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使用说明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使用说明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使用说明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使用说明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古浪县统计年鉴

10.《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二)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结合原则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总体规划不仅要明确规划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对实施规划的每个阶段,尤其是近期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做到近期、远期协调发展。

(三)以人为本原则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城市居民的切实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营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空间载体,构建和谐城市,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充分体现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观点,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五)整体性的原则

中心城区发展应和重点项目区建设紧密结合,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协调发展,注重现状、近期、远期城市建设发展的衔接,优化城市整体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六)珍惜资源,节约使用土地的原则

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法规,明确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的管制作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城市规划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相协调,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

(七)设施先导化原则

提高基础设施配置水平是提高城市质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也是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重视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周边城镇群的联系。

第二章县域总体发展战略

一、总体发展思路

(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综合考虑县域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加速城乡融合,突破城乡界限、乡镇行政界限的束缚,通过土地流转、生态移民、产业布局、城镇吸引等多种模式,引导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差的区域人口向发展条件好的区域集中,乡村居民向城镇区集中,构建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二)加速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依托县域矿产资源和农牧资源,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电石精细加工、生产石灰氮、肌酸等呱类、磺胺类以及醋酸乙烯、聚氨酯等树脂精细化工产品、水泥等建材产品、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产业,强化城乡发展的产业基础,增强中心城区及重点城镇的就业人口吸纳能力,通过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从而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发展。

(三)加强重点区域的建设

针对县域各乡镇发展条件的评价,明确划分县域重点开发区、拓展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引导县域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布局,加快重点开发区域的建设,以重点开发区作为县域发展的龙头,引导人口、产业集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县域整体发展。

二、县域总体发展定位

(一)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

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依托古浪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以绿色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高附加值化为目标,以解决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等制约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按照“大区域谋划、大项目支撑、大企业集团带动、产业循环集聚式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产业链规划及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在精细化工建材工业园内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现有资源利用与上下游产品延伸加工并重,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大力突出电石产业深加工带动作用,增强产业关联程度,并围绕电石基础原料,着力向氰胺化工和乙炔化工两个方向发展,积极做大、做精、做深乙炔聚脂类和氰胺医药及保健品药类下游产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延伸产品开发和核心技术研究,实现产品高强度化,提高精细化工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古浪县精细化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省级精细化工基地。(二)河西走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式发展、资源循环式利用”的集聚区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突出区域发展特色,依托县域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古浪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发展以食品、麦芽、面粉、药草、马铃薯、豆类、羔羊和小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和以保鲜冷储为主的农副产品运销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和运销能力。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解决有资源无产业,有规模无优势的问题,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特色优势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东部及兰州市区产业外迁承接地

抓住机遇,积极准备作为东部及兰州市区产业外迁的承接地,古浪的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要加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运输成本,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引导和促进东部及兰州市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古浪转移,促进古浪就业,同时着力提高自身的产业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

(四)区域沙漠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胜地

以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为重点,稳步推进生态休闲地带、生态文化地带、治沙成果展示地带、沙漠动感地带、绿色行动地带的开发建设,逐步建立休闲度假、激情体验、民族风情、乡村旅游等多样化、复合型的沙漠生态旅游体系,建立全市乃至全省沙漠生态旅游胜地。建设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和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纪念馆,打造规模大、品位高、观赏性强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扩大县域红色影响和感召力,建立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中心。(五)甘肃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以黄花滩乡为代表,建立甘肃扶贫开发示范区,黄花滩位于古浪县城东北部,东靠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西距土门镇10公里,南邻浅山地带,北缘腾格里沙漠。区内土地资源丰富、集中连片、广阔平坦、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利用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的富余水量,从外流域适度调水,合理开发土地资源,建立

甘肃扶贫开发示范区,整体搬迁南部山区贫困人口,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作为甘肃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改善基础设施、推广旱农技术、培育特色产业、开展劳务输出、移民搬迁、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县域总体发展目标

(一)经济目标

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以上,2020年达到65亿元以上,2030年达到200亿元以上。

2.地均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万元/平方公里以上。

3.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社会目标

1.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为3.24:1)。

2.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3.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4.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5.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第三章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一、城乡统筹水平评价

古浪县整体城乡统筹水平逐年提高,其城乡经济融合度、社会融合度基本呈上升趋势,占城乡统筹水平权重较大的设施融合度2005-2008年增长幅度较大,之后有所缓解,2009年社会融合度最佳,经济融合度次之,设施融合度最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设施的协调发展。

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镇和乡村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遏制当前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同步和谐发展,实现整体的生态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具体目标

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统筹城乡要素配置。

2.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包括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

护。

3.统筹城乡设施建设

通过便捷的交通线路、舒适的交通工具、廉价的收费及周到的服务,形成快速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加强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建立高度灵敏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城乡统筹战略

(一)统筹城乡经济,统筹产业空间布局。

以城区经济为龙头,以泗水镇、土门镇经济为核心,依托古浪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化,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壮大城镇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特色产品生产,通过不断开拓市场,技术创新,资金融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调节和指导农户生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紧密相连,降低农业经营风险,提高农业比较收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统筹城乡就业,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以城区和重点镇为基础,进一步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在城镇内培育吸收消化农牧产品的支柱产业,增强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就业、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要制定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国民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置布局。

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城镇服务设施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把城镇社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城乡供水供电、通信邮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体系。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采取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镇区集中的策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策略

(一)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逐渐改变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严重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由资源型产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向后续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型以及由一般技术型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扩大产业类型,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

(二)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城市优势产业集群

古浪县应加大对产业的科技力量投入,提高产业运行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引导发展建设用地集约、经济高效、环境污染小、能耗较小的产业园区。

(三)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单位面积水资源利用率

积极推广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等高效旱作节水技术,努力建设国家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耐旱节水品种。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以人口集聚和交通优势提升为抓手,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新型第三产业

通过利用兰州市、武威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国务院对甘肃省建设的政策性倾向,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建立针对生产性与生活性产品的专业物流格局。

建设以国道312线和省道308县为主线的商贸长廊,建设以县城、泗水、土门、大惊、裴家营、海子滩、大靖镇等为重点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规范完善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综合专业市场,形成以城镇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乡镇集贸市场和城乡商业零售网点为基础的网络体系。

充分利用和展示县境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发展方向

(一)第一产业

1.优质粮油业。

2.制种业。

3.蔬菜业。

4.林果业。

5.畜牧业。

6.草产业。

(二)第二产业

立足石灰石和农副产品两大资源优势,发展壮大化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关键,以土门精细化工与建材工业园和双塔食品及生物医药工业园为建设重点。

(三)第三产业

建设以国道312线和省道308线为主线的商贸长廊,建设以县城、泗水、土门、大靖、裴家营、海子滩等为重点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形成以城镇专业批发市场和物流园区为中心,乡镇集贸市场和城乡商业零售网点为基础的网络体系。

三、产业空间布局

(一)北部沙漠区

经济建设和生态治理示范性景区(景点)为古浪县的沙漠探险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中部平原区

建设以精细化工与建材工业园和双塔食品及生物医药工业园为核心的工业发展龙头,以农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蔬菜、粮食等主导产业,同时建设以县城、泗水、土门、大惊、裴家营、海子滩、大靖镇等为重点镇,以312国道线和308省道为主线的商贸长廊,构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网络体系。

(三)南部山区

古浪县南部山区未来发展主要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设全膜垄作马铃薯和全膜垄作玉米基地,同时围绕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牧产品物流产业。

第五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镇发展现状

(一)县域概况

古浪县东西长约102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总面积5046.54平方公里,占武威市地区总面积的15.94%。2009年末古浪县辖9镇、10乡、1个街道办事处。县域总人口396531人,其中非农人口31313人,城镇人口为101126,城镇化水平为25.5%。

(二)等级规模现状

(三)城镇职能现状

分为3类,结果如下:

二、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一)县域人口现状

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96531人,城镇居住人口101126人。

在总人口中,黄灌区6个乡镇总人口为133613人河灌区6个乡镇总人口为132457人,山区7个乡镇总人口为110540人。

2009年古浪县各乡镇常住人口数

(二)县域总人口预测

1985到2009年,古浪县常住总人口基本呈稳定的增长趋势,2005年常住人口最多,为400725人,之后人口回落,2006到2009年稳定增长,但是比上年增长率逐渐减小,以2009年人口作为基期人口来预测县域总人口。古浪县总人口预测值为:

(三)县域城镇化水平

1.全县城镇化水平

2.各镇城镇化水平

(四)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四、县域城镇发展总体战略

(一) 强化中心城区发展战略

规划期内进一步加大对古浪县中心城区的建设力度,增强城区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极核作用和集聚辐射作用。完善中心城区职能,发展城区经济,改善城区环境,提高中心城区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增强其人口、产业的聚集力及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力,以带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

(二) 加强园区建设推动战略

加强古浪县产业园区的建设,重点建设精细化工与建材工业园和双塔食品及生物医药工业园,依托中心城区的建设形成工业城镇群,以点带面,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精细化工与建材工业园重点以电石精细加工为主,不断延伸下游系列产品,生产石灰氮、肌酸等呱类、磺胺类以及醋酸乙烯、聚氨酯等树脂精细化工产品和水泥等建材产品,将园区建成全省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双塔食品及生物医药工业园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两大产业,同时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基础,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伸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并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园区建成县内中小企业的集中区和物流集散地。

(三) 不均衡发展战略

古浪县经济基础薄弱,规划期内应优先着力建设中心城区和重点城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支柱产业,提升古浪—泗水—土门城镇区域和大靖—裴家营—海子滩城镇区域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增强两个城镇区域的辐射作用。

五、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古浪县域城镇规模等级分为“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般乡镇”四级,是首位型城镇体系。

(二)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三)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古浪城镇体系以城区及重点城镇的极化发展为核心,点轴结合,由高等级公路、铁路及各种基础设施串联形成城镇空间网络结构,其他大部分地区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构筑城镇发展的绿色基底。县域城镇空间组织为“一主、一副、一轴、多点”结构,基本形成以城区为核心的“古浪—泗水-土门”城镇区域,以大靖为核心的“大靖—

裴家营—海子滩”城镇区域。

(四)城镇建设用地标准

六、重点城镇发展思路

(一)古浪城区

1、人口:城区现状人口为4.32万人,2020年人口为9万人,2030年为15万人。

2、职能定位:河西走廊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心极核,“古浪—泗水-土门”城镇区域的核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区域性综合城市。

3、发展方向:县城的发展方向确定为沿昌松路和昌灵路向北发展,完善东西两侧的用地,控制城市南端的发展。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概述为“北扩、东延、西顺、南抑”。

4、建设用地控制规模:2020年按照人均105平方米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9.45平方公里,2030年按照人均100平方米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5.1平方公里。

(二)大靖镇

1、人口:现状人口为1.99万人,2020年人口为2.88万人,2030年为4.10万人。

2、职能定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县域经济中心城镇,“大靖—裴家营—海子滩”城镇区域的核心。

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人均90平方米控制,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61平方公里,2030年为3.78平方公里。

(三)泗水镇

1、人口:现状人口为0.61万人,2020年人口为1.40万人,2030年为1.69万人。

2、职能定位: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生物制药产业为主的县域工业型城镇,“古浪—泗水-土门”城镇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人均90平方米控制,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26平方公里,2030年为1.44平方公里。

(四)土门镇

1、人口:现状人口为1.35万人,2020年人口为2.53万人,2030年为2.69万人。

2、职能定位:以精细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县域工业型城镇,“古浪—泗水-土门”城镇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人均90平方米控制,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25平方公里,2030年为2.43平方公里。

(五)裴家营镇

1、人口:现状人口为0.79万人,2020年人口为1.17万人,2030年为1.47万人。

2、职能定位:以原煤、砖瓦、石灰石、化肥生产为主的县域工业型城镇,“大靖—裴家营—海子滩”城镇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人均80平方米控制,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0.96平方公里,2030年为1.2平方公里。

(六)海子滩镇

1、人口:现状人口为0.63万人,2020年人口为1.03万人,2030年为1.36万人。

2、职能定位:以作物制种,小麦、玉米、豆类、洋芋、糜谷、豌豆、洋芋、胡麻、扁豆、油籽等生产为主的县域农贸镇,“大靖—裴家营—海子滩”城镇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按照人均80平方米控制,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0.88平方公里,2030年为1.2平方公里。

七、村庄规划导向

(一)重点解决四大问题

1、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足,生活垃圾的处理。

3、道路设施落后,道路交通建设村镇建设的不协调发展。

4、不健康的家庭养殖形式和传染病卫生防疫。

(二)规划四大导向

1、基础设施“现代化”

2.村庄建设“差异化”

3.产业发展“特色化”

4.树立“示范中心村”

八、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总体目标

以资源共享、合理分工、突出优势为原则,以区域一体化为宗旨,以古浪中心城区为核心,分级配置,构建现代社会服务业等级网络体系。依据规划的县域城镇职能等级结构,形成五级配置的开放型社会服务体系。

(二)教育设施规划

a) 扩建古浪镇的丰泉完全小学和小桥完全小学。城区近期新建2所标准化完全小学,远期新建5所标准化完全小学,每所面积40~50亩。各村镇小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并点布置,加大寄宿制小学校的建设。

b) 城区近期迁建第六中学,扩大规模,占地面积不小于80亩,新建1所初级中学,远期新建1~2所初级中学,新建初中面积均不得低于55亩。

c) 近期在城区新建1所高中,远期新建1所,每所学校占地100亩左右,学生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

d) 县城新建古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基地,占地80亩。

e) 县城新建特殊教育学校1所,占地30亩。

f) 各镇建设标准中心幼儿园。

(三)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a) 城区规划建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1所古浪县地方病防治所。

b) 新建古浪县县中医院。

c) 扩建裴家营镇、海子滩镇、干城乡3所乡镇中心卫生院,扩建土门镇卫生院胡家边分院、直滩乡卫生院新井分院、海子滩镇卫生院冰草湾分院3所乡镇卫生院分院。

d) 完善村卫生室建设,每所卫生室约60平米。

(四)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3、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形成以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场地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网络。

(五)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a) 中心城区和大靖镇配设福利院及康复中心、老年公寓、老年服务中心、儿童福利设施等设施。

b) 重点镇设置福利院和老年公寓。

九、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一)交通设施规划

1.交通区位及概况

古浪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靠景泰,南依天祝,西北与武威接攘,东北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相邻。市域内有兰新铁路、干武铁路及规划中的兰新铁路二线、干武铁路3、4线、兰州至张掖城际铁路。公路有连霍高速、规划中的定边-武威国道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G2012),312国道、省道308线、及武古路、十条路、大海路等7条县内公路。

2.发展目标

确定安古浪交通发展目标为:使古浪成为连接河西走廊及甘肃东部地区重要的门户及交通节点;构建以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为主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系统。

3.发展战略

a) 加快县域重要的交通干道及设施的建设,提高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的快速联系,突出古浪县优越的交通节点地位

b) 加强与河西走廊及甘肃东部地区的联系,拉动河西走廊城镇群经济的快速发展。

c) 提高与各乡镇道路的等级,强化县城与各乡镇的的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d) 加强与省内旅游大体系的融合,合理组织线域内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e) 合理组织城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减少相互干扰,提高运输效率。

4.规划布局

a) 航空

现状武威机场是一个军用机场,军改民用项目正在调研论证。

规划为机场高速预留通道。

b) 铁路

为兰州—武威城际铁路及干武三四线线路、站场预留用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建设贯通甘肃东西、连接南北的铁路大通道,积极推进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张掖)建设,加快推进干塘至武威、兰州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兰州-张掖城际铁路)。

通过干武铁路加强与兰新铁路及包兰铁路的链接;通过“兰-张城际铁路”加强与国家“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的连接。进而加强与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地区的联系。

c) 公路

⑴规划目标

以现有公路为基础,以国家近期拉动内需、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为契机,着力于公路等级的提高和成网建设。

⑵规划布局

①高速路规划

加快连霍高速古浪段的建设,使其在规划近期通车;规划建设双塔—营盘水段高速联络线,使其在规划近期建成通车,加强连霍高速与青银高速的联系。

②干线公路规划

合理规划312国道在县城段的走线,尽量减少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省道308东西向线横穿县域,连接泗水、土门、大靖、裴家营等众多乡镇,同时连接腾格里沙漠、古长城遗址、大靖古镇等重要旅游景点,规划要求其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同时做好沿路的绿化及站场、停车等配套设施。

升级改造古浪-永丰滩、永丰滩-黄花滩、古浪-横梁、横梁-大靖、横梁-新堡、大靖-海子滩等县级公路,使其在规划期内达到二级标准。

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提高对建制镇及行政村的油路通达率,改造完善桥涵设施,要求规划期末村村油路通车率大90%以上。

④道路交通设施

在县城内规划建设二级客运站1个,二级货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一个。

市域内在土门、泗水、大靖、横梁、新堡、干城、定宁、古丰、黑松驿、永丰滩、黄羊川、西靖、民权、海子滩、裴家营等乡镇规划15个五级客运站。

(二)电力工程规划

在规划期内形成以330KV古浪变电站为枢纽,110KV-35KV为主要网络结构的供电系统;加强110KV网架,110KV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逐步完善35KV变电站布点,同时依托35KV变电站建设,以10KV中压线路辐射、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和供电空白地区;不断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满足N-1要求。

近期新建110kV黄花滩变电站,最终容量2×40MVA;新建110kV古浪县城变电站,最终容量2×40MVA;对110KV裴家营变电站进行扩容改造,最终容量2×50MVA;对35KV城关变电站进行扩容改造,最终容量2×8MVA。新建35KV西靖变电站,容量4000+6300kVA;新建35kV蒙古滩箱式变电站,容量1000KVA;新建35kV新井变电站,容量容量4000+4000kVA;新建35kV黄羊川箱式变电站,容量500kVA;新建35kV新堡箱式变电站,容量500kVA;新建35kV古丰箱式变电站,容量1000kVA新建35kV定宁变电站,容量4000+4000kVA。远期新建110KV 横梁变电站,最终容量2×40MVA。

在负荷密度较高,出线间隔紧张的区域规划建设10KV开闭所;在县城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合理布置10KV开闭所。10千伏开闭站最大转供负荷不宜超过15000KVA。

对县域内现状330 KV、110KV、35KV高压进出线走廊及规划建设变电站的110kV、35KV高压进出线走廊应按国家有关法律和规程规范要求严格控制。

(三)供水工程规划

完善改造现状管道,并延伸管网,通至县城周边村庄,共用供水设施。改造村庄现状供水设施,保证村民生活用水。严格按照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地卫生防护规定对水源进行保护。

(四)排水工程规划

逐步改造雨污合流排水系统为分流制。在县城南侧建设污水处理厂,占地4公顷,处理能力3.6万m3/d。(五)防灾减灾

1、防震减灾

坚持平震相结合;坚持“抗、防、避”相结合,以工程抗震为主;坚持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采取自救、互救为主。古浪地震基本烈度为9度。一般建筑抗震按9度设防。重要建筑即城市生命线系统建筑提高一度。

2、消防规划

古浪县城规划消防站2处,占地0.5ha,应按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等级配备人员和设备。消防站建筑应当按城市的基本抗震烈度提高一度进行设防。

3、地质灾害防治

按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统筹规划与重点突出原则;总体规划与分期实施原则。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点和地区基本治理,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利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全区的抗灾防灾管理体系;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群防群策,群专结合的灾害防治体制;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受地质灾害影响的村庄就近迁移至中心村或新建村庄。

十、空间发展管制

(一)空间管制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古浪县所处的地域、发展模式、经济水平和城镇规模等要素,结合现阶段当地的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判断,以得出科学的结果。

2、管制弹性原则

空间管制体现了相应的政策控制和战略引导内容,为了重大基础设施调整或用地布局调整过程不与管制要求相脱节,在空间管制要求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具备弹性,以提高空间管制内容的可操作性。

3、规划协调原则

空间管制内容要与该区域的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并衔接,如城镇体系规划、旅游资源规划等,依据上一层次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对于该地区的要求,结合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确定合理的管制区域和管制要求。

4、生态保护与空间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依据古浪县现状,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以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空间管制策略,形成空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空间管制影响因素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_图文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讨论稿) 古浪县人民政府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10 第一章规划依据、年限、范围、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5. 建设部《关于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若干意见》 6. 《武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7. 《古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8. 《古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9. 古浪县统计年鉴 10.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1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13.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14. 《古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15. 《古浪县志》

二、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中远期:2021-2025年; 远期:2026-2030年 远景:2031-本世纪中叶。 三、规划范围 1.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辖区,面积5046.54平方公里。 2. 规划控制区范围 西到古丰乡冰沟墩村;东到土门镇八步沙林场;南到黑松驿镇黑松驿村;北到土门、泗水镇北界。面积约591平方公里。 3. 县城规划用地范围 本次中心城区规划用地南以新建水厂、北以上胡庄子为界,西以平顶山麓、东以俞家岭山麓为界,总面积为33.41平方公里。 四、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强化城市对外职能;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城市资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城市内部人工环境建设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把古浪县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竞争力的现代宜居城市。 五、规划原则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古浪县位于武威市域,其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应与周边的大背景相协调,服从于武威市乃至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服从于运城市域的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课件资料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分类: 发展经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 文章标题: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专题报告目录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1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3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6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75.规划期___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8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9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11专题二:___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土地资源评价…………………………………142.___县土地利用现状…………………………………15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17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22专题一:___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1.___县人口发展现状 ___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___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1.1___县域总人口 ___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表1:___县人口分布一览表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乡村劳动力(人)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总计206,08020495109634安文30,240163037541新渥15,1963839394尖山13,0305146488深泽13,2902017855双峰5,1611013114冷水9,2801765222仁川14,7602328324双溪6,7531174163墨林3,338411789窈川4,202941923大盘7,9033094863盘峰4,073732484维新2,769401651高二3,954452047方前11,4212086851玉山16,3387878677胡宅11,1051737467万苍9,4371905839尚湖17,65543510399九和6,175733543 1.2___县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___县是一个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文本)

洪雅县县城总体规划THE URDAN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OR ADMINISTRATIVE OF HONGYA 说明书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SICHUAN INSTITUTE OF URBAN-RURAL PLANNING & DESIGN 二OO四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第二章规划背景 (5) 第三章规划依据、期限和重点 (10) 第四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1) 第五章县域经济与城镇体系规划 (15)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人口规模 (39) 第七章用地选择、城市远景发展及规划区范围 (42) 第八章县城总体布局规划 (47) 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第十章城市风貌景观规划 (59)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64) 第十二章城市管线工程规划 (67) 第十三章城市防灾规划 (76)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78) 第十五章旧区改建规划 (81) 第十六章城市规划区综合规划 (82)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3) 第十八章强制性内容规定 (85) 第十九章土地使用控制管理规划 (86) 第二十章规划管理措施及实施建议 (87)

第一章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一)历史沿革 洪雅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青衣江畔,从事简单的劳动,从夏商到北周初洪雅县分属不同的相邻县份。至周武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丹棱县城厢镇,置洪川镇为洪雅镇,属嘉州所辖之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改洪雅县治所为丹棱县,洪雅镇置洪雅县,属眉山郡辖。以后随历代变革,南宋庆元十三年(公元1283年)洪雅并入夹江县,治所在夹江县城关,所属未变。明城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夹洪分置,复设洪雅县,至今治所不变。解放后洪雅县原为四川省乐山市辖县,1997年7月29日划属眉山地区现为眉山市辖县,辖11镇15乡265个村。总人口34.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86万。 (二)地理概况 1. 位置和面积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地理位置跨东经102°49′—103°32′,北纬29°24′—30°00′。东北与夹江县、丹棱县接壤,东南与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毗邻,西南与荥经县、汉源县交界,西北与雅安市、名山县相连。南北相距64公里,北宽43公里,南宽46公里。中狭仅15公里,形如哑铃,斜置于峨眉山、大相岭和总岗山之间。 全县幅员面积1930.54平方公里(1994年土地资源详查数据),折合为292.3万亩,其中耕地23987ha, 林地133117.27ha,牧草地182.27ha。 2. 经济地理区位 洪雅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成都平原经济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城市规划说明书范例

商南县城火车站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概况 (一)区位条件 商南火车站位于商南县城东部,为客货两用的三级站。 火车站片区地处富家沟内,即火车站南北两侧,紧邻312国道,距城市中心约1km。属于商南县总体规划中强调的“东扩”的主要核心。片区通过富兴路、长新路与县城联系,是构建“山水园林旅游”新商南的城市二级结构中心。由于该片区处于商南城市发展的重要门户位置,对于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品位,体现城市特色,推动商南对外开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商南县城市建设近期发展的重点。 基地四面环山,有排洪渠从用地中穿过。西侧高地为商南县气象局,场地内有部分平整坡地。规划建设总用地28.22h㎡(423.3亩),现状居住人口约1500人,主要为富家沟村一、二、三、四组村民。片区内除部分质量较好的建筑及大量破旧的农宅外,其余均为空地。富兴路与长新路均已建成。排洪渠从用地中纵穿富兴路与长新路而过。富兴路长570米,道路红线宽30米。 场地内大部分用地平坦,西北部分局部地段坡度较大。用地坡向以南向坡和东向坡为主,局部地块为西向坡。 (二)开发建设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火车站片区是商南城市发展的二级结构中心,是打造商南“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的一张王牌。铁路的全线贯通,使客源,物流快速增长,商贸旅游快速发展,土地价格升值,给火车站片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火车站片区紧邻312国道,也是城市的东入口。 (3)良好的环境资源:基地内四面环山,植被景观良好,部分地段坡度较为平缓,轮廓线较为优美。 2.不利因素 (1)大量现状质量较差的建筑给该片区的成片开发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现状用地内多为破旧的民宅及部分破败的工厂、小作坊,布局零乱,道路狭窄且多为断头路,不成系统。 (2)排洪渠从规划地块穿越,使原本线状的用地更加狭窄,造成规划布局开发建设的不利。 富兴路东侧用地最窄处34米,最宽处50米,排洪渠的穿越更加剧了用地的不便,破坏了 规划用地的完整性。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 (一) 供水现状图 (二) 水源规划图 (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 三、附件 (一) 说明书 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北京就是中华人民共与国得首都,就是全国得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就是世界著名古都与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北京做好“四个服务”得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得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得就业与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得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得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与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与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与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得洲际航空门户与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农业人口再减118万 2003年农业人口为318万人,到2020年将下降到2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得10%左右。 ■中心城人口850万人 积极引导人口得合理分布,通过疏散中心城得产业与人口,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新城与小城镇集聚。2020年,中心城人口规划控制在850万人以内,新城人口约570万人,小城镇及城镇组团人口约180万人。

师宗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豆丁网友(洪枫)倾情为您奉献,QQ:332985688,个人主页https://www.sodocs.net/doc/b017201319.html,/chess95660 第一章基本概况 师宗县地处滇桂两省交界,位于云南省东南边陲,曲靖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3°42′至104°34′,北纬24°20′至25°00′之间。东与罗平县接壤,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南与邱北县相邻,西南与泸西县交界,北同陆良县毗连。县城丹凤镇距云南省会昆明市198公里,至曲靖市130公里。 境内由东至西最长横距9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6公里。全县总面积2782.9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占90%,坝区面积约占10%。总耕地面积35.0295万亩。 师宗的地形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平均海拔1800-1900米,最高为菌子山,海拔2409.7米,最低为东南河谷的坝子737米,县城驻地丹凤镇中心海拔1852米。 根据地形差异和地质营力作用的不同,师宗可分为四个小的地貌单元:(1)西北侵蚀切割中丘原地貌,山顶平缓,地形高差不大,山坡呈“凸”形,河谷呈“V”形;(2)中部岩溶地貌,山岭和溶蚀、断陷和盆地相互镶嵌组成山坝相间地貌,规划区即位于此处,主要特点是丘陵地形起伏,小型坝子杂布其间,孤峰和掩埋式峰林拔地而起,景象十分壮观。该区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也较丰富,且水位浅,利用方便,是师宗县农作物的主产区;(3)东南部剥蚀溶蚀地貌,山势崛起,错落崎岖,山顶一般仍较平缓,而山坡则凸凹不平,坡度较大,大部分地区灰岩裸露,溶洞、竖井、石林、石芽遍布,地表严重缺水。(4)南部深切河谷地貌,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沟谷多呈“V”字形,南盘江流经该地区,河流两岸形成宽窄不等的阶梯,或冲积堆积物。 师宗境内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13.8℃。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15℃。年平均日照1793.4小时,霜期121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强制性内容,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达,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二)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三)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二)市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位置、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五)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 (六)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近期建设用地的具体位置和范围;近期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资源的具体措施。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二)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 (三)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四)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 (五)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学习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 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 (一) 供水现状图 (二) 水源规划图 (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性质、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三章城市规模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第五章新城发展 第六章中心城调整优化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第十一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 第十三章综合交通体系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城市总体规划概要解读 ■城市性质 是中华人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城市定位 国家首都:按照中央对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强化首都职能。 国际城市: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名城: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创造充分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 ■城市职能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主要所在地,国家最高层次对外交往活动的主要发生地。 国家主要文化、新闻、出版、影视等机构所在地,国家大型文化和体育活动举办地,国家级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聚集地。 国家经济决策、管理,国家市场准入和监管机构,国家级国有企业总部,国家主要金融、保险机构和相关社会团体等机构所在地,高新技术创新、研发与生产基地。 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 重要的洲际航空门户和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人口规模 ■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 2020年,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

参考:万载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万载县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 一、地理位置 万载县位于东经113°59′37″——114°36′10″;南北宽52公里,跨北纬27°59′37″——28°27′48″。地处江西省西北边陲,峰顶山以北,锦江上游。东至上高县,以栎头山为界。西至湖南省浏阳县,以铁山为界。南至宜春,以墟场口为界。北至铜鼓县,以太阳岭和美西塘、阿弥陀佛岭、窗前打铁坳为界。总面积171400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1.02%。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康乐镇,位于县域的东南角,南距宜春市区30公里,东到省会南昌200公里。 二、自然条件 (一)气象 万载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温度17.4度-18.2度之间,极端气温-11.60C——390C;最近五年年均年降水量为1909.6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353.4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431.0毫米,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每年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左右,雨量过于集中,易造成洪涝。 万载县主导风向北北东,近五年平均风速0.6m/s;全年日照时数1693.2小时;无霜期为227-257天,最长为288天,霜雪冰冻期较少。 (二)水文 县城地处锦江上游,支流龙河与锦江交汇于此。龙河自南向北流,流经天坡段进南门,在郭家桥收乌溪水及毛家冲水穿城而过。 1.锦江 发源于湘赣交界的幕阜山脉东麓的坪子岭(高程628.6)。流向自西向东,流经宜春的慈化乡及万载、宜丰、上高、高安、丰城、新建等县,于南昌市汊对岸注入赣江。万载以上干流河道穿行于低山丘陵,河面较窄,一般在30-70m,河床多由卵石,粗细沙组成。由于沿河山丘植被较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河床逐年有所抬高。锦河危防站多年平均流量27.1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550m3/s,实测最高水位90.21m。 2.龙河 由南向北穿城而过,发源于宜春市的大芴,流域面积116.6km2,主河长16.8km,河道平均坡降5.28%。 3.乌溪河为龙河一条支流,流域面积12.4km2,主河长7.9km,河道平均坡降16.9%。 (三)地形地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2014年修改) 说明书 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6.04

目录 第一章现状综述 (1) 1.1县域基本情况 (1) 1.2县城建设现状 (1) 第二章规划综述 (3) 2.1规划背景 (3) 2.2规划依据 (3) 2.3规划原则 (3) 2.4规划期限 (4) 2.5指导思想 (4) 2.6规划理念 (4) 2.7城市规划区范围 (4) 第三章历版总规回顾及上版总规实施情况 (4) 3.1历版总规的回顾 (4) 3.209版总规主要内容 (5) 3.309版总规实施情况 (5) 3.4本次总规修改的主要内容 (6) 第四章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6) 4.1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6) 4.2城市规划区城乡空间布局 (7) 4.3城市规划区“四线”划定 (7) 第五章城市总体空间布局规划 (8) 5.1城市性质与规模 (8) 5.2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8) 5.3县城空间增长边界 (8) 5.4城市总体布局 (8) 5.5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9) 第六章开发强度规划 (10) 6.1规划主要内容 (10) 6.2用地开发控制 (10) 第七章对外交通规划 (10) 7.1现状 (10) 7.2主要问题 (10) 7.3对外交通规划 (10) 第八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1) 8.1现状分析 (11) 8.2存在问题 (11) 8.3规划原则 (11) 8.4道路系统规划 (11) 8.5交通设施规划 .............................................................................................................................................................. 12第九章居住用地规划 (13) 9.1居住用地现状 (13) 9.2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 (13) 9.3居住用地规划 (13) 9.4住房供应体系 (14) 9.5保障性住房规划 (14) 第十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4) 10.1现状概述 (14) 10.2存在问题 (14) 10.3规划原则 (15) 10.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5) 第十一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17) 11.1现状概况 (17) 11.2商业服务业设施总体布局规划 (17) 第十二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17) 12.1现状 (17) 12.2规划原则 (17) 12.3工业用地 (17) 12.4物流仓储用地 (17) 第十三章绿地系统与城市景观规划 (17) 13.1绿地系统规划 (17) 13.2城市景观规划 (18) 第十四章历史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 (19) 14.1历史遗产保护 (19) 14.2旅游规划 (20) 第十五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2) 15.1给水工程规划 (22) 15.2雨水工程规划 (25) 15.3污水工程规划 (25) 15.4电力工程规划 (25) 15.5电信工程规划 (26) 15.6燃气工程规划 (26) 第十六章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7) 16.1防洪工程规划 (27) 16.2消防工程规划 (27) 16.3人防工程规划 (28) 16.4抗震规划 (29) 第十七章环保环卫规划 (30) 17.1环境保护工程 (30) 17.2环境卫生工程 (31)

相关主题