西省、宝鸡市关于城市规划的法规、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1989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1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国家其它有关法规与技术规范

2.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件

建设部关于《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03年工作要点》(建城综函[2003]6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

[1997]11号)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建规[1998]161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县关于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规划、计划

《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年)

4.宝鸡市、凤县县城有关规划与文件(1998-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1-2020年)

《宝鸡市凤县县城(双石铺镇)消防规划》(2004年)

2003年《宝鸡市统计年鉴》

《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1998-2020年)

《凤县县城总体规划图集》(1998-2020年)

《凤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书》(1996-2010年)

《凤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3年)

《凤县志》(1994年)

2002-2004《凤县统计手册》

二、规划目标

1.加速城镇建设,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优化县域城市体系格局,促进城

乡协调发展。

2.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创造有山水生态特色的城市

人文景观。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为城

市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空间环境。

4.发展新区,完善城市用地结构,保持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5.实现凤县县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指导思想

1.合理性原则

以规划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对于县城城市的规划设计要求为依据,使该规划设计既满足凤县居民的现代化生活要求,又能够带动凤县城市发展,从而使凤县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综合地区城市化进程,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合理确定功能布局。

2.人本性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新凤县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新县城。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而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合理的功能布局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3.生态性原则

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区内的自然环境,并通过生态绿化系统的形成,提高环境质量标准,创造具有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安逸雅致、舒适恬静的山水生态型城市空间。

4.公众参与和可操作性原则

加强凤县总体规划的灵活性,在保证整体结构系统的前提下使具体操作便于分期实施和经营;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针对开发建设,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实行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在充分满足居民需要的同时也能够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5.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的原则

加强凤县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功能互补,创造便捷的整体关系。整合区域间的整体发展构想。

第三章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一、规划期限

根据凤县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本次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的分期年限为:

近期:2005年-2010年

中期:2011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20年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编制的地域范围为凤县县域全境3187平方公里陆域总面积。规划编制的行政范围包括凤县县城城市行政辖区及其发展用地的规划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和凤县县城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9平方公里。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界线北至凤县中学,西至现状双石铺砖厂,南至宝成铁路,东至大坪村。从地理单元上,本次凤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地区:

北部片区——嘉陵江以北,小峪河以西的城市建设用地。

东部片区——嘉陵江以北,小峪河以东的城市建设用地。

南部片区——嘉陵江以南的城市建设用地。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战略目标

一、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国际、国内与西部大开发发展环境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

随着各国经济走向开放和市场化,世界经济趋向某种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大大提高,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导致全球贸易资本和生产力布局的改变;同时为了聚集向心力和协调利益,各种规模的地区一体化(区域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这一趋势将深刻影响地区乃至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也要求城市在区域发展环境中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2)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知识经济的支柱是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对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活动和市场组织、资金需求、劳动力结构生产影响,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或城市未来发展前景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人才更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3)国际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

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属较落后地区,目前虽然已基本进入工业化社会初期,但现状经济结构尚不成熟,城市间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倾向严重,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协作和调控。配合区域功能优化的态势,进行城市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是当前新形势下赋予城市规划的新任务。

宝鸡市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以陇海铁路、西宝公路和渭河沿线的城镇带为发展主轴,宝中铁路、宝平公路和千河两岸,宝成公路、宝凤公路和嘉陵江两岸的城镇带为两个次轴,有重点地发展中心城镇。规划期内,宝鸡市区发展为大城市,岐山县发展为中等城市,凤翔、陇州、凤州等3县发展为小城市。形成以宝鸡市区为中心,岐山市为副中心,凤翔、陇州、凤州市和5个县城为骨干,95个建制镇为依托,带动市域乡镇时空有序、协调发展,构成合理的“点、轴(带)”发展的城镇体系。

4)城市发展政策

1996年以来,国家一再强调了控制大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政策,特别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用地总量和人均用地标准,以保护城市周围地区的耕地。国家也更加重视城市规划的作用,强调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合理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国家对城市户籍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凝固的城乡户籍分离状况正在被消除,由此可能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这些政策在某些方面的不一致性,无疑加大了城市规划编制的难度。5)产业政策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远景目标,我国未来的产业政策走势大致是:加快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的发展;积极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环保与生态

产业将有优越的生长环境。

6)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资源政策

《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与环境发展,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耕地资源保护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生态(或绿色)产业的兴起,环境资源的公平使用,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城市和农业地区的协调发展,减少交通需求和私人机动车交通的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模式、城市社区的均衡发展等等,都应成为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2.凤县县域社会经济环境

1)现状人口及构成

2004年底,凤县在册户数28518户,总人口为99402人,人口密度为31.19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1618人,占总人口的21.7%。

男女性别比为112.4: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6.35:100。根据2003年统计资料,2003年凤县在业人口52443人,第一产业比重最大,2001年第一产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70.49%,工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在业人口占总在业人口的10.26%,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4682万元,同比增长16.8%;第二产业总产值56271万元,同比增长27.7%;第三产业总产值29407万元,同比增长14.4%。在产业结构上,凤县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的比例分别为5.2:62.3:32.5,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发展有较大的潜力。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72万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43.9%和25.15%,实现了发展速度与效益的统一。

凤县2000年-2004年综合经济指标表

2000-2004年产业结构比较图

2000-2004年各类产业产值比较图

凤县第一产业较为薄弱,2004年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3.27万亩,农业人口7.6万,第一产业总产值7798万元,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为5.2%。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2004年,农业产值占了第一产业产值的62.5%,但农业生产水平还较低。

凤县的第二产业以矿业为主导,对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75%以上。2001年,矿业生产总值3.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5%。目前,凤县已基本形成了铅锌、黄金采、选、冶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使矿业成为凤县经济的重要支柱。

县及县以上各主要行业经济指标表单位:万元

凤县第三产业正在稳步向前,2004年,该县第三产业共创造国内生产总值2940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5%,同比2003年增长了14.4%,第三产业的比重正在逐步加大。从整个县域范围来看,2004年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4亿元,其中铁路运输部分2.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81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940万元。

2004年宝鸡市各县(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

二、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优质条件

1)历史文化优势

凤县有众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历史传说众多。比如梁鹿坪遗址(省文物保护单位)、南天门石刻、孔庙大殿等。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本着保护与开发协同的原则,大力发展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交通优势

凤县扼川陕、秦陇要冲,素有“川陕咽喉,秦陇锁钥”之称,宝成铁路穿境而过,县内铁路总长90公里,设有七个火车站,316国道(福兰线)、212省道(陇凤线)以及眉凤公路等国道、省道与地方道路相会其中,四通八达。

3)资源优势

凤县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乔木、灌木360余种,野生中草药410余种,禽兽20余种。境内有较大河流9条,以夫子岭为界分属嘉陵江流域和汉江流域、河流沟道纵横,水流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3.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6.8万千瓦。

凤县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地质勘探已发现铅、锌、铜、铁、锑、金等金属和煤、石灰岩、硅石、纳长石、白云石、橄榄石等非金属矿藏100多种。其中铅锌矿贮量350万吨,是全国四大基地之一;黄金已探明贮量40吨,远景储量百吨以上;水泥石灰石7.79亿吨,磷灰石11亿吨,透灰石3.5亿吨,石墨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4)环境优势

凤县地处中国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秦岭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山青水碧,层峦竞秀,松苍柏翠,风光旖旎,居住条件宜人,具有极为舒适的自然环境优势。

2.不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客观地分析凤县的现有条件,城镇的发展还面临许多挑战与问题,劣势条件主要有:

1)虽有历史文化优势,但保护力度不够,尚未系统地进行开发利用,缺

乏相应的服务设施,服务水平较低。结合旅游的开发,全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凤县城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2)经济基础尚薄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特别是县域的

工业门类较为单一,缺乏互补性。工业企业都是采矿业的延伸,以冶炼为主,易受行业政策的影响。同时工业用地布局混乱,未形成有特色的规模工业园区,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也不利于招商引资。

3)凤县虽然有一定的区位交通优势,但毕竟位于宝鸡的外缘,随着姜眉

公路的开通,大量原来往汉中、四川的车辆都绕凤县而过,严重弱化

了凤县的交通枢纽功能。

4)凤县同时位于宝鸡、汉中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和陕西、甘肃两省的边缘,

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尚有待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内对资源的漏斗效

应短期内不会改变,近期对凤县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5)城镇规模较小,凤县城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整理完善。县域城镇化

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点分散,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土地使用效率较低。

三、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1.经济发展原则

凤县的经济发展必须借鉴其它城镇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凤县的自然资源优势将来会成为凤县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因此在提出经济发展的策略之前,必须明确一些凤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势相协调原则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凤县既有的良好环境与文化是重要的城市资源,凤县首先应该保持这一比较优势,城镇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都应优先考虑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发展相协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城镇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城镇经济产业选择与结构调整应该充分考虑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服从服务于区域整体产业布局。

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凤县的经济发展不能走传统产业发展的道路,必须有跨越式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凤县应紧紧抓住机遇,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4)重视城乡共同富裕原则

城乡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农业对凤县的整体经济的贡献虽然远远低于矿业,但是需要得到重视。从积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角度出发,凤县应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收益,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2.战略发展目标及指标

1)战略发展目标

凤县城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把凤县县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畅达、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健全、生态环境优美,具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生态型城镇。至2010年,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主要指标超过省定标准,初步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600元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40%。至2020年,全面达到和超过基本现代化标准,并

向更高水平迈进,城镇化水平达到50%。

凤县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2) 凤县现代化目标体系和量化指标

凤县作为宝鸡市内经济较发达的县,规划期内迈向现代化,将现代化作为凤县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是经济走向富裕的标志,是城镇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反映,它包括了政治参与、经济、人口、生活质量、

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诸多方

面,具有全方位的概念。所以,“城镇现代化”的内含不仅仅表现在经济

发达方面,还应当拥有高品质的环境条件、先进便利的交通、通信等基

础设施、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

根据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对凤县的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数量指标,规

划提出凤县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数值,如下表所示:

凤县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数值表

3. 战略发展策略

1) 紧紧依托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积极接受宝鸡、汉中的辐射,有条件

地吸纳大城市企业的疏散转移。推动发展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新

技术因素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城镇

经济总量。

2) 突出宝鸡市的二级城镇地位,促动县域沿212省道主发展轴的发展,

积极接受宝鸡市区、汉中市区的辐射。

3) 紧紧抓住撤乡并镇的有利契机,积极培育城区,控制凤州镇的发展,

实行倾斜投资政策。加强镇区辐射和集聚功能,远景与凤州镇形成凤

县的双核心结构。

4) 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4.产业发展规划

1)第一产业:建设农业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种植业基地。重点抓好优质玉米、优质花椒、食用菌基地建设,向集约化发展。

——林果基地。积极建设苹果等经济林果生产基地,满足林区农民致富需要。同时,要大力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林草植被服务的园艺、种苗、花卉经营基地,提高凤县林草花木覆盖面积。

——畜牧生产基地。发挥凤县畜牧优势和品牌优势,重点建设种畜生产基地、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好1-2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种畜生产基地和3-5个牛、羊、猪生产基地。

——中药材基地。充分利用凤县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和建立以凤党、秦艽、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化模式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凤县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但最为重要的是在农业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有:主导产业启动型。即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优质产业和产品入手,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开始,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产品数量和档次,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

龙头企业带动型。围绕一个产业或一项产品,以实力雄厚的加工、贮藏、运输等企业为龙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品布局,外联国内外农产品营销市场,内联农产品生产基地,同农户结成松散或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科技进步推动型。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为依托,改造原有的传统农业产业或建立新兴的农业产业,形成集约化的专业生产经营体制。

专业市场牵动型。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种农副产品市场,特别是通过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架起生产和销售之间的桥梁,依靠其辐射作用,牵动其周围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政府行为策动型。就是由县、乡政府或村级组织出面,通过组织协调服务,用一种或几种产业链条,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区域种植布局,把微观上一家一户的生产要素纳入全县宏观上的区域规模经营之中。

可以看出,上面五种模式中,主导产业启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专业市场牵动型都和当地的专业化发展相关,而凤县农业的出路也在于利用比较优势,形成专业化和产业化的生产。这不但是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凤县工业化的重要内生力量。

2)第二产业:多元化发展、建立优势产业群

●以现有矿业为基础,延伸产业链

凤县应坚持以发展矿业振兴经济总揽工作全局,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拉伸产业链条,完善铅锌、黄金采、选、冶一条龙产业格局,争取从原料的粗加工转化为原料的深加工,逐步向循环经济的

产业格局过渡,做到可持续发展。使矿业作为凤县经济的主要产业,对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培育发展新兴中成药产业

凤县要迅速壮大经济规模,必须发展具有较大空间、较快发展可能的产业。根据中药产业的特性和发展方向,有可能实现局部突破形成产业群,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中药产品终端消费者高度分散,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甚至某一产品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优势,自成“研发—生产—销售”体系。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企业可以主要依靠单品种或少数几个品种迅速扩张。中医药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通过引进大企业,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产品品种,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迅速壮大,成为地方性支柱产业。

凤县及周边的留坝、两当中药材资源丰富,包括凤党、秦艽、柴胡、鹿茸、麝香、猪苓、五灵脂、天麻、杜仲、黄姜、当归、金银花、生地、西洋参、枣皮、灵芝、九节菖蒲、茯苓、山药、川芎等中药材都有生产。同时,凤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良,适合对水、空气有较高质量要求的医药产业生产。发展医药产业,还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分工协作,依托西安市已具规模的制药产业形成产业的分级协作,实现凤县医药突破性发展,加快打造“秦巴药业”品牌。

3)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二大行业

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业是凤县具有一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的服务门类。要把这两个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优先领域予以积极扶持,重点突破,将凤县建设成为陕甘边界上的商贸中心城镇和旅游中心。

●商贸流通业

凤县的商贸流通业目前总量规模偏小,但近两年增长势头较猛,面临巨大的发展商机。从发展目标看,凤县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区市场建设与交通区位优势不相称,距离商贸中心的目标要求相差较远。二是批发市场和商业网点过少,档次低,辐射面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城乡居民拥有商贸服务网点少。三是部分流通企业运作不规范,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新的营销方式发展难度较大。四是流通企业规模不大,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有限。

主要发展思路:

——以矿业的深加工和中成药的发展为契机,以商贸批发为重点,发挥凤县铁路和公路等运输设施的便利条件,通过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多种商品与贸易的融合,建成全省重要的铅锌原料、制品和中成药流通中心、物资集散中心。

——加快建设不同商品、不同档次级别的批发市场建设;物流业发展从传统单一的仓储运输向现代全方位物流配送转变;重点培育一批商贸流通龙头企业。

——优化商业基础设施布局,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以发展特色、增强功能为重点,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布局调整,发挥各区域、各层次商业的协同效应,建成组团式、多层面、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商业网络体系;加快建设中心商业区,形成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配套齐全的商业设施;发展社区商业,居民集聚区商业重点发展多点式、分散型便民利民商业网点。

旅游业

旅游业是具有巨大增长潜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陕西省“十五”期间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兼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双重优势的凤县,在旅游业开发经营方面潜力极大,是凤县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凤县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质量旅游产品种类少,旅游购物场所少,游客在凤县停留时间过短;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状况在整体上处于低水平;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美化、亮化不够,与旅游城市要求相差甚远;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上和深度上不够,许多景点资源没有被开发经营。凤县应该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大力发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依托性很强的产业,现代旅游业要想获得持续恒久的发展,还必须由传统的单纯观光旅游转向包括会展、商务、休闲在内的综合旅游,拓展、抢占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主要发展思路:

——科学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形成具有影响、吸引力的重点特色优势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响“凤县牌”旅游战略思路。

——尽快挖掘和开发凤县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按照“突出特色,注重品位”的要求,搞好嘉陵江源头、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凤县旅游区等有影响的开发。

——建设开发休闲娱乐场所,增加旅游的文化、娱乐内涵,开发旅游产品,促进大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现有景观档次,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比如马勺脸谱、社火等。

——发展壮大旅行社企业,重点扶持1-2家发展势头良好的旅行社。积极探索饭店连锁经营和建立旅游联营体,扩大旅游区域协作,借助共它旅行社强大的旅游网络、经济实力,实现品牌、网络、客源等资源共享,实现低成本扩张。推动旅游企业品牌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 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 《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 《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 古浪县统计年鉴 10.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 《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研究__省略_徐州城市总体规划_2007_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 规划方案评估研究 ———以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为例 林立伟, 沈山,方雪,周子鑫(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方案评估的内涵和规划评估的类型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在构建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方案进行定量评估。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徐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10)02-0061-05 1国内外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开始较早。从1950年代开始,随着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推进和应用经济学、政策科学的兴起,有关城市规划的评估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评估研究首先是从对规划方案及其决策的技术手段的评价开始的,这些评估研究主要是关于规划方案尤其是规划所安排的内容的合理性[1]。 1.1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 关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外学者丁成日等[2]应用决策理论的多属性效用分析(Multi-Attribute Utility Analysis ,MAUA )方法对城市规划中的模拟方案进行评估,最后评估出最优的规划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选择。国内学者丁珊胭[3]认为规划方案评估是对提出的多种规划方案采用定性、定量等多种方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保证实施方案的优化,甚至提出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替代方案的条件等。可见,上述学者的观点偏向于城市规划方案编制阶段的评估,而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科学合理、系统地对已经完成编制,并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然后再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4]专家的指标量化评估。主要目的是对规划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地方性、艺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4]进行评估,判断规划方案的可实施价值。 1.2城市规划评估的类型 1996年,国外学者E.Talen [5]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1)规划实施之前的评价(Evaluation prior to plan implementation )(包括备选方案的评价和规划文件的分析);(2)规划实践的评价(Evaluation of planning practice )(包括对规划行为的研究、描述规划过程和规划方案的影响、政策实施分析和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W.C.Baer [6]于1997年总结了5种规划方案评估的类型:规划过程动态评估(plan assessment )、规划方案分析评估(pla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规划方案评价(plan critique )、规划—————————————————— —[收稿日期]2009-12-29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09S_044Z );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 目(09YLB006) [作者简介]林立伟(1984-),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沈山(1970-),男,教授,从事城乡规划与城市文化战略研究,Email:shenshan87@https://www.sodocs.net/doc/7c7469789.html, 。 第23卷 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Vol.23No.22010年6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Jun .2010

2020下半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事项中应当制发通知的有()。 A、某大学向某市旅游局联系有关学生毕业实习的事项 B、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 C、某人事局贯彻财政局有关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文件 D、某公司聘任四名部门经理 【答案】BCD 【解析】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答案A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应该用函,排除。 2、下列权力中,不属于支配权的是()。 A、知识产权 B、物权 C、债权 D、人身权 【答案】C 【解析】支配权,亦称“管领权”,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对权利客体直接管领和控制的权利。如所有权、知识产权等。支配权包括:物权、人身权和知识产权。故选C。 3、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里,资产者付给他雇佣的员工的工资在本质上是()。 A、员工劳动的价值 B、员工全部劳动的报酬 C、员工劳动的价格 D、员工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工资。故选D。 4、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A、上行文 B、平行文 C、越级行文

【答案】B 【解析】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5、应对物价上涨,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基准利率 B、扩大财政支出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扩大财政赤字 【答案】C 【解析】A、B、D三项都会促使投资增加,刺激需求增长,进一步导致物价上涨,排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回笼流通中的货币,缓解通货膨胀,抑制物价上涨,因此C项正确。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爱岗敬业。故选A。 7、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 A、琼、桂、粤、闽 B、台、粤、桂、琼 C、滇、桂、粤、台 D、云、桂、粤、闽 【答案】C 【解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简称分别是,云、桂、粤、台。故选C。 8、简报的种类尽管很多,但其结构却不无共同之处,一般都包括报头、()、()和报尾四个 部分。有些还由编者配加按语,成为五个组成部分。 A、标号;正文 B、文号;正文 C、标题;正文 D、标题;内容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法制日报——法制网 2016-11-02 原标题: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拟建立核心指标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 法制网北京10月31日讯记者王开广国务院法制办今天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建议和措施,建立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并将核心指标实施情况等重点内容向社会公布。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征求意见稿提出,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城市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存在违反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变相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等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并要求其责令有关机关改正。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用卫星遥感、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通过规划督察员、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等强制性内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 此外,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分为年度评估和阶段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估情况应当纳入城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同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阶段评估应当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相结合,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次。阶段评估报告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报告,同时报原审批机关和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规划地位)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是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集约节约、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不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条(管理体制)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3年凤县县域经济运行分析

2013年凤县县域经济运行分析 2014-6-16 9:22:00 宝鸡统计局 2013年,是凤县攻坚克难、逆势奋进的一年,也是县域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优化升级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凤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凤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幸福凤县的战略目标,科学研判形势,主动应对挑战,按照“建设六类特色凤县”(精彩凤县、富裕凤县、休闲凤县、美丽凤县、平安凤县、民生凤县)的发展思路,迎难而上,奋力争先,经济社会保持了加快转型、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第五次蝉联了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殊荣。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一)成绩与优势 1、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10项县域经济发展监测指标中,凤县有5项指标比上年增加或增长,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经济结构指标稳中有升。2013年,凤县现代农业园区面积占比达到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6.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73.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3、民生指标得到较大改善。2013年,凤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02元,比上年增长14.8%,增速宝鸡市排名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415元,总量仍居宝鸡市第一;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4人,比上年下降45.1%;财政支出中教、科、文、卫、社、农和住房支出比重达到68.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城镇维护建设资金达到4794元,比上年增长32.4%;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56人,比上年增加2人。 4、生态环境优势领先。凤县将“生态立县”作为第一大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生态建设成就显著。2013年,凤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9.7%,城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减排率达到10.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3.61%,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 96.5%。 5、新考评体系对凤县发展有较好的指导作用。2013年省政府对县域经济考评办法重新进行了修订,发布了新《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83个县(市)监测考评指标由31项扩大为35项。保留下来的原有指标17个,占考评指标总数的近一半(48.6%),新增的人均指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森林覆盖率、主要污染减排等6项指标对凤县的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也比较符合衡量凤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修改论证报告

第1章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结论 一、对城市建设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1、城市发展方向基本一致 近几年来汉川市基本是按05版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进行建设,即向北以充实完善为主,适当向西;新河开发区主要向南,沿霍城大道和老荷沙公路布局大量工业用地;马口主要发展方向西北,与庙头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城隍主要向东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的扩散。超出05版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主要位于荷沙一级公路以北区域以及马口镇依托汉宜快速铁路站点及白石湖的开发有向南拓展的趋势。 2、主城空间总体结构框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定指引 六年来,汉川主城区基本按照上轮总规确定的结构框架进行建设。老城关组团逐步实施旧城改造,承担商业、居住、休闲的主导功能进一步凸显;城北组团已成为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布局的空间,同时吸纳老城区的人口转移;北桥和华一工业组团是近几年新增工业用地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沿霍城大道两侧集中分布;新河开发区综合组团依据总体规划,编制了汉正工业园规划并进行了开发建设,同时汉川电厂三期扩建、达利、银露等食品加工业相继入驻,为汉川与武汉吴家山产业园区的对接提供平台。 3、将马口纳入城区范围适应了城市经济产业及空间发展的需求 上轮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到马口为湖北省著名纺织基地,是汉川襄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96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来,逐渐成为重点开发的地区,新区包括居住、行政办公、商业服务等各种功能,在建筑、景观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为汉川市民提供了现代化居住、工作、交通等设施和场所。 二、05版总规对某些问题的判断存在失误和不足,导致实施中问题突出 1、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制定考虑不够长远 在经济发展指标的制定方面未能准确预测汉川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导致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发展空间需求也突破了上轮总规的预测,城市建设用地

如何进行规划方案评价

规划方案评价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 1。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2。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站略要求。 3。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4。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5。城镇体系的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适。 6。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7。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现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 &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追求环路是否必要;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能有机联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 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镇或相邻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造成浪费;污水处理厂是否多镇共享,位置是否恰当(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教育文体医疗设施布局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但把城市规模却规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是否做了避让;是否考虑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而要盲目发展的问题,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是否有极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以后发展造成障碍;位置不对;有灾害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可能,但却过多的占用基本农田。 10。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保护区内规划布置大型建设项目;海岸线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凡是在图面上出现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 二、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规划的主要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 3.附件 (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构成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包括文本和图纸两大部分。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a.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 b.建筑间距的规定; c.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d.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e.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f.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g.有关名词解释; h.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3)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a.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用地性质; b)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c)建筑控制高度; d)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e)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f)交通出入口方位; g)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b.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人口容量(人/hm2); b)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c)建筑色彩要求; d)其他环境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1)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2)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 (3)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4)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5)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规划保留建筑; c.公共设施位置; d.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形、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公文的功能在于说理办事,开展公务活动。因此,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议 论。 A、诗歌 B、描写 C、说明 D、抒情 【答案】C 【解析】公文的语言要求庄重、准确、简练、平实。公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故选C。 2、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是()。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答案】A 【解析】A项中使足球停下来的是摩擦力的作用,B、C、D三项则是因为物体自身的惯性。故选A。 3、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的景观会出现在()。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南方山地 D、蒙古高原 【答案】B 【解析】前三句,我们可能不理解,但我们知道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景观。各地形区的自然景观,需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世界屋脊”“茫茫雪原,高原上群山延绵”描写的是青藏高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望无际的草原”描写的是内蒙古高原;“窑洞“、“千沟万 壑”描写的是黄土高原;“多独山,溶洞,钟乳石”描写的是云贵高原。故选B。 4、公文中若有附件,附件说明应在()。 A、在正文下空1行顶格处 B、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1字处 C、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处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Ningbo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编制目的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 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 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 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 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18页)_New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18页)实务答题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务考试的类型一般分为规划和管理两部分。规划部分又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一般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这些内容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1、认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包括图面标示、图例、风玫瑰、比例 尺、地形条件、河道水流方向、符号等。 2、实务评析的基本思路。记住无论哪类题目都要考査考生对基本概 念的理解和掌握,出题者的目的不是靠偏题、怪题难为考生,“考点” 往往出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错误、没按基本内容完成、违背编制过程或不符合规划审批或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等等。因此对题目理解后, 把对应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在脑中回顾一下,这对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3、判断考题类型。一般考题类型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城 市交通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管理 法规等,判断好题型后再针对相应的概念对题目分析、解答。以往除城镇体 系规划规划外,全部是必考类型。 4、答题必须全面。例如题目要求“全面评析方案”,一般要叙述考题的优

点和问题两部分。如果是“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则首先找出问题,并记住一定针对每个问题都要说明解决方法,有的考生往往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满足要求,但到后来就忘记了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则不能得全分,因此一定要答全。 5、由于以往考试中答题原则是,答对给分,答错不扣分,因此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妨多答点,但必须保证试卷干净,条理清晰,回答准确,不要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也不要漫无边际地回答,以免造成思路混乱和浪费时间,影响成绩。 6、学会进行“考点”判断。注意不要被题目中的假象迷惑,影响对题目问题的判断。有些明显缺项往往不一定是考点,而有些题目中可能给出了许多数字,有的考生就认为应该在这些数字中找出问题,而忽视了数字背后相关联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大量实例分析、练习, 才能灵活应对各种试题,提高对实务型试题的分析能力,提高答题质量。

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公文的功能在于说理办事,开展公务活动。因此,公文语言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议 论。 A、诗歌 B、描写 C、说明 D、抒情 【答案】C 【解析】公文的语言要求庄重、准确、简练、平实。公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说明。故选C。 2、公文的主体部分不包含()。 A、标题 B、作者 C、印章 D、正文 【答案】B 【解析】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故选B。 3、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理性的指导”是指理性认识,“眼睛”所见到的是感性认识。这句话意在强调理性认识的 重要性,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并不是说理性认识地位高于感性认识。故选B。 4、公务员意识中一种强烈的行政责任感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是()。 A、行政良心

B、行政规范 C、行政权力 D、行政信念 【答案】A 【解析】行政良心表现了公务员自我内在的责任感和良知。故选A。 5、下列哪一项描写的不是“秋天”()。 A.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B.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C.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南朝诗人谢朓的《宣城郡内登望》,描写了初秋之景。B项,出自南朝诗人范云的《别诗》,描写了西北寒秋之景。C项,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 D项,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待到”和“还来”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而非描写“秋天”。故选D。 6、在一些嘈杂的场所,经常看到一些用玻璃制作的电话亭,其隔音效果很好,这是因为()。 A、声音在玻璃中不能传播 B、电话亭内的声音传播介质——空气太少了 C、电话亭内打电话者与电话亭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反射了 D、电话亭内打电话者与电话亭外人群的声音被玻璃吸收了 【答案】C 【解析】由于玻璃表面光滑,不易于吸收声音,是声音的优良反射体,这样传到电话亭外面的声音较少,起到了良好的隔音效果。 7、李白有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是指()。 A、地球的大气圈 B、地球的平流层 C、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D项当选。 8、两种互补品中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A、需求下降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1-2030年) 文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2 项目名称: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1-2030)委托方(甲方):宜昌市规划局 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 城乡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1)

院长:(李晓江签名章)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张兵签名章)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3 年 2 月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建所 主管所长:尹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鹿勤,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罗赤,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李家志,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李海涛,高级城市规划师 龚道孝,高级城市规划师 涂欣,城市规划师 袁少军,高级工程师 孙亮,城市规划师 李婧,工程师

付新春,助理城市规划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3)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城镇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战略 (5) 第二节市域资源与环境保护 (8) 第三节市域城镇结构与经济区划 (10)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五节市域旅游规划 (17) 第六节市域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8) 第四章规划区规划 (21)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4) 第六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25) 第七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27) 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 (27) 第二节城市道路系统 (27) 第二节公共交通系统 (29) 第三节公共停车场 (32) 第八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34) 第一节布局原则 (34) 第二节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34) 第九章居住用地规划 (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